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是六年级上的扇形。。只要给我说0.3代表量角器的几度后面也要说,5悬赏,必采纳,救我学霸
❷ 0.6乘几等于1(6年级)
0.6 =3/5 对吧
3/5乘以5/3应该等于 1吧??
不知道是不是你要的答案
❸ 六年级上0.04
长方形体积公式:长*宽*高
(1)25*1.5*0.04=1.5(立方分米)
答:它的体积为1.5立方分米
(2)1.5*7.8=11.7(千克)
答:这块钢板重11.7千克
❹ 六年级数学书,长,宽,高各是多少,精确到0.1厘米
这个事情应该是让你拿尺去量的,然后自己读数,一边对准0另外一端在某两个刻度中间读靠近的那个,但是其实哪个都算对的应该就是这样
❺ 六年级化简比练习题,就比如24:32 0.5:0.6这类的,要简单,最好60道以上。我要做练习题
化简下列各比。
(1)56 :1524 (2)30分钟:1.5小时
(3)15 吨:400千克 (4)0.875:74
求下列各比的比值。
(1)9.6:315 (2)360千克:0.45吨
(3)25厘米:12 米 (4)45分:23 时
求比值 80:24 0.5:0.2 0.15:21
36:18 13:91 3:12
21:24 36:72 20:40
10.5:21 3.14:28.26 15:0.12
10:120 123:3 65:13
42:54
1.10:36=( ),读作( )。
2.4/( )=( )÷12=9:( )=25%。
3.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a,边长与周长的比是( ):( ),边长与面积的比是( ):( )。
4.A是8.4,B比A少3.6,A:B=( ):( ),比值是( )。
5.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4:3:2,这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 ),( ),( ),它是( )三角形。
6.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是36㎝,长宽的比是7:2,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7.一种盐水,盐与水的比为1:10,现有这种盐水共550克,其中盐占( )克,水占( )克。
8.( ):5=9/15=27÷( )=( )%=( )成。
9.( ):2=11/4=( ):( )=( )/12=( )%
10从甲地到乙地,小李用了4时,小张用了3时。小李和小张所用的时间的比是( ):( ),他们的速度比是( ):( )。
11.一块铁与锌的合金,铁占合金的2/9,那么铁与锌的质量之比( ):( );合金的质量是锌的质量的( )倍。
12.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2 ,那么甲数与乙数的最简整数比是( ):( )。
13.甲、乙两篮各盛有35个鸡蛋。如果从甲篮取出5个鸡蛋放入乙篮,那么乙篮与甲篮的鸡蛋个数的比是( ):( ).
14.40克盐放入2.5千克的水中,盐与水的质量比是( ):( ),盐与盐水的质量比是( ):( ).在浓度为5%的盐水中,盐与水质量比是( ):( ),水与盐水的质量比是( ):( ).
15.某班女生比男生多1/4,那么女生比男生多的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 ):( ),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比是( ):( );女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 ):( ).
16.两个正方形的边长比是4:1,那么它们的周长比是( ):( ),面积比是( ):( ).两个正方体的棱长比是3:1,那么它们的表面积比是( ):( ),体积比是( ):( ).
二.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10分)
(1)比的前项和后项( )
A.都不能为0 B.都可以为0 C.前项可以为0 D.后项可以为0
(2)学校买来380本图书,按一定的比分配给三个班,它们的比可能是( ).
A.2:3:5 B.2:3:4 C.1:2:3
(3)3/5:0.2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
A.1:3 B.3:1 C.3
(4)一根小棒锯成3段需要30秒,那么锯成6段需要( )秒.
A.60 B.75 C.90
(5)出勤率可以高达( )
A.101% B.99% C.100%
化简下列各比
4.2:7/4 120:72 1/7:1/49 1:1/3
36分:1小时 308立方厘米:2立方分米 1平方米:4320平方厘米
四.求出下面各比的比值.(10分)
40:28 1.6:2.5 7/2:8.4 5/2:11/2 9.2:2.05
五.解决问题(16分)
(1)甲、乙、丙三个养猪专业户共养猪840头,养猪头数比是9:10:11。求各户养猪的头数。
(2)一个长方形操场的周长是420米,长与宽的比是4:3。这个操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光明小学为四川震灾捐款,六(1)班共捐款2450元,已知男生和女生捐款数的比是4:3。男生比女生多捐款多少元?
