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学生数学报能力检测卷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答案,拜托了!
、填空题
1、3 20 12
2、8 1 1 或4 1 2 或4 2 1
3、24 8
4、400 6
5、1000 100
6、64 72
7、48 24
8、5
9、1.02立米=(1020)立米=(1020)升
470毫升=(470)立厘米=(0.47)升
10、瓶墨水约50(毫升) 金鱼缸体积约38(立米)
数课本封面约280(平厘米) 台冰箱体积1.5(立米)
11、32 136 96
36 216 216
12、1000 3
13、60 66
二、选择题
1、B 2、C 3、B 4、C 5、B 6、A 7、A 8、A
三、操作题
1、略
2、6a2 10a2 14a2 22a2
3、30×2+20×2+25×4+25=225(厘米)225厘米=22.5米
四、解决问题
1、(12+8+5)×4=100(厘米)
(12×8+8×5+12×5)×2=392(平厘米)
2、18×13×25÷50=117(立厘米)
24÷4=6(米)6×6×6=216(立米)
216立米=216升
6×6×5=180(平米)
4、2800÷(10×10)=28(厘米)
5、4×3.5×2=28(立米) 28×4.5=126(千克)
6、240升=240立米
240÷(10×6)=4(米)
15×12=180(平米)
(15×4+12×4)×2+180=396(平米) 396-20=376(平米)
8、10×10×(6-3.2)=280(立米) 280立米=280升
9、(1)10×0.4×8=32(平米)
(2)10×0.3×8+32=56(平米)
五、思维拓展
(15×7+7×11+15×11)×2×3=2082(平厘米)
:2082-7×11×4=1774(平厘米)
:2082-15×11×4=1422(平厘米)
Ⅱ 河梁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考试卷及答案
第1大题 填空
1.分子 整数 不变
2.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能约分的要专约分
3.五分之一 二分子三
4.整数 相同
5.三分属之四 6 七分之八 九分之一
第2大题 判断
对 错 错 对 错
第3大题 选择
C B B A B C B C B A
第4大题 计算 计算题我就不说了
第5大题也是计算
第6大题 解决问题
1.一百分之四九平方米 2.1000千克 3.五分之三 平方分米
4.30面 5.四分之二十五 四分之一 6.44页
Ⅲ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第三单元应用题(不要比例)
51、30是一个数的 ,这个数是( )。
52、一个数是2 ,它的 是( )。
53、甲数比乙数少20%,乙数比甲数多( )%。
54、78是一个数的 ,这个数是( )。55、45千克是1吨的( )%。
56、15米的 是( )米。
57、50比40多( )%;40比50少( )%。
58、六年级有男生80人,女生比男生少20人,女生是男生的( ),男生约是女生的( )%。
59、甲数的 是乙数的 ,甲数是乙数的( )倍。
60、将4克盐放入12克水中,盐占盐水的( )%。
61、用200粒种了作发芽试验,其中有4 粒没有发芽,种子的发芽率是( )%。
62、一列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时,3小时行了全程的 ,占剩下路程的( )。
63、某数的25%是100,这个数的 是( )。
64、一个书有120页,第一天看了这本书的 ,第二天看了这本书的 ,第三天应从第( )页开始看。
65、春季植树,第一小队是第二小队的 ,第二小队比第一小队多植( )%。
66、一杯牛奶,喝去20%,加满水搅匀,再喝去50%,这时坏中的纯牛奶占杯子容量的( )%。
66、100克水中加20克糖,糖水的含糖率约是( )%。
67、六(2)班有学生48人,其中女生18人,后来又转来( )女生后,这时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40%。
68、一堆煤的重量等于它的 加上 吨,这堆煤重( )吨。
69、两个分母相同的最简分数相差 ,这两个分子的商是 ,这两个分数分别是( )和( )。
二、应用题
1、玻璃厂10月份生产玻璃2000箱,比9月份多生产了 ,9月份生产玻璃多少箱?
2、某纺织厂原有皮棉3500包,第一次用去 ,第二次用去 ,两次一共用去多少包?
3、某建筑工地仓库原有水泥1200吨,第一次运走了30%,第二次运走的与第一次同样多。仓库还有水泥多少吨?
4、工厂运来12吨钢材,第一次用去总数的 ,第二次用去总数的 。第二次比第一次多用多少吨?
5、学校种了45棵树,其中 是桐树, 是杨树。两种树共多少棵?
6、大华机器厂生产的350台机器,经过检验有4台不合格。求这批机器的合格率。
7、打一份稿件,第一天打36页,完成了任务的60%。还要打多少页才能完成任务?
