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六年级最难的奥数题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如果车速提高20%,可以比原定时间提前1小时到达,如果以原速度行驶120千米后,再将速度提高25%,则可提前40分钟到达,求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40分=2/3小时
原定时间1÷【1-1/(1+20%)】=6小时
原来速度【120-120/(1+25%)】÷【6-2/3-6/(1+25%)】=24÷8/15=45千米/小时
甲乙相距45×6=270千米
㈡ 六年级最难的奥数题,别写答案!
1.甲、乙玩猜数游戏。甲在心中想好一个1000以内的数,乙只许问“比某数小吗?”甲只回答“是”或“不是”。那么乙最少问几次就一定能猜中这个数?
2.现有700粒相同的珍珠和1粒外形相同、重量略轻的假珍珠,用一台天平至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把这粒假珍珠挑出来?
3.某校开运动会,学校给同学们买来50箱汽水,每箱24瓶。由于商店规定每6个空瓶可换到一瓶汽水,所以同学们每喝完6瓶汽水就去换一瓶,这样他们共能多喝多少瓶汽水?
4.一块铝锭可铸成20个机器零件毛坯,每4个毛坯车成零件后的铝屑又能铸成一个毛坯。那么7块这样的铝锭最多能车成多少个机器零件?
5.某校开运动会,打算发给1000位学生每人一瓶汽水,由于商店规定每6个空瓶可换到一瓶汽水,所以学校不必买1000瓶汽水,那么最少要买多少瓶汽水?
6.有一艘轮船停在港口里,轮船的外舷有一软梯,软梯的第一级正好挨着海面,往上每隔20厘米有一级。这时海水正在涨潮,每小时上涨30厘米。问:经过多长时间,海水涨到软梯的第四级?
7.红、蓝墨水各一瓶,用一根滴管从红墨水中吸一滴滴到蓝墨水中,搅拌后,再从蓝墨水中吸一滴同样体积的墨水滴到红墨水中。这时红墨水中的蓝墨水多,还是蓝墨水中的红墨水多?
㈢ 数学6年级最难的奥数题
甲走的路程比乙多5分子1,
甲走的路程是乙的(1+5分子1)÷1=5分之内6,
乙用的时间比甲多8分子1
甲用的时间是乙的容1÷(1+8分子1)=9分之8
甲和乙的速度之比是(5分之6÷9分之8):1=27:20
㈣ 史上最难奥数题 六年级的
我国某城市煤气收费规定:每月用量在8立方米或8立方米以下都一律收6.9元,用量超过8立方米的除交.9元外,超过部分每立方米按一定费用交费,某饭店1月份煤气费是82.26元,8月份煤气费是40.02元,又知道8月份煤气用量相当于1月份的7/15,那么超过8立方米后,每立方米煤气应收多少元?
甲、乙、丙三人用擂台赛形式进行乒乓球训练,每局2人进行比赛,另1人当裁判.每一局的输方去当下一局的裁判,而由原来的裁判向胜者挑战.半天训练结束时,发现甲共打了15局,乙共打了21局,而丙共当裁判5局.那么整个训练中的第3局当裁判的是_______.
唐老鸭与米老鼠进行一万米赛跑,米老鼠的速度是每分钟125米,唐老鸭的速度是每分钟100米。唐老鸭手中掌握一种迫使米老鼠倒退的电子遥控器,通过这种遥控器发出第n次指令,米老鼠就以原来速度的n×10%倒退一分钟,然后再按原来的速度继续前进。如果唐老鸭想在比赛中获胜,那么它通过遥控器发出指令的次数至少是_____次。
数学竞赛后,小明、小华、小强各获得一枚奖牌,其中一人得金牌,一人得银牌,一人得铜牌.王老师猜测:"小明得金牌;小华不得金牌;小强不得铜牌."结果王老师只猜对了一个.那么小明得___牌,小华得___牌,小强得___牌。
一副扑克牌(去掉两张王牌),每人随意摸两张牌,至少有多少人才能保证他们当中一定有两人所摸两张牌的花色情况是相同的?
一水库原有存水量一定,河水每天均匀入库.5台抽水机连续20天可抽干;6台同样的抽水机连续15天可抽干.若要求6天抽干,需要多少台同样的抽水机?
在圆周上有1987个珠子,给每一珠子染两次颜色,或两次全红,或两次全蓝,或一次红、一次蓝.最后统计有1987次染红,1987次染蓝.求证至少有一珠子被染上过红、蓝两种颜色。
一个数除以3余2,除以5余3,除以7余2,求适合此条件的最小数。
有4个不同的数字共可组成18个不同的4位数.将这18个不同的4位数由小到大排成一排,其中第一个是一个完全平方数,倒数第二个也是完全平方数.那么这18个数的平均数是:_______.