(4)一个长文体,它的长、宽、高的比是4:3:2,它的棱长总和为108㎝,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各是多少?
(5)一批零件,已知加工完的个数与未加工的个数之比是1:3,再加工150个,已加工的零件个数与未加工的零件个数之比为2:3,则这批零件一共有多少个?
附加题:(每道10分)
1.小红有邮票60张,小明有邮票52张,小红给小明多少张邮票后,小红与小军的邮票数之比为9:5?
2.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路程为900千米,甲、乙两车的速度比为2:3,经过6小时后相遇,甲、乙两车的速度分别是多少千米/时?
3.有一个书架上装有两层的书,上层书的数量与下层书的数量比是5:6,从上层拿30本书到下层后,上、下两层书数量之比为3:4,上、下两层原有书各多少本?
4.一个三角形,它的一个内角占内角和的1/6,其余两个角按剩下的度数2:3来分配,这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
5.有一批零件,张师傅加工了全部的1/6,李师傅加工了余下的1/4,孙师傅加工的零件比张师傅少1/4,这时还有980个零件没有加工,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6.有两根钢管,第一根钢管长54米,第二根钢管长50米。两根钢管使用同样长的一段后,第二根钢管剩下的长度是第一根钢管剩下的长度的7/9,用去一段后第一根钢管长多少米?
❻ 小学生的零花钱一般在多少比较好(我上六年级)
一天十块,我觉得可以了
❼ 小学一至六年级日积月累(人教版0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管中窥豹,坐井观天。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拔苗助长,徒劳无功。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我神州,称华夏,山川美,可入画。
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
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
各民族,齐奋发,争朝夕,兴中华。
人心齐,泰山移。
人多计谋广,柴多火焰高。
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
树多成林不怕风,线多搓绳挑千斤。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二年级下册日积月累:
第一单元:
杨柳绿千里,春风暖万家。
黄莺鸣翠柳,紫燕剪春风。
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鱼满人去润花。
春风一拂千山绿,南燕双归万户春。
第二单元:
花要叶扶,人要人帮。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帮助别人的人,能得到别人的帮助。
诚心能叫石头落泪,实意能叫枯木发芽。
第三单元: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善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第四单元:节 气 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第五单元:
同心协力 众志成城 独木不林 孤掌难鸣 人外有人 天外有天 博采众长 多多益善
第六单元:
贪小失大 舍本逐末 轻重倒置 小题大做 勤学好问 好学不倦 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
第七单元:
知识是我们飞向天空的翅膀。
思考可以构成一座桥,让我们通向新知识。
第八单元: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科学的未来,只能属于勤奋而又谦虚的年轻一代。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8单元的日积月累
第一单元:
小儿垂钓 唐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第二单元: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 (列宁)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毛泽东)
为中华起崛而读书。 (周恩来)
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 (宋庆龄)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第三单元:
天对地, 雨对风, 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 赤日对苍穹。
秋月白, 晚霞红, 水绕对云横, 雨中山果落, 灯下草虫鸣。
第四单元:蔬菜歌
正月菠菜才吐绿,二月栽下羊角葱;
三月韭菜长得旺,四月竹笋雨后生;
五月黄瓜大街卖,六月葫芦弯似弓;
七月茄子头朝下,八月辣椒个个红;
九月柿子红似火,十月萝卜上秤称;
冬月白菜家家有,腊月蒜苗正泛青。
第五单元: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戍狗、亥猪
第六单元: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 维)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杜 甫)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洒旗风。(杜牧)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水南水北重重柳,山后山前处处梅。(王安石)
第七单元: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三年级下册日积月累:
第一单元
群芳吐艳 姹紫嫣红 落英缤纷 郁郁葱葱 喷薄欲出 旭日东升
夕阳西下 皓月当空 崇山峻岭 悬崖峭壁 层峦叠翠 苍翠欲滴
第二单元
清对浊 廉对贪 功对罪 正对偏 奖对罚 优对劣 善对恶 勤对懒
第三单元: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王维)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王建)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杜甫)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
第四单元:
博览群书 孜孜不倦 勤学好问 学而不厌
坚持不懈 业精于勤 专心致志 聚精会神
废寝忘食 竭尽全力 锲而不舍 脚踏实地
第五单元:
绳在细处断,冰在薄处裂。
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
莫看江面平如镜,要看水底万丈深。
花盆里长不出来苍松,鸟笼里飞不出雄鹰。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第六单元: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第七单元: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峡深明月夜,江静碧云天。
日落胭脂红,无雨必有风。夜里星光明,明朝依旧晴。
今夜露水重,明天太阳红。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
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必晴。
第八单元:
栩栩如生 翩翩起舞 恋恋不舍 历历在目 面面俱到 津津有味
头头是道 源源不断 彬彬有礼 息息相关 蒸蒸日上 滔滔不绝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王 勃)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汪 洙)
