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长春版初一上册语文古诗理解性默写题(越多越好)
http://..com/question/35539880.html?si=5
1.“怆然而涕下”写出了什么?
答:(神态描写)形象逼真的描写了诗人热泪飞洒的情态和悲愤。
2.“独”有什么作用?
答:渲染了诗人心中不可名状的孤独和悲愤。
3.赏析首联和颔联。
答:从时间角度表现了主人公的孤独,为下文抒发悲怆的心情做铺垫。
4.诗人的形象是什么?
答:怀才不遇的孤独和悲愤。
5. 意境:天地人三位一体,创造出辽阔幽远,空旷苍茫,慷慨悲凉的意境。
6. 本诗情感: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孤独和悲愤。
7. 深刻典型社会意义:深刻的揭露了封建社会那些品行端正,富有治国才能的知识分子,处处遭受打击的现实,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独悲愤的心情。
http://..com/question/20268280.html?fr=qrl&cid=197&index=2
1) 诗的第一句表明了作者对涧边草的什么情感?最能体现这一情感的是哪个字?
情感:喜爱 体现情感的字是:怜
(2)后两句历来为人们称道,这两句描绘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又创设出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意象:春潮、 雨、 野渡、 横
意境: 诗人通过这些意象,创设出一种孤寂、闲适的意境
感情:作者自甘寂寞,恬淡闲适的胸襟
(3)这首诗用了什么手法?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也有人认为运用了比兴的手法。诗的前两句写自己独爱自甘寂寞的涧边幽草,却无意于黄莺,表现出诗人恬淡的胸襟;而夜渡无人,水急舟横的景象里,蕴涵着一种不得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
(4)作者用哪句诗句表达了坚守节操的志向?
答: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5)最后一句中哪个动词用得极妙,又妙在哪里?
“横”这个字用的妙,“舟自横”写出了当时船只的随意停泊,也写出了当时作者的心情是进退两难的:当时想要辞官隐退,却又被逼无奈又无法辞官,写出了诗人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地步。
http://..com/question/14619251.html?si=10
http://..com/question/75119936.html?si=2
累死我了,你要给我分!!!!!!!!!!!!!!!
② 长春版初中语文古诗文汇总
唐诗五首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城 阙 辅 三 秦 , 风 烟 望 五 津 。
与 君 离 别 意 , 同 是 宦 游 人 。
海回 内 存 知 己 , 天 涯答 若 比 邻 。
无 为 在 歧 路 , 儿 女 共 沾 巾 。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③ 初一上学期语文 期末测试题 有答案 要长春版的
一、 积累与运用(18分)
1、给加点字注音,给拼音在对应的田字格内写汉字。(4分)
( ) ( ) ( ) ( )
称职 栖息 玷污 枯涸 zhù níng qì mì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形、读音及字义都正确的是( )(1分)
A、明察秋豪 “豪”读háo 意思是: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
B、怡然自得 “怡”读yì 意思是:安适、愉快
C、可望不可及 “及”读jì 意思是:靠近、接触
D、苦心孤诣 “诣”读yì 意思是:(学业、技术)所达到的程度
3、下面语句都有语病,请在原文上修改。(4分)
①、在老师的帮助下,使他很快有了进步。
②、新课程改革后,我们学校开设了丰富多彩的课外读书活动。
③、新学期,老师采纳并听取了同学们的意见。
④、能否推进读书活动是提高中学生阅读能力的途径之一。
4、请根据同学的文学常识卡片,把下列作家和作品序号对应填在表格内。(3分)
作家:①朱自清 ②鲁迅 ③郭沫若 ④老舍 ⑤安徒生 ⑥泰戈尔
作品:①《金色花》 ②《济南的冬天》 ③《皇帝的新装》
④《风筝》 ⑤《春》 ⑥《天上的街市》
5、请根据语言环境或提示,填写出相应的课文原句。(6分)
①、晏殊《浣溪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情致缠绵,音调谐婉,对仗工稳,宛如天成。
②、问渠哪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____。(朱熹《观书有感》)
③、_______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④、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静沙·秋思》)
⑤、______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⑥、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一)古诗词鉴赏。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4题。(6分)
观 沧 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胜至哉,歌以咏志。
1、“以观沧海”的“观”字在全诗中起到了_______________的作用。(1分)
2、诗人东临碣石,观看到了哪些景物?(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以大海自比,托物言志。其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最能表达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4、下面A、B诗句都是写秋景,然而写出的景物特点、语言风格和诵读时的情感基调却截然不同,请你说明它们的不同之处。(3分)
A、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景物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言风格
④ 长春版初中语文那几篇课文是重点
第8课《祖父》
料
热门资料
推荐资料
长春版七年级上册第专20课《记·铭·说属·志.
语文
语文长春版七年级上册阅读十五《犀粪.
初中语文长春版七年级上第17课:《晏.
七年级语文上册 《在梦的远方》
七年级语文上册 《狼》
七年级语文上册 《晏子使楚》.
七年级语文上册 《醉花阴》
七年级语文上册 《不会叫的狗》
语文:第20课《记·铭·说·志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