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习作三作文要南京小吃!
“世来界的面食在中国,自中国的面食在山西”,一点不错,山西是面食之乡,其面食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在众多面食中,我对被称为“面食王中王”的刀削面情有独钟。
刀削面是用刀削出来的,因此得名。用刀削出的面叶,中厚边薄,形似柳叶,入口筋道爽滑,越嚼越香,所以深受食客们的欢迎。
这刀削面的做法也不是一时半会能学会的。削面时,需要左手托住面团,右手持刀,还要做到“刀不离面,面不离刀”的境界。这样削出的面叶,一叶连一夜,恰似流星赶月;面叶在空中划出一道白色弧线,再落入汤锅,又好像银鱼戏水,煞是好看。
刀削面的调和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番茄酱.肉炸酱.羊肉汤.鸡蛋木耳金针打卤等,再配上时令鲜菜,常见的有煮黄豆.青蒜末.韭菜花.胡萝卜丁,再滴几滴山西陈醋,喜欢吃辣的人可以浇勺辣油,不喜欢吃辣的可以浇蒜汁。
我本人最喜欢吃肉炸酱刀削面,吃时,面叶和肉酱一起进入口中,一进口中,面叶便不安分地四出滑动;一嚼,弹性十足;咽时,面叶伴着肉汁旋转而下,真是太美味了!
亲爱的朋友们,如果你们来到山西,可别忘了尝尝山西美食——刀削面呀!
B. 小升初语文六年级考试南京试卷题目
1 因为奶来奶年纪大了,已无力源再做好日常家务了;我明白自己应用行动来分担、来孝敬了,从体贴你你的辛劳开始,从意识到行动都有表现,所以——
2 注重细节,抓住表现奶奶年老而辛劳的典型细节;抓住我的行为体现现在思想和行动,点明“长大了”要重在有具体的表现.
前后两处材料又形成对比,暗示着我的变化——不再是心安理得地做自己的事了,而是付诸行动.
C. 小学六年级作文,《家乡的名人》〔我家乡是南京的〕
随意说一厂
D. 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六年级三班毕业同学名单以及电话
110
E. 六年级下学期练习一口语交际是“介绍家乡”。求一篇南京景点的导游词。约250字。
各位游客,游览雨花台可走两条线路,一是以名胜古迹为主的访古探幽游;一是以参观烈士陵园为主的红色文化游。
从景区北大门沿东坡道向上而行,首先映入您眼帘的是坐落于东岗名胜古迹区之颠的景区名称的发源地——雨花阁。相传南朝梁武帝时代,高僧云光法师在此岗设坛讲经说法,僧侣500余人趺坐聆听,讲得精彩,听得入神,数日不散,感动佛祖,天女散花,落地为石,遂称雨花石,雨花台因此而得名。北宋末年,雨花台始有建筑物,为古雨花台遗址。1997年在古遗址上修建了雨花阁。阁叠三层,檐卷四重,阁高34米。迎面镶有《雨花阁记》,内厅以长约30米的云光法师说法长卷,追寻雨花台历史源头。内存一尊讲经石座,四周散缀99粒雨花石,营造出云光法师讲经讲得天花飞坠的场景。由著名书法家陈大羽、尉天池领衔的22位书法家书写的44条楹联条幅装点着楼台回廊。
沿着雨花台右侧的青石板路婉蜒数十米,您会来到雨花台北麓山坡,这里有雨花台之役阵亡将士人马冢。辛亥革命期间,江浙联军挥戈金陵,攻打雨花台要塞,与清军张勋部激战,牺牲惨重。革命军将雨花台之役阵亡的200多位烈士遗体及战马合葬于东岗的坡上,垒筑成两座土冢,树碑纪念。1999年雨花台风景区重修了墓冢,新建了花岗岩贴面弧形照壁,后侧加砌了石围。
离开人马冢,请大家继续随我由东坡道前行,在路的左侧向内凹入的是由南宋大诗人陆游命名的江南第二泉。此泉有二眼泉孔,水出地面1米,清洌甘美,色味俱绝,位列金陵名泉之首。现在其上扩建的历经百年的二泉茶社,具有浓郁的江南宋式园林茶楼的风格,粉墙黛瓦,古朴典雅。泉池旁,假山叠叠;窗开处,清风拂面。临窗小憩,手掬一杯溢着淡香的景区特产——雨花茶,面对着陆游茗茶的雕像,听着那古朴幽雅的古筝曲,您怎么能不生发怀古之幽情呢?
