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年级语文 >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

发布时间:2020-12-12 23:02:05

㈠ 小学六年级上册奥数题及答案

二个相邻的正方形,其中一条边在同一直线上,直线长度为20分米,现已知大正方形的面积比小正方形的面积多40平方分米,问:大、小正方形的边长各是多少?

把两个正方形的两条边对齐,重叠后,可看出大正方形比小正方形大的部分是两个长方形。一个的长是大正方形的边长,另一个的长是小正方形的长,两个的宽都是大正方形与小正方形边长的差。把这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所拼长方形的长是大、小正方形边长的和 20分米,
面积是大、小正方形面积的差 40平方分米,
宽是大、小正方形边长的差
用40除以20的商是2分米,即大、小正方形边长的差。
用大、小正方形边长的和减去大、小正方形边长的差,再除以2,得数9分米就是小正方形的边长。说清楚了吗?

有甲乙丙三种货物。若购甲3件,乙7件,丙1件共花3.15元,若购甲4件,乙10件,丙1件共花4.2元,现购甲、乙、丙各1件,共须多少元?这道小学奥数题怎样用小学的方法解答,要有详细的解题过程。望高人指点,多谢啦啊~~~~~~

(1)3a+7b+c=315
4a+10b+11c=420

12a+28b+4c=1260
12a+30b+33c=1260

2b+29c=0

b=c=0
a=105

105分=1.05元

(2)设甲的价格为x,乙的价格为y,丙的价格为z,
那么得到的方程就是:
3x+7y+z=3.15 (1)
4x+10y+z=4.20 (2)
x=0.15
y=0.3
z=0.6
所以购买甲乙丙一件就是1.05元

如果从甲仓库搬67吨货物到乙仓库,那么甲仓库的货物正好是乙仓库的2倍;如果从甲仓库搬17吨货物到乙仓库,那么甲仓库的货物正好是乙仓库的5倍,原来两仓库各存货物多少吨?
67×(2+1)-17×(5+1)
=201-102
=99(吨)
99÷〔(5+1)-(2+1)〕
=99÷3
=33(吨)答:原来的乙有33吨。
(33+67)×2+67
=200+67
=267(吨)答:原来的甲有267吨。
分析:
1、如果从甲仓库搬67吨货物到乙仓库,那么甲仓库的货物正好是乙仓库的2倍;
甲和乙总的数量没有变,总的数量包括2+1=3个现在的乙,现在的乙是原来的乙加上67得来。所以总的数量就包括3个原来的乙和3个67〔67×(2+1)=201〕。
2、如果从甲仓库搬17吨货物到乙仓库,那么甲仓库的货物正好是乙仓库的5倍,
理由同上,总的数量包括5+1=6个原来的乙和6个17(即17×(5+1)=102)
3、从1和2可看出,原来3个乙和原来6个乙只相差3个乙,而这三个乙正好相差201-102=99吨。可求出原来的乙是多少,99÷3=33吨。
4、再求原来的甲即可。

甲每小时行12千米,乙每小时行8千米.某日甲从东村到西村,乙同时从西村到东村,以知乙到东村时,甲已先到西村5小时.求东西两村的距离
甲乙的路程是一样的,时间甲少5小时,设甲用t小时
可以得到
1. 12t=8(t+5)
t=10
所以距离=120千米

小明和小芳围绕着一个池塘跑步,两人从同一点出发,同向而行。小明:280米/分;小芳:220/分。8分后,小明追上小芳。这个池塘的一周有多少米?
280*8-220*8=480
这时候如果小明是第一次追上的话就是这样多
这时候小明多跑一圈...

1.用3.5.7.0组成一个两位数,( )乘( )的积最大.( )乘( )的积最小.
2.有一些积木的块数比50多,比70少,每7个一堆,多了一块,每9个一堆,还是多1块,这些积木有多少块?
3.6盆花要摆成4排,每排3盆,应该怎样摆?
4.4(1)班有4个人参加4X50米接力赛,问有多少种不同的安排方法?
5.能否从右图中选出5个数,使它们的和为60?为什么? 15 25 35
25 15 5
5 25 45
6.5饿连续偶数的和是240,这5个偶数分别是多少?
7.某人从甲地到乙地,先骑12小时摩托车,再骑9小时自行车正好到达.返回时,先骑21小时自行车,再骑8小时摩托车也正好到达.从甲地到乙地如果全骑摩托车需要多少时间?
1 70*53最大 30*75最小
2 64块
3 五角星形
4 4*3*2*1=24
5不能,因为都是奇数,奇数个奇数相加不可能得偶数
6.240/5=48,则其余偶数是:48-2=46,48-4=44,48+2=50,48+4=52
7.摩托车的速度是xkm/h,自行车速是ykm/h 。
21y+8x=12x+9y
4x=12y
x=3y
所以摩托车共需12+9/3=15小时

㈡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

您好!

