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年级语文 > 高中语文语言表达概括题题目

高中语文语言表达概括题题目

发布时间:2020-12-28 13:50:20

⑴ 有没有高中语文考试语言表达题及答案

1.请根据文意写出结论性的句子。(4分)
《老子》中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论语》中说:“无求备于一人。”《书经》中说:“有容德乃大。”《晋书》中说:“人有不及,可以情恕。”他们都是告诉我们: 。
2.下面是近期网络上的一则新闻,有多处语病。请找出四处并加以修改。(4分)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遏制艾滋、履行承诺”①。目前,艾滋病在中国逐步流行并呈现快速上升趋势②,已经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③。
根据科学研究事实证明④,在工作和生活中与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一般接触⑤,如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共同进餐,共用劳动工具、办公用品、钱币等不会感染艾滋病⑥。
艾滋病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饮具、卧具、游泳池、公共设施传播⑦。咳嗽、打喷嚏以及蚊虫叮咬不传播艾滋病⑧。
序号 改正
序号 改正
序号 改正
序号 改正
3.给下面的新闻加上恰当的标题。不超过18个字。(3分)
据新华社消息,近日,3尊被盗玉佛由福建省福州市警方全程护送,安全运抵海拔近千米的千年古寺――闽侯雪峰寺。
10月15日凌晨,福州五大禅林之一、素有“南方第一刹”美誉的千年古寺――闽侯雪峰寺崇圣禅寺大雄宝殿内3尊珍贵的释迦牟尼玉佛像被盗。这3尊玉佛系明末该寺达本法师主持兴建寺院时,由缅甸国王所赠,属于稀世珍宝。专案组民警在福建省宁德市公安局的协助下,在宁德高速公路截获被盗卧玉佛,抓获犯罪嫌疑人5人,缴获买家支付的定金9000多元。随后参战民警乘胜追击,在宁德市霞浦县追回另外2尊被盗的坐玉佛,并将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

4.下面一段话中有三处语病,将原句序号及修改意见(或方案)写在横线上。(3分)
①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着细菌和病毒的世界里。②这些细菌和病毒到处寻找一个温暖、潮湿、营养丰富的栖息地,③例如人体就是这样一个理想的场所。④人体依靠自身免疫系统的力量,长久地能够抵抗这些“入侵者”,⑤这个系统的关键就是抗体。
--------------------------------------------------------------------
5.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的新闻,不超过20个字。(3分)
本报讯:历经10年不懈努力,郑州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终于通过全国爱卫办的行政
考核。从2月下旬开始,全国爱卫办行政考核专家组,通过听取汇报、现场抽查、查阅资料和走访群众,并综合此前的暗访、调研、技术考核情况,最后确认,郑州整体卫生水平已达标准要求。全国爱卫办专家组在向郑州市反馈的考核鉴定意见中认为:郑州市城市面貌显著改善,卫生管理良性机制基本形成,已经符合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市委书记王文超表示,郑州市是国家卫生城市新标准颁布后第一个接受考核的城市,全国爱卫办的考核鉴定意见令人振奋。郑州市将以此为契机,不断巩固创卫成果,持之以恒地坚持创卫,真正把郑州建成环境优美的宜居城市。 (摘自2006年3月3日《郑州晚报》)
答:
6.郑州市政府特别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计划在2006年再新建23所中小学,并将在郑东新区开发建设一座教师住宅小区。房地产公司特意请一位中学语文老师为新的住宅小区命名。接到这个任务后,老师将该小区命名为“易安广厦苑”。请你说说“易安广厦”蕴含了哪些方面的意义。(5分)
答:
7.请你对下面这幅漫画的画面进行解说,不超过100字;然后用一句话写出它的寓意。(7分)

措 施
解说:

