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奇妙的对联》课文原文
登录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官方网站,可以查询到。
㈡ 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一梳理探究 奇妙的对联 教案设计
㈢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奇妙的对联》原文内容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
达州市第一中学 谢雄国
资料来源:“【四川】高中语文教师团队超级群”共享
一、教学内容分析
对联是我国独特的艺术形式,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本课为人教版第一模块梳理探究单元第二课,作为第一模块的学习内容,可以很好地激发高一学生对文化文学的热爱,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探求活动课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喜爱这一类型的课程,感受到新课程教与学与过去的不同,从而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初中时已初步接触对联知识,中考有考对联,初中时对仗的基本知识已掌握,可不作为教学重点;但初中时对联多作为应试要求,对于对联的艺术性、趣味性、承载的文化没有专题的探究活动或未充分开展过有关对联的探究活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有望得到充分的调动。
三、设计思想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德国教师教育指南》),“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在教学中扣紧“奇妙”二字,以欣赏与对对子激励兴趣,以兴趣激励学生对对联的知识、文化的探究学习。
在教学中采用迁移教学法:教学循序渐进,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迁移的方法就是能较好的进行类比推理,沟通新旧事物之间的联系。
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用教材内容、故乡文化底蕴、学校办学历程创设对联情境的办法,激发学生兴趣,感受对联艺术和文化。
作为梳理探究单元课程,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体现学生主体,提高学习兴趣,引发进一步自主探究的愿望。
四、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学精华之一对联的兴趣。
2.掌握对联知识,学习拟写对联。
3.通过拟写对联,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对联的特点、对联的分类、辨对联、、赏对联、作对联。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赏与对。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用四川才子杨慎的故事导入
杨升庵巧对县令
杨慎,字升庵。明代文学家,四川新都人。他五六岁时,就很勤奋聪颖,在他的家乡流传着“娃娃堰”的故事。
有一回,他在家乡的一个堰塘里洗澡。县令恰巧路过堰边,见杨升庵并不回避,顿时火冒三丈,本想派人打他一顿板子,可杨升庵拒不上岸。县令没办法,便叫跟班把他的衣裳裤子挂在路边的古树上,说:“我出副对联----‘千年古树为衣架’,你若是对得好,便还你衣裤。”
县令话音刚落, 杨升庵便在堰塘里信口对出:“万里长江作澡盆。”县令一听,便让人从树上取下衣裤,并请他到县衙做客。
从此,杨升庵便得了“小神童”的称号,当地的人们也把他洗澡的堰,取名为“娃娃堰”。
你喜欢这副对联吗?为什么?
(二)用古诗文中的对联引导学生归纳对联形式上的特点
1、千年古树为衣架,万里长江作澡盆。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5、四面河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三)检查课前预习
1.让学生集体讨论对联形式上的特点,然后检查学生课前对第七十七页对联常识的预习,让每组推举代表展示预习成果。
2.结合上面的例句,点评各组的展示情况,归纳对联的特点,重点抓住“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当、平仄相对”。
(四)结合例句依照内容给对联分类,学生讨论后作答,教师明确:正对、反对、流水对。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4、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7、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五)补充对联的三禁忌:合掌、同字、对开,举例说明。
(六)辨对联随堂反馈
请用箭头依照由上联到下联的顺序连接下列对联。
春山一路鸟空啼 冬雪欲白千里草
锦江春色来天地 芳草春来依旧绿
春回大地千峰秀 芳树无人花自落
老梅到时自然红 玉垒浮云变古今
春晖又红万朵花 日暖神州万木荣
(七)让学生讨论后派出代表展示各组收集的佳联,并从形式和内容上鉴赏这些对联。教师先举例:
1.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2.十口心思,思国思家思社稷;八目尚赏,赏风赏月赏秋香。(寸身言谢,谢天谢地谢君王)
3.寄情巴山,常忆北岩晨钟、戛云夕晖、白塔倒影;
遗爱州河,难忘南坝诗韵、通川书声、凤麓豪情。
朗朗书声,龙飞凤舞新天地;
淙淙水韵,桃红李白旧学堂。
雨去琴书润,
风来翰墨香。
(八)学生作随堂练习,讨论后展示。
1、门前碧水环绕
2、静聆雨润绿草
3、汉刘邦虚心纳佳计
4、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
(九)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语序有的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对下联进行调整。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十)小结今天的欣赏和对对活动,要大家明确:
(1)对联种类多样,艺术手法丰富;
(2)对联需创设情境和主题,不单纯是文字游戏;
(3)对联是中国独特的艺术瑰宝。
(十一)(课件放映)探究作业:
(1)上网阅读,探究更多的对联知识和奇联妙对。
(2)搜集整理达州可见的对联,从对联的种类、内容、作法、鉴赏等角度进行分析归纳。
(3)以学习、生活、社会、时政中的任意一个为话题,尝试写一幅对联。
七、教学反思
该教学设计在研究了课程特点、教学内容、课程资源、学生情况之后,以“激发学生对对联的兴趣”为目标,围绕目标设计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内容。先有课外的学习准备并以此导入课堂,按学生现有的认知规律,由学对的基本起步开始,参与一些对对活动,欣赏奇联妙对,了解对联艺术手法,感受对联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最后创设教学的亮点和活动的高潮,以本校景致和办学历程入对,让学生积极参与创设对联,欣赏与对联密切相关的书法艺术,安排了课外探究作业。
整个设计充分考虑:(1)将课本作为课程资源之一,不局限于课本,而是主动创设,大胆创新,丰富教学内容。(2)探求新课程“梳理探究”单元教学的独特的、个性化的模式,让学生喜欢新课程。(3)将三维目标融入教学全过程,体现过程的评价、发展的评价,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互动,在学的过程中体验中国文化艺术瑰宝对联的艺术性和文化性,学的过程就是一个愉快的、激发兴趣的、文化回归的、有利学生自主发展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过程。(4)充分挖掘课程资源:课本的、本校的、地方的、执教者的、学生的、同事的。(5)力求使学生转变对联是文字游戏,学对联是为了考试的观点,和老师一起体会对联的艺术手法与情境、主题是密切相关的,正因为这相关,才使对联具有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这样在情感态度上转变学生,让学生喜欢对联,喜欢中国文化和各种文学表现形式。
在实际教学中,课堂教学的景观很好地体现了设计的目的,学生积极参与,兴趣高涨,经历了一次身心愉悦的文化洗礼。尤为难得的是学生所对的对联答案,体现了一定的创造力,给予学生很大的创造空间,对教师也深有启发,体现了教学相长。同时也发现,对于这样的课程,教师的个人功底很重要,教学各个环节的串接、教师的启发引导、对学生答案的点评、教学时间的收放,课堂即时情况的调整都有赖于教师的功底,使课堂不局限于原有的设计,而又不偏离基本的设计框架,也因此促使教师增强终身学习的观念。
㈣ 高一语文必修一 奇妙的对联 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必修一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必修一《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新高考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 达州市第一中学 谢雄国
资料来源:“【四川】高中语文教师团队超级群”共享
一、教学内容分析 对联是我国独特的艺术形式,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本课为人教版第一模块梳理探究单元第二课,作为第一模块的学习内容,可以很好地激发高一学生对文化文学的热爱,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探求活动课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喜爱这一类型的课程,感受到新课程教与学与过去的不同,从而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初中时已初步接触对联知识,中考有考对联,初中时对仗的基本知识已掌握,可不作为教学重点;但初中时对联多作为应试要求,对于对联的艺术性、趣味性、承载的文化没有专题的探究活动或未充分开展过有关对联的探究活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有望得到充分的调动。
三、设计思想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德国教师教育指南》),“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在教学中扣紧“奇妙”二字,以欣赏与对对子激励兴趣,以兴趣激励学生对对联的知识、文化的探究学习。
在教学中采用迁移教学法:教学循序渐进,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迁移的方法就是能较好的进行类比推理,沟通新旧事物之间的联系。
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用教材内容、故乡文化底蕴、学校办学历程创设对联情境的办法,激发学生兴趣,感受对联艺术和文化。
作为梳理探究单元课程,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体现学生主体,提高学习兴趣,引发进一步自主探究的愿望。
四、教学目标
1. 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学精华之一对联的兴趣。
2.掌握对联知识,学习拟写对联。
3.通过拟写对联,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对联的特点、对联的分类、辨对联、、赏对联、作对联。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赏与对。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用四川才子杨慎的故事导入 杨升庵巧对县令 杨慎,字升庵。明代文学家,四川新都人。他五六岁时,就很勤奋聪颖,在他的家乡流传着“娃娃堰”的故事。
有一回,他在家乡的一个堰塘里洗澡。县令恰巧路过堰边,见杨升庵并不回避,顿时火冒三丈,本想派人打他一顿板子,可杨升庵拒不上岸。县令没办法,便叫跟班把他的衣裳裤子挂在路边的古树上,说:“我出副对联----‘千年古树为衣架’,你若是对得好,便还你衣裤。” 县令话音刚落, 杨升庵便在堰塘里信口对出:“万里长江作澡盆。”县令一听,便让人从树上取下衣裤,并请他到县衙做客。
从此,杨升庵便得了“小神童”的称号,当地的人们也把他洗澡的堰,取名为“娃娃堰”。
你喜欢这副对联吗?为什么?