根据抽屉原理:

10+10+1=21(根)

答:至少取21根才能保证三种颜色的筷子都取到

㈢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30道)。

给你抄一个网址http://www.aoshu.com/z2011/lnjaszsd/

㈣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

1、15头牛天吃完牧场上的草,25头牛5天吃完牧场上的草,如果牧场上的草均速生长,30头牛吃完牧场的草要几天?
设每头牛每天吃的草为1份
15头牛10天吃的草为15×10=150份
25头牛5天吃的草为25×5=125份
相差150-125=25份
这25份就是草地在10-5=5天内长出的草
所以草地每天长草25/5=5份
草地原来有草150-10×5=100份
30头牛每天吃草30份,
除了草地每天长出的5份,还要从原有的草里吃掉30-5=25份
一共可以吃100/25=4天

2、12头牛在4个星期内吃光了10/3公亩牧场上的草,21头牛在9星期吃了10公亩牧场上的草。问:在18个星期内吃光24公亩牧场上的草要多少头牛?
和上题类似。
设每头牛每星期吃的草为1份。
12头牛在4个星期内吃光了10/3公亩牧场上的草,
那么12×3=36头牛在4个星期能吃光10/3×3=10公亩牧场上的草
一共吃了36×4=144份
21头牛9星期吃了21×9=189份
相差189-144=45份
这45份就是10公亩牧场在9-4=5星期内长出的草
所以10公亩牧场每星期长草45/5=9份
10公亩牧场原有草144-9*4=108份
那么,24公亩牧场,
每星期长草24/10*9=21.6份
原来有草24/10*108=259.2份
18个星期能长草21.6×18=388.8份
一共259.2+388.8=648份
18个星期吃光,每天吃掉:
648/18=36份
所以在18个星期内吃光24公亩牧场上的草要36头牛

3、有一个整数,除300、262、205、得到相同的余数,这个整数是多少?
用到同余的知识。
300-262=38
300-205=95
262-205=57
这个整数能同时整除38,95,57
38,95,57,除1以外的公约数为19
所以这个整数是19

4、有一个数除以3余1,除以4余2,除以5余3,这个数是多少?
这个数,加上2,就能同时被3,4,5整除
3,4,5的最小公倍数是60
所以这个数最小是60-2=58

58加上60的整数倍,都能满足题意。
本题只能求出这个数最小是多少。

5、某项工程甲独做12天完工,乙单独做15天可以完工,丙独做18天可以完工,今第一天由甲开始做起,第二天由乙做,第三天由丙做,以后按这个顺序轮流做,周而复始。问:这样做几天才能完工?
一个循环,甲乙丙各干一天,可以完成:1/12+1/15+1/18=37/180
180/37=4余32,即甲乙丙干完4个循环以后,还剩下全部的32/180=8/45
甲再干一天,完成1/12,还剩下全部的8/45-1/12=17/180
乙再干一天,完成1/15,还剩下全部的17/180-1/15=1/36
丙还需要再干(1/36)/(1/18)=0.5天
所以全部完工需要:3×4+1+1+0.5=14.5天

6、两列火车同时从甲、乙两站相向而行,第一次相遇在离甲站40千米的地方,相遇后两车仍然以原速度继续前进,各车分别在站后立即返回,又在离甲站80千米的地方相遇。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做路程问题,一定要会画图,画个线段图看看。。。

两车第一次相遇,共行了1个全程,其中甲站开出的火车行了40千米
两车第二次相遇,共行了3个全程,其中甲站开出的火车行了2个全程减去80千米
两车共行3个全程,所用时间是共行1个全程的3倍,
甲站开出的火车应该行40*3=120千米
即:2个全程减去80千米等于120千米
所以甲乙两站相距:(120+80)/2=100千米

7、甲、乙二人在相距90米的直路上来回跑步,甲的速度是每秒钟跑3米。乙的速度是每秒钟跑2米,如果他们同时分别在直路两端出发,当他们跑了10分钟,那么,在这段时间内共相遇了多少次?
10分钟,甲乙一共跑了(3+2)*10*60=3000米
相当于3000/90=
甲乙第一次相遇,共跑了1个全程90米,
以后两人每共跑2个全程,90×2=180米就相遇一次
(3000-90)/180=16余30米
所以两人一共相遇了16+1=17次

8、两个学生在圆形跑道上同一点A出发。按相反方向跑步,速度分别为每秒5米和每秒7米,直到他们在A点首次相遇时结束,那么他们开始运动到结束之前,在途中相遇多少次?
两人速度比为5:7
相同时间内的路程比也是5:7
即慢的跑完5圈的时候,快的正好跑完7圈,两人首次在A相遇
所以两人首次在A点相遇时,一共跑了5+7=12圈
第一次相遇时,两人共跑了1圈
以后每共跑2圈两人相遇1次
(12-1)/2=5.5
所以两人一共相遇5+1=6次

或者:
两人一共跑了12圈
共跑的每个奇数圈相遇1次(即共跑1,3,5.。。。圈相遇)
一共有12/2=6个奇数圈,所以一共相遇6次

当然,这里说的相遇6次,指的是途中相遇,最后一同回到A点的那次不算。

9、一位科学家每天按固定时间从家里动身到单位上班,司机也总是按时从单位开小汽车去接他。有一天,这位科学家提前出门,沿着小汽车行驶的路线前进,行了20分钟遇上了接他的小汽车,然后乘车往单位上班,结果比平时早8分钟到达单位。问:(1)这位科学家比平时提早几分钟出门?(2)小汽车的速度是这位科学家步行速度的多少倍?
早8分钟到达单位,即汽车往返行驶的时间比平时少了8分钟
科学家步行20分钟的路程等于汽车8/2=4分钟的路程
汽车速度是科学家步行速度的20/4=5倍
科学家比平时提前20+4=24分钟出门
解释一下:科学家步行20分钟遇到汽车时,如果不上车,汽车继续前行4分钟就到科学家的家,这个时间就是平时科学家出门的时间。
而今天,科学家已经步行了20+4=24分钟,所以比平时提前24分钟出门。