寓意:
8.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必须用上“圣人”、“魔鬼”这两个词,不能超过二十个字)(4分)
有个画家很想画耶稣,但苦于找不到一位纯真的人来做模特。后来,修道院里的一位清纯质朴有着美好声誉的年轻修士使画家如愿以偿。圣像完成后,画家一举成名,财源滚滚来,那位模特儿修士也获得一笔丰厚的赏金。后来,画家觉得画了圣人耶稣,就该再画一幅魔鬼撒旦才对。世上怎么会只有圣人而没有魔鬼呢?于是,画家就决定画魔鬼撒旦。很快,他在监狱里找到了魔鬼撒旦的模特。谁知那位即将被画成魔鬼的犯人面对画家失声痛哭道:“您以前画的圣人就是我,想不到您现在画魔鬼找的还是我!”。画家大惊失色地说:“这怎么可能呢?”那人痛哭流涕地说:“我得了你那笔赏金后再也无心修道了,便一味地去寻欢作乐。钱用光了,欲望却已遏制不住,只好去骗、去偷、去抢……最后案发被捕入狱。”画家掷笔长叹而去。
20
9.(5分)
国民经济发展了,人们生活改善了,消费观念变化了,而奢侈浪费的行为也悄然成了一部分人的“时髦”。请你针对这一现象,拟一条公益广告词。
要求:①立意明确,能起到警醒或劝诫的作用。②用语文明,措辞得体。④不超过25字。
答:
10.阅读下列材料,然后答题。(6分)
“有一天,朋友在我办公室看报纸,忽然发出一声大喝:‘哪个杭州王八干的?’我凑上前一看,原来当日《杭城晚报》上有这样一篇文章:《湖北鳖占领杭州城》。他是湖北人,难怪如此光火。其实,这篇文章写的是湖北产的甲鱼畅销杭州的事,只是标题这样取,没法叫人不骂!”
请你就《湖北鳖占领杭州城》这一标题说说自己的看法。

11.下面是某中学对一个班46名学生心态作调查,请你用一句话对下列调查作出结论。(不超过10个字)
A、你最值得高兴的事情是什么?18人选答“找到一个好朋友”,14人选答“通过自己的努力做成一件事”。
B、你最大的苦恼是什么?17人选答“没有知心朋友”,13人选答“不被别人理解”。
C、你受委屈时向谁诉说?29人选答“朋友”,17人选答“独自忍受”。
D、你对家长的最大希望是什么?17人选答“该自己做的事让自己做主”,16人选答“感情上的理解”。
答:

12.根据你对上下文的理解在横线处填上一段话,注意语言得体,言之有理,80字左右。
A对B说:“我要离开这个公司。我恨这个公司!”
B建议道:“我举双手赞成你报复! 破公司一定要给它点颜色看看。不过你现在离开 ,还不是最好的时机。”
A问:“为什么?”
B说:


A觉得B说的非常在理。于是按计行事,事遂所愿。
再见面时B问A:“现在是时机了,要跳赶快行动哦! ”
A淡然笑道:“老总跟我长谈过,因为我的客户大量增加,准备升我做总经理助理,我暂时没有离开的打算了。”
其实这也正是B的初衷。
13.在下列小诗《秋实》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句子,使上下文连贯通畅。
秋天,成熟的果实低下了头,
不是在自我陶醉,它是在想——
我是怎样变得成熟?
不是风,我怕早已霉烂枝头。
不是雨,
不是光,我怕早已灰暗苍白,
,我怕早已憔悴丑陋。
,给了我成熟的筋骨,
感谢光照日晒,
14.把下面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2分)
①设计得再好的商业模式也不可能一劳永逸。
②没有永恒不变的真理,也没有永远适用的模式。
③聪明的企业总是会审时度势地修正自己的模式。
④不仅对企图学习别人模式的企业而言,对模式创造者也是一样。
⑤从而创造出新的组合(赢利模式)。
⑥它们像搭积木一样根据变幻莫测的游戏规则(商业环境)来不断改变搭建的方式。
答:
15.分析下面物理科学上的一些重大发明、发现之间的时间间隔,我们能得出怎样的结论?请用一句话加以总结概括。(20字以内)(4分)
发明、发现项目 发明年份 出产品年份 发明到投产间隔
电话 1820 1876 56
无线电 1867 1902 35
电视 1922 1934 12
核反应 1932 1942 10
原子弹 1939 1945 6
激光器 1960 1961 1
该表格说明
16.请在下面的故事后续上富有哲理的话(4分)
一个多愁善感的小女孩,在家里西窗前看见一行送葬的队伍,不禁神情黯淡,泪流满面。爷爷看见了,把她叫到东窗前,推开窗户让她看,只见一户人家正在举行婚礼,喜庆吉祥的气氛顿时感染了小女孩,她破涕为笑了。从此,在她的小的心灵里,永远铭刻下爷爷颇有哲理的教诲:

17.读下面的文字,从杨义的发言中,归纳出他观点的要点,填在横线上。(不超过40字)(4分)
当今社会弘扬传统文化的途径是怎样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杨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杨义说,现在的传统文化教育,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到处贴,也可以出很多伪君子,标签往往是靠不住的,这就是说传统文化的教育,要成为人的情怀的东西才是重要的。此外,在当下这个信息和传播途径这么发达的时代,传统文化还要贯穿于风俗。节日风俗非常重要,它是全民的娱乐方式,要进入文化的脉络。比如五大节日非常重要,完全可以根据现代国家的需要搞一点对于中华文明史的记忆有重大价值的活动出来。还有,精于学理也是很重要的。一套令人信服的有号召力的学说的建立不是简单的事情。我们中国的文化经典,我们中国的文化现象,我们中国的哲学,那种有容乃大、创新图强,我们为什么不能利用国家的力量对中国文化的总体进行深刻的探讨?当然,制度正是文化传统、文化战略转化为可操作的能够见成果的现实行为的关键,在制度上进行传统文化弘扬的创新,也是必要的。
18.英国哲学家、数学家罗素提出过一个著名悖论,即“理发师难题”:有一个理发师,他的服务原则是“只给那些不给自己刮胡子的人刮胡子”,但当他回到家中面对该不该给自己刮胡子的问题时,就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请表述理发师两难的原因:(4分)
原因一: 。
原因二: 。
19.为了使新闻播报更加平易自然,编辑准备在每条新闻之间加上一些承上启下的话,请你帮助他们在下面的三条新闻之间设计两段这样的话,要求衔接自然,转换巧妙。(6分)
( 1 )阿富汗一客机神秘坠毁,机上包括 3 名美国乘客在内的 104 人无一生还。客机失事可能是恶劣的天气所致。(据阿富汗当地媒体报道)
( 2 )因旅馆费用及发票问题与会议中方联系人发生争执时一外籍男子出手,女博士后在美无端遭打被拘。(据新华社报道)
( 3 )美国女大学生情定重庆农民,春节后准备举行婚礼,婚后两人将继续在大连打工。(据《城市晚报》报道)

20.为下面的报道拟一个主标题和副标题,均不超过15个字。(4分)
财政部日前向十届人大四次会议提交的报告指出,2006年的中央财政支出将压缩一般性开支,力保“三个倾斜”,即向农业、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等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倾斜;向困难地区和群体倾斜;向科技创新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倾斜。
今年中央财政对地方(主要是中西部地区)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将达到1359亿元,旨在缩小地区间财力差距,实现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均等化;安排扶贫开发资金137亿元,重点支持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和劳动力转移培训等项目;安排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和就业再就业支出1859.8亿元。今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将达3397亿元。
主标题:□□□□□□□□□□□□□□□
副标题:□□□□□□□□□□□□□□□
21.下面是培英中学向校友李晶发出的一封邀请信,信中有三处错误,请按要求找出错处并修改。(5分)
邀请信
李晶女士:
①在我校第五十个生日来临之际,②我校定于9月15日举行“建校五十周年”纪念活动,③当日上午9时整在学校大礼堂召开纪念大会,④请你务必依时参加,⑤并在礼堂主席台就座。
此致
敬礼!
培英中学
2006年9月1日
(1)要删去的一句(只填序号):____________
(2)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句(只填序号):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
(3)表达不得体的一句(只填序号):_______ 改为 ________________
22.下面是两段关于“0”的随想的文字,请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句子,要求仿用例句的修辞手法,语意连贯。(6分)
“0”是一只空杯,等待你用勤劳的双手去斟满生活的美酒。但对于游手好闲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是一只车轮,催促你在事业的大道上不断探索开拓。但对于骄傲自满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概括材料的主旨。(5分,答案不超过30个字)
几个人喝同一井里的水,有人用金杯盛着喝,有人用泥碗舀着喝,有人干脆用双手捧着喝。用金杯者觉得自己富贵了许多,用泥碗者觉得自己贫贱了许多;只有那用双手捧水喝的人痛快地说:“好解渴啊,甘甜的水!”
答:

24.仿照下面句子的表达方式,以“青春”为中心,另外选择两个字母写两组句子。要求联想恰当,表意明确,句式、字数与原句基本相同。(6分)
A是金字塔,是进取,青春只有锐意进取,才能焕发出巨大的能量,才能推动历史的车轮前进。
F是一面旗,是理想,青春只有树立目标,才能迸发出激情,才能让攀登的道路山花烂漫。
答:

2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不超过15字。(4分)
《咬文嚼字》杂志社先“礼”后“兵”,春节前就宣布要“咬”今年的央视春节晚会,2月3日结果“出炉”了,春晚还真被“咬”了好多口。在杂志的号召下,经过全国广大观众和读者的认真“咬嚼”,据不完全统计,除去演员的口误和“你”“您”混用、“的”“地”不分、“哟”“呦”缠夹等一般问题外,可以认定的差错共计28处,平均每10分钟出现了1次差错。

26.以“200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评选”开头,将下列长句改成由四个分句组成的复句,可增删个别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对于2005年12月17日结束的原计划从全国评选60名院士而实际上只从五个部委和两个省市评选出完全符合条件的51名院士的2005年中国院士评选感到十分满意。

