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年级语文 > 六年级综合实践课件

六年级综合实践课件

发布时间:2020-12-25 23:41:49

① 小学六年级语文综合实践课<关爱老人>的课件

http://www.xiaoxue.com.cn/dispbbs.asp?boardid=241&id=39396

② 小学六年级综合实践

只要看一看报纸很容易

③ 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笔试试卷答案

有个叫戴依婷抄的女孩,死前是袭15岁.被强奸了,后来死了。变成了厉鬼。请你把这封信发给你的6个论坛,十天后,你喜欢的人就会喜欢上你。如果不发,你就晚上睡觉天天做噩梦,你就会在五十天后,被车撞死~~这是爱情连锁信,5天内必须传给人。15天后,将会有人跟你告白。你若没传出去,你的爱情将会出现问题。著始于12年,从未失误过。不发此信,将会一辈子是单身。 (对不起没办法,谁叫我看到了,这封信太毒了.

④ 求小学六年级综合实践课的《视力的健康与保护》课件,演讲词不用,可以多一点~~~急用~~跪求啦!!!!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体内容
网络、观察同学 近视的原因 遗传、眼球过长、角膜太凸、看电脑、看书时间过长、压力过大、缺乏钙质、摄取过量精糖等都可能是造成近视的原因。绝大多数近视是在青少年时代出现,由于青少年眼的调节力特别强,对近距离工作学习有高度适应性,所以看近也不易疲劳。但是睫状肌长时间过度紧张,睫状肌会发生疲劳甚至痉挛而出现调节性近视。
网络 近视后眼睛的变化 近视后开车时看不清楚路标以及前方的路况,黑板的字体看不清楚、长时间眯眼看东西、头侧在一边看东西等,高度近视可能导致视网膜剥离。
书籍、报刊 如何保护好眼睛 看书时间不宜过长,每40~50分钟,应休息10~15分钟。休息时应隔窗远眺或进行户外活动,使眼球调节肌得以充分放松或闭眼也可以向远处眺望数分钟或做眼保健操,防止眼睛过度疲劳。近距离用眼的时间不宜过长。在夜晚或光线暗的环境下,照明最好采用40~60W的白炽灯,放在书桌的左上角。这是因为白炽灯的光线比较柔和,显色性能良好,眼球容易适应,防止了光线过强或过暗,所带来的用眼疲劳。
网络 如何防止近视 不要趴在桌上、歪头看书或写字,躺在床上看书,吃饭时看书,在强光下或暗淡的路灯、月光下看书,以及在开动的车上及走路时看书等,这些不良习惯都会使眼睛过度疲劳,降低视力的敏锐度。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机体素质的好坏与青少年近视眼的发生也有密切关联。比如说,营养不良、患急慢性传染病、体质虚弱、偏食或贪吃甜食的孩子常见有近视眼。因此,日常生活中青少年的饮食要荤素搭配合理,不偏食,保证各种营养成分齐全均衡。平日里要加强体育锻炼,如跑步、做广播操、打球、踢毽子等。此外,眼保健操也是预防近视眼、自我保健的好方法,可以在读书写字的间隙做眼保健操,以起到解除眼疲劳的作用。
四、建设和措施
1.利用学校的墙壁进行宣传和教育学生们如何正确用眼、如何保护好眼睛,并在每班课室前方贴一张标语,每当学生们看到后就知道要保护好眼睛,也可以在课室里贴一张国际标准视力表,让同学们有空时自己测一下视力。假如学校资源足够,可以开讲座,让同学知道更多关于近视的知识。
2.上课时假如老师看见有同学的头低的很低,老师可以走过去提醒那位同学,让那位同学注意一下姿势,保护好自己的双眼。
3.学校应当每隔一段时间,找医院定期为学生检查视力,使学生更早的知道自己已经近视了,及时治疗,使近视不会一直发展下去。
4.通过调查知道了同学们主要是写字时姿势不对、看书时头低得太低和在不够光线的情况下写字或看书,证明学生们对眼睛的保护意识不够深,只知道片面,不知道全面。

⑤ 综合实践活动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ppt

关于什么的?没有书- -给个大致内容吧。

⑥ 小学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哪些

综合实践课,语文课程里就有,属综合性学习,探究学习写计划或者策划方案什么的,回锻炼学答生操作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合作能力。

