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年级语文 > 六年级科学抵抗弯曲

六年级科学抵抗弯曲

发布时间:2020-12-25 13:45:26

六年级期末科学模拟试卷

桐庐县 第一学期六年级科学期末检测题2
班级: 姓名:
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的打“×”)
1.用电饭煲煮饭,是把电能转变成了热能。( )
2.同种材料,即使形状变化,它的抗弯曲能力是不会改变的。 ( )
3.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 )
4.蓄电池的电是化学能转化而来的。( )
5.电灯输出的能量形式只有光 。 ( )
6.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 )
7.上小下大,上重下轻的物体不容易倾倒。( )
8.如右图,使用筷子是一种省力杠杆。( ) 题8图
9.使用螺丝刀时,手应握在刀柄处,这样能省力。( )
10.增加滑轮组上的动滑轮个数,可以更省力。( )
11.拱形受压会产生一个向外推力,抵住这个力,拱形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这就是拱形承重的秘密。( )
12.声音和光不能使物体运动,所以它们不具有能量。( )
13.课堂上观察研究过变速自行车的齿轮,当自行车脚踏板的齿轮带动最大驱动轮齿轮时,自行车速度最慢。( )
二、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1.反复弯折铁丝的过程中( )
A.化学能转化成热能 B.热能转化成动能 C.动能转化成热能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天平是杠杆的应用 B.烧火用的铁钳夹柴送入炉子能省力
C.用老虎钳夹铁丝能省力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一个定滑轮能改变用力方向
B.使用一个定滑轮能省一半的力
C.使用一个动滑轮能改变用力方向
4.人和动物从食物中获取的能量属于( )。
A.光能 B.化学能 C.电能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线圈和指南针可以检测废电池是否还有电
B.直导线能产生磁性 C.线圈能产生磁性
6.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的方法是( )
A.增加连接的电池节数 B.改变铁钉的钉帽与钉尖的方向
C.改变导线绕圈的方向
7. 生物学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同一种动物,愈冷的地方鼻子、耳朵、腿等暴露在外部的器官就( )。
A.一样 B.越大 C.越小
8.叶子比较宽大的植物适宜生活在( )的环境中。
A.寒冷干燥 B.炎热湿润 C.寒冷湿润
9.“轮轴的秘密”我们已学过,下面问题我会答。
(1)右图把大圆称轮,小圆称轴。当用力点放在轮上,拉起轴上的阻力物,就能( )。 题(1)图
A.费力 B.省力 C.不省力也不费力
(2)下面三个图,应用轮轴的工具是( )。
(3)右图螺丝刀,左边人只要轻轻一扭,右边人用很大力也止不住扭转。其原因是( )。
A.螺丝刀是轮轴工具,柄比刀头粗很多
B.左边是木制,右边是钢制的
C.左边柄有花纹,右边钢条滑
10.课堂上做过“建高塔、造纸桥”的活动,下面活动我知道。
(1)如图(1)的建高塔,为什么下部要用大的塑料瓶?还要加满沙子。( )
A.美观 B.稳定 C.防人呼出的气吹倒塑料瓶
(2)课堂上做过“没有外推力的拱”活动,如图a ,两人把竹竿挤弯要用很大的力挤住竹的外推力。如图b ,两人不用力,竹拱也弯着,这就是没有外推力的拱。这没有外推力的原因是( )。
A.在水平方向有物体拉住了拱足 B.是人用腿顶住了拱足 C.可能拱已折断
(3)下面造的纸桥最能承重的是( )。
11.课堂上观察动植物种类特征,下面活动我知道。
(1)如下图动物骨骼看似不一样,但有一特征是一样的,它是( )。
A. 尾骨 B.头骨 C.脊椎骨
(2)下面植物图片不是开花植物的是( )。
(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有多项,下面( )是其中之一。
A.造成复杂环境,不利生物生长 B.对人类生存具有好的作用
C.使人类吃的东西多的
三、填表题新课标第一网
把下列植物填入相应的类别中:桃树、水杉、蘑菇、水葫芦、松树、狗尾草、菊花、黑木耳、雪松、荷花、海带、杨梅。
开花类 种子类 水生类 不开花类