(二)用古诗文中的对联引导学生归纳对联形式上的特点
1、千年古树为衣架,万里长江作澡盆。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5、四面河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三)检查课前预习
1.让学生集体讨论对联形式上的特点,然后检查学生课前对第七十七页对联常识的预习,让每组推举代表展示预习成果。
2.结合上面的例句,点评各组的展示情况,归纳对联的特点,重点抓住“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当、平仄相对”。
(四)结合例句依照内容给对联分类,学生讨论后作答,教师明确:正对、反对、流水对。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4、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7、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五)补充对联的三禁忌:合掌、同字、对开,举例说明。
(六)辨对联随堂反馈
请用箭头依照由上联到下联的顺序连接下列对联。
春山一路鸟空啼 冬雪欲白千里草
锦江春色来天地 芳草春来依旧绿
春回大地千峰秀 芳树无人花自落
老梅到时自然红 玉垒浮云变古今
春晖又红万朵花 日暖神州万木荣
(七)让学生讨论后派出代表展示各组收集的佳联,并从形式和内容上鉴赏这些对联。教师先举例:
1.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2.十口心思,思国思家思社稷;八目尚赏,赏风赏月赏秋香。(寸身言谢,谢天谢地谢君王)
3.寄情巴山,常忆北岩晨钟、戛云夕晖、白塔倒影;
㈤ 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说课稿《奇妙的对联》
这个说课稿,你可以在网上搜索 一下,或者问问你身边的朋友或者同学,他们会告诉你的
㈥ 湖北省最新高中语文课本
用人教版
分为五本必修,半学期一本书,高二后进入选修,你们省选什么不太清楚
第一册
阅读鉴赏
第一单元
1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3
2 诗两首
雨巷 ………………………………………………………戴望舒 6
再别康桥 …………………………………………………徐志摩 8
3 大堰河——我的保姆 ………………………………………艾 青 10
4 *中外短诗五首
断章 ………………………………………………………卞之琳 15
风雨 ………………………………………………………芦 荻 15
错误 ………………………………………………………郑愁予 16
回旋舞 ………………………………………………保尔·福尔 16
在一个地铁车站 …………………………………………庞 德 17
第二单元
5 兰亭集序………………………………………………………王羲之 19
6 赤壁赋…………………………………………………………苏 轼 22
7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王 维 25
8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27
第三单元
9 记念刘和珍君…………………………………………………鲁 迅 31
10 小狗包弟 ……………………………………………………巴 金 36
11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梁实秋 40
12 *金岳霖先生…………………………………………………汪曾祺 42
第四单元
13 短新闻两篇
别了,“不列颠尼亚”…………………………周 婷 杨 兴 47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罗森塔尔 49
14 包身工 ………………………………………………………夏 衍 52
15 *寻找时传祥——重访精神高原……………………………孙德宏 61
16 *飞向太空的航程……………………………贾永 曹智 白瑞雪 65
表达交流
心音共鸣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70
亲近自然 写景要抓住特征………………………………………………73
人性光辉 写人要凸显个性………………………………………………76
“黄河九曲” 写事要有点波澜…………………………………………79
朗诵…………………………………………………………………………82
梳理探究
优美的汉字…………………………………………………………………86
奇妙的对联…………………………………………………………………90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93
名著导读
《论语》……………………………………………………………………96
《大卫·科波菲尔》………………………………………………………101
第二册
阅读鉴赏
第一单元
1 荷塘月色………………………………………………………朱自清 3
2 故都的秋………………………………………………………郁达夫 7
3 *囚绿记 ………………………………………………………陆 蠡 11
4 *瓦尔登湖 ……………………………………………………梭 罗 14
第二单元
5 《诗经》两首
氓…………………………………………………………………… 21
采薇………………………………………………………………… 22
6 离骚……………………………………………………………屈 原 24
7 孔雀东南飞 并序…………………………………………………… 27
8 *诗三首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33
短歌行………………………………………………………曹 操 33
归国田居(其一)…………………………………………陶渊明 34
第三单元
9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36
10 荆轲刺秦王 ……………………………………………《战国策》 38
11 鸿门宴 ………………………………………………………司马迁 42
12 *召公谏厉王弭谤…………………………………………《国语》 46
第四单元
13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蔡元培 49
14 我有一个梦想 ……………………………………马丁·路德·金 52
15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 56
16 *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杨振宁 60
表达交流
直面挫折 学习描写………………………………………………………66
美的发现 学习抒情………………………………………………………69
园丁赞歌 学习选取记叙的角度…………………………………………73