数学课里也有,比如学画画比例,学生去量操场,然后来制作比例尺图形。这些活动都强调学生亲自参加实践,得到锻炼

其实这个课程,包含在其他课程之中,把它独立出来,就是给充足的时间去做这些事。而不是以口代劳。

⑦ 小学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第一单元 春天的微笑

活动内容:

1、最美的笑容

2、如春的年华

3、春天的祝福

活动目的:

1、通过绘画、写作、摄影以及社区服务等方式表现春天“最美的笑容”活动,增强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爱。进而亲近自然,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提升艺术审美、语言表达及写作能力。

2、通过对小学六年级难忘往事的回忆、总结,对信息的搜集、处理等活动,促进信息素养的提高及运用计算机做简单的图文设计的能力。

3、促进自我了解,肯定自我价值,根据自己特长、爱好,确定奋斗目标,发展兴趣特长,形成健康进取的生活态度。

4、培养热爱母校、热爱家长、老师,珍惜友谊、热心公益劳动,关爱他人等优良品质。

活动课时:共7课时

主题活动一:最美的微笑

活动目的:通过绘画、写作、摄影以及社区服务等方式表现春天“最美的笑容”活动,增强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爱。进而亲近自然,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提升艺术审美、语言表达及写作能力。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记录春天的微笑: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大自然及身边的人和事。留意春天中美好的事物及感人的事迹,做生活的有心人,并做好资料搜集、整理。

2、交流自己在春天里发现的“最美的笑容”的素材、资料小组汇总分类整理。

3、学生自主用不同的形式,展示、交流,评价表现春天里人们最美的笑容。

第二课时

微笑服务:

1、学生自愿组合,组建“微笑服务小分队”,首先讨论或做社会调查,拟定服务内容和开展服务的具体计划、安全措施。

2、选择有价值的服务,如:关爱残疾人;为孤寡老人献爱心;市容环保、社区文化、健康等。

3、“微笑服务”总结、交流。

主题活动二:如春的年华

5、活动目的:通过对小学六年级难忘往事的回忆、总结,对信息的搜集、处理等活动,促进信息素养的提高及运用计算机做简单的图文设计的能力。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难忘的回忆:

1、引导学生搜集小学1--6年级学校生活中的精彩回顾与相关照片、绘画,对自己成长历程的记录、搜集和整理。

2、小组交流自己或同学、家长间六年来记忆犹新、难忘的往事,并推荐出有特色和代表性的1--2为同学全班交流。

3、个人以“成长的日子”为主题设计、制作个性化小报

第二课时

绚丽的今天

1、开展一次批评与自我批评班级活动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心声。

如:自己目前的学习、生活状况;自己与父母的关系是否融洽;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烦劳的事情;自己的奋斗目标与理想等真实想法。

2、观点、问题相近的同学自愿组成活动小组,针对自己存在的问题,制定并实施“让我们的今天更加绚丽”的活动方案,并相互督促实施。

第三课时

美好的明天:

1、交流、讨论自己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理想,

2、设计、制作“理想之舟”小册子。

3、策划“让理想之舟远航”主题活动。

让学生自愿组合、自主设计、自己推选负责人,进行活动准备。教师指导制定出合理的活动计划,并根据实施具体情况,进一步修改计划,主持活动。

主题活动三 春天的祝福

活动目的:

1、促进自我了解,肯定自我价值,根据自己特长、爱好,确定奋斗目标,发展兴趣特长,形成健康进取的生活态度。

2、培养热爱母校、热爱家长、老师,珍惜友谊、热心公益劳动,关爱他人等优良品质。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情系母校:

1、策划:“为母校出份力”活动,为母校留下一份值得纪念的作品创作。

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做,为自己的小学生活画上圆满的句号。

第二课时

播下希望的种子:

开展一次主题班队会活动,让学生在毕业之际许下自己的心愿,互赠祝福赠言,并回忆六年来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和友爱的美好时光,让他们懂得友情的珍贵,珍惜友情。让小学的临别变为人生永恒的回忆。

第二单元 奇妙的食盐

活动内容:

