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收集高中三年的语文重点文言文句子及诗句(要全套)
学习一定不能懒惰,课本上有就应该试着去找,这样记忆会更深刻,知道吗?希望你看了之后要好好的记忆,语文重在积累!
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2.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3.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4.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5.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6.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7.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8.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9.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10.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11.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荀子《劝学》)
1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13.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14.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1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16.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17.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18.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贾谊《过秦论》)
19.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
20.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贾谊《过秦论》)
21.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纪》)
22.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纪》)
23.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王羲之《兰亭集序》)
24.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王羲之《兰亭集序》)
25.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陶潜《归去来兮辞》)
26.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潜《归去来兮辞》)
27.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解缙)
28.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神奇的极光》)
29.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鲁迅《无题》)
30.生命诚宝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31.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32.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33.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34.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35.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36.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37.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38.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魏征《谏太宗十思 疏》)
39.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王勃《滕王阁序》)
40.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41.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42.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王勃《滕王阁序》)
43.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王勃《滕王阁序》)
44.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45.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王勃《滕王阁序》)
46.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47.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48.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
49.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师说》)
50.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师说》)
51.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杜牧《阿房宫赋》)
52.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杜牧《阿房宫赋》)
53.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杜牧《阿房宫赋》)
54.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绵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杜牧《阿房宫赋》)
5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56.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57.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苏洵《六国论》)
58.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苏洵《六国论》)
59.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苏洵《六国论》)
60.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61.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6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63.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64.《书》曰:“满招损,谦得益。”(欧阳修《伶官传序》)
65.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欧阳修《伶官传序》)
66.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修《伶官传序》)
67.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石钟山记》)
68.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归有光《项脊轩志》)
69.安能屈豪志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张溥《五人墓碑记》)
70.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7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72.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73.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74.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75.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经·卫风·氓》)
76.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诗经·卫风·氓》)
77.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78.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孔雀东南飞》)
79.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孔雀东南飞》)
80.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孔雀东南飞》)
81.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82.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古诗十九首》)
83.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古诗十九首》)
84.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曹植《白马篇》)
85.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
86.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陶渊明《归园田居》)
87.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居》)
88.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归园田居》)
8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90.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曹操《短歌行》)
9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曹操《短歌行》)
92.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曹操《短歌行》)
9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94.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95.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琵琶行》)
96.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97.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白居易《琵琶行》)
98.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99.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100.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10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10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103.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104.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105.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106.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刘禹锡《石头城》)
107.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石头城》)
108.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刘禹锡《锦瑟》)
109.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刘禹锡《锦瑟》)
110.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111.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
112.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113.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14.矮低斜行闲作草,睛窗细乳戏分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15.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116.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117.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118.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119.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120.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121.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122.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123.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鹊桥仙》)
124.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125.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126.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
127.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
128.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129.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130.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姜夔《扬州慢》)
131.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姜夔《扬州慢》)
132.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姜夔《扬州慢》)
133.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扬州慢》)
134.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姜夔《扬州慢》)
135.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
136.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李煜《浪淘沙》)
137.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138.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江城子》)
139.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苏轼《江城子》)
140.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李清照《声声慢》)
141.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142.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
143.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秦观《踏沙行》)
144.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秦观《踏沙行》)
145.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鲁迅《无题》)
146.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147.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李密《陈情表》)
148.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李密《陈情表》)
149.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苏轼《赤壁赋》)
150.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苏轼《赤壁赋》)
15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152.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关汉卿《窦娥冤·滚绣球》)
153.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关汉卿《窦娥冤·滚绣球》)
154.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苏轼《满庭芳》)
155.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156.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袁宏道《虎丘记》)
157.一人飞升,仙及鸡犬。(蒲松龄《促织》)
158.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
159.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
160.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乐游原》)
16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162.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16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164.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
16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166.事出于沉思,义归于翰藻。(萧统《文选》)
167.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168.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169.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170.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风对愁眠。苏姑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
171.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17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三国志》)
173.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174.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蜀道难》)
175.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李白《蜀道难》)
176.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177.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进酒》)
178.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179.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客至》)
180.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181.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杜甫《咏怀古迹》)
182.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杜甫《咏怀古迹》)
183.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杜甫《登岳阳楼》)
184.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杜甫《登岳阳楼》)
185.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
18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187.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司马迁《屈原列传》)
188.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司马迁《屈原列传》)
附录2:
分类名句警句
(一)哲理诗句
1.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3.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4. 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6.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7.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8.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9.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等飞来峰》)
10.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11.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12.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13.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二)生活情趣
1.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2.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3.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4.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5.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6.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7.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三)读书
1.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2.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3.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4.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5.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6.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7.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8.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9.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0.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德—歌德)
(四)奉献
1.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挥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2.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3.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4.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5. 埋在地下的树根使树枝产生了果实,却并不要求什么回报。(泰戈尔)
6.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陶行知)
8.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9.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蜜蜂)
10. 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多有贡献。(白求恩)
(五)战争
1.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2.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3.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4.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梅岭三章》)
5.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6.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8. 醉里挑灯看剑,梦会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9.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10.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诗经-君子于役》)
11.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杜甫《石壕吏》)
12.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学习进步!!