甲、乙、丙三人各有巧克力豆若干粒,要求互相赠送.先由甲给乙、丙,甲给乙、丙的豆数依次等于乙、丙原来各人所有豆数.依同办法,再由乙给甲、丙,所给豆数依次等于甲、丙各人现有的豆数.最后由丙给甲、乙,所给的豆数依次等于甲、乙各人现有的豆数.互赠后每人恰好各有豆32粒,问原来三人各有豆多少粒?
若干只同样的盒子排成一列,小聪把42个同样的小球放在这些盒子里然后外出,小明从每支盒子里取出一个小球,然后把这些小球再放到小球数最少的盒子里去。再把盒子重排了一下.小聪回来,仔细查看,没有发现有人动过小球和盒子.问:一共有多少只盒子?
光明小学六年级选出的男生的1/11和12名女生参加数学竞赛,剩下的男生人数是剩下的女生人数的2倍.已知六年级共有156人,问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甲仓有粮80吨,乙仓有粮120吨,如果把乙仓的一部分粮调入甲仓,使乙仓存粮是甲仓的60%,需要从乙仓调入甲仓多少吨粮食?
有一堆苹果平均分给幼儿园大、小班小朋友,每人可得6个,如果只分给大班每人可得10个,问只分给小班时,每人可得几个?
就这些了、、、、、
㈤ 小学六年级最难奥数题
在一天的24小时之抄中,时钟的时针,袭分针和秒针完全重合在一起的时候有几次?
11×2=22次
1时、13时的30/(6-0.5)=60/11=5又5/11分
2时、14时的60/(6-0.5)=120/11=10又10/11分
3时、15时的90/(6-0.5)=180/11=16又4/11分
4时、16时的120/(6-0.5)=240/11=21又9/11分
5时、17时的150/(6-0.5)=300/11=27又3/11分
6时、18时的180/(6-0.5)=360/11=32又8/11分
7时、19时的210/(6-0.5)=420/11=38又2/11分
8时、20时的240/(6-0.5)=480/11=43又7/11分
9时、21时的270/(6-0.5)=540/11=49又1/11分
10时、22时的300/(6-0.5)=600/11=54又6/11分
12时、24时整
㈥ 高手请进!小学六年级超难的奥数题
因为三角形DEF的面积比三角形ABF大6平方厘米
那么两个三角形同时加上四边版形ACDF,
面积差是不变的。权
因此△ACE-正方形ACDB的面积=6平方厘米
而正方形ACDB=6×6=36平方厘米
因此△ACE的面积=36+6=42平方厘米
因此CE=42×2÷6=14cm
DE=14-6=8厘米
㈦ 小学六年级比较难的奥数题
数理答疑团为您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甲·乙两班学生到离校29千米的飞机场参观,但只有一辆汽车,一次只能乘坐一个班的学生。甲班学生的步行速度是6千米/时,乙班学生的步行速度是3千米/时,汽车速度是42千米/时。为了尽快到达飞机场,那么甲班学生需要步行多少千米?
29/{[(6+42)/(42/6 - 1)] + 6 + 42 + 3 + (42+3)/(42/3 -1) } * [(6+42)/(42/6 - 1)+6] = 6.5千米
甲班学生需要步行6.5千米
可画图理解:
线段AF上从左到右有点BCDE,过程:甲到B、车带乙到D,乙下车,车返回到C时,甲由B到C、乙由D到E;车带甲由C到F、乙由E到F。
分析:BC=6,则CD=42、DE=3,AD是AB的(42/6)倍,可求出AB= [(6+42)/(42/6 - 1)],CF是EF的(42/3)倍,可求出EF= [(42+3)/(42/3 - 1)],AC为所求,得上式。
1、 一个时钟,在中午对准标准时间,由于它走的比标准时间快,在当天下午标准时间5点整时,这个钟是5点多,且分针和时针重合,那么下一次两针重合是在标准时间的什么时刻?
下午5点多分针和时针重合是5点27又3/11分,即5小时快27又3/11分,300分钟快27又3/11分,即标准走300分钟实际走327又3/11分,实际走1分钟标准走300÷327又3/11分钟;下一次重合为6点32又8/11分,即实际走392又8/11分钟.
因此:300÷327又3/11 ×392又8/11 = 360分=6小时
所以:下一次两针重合是在标准时间的下午6点。(可知每次重合都是标准的整点数)
2、 王老师来学校门口等李铭同学,一到门口,王老师看了看手表,这时分针越过时针若干分,当李铭来时王老师又看了看手表,这时分针由时针的原位置前进了20分,而时针在分针的原位置,王老师将这一情况告诉李铭后,要他算出王老师在学校门口等候的时间,
时针走一分,分针走12分;可知开始时分针在前,令时针走x分,则x+12x=20,x=20/13
所以:20-20/13 = 240/13 = 18又6/13分钟
王老师在学校门口等候的时间:18又6/13分钟
3、一部书稿,甲打字员打完12天。乙打字员用同样的时间只能完成书稿的4/5.甲乙合打这部书稿要多少天能完成?
1/[1/12 + (4/5)/12] = 20/3
4、一项工程,甲要十天完成,乙要12天完成,如果甲乙合做4天,余下的工作由乙单独做,还要几天?