在江南第二泉的右前方,便到了南京特产雨花石的集大成者——雨花石博物馆了。雨花石以其晶莹的质地、丰富的色彩、奇妙的纹理、生动的形象,表现出独特的审美价值,是天赐国宝、中华一绝。此馆的建筑原是古高座寺的遗址,朱栏房栊至今犹存,回廊庭院迂回相连,2002年重新修缮。该馆是我国唯一收藏研究雨花石的专业馆,馆内以“形、意、趣、逸、石源路”形式与声光电巧妙地结合,展示了大量的雨花石精品和图片文字。您可在天然雨花石里欣赏到各种古今风物、田野风光、人物花鸟等。这里收藏的雨花石精品,在“上海首届中国名人家藏石展览”获一、二、三等奖。该石曾作为第24届奥运会“和平幸运石”,由中国体育代表团携往汉城奥运村,受到世界各国观者赞赏。看着这五彩斑澜的雨花石,您会情不自禁地挑选几枚在掌中把玩。
从博物馆北面的园形拱门踱出,一眼,您就可以看到一座古井幽然静卧,这便是金陵城最古老的水井之一——甘露井。此井建于西晋年代,因水质清纯甘甜,被人誉为“甘露”。井上建有一亭,亭呈八角,秀亭空透,古朴典雅。以此甘露之水涤去您旅途尘埃,定会使您神清气爽,游兴倍增。
踏着百年银杏投下的斑驳树影,向右,您可曾听到喷泉射水之声,这里是另一处名胜——乾隆御碑所在地。清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在驻骅南京时,三到雨花台游览并题诗。此御碑即为三次题诗的诗碑。碑身正面为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游雨花台所题之诗,碑额刻有二龙戏珠图案。现其上建四角亭,供人们浏览休憩,一旁喷珠吐玉的是雨花喷泉,在此小憩,您会比当年的乾隆皇帝更风流。
下面请随我继续向前,在东坡道的尽头,有二忠祠一座。此祠原是褒忠祠,为祭祀南宋杨邦乂所建。杨邦乂死难,宋高宗赐谥号,命造墓、立碑、建祠。150年后,文天祥抗元失败,被押经南京。他在《怀忠襄》一诗中,不但表达自己的殉国之志,也表达了对杨邦乂的钦仰之情。文天祥殉难后,人们在“褒忠祠”附祀文天祥,遂将祠改名“二忠祠”。祠堂正门25米处砌筑了硬山式折线形照壁,在黑色磨光花岗岩上刻有武中奇书写的文天祥的《正气歌》,祠左镶嵌“忠孝节义”四字古碑,看着二忠祠影壁上线刻的二公全身,敬佩之情由然而生,您怎能不流连于这植有松、竹、梅、兰的小小庭院呢?
从二忠祠出来,请您随我向右转入竹林,明李杰墓石刻就端座于您的眼前。李杰(公元1331——1369),明朝寿州霍丘人。随太祖朱元璋南征北战。在任广武卫指挥北征中,死于阵前,归葬于此。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明太祖朱元璋纳李杰女为淑妃,摄六官事。李杰既是开国功臣,又是国丈,被追封为镇国将军。李杰墓石刻现存神道碑一,石羊、石虎,石马与马夫、文臣、武将各二。
由竹林行向,路的右方,一条小径婉蜒向上,这时,我们已走在了雨花台独具特色的丁香路上,为了纪念女烈士丁香,路两边满种丁香花,或白或紫的花朵会引导着您向前缓缓而行。路之尽头,岗之至高处,有亭翼然,这便是清代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的“木末风高”的所在地——木末亭,“木末”,谓亭秀出林木也。此亭始建于明代,复建于公元2000年。武中奇书写的“木末风高”、赵绪成书写的“金陵胜景”贴金匾额高悬亭中,书法大家苍劲隽永的笔墨配合着回廊楹柱上古诗画以及底台上线条流畅的古石刻,记录着木末亭当年盛级一时的荣华。来源于考试大
在木末亭的下侧,是明朝大学士方孝孺墓。方孝孺(1357—1402),浙江宁海人,明建文帝时任文学博士。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自立为帝,令其拟即位诏书,方孝孺不从,被灭十族,遭难者达873人。明万历年间,汤显祖为其修墓立碑建祠,惜毁于战火。1999年,雨花台风景区在原土冢上,修复方孝孺墓。现墓区由牌坊、神道、方孝孺铜胸像、24块碑刻、墓前平台、墓碑、墓丘及墓后照壁组成轴线对称式布局,依山就势,保持原有的环境风貌。墓区全部由青石筑就,环境幽静,树高林密,古柏参天,自成一景。
穿过葱郁的树林,拾级而下,我们来到座落在东岗坡下的梅岗。东晋初年,豫章太守梅赜带兵抵抗胡兵,屯营于此。后人在岗建梅将军庙,广植梅花,遂称为梅岗。1999年开始,景区又在二泉后山复建了东晋梅岗胜景,栽植大规格梅花1000余株。春季梅花竟放,暗香袭人,成为南京国际梅花节的重要分会场。
向西紧邻梅岗有竖碑一块,这就是较为少见的太监义会碑。此碑立于明朝,以青石雕成,体形高大,碑首有浮雕双凤等云纹,碑座下部镂刻海水、江牙、山峰和四合云纹,上部饰云雁祥云图,工艺精湛,圭首额书坚题阴刻篆书“皇明”二字,碑上有“南京司礼监等衙门太监等官义会碑”字样,碑文上列了27名宦官名号、出生地,反映了宦官们结集、出游等内容,堪称特定时代特定人物和阶层给我们留下的特殊历史遗存。
沿石阶拾级而上,向右前行,路的左侧您会看到二尊石狮,这就是杨邦乂剖心处。杨邦乂(1085—1129),字晞稷,江西吉水人。建炎三年(1129年)9月为建康府通判。金兵侵入后,杨邦乂被捕,坚贞不屈,被剖腹掏心,殉难于此地。现该处有古今纪事碑四块。
以上我们游览了雨花台的名胜古迹区,雨花台存遗的名胜古迹很多,还有,东、西炮台、海公祠、曹公祠和泰伯祠等等,目前正在设计修缮之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您会领略到它们的风采。
F. 写南京天气的英语作文(小学六年级)
nono
G. 写一篇关于南京的六年级的英语作文
Nanjing,the capital of Jiangsu Province in China,is situated in the golden Yangtze River Delta,it was built in 1386.The ci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conomy,transportation and ecation of the east part of China,and is said to be the second largest commercial port in the East China.With its majestic landscapes and epic history and cultures.
H. 我的家乡在南京写一篇关于南京名人的事迹(我是六年级作文水平差)
贝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