1、了解食盐

2、食盐的用途

3、食盐的来源与精炼

活动目的

1、了解常用食品食盐的物理性质,开展相关实验的探究性学习,从活动中学习科学观察方法、物质间鉴别方法、分离方法等。

2、了解科学实验的基本程序,初步掌握科学的实验验证方法,学做实验设计和实验评价。

3、提高科学和人文素养,了解食盐的开采、炼制历史和方法,认识食盐与人类生命健康的关系。

4、提高实验动手能力,培养科学、规范的实验操作基本技能及实践创新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

活动课时:共3课时

主题活动一 了解食盐

活动目的:了解常用食品食盐的物理性质,开展相关实验的探究性学习,从活动中学习科学观察方法、物质间鉴别方法、分离方法等。

活动过程:

一、观察食盐

引导学生观察食盐在常温、常压下色、态、味、溶解性等物理性质。

二、区别食盐与另一种物质的方法

1、白糖与食盐

依据:

方法与现象:

结论:

2、沙与食盐

依据:

方法与现象:

结论:

3、食盐溶液与洁净水的鉴别。

4、实验设计

引导学生用实验或生活实践的方法验证自己提出的鉴别食盐溶液和洁净水的方法是否正确。

5、学做实验评价

6、食盐与沙的分离。

主题活动二 食盐的用途

活动目的:了解科学实验的基本程序,初步掌握科学的实验验证方法,学做实验设计和实验评价。

活动过程:

一、人体为什么离不开食盐。

1、人体为什么离不开食盐?

2、人体中食盐含量过少、过多会有什么危害?

没人每天的盐分摄入量大约为10--20克。

3、我国要求市场上出售的食盐中,加入了哪些对人体有益的成分?为什么要加入这些成分?

加入了碘、钾、钙等。

二、食盐与日常生活

三、食盐与工农业生产

主题活动三 食盐的来源与精炼

活动目的:

1、提高科学和人文素养,了解食盐的开采、炼制历史和方法,认识食盐与人类生命健康的关系。

2、提高实验动手能力,培养科学、规范的实验操作基本技能及实践创新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

活动过程:

一、食盐的来源

我国的主要食盐产地有哪些?

四川自贡市、盐源县、万州等;青海湖、江苏淮安县、湖北潜江县.....

我国探明的食盐储量共有4075亿吨(指岩盐)。

二、食盐的精炼

介绍盐都自贡的取盐和炼盐史

三、制作盐蝴蝶。

第三单元 多彩的编织

活动内容:

1、我们身边的编织品

2、巧编织

3、美丽的壁挂

活动目的:

1、通过对各种编织品种类、材料、工艺特点及用途的搜集、对比、认识,提高信息素养,激发技术学习的兴趣。

2、通过对我国民间编织艺术:草编、纸编及织、绣等工艺的实践活动,了解编织的部分技能、技巧、材料、技术与地方经济发展联系的经济意识和质量意识。

3、学习利用当地的自然材料和民间艺术,简单工具设计编织艺术品,提升审美能力、创作情趣和技术素养。

4、磨练细心与耐性,培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个性品质、团队合作精神以及爱惜劳动成果的优秀品质。

5、通过多层次的作品展示、交流活动,进一步拓宽视野,激发创新精神和追求真、善、美的艺术品质。

活动课时:共6课时

主题活动一 我们身边的编织品

活动目的:通过对各种编织品种类、材料、工艺特点及用途的搜集、对比、认识,提高信息素养,激发技术学习的兴趣。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认识不同的编织品

1、展示学生搜集的各种编织品

2、课件展示老师搜集的各种编织品,

师生共同欣赏、认识各种编织品的工艺特点、产地、材料和用途。让学生了解编、织、纺的相同点与区别。

二、组织学生查询、了解,讨论后,填写教材中的两个表格。

第二课时

1、学生自报了解并掌握了哪些编织方法、曾动手编过什么物品,每件物品说明采用的材料是什么?