27.参照上下文,为下面语段横线处补写两个句子,使之完整。(4分)
世上的很多事是不堪说的。你可以抱怨上帝何以要降诸多苦难给这人间,你也可以为消灭种种苦难而奋斗,并为此享有崇高与骄傲,但只要你再多想一步你就会坠入深深的迷茫了:假如世界上没有了苦难,世界还能够存在么?要是没有愚钝,机智还有什么光荣呢? , ? , ?要是没有了残疾,健全会否因其司空见惯而变得腻烦和乏味呢?
28.按要求完成下列两个小题。(4分)
(1)根据语意仿写。要求意思连贯,句式相近。(2分)
火山喷发过,熔岩才会定格为坚硬的岩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生奋斗过,生命才会烙下坚实的脚印。
(2)杭州“放鹤亭”有一副对联,请你根据它的亭名为其补拟下联。(2分)
上联:水青石出鱼可数
下联:______________
29.将下列⑤句话按照合理顺序填入横线处,使之成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4分)
我爱小池,也爱溪流,是因为我爱它们的“清”和“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 ,像一位开朗的小伙、活泼的姑娘,唱着欢快的歌儿,踏着轻快的脚步,走出群山去迎接朝阳和大海。
①各种颜色的小鱼穿行其间,历历可数
②溪流蜿蜒,如一条银蛇
③小池清澈见底,汪汪一碧,宛如一块温润的碧玉
④时隐时现,游向远方
⑤绿油油的水草在水底轻轻晃动
30.把3个备选的句子分别填入方括号(只填序号),使下面这段景物描写语意连贯,画面完整。(3分)
远香堂西邻的倚玉轩,与船舫形的香洲遥遥相对,而北面的斜坡上有一个荷风四面亭,三者位在三个角度上,恰恰形成鼎足之势,而三处都可观莲,【 】。香洲贴近水边,可以近观,【 】,可以远观;而荷风四面亭翼然高处,可以俯观,【 】,不论你走到哪一面,都可以让你尽情观赏的。穿过了曲桥,从假山上拾级而登,就见一座楼,叫做见山楼,凭北窗可以看山,凭南窗可以观莲,并且也可以远观远香堂后的千叶莲花了。
①倚玉轩隔一条花街
②因为都是面临莲塘的
③好在莲花解意,婉娈可人
31.下面是一份有关尝试回忆效果的实验结果材料,试根据这个材料,完成后面两题(6分)
时间分配 16个无意义音节回忆百分数 5段传纪文回忆百分数
立刻 4小时后 立刻 4小时后
全部时间诵读 35 15 35 16
1/5用于尝试回忆 50 26 37 19
2/5用于尝试回忆 54 28 41 25
3/5用于尝试回忆 57 37 42 26
4/5用于尝试回忆 74 48 42 26
①从表中数据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一条什么样的记忆规律?(回答不超过20个字)

②简要写出这份实验材料给我们的启示。(40个字以内)

http://hi..com/weweplay/blog/item/6e772a12da7b6053f819b800.html

http://hi..com/weweplay/blog/item/f22ad55cd1588341fbf2c000.html

占不下了,自己看吧!

⑵ 高手来帮忙!!高中语文试卷语言应用题!

如果是在古代,我可能是一个执手相看的离人,我可能再也不会踏上这片青山绿水的故土,还有令我心碎的她,挥手热泪,依依惜别,从此相隔天涯,明月寄相思。

⑶ 高中语文那种五处语言表达不得体类题目

初次见面说“久仰”,好久不见说“久违”;请人批评说“指教”,求人原谅说“包内涵”容;

求人帮忙说“劳驾”,麻烦别人说“打扰”;求给方便说“借光”,托人办事说“拜托”;

看望别人说“拜访”,请人勿送说“留步”;未及远迎说“失迎”,等候客人说“恭候”;

陪伴朋友说“奉陪”,无暇陪客说“失陪”;问人干嘛说“贵干”,问人姓氏说“贵姓”;

欢迎购买说“惠顾”,贵宾来到说“莅临”;请人告诉说“见告”,欢迎询问说“垂询”;

谢人爱护说“错爱”,称人爱护说“垂爱”;称人赠予说“惠赠”,请人保存题“惠存”;

请人收礼说“笑纳”,归还原物说“璧还”;称人之家说“贵府”,称己之家说“寒舍”;

赞人见解说“高见”,称已见解说“拙见”;称人父亲说“令尊”,称己父亲说“家父”;