❷ 高中语文最长考的千古名句是什么
高考名句默写训练(人教版高三必修)
1、故木受绳则直,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2、骐骥一跃, ; ,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3、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 。(荀子《劝学》)
4、 ,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荀子《劝学》)
5、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6、令初下,群臣进谏,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7、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其志洁, ,其行廉,故死而不容。(《屈原列传》)
8、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人之滋垢, 。推此志者, 。(司马迁《屈原列传》)
9、落霞与孤鹜齐飞,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 。(王勃《滕》)
10、潦水尽而寒潭清 。(王勃《滕王阁序》)
11、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王勃)12、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 , 。(荀子《劝学》)
13、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 。(王勃《滕王阁序》)
14、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韩愈《师说》)
15、吾师道也,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 。(韩愈《师说》)
16、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韩愈《师》)
17、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 。(韩愈《师说》)
18、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19、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 。(杜牧《阿房宫赋》)
20、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 。(杜牧《阿房宫赋》)
21、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 ?(杜牧《阿房宫赋》)
22、 , ;舞殿冷袖,风雨凄凄。(杜牧《阿房宫赋》)
23、鼎铛玉石, , ,秦人观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赋》)
24、嗟夫! ,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杜牧《阿房宫赋》)
25、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杜牧《阿房宫赋》)
26、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 。(苏洵《六国论》)
27、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苏洵《六国论》)
28、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 。(苏洵《六国论》)
29、苟以天下之大, ,是又在六国下矣。(苏洵《六国论》)
30、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1、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王安石《游》)
32、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赤)
33、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
34、举酒属客, , 。(苏轼《赤壁赋》)
35、其声鸣鸣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 。(苏轼《赤壁赋》)
36、寄蜉蝣于天地,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37、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 。(苏轼《赤壁赋》)
38、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离骚》)
39、制芰荷以为衣兮,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屈原《离骚》)
40、高余冠之岌岌兮, 。芳与泽之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屈原《离骚》)
41、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岂余心之可惩?(屈原《离骚》)
42、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 。(《古诗十九首》)
4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 。(曹操《短歌行》)
44、 ,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4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 。(曹操《龟虽寿》)
46、天姥连大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 。(李白《梦》)
47、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8、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
49、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李白《蜀》)
50、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蜀》)
51、剑阁峥嵘而崔嵬, , 。(李白《蜀道难》)
52、问君西游何时还?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李白《蜀道难》)
5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54、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 。(杜甫《蜀相》)