想像世界 学习虚构………………………………………………………76
演讲…………………………………………………………………………78
梳理探究
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82
修辞无处不在………………………………………………………………85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88
名著导读
《家》………………………………………………………………………92
《巴黎圣母院》……………………………………………………………95
第三册
阅读鉴赏
第一单元
1 林黛玉进贾府…………………………………………………曹雪芹 4
2 祝福……………………………………………………………鲁 迅 17
3 *十八岁出门远行 ……………………………………………余 华 32
4 *老人与海 ……………………………………………………海明威 39
第二单元
5 蜀道难…………………………………………………………李 白 52
6 杜甫诗三首
秋兴八首(其一)……………………………………………………54
咏怀古迹(其三)……………………………………………………54
登高……………………………………………………………………55
7 琵琶行并序……………………………………………………白居易 56
8 *李商隐诗两首
锦瑟……………………………………………………………………59
马嵬(其二)…………………………………………………………59
第三单元
9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62
10 劝学 ………………………………………………………《荀子》 64
11 *过秦论………………………………………………………贾 谊 66
12 *师说…………………………………………………………韩 愈 70
第四单元
13 动物游戏之谜 ………………………………………………周立明 74
14 宇宙的边疆 ……………………………………………卡尔·萨根 79
15 *凤蝶外传……………………………………………………董纯才 86
16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加来道雄 94
表达交流
多思善想 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101
学会宽容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104
善待生命 学习论证………………………………………………………107
爱的奉献 学习议论中的记叙……………………………………………110
讨论 ………………………………………………………………………113
梳理探究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117
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 …………………………………………………120
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 ……………………………………………………122
名著导读
《红楼梦》 ………………………………………………………………127
《高老头》 ………………………………………………………………132
第四册
阅读鉴赏
第一单元
1 窦娥冤…………………………………………………………关汉卿 4
2 雷雨……………………………………………………………曹 禹 18
3 *长亭送别 ……………………………………………………王实甫 29
4 *哈姆莱特 …………………………………………………莎士比亚 35
第二单元
5 柳永词两首
望海潮(东南形胜)…………………………………………………46
雨霖铃(寒蝉凄切)…………………………………………………47
6 苏轼词两首
念奴娇 赤壁怀古……………………………………………………49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50
7 辛弃疾词两首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52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53
8 *李清照词两首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55
声声慢(寻寻觅觅)…………………………………………………55
第三单元
9 拿来主义………………………………………………………鲁 迅 58
10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弗罗姆 61
11 *语言生活的历史进程………………………………………周有光 65
12 *短文三篇
热爱生命……………………………………………………蒙 田 73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帕斯卡尔 74
信条………………………………………………………富尔格姆 75
第四单元
13 廉颇蔺相如列传 ……………………………………………司马迁 78
14 苏武传 ………………………………………………………班 固 84
15 张衡传 ………………………………………………………范 晔 90
16 *李贺小传……………………………………………………李商隐 93
表达交流
解读时间 学习横向展开议论……………………………………………97
发现幸福 学习纵向展开议论……………………………………………100
确立自信 学习反驳………………………………………………………104
善于思辨 学习辩证分析…………………………………………………107
辩论 ………………………………………………………………………110
梳理探究
逻辑和语文学习 …………………………………………………………115
走近文学大师 ……………………………………………………………119
影视文化 …………………………………………………………………121
名著导读
莎士比亚戏剧 ……………………………………………………………127
《谈美》 …………………………………………………………………132
第五册
阅读鉴赏
第一单元
1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施耐庵 4
2 装在套子里的人………………………………………………契诃夫 12
3 *边城 …………………………………………………………沈从文 18
4 *哦,香雪 ……………………………………………………铁 凝 30
第二单元
5 归去来兮辞 并序……………………………………………陶渊明 42
6 滕王阁序………………………………………………………王 勃 46
7 *逍遥游 ………………………………………………………庄 周 51
8 *陈情表 ………………………………………………………李 密 54
第三单元
9 咬文嚼字………………………………………………………朱光潜 58