四、综合题
1.在下面的图中(1)S1、S2、S3是定滑轮还是动滑轮?(2)简要写出这滑轮组具有什么作用。(3)如果弹簧称读数是2.9N,那拉力F应是多少牛?
(1)答:S1是 S2是
S3是
(2)答:
(3)拉力F应是( )N。
2.利用大自然的能量为人类服务是我们的目标。
海洋潮汐蕴藏着很大能量,利用潮汐的能量转换后烧饭的过程描述如下:在海边筑坝,涨潮时把海水放入坝内,潮落时放水,用潮涨潮落的水位差推动水轮发电机发电,用电让电饭锅烧饭。问:①海边的大坝是一个能量转换器,它把( )能转换成( )能;②水轮发电机是一个能量转换器,它把( )能转换成( )能;③电饭锅是一个能量转换器,它把( )能转换成( )能。
3.右图是拱形式钢索桥,C是钢梁,D是所有的钢索。
(1)A、B的作用是:
C的作用是:
D的作用是:
(2)已知该拱形式钢索桥最多可以通过10吨的汽车,现在要通过10吨以上的汽车,你认为在A、B、C、D处应当解决什么问题?请你简要说说。
答:

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http://www.5ykj.com/shti/xxkx/97734.htm#8757

⑵ 求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第二单元抵抗弯曲的电子教材,发图片也行,谢谢,着急用!

安徽一u库持股会更多更多脚后跟

⑶ 小学六年级科学试卷

1.通过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________。
2.生物体都是由________组成的。
3.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发明,为人类打开了微小世界的大门。
4._______是指用另一种方法来使用已用过的东西,它是减少垃圾数量的重要方法。
5.植物的“杀手”有________、________等。 二、选择题
二、选择题1.世界上最早的显微镜是_______发明的。 ①牛顿 ②达尔文 ③列文虎克
2.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的人是________。
①罗伯特.胡克 ②列文虎克 ③达尔文
3.下面的做法,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__。
①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 ②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 ③把废纸送到回收站
三、判断题
1.光线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会产生折射而弯曲。( )
2.晶体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
3.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 )
4.今天的电子显微镜可以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 )
5.一个细菌又称一个菌落。( )
6.细胞学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
7.微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
8.填埋场在填满垃圾后,可以在上面种植庄稼。( )
9.回收玻璃比直接用天然原料制取玻璃便宜。( )
10.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
一、填空题

1.光线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会发生________而_________,而人认为从物体反射的物体反射的光是__________传播的,所以通过凸透镜看物体会感觉放大了。

2.通过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_________。

3.目前,对待垃圾最积极,最科学的手段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4.请按距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写出它的八大行星:________、________、地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得到可靠的观察结果,我们可以像科学家那样采取__________的方法。

二、判断题

1.晶体的形状很有规则,有的是立方体,有的象金字塔。( )

2.今天的显微镜可以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 )

3.菌落是很多细菌聚集到一起形成的。( )

4.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

5.人类利用酵母发面的历史已有5000多年。( )

6.所有垃圾都可以回收利用。( )

7.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和分装,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

8.月球地形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环形山。( )

9.月球引力大约为地球的六分之一。( )

10.光年是计量时间的单位。( )

三、选择题

1.环形山的形成,目前公认的是( )。

①“撞击说” ②火山爆发 ③地震

2.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 ).