10、有两个班的小学生要到少年宫参加活动,但是有一辆车接送,第一班的学生从学校出发的同时,第二班学生开始步行,车在途中某处,让第一班学生下车步行,车立刻返回接第二班学生上车并直接开往少年宫。学生步行速度为每小时4千米,载学生时车速每小时40千米,空车每小时50千米。问:要使两班学生同时到达少年宫,第一班学生步行了全场的几分之几?
设第一班乘车时间为t
中途,第一班学生下车的时候,
两班相距(40-4)t=36t
汽车和第二班相遇,需要36t/(50+4)=2/3*t,
此时,两班相距还是36t
两班同时到达少年宫,还需要的时间为:
36t/(40-4)=t
所以一班乘车时间为t,步行时间为2/3*t+t=5/3*t
乘车和步行的路程比为:
40t:5/3*t*4=6:1
步行的路程为全长的1/(1+6)=1/7

11、将5种不同颜色的花种在该花坛上,相邻的两边不载同一种花,求有几种不同的载法?
题目不全?

12、40名同学参加竞赛,数、理、化各17、18、19人获奖,数学和物理,数学和化学,物理和化学二项获奖的分别为5、5、4人,数、理、化三项均获奖的有3人,求有几人没获奖.
数据不对,是不是一共50名同学参加竞赛?

获奖的人数一共有:
17+18+19-5-5-4+3=43人
那么没有获奖的有50-43=7人

㈤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甲的年龄是另外三人年龄和的1/2,也就是另外三人年龄和内是甲的2倍,
甲占四人年龄和的:1÷(容1+2)=1/3
乙的年龄是另外三人年龄和的1/3,也就是另外三人年龄和是乙的3倍,
乙占四人年龄和的:1÷(1+3)=1/4
丙的年龄是另外三个人年龄和的1/4,也就是另外三人年龄和是丙的4倍,
丙占四人年龄和的:1÷(1+4)=1/5
那么丁占四人年龄和的:1-1/3-1/4-1/5=13/60
四人年龄和是:26÷13/60=120岁
甲年龄是:120×1/3=40岁

㈥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六年级奥数专题训练之排列

1.某铁路线共有14个客车站,这条铁路共需要多少种不同的车票?
2.有红、黄、蓝三种信号旗,把任意两面分上、下挂在旗杆上表示不同信号,一共可以组成多少种不同信号?
3.有五种颜色的小旗,任意取出三面排成一行表示各种信号。问:共可以表示多少种不同的信号?
4.(1)有五本不同的书,分别借给3名同学,每人借一本,有多少种不同的借法?
(2)有三本不同的书,5名同学来借,每人最多借一本,借完为止,有多少种不同的借法?
5.七个同学照像,分别求出在下列条件下有多少种站法:
(1)七个人排成一排;

(2)七个人排成一排,某人必须站在中间;

(3)七个人排成一排,某两人必须有一人站在中间;

(4)七个人排成一排,某两人必须站在两头;

(5)七个人排成一排,某两人不能站在两头;

(6)七个人排成两排,前排三人,后排四人;

(7)七个人排成两排,前排三人,后排四人,某两人不在同一排。

6.甲、乙、丙、丁四人各有一个作业本混放在一起,四人每人随便拿了一本。问:

(1)甲拿到自己作业本的拿法有多少种?

(2)恰有一人拿到自己作业本的拿法有多少种?

(3)至少有一人没拿到自己作业本的拿法有多少种?

(4)谁也没拿到自己作业本的拿法有多少种?

7.用0、1、2、3四个数码可以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偶数?

8.用数码0、1、2、3、4可以组成多少个

(1)三位数;

(2)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

(3)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偶数;

(4)小于1000的自然数;

(5)小于1000的没有重复数字的自然数。

9.用数码0、1、2、3、4、5可以组成多少个

(1)四位数;

(2)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奇数;

(3)没有重复数字的能被5整除的四位数;

(4)没有重复数字的能被3整除的四位数;

(5)没有重复数字的能被9整除的四位偶数;

(6)能被5整除的四位数;

(7)能被4整除的四位数。

10.从1、3、5中任取两个数字,从2、4、6中任取两个数字,共可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数?其中偶数有多少个?