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邢俊臣)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1~8单元的日积月累
一单元 (对联)
1 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
2 绿水本无忧 因风皱面 青山原不老 为雪白头
3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4 重重叠叠山 曲曲环环路 丁丁冬冬泉 高高下下树
二单元
正月梅花香又香,二月兰花盆里装,
三月桃花连十里,四月蔷薇靠短墙,
五月石榴红似火,六月荷花满池塘,
七月栀子头上戴,八月丹桂满枝黄,
九月菊花初开放,十月芙蓉正上妆,
十一月水仙供上案,十二月腊梅雪里藏。
三单元(现代诗)
雨中的森林
雨中的树林是个童话世界,
走进去你就会变成一个小精灵。
每棵树都会送给你很多喜悦,
你还会发现很多新奇的事情。
晶莹的雨珠滚动在叶面上,
蜘蛛吐丝给你串一串项链。
落花铺成的地毯又软又香,
还有青蛙击鼓跳舞为你表演。
鸟儿在雨中也愿一展歌喉,
.听歌的松鼠摇着毛茸茸的尾巴。
细雨淋过的浆果酸甜可口,
刺猬扎满一身运回了家。
连那些小雨点儿都会变魔术,
落在地上立刻就变成了蘑菇。
四单元(词语)
望子成龙 来龙去脉 群龙无首 龙飞凤舞 如虎添翼 调虎离山 骑虎难下 照猫画虎
天马行空 汗马功劳 马到成功 老马识途 牛刀小试 笨鸟先飞 呆若木鸡 胆小如鼠
五单元(风景对联)
一径竹阴云满地 半帘花影月笼纱 (北京颐和园月波楼)
树红树碧高低影 烟淡烟浓远近秋 (四川青城山真武殿)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山东济南大明湖)
清风明月本无价 近水遥山皆有情 (江苏苏州沧浪亭)
六单元(古诗)
过故人庄 (唐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七单元(古文名句)
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
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刘备)
业精于勤,荒于嬉; 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
八单元(名人名言)
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牛顿)
在新的科学宫里,胜利属于新型的勇敢的人,他们有大胆的科学幻想,心里燃烧着探求新事物的热情。 (阿•费尔斯曼)
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让我们在无穷的宇宙长河中去探索无穷的真理吧。 (郭沫若)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日积月累
第一单元: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
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王士禛)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辛弃疾)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
第二单元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第三单元: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
春雾风,夏雾晴,秋雾阴,冬雾雪。
第四单元: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
我的一生始终保持着这样一个信念,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巴金)
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爱因斯坦)
第五单元: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
鹅湖山下稻梁肥,豚栅鸡栖半掩扉。(王驾)
独出门望前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白居易)
第六单元:
雄心壮志 坚定不移 坚忍不拔 自强不息 聚沙成塔 集腋成裘 持之以恒 全力以赴 知难而进 无坚不摧 知难而退 碌碌无为 一暴十寒 寸进尺退 有始无终 半途而废
第七单元:
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
早开的红梅——一一枝独秀
砌墙的石头——后来居上
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
王羲之写字———入木三分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小学五年级上册1-8单元日积月累
第一单元
一日无书,百事荒芜。 (陈寿)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
第二单元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张九龄)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杜甫)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马戴)
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 (袁枚)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 (卢纶)
江南几度梅花发, 人在天涯鬓已斑。 (刘著)
第三单元
四时之风
春风能解冻,和煦催耕种。 裙裾微动摇,花气时相送。
夏风草木熏,生机自欣欣。 小立池塘侧,荷香隔岸闻。
秋风杂秋雨,夜凉添几许。 飕飕不绝声,落叶悠悠舞。
冬风似虎狂,书斋皆掩窗。 整日呼呼响,鸟雀尽潜藏。
第四单元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
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
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第五单元
赞汉字 汪竹柏
中华汉字,生动形象,传播文明,盖世无双。
连缀成句,顿挫抑扬,书法字体,各具特长。
篆书隶书,古色古香,行书流畅,正楷端庄。
狂草奔放,风舞龙翔,对联形式,汉字独创。
左右工整,能简能祥,即便研制,又供观赏。
第六单元
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 (陈子昂)
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 (桓宽)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
第七单元
同仇敌忾 临危不惧 勇往直前 前仆后继 力挽狂澜 中流砥柱 大义凛然 豪情壮志
不屈不挠 披荆斩棘 奋发图强 励精图治 众志成城 舍生取义 任重道远 再接再厉
第八单元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1-8单元日积月累
第一单元
浪淘沙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第二单元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传家宝》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满江红》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偶成》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不积跬步,无已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荀子》
