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六年级国学展示活动观后感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的珍宝。四言诗经,五言古风,唐诗宋词,构成了诗歌国度中无比壮丽的景象;饱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是中国文化最灿烂的瑰宝之一。清词丽句,恢弘奇伟;遨游诗海,美不胜收。
古诗是什么?要让儿时的我来说,那就是一些稀奇古怪,难以理解的句子。而这些难以理解的句子,在考卷上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在低年级时,背古诗对我来说是最复杂不过的了,背个诗简直比登天还难呐!可当我今天看了《国学小名士》后,我看到各位哥哥姐姐们那脱口而出的背诗速度,实在让我惊呆了!他们口中那一句句优美的古诗,都是祖先留下的财产,这一份份财产,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中华灿烂文化的启明灯,照亮了我们对古诗热爱的激情。
古诗句的境界也很高,不只是字面上的描写风景、人物、心情等,更重要的还是隐藏在诗句里的深层意义。“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这句诗句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光阴,时间是不会倒回来的。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句诗告诉我们要像竹子一样坚强,顽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诗告诉我们做凡事都须艰苦锻炼,不断磨砺,才能取得成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诗是劝告我们小时候要努力,不然长大了想后悔也来不及了……
古诗句的意境也很多,读着读着,眼前就出现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伊人独立花下,落英缤纷,一双春燕在细雨中飞翔。晏几道把相思都描绘得如此浪漫,在下真是佩服。“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晴天的西湖,水上波光荡漾,闪烁耀眼,正好展示着那美丽的风貌;雨天的西湖,山中云雾朦胧,缥缥渺渺,又显出别一番奇妙景致。妙哉!妙哉!
可是自从有了电脑、手机这些高科技的东西后,人们有什么问题就会使用它们查询,可以搜到很多的满意答复。正是因为如此,人们才变得很少去通过书籍查找资料。那就更没有多少人会去在意故事词了。
我通过看《国学小名士》对古诗词加深了理解。古诗词已不再是需要死记硬背的东西了,古诗词是每个中国人必须了解的文化,古诗词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也包含了我们祖先的智慧。
中国,随着时间的流逝,语言也发生了多次的变化,从古人说的文言文到现在说的白话文,文言文现在也成了学习的一种,它们都被挖掘了新的价值,这种价值是无价的。
我对《国学小名士》里的哥哥姐姐们都赞不绝口,我要向他们学习,多积累古诗词,多了解祖国文化,多看些好书,多储存有用的知识。
同学们,让我们向祖国的璀璨文化走去吧!让我们向古诗词的方向前进吧!
㈡ 国学经典有哪些适合六年级的
你好,不知道你以抄前有没有读过国学类书籍,如果没有话,可以读一下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经,这些都是国学经典和基础。如果这些书籍你已经了解过,可以读一下中庸、道德经。不过我个人认为,国学经典可以反复研读,里面的内容太博精深了。有时间也可以看看四大名著。不知道回答是否满意。
㈢ 走进国学六年级的第一面有成语前六个是什么
一无所有yīwúsuǒyǒu
[释义] 什么都没有(一:一概;完全)。
[语出] 《敦煌内变文集·庐山远公容话》:“万法皆无;一无所有。”
[近义] 空无所有 空空如也 两手空空 身无长物 家徒四壁
[反义] 无所不有 无所不包 包罗万象 应有尽有
[用法] 含贬义。一般作谓语、定语。
[结构] 动宾式。
[辨析] ~与“一贫如洗”有别:~是直陈性的;可与比喻配合运用;所指不仅是财物;较为广泛;适用对象也不仅是个人、家庭、范围可扩大至集团、国家等;“一贫如洗”是比喻性的;不能再与比喻配合运用;所指以财物为主;适用对象仅是个人或家庭。
[例句] 解放前;我家是~。
[英译] havenothingatall
㈣ 适合5,6年级的国学经典抄写
1.惜牡丹花
2.从军行
3.春夜洛城闻笛
4.江南逢李龟年
5.滁州西涧
6.乌衣巷
7.江南春
8.离思
9.元日
10.商山早行
11.春夜喜雨
12.送友人
1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4.秋夕
15.山亭夏日
16.百忧集行 17.赠花卿
18.题临安邸
19.秋词
20.早梅
21.咏菊
22.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3.钱塘湖春行
24.无题
25.金陵酒肆留别
古典词颂读
1.天净沙.秋思 (其一)
2.天净沙·秋思(其二)
3.蝶恋花·小雨初晴回晚照
4.浣溪沙·烛下海棠
5.满江红
6.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7.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8.虞美人
9.朝天子·咏喇叭
10.卜算子。咏梅
11.忆秦娥.娄山关
12.江城子
13.花非花
14.长相思·花似伊
15.如梦令 16.浣溪沙
17.武陵春.春晚
18.行香子·过七里滩
19.蝶恋花
20.清平乐·别来春半
21.清平乐·村居
22.忆秦娥·箫声咽
23.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24.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25.渔家傲·秋思
国学经典诵读:论语篇
第一单元 孝敬
第1课孝为根本(一)
第2课孝为根本(二)
第3课 无违为孝(一)
第4课 无违为孝(二)
第二单元 仁爱
第5课 克己复礼
第6课 仁以为己任
第7课 推己及人(一)
第8课 推己及人(二)
第9课 不违仁(一)
第10课 不违仁(二)
第三单元 修身
第11课 忠
第12课 信(一)
第13课 信(二)
第14课 宽
第15课 恕(一)
第16课 恕(二)
第四单元君子
第17课 安贫乐道(一)
第18课 安贫乐道(二)
第19课 坚贞刚毅
第20课 君子风范
第21课 君子与小人(一)
第22课 君子与小人(二)
第五单元 交友
第23课 四海之内皆兄弟
第24课 乐多贤友(一)
第25课 乐多贤友(二)
第26课 乐多贤友(三)
名家名篇
1.海上日出
2.孤独的树
3.正眼看人生
4.春
5.故都的秋
6.生命珍宝
成语集锦
1.描写人的容貌或体态的成语
2.描写人的语言的成语
3.描写人心理活动的成语
4.描写人物动作的成语
5.描写丰富繁多的成语
6.含有“云”字的成语
7.含有“雨”字的成语
8.含有“水”字的成语
名言警句
1.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
2.有关立志的名人名言:
3.有关爱国的名人名言:
4.有关理想的名人名言: 5.有关奋斗的名人名言:
6.有关时间的名人名言:
1.惜牡丹花