①越大 ②越小

3.世界上最早的显微镜是( )制成的,可以放大近300倍。

①列文虎克 ②巴斯德 ③罗伯特.胡克

4.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的人是( )。

①列文虎克 ②巴斯德 ③罗伯特.胡克

5.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是( )。

①减少垃圾数量 ②重新使用

⑷ 六年级上册优化学习科学答案大全

小学六年级(上)科学期末测试卷 (参考答案)
一、 填空。28%
1、省力2、承受更大的压力(抵抗弯曲的能力更强)3、石油、天然气、煤、4、杠杆、滑轮、斜面(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5、赵州桥6、雪松、黄杨、7、单眼皮、圆脸、厚嘴唇等。 二、选择题。12%
1、A 2、A 3、A 4、C 5、C 6、 C 7、C 8、B 9、C 10、A 11、A 12、C 三、判断题。20%
1、 错 2、 对 3、对 4、对 5、错 6、错 7、 错 8、错 9、错 10、对 四、连线。5%
汽车方向盘 斜面 螺丝钉 省力杠杆 羊角锤 费力杠杆 镊子 轮轴 吊车
五、用画线代替绳子,把下图组装成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略)6% 六、列动物的编号写在相应的类别中。5% 昆虫类:A、H 鱼类 :D、J 鸟类:B、E、G
哺乳类:C、F、K
七、请分别标出下图中这些“杠杆”的支点、用力点和阻力点,并说明它们分别是哪一类型的杠杆。6%
1.省力杠杆 2.省力杠杆 3.费力杠杆 八、简答题。
1、研究自行车时,发现的机械原理分别应用在哪些部位?6% 机械原理 应用部位 轮轴 方向盘等 斜面 螺丝等 杠杆
刹车等
2、绿色植物在地球上生存有什么意义?请提出三条保护绿色植物的措施。6%
1.提供给人类做食物;2.供人类欣赏;3.提供给人类做药材;4、人类可以用植物做成生活用品及学习用品;5、可以净化空气;6、提供给动物做食物。措施:略。 九、实验题。6%
桌上的实验材料有电池、电池盒、导线、大铁钉、大头针,请你利用以上材料设计一个对比实验,检验电磁铁的磁力与电池关系的研究计划。
①、你研究的问题是(电池的多少与磁力的大小有关系吗?) ②、你的假设是(电池多,磁力大;电池少,磁力小。) ③、你改变的条件是(电池的数量)
④、保持不变的条件是:1.线圈的多少;2.铁钉的长短;3.铁钉的粗细;„„

⑸ 用十句话概括六年级科学抵抗弯曲内容

用十句话概括六年级科学抵抗弯曲的内容这个肯定不是那么好容易总结的

⑹ 小学六年级科学。 1.定滑轮与动滑轮的作用有什么不同 2.研究纸梁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 实验

1、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不能省力,要固定;动滑轮不能改变用力方向,可以省一半力,可移动。
2、关系:改变纸的厚度和形状,可以增大抗弯曲能力;实验材料:纸、书、橡皮擦;实验步骤:1、摆4叠10厘米高的书;2、分别放上一张纸和三张纸(或改变纸的形状);3、上面放橡皮擦,观察现象。我们的发现:改变纸的厚度和形状,可以增大抗弯曲能力。
3、关系:线圈缠绕圈数越多,磁力越大。(可以根据吸大头针的个数证明)

⑺ 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课日记

反思一:六年级科学《抵抗弯曲》教学反思
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经验与感受进行教学,本堂课无论是师生都感受十分轻松愉快。课堂氛围活泼,妙趣横生。教学效果也较好,学生明白了科学的道理。如果人人亲自动手实验,效果将更好。
反思二:六年级科学《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学反思
本堂课通过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实践与实验,在一系列的实验中逐渐明白科学道理。课堂上有实验的场景,有实验的快乐,有实验的误差,有实验的结果……这样的方式,让孩子很自然地认识到了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让课堂生动起来,学生的学习更能积极起来。
反思三:六年级科学《桥的形状和结构》教学反思
在教学本节课内容时,充分调动学生生活中的积累,根据桥的特点,并提供出桥的照片,帮助学生了解桥的特性及结构。先在小组中充分交流,然后再独立叙述桥的特点,多观察入手,有序表达,理清思路,更促进思考。这样的教学方式, 既让学生们获得了知识,更训练了思维,而且锻炼了表达能力。这样达成教学目标是有效的扎实的。
反思四:六年级科学《电磁铁的磁力》教学反思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但是孩子们学习起来却十分有兴趣。我的班级中,孩子喜欢去发现这些有趣的现象。所以,教学时我采用结合生活经验的方式方法来调动大家参与的积极性。当大家拿着磁石吸引物体时,他们在快乐中便悄无声息地明白了磁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怎么样做才可以改变电磁铁的磁力大小等等问题。变抽象为具体,这是科学教学课堂上我常采用的方法。并且我坚持让学生把自己的发现,收获用比较流畅与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所以,我感觉我的学生们已经养成了比较好的科学素养。