第三单元
地满红花花满地,天连碧水水连天 (回文联)
一夜五更,半夜二更有半 三秋九月,中秋八月之中 (数字联)
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叠字联)
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云飞天外;池边绿树,树边红雨,雨落溪边 (顶针联)
第四单元
精卫填海 愚公移山 含辛茹苦 任劳任怨 坚苦卓绝 百折不挠 千里迢迢 肝胆相照
风雨无阻 坚贞不屈 赤胆忠心 全心全意 鞠躬尽瘁 扶危济困 赴汤蹈火 冲锋陷阵
第五单元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生死之交 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 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
第六单元:(无)
第七单元
文质彬彬 仪表堂堂 虎背熊腰 身强力壮 神采奕奕 满面春风 垂头丧气 目瞪口呆
健步如飞 活蹦乱跳 大摇大摆 点头哈腰 低声戏语 巧舌如簧 娓娓动听 语重心长
第八单元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德国)歌德
让预言的号角奏鸣!哦,西风啊,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英国)雪莱
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还是让我在默默献身的阴影里做叶的事业吧。——(印度)泰戈尔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心焦,也不要烦恼,阴郁的日子里要心平气和,相信吧,那快乐的日子就会来到。——(俄国)普希金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1-8单元日积月累
第一单元: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张维屏)
今夜偏知春汽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刘方平)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 白)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陈与义)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 缜)
第二单元:
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 (周恩来)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的爱着我地祖国和人民.(邓小平)
唯有民族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新进步 (鲁迅)
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她,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巴 金)
第三单元:
轻诺必寡信。 《老 子》
民无信不立。 《论 语》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 子》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礼 记》
有所期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 《原氏世范》
第四单元:
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
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有限的资源,无限的循环。
珍惜自然资源,共营生命绿色。
第五单元: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自 嘲》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故 乡》
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血。许广平《欣慰的纪念》
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就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门外文谈》
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太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量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致颜黎民》
第七单元:
马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第八单元:
雕梁画栋 巧夺天工 独具匠心 引人入胜 古色古香 余音绕梁 不落窠臼 雅俗共赏
美不胜收 脍炙人口 曲高和寡 妙笔生花 阳春白雪 笔走龙蛇 不同凡响 别具一格
小学六年级下册1-8单元日积月累
第一单元: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师说》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左传》
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 《墨子》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传习录》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而后识器。 《文心雕龙》
第二单元: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把新桃换旧符。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 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 应是嫦娥掷于人。
第三单元:
囚 歌 叶挺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底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第四单元:
正直是道德之本。 (埃及)迈哈福兹《平民史诗》
眼泪无法洗去痛苦。 (冰岛)拉克司内斯《冰岛之钟》
最伟大的见解是最朴实的。 (英国)戈尔丁《蝇 王》
人是为了自己的希望才活着的。 (苏联)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
守信是一项财宝,不应该随意虚掷。 (哥伦比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锤的打击,而是水的且歌且舞。 (印度)泰戈尔《飞鸟集》
只有那些勇敢镇定的人,才能熬过黑暗,迎来光明。 (危地马拉)阿斯图里亚斯《玉米人》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 (美)海明威《老人与海》
第五单元:
百炼成钢 发愤图强 坚持不懈 迎难而上 集思广益 群策群力 革故鼎新 标新立异
独出心裁 举一反三 实事求是 各抒己见 不耻下问 触类旁通 精益求精 古为今用
❽ 小学六年级作文《零的联想》
我相信大家对“0”这个数字并不感到陌生,但是,一个小小的零虽然貌似简单,却蕴含着无穷的奥秘,每当看到这个圆溜溜的家伙,我不由地联想到了很多很多……
“0”是一个起点。对于奋斗者而言,它就是成功道路的起点,有了开始再加上自己的坚持不懈,努力奋斗就一定会在成功的道路上看到人生的美景;对于骄傲的人而言,为了自己一时的进步或较大的作为而沾沾自喜,感到骄傲时,“0”便成了失败与后悔的起点!