10 孟浩然 ………………………………………………………闻一多 63
11 *说“木叶”…………………………………………………林 庚 68
12 *谈中国诗……………………………………………………钱钟书 73
第四单元
13 中国建筑的特征 ……………………………………………梁思成 80
14 作为生物的社会 …………………………………刘易斯·托马斯 86
15 *指印…………………………………………………………丹齐克 91
16 *宇宙的未来…………………………………………史蒂芬·霍金 99
表达交流
缘事析理 学习写得深刻…………………………………………………109
讴歌亲情 学习写得充实…………………………………………………112
锤炼思想 学习写得有文采………………………………………………116
注重创新 学习写得新颖…………………………………………………121
访谈…………………………………………………………………………122
梳理探究
文言词语和句式……………………………………………………………127
古代文化常识………………………………………………………………131
有趣的语言翻译……………………………………………………………136
名著导读
《三国演义》………………………………………………………………141
《堂吉诃德》………………………………………………………………145
㈦ 求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全部课文的教案
阅读鉴赏
第一单元
1.*沁园春·长沙..........................................毛泽东3
2.诗两首
雨巷................................................戴望舒 6
再别康桥.............................................徐志摩 8
3.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 10
第二单元
4.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16
5.荆轲刺秦王........................................《战国策》 18
6.鸿门宴............................................司马迁 22
第三单元
7.记念刘和珍君..........................................鲁迅 27
8.小狗包弟..............................................巴金 32
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梁实秋 36
第四单元
10.短新闻两篇
别了,“不列颠尼亚”............................周婷 杨兴 39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罗森塔尔 41
11.包身工...............................................夏衍 44
12.*飞向太空的航程............................贾永曹智 白瑞雪 52
表达交流
心音共鸣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园丁赞歌 记叙要选好角度
人性光辉 写人要凸显个性
黄河九曲 写事要有点波澜
朗诵
梳理探究
优美的汉字
奇妙的对联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
名著导读
《论语》
《大卫·科波菲尔》
必修二
阅读鉴赏
第一单元
1.荷塘月色.........................................朱自清
2.故都的秋.........................................郁达夫
3.*囚绿记.........................................陆蠡
第二单元
4.《诗经》两首
氓
采薇
5.离骚.............................................屈原
6.孔雀东南飞 并序
7.*诗三首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短歌行..........................................曹操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第三单元
8.兰亭集序..........................................王羲之
9.赤壁赋............................................苏轼
10.*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第四单元
1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蔡元培
12.我有一个梦想....................................马丁·路德·金
1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
表达交流
亲近自然 写景要抓住特征
直面挫折 学习描写
美的发现 学习抒情
想象世界 学习虚构
演讲
梳理探究
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
修辞无处不在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
名著导读
《家》
《巴黎圣母院》
必修3
阅读鉴赏
第一单元
1.林黛玉进贾府........................................曹雪芹
2.祝福................................................鲁 迅
3. *老人与海 ..........................................海明威
第二单元
4.蜀道难.............................................李白
5.杜甫诗三首
秋兴八首(其一)
咏怀古迹(其三)
登高
6.琵琶行 并序..........................................白居易
7.*李商隐诗两首
锦瑟
马嵬(其二)
第三单元
8.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9.劝学 .............................................《荀子》
10.*过秦论............................................贾 谊
11.*师说..............................................韩 愈