8、一堆粮食第一次运走 ,第二次运走210吨,余下的是运走的 ,这堆粮食有多少吨?
9、一袋水泥用去60%,剩下的部分比用去的部分少10千克,用去多少千克?
10、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已经行了全程的 ;再向前行50千米, 就比全程的 少6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1、小红的妈妈买了20000元的国家建设债券,定期三年。如果年得率是6.15%,到期时可得本金和利息共多少元?
12、某保险公司今年上半年的营业额3360万元。如果按5%缴纳营业税,上半年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13、王叔叔把4500元存入银行,定期5年,如果年利率4.14%,到期时按利息的20%缴纳个人所得税。王叔叔应缴纳多少元个人所得税?
四、工程问题应用题
[复习目标]
能识别“工程问题”应用题,会分析工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会正确解答有关实际问题。
[知识回顾]
1、工程问题应用题的特点
工程问题是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中的一种典型应用题。主要研究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的关系问题。它的特点是常常不给出工作总量的具体数量,只是提出“一项工程”、“一件工作”、“一条路”、“一本书”等等的词语。解答时要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而工作效率则用 来表示。
2、工程问题的基本关系。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我们所接触的工程问题都是共同的问题,所以它还有如下关系: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合作时间
3、解答工程问题应用题,应注意的问题。
工程问题应用题一般都是围绕寻找工作效率的问题进行。工程问题主要是研究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这三种数量关系,在解题时要要注意三种量的对应关系。即求谁的工作时间,就要找到与它对应的工作总量和与它对应的工作效率。例如:
甲工作量÷甲工作时间=甲工作效率
乙工作量÷乙工作时间=乙工作效率
丙工作量÷丙工作时间=丙工作效率
总工作量÷合作时间=工作效率和
[试题分析]
[例1]一件工程,甲队独做12天完成任务,乙队独做15天完成任务,甲队单独完成了 ,剩下的由甲、乙合做,还要几天完成任务?
分析:要求剩下的由甲、乙合做,还要用几天完成,必须先求出剩下的工作总量和甲、乙合作的工作效率和。根据“甲队独做了 ,剩下的由甲、乙合做”,可以求出剩下的工作总量是(1- )。根据“甲队独做12天完成任务”可求出甲队的工作效率是 ;根据“乙队独做15天完成任务”,可求乙队的工作效率是 。由此可求出两个队合做的工作效率是( + )。
列综合算式计算:
(1- )÷( + )
= ÷
=6(天)
答:剩下的由甲、乙两队合做还要6天完成。
[例2]一项工程,甲队独做需要20天,乙队独需要30天,现在两队合做若干天后,余下的乙队10天做完。甲、乙两队合做了多少天完成?
分析:要求甲、乙两队合做了多少天完成,必须先求出甲乙两队合做的工作总量和工作效率和。根据“甲队独做需要20天”可求甲队的工作效率是 ;根据“乙队独需要30天”,可求乙队的效率是 。根据“余下的乙队10天做完”可以求出乙队10天做的工作量,即: ×10= ,由此就可以求出甲乙两队合做工作量是1- ×10=
列综合算式计:
(1- ×10)÷( + )
=(1- )÷
=8(天)
答;甲乙两队合做了8天完成。
[例3]一件工作,甲独做6天完成,乙队独做8天完成。现由丙队做了全部工程的 ,余下的由甲、乙两队合做,还要几天才能完成任务?
分析:由“一件工作,甲独做6天完成,乙队独做8天完成”,可知:甲的工作效率是 ,乙的工作效率是 ,甲乙两队合做的工作效率是( + ),由“由丙队做了全部工程的 ”,可知还剩下全部工程的(1- ),用剩下的工作量除以甲乙工作效率的和,就可以得到还要的工作天数。
列综合算式计算:
(1- )÷( + )
= ÷
=3(天)
答:还要3 天完成。
[例4]一个水池有甲、乙、丙三根水管。单开甲管6小时可以把空池注满,单开乙管4小时可以把空池注满,单开丙管12小时可把满池水放完。三管齐开,几小时把空池注满?