“0”也是一个突破口,当我们面临着困难时,“0”就像是一堵墙横在面前,阻挡了我们前进的道路,要想推倒它、突破它就需要足够的信心与毅力,努力拼搏认识自我,超越自我。将“0”突破,你将会懂得许多。
仔细端详,我又感觉零像是一面镜子,让自己更清楚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同时也照出了身上所具有的优点与缺点,从而改正缺点,保持并发扬优点,争取让自己能够更完善,让自己做的更好。
渐渐地,我又认为“0”是一个分界,零外是许多的梦想志向,而零内是真正实现的梦想。零内的面积是有限的,而零外的面积是无限延伸的,所以无论你有多少憧憬,所要想实现的,真正能实现,正确的也只有那么一点。在众多梦想中,只有正确了解自己,筛选适合自己的,而不合实际的要划出零外……
小小的零里,到底蕴含着什么呢?也许是生活的哲理,也许会是人生中的奥秘。零中自有奥妙在,若想知其妙,请君自揣摩……
❾ 六年级给多少零花钱
定期给孩子一定数量来的零花钱,让孩子源自己安排开销。根据孩子的要求给孩子零花钱,和孩子协调或者控制孩子的要求。
一、给孩子使用零花钱可以让孩子学会如何预算、节约和自己做出消费观念。孩子因使用不当而犯错时,父母不轻易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这样孩子才会明白过度消费自己所要负的责任。
二、教会孩子如何存钱。通过减少送给孩子昂贵物品的方法来激发孩子的兴趣,存钱的习惯会使孩子珍视自己劳动所得。
三、帮助孩子为未来生活做好准备,一些美国家庭还让青少年为自己的电话费和车费以及一部分家庭开支付账。孩子成熟后,父母常会翻开账本,告诉他家中的钱是怎么花的,以帮助孩子了解如何掌管家庭的“财政”。
❿ 小学六年级毕业班各科复习资料
数学总复习
第一章 数和数的运算
第一节 数的认识
知识要点
1、数的意义
(1)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都叫做自然数。1是自然数的记数单位。自然数既可以表示事物的多少(基数),也可以表示事物的次序(序数)。如“每星期7天”中的“7”表示的是基数,“5月3日”中的“5”和“3”表示的是序数。一个物体也没有就用0表示。0是最小的自然数。
(2)整数和自然数:自然数都是整数,但只是整数的一部分(整数还包括负整数)。最小的一位数是1而不是0。
0的作用:①在数字中起占位作用,表示该位上没有单位;②表示起点;③表示界线。如温度计、数轴上的0,表示正、负数的分界线。
(3)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就是分数单位。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是一种数,除法是一种运算,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也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如:
(4)小数: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表示。
小数的分类:
(5)数位、位数和计数单位:各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一个自然数含有数位的多少叫做位数。整数和小数都是按照十进制计数法写出的数,其中个、十、百……以及十分之一、百分之一……都是计数单位。
(6)整数和小数数位顺序表:
(7)百分数、成数和折扣:
①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②成数:农业上常用的名词。几成就是十分之几。
③折扣:商业上常用的名词。几折就是十分之几。
注意:百分数、成数和折扣只表示两个数的倍比关系,而分数除了表示倍比关系外,还可以是一个具体数量。
2、数的读法和写法
(1)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他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2)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3)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整数部分按整数来读(写),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依次读(写)出每一位上的数。
3、数的改写
(1)多位数的改写和省略:为了读写方便,我们常把一个较大的多位数,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先找到万位或亿位,再在万位或亿位上数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并在后面写上“万”或“亿”,要用“=”;有时也可以根据需要省略这个数某一位后面的尾数,写成近似数。省略一般用“四舍五入法”,结果用“≈”。
(2)分数、小数与百分数的互化:
(3)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则这个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4、数的大小比较
(1)整数的大小比较:先看位数,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从最高位看起,相同数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2)小数的大小比较:先比较两个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大;整数部分相同,再看它们的小数部分,从高位看起,依数位比较,相同数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3)分数大小比较: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大;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小的分数大。分母不同的分数,先通分再比较。
第二节 数的整除和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
知识要点
1、数的整除
(1)整除的意义:在小学阶段讲“数的整除”时所说的数一般指非0自然数。
数a除以数b,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2)约数和倍数:如果a能被b整除,a叫做b的倍数,b叫做a的约数。
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是它本身,它没有最大的倍数。
(3)奇数和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因为0也能被2整除,所以最小的偶数是0;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最小的奇数是1。
(4)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
①能被2整除的数:个位是0,2,4,6,8。
②能被3整除的数: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
③能被5整除的数:个位上是0或5。