(注意要写出算式)
问题补充:1L的.我都做了2小时了~~~~(>_<)~~~~

㈦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

第一题:
如果知道30台是全部的几分之几,那么我们就可以知道总数了吧
第一周卖出全部的2/5
第二周卖出剩下的1/2,也就是全部的多少呢:
(1-2/5)*1/2=3/10
第三周比第一周少卖1/3,那么是卖出了全部的多少呢:
2/5*(1-1/3)=4/15
最后剩30台,他占了多少呢:
1-2/5-3/10-4/15=1/30
30/1/30=900台
第二题:
桔子:苹果=5:6
梨 :苹果=3:10
那么如果有一份苹果(我指重量 ),就有5/6份桔子,有3/10份梨
共计:1+5/6+3/10=32/15份重320克
那么每份重320/32/15=150克
桔子比梨多5/6-3/10份:也就是8/15份
重150*8/15=80克
第三题:
你少写了一个条件,两个蟹将和4个虾兵能打扫龙宫的???
假设是1/3(我只能这么理解了)
设打扫龙宫的总工程量为1
设蟹将每个能打扫x,虾兵每个能打扫y
则:2x+4y=1/3
8x+10y=1
得x=y=1/18
一样多他们完成的,证明我的假设有误呵呵,
如果不是1/3,那么就能求出x与y的比,他们都为整数就可以求出最小的差了,
第四题:
设每分钟增加x人
设一个检票口1分钟能处理y人
设开始检票前排队的有a人
那么:
a+x*20=20y
a+x*8=8*2*y
可以得出3x=y
赋值法,设y=3,则x=1
a=40
开三个口的话
40+t*1=3*3*t
得t=5分钟
第五题:
设甲为3,则乙为5,丙为2
一共有3+5+2=10份
每份有多少呢。100/10=10
那么他们三个就是:3*10=30。5*10=50.2*10=20
第六题:
总工程量为:300*12=3600
每天多修20%,就是每天修300*(1+20%)=360
3600/360=10天
有不明白的Hi我

㈧ 小学五六年级奥数题30道带答案!!

过桥问题()
1. 一列火车经过南京长江大桥,大桥长6700米,这列火车长140米,火车每分钟行400米,这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需要多少分钟?
分析:这道题求的是通过时间.根据数量关系式,我们知道要想求通过时间,就要知道路程和速度.路程是用桥长加上车长.火车的速度是已知条件.
总路程: (米)
通过时间: (分钟)
答:这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需要17.1分钟.
2. 一列火车长200米,全车通过长700米的桥需要30秒钟,这列火车每秒行多少米?
分析与这是一道求车速的过桥问题.我们知道,要想求车速,我们就要知道路程和通过时间这两个条件.可以用已知条件桥长和车长求出路程,通过时间也是已知条件,所以车速可以很方便求出.
总路程: (米)
火车速度: (米)
答:这列火车每秒行30米.
3. 一列火车长240米,这列火车每秒行15米,从车头进山洞到全车出山洞共用20秒,山洞长多少米?
分析与火车过山洞和火车过桥的思路是一样的.火车头进山洞就相当于火车头上桥;全车出洞就相当于车尾下桥.这道题求山洞的长度也就相当于求桥长,我们就必须知道总路程和车长,车长是已知条件,那么我们就要利用题中所给的车速和通过时间求出总路程.
总路程:
山洞长: (米)
答:这个山洞长60米.
和倍问题
1. 秦奋和妈妈的年龄加在一起是40岁,妈妈的年龄是秦奋年龄的4倍,问秦奋和妈妈各是多少岁?
我们把秦奋的年龄作为1倍,“妈妈的年龄是秦奋的4倍”,这样秦奋和妈妈年龄的和就相当于秦奋年龄的5倍是40岁,也就是(4+1)倍,也可以理解为5份是40岁,那么求1倍是多少,接着再求4倍是多少?
(1)秦奋和妈妈年龄倍数和是:4+1=5(倍)
(2)秦奋的年龄:40÷5=8岁
(3)妈妈的年龄:8×4=32岁