称人母亲说“令堂”,称己母亲说“家母”;称人儿子说“令郎”,称己儿子说“犬子”;

称人女儿说“令爱”,称己女儿说“小女”;向人祝贺说“恭喜”,求人看稿说“斧正”;

求人解答用“请问”,请人指点用“赐教”;看望别人用“拜访”,宾客来到用“光临”;

请人勿送用“留步”,归还原物叫“奉还”;对方来信叫“惠书”,老人年龄叫“高寿”。

⑷ 高中语文阅读题题目及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3题。(93年,全国卷)
据美国K大学的研究人员称,大多数“生物降解”塑料并不真正降解。
利用能随时降解普通有机物质(例如纸和木屑)的细菌所进行的试验表明,包括塑料垃圾、“用后即丢”的尿布、饮料瓶等在内大多数产品并不是可以生物降解的研究人员指出,术语“生物降解”这个词的使用是不规范的。一些生产厂家说,这些产品如果在物理上发生变化,则是可能生物降解的,它们一旦与其他物质混合,便会自然消失或者可以支持生物的成长。研究人员认为,真正的生物降解物质在需氧条件下可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厌氧条件下它们则可以分解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然而经他们试验的每个产品都不能降解,也不能达到上述标准。
1.文中“术语‘生物降解’这个词的使用是不规范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 )
A.“生物降解”不是一个科学的术语。
B.“生物降解”这个说法名不符实。
C.“生物降解”在现实中不存在。
D.“生物降解”这个术语的运用有语法错误。

2.文中说“试验”所借助的主要方法是( )
A.化学的B.生理的C.生物的D.物理的

3.下列与k大学研究人员的试验结果有关的说法,哪几项是正确的?( )
A.凡是称可以“生物降解”的塑料产品都根本不能降解。
B.一些塑料生产厂家的功用宣传不实。
C.在生物降解过程中应出现物质的分解和转化。
D.塑料产品的废弃物多数不会自溶自消。
E.这些塑料产品在物理上发生变化之后就可以生物降解。
F.生物降解在不同条件下都会出现氧化现象。

答案与解析:
1.B ,“生物降解”这个术语使用不规范,是“研究人员”的看法,因为这些产品都不能达到科学家所认为的“降解”标准,这是一些生产厂家歪曲商业宣传曲解了科学术语,使其名不符实,因此B 项是正确的。文章有“真正的生物降解”等词句,可见A、C项的否定性说法是不对的。D 项说法与本文内容毫不相干。
2.C,文章开头“利用……细菌所进行的试验表明”,这句证明了C项是正确的答案。文中“二氧化碳、水、甲烷”这些化学术语容易迷惑人,会误选为A项。“物理上发生了变化”是生产厂家说的,试验是“K 大学研究人员”做的,二者不能等量齐观,选D项也是错的。
3.C、D、F,对照原文,A项“凡是……都……”的说法言过实,文章中说的是“大多数”。B项的说法本身是正确的,但研究人员的试验结果无关。E项是生产厂家的见解,本身未必科学,且与科学家的试验无关。C、D、F 三项符合原文意思。

文字表述题是高考现代文阅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题型,这类试题综合性强,更能测试出学生的语文能力。综观几年来语文试卷的变化,我们发现淡化客观题,强化主观题已是趋势。但从历年高考的现代文阅读测试结果看,考生在这类试题的得分并不理想。笔者有幸参加2006年浙江的语文高考阅卷,针对考生答题失误的普遍现象,我以浙江卷为蓝本并涉及部分全国卷的同类问题作了归纳,尝试探索出几点应对策略,希望能给你有所帮助!

主观题失误主要原因及探析

一、审题不清,答非所问

有许多同学在做现代文阅读时,往往是粗略阅读一遍全文后,匆匆扫一眼题目,就仓促答题,审题不清,答非所问。

例如:(2006年浙江卷19题)结合全文,理解“我还发现了人类普遍的相互对照的四个动作的秘密”一句的含义,完成下面的题目。第三问:⑶使用“普遍”一词的原因是

正确答案是:①两个世界、两种生活的对立是人类普遍存在的;②它涉及到多方面的对立关系(人与人的对立;平面与立体的对立;表象世界与本质世界的对立;成人世界与孩子世界的对立)。

有的考生却答为:“具有一般性”、“人类所共有的特性”。语言的表述本身就不清晰,题干中的“结合全文”,也没有注意到,只是对“普遍”一词作了个字面解释,结果答非所问。

又如:(2006年全国卷14题)在“细心地想着植物突破土地,在阳光下成长的声音”一句中,作者为什么要用“想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正确答案是:①植物成长的声音一般是听不到的,用“想”比“听”更合适;②这样写有一种品味大自然的意思,更富有表现力。

