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年级语文 > 初中语文下定义方法

初中语文下定义方法

发布时间:2020-12-27 00:25:19

1. 初中语文各种阅读的类型和语言的特点

现代文阅读题解题思路

现代文阅读是高考语文试题的第四大部分,人值重,主观性强,答题要求严密, 评分要求严格,考生得分难度大。从考试考试范围看,要求考生能够阅读一般社科类、 科技类和文学作品三类文章;从考试思维目标看,考查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创造性和 想像力;从考试语言目标看,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从考试审美目 标看,考查考生的辨别能力、感悟能力、审美能力;从考试内容看,考查考生理解文 章、分析文章、鉴赏评价的能力;从考试形式看,有简答题和多项选择题两种题型; 从语言运用看,主要为主观表达题;从答题角度看,可分为摘录原句法、揣意自答法、 撮要改写法、领会选择法。现代文阅读考查内容多、范围广、难度大,从思想内容到 艺术形式,从宏观制作到微观末节,无所不容,使得平时训练显得颇为刺手,学生复习较为困惑。本文从试题题型入手,列举一些高考模拟题分析其解题思路。

一、撮取填空型

题型简析:这是高考现代文阅读中一个常见题型,要求考生对原文进行阅读思考 分析之后,作出合理的判断选择,或直接选用原文词语,或摘取组合原文词语,或据 意撮写简明扼要的词语填空。这类题型对学生把握语境的要求较高,只有在理解题意 之后找到感觉,准确判断,才能不轻易失分。运用比较多的答题方法是摘录原句法和 撮要改写法。

例一:冬日早晨,醒来时被窝里还是暖洋洋的。这一刻间里静得出奇。忽然,水汽蒙蒙的窗上出现一个影子,很快,我辨出那是一只停在窗台上的鸽子,正慢慢地拍打着翅膀,而冬日的阳光把这一组连续的动作映在窗上,这种感觉很有点像是皮影戏。我一直在寂静中躺着,看着这只鸽子,心中泛起一丝喜悦,甚至可说是欢乐。(

2. 初中语文: 说明文有哪些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议论文有哪些论证手法,作用是什么 谢谢各位!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事例、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资料等10种。(1)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法。(2)分类别。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分类别是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的重要方法。 (3)列数据。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据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4)作比较。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5)画图表。为了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还可以采用图表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有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6)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 (7)作诠释。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这种方法叫诠释法。定义法和诠释法常采用“某某是什么”的语言形式。形式相同,如何区分呢?一般来说,“是”字两边的话能够互换,就是定义;如果不能互换,就是诠释。(8)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9)摹状貌。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可以进行状貌摹写,这种说明方法叫摹状貌。 (10)引资料。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可以引资料说明。引资料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等。

①举例论证
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②道理论证
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③对比论证
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④比喻论证
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此外,在驳论中,往往还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批驳方法和“归谬法”。在多数议论文中往往是综合运用的。
⑤归纳论证
也就叫“事实论证”。它是用列举具体事例来论证一般结论的方法。
⑥演绎论证
也叫“理论论证”,它是根据一般原理或结论来论证个别事例的方法,即用普遍性的论据来证明特殊性的论点。
⑦类比论证
是从已知的事物中推出同类事例子方法,即从一般到特殊的论证方法。
⑧因果论证
它通过分析事理,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证明论点。 因果论证可以用因证果,或以果证因,还可以因果互证。
⑨引用论证
“道理论证”的一种,引用名家名言等作为论据,引经据典地分析问题、说明道理的论证方法。引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明引,交代所引的话是谁说的,或交代其出处,一种是暗引,即不交代所引的话是谁说的或出处。

3. 请教一下,在初中语文说明文里,下定义和作诠释是什么意思还有,语言准确性是什么

下定义:把没有固定说法或名称的东西或事物,加以命名
作诠释:专是把该定义,给予属详细解说,让人通俗易懂
准确性:通过明确的概念,准确的判断和严密的推理来讲道理,用语言表达出来必须准确无
误.
2】严密性:通过语言的逻辑性强,使论述的道理更严密、准确、富有说服力.或者通过不同句
式的变化,修辞手段的使用,使表达更鲜明.再者说通过使用双重否定句,或用反问
句、排比句,表达出强烈的感情,语气强烈,说服力强. 来自网络 谢谢