(5)质数和合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叫做质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就叫做合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6)分解质因数: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这几个质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把一个合数用几个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称为分解质因数。通常我们用短除法来分解质因数。
(7)公约数和最大公约数: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8)互质数: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9)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10)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一般采用短除法。如果两个数中大数是小数的倍数,小数是大数的约数,则大数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小数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则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两数相乘所得的积
2、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
(1)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反之,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倍,100倍,1000倍……
第三节 数的运算
知识要点
1、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
(1)四则运算的意义:
数的
分类
运算名称 整 数 小 数 分 数
加 法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 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
减 法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 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
乘 法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一个数乘小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是多少。 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一个数乘分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除 法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2)四则运算的法则:
①加减法的法则:
同单位相加减,单位不变,单位的个数相加减
整 数 小 数 分 数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低位算起;
3.加法中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减法中不够减时,就从前一位退,退几当几十。 1. 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
2. 从低位算起;
3.按整数加减法进行计算;
4.结果中的小数点和相加减的数里的小数点对齐。 1.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2.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计算。
3.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是假分数的化成带分数。
②乘法、除法的法则:
乘
法 整 数 小 数 分 数
1.从个位乘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
2.用第二个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得数的末位就和第二个因数的哪一位对齐。
3.再把几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1.按整数乘法法则先求出积。
2.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1.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2.有整数的把整数看做分母是1的假分数。
3.有带分数的,通常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
除
法 除法是整数的除法:从被除数的高位起,除数是几位数,就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要多看一位。除到哪一位就要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位数不够的补“0”),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 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上乙数的倒数。
(3)四则运算各部分的关系:
2、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
(1)运算定律:
①加法交换律 a+b=b+a
②加法结合律 (a+b)+c=a+(b+c)
③乘法交换律 a×b=b×a
④乘法结合率 a×b×c=a×(b×c)
⑤乘法分配律 a×(b+c)=a×b+a×c
(2)运算性质:
①减法的运算性质 a-(b+c)=a-b-c a-(b-c)=a-b+c
②除法的运算性质 a÷(b×c)=a÷b÷c a÷(b÷c)=a÷b×c
(a+b)÷c=a÷c+b÷c (a-b)÷c=a÷b-b÷c
3、四则运算的顺序
四则运算分为二级。加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运算顺序: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第一级运算。
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第二章 代数的初步知识
第一节 简易方程
知识要点
1、用字母表示数
(1)用字母可以表示我们学过的自然数、整数、小数、百分……
(2)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可以简明地表达数学概念、运算定律和数学计算公式。还可以简明地表达数量关系。
注意:(1)在含有字母的乘法里,乘号可以省略不写或用“•”表示。如:a×x写成ax或a•x。数和数相乘时,乘号不能省略。