我在用该题对学生进行测试时,相当部分同学却答为:“虚实结合”、“与下文的嗅形成一种反衬”、“作者在感受这种声音,声音是虚的,这样写把虚物实写,实物动态化,更形象”、“体现我的好奇,引出下文”等等一些莫名其妙的答案。“虚实结合”、“反衬”是表现手法,题干并没有问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而“引出下文”、“动态化”“更形象”更是信口开河,答非所问。究其原因是考生根本没有细读题干,审清题意,连问题都没有搞清楚,就仓促答题。

二、研读不深,分析不透

高考阅读题大多在文意的深层领会上设题,而许多考生不能透过表象进行深入的研读和分析,只是跟着感觉走,不能综观全文,领悟要义。

例如:(2006年浙江高考卷第18题)文章开头眼镜商说“我”是“独眼龙”。请联系文中对话部分,分析眼镜商这样说的原因。(2分)

正确答案是:①“我”右眼近视,左眼远视,双眼不能同时使用;②“我”看到的是二维的平面世界,看不到三维的立体世界。

有的考生答为:“为让我买一副眼镜”、“我的两眼视力不协调”、“为了更好地说服自己买他的眼镜”、“只用一只眼睛看事物”等等。很明显考生对全文根本没有读懂,对于作者借用寓言形式所阐明的生活哲理,根本没有领悟,看到“眼镜商”几个字,立刻想到的是商人,想到商人的行为和心理,就断然作答,离题万里。

又如:(2006年浙江卷第19题)请结合全文,理解“我还发现了人类普遍的相互对照的四个动作的秘密”一句的含义,完成下面的题目。

第2问:“秘密”是指

正确答案是:平面生活和立体生活的对立。

有的考生答为:“为握手而伸出平展的手与握拳头打人的手的对立”、“最平面的微笑和微笑时伸出舌头的对立”、“这些动作简单,而握手微笑易化解隔膜”等等。这类答案的错因在于考生遵循了答题可在文中找的技巧,但却没有透过表象挖掘实质,没有领会本文的主旨。

三、归纳不全,遗漏要点

高考阅读很重视考查学生的归纳能力,在此题的设置上,有时侧重于整篇文章中心主旨的归纳,有的侧重于几个语段的理解。要求考生在答题时要全面考虑,综合分析,并学会用自己的话来表达。

例如:(2006年浙江卷20题)文章末尾,作者借用培根和杜飞的画形象地演绎两个不同的世界。请你据此推断这两位画家的艺术风格,并用自己的话分别加以概括。(各不超过12个字)(6分)

⑴培根的绘画风格:

⑵杜飞的绘画风格:

正确答案为:⑴ ①夸张的;②批判的;②立体的。⑵ ①优雅的;②歌颂的;③平面的。

而有的考生答为:“立体的带有侵略性,平面的充满自然界气息”。这个答案显然只概括出了一点,带有“侵略性”的作答,只是抄袭了原文,不够准确。另一考生答为:“真实,张扬、夸张”的答案,是没有联系全文,推断错误的结果。

又如:(全国卷17题)联系全文,概括写出本文的主旨。(6分)

本题测试考生对全文的理解及概括归纳表达的能力。

正确答案:①通过发现“阳光的香味”,肯定农夫的阳光生活、美好劳动、务农的选择;

②评价夜来香和昙花的香“没有壮怀”,强调人的嗅觉在都市里退化;

③肯定一种贴近阳光、接近自然的生活和人生。

此题6分,显然答案3点,每点2分。其实从分值上考生也可以推断出此题答案有三点。综观全文进行概括归纳,基本可以做到不遗漏要点。大部分考生失分原因就是归纳不全。

四、语句不通,表意不明

阅读题的检测,不仅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更是考查其表达能力。有的考生能读懂文章,但却不会表达,不能用通顺、简洁的文字全面、准确、鲜明的答题。

例如:浙江卷19题第3问,有的考生答道:“在人类社会中,多数人都是这样,除少数的独眼龙”,“为其利益而颠倒是非是普遍的”,“举的例子普遍,说明一般工作是二维空间动作、是平面的,有说服力”等等,这样的句子实在是让人费解。

以上结合例子略谈四点,虽然高考阅读文字题在解答中失误的原因很多,究其根本原因,无外乎就是没有读懂文章,不会审题,不会表达,不懂阅读规律与答题技巧。所以考生在平时的阅读及训练中,要清楚阅读规律,掌握一些阅读方法与技巧以避免失误。