4. 初中语文说明方法

1.分类别:说明事物特征往往从单方面不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说明。例如《向沙漠进军》把风沙进攻的方式分为两类:“游击战”“阵地战”,然后分别加以说明。又如《中国石拱桥》把赵州桥的特点分为四点,一点一点分别说明。

2.下定义:有时为了突出事物的主要内容或主要问题,往往用简明扼要的话给对象一个说法,使读者对被说明的对象有明确的概念。例如:统筹方法是什么呢?先给它一个说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3.举例子:举出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例子,能够反映一般的情况,真切地说明事物特征。如《中国石拱桥》举出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子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征。

4.作比较:选择有外部或内部联系的事物进行比较,往往能增强说明事物的效果。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在说明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时,就进行了比较。

5.列数字:有些事物为便于从数量上说明特征,往往运用一些数字来说明。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就运用了说明大会堂的宽度、深度、中部的高度、体积等。

6.打比方:适当运用比喻,能够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如说明石拱桥形式美,就用了“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比喻不但贴切而且很美,既说明了桥洞的特征,又能吸引读者。

7.作诠释:就是对事物的一般性的理解说明。与下定义相比,作诠释比较详尽具体,下定义比较简洁。因此有人则说,作诠释是部分定义,即对定义的某个义项加以解释说明。

5. 初中修辞手法的作用及答题格式

常见的修辞手法的作用

1.比喻: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体,
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如:诚信如一枝玫瑰,百花丛中她最美,美得无瑕,美得高贵。送人一枝玫瑰,给世间一缕馨香。诚信,维系世间温情的纽带,有了你,人们不再感到冬日的严寒,有了你,人们时刻感到春天的温暖。诚信,人类精神的缔造者,有了你,世间少一些尔虞我诈,少一些世态炎凉。
窄窄的木板,是一支飞鸣的利箭。
小小的三角帆,是一支彩色的大翅膀。
2.拟人: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
如:腾跃时,模样像是欢乐;打旋时,模样像是眩晕;倾斜时,模样像是胆怯…((张歧《信念——看帆板表演》)
老人们真幽默,吃着西瓜与夏天告别,说是“啃秋”。人们终于迎来了新秋,迎来了这楚楚动人的新娘子。秋山,变得丰腴起来了;秋水,变得温柔起来;秋风,变得凉爽起来了;秋云,变得淡远起来。
3.借代: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体、生动的效果。
如:你们是初升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革命加科学将使你们如虎添翼,把老一代革命家和科学家点燃的火炬接下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4.夸张: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5.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如:四十年别井离乡,雁沓鱼沉;五百个月缺月圆,梦萦魂牵。
6.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相同句式构成排比,增加语抛,起强调作用,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议论文往往增加语势,起到了强调论证观点的作用。可增强语言的气势。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如:人生旅途中有多少携手相伴的朋友,多少次肝胆相照,多少次投桃报李,又有多少美丽温暖的回忆
漫漫长路,总有朝夕相处的亲人,多少叮咛,多少呵护,多少孝心,多少无私。
7.设问:形式为自问自答。作用是:引起读者兴趣,引起读者思考。在结构上还起到引出下文、承上启下、使条理清晰的作用。;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
如: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吗?
8.反问:以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目的是加强语气,起强调作用

6. 请问在初中语文说明文中如何给内容下定义

“下定义”必须抓住被定义事物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例如:多采用判断单句的形式。其回格式答多为“×××(种概念) 是×××的×××(属概念)”,如:无理数(一种概念)是(叛断词)无限而不循环(本质特征) 的小数(属概念);或“×××叫×××”,如:无限而不循环的小数叫无理数.下定义,是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作用是:科学,准确,具体的说明了~~的~~特点,使之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

阅读全文

与初中语文下定义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