(2)数字和字母相乘时,可以化简成数字放在最前面。如:a×4×b写成4ab。
(3)1与字母相乘时,1省略不写。如:a×1写成a。
2、简易方程
(1)等式: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等式。
(2)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3)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4)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5)简易方程的解法步骤:①对于只有一步运算的方程,可用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求解。对于含有二、三步运算的方程,先根据方程确定运算顺序,再根据四则运算的互逆关系求出方程的解。
②把求出的未知数的值,分别代入原方程两边计算(即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如果原方程的等号两边相等,则所求得的未知数的值,是原方程的解。
第二节 比和比例
知识要点
1、 和比例
比 比例
意义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基本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比值不变。 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2、 比、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比 “:”(比号) 前项 后项 比值
分数 “—”(分数线) 分子 分母 分数值
除法 “÷”(除号) 被除数 除数 商
3、 求比值和化简比的区别与联系
一般方法 结果
求比值 根据比值的意义,用前项除以后项。 是一个商,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
化简比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 是一个比,它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
4、 比例尺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即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是1的比。
5、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区别与联系
相同点 不同点
特征 关系式
正比例关系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比值一定。 yx = k(一定)
反比例关系 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 x×y=k(一定)
第三章 应用题
第一节 一般复合应用题
知识要点
1、复合应用题
两步或两步以上的应用题,通常叫做复合应用题。复合应用题是由几道有联系的简单应用题组合而成的。不具备特定的结构特征和解题规律的复合应用题,叫做一般复合应用题。
2、一般复合应用题的解法
一般复合应用题无一定的解答规律,可以把它先分解成几个简单的一步应用题,分别求出间接问题,然后求出结果。在具体分析解答中,一般采用分析法,综合法,或分析综合法。对于比较复杂的问题,可以运用图示法、假设法、转化法等帮助分析。
(1)分析法:就是从问题入手,逐步分析题里的已知条件。
(2)综合法:就是从应用题的已知条件,逐步推向未知,直到求出解。
(3)分析综合法:是将分析法|综合法结合起来交替使用的方法。当已知条件中有明显计算过程时就用综合法顺推,遇到困难时再转向原题所提的问题用分析法帮忙,逆推几步,顺推和逆推联系上了,问题就解决了。
3、一般复合应用题的解题步骤
解答一般复合应用题,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审清题意,并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分析题目里的数量关系,从而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3)列出算式,算出得数;
(4)进行检验,写出答案。
第二节 典型应用题
知识要点
1、典型应用题
用两步或两步以上运算解答的并且有一定解答规律的应用题叫典型应用题。如求平均数应用题、相遇问题、归一应用题等。要特别注意认识各类应用题的特点,并掌握其解题规律。
2、求平均数问题
(1)求平均数问题的特点:把各“部分量”合并为“总量”,然后按“总份数”平均,求其中一份是多少。
(2)求平均数问题的解题规律:解答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先求出“总量”和“总份数”,然后用总量÷总份数=平均数。
(3)有些复杂的求平均数问题,我们根据平均数就是移出大数多出部分给小数后得到相等数的实质,用“移多补少法”解答。
3、归一问题
(1)归一问题的特点:从已知条件中求出“单一量”,再以“单一量”为标准去计算所求的量。归一问题通常分为正归一和反归一两种。
(2)归一问题的解题规律:在解题过程中,首先求出一个单位数量,然后以这个“单位量”为标准,根据题目的要求,用乘法算出若干个“单位量”是多少,这是正归一的解题规律。或用除法算出总量包含多少个“单位量”,这是反归一的解题规律。归一问题还可以用倍比问题的解题方法求解。
4、相遇问题
(1)特点:a.两个运动物体;b.运动方向相向;c.运动时间同时。
(2)解题规律: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
第三节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知识要点
1、分数乘法应用题
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即“一个数×几分之几(百分之几)”。
用等式表示三量的关系:单位“1”的量×对应分率=对应数量
2、分数除法应用题
(1)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即“多少÷几分之几”。
用等式表示三量的关系:对应数量÷对应分率=单位“1”的量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用除法。即“一个数÷另一个数”
用等式表示三量的关系:对应数量÷单位“1”的量=对应分率
3、工程问题的应用题
把工作总量用“1”表示,工作效率用单位时间内做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表示。根据工作总量与工作效率,就能求出合作完成工作的时间。
三量之间的关系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第四节 列方程解应用题
知识要点
1、列方程解应用题
列方程解应用题就是用字母代替应用题中的未知数,根据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解方程。
2、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并用x表示;