综合:40÷(4+1)=8岁 8×4=32岁
为了保证此题的正确,验证
(1)8+32=40岁 (2)32÷8=4(倍)
计算结果符合条件,所以解题正确.
2. 甲乙两架飞机同时从机场向相反方向飞行,3小时共飞行3600千米,甲的速度是乙的2倍,求它们的速度各是多少?
已知两架飞机3小时共飞行3600千米,就可以求出两架飞机每小时飞行的航程,也就是两架飞机的速度和.看图可知,这个速度和相当于乙飞机速度的3倍,这样就可以求出乙飞机的速度,再根据乙飞机的速度求出甲飞机的速度.
甲乙飞机的速度分别每小时行800千米、400千米.
3. 弟弟有课外书20本,哥哥有课外书25本,哥哥给弟弟多少本后,弟弟的课外书是哥哥的2倍?
思考:(1)哥哥在给弟弟课外书前后,题目中不变的数量是什么?
(2)要想求哥哥给弟弟多少本课外书,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3)如果把哥哥剩下的课外书看作1倍,那么这时(哥哥给弟弟课外书后)弟弟的课外书可看作是哥哥剩下的课外书的几倍?
思考以上几个问题的基础上,再求哥哥应该给弟弟多少本课外书.根据条件需要先求出哥哥剩下多少本课外书.如果我们把哥哥剩下的课外书看作1倍,那么这时弟弟的课外书可看作是哥哥剩下的课外书的2倍,也就是兄弟俩共有的倍数相当于哥哥剩下的课外书的3倍,而兄弟俩人课外书的总数始终是不变的数量.
(1)兄弟俩共有课外书的数量是20+25=45.
(2)哥哥给弟弟若干本课外书后,兄弟俩共有的倍数是2+1=3.
(3)哥哥剩下的课外书的本数是45÷3=15.
(4)哥哥给弟弟课外书的本数是25-15=10.
试着列出综合算式:
4. 甲乙两个粮库原来共存粮170吨,后来从甲库运出30吨,给乙库运进10吨,这时甲库存粮是乙库存粮的2倍,两个粮库原来各存粮多少吨?
根据甲乙两个粮库原来共存粮170吨,后来从甲库运出30吨,给乙库运进10吨,可求出这时甲、乙两库共存粮多少吨.根据“这时甲库存粮是乙库存粮的2倍”,如果这时把乙库存粮作为1倍,那么甲、乙库所存粮就相当于乙存粮的3倍.于是求出这时乙库存粮多少吨,进而可求出乙库原来存粮多少吨.最后就可求出甲库原来存粮多少吨.
甲库原存粮130吨,乙库原存粮40吨.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一)
1. 用白铁皮做罐头盒,每张铁皮可制盒身16个,或制盒底43个,一个盒身和两个盒底配成一个罐头盒,现有150张铁皮,用多少张制盒身,多少张制盒底,才能使盒身与盒底正好配套?
依据题意可知这个题有两个未知量,一个是制盒身的铁皮张数,一个是制盒底的铁皮张数,这样就可以用两个未知数表示,要求出这两个未知数,就要从题目中找出两个等量关系,列出两个方程,组在一起,就是方程组.
两个等量关系是:A做盒身张数+做盒底的张数=铁皮总张数
B制出的盒身数×2=制出的盒底数
用86张白铁皮做盒身,64张白铁皮做盒底.
奇数与偶数(一)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就已经接触了很多的奇数、偶数.
凡是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大于零的偶数又叫双数;凡是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奇数,大于零的奇数又叫单数.
因为偶数是2的倍数,所以通常用 这个式子来表示偶数(这里 是整数).因为任何奇数除以2其余数都是1,所以通常用式子 来表示奇数(这里 是整数).
奇数和偶数有许多性质,常用的有:
性质1 两个偶数的和或者差仍然是偶数.
例如:8+4=12,8-4=4等.
两个奇数的和或差也是偶数.
例如:9+3=12,9-3=6等.
奇数与偶数的和或差是奇数.
例如:9+4=13,9-4=5等.
单数个奇数的和是奇,双数个奇数的和是偶数,几个偶数的和仍是偶数.
性质2 奇数与奇数的积是奇数.

