导航:首页 > 年级语文 > 云南省初中语文中考考试大纲

云南省初中语文中考考试大纲

发布时间:2020-12-29 06:02:25

A. 求初中语文所有知识点,重点、难点, 就要中考了,所以,求所有知识点

第一部分
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二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
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 道理论据。
第二部分
三种感情色彩:褒义、 贬义、 中性。
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 环境(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议论文结构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 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三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
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 连贯、 得体。
第三部分
四种文学体裁:小说、 诗歌、 戏剧、 散文。
四种论证方法: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 疑问句、 祈使句、 感叹句。
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记叙的四种顺序:顺叙、 倒叙、 插叙、 补叙。
引号的四种用法:①表引用 ②表讽刺或否定 ③表特定称谓 ④表强调或着重指出
第四部分
五种表达方式:记叙、 描写、 说明、 抒情、 议论。
破折号的五种用法:①表注释 ②表插说 ③表声音中断、延续 ④表话题转换 ⑤表意思递进
第五部分
六种说明方法:举例子、 打比方、 作比较、 列数字、 分类别、 下定义。
六种逻辑顺序:①总←→分 ②现象←→本质 ③原因←→ 结果④慨括←→具体 ⑤部分←→整体 ⑥主要←→次要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六种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
六种病句类型:①成分残缺 ②搭配不当 ③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 ④前后矛盾 ⑤语序不当 ⑥误用 滥用虚词(介词)
省略号的六种用法:①表内容省略 ②表语言断续 ③表因抢白话未说完 ④表心情矛盾 ⑤表思维跳跃 ⑥表思索正在进行
六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 扬抑。
第六部分
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 偏正短语、 主谓短语、 动宾短语、后补短语、的字短语、介宾短语。
七种复句类型:①并列复句 ②转折复句 ③条件复句 ④递进复句 ⑤选择复句 ⑥因果复句 ⑦假设复句
第七部分
八种常用修辞方法:
①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 ②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
③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④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⑤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 ⑥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
⑦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 ⑧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第八部分
一、掌握说明方法。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模式:方法+效果+特征
“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1分类别:把……分别加以说明,显得条理清楚
2引用:引用……,突出了……既增强了说服力,也增强了趣味性
3打比方:生动形象说明了…… 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4作诠释: 对……进一步解释说明,让读者对……有进一步的认识.
5举例子:具体说明……的特点,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6下定义:准确而简明地揭示了……的本质特点,使说明更加严密。
7作比较:把……和……相互比较, 突出强调了……的特点.
8列数字: 用具体的数据……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9.列图表:具体说明了……特点, 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10.摹状貌:具体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显得生动活泼.
二、感悟说明语言。
修饰性、限制性词语(如:基本上、大约、比较、一般、极个别、、大多数、更、也许、常常、在当时、绝大部分、主要、几乎……)能否删除或替换,为什么?
语言准确类答题方法:
1.“××”词好在哪里?
★答题方式:用了“××”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
2.文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这样的题目分四步:
A:判断,一般是不能删
B:解释这个词语在这句话中的含义,在程度.状态.性质.范围等方面加以限制.
C.比较:即比较删掉这个词语与没有删掉以前的区别,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句子进行分析,意思变为“…“,与实际不符,不符合原意等
D结尾一定要有这样的句子: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与科学性。
★答题模式:不能删。因为“××”词表示……,删掉后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这与文意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与科学性。
三、结合文章内容举例子、提建议、说看法或畅想未来.
1、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
联想、想像、象征(托物言志)、比较、对比、衬托、反衬、烘托、以小见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笔和铺垫、前后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1)象征(托物言志):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
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
(2)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作用:突出本体的××特征。
(3)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
作用:鲜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
(4)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某种真挚的思想感情。
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5)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作用: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
(6)侧面(间接)描写:侧面烘托出该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使得文章结构更加集中紧凑,表达更为简洁精练。
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7)伏笔和铺垫:作用: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
(8)照应:记叙文:使文章浑然一体,整体感强,突出主题。
议论文:强化××论点。 散文:反复地抒发××情感,增加情感的深度。
(9)联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作用: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
(10)想像: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作用:为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服务。使读者接受美的陶冶。