(唐) 白居易
寂寞萎红低向雨,离披破艳散随风。
晴明落地犹惆怅,何况飘零泥土中。
2.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3.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4.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5. 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篇二:五年级国学经典
目 录
古典诗赏读
1.惜牡丹花
2.从军行
3.春夜洛城闻笛
4.江南逢李龟年
5.滁州西涧
6.乌衣巷
7.江南春
8.离思
9.元日
10.商山早行
11.春夜喜雨
12.送友人
1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4.秋夕
15.山亭夏日
16.百忧集行 17.赠花卿
18.题临安邸
19.秋词
20.早梅
21.咏菊
22.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3.钱塘湖春行
24.无题
25.金陵酒肆留别
古典词颂读
1.天净沙.秋思 (其一)
2.天净沙·秋思(其二)
3.蝶恋花·小雨初晴回晚照
4.浣溪沙·烛下海棠
5.满江红
6.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7.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8.虞美人
9.朝天子·咏喇叭
10.卜算子。咏梅
11.忆秦娥.娄山关
12.江城子
13.花非花
14.长相思·花似伊
15.如梦令 16.浣溪沙
17.武陵春.春晚
18.行香子·过七里滩
19.蝶恋花
20.清平乐·别来春半
21.清平乐·村居
22.忆秦娥·箫声咽
23.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24.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25.渔家傲·秋思
国学经典诵读:论语篇
第一单元 孝敬
第1课孝为根本(一)
第2课孝为根本(二)
第3课 无违为孝(一)
第4课 无违为孝(二)
第二单元 仁爱
第5课 克己复礼
第6课 仁以为己任
第7课 推己及人(一)
第8课 推己及人(二)
第9课 不违仁(一)
第10课 不违仁(二)
第三单元 修身
第11课 忠
第12课 信(一)
第13课 信((转 自 于:www.Hn1C.cOM 唯才教育 网:小学五年级国学经典)二)
第14课 宽
第15课 恕(一)
第16课 恕(二)
第四单元君子
第17课 安贫乐道(一)
第18课 安贫乐道(二)
第19课 坚贞刚毅
第20课 君子风范
第21课 君子与小人(一)
第22课 君子与小人(二)
第五单元 交友
第23课 四海之内皆兄弟
第24课 乐多贤友(一)
第25课 乐多贤友(二)
第26课 乐多贤友(三)
名家名篇
1.海上日出
2.孤独的树
3.正眼看人生
4.春
5.故都的秋
6.生命珍宝
成语集锦
1.描写人的容貌或体态的成语
2.描写人的语言的成语
3.描写人心理活动的成语
4.描写人物动作的成语
5.描写丰富繁多的成语
6.含有“云”字的成语
7.含有“雨”字的成语
8.含有“水”字的成语
名言警句
1.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
2.有关立志的名人名言:
3.有关爱国的名人名言:
4.有关理想的名人名言: 5.有关奋斗的名人名言:
6.有关时间的名人名言:
1.惜牡丹花
(唐) 白居易
寂寞萎红低向雨, 离披破艳散随风。 晴明落地犹惆怅, 何况飘零泥土中。
2.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篇三:五年级下册国学经典背诵内容
乡 党 第 十
(一)
◎孔子于乡党,恂恂(xún)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yín)如也。君在,踧踖(cù jí)如也,与与如也。
◎君召使摈(bìn),色勃如也;足躩(jué)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chān)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
◎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yù)。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舏齐(zī)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
◎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蹜蹜,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觌(dí),愉愉如也。
(二)
◎
君子不以绀(ɡàn)緅(zōu)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袗絺(chī)绤(xì),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麑(ní)裘;黄衣,狐裘。亵裘
长,短右袂。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
◎齐,必有明衣,布。齐必变食,居必迁坐。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yì)而餲(ài),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
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语,寝不言。虽疏食菜羹必祭,必齐如也。
◎席不正,不坐。
◎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乡人傩(nu?),朝服而立于阼(zu?)阶。
(二)
◎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君命召,不俟驾行矣。
◎入太庙,每事问。
◎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寝不尸,居不容。见齐(zī)衰(cuī)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迅雷风烈必变。
◎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
◎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1.湖上
【元】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2.春暮
【宋】曹豳(bīn)
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
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
3.三月晦日送春
【唐】贾岛
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
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