偶数与整数的积是偶数.

性质3 任何一个奇数一定不等于任何一个偶数.
1. 有5张扑克牌,画面向上.小明每次翻转其中的4张,那么,他能在翻动若干次后,使5张牌的画面都向下吗?
同学们可以试验一下,只有将一张牌翻动奇数次,才能使它的画面由向上变为向下.要想使5张牌的画面都向下,那么每张牌都要翻动奇数次.
5个奇数的和是奇数,所以翻动的总张数为奇数时才能使5张牌的牌面都向下.而小明每次翻动4张,不管翻多少次,翻动的总张数都是偶数.
所以无论他翻动多少次,都不能使5张牌画面都向下.
2. 甲盒中放有180个白色围棋子和181个黑色围棋子,乙盒中放有181个白色围棋子,李平每次任意从甲盒中摸出两个棋子,如果两个棋子同色,他就从乙盒中拿出一个白子放入甲盒;如果两个棋子不同色,他就把黑子放回甲盒.那么他拿多少后,甲盒中只剩下一个棋子,这个棋子是什么颜色的?
不论李平从甲盒中拿出两个什么样的棋子,他总会把一个棋子放入甲盒.所以他每拿一次,甲盒子中的棋子数就减少一个,所以他拿180+181-1=360次后,甲盒里只剩下一个棋子.
如果他拿出的是两个黑子,那么甲盒中的黑子数就减少两个.否则甲盒子中的黑子数不变.也就是说,李平每次从甲盒子拿出的黑子数都是偶数.由于181是奇数,奇数减偶数等于奇数.所以,甲盒中剩下的黑子数应是奇数,而不大于1的奇数只有1,所以甲盒里剩下的一个棋子应该是黑子.
奥赛专题 -- 称球问题
例1 有4堆外表上一样的球,每堆4个.已知其中三堆是正品、一堆是次品,正品球每个重10克,次品球每个重11克,请你用天平只称一次,把是次品的那堆找出来.
解 :依次从第一、二、三、四堆球中,各取1、2、3、4个球,这10个球一起放到天平上去称,总重量比100克多几克,第几堆就是次品球.
2 有27个外表上一样的球,其中只有一个是次品,重量比正品轻,请你用天平只称三次(不用砝码),把次品球找出来.
解 :第一次:把27个球分为三堆,每堆9个,取其中两堆分别放在天平的两个盘上.若天平不平衡,可找到较轻的一堆;若天平平衡,则剩下来称的一堆必定较轻,次品必在较轻的一堆中.
第二次:把第一次判定为较轻的一堆又分成三堆,每堆3个球,按上法称其中两堆,又可找出次品在其中较轻的那一堆.
第三次:从第二次找出的较轻的一堆3个球中取出2个称一次,若天平不平衡,则较轻的就是次品,若天平平衡,则剩下一个未称的就是次品.
例3 把10个外表上一样的球,其中只有一个是次品,请你用天平只称三次,把次品找出来.
把10个球分成3个、3个、3个、1个四组,将四组球及其重量分别用A、B、C、D表示.把A、B两组分别放在天平的两个盘上去称,则
(1)若A=B,则A、B中都是正品,再称B、C.如B=C,显然D中的那个球是次品;如B>C,则次品在C中且次品比正品轻,再在C中取出2个球来称,便可得出结论.如B<C,仿照B>C的情况也可得出结论.
(2)若A>B,则C、D中都是正品,再称B、C,则有B=C,或B<C(B>C不可能,为什么?)如B=C,则次品在A中且次品比正品重,再在A中取出2个球来称,便可得出结论;如B<C,仿前也可得出结论.
(3)若A<B,类似于A>B的情况,可分析得出结论.
奥赛专题 -- 抽屉原理
【例1】一个小组共有13名同学,其中至少有2名同学同一个月过生日.为什么?
【分析】每年里共有12个月,任何一个人的生日,一定在其中的某一个月.如果把这12个月看成12个“抽屉”,把13名同学的生日看成13只“苹果”,把13只苹果放进12个抽屉里,一定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2个苹果,也就是说,至少有2名同学在同一个月过生日.
【例 2】任意4个自然数,其中至少有两个数的差是3的倍数.这是为什么?
【分析与解】首先我们要弄清这样一条规律:如果两个自然数除以3的余数相同,那么这两个自然数的差是3的倍数.而任何一个自然数被3除的余数,或者是0,或者是1,或者是2,根据这三种情况,可以把自然数分成3类,这3种类型就是我们要制造的3个“抽屉”.我们把4个数看作“苹果”,根据抽屉原理,必定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2个数.换句话说,4个自然数分成3类,至少有两个是同一类.既然是同一类,那么这两个数被3除的余数就一定相同.所以,任意4个自然数,至少有2个自然数的差是3的倍数.
【例3】有规格尺寸相同的5种颜色的袜子各15只混装在箱内,试问不论如何取,从箱中至少取出多少只就能保证有3双袜子(袜子无左、右之分)?
【分析与解】试想一下,从箱中取出6只、9只袜子,能配成3双袜子吗?回答是否定的.
按5种颜色制作5个抽屉,根据抽屉原理1,只要取出6只袜子就总有一只抽屉里装2只,这2只就可配成一双.拿走这一双,尚剩4只,如果再补进2只又成6只,再根据抽屉原理1,又可配成一双拿走.如果再补进2只,又可取得第3双.所以,至少要取6+2+2=10只袜子,就一定会配成3双.
思考:1.能用抽屉原理2,直接得到结果吗?
2.把题中的要求改为3双不同色袜子,至少应取出多少只?
3.把题中的要求改为3双同色袜子,又如何?
【例4】一个布袋中有35个同样大小的木球,其中白、黄、红三种颜色球各有10个,另外还有3个蓝色球、2个绿色球,试问一次至少取出多少个球,才能保证取出的球中至少有4个是同一颜色的球?
【分析与解】从最“不利”的取出情况入手.
最不利的情况是首先取出的5个球中,有3个是蓝色球、2个绿色球.
接下来,把白、黄、红三色看作三个抽屉,由于这三种颜色球相等均超过4个,所以,根据抽屉原理2,只要取出的球数多于(4-1)×3=9个,即至少应取出10个球,就可以保证取出的球至少有4个是同一抽屉(同一颜色)里的球.
故总共至少应取出10+5=15个球,才能符合要求.
思考:把题中要求改为4个不同色,或者是两两同色,情形又如何?
当我们遇到“判别具有某种事物的性质有没有,至少有几个”这样的问题时,想到它——抽屉原理,这是你的一条“决胜”之路.
奥赛专题 -- 还原问题