2、动员学生将自己的编织作品在班级展示、交流,互相学习编织技艺。

主题活动二 巧编织

6、活动目的:通过对我国民间编织艺术:草编、纸编及织、绣等工艺的实践活动,了解编织的部分技能、技巧、材料、技术与地方经济发展联系的经济意识和质量意识。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学编蝈蝈笼

1、参照教材中介绍编织的方法,一步一步让学生边看边编,

2、材料的选择:可多样化,除麦秆、竹篾等,还可选择当地和身边易找的其他材料。

3、式样的选择:除教材中介绍的式样外,教师和学生可发挥自己的特长,开展多种形状和品种的编织活动,如:圆球型、长方体、正方体等形状。

第二课时

学编纸藤篮

1、教师讲解编织过程

(1)制作纸藤,纸材料可用废旧报纸、画报纸,

(2)编纸藤作品:编底部、编侧部、收尾。

2、在学习编织后,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自主设计、自选材料进行编织,

3、学生制作作品

(1)学生设计作品

(2)列出所需材料清单,按清单准备好材料,并向当地民间老艺人学习,可编织实用性强的竹编、草编。

4、作品展示交流。

主题活动三 美丽的壁挂

活动目的:

1、学习利用当地的自然材料和民间艺术,简单工具设计编织艺术品:壁挂,提升审美能力、创作情趣和技术素养。

2、磨练细心与耐性,培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个性品质、团队合作精神以及爱惜劳动成果的优秀品质。

3、通过多层次的作品展示、交流活动,进一步拓宽视野,激发创新精神和追求真、善、美的艺术品质。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了解壁挂

壁挂即挂在墙上的精美艺术品,其种类很多,我们学习的只是其中一种。

1、引导学生观察壁挂

2、学生调查与了解:

(1)壁挂和地毯的主要产地和品种有哪些?

(2)编织壁挂一般采用哪些原材料?

(3)编织壁挂的主要工具和针法?

二、学习编织壁挂

编织过程中老师进行指导,师生共同完成。

第二课时

壁挂设计与编织

1、自选主题,要求主题一定要鲜明。

2、自己设计图样:图样要能表达主题,色彩要协调,给人以美的享受。

3、在编织针法中,可用学过的针法,也可以用其他针法。

4、展示作品,交流总结。

⑧ 我们综合实践老师的问题是:写6年级我对综合实践的认识 !大家帮帮忙把!快点有急用!

我对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的认识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试验稿〉》所规定的必修课程自3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为帮助广大中小学教师、各级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学生家长和社会其他人员理解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特制定本纲要。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产生背景

综合实践活动的产生既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都具有独特性、具体性,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特长,都有自己的认知亏式和学习方式,综合实践活动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了空间e当今社会变迁日边严坐了-系列新的问题,如环境问题、道德问题、国际理解问题、信息科技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具有跨学科的性质,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参与.探究理解这些新的社会问题提供了机会。

综合实践活动的产生既继承了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秀传统,又体现了当前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义务教育法颁布后推出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积极倡导活动课程,但由于没有相应的课程指导纲要.活动课程在实施中遇到许多问题.此次课惶改革设立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对活动课程的继承、发展与规范.当前举国上下积阪推进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亟待改革与创新,设置综合实践活动是应对这一需求的重要举措。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功具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和价值.与其他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如下特性:

(一)实践性 综合实践活均以唇动为非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傲”、“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创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开放性 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其课程目标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其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过程,关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学习活动方式与活动过程、评价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

(三)自主性 综合实践活动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

(四)生成性 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师生双方在其活动展开过程中逐步建构生成的课程,而非根据预定目标预先设计的课程。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展开,学生的认识和体验不断深化,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新的活动目标和活动主题将不断生成,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形态随之不断完善。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基于如下基本理念:

(一)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要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主题,积极开展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要克服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脱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引领学生走向现实的社会生活,促进学生与生活的联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开放的空间。

(三)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强调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勇于实践,注重学生在实践性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要求学生超越单一的接受学习,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实践活动,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

四、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五、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国家设置、白地方和学校根据实际开发的课程领域。因此,国家着眼于宏观指导而研制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地方和学校要根据纲要所设定的基本框架规划中小学活动的基本类型、基本内容和具体活动方案。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线索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以学生为核心,主要围绕三条线索进行——

1.学生与自然的关系。

2.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

3.学生与自我的关系。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范围

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通过该学习领域,可以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不断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能力,使学生人格臻于完善。

3.劳动与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它强调学生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习,强调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通过该领域使学生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的技术意识和技术实践能力。

4、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综合实践活动探究的重要内容c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这既包括发展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还包括发展学生对浩如烟海的信息的反思和辨别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信息伦理

阅读全文

与六年级综合实践课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