55、 ,两朝开济老臣心。 ,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56、去时里正与裹头,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杜甫《兵车行》)
57、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 。(杜甫《兵车行》)
58、花径不曾缘客扫, 。(杜甫《客至》)
59、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 。(杜甫《登岳阳楼》)
60、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王维《山居秋暝》)
61、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 。(刘禹锡《石头城》)
62、 ,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白居易《琵琶行》)
63、大弦嘈嘈如急雨, 。嘈嘈切切错杂弹, 。(白居易《琵琶行》)
64、别有幽愁暗恨生,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琵琶行》)
65、曲罢曾叫善才服, 。(白居易《琵琶行》)
66、同是天涯沦落人, 。(白居易《琵琶行》)
67、长安回望绣城堆, 。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 牧《过华清宫》)
68、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69、小山重叠金明灭,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温庭筠《菩萨蛮》)
70、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
71、 ,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72、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73、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 , 。(王安石《桂枝香》)
74、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75、羽扇纶巾,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76、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 !(秦观《鹊桥仙》)
77、叶上初阳干宿雨, ,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周邦彦《苏幕遮》)
78、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 。
79、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 ?(李清照《声声慢》)
答案:1.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不能十步;驽马十驾 3.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5.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6.门庭若市 7.举类迩而见义远 / 故其称物芳 8.(皎)然泥而不滓者也 / 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9.秋水共长天一色 / 声断衡阳之浦 10.烟光凝而暮山紫 11.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13.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14.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5.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16.犹且从师而问焉 17.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18.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19.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20.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21.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22.歌台暖响,春光融融 23.金块珠砾,弃掷逦迤 24.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25.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6.战不善,弊在赂秦 27.不赂者以赂者丧 28.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29.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30.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1.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32.徘徊于斗牛之间 33.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34.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35.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36.渺沧海之一粟 37.虽一毫而莫取 38.虽九死其犹未悔 39.集芙蓉以为裳 40.长余佩之陆离 41.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42.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43.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44.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45.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46.对此欲倒东南倾 47.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48.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49.地崩山摧壮士死 50.连峰去天不盈尺 51.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52.畏途( )岩不可攀 53.奔流到海不复回 / 天生我材必有用 54.隔叶黄鹂空好音 55.出师未捷身先死 56.