【例1】某人去银行取款,第一次取了存款的一半多50元,第二次取了余下的一半多100元.这时他的存折上还剩1250元.他原有存款多少元?
【分析】从上面那个“重新包装”的事例中,我们应受到启发:要想还原,就得反过来做(倒推).由“第二次取余下的一半多100元”可知,“余下的一半少100元”是1250元,从而“余下的一半”是 1250+100=1350(元)
余下的钱(余下一半钱的2倍)是: 1350×2=2700(元)
用同样道理可算出“存款的一半”和“原有存款”.综合算式是:
[(1250+100)×2+50]×2=5500(元)
还原问题的一般特点是:已知对某个数按照一定的顺序施行四则运算的结果,或把一定数量的物品增加或减少的结果,要求最初(运算前或增减变化前)的数量.解还原问题,通常应当按照与运算或增减变化相反的顺序,进行相应的逆运算.
【例2】有26块砖,兄弟2人争着去挑,弟弟抢在前面,刚摆好砖,哥哥赶来了.哥哥看弟弟挑得太多,就拿来一半给自己.弟弟觉得自己能行,又
从哥哥那里拿来一半.哥哥不让,弟弟只好给哥哥5块,这样哥哥比弟弟多挑2块.问最初弟弟准备挑多少块?
【分析】我们得先算出最后哥哥、弟弟各挑多少块.只要解一个“和差问题”就知道:哥哥挑“(26+2)÷2=14”块,弟弟挑“26-14=12”块.
提示:解还原问题所作的相应的“逆运算”是指:加法用减法还原,减法用加法还原,乘法用除法还原,除法用乘法还原,并且原来是加(减)几,还原时应为减(加)几,原来是乘(除)以几,还原时应为除(乘)以几.
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还原问题,要学会列表,借助表格倒推,既能理清数量关系,又便于验算.
奥赛专题 -- 鸡兔同笼问题
例1 鸡兔同笼,头共46,足共128,鸡兔各几只?
[分析] :如果 46只都是兔,一共应有 4×46=184只脚,这和已知的128只脚相比多了184-128=56只脚.如果用一只鸡来置换一只兔,就要减少4-2=2(只)脚.那么,46只兔里应该换进几只鸡才能使56只脚的差数就没有了呢?显然,56÷2=28,只要用28只鸡去置换28只兔就行了.所以,鸡的只数就是28,兔的只数是46-28=18.
①鸡有多少只?
(4×6-128)÷(4-2)
=(184-128)÷2
=56÷2
=28(只)
②免有多少只?
46-28=18(只)
答:鸡有28只,免有18只.
例2 鸡与兔共有100只,鸡的脚比兔的脚多80只,问鸡与兔各多少只?
[分析]: 这个例题与前面例题是有区别的,没有给出它们脚数的总和,而是给出了它们脚数的差.这又如何解答呢?
假设100只全是鸡,那么脚的总数是2×100=200(只)这时兔的脚数为0,鸡脚比兔脚多200只,而实际上鸡脚比兔脚多80只.因此,鸡脚与兔脚的差数比已知多了(200-80)=120(只),这是因为把其中的兔换成了鸡.每把一只兔换成鸡,鸡的脚数将增加2只,兔的脚数减少4只.那么,鸡脚与兔脚的差数增加(2+4)=6(只),所以换成鸡的兔子有120÷6=20(只).有鸡(100-20)=80(只).
(2×100-80)÷(2+4)=20(只).
100-20=80(只).
答:鸡与兔分别有80只和20只.
例3 红英小学三年级有3个班共135人,二班比一班多5人,三班比二班少7人,三个班各有多少人?
[分析1] 我们设想,如果条件中三个班人数同样多,那么,要求每班有多少人就很容易了.由此得到启示,是否可以通过假设三个班人数同样多来分析求解.
结合下图可以想,假设二班、三班人数和一班人数相同,以一班为标准,则二班人数要比实际人数少5人.三班人数要比实际人数多7-5=2(人).那么,请你算一算,假设二班、三班人数和一班人数同样多,三个班总人数应该是多少?
解法1:
一班:[135-5+(7-5)]÷3=132÷3
=44(人)
二班:44+5=49(人)
三班:49-7=42(人)
答:三年级一班、 二班、三班分别有44人、 49人和 42人.
[分析2] 假设一、三班人数和二班人数同样多,那么,一班人数比实际要多5人,而三班要比实际人数多7人.这时的总人数又该是多少?
解法2:(135+ 5+ 7)÷3 = 147÷3 = 49(人)
49-5=44(人),49-7=42(人)
答:三年级一班、二班、三班分别有44人、49人和42人.
例4 刘老师带了41名同学去北海公园划船,共租了10条船.每条大船坐6人,每条小船坐4人,问大船、小船各租几条?
[分析] 我们分步来考虑:
①假设租的 10条船都是大船,那么船上应该坐 6×10= 60(人).
②假设后的总人数比实际人数多了 60-(41+1)=18(人),多的原因是把小船坐的4人都假设成坐6人.
③一条小船当成大船多出2人,多出的18人是把18÷2=9(条)小船当成大船.
[6×10-(41+1)÷(6-4)
= 18÷2=9(条) 10-9=1(条)
答:有9条小船,1条大船.
例5 有蜘蛛、蜻蜓、蝉三种动物共18只,共有腿118条,翅膀20对(蜘蛛8条腿;蜻蜓6条腿,两对翅膀;蝉6条腿,一对翅膀),求蜻蜓有多少只?
[分析] 这是在鸡兔同笼基础上发展变化的问题.观察数字特点,蜻蜓、蝉都是6条腿,只有蜘蛛8条腿.因此,可先从腿数入手,求出蜘蛛的只数.我们假设三种动物都是6条腿,则总腿数为 6×18=108(条),所差 118-108=10(条),必然是由于少算了蜘蛛的腿数而造成的.所以,应有(118-108)÷(8-6)=5(只)蜘蛛.这样剩下的18-5=13(只)便是蜻蜓和蝉的只数.再从翅膀数入手,假设13只都是蝉,则总翅膀数1×13=13(对),比实际数少 20-13=7(对),这是由于蜻蜓有两对翅膀,而我们只按一对翅膀计算所差,这样蜻蜓只数可求7÷(2-1)=7(只).
①假设蜘蛛也是6条腿,三种动物共有多少条腿?
6×18=108(条)
②有蜘蛛多少只?
(118-108)÷(8-6)=5(只)
③蜻蜒、蝉共有多少只?
18-5=13(只)
④假设蜻蜒也是一对翅膀,共有多少对翅膀?1×13=13(对)
⑤蜻蜒多少只?
(20-13)÷ 2-1)= 7(只)
答:蜻蜒有7只.