B. 初中语文必背古诗36首(中考要考的)

中考必考篇目:(古诗)
(七上)
1.论语
2.曹操《观沧海》
3.王湾《次北固山下》
4.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辛弃疾《西江月》
6.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7.孟浩然《过故人庄》
8.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9.李商隐《夜雨寄北》
10.杜牧《泊秦淮》
(七下)
11.木兰诗
(八上)
12.杜甫《望岳》
13.杜甫《春望》
14.王维《使至塞上》
15.陆游《游山西村》
16.崔颢《黄鹤楼》
17.苏轼《浣溪沙》
(八下)
18.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9.杜牧《赤壁》
20.文天祥《过零丁洋》
21.苏轼《水调歌头》
22.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23.陶渊明《饮酒·其五》
24.李白《行路难·其一》
25.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6.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7.龚自珍《已亥杂诗》
28.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9.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30.李商隐《无题》
31.李煜《相见欢》
32.王安石《登飞来峰》
(九上)
33.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4.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5.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6.白居易《观刈麦》
(九下)
37.《诗经·蒹葭》
38.《诗经·关雎》
39.李贺《雁门太守行》

C.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中考必考篇目的全文和注释!!!!!要全!!!!必须是教科书上的 !!!!

因为实在是太多了所以给个网址给你吧。【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复制粘贴,与其你去猜中考考什么还不如自己背好书= =

初一上册
童趣
http://ke..com/view/481841.htm
论语十则
http://ke..com/view/968060.htm
山市
http://ke..com/view/159490.htm
智子疑邻
http://ke..com/view/529620.htm
塞翁失马(通常是考这句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http://ke..com/view/28856.htm
下册
伤仲永

http://ke..com/view/160101.htm
木兰诗

http://ke..com/view/72261.htm
孙权劝学
http://ke..com/view/68775.htm
口技

http://ke..com/view/35795.htm
夸父逐日

http://ke..com/view/20774.htm
共工怒触不周之山
http://ke..com/view/188827.htm

http://ke..com/view/98564.htm

D. 人教版初中语文考试篇目(中考需要的)

古诗:陶渊明的,李白的,杜甫的,白居易的,岑参的,还有晏殊的和李版清照的
古文:《出师表》权,《隆中对》,《愚公移山》,《桃花源记》,《爱莲说》,《陋室铭》,《五柳先生传》(最近写景的也热门)
现代文:鲁迅的,老舍的,冰心的,还有郑振铎等等,嗯还有契诃夫的
名著:高尔基的,培根的,《三国》《水浒》凡是语文书有的名著都要看看(老舍的,鲁迅的)

E. 中考语文题型都是什么

中考语文试卷可以把它分为八块,基础知识题、科技文阅读、文言文选择题、文言文翻译、诗歌鉴赏题、现代文阅读、语言表达题和作文。

一,基础知识题:这一块包括语音、字形、词语运用、标点符号、病句辨析等。

二,文言文阅读:联系课文,联系上下文。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古诗默写。

三,科技文阅读:抓信息,会比照。

四,文言文翻译:直译句子,一字不漏。

五,诗歌鉴赏:套用术语,分析诗句。

六,现代文阅读:明确文章主旨,看好题干要求。

七,语言表达题:落实题干要求。

八,作文:紧扣话题,拒绝硬伤。

拓展回答: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The Academic Test For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简称“中考”。它是检测初中在校生是否达到初中学业水平的水平性考试和建立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的高中选拔性考试;它是初中毕业证发放的必要条件,考试科目将国家课程方案所规定的学科全部列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

学生可根据中考成绩报考相应的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中专、中技、中职等。其中以报考普通高中为主。中考要考虑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后继续学习的潜在能力,普通高中教育还是基础教育的范畴,因此,中考既要坚持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又要坚持考查学科能力。

F. 初中语文的中考重点要点是什么

初中语文的中考重点要点:

阅读全文

与云南省初中语文中考考试大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