归来头白还戍边 57.天阴雨湿声啾啾 58.蓬门今始为君开 59.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60.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61.夜深还过女墙来 62.千呼万唤始出来 63.小弦切切如私语 / 大珠小珠落玉盘 64.此时无声胜有声 65.妆成每被秋娘妒 66.相逢何必曾相识 67.山顶千门次第开 68.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69.鬓云欲度香腮雪 70.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71.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72.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73.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74.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75樯橹灰飞烟灭 76.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77. 20080504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78.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79.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❸ 《阿房宫赋》杜牧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几里的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
《阿房宫赋》是唐代文学家杜牧创作的一篇赋体文章。文章通过对阿房宫兴建及其毁灭的描写,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表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全文运用了想像、比喻与夸张等手法以及描写、铺排与议论等方式,骈散结合,错落有致。文章语言精练,工整而不堆砌,富丽而不浮华,气势雄健,风格豪放。
(3)高中语文阿房宫赋扩展阅读
《阿房宫赋》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杜牧二十三岁。杜牧所处的时代,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异常尖锐,而藩镇跋扈,吐番、南诏、回鹘等纷纷入侵,更加重了人民的痛苦,大唐帝国,已处于崩溃的前夕。杜牧针对这种形势,极力主张内平藩镇,加强统一,外御侵略,巩固国防。
为了实现这些理想,他希望当时的统治者励精图治、富民强兵,而事实恰恰和他的愿望相反。唐穆宗李恒以沉溺声色送命。
接替他的唐敬宗李湛,荒淫更甚,“游戏无度,狎昵群小”,“视朝月不再三,大臣罕得进见”。又“好治宫室,欲营别殿,制度甚广”。并命令度支员外郎卢贞,“修东都宫阙及道中行宫”,以备游幸(《通鉴》卷二四三)。
对于这一切,杜牧是愤慨而又痛心的。他在《上知己文章启》中明白地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可见《阿房宫赋》的批判锋芒,不仅指向秦始皇和陈后主、隋炀帝等亡国之君,而主要是指向当时的最高统治者。
❹ 高中语文《阿房宫赋》《离骚》《氓》从哪背到哪,
《阿来房宫赋》全背、、源
《离骚》就是背这个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氓
全背的
绝对准确,望采纳~
❺ 高中语文+阿房宫赋 与课本完全吻合的标准翻译
六国覆灭,天下统一。四川山林中的树木被砍伐一空,阿房宫殿得以建成。(它)覆盖了三百多里地,几乎遮蔽了天日。从骊山的北面建起,曲折地向西延伸,一直通到咸阳。渭水和樊川,浩浩荡荡地流进了宫墙。五步一座高楼,十步一座亭阁;长廊如带,迂回曲折,屋檐高挑,象鸟喙一样在半空飞啄。这些亭台楼阁啊,各自凭借不同的地势,参差环抱,回廊环绕象钩心,飞檐高耸象斗角。弯弯转转,曲折回环,象蜂房那样密集,如水涡那样套连,巍巍峨峨,不知道它们有几千万座。那长桥卧在水面上(象蛟龙),(可是)没有一点云彩,怎么会有蛟龙飞腾?那楼阁之间的通道架在半空(象彩虹),(可是)并非雨过天晴,怎么会有虹霓产生?高高低低的楼阁,幽冥迷离,使人辨不清南北西东。高台上传来歌声,使人感到暖意,如同春天一般温暖;大殿里舞袖飘拂,使人感到寒气,仿佛风雨交加那样凄冷。就在同一天内,同一座宫里,而气候冷暖却截然不同。
(六国的)宫女妃嫔、诸侯王族的女儿孙女,辞别了故国的宫殿阁楼,乘坐辇车来到秦国。(她们)早上唱歌,晚上弹琴,成为秦皇的宫人。(清晨)只见星光闪烁,(原来是她们)打开了梳妆的明镜;又见乌云纷纷扰扰,(原来是她们)一早在梳理发鬓;渭水泛起一层油腻,(是她们)泼下的脂粉水呀;轻烟缭绕,香雾弥漫,是她们焚烧的椒兰异香。忽然雷霆般的响声震天,(原来是)宫车从这里驰过;辘辘的车轮声渐听渐远,不知它驶向何方。(宫女们)极力显示自己的妩媚娇妍,每一处肌肤,每一种姿态,都极为动人。(她们)久久地伫立着,眺望着,希望皇帝能宠幸光临;(可怜)有的人三十六年始终未曾见过皇帝的身影。燕国赵国收藏的奇珍,韩国魏国聚敛的金银,齐国楚国保存的瑰宝,都是多少年、多少代,从人民手中掠夺来的,堆积如山。一旦国家破亡,不能再占有,都运送到阿房宫中。(从此)宝鼎(看作)铁锅,宝玉(看作)石头,黄金(当成)土块,珍珠(当作)砂砾,乱丢乱扔,秦人看着,也不觉得可惜。
唉!一个人所想的,也是千万人所想的。秦始皇喜欢繁华奢侈,老百姓也眷念着自己的家。为什么搜刮财宝时连一分一厘也不放过,挥霍起来却把它当作泥沙一样呢?甚至使得(阿房宫)支承大梁的柱子,比田里的农夫还要多;架在屋梁上的椽子,比织机上的织女还要多;参差不齐的瓦缝,比人们身上穿的丝缕还要多;直的栏杆,横的门槛,比九州的城廊还要多;琴声笛声,嘈杂一片,比闹市里的人声还要喧闹。(这)使天下人们口里虽不敢说,但心里却充满了愤怒。秦始皇这暴君的心却日益骄横顽固。于是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刘邦攻破函谷关;项羽放了一把大火,可惜那豪华的宫殿就变成了一片焦土!
唉!灭六国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灭秦国的是秦王自己,不是天下的人民。唉!如果六国的国君能各自爱抚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了;(秦统一后)如果也能爱惜六国的百姓,那就可以传位到三世以至传到万世做皇帝,谁能够灭亡他呢?秦国的统治者来不及为自己的灭亡而哀叹,却使后代人为它哀叹;如果后代人哀叹它而不引以为鉴,那么又要让更后的人来哀叹他们了。
和原文绝对符合。
如果帮到你,请记得采纳,O(∩_∩)O谢谢~~
❻ 高中人教版语文书,阿房宫赋 这篇课文在哪本书里
没有,在选修的里面。选修几我记不住了。。。
❼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一,《阿房宫赋》。常考的翻译句子和默写填空有哪些要重点!!会给好评的
这三句最常考了来。祝你好运!自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