⑻ 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作机械。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简单机械。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3、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判断杠杆平衡的两种方法:(1)判断用力点的力与阻力点的力

(2)判断用点力到阻力点的距离

4、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5、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6、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7、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8、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9、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大。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旋进去就越省力。

10、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动力而是自行车运动的作用。

11、各种简单机械的比较:

简单机械
举例

杠杆
省力杠杆
开瓶器、切刀、核桃夹、羊角锤

不省力也不费力
跷跷板、订书机、天平

费力杠杆
筷子、镊子、钓鱼杆

轮轴
水龙头、门把手、方向盘、扳手拧螺帽、螺丝刀拧螺丝

钥匙

斜面
盘山公路、大桥引桥、螺丝钉的螺纹

12、写出各类型滑轮的作用。

滑轮类型
作 用

滑轮
动滑轮
省力

定滑轮
改用用力的方向

滑轮组
既省力又改变用力方向

13、自行车上的各部分应用了哪种简单机械?

应用机械的位置
应用机械的类型
应用机械的位置
应用机械的类型

车把手
轮轴
车上的螺丝钉
斜面

刹车
杠杆
车轮和车轴
轮轴

大齿轮和小齿轮
轮轴
后架上的弹簧夹
杠杆

车铃的按钮
杠杆
脚蹬
轮轴

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资料

1、很多的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柱子)和横放的材料(横梁)支撑住的。它们受压时,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如何增强横梁抗弯曲能力是建筑上很重要的问题。

2、材料的宽度越宽,抗弯曲能力越强;材料的厚度越厚,抗弯曲能力越强。材料的宽度和厚度中,厚度更多地影响材料抵抗弯曲的能力。

3、改变薄板形材料的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虽然减少材料的宽度降低了一些抗弯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4、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受到压力时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能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5、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具有拱形承载受压力大的优点,而且不产生向外推的力。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坚固。

6、生物体中的拱形:人的头骨、拱形的肋骨、贝壳、乌龟的壳、鸡蛋、接近圆形的水果。

7、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框架结构中,三角形框架比四边形框架更加稳固,四边形框架容易变形。

8、不容易倾倒的塔结构往往是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

9、桥面在拱下方的拱桥,桥板可以拉住拱足,抵消拱向外的推力。桥面被水平方向的力拉紧,还增加了桥面的抗弯曲能力。

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资料

. 1、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把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发现通电导线可以产生磁性,为人类大规模利用电能打开了大门。

2、用线圈和指南针可以做成电流检测器,检测电池中有没有电。

3、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做电磁铁实验时,因为用的导线较短,这个电磁铁是很耗电的,不要把它长时间接在电池上。

4、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线圈缠绕的方向、电池正负极的接法有关。

5、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有关:圈数少磁力小,圈数多磁力大;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量有关:电流小则磁力小,电流大则磁力大;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粗细长短、铁芯粗细长短等因素有一定关系。

6、电动机由磁铁、绕着线圈的铁芯、换向器、电刷组成。换向器的作用是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的方向。

7、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虽然大小悬殊、用途各异,但电动机的工作的基本原理相同: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互相作用转动。

8、电能使各种用电器做各种运动、发光、发声、发热……我们把电具有的这种能量,叫电能。

9、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和运动有关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机械能。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中储存的能量叫做化学能。