应对措施

一、遵循阅读规律,清楚试题设题规律,整体感知与深入分析相结合。

高考现代文的设置,强调整体阅读,是一个由分而总,有局部到全局的相对完整的测试系统。所以解题时要从整体出发,通读全文,弄清线索,理清思路,进而把握文章主旨。主旨清楚了,局部就明白了;思路弄清楚了,才知道每段、每句话在整篇文章中的地位、作用及相互间关系。结合每道题的要求,深入分析,自然就容易得到正确答案。

例如:2006年浙江卷《平面的生活》一文,是借助寓言的表现形式,具体描绘了平面生活和立体生活的不同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和对世界的讽喻。几道阅读测试题都是围绕这个主旨而设置的。如果清楚了这个主旨,那么19题第2问很容易就能得出“平面生活和立体生活的对立”这样准确的答案,而不至于答出“隐藏在友好柔和和表面下暴力、丑恶的一面”这样离题万里的答案。

二、研读题干,掌握审题方法,从题干中获得答题的信息。

阅读题解题的核心是“提取信息”,这信息不仅仅表现在文章的内容上,还表现在试题题干上。充分发掘题干中所包含的各种信息,从中找到解题的突破口,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看清题干要求,揣摩命题意图。

命题者命题一般都有明确的考查目的和要求,看清题干要求,才能揣摩出命题人的命题意图,正确答题。

例如:(06年浙江卷19题)结合全文,理解“我还发现了人类普遍的相互对照的四个动作的秘密”一句的含义,完成下面的题目。从题干中可知:本题是考查对重要语句的理解。第2问“秘密”是指?则明了命题者是欲考查学生对重要语句关键词语的理解,题干中“结合全文,理解‘我还发现了人类普遍的相互对照的四个动作的秘密’”一句的“结合全文,理解”则进一步明确了答题的方向,就是要结合全文的主旨谈作者使用这个词的深层含义。明确了命题意图和答题方向,根据题目的内容很快就能找出回答本题应关注此句话所在的段落并紧扣全文主旨来理解,这样就会得出“秘密是指平面生活和立体生活的对立”这样正确的答案了。

2、品味题干中关键词,揣摩隐含信息。

有的题干本身隐含着多方面的要求,必须挖掘出题干中隐含信息,才能找到答题的命脉。如浙江卷19题第3问使用“普遍”一词的原因?很多考生只是就词解词,没有看到“使用”“原因”这两个关键词,没有挖掘出深层的东西,答题不全面或隔靴搔痒,没有答到点子上。

三、掌握答题技巧,把握答题要领。

领会了主旨,审明了题意,这仅仅是答好题的必要前提,要想准确答题,还需要掌握一些答题技巧要领。

1、找出答题的信息区域,筛选整合答题内容。

命题者有的从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来命题。考生对所要概括的具体内容,一定要找准答题的信息区域,分析综合,准确全面地解答。

例如:浙江卷18题“文章开头眼镜商说“我”是“独眼龙”。请联系文中对话部分,分析眼镜商这样说的原因。”如果考生注意到“请联系全文对话部分”一句,就能很快找到答题的区域,从文中对话的内容可见文中由“我双眼的交替使用”谈到了我所见的两个世界——一个平面世界,一个立体世界。那么就容易归纳出眼镜商说我是“独眼龙”的原因,应该是两点:一是“我右眼近视,左眼远视,双眼不能同时使用”;二是“我看到的是二维的平面世界,看不到三维的立体世界”。

又如第19题第一问“四个动作分别是指?”,解答此题我们首先要找到“题中这句话在文中的位置,然后找出有关动作描写的语句,也就找到了答题的信息,从“首先”到本段结束,自然就会得出“友好的伸手,恶意的握拳,微笑,伸出舌头做鬼脸”正确答案。

2、语言操作力求准确、精炼。

很多考生失分都在表述上出了毛病,语句不通,语义不明,答非所问。如何组织好答题的语言,把筛选好的内容准确、精炼的表达出来,显得十分重要。

(1)、考生要善于利用原文词句来组织答案。

一般来说,答案所涉及到的关键词语、句子就在原文中。

例如:浙江卷18题答案中的“左眼近视,右眼远视,不能交替工作”“二维的平面世界,三维的立体世界”,第19题第1问答案中的“友好伸手”“恶意的握拳”“微笑”“伸出舌头做鬼脸”文中都有这样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找到了这些关键词,以此为基础,再略加工一下,标准答案就出来了。