第四单元
12.动物游戏之谜 ......................................周立明
13.宇宙的边疆 .......................................卡尔·萨根
14.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加来道雄
表达交流
多思善想 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
学会宽容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
善待生命 学习论证
爱的奉献 学习议论中的记叙
讨论
梳理探究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
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
名著导读
《红楼梦》
《高老头》
必修4
阅读鉴赏
第一单元
1.窦娥冤...............................................关汉卿
2.雷雨.................................................曹禺
3. *哈姆莱特 ...........................................莎士比亚
第二单元
4.柳永词两首
望海潮(东南形胜)
雨霖铃(寒蝉凄切)
5.苏轼词两首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6.辛弃疾词两首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李清照词两首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声声慢(寻寻觅觅)
第三单元
8.拿来主义.................................................鲁迅
9.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弗罗姆
10.*短文三篇
热爱生命..................................................蒙田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帕斯卡尔
信条......................................................富尔格姆
第四单元
11.廉颇蔺相如列传 .........................................司马迁
12.苏武传 .................................................班固
13.张衡传 .................................................范晔
表达交流
解读时间 学习横向展开议论
发现幸福 学习纵向展开议论
确立自信 学习反驳
善于思辨 学习辩证分析
辩论
梳理探究
逻辑和语文学习
走近文学大师
影视文化
名著导读
莎士比亚戏剧
《谈美》
附录
中华文化精神
必修5
阅读鉴赏
第一单元
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施耐庵
2.装在套子里的人.......................................契诃夫
3.*边城 ...............................................沈从文
第二单元
4.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
5.滕王阁序.............................................王勃
6. *逍遥游 ..........................................庄周
7.*陈情表 ..........................................李密
第三单元
8.咬文嚼字...........................................朱光潜
9.说“木叶”.......................................林庚
10.*谈中国诗.........................................钱钟书
第四单元
11.中国建筑的特征 ...................................梁思成
12.作为生物的社会 ...................................刘易斯·托马斯
13.*宇宙的未来.......................................史蒂芬·霍金
表达交流
缘事析理 学习写得深刻
讴歌亲情 学习写得充实
锤炼思想 学习写得有文采
注重创新 学习写得新颖
访谈
梳理探究
文言词语和句式
古代文化常识
有趣的语言翻译
名著导读
《三国演义》
《堂吉诃德》
迅雷下载:
下载地址1:http://down.rme.com/rme_UploadFile/2010077/%D0%C2%BF%CE%B1%EA%B8%DF%D6%D0%D3%EF%CE%C4%C8%CB%BD%CC%B0%E6%A3%A8%B1%D8%D0%DE1-5%A3%A9%BD%CC%B0%B8%BA%CF%BC%AF.rar
下载地址2:http://www.xkb1.com/upimg/xkb1/sanxianbajiao/20071018/新课标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5)教案合集.rar
下载地址3:http://dx2.qiannao.com/servlet/FileDownload?vid=1&vid2=0&filename=//gzlzw/gzlzw/2010730160018.rar
㈧ 高一语文奇妙的对联1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撰 自勉联
㈨ 高中语文奇妙的对联课堂教学反思
这节课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因为之前已经学习了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回多少,所答以学习起来相对容易一些,让学生根据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作为铺垫,重点是找准单位“1”,掌握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的解决方法.本节课按导学案的模式去讲,上课前先复习了“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方法,找准单位“1”的练习,知道多用加,少用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