(2)找出应用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
(3)解方程;
(4)检验或验算,写出答案。
第五节 比和比例应用题
知识要点
比和比例应用题包括:比例尺、按比例分配和正反比例应用题。
(1)在比例尺应用题中,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三者之间的关系式:图上距离:时间距离=比例尺。三个相关的量中,知道任意两个量,就可根据关系式,求出另一个量。在计算中,要注意各种量的单位在算式中必须统一。
(2)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是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分配成几部分。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是在比的意义、比与分数的关系的基础上来解决的。关键是要根据各部分之比,确定各部分量与总量之间的关系,即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然后按照“求一个数(这里指分配的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来解答。
(3)正比例应用题中的各种相关联的数量有正比例关系,关系式是:yx = k(一定),反比例应用题中的各种相关联的数量有反比例关系,关系式是:x • y= k(一定)。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基本步骤是:
①分析数量关系,依据相关联的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式,判定它们成什么比例;
②根据关系式列出等量关系式;
③设未知数,根据等量关系式列方程;
④解方程;⑤检验并写出答案
第四章 量的计算
知识要点
1、量、计量和计量单位的意义
事物的多少、长短、轻重、快慢等,这些可以测定的客观事物的特征叫做量。把一个要测定的量同一个作为标准的量相比较叫做计量。用来作为计量标准的量叫做计量单位。
2、常用计量单位及其进率
(1)长度、面积、地积、体积、容积、重量单位及其进率:
长度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地积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体积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容积 1升=1000毫升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重量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2)常用时间单位及其关系:
①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可用下表来说明:
一年有12个月,平年全年有365天,闰年全年有366天。 按大小月分 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是大月,每月有31天
4月、6月、9月、11月是小月,每月30天
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
按四个季度分 1月、2月、3月属第一季度
4月、5月、6月属第二季度
7月、8月、9月属第三季度
10月、11月、12月属第四季度
②每个月分上、中、下三旬,上旬、中旬各有10天,下旬天数要根据月份确定,大月下旬11天,小月下旬10天 ,平年二月下旬8天,闰年二月下旬9天。
③1星期=7日 1日=24小时 1小时=60分 1分=60秒
④根据公历年份判断该年是平年还是闰年方法如下:
整百、整千的年份能被400整除,其他年份能被4整除的都是闰年,反之是平年。
3、同一类计量单位之间的化聚
(1)化法:把高级单位的单名数和复名数改换成低级单位的单名数的方法,叫做化法。主要用相应的进率乘高级单位的量数。
(2)聚法:把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改换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或复名数的方法,叫做聚法。在聚的过程中,要用相应的进率去除相关的量数。
(3)化法和聚法的关系:
第五章 几何的初步知识
第一节 平面图形的认识和计算
知识要点
1、线
2、角
(1)角: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2)角的分类:
3、平面图形
(1)三角形
①三角形的定义:由三条线段首尾互相连接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②三角形的分类:
(2)四边形
①四边形的定义:由四条线段依次连接围成的封闭图形叫四边形。
②四边形的分类:
(3)特征及周长、面积计算公式:
第六章 统计图表
知识要点
1、统计表
(1)统计表:把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数据整理后制成表格,用来分析情况,反映问题。这种表格叫做统计表,它一般分为单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和百分数统计表三种类型。
(2)制作统计表:制作统计表时,首先要搜集数据,整理数据,然后根据资料和制表要求确定表的格式和项目。一般统计表包括总标题(表的名称)、纵标目(每一纵栏的标题)、横标目(每一横栏的标题)、数据资料栏等,此外还应注明数量单位和制表日期,必要时,还要注明制表人。
2、统计图
(1)统计图:用点、线、面等来表示相关联的量之间数量关系的图形,叫做统计图。常见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三种。
(2)条形统计图:
①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从条形统计图中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②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a.整理数据;b.画出纵轴和横轴,用一个长度单位表示一定的数量;c.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宽窄一样,长短不同的直条,并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d.写出统计图的名称和制图日期,并标出图例。
(3)折线统计图
①折线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它不但可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②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a.整理数据;
b.画出纵轴和横轴,用一个长度单位表示一定的数量;
c.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再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d.写出统计图的名称和制图日期,并标出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