[1- (1/10 + 1/12)*4]/(1/12) = 16/5
5、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都是16cm,长方形的宽是长的1/3 ,长方形的长宽各是多少?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长方形的长(16/2)/(1 + 1/3)=6cm, 宽6*1/3=2cm
长方形的面积是6*2=12cm²
正方形的面积是(16/4)²=16cm²
6、甲乙两个周长相等的长方形,甲长方形长与宽的比是3:2,乙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比是4:3,求甲乙面积比。
{[3/(3+2)]*[2/(3+2)]}/{[4/(4+3)]*[3/(4+3)]} = 49:50
7、一个直角梯形的周长是72cm,两底之和与两腰之和的比为13:5,其中一条腰长12cm,面积是多少?
[72*13/(13+5)]*[72*5/(13+5)-12]/2 = 208cm²
8、有一部分重叠的大、小两个圆,重叠部分占大圆面积的2/5,占小圆面积的3/4,求大、小圆面积的最简整数比。
[1/(2/5)]:[1/(3/4)] = 15:8
9、甲乙两个自然数都是两位数,如果甲数的6/17等于乙数的3倍,那么甲数与乙数的和是多少?
如果甲数的6/17等于乙数的3倍,则乙数是甲数的(6/17)/3 =2/17,
只有当乙数是10时,甲数85;满足条件;
那么甲数与乙数的和是10+85=95
10、甲乙两个班人数相等,已知甲班男生是乙班女生的1/5,乙班男生是甲班女生的1/8,甲班男生与乙班男生人数的比是多少?
甲班男生与乙班男生人数的比是[1/(1/8)-1]:{1/(1/5) -1}=7:4
11、六年级三班考试,全班平均82分,男生平均80分,女生平均90分,求男女生的比。
(90-82):(82-80) = 4:1
12、某工厂学徒中男工占4/5,师傅中男工占9/10,师徒加起来男工占41/50,师傅与徒弟的比。
1:[(9/10 - 4/5)/(41/50 - 4/5) - 1] = 1:4
师傅与徒弟的比1:4
就先这些吧,
别忘了采纳!
祝你学习进步,更上一层楼! (*^__^*)
㈧ 小学6年级最难的奥数题
从5:00起,分钟和时针在( ) 时( )分第一次成直角,在( )时( )分第二次成直角。 先说分针一分钟走一格 而时针一分钟走1/12格。这道题是典型的钟面追及问题。5点整时,时针在五上,分针在12上,也就是说分针要和时针第一次成直角要的话,就要追及10格。列式为:
10÷(1-1/12)=10×12/11=10又10/11(分)
5点120/11分成直角。
这是第一次成直角。
接着我们要追上时针才能在成直角,所以:
120/11×1/12=10/11时针走了那么多
20+10/11=230/11时针所在的位置
(230/11-120/11)÷(1-1/12)=10×12/11=120/11要追那么长时间才能追上时针
这时分针和时针已在同一起跑线上,第二次成直角的式子是:
120/11×1/12=10/11时针走了那么多
20+10/11=230/11时针所在的位置
120/11是分针所在的位置
120/11×2=240/11这是分针第一次重合时的位置
15÷(1-1/12)=15×12/11=180/11(分) “15”是15格的意思
现在分针和时针的路程以算出加起便可
120/11+120/11+180/11=420/11(分)经验证没有超过60分,小时不用进1
11/10+11/10+(180/11×1/12)=22/10+15/11=196/55(格)没有超过5格。
好了这题解出来了,答案是5点420/11分。
㈨ 小学六年级超难奥数
把分针速度(转过角的速度)看作单位1,则时针速度1/12,七点整时,分针与时针差35分的距离,则由时间相同,路程之比等于速度之比
有35分距离为分针走过总距离(从7点开始算走过的路程)11/12(即 1-(1/12)),所以,七点至八点时刻内,分针时针重合时,分针所指时间为35/(11/12)=35*12/11=420/11 ,即七点又420/11 分是开始做的作业.
然后算结束时间.
若在一条直线上理解为两针方向相反.
则九点整时,分针与时针的反方向差15分的距离.即15分为分针走过路程的11/12(同上思考方式),则,分针与时针方向相反用时(从九点起算)为15/(11/12)=15*12/11=180/11 分
即结束时为九点又180/11 分
则做作业时间即两者差值.
为(九点又180/11 分)-(七点又420/11 分)=
1小时又420/11 分
若在一条直线上理解为两针方向相同(小学一般不会那么理解,但是初中是这样要求的)
则分针与时针方向差45分,45分为所用时间(九点起算)的11/12,所以,两针重合时,经过
45/(11/12)=45*12/11=540/11 分
即结束时为九点又540/11分
则做作业时间即两者差值.
为(九点又540/11分)-(七点又420/11 分)=
2小时又120/11 分
综上,答案应该两个
1小时又420/11 分
或 2小时又120/11 分
打得好累..LZ看懂了记的给分噢.不懂我还可以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