4.漫兴
【唐】杜甫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
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5.绝句
【宋】 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xì)短篷,杖藜(lí)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听雨
【宋】方岳
竹斋眠听雨,梦里长青苔。
门寂山相对,身闲鸟不猜。
先进第十一
(一)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子曰:?从(zònɡ)我于陈、蔡①者,皆不及门也。?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yuè)。?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南容三复白圭(ɡuī),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二)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wú)。?
◎颜渊死,颜路①请子之车以为之椁②(ɡuǒ)。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③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④,不可徒行也。?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颜渊死,子哭之恸(tònɡ)。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
夫(fú)人之为恸而谁为??
◎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fú)二三子也。?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三)
◎闵子侍侧,訚訚(yín)如也;子路,行行(hànɡ)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鲁人为长(chánɡ)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fú)人不言,言必有中(zh?nɡ)。?
◎子曰:?由之瑟(sè)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liǎn)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pì),由也喭(yàn)。
◎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四)
◎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③。?
◎子曰:?论笃(dǔ)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㈤ 六年级国学小古文诚者自成也
这是《中庸》中的句子,并不应该逐字的翻译。
有诚心的人成就自我。
“诚者版自成权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
有诚心的人成就自我,但路是自己找到的。诚心贯穿万物的始与终,没有诚心万物的存在就没有意义了。所以君子看重诚心。有诚心的人并不是仅限于成就自己,而是以成就万物为己任。
㈥ 我与国学 六年级400-500字演讲稿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淀了众多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经典,涌现出了难以计数的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优秀人物。走进经典之中,我们会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咀嚼《论语》,我们懂得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习之道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我们学会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真智慧;我们知道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惜时如金,我们还理解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敢与执著。
走进《史记》,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自黄帝到汉武帝3000多年的成长画卷,我们更感受到了司马迁身残志坚终成巨著的顽强与不屈。 吟咏李白,我们惊叹“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的奇特想象,佩服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豪迈情怀。诵读杜甫,我们感动于他身处贫困却思索着“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襟。 泛舟赤壁,我们不仅领略到“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壮美景观,更感受到苏子身处逆境却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欣赏《窦娥冤》,我们不仅了解了封建社会下层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而且感受到了作者关汉卿揭露黑暗的勇敢与犀利。
阅读《三国》《水浒》,我们感受着战争的惨烈和忠义的价值。
赏析《红楼》,我们在惊叹贾家的奢华糜烂的同时有流连于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和敏锐的洞察力。
同学们,中华的文化博大精深,我国的经典著作浩如烟海。走进其中,你能找到道德的榜样,清楚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走进其中,你能领略学习的乐趣,明白什么是忘我,什么是充实。在经典中,你能感悟到做人的道理,生活的艺术,文学的境界。
同学们,想想你自己,面对愈来愈那学的学业知识,你是否想到了孔子的执著?面对与同学的摩擦,你是否选择了楚庄王的宽容?面对人生的不幸,你是否想到了司马迁的顽强?在个人爱憎和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你是否明白了苏武不因家亡而投降匈奴?
走进经典吧!走进经典,你就能更快的完善你自己,走进经典,你就能为弘扬中华文化尽一份力。让我们行动起来,走进经典,传承文化,弘扬传统,完善自我。
㈦ 六年级画的艺术字徜徉国学经典
艺术字徜徉国学经典
㈧ 国学手抄报一定是图片,最好是适合六年级的
这个还可以如果字看不清的话,就自己填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