㈨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

1, 每3点都不在一条直线上,也就是任意两点相连都不会过其他点,那么每一个点都可以跟其他2008个点相连,何况只是要求5点,如果要求每个点都必须要有5条线而且只能有5条线就不一样了:
2009个点,也就是2009*5个线段端点,是奇数,端点当然必须是成对的,所以是不行的
2, 容我想想怎么答
3.假设当年弟x岁,兄2x,兄大弟x岁, 现在弟2x的时候,兄就3x了,总共是5x=55,x=11,兄现在33
4.从后分析, 一半多3本剩4本,一半就是7本,D借之前有14本, C借之前=(14-2)*2=24,B借之前=(24+1)*2=50本
5. 232323=23*3*13*7*37 相加为83, 8*3*83=1992
6.假设x个班,排球有2x+1个,篮球有8x-5个,篮球是排球的3倍也就是3(2x+1)=6x+3=8x-5 所以x=4个班排球9个,篮球27个
7.5单位面积草量+5单位面积30天增量=10*30份牛天饭量
所以1单位面积草+1单位面积30天增量=10*30/5=60份牛天饭量
同样对15面积: 1单位面积草+1单位面积45天增量=28*45/15=84份牛天饭量
想减有1单位面积15天增量=24份牛天饭量
也就是1单位面积1天增量=1.6牛天饭量
5单位30天增量够5*30*1.6=240牛天, 回到上面5单位面积存量+240牛天=300牛天
所以1单位面积草量=12牛天
24面积80天: 总草量=原有24*12+增量80*24*1.6=3360牛天
也就是3360/80=42头牛吃80天

㈩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

1.甲、乙两队学生从相距18km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一个同学骑车以14km/时的速度,在两队之间联络。甲队5km/时,乙队4km/时。两队相遇时,骑车的同学共行多少千米?
1、18/(5+4)=2小时
2.将5个数从小到大排列,平均数是38,前3个数的平均数是27,后3个数的平均数是48,中间一个数是多少?
2)5个数共190
前两个数之和190-48*3=46
第三个数为X,则:(46+X)/3=27
X=35
3.除法求出469和1072的最大公因数
3、1072/469=2余134
469/134=3余67
134/67=2余0
即469和1072的最大公因数是67
4.()()x()()=1995?()里数字不同。
4、1995=3*5*7*19=21*95=35*57
又()里数字不同
所以填(2)(1)x(9)(5)=1995
或(9)(5)x(2)(1)=1995
三个小朋友家里都种着树,小月说我家比小华家少种了20棵,小亮说我家比小月家多种1/4,小华说我家比小月家多种1/5,
问5、小华家种了多少棵树
5.120棵
6、小亮家种了多少棵树
6.125棵
7 .打四分钟电话最多可以通知多少个学生?
四分钟最多通知:一分钟1个,两分钟3个,三分钟7个,四分钟15个
8要通知60个学生,最少要几分钟?
六分钟
9数学题90,100,600,3四个数的答案是2400(用加减乘除或括号计算)90÷3×100-600 =2400
10.还有一题,,姐姐做英语题,比妹妹做数学题多用48分钟,比妹妹做英语题多用42分钟,妹妹做数学、英语两门共用了44分钟,那么妹妹做英语练习用了多少分钟?
设妹做数学用x英语用y 1,{x+y=44 {x=25
{x+42=y+48 解{y=19 答:用了19分钟

六年级奥数题答案
学校原来的男生与女生的人数比是4:3,后来转入两名女生,现在,女生是男生的5/6,问原来有男生和女生各多少名?(第一题)
图书馆有故事书,故事书借出40%后,有买进360本,这时的故事书与原来的比是3:4,问原来有多少本?
1. 原来4:3(男比女) 现在6:5 (男比女)男生不变 尽量把比例合一
4:3=4×1.5:3×1.5 = 6:4.5(原来男比女)
现在6:5 (男比女)6:4.5(原来男比女)2÷(5-4.5)=一份=4(人)
共有6+4.5=10.5(份)4×10.5=42(人)

2. 设原来是x。(1-40%)x+360=现在的书的本数
现在是3份 原来是4份
(1-40%)x+360 = x÷4×3
60%x+360 = x÷4×3
五分之三x+360 = x×四分之三(打不出来分数)
x = 2400

第二种办法: 借出40%=还剩60% 故事书与原来的比是3:4 现故事书与原来的故事书的差价是3:1 分成了四份,就是75%:25% 。 40%是借出的分率,25%是故事书与原来故事书的差价的分率 40%-25% 就是360本书所对应的分率15% 。
具体的量(360)÷所对应的分率(15%)=单位“1”(原来的数量)
一目了然:
360÷15%=360×十五分之一百=360×三分之二十=120×20=2400(本)

阅读全文

与小学六年级奥数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