(2)、紧扣题意,选好角度,选用恰当句式来回答。

答题时一定要从答的角度,将文中已知信息重新组合,变换恰当的句式来重组。

(3)、语言一定要精炼。

高考阅读文字题,重在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有的题目明确规定字数,不超字,又能把要点答全,这需要答题的语言要精炼。我们筛选整合好文中相关信息后,一定要把具体、形象的语言转换为抽象、概括的语言。

例如:浙江卷20题,我们在答题时明了作者举两位画家的例子是为了说明现实中两个不同世界的同时,还要研读有关描述两位画家的语句,抓住“过分”、“侵略性”、“螺旋状”、“亲切的花枝图案”、“歌唱的主题”、“轻快的鸟儿”这些词句,透过这些形象的语言,感悟两位画家的风格,进而转换为“夸张、批判、立体”,“优雅、歌颂、平面”这样抽象、概括的语言。

现代文主观阅读题是一个常考常新的考点,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它始终紧扣对学生理解、筛选、概括、整合以及鉴赏评价能力的全方位考查的要求,概括起来,近几年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类型大致有以下五种:

一、词语理解型

一般来说,高考试题测试词语的含义,特别关注词语的语境义,而不是词典中所诠释的规范义。该题型常见的命题形式有:1、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释某句的深刻含义;2、根据文意,写出某词的含义。

【答题方略】 理解词语的含义,必须透过词语的表面义,体味其深刻的内涵: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就要搞清其比喻的对象,寻找它的本体;理解词语的象征义,就要寻找词语的象征对象;理解词语的反语义、就要将褒贬互换;理解词语的双关义就要注意它是谐音双关还是语意双关;理解代词的词义就要在上句或下句寻找释义。当然,理解词语的含义,还必须联系词语的具体语境,结合作者观点、文章主题,从所在的句、段、上下文中去找对应的阐释。

【高考回放】 “好久以来,‘故乡’就在吸引着我”,句中“故乡”一词的含义是________。(方令孺《在山阴道上》,2006年高考湖南卷)

【语段信息】 好久以来“故乡”就在吸引着我: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这些美妙的名称,像童话一样,时时在我思想上盘桓。我想看看咸亨酒店,土谷祠,还想看看祥林嫂放过菜篮子的小河边……在那浓雾弥漫的黑暗时代,鲁迅先生在那里开始磨砺他的剑锋,终生把持它,划破黑暗,露出曙光。今天我决定要去瞻仰磨剑的圣地。

【温馨提示】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要特别注意词语的表层意思和深层意思。根据语境,作者说“好久以来”“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时时在我思想上盘桓”,并决定要去瞻仰鲁迅先生“磨剑的圣地”,由此可知,“故乡”应不是作者故乡,而是鲁迅的故乡,亦是作者向往的精神家园。

答案:①鲁迅的故乡。②作者向往的精神家园。

⑸ 语文语言表达题目

激发改为使或者直接删去,突破改为目标

⑹ 高中语文概括题求解

答案:来
1①“落叶”是源行文的线索,使文章叙事显得条理清晰(1分)
②“落叶”是饱受生活之苦,而又能坚强、乐观地面对生活的祖母的象征。(1分)
③“落叶”寄托着作者对祖母的怀念之情、祖母和祖父之间的真挚感情。(2分)
2(1)①饱受生活磨难,内心深处蕴含苦痛。②热爱生活,面对压力,表现出坚毅、坚强、乐观的精神。③富有情趣美,执著于对祖父的情感。(2分)
(2)怀念、敬佩、赞美。(2分)
3.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形象生动地表现将苦痛埋在心底,坚强、隐忍的人生态度,(2分)表达作者对祖母的敬佩之情。(1分)
4①比喻手法,将祖母比喻为叶子,表现祖母对待生活的坚强。②拟人手法,写叶子(比喻祖母)只将自己的心思向风(祖父)诉说,表现祖母对情感的执著。③对比映衬,用“雪”与“叶子”作对比,用“雪”的“呻吟”表现“叶子”的坚强。④细节描写,祖母用写满思念的叶片祭奠祖父的细节,表现埋藏在心底的痛苦和真挚情感。(答出
3点即可得6分)

⑺ 高中语文考试中有给新闻概括标题的题目,这类题怎么做

这种题目只要看材料的第一段就行了,因为新闻稿的第一段是导语,它概括了该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这样就可以缩小阅读范围不易错,还节省了时间

⑻ 高中语文语言表达创新题型怎么做

怎么说呢,既然是语言表达,那么语言要有逻辑性、组织得当
是创新题型说明和生活关系更密切,那么就应该符合我们生活的实际情况。
最后,最重要的是要符合题意,满足题目要求

阅读全文

与高中语文语言表达概括题题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