10、所有的用电器都是一个电能的转化器,能够把输入的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用电器名称
输入的能量形式
输出的能量形式

电灯
电能
光、(热)

电视机
光、声、(热)

电冰箱
热、(光、声)

电吹风
风、热、(声)

空调
热、(光、声)

洗衣机
机械能、(光、声)

取暖器
热、(光)

电风扇
机械能、(声)

11、通过发电机,人们能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成电能。

用电器名称
输入的能量
输出的能量形式

普通电池
化学能
电能

光电池
太阳能

蓄电池
化学能

水力、风力发电站
机械能

火力发电站
化学能

12、煤是几亿年前植物被埋入地下,与空气隔绝,在长期的的压力、高温的共同作用下,慢慢形成的。石油和天然气是几亿年前大量的低等生物经过长期、复杂的变化形成的。

13、煤、石油、天然气是几亿年前储存的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用一点就少一点,我们正在耗尽这些能源。我们要节约能源,开发新能源。现在的新能源有太阳能、地热、风力、沼气、核能等。新能源是可再生且污染小的能源。

14、我们使用的电主要都来自发电站,所有的发电站都是用发电机来发电的。

15、在我们使用的能源中,煤、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能源。

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资料

1、地球上的物种被科学家发现并分类记载的超过200万种,估计地球上现存的物种有200万—450种,这足以说明地球生物的多样性。

2、扬子鳄主要分布在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地;珙桐主要分布在贵州、四川、云南等地;白鳍豚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洞庭湖、钱塘江中;大熊猫主要分布在四川、陕西、甘肃的少数地方;藏羚羊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西藏、青海、新疆等地)。

3、科学家根据植物的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根据生活环境不同,可以分为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根据是否落叶,分为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根据茎的不同可以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根据植物是否有花,可以分为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

4、已发现的植物种类有40万种之多,开花植物约占一半以上。不开花的植物包括蕨类、苔藓类、藻类和菌类等,其中蕨类、苔藓类、藻类自己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而菌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靠吸收其他生物体或土壤里的养料而生存。

5、科学家根据动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给动物分类。根据它们运动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水中游的、空中飞的、地上走(或爬)的;根据它们生存的方式可以分为野生的和家养的;根据它们的食性可以分为植食动物、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根据身体内是否有脊柱,科学家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又将脊椎动物分为鱼类、两栖动物(蛙)、爬行动物(龟、蛇)鸟类和哺乳动物;将无脊椎动物分为环节动物(蚯蚓)、节肢动物(昆虫)、软体动物(田螺、蜗牛)等

6、像蚂蚁那样,身体上有三对足的动物是昆虫类(蚂蚁、蜻蜓、蝴蝶、蜜蜂、蝗虫、蚜虫、蝉、蚕、瓢虫、苍蝇、蚊子);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的动物是鱼类;身体上长羽毛的动物是鸟类(麻雀、燕子、喜鹊、鸽子、鸡、鸭、鹅、驼鸟);直接生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后代的动物是哺乳动物(鲸鱼、蝙蝠、兔、猪、牛、羊、狗、猫、马、人)。

7、动物的种类有150多万种,是生命世界中类别最多的。昆虫是动物中种类最多的,达100多万种。

8、动植物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一些特殊身体结构(骆驼的驼峰、鸟的翅膀、仙人掌退化成刺的叶子)。生物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相适宜的。

9、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大自然就是运用这一法则选择和淘汰着生物家族的一个个成员。

10、同一种生物,愈冷的地方,个体愈大,身体愈接近圆形,鼻子、耳朵、腿等暴露在外面的器官就越小。

11、从38亿年前地球上出现简单生命体开始,到现在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地球环境变化是主要原因,人类对于环境的改变和对一些动物的驯化也起了重要作用。

12、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物与人类的关系:给人类做食物,供人类欣赏,给人类做药材,做成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净化空气,给其他动物做食物。

13、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它们所包含的基因以及由这些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生态系统的多样化程度。通常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组成部分。

阅读全文

与六年级科学抵抗弯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