分析:把满池水看作单位“1”,甲管每小时注水 ,乙管每小时注水 ,丙管每小时放水 ,三管齐开,则每小时注水
+ - = 。根据工作总量÷总工作效率=合作时间,就可以求出三管齐开多少小时把空池注满水。
列综合算式计:
1÷( + - )
=1÷
=3(小时)
答:三管齐开3小时可以把空池注满水。
练习四
一、填空题
1、一项工程,甲乙合做4天可以完成,甲队独做8天完成,乙队独做( )天完成。
2一项工程,甲队独做10天可以完成,乙队独做20天完成,甲乙合做( )天完成。
3、一项工程,甲乙合做6天可以完成,甲队独做15天完成。甲乙合做( )天,余下的由乙队5天完成。
4、从甲站到乙站,客车5小时到达,货车6小时到达,客车的速度比货车的速度快( )%。
5、加工一批零件,甲独做 小时完,乙独做 小时完,两人合做( )小时完成。
6、一项工程,甲独做6天完成,乙独做12天完成。
(1)甲、乙合做一天完成全部工程的( );
(2)甲乙合做( )天完成;
(3)甲、乙合做3天完成全部工程的( );
(4)甲的工作效率与乙的工作效率的比是( )。
二、解答下列各题
1、一堆物品,甲车需 小时运完,乙车需要 小时运完,如果两车合运几小时运完?
2、一件工作,甲独做要6天,乙的工效是甲的2倍。两人同时合做,几天能完成?
3、一件工作,甲独做15天完成,乙独做18天完成,甲先做5天,余下的由乙独做,还需要多少天?
4、做一批零件,甲独做要10小时,乙在相同的时间里,只能做这批零件的 ,乙独做这批件要几小时?
5一件工作,甲队单独做12天完成,乙队单独做15天完成,甲队单独完成了 ,剩下的由甲、乙合做,还要用多少天完成任务?
6、修一段30千米的公路。甲队独做10天完成,乙队独做15天完成,两队合做几天可以完成?
7、有一项工程,甲队独做要8天完成,乙队独做要12天完成。甲乙合作这项工程的 ,要多少天?
8、给游泳池蓄水时,单开甲管10小时蓄满,单开乙管8小时蓄满。如果甲乙两管同时开放,几小时可以蓄满水池?
9、打一份稿件5400字,甲单独打3小时完成全部的 ,乙单独打2小时完成全部的 ,甲乙二人合打一小时,甲比乙多打多少字?
10、一件工作,甲独做要30天完成,乙独做所需的时间是甲所需时间的 ,如果两人合干,要多少天完成全工程的 ?
四、列方程解应用题
[复习目标]
1、能分析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2、理解和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书写格式。
3、能根据应用题中的等量关系进行验算,检查所求结果是否合符题意。
[知识回顾]
方程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实际问题的解决都是通过方程来实现的。因此学好这部分知识,不仅可以进一步培养我们逻辑推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为以后的数学及其他基础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分析题目里的数量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列出方程,从而得到问题的解决。
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弄清已知数和未知数的关系,用代数式表示;二是找出数量间的关系,列出方程。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
1、弄清题意,找出已知数和未知数的关系;
2、用字母χ表示未知数;
3、找出已知数和未知数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4、解方程,求出χ的值;
5、检验,写出答案。
[列方程的主要思路]
1、根据几何形体的计算公式列方程;
2、根据比例的意义和正、反比例的意义列方程;
3、根据比例尺的意义列方程;
4、根据常见的数量关系列方程;
5、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列方程,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
[例题分析]
[例1]一个梯形的面积是54平方厘米,上底是8厘米,下底是10厘米,高是多少厘米?
分析:本题的等量关系式就是梯形的面积公式,即
S=(a+b )×h÷2
如果设高为χ厘米,把上面公式的字母换成已知数,就可列出方程。
解:设梯形的高为χ厘米。
(10+8)×χ÷2=54
(10+8)×χ=108
χ=108÷18
χ=6
答:这个梯形的高是6厘米。
[例2]饲养场共养猪216头,其中猪的头数的 是羊头数的 ,羊有多少头?
分析: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猪的头数的 是羊头数的 ”可以找出一个等量关系式:
猪的头数× =羊头数×
猪的头数是216头,如设羊的头数为χ头,根据上面的等量关系式可列出方程。
χ=216×
χ=108
χ=108÷
χ=162
答;羊有162头。
[例3]六年级同学种树,一班比二班少种72棵。一班有45人,平均每人种8棵,二班有48人,平均每人种多少棵?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一班比二班少种72棵”,可以找到等量关系式:
二班种的-一班种的=72棵
一班种的棵数是(8×45)棵,如果设二班每人种χ棵,那么,二班种的总棵数是48χ棵。根据等到量关系式可列出方程:
解:设二班平均每人种χ棵。
48χ-8×45=72
48χ-360=72
48χ=360+72
48χ=432
χ=9
答:二班平均每人种9棵。
[例4]一台收割机3天收割小麦57公顷。照这样计算,收割133公顷小麦,需要多少天?(用比例解)
分析:根据“照这样计算”就是工作效率一定,(也就是效率相等),所以,只要表示出两次的工作效率,就可以列出方程,(这也就是用比例的思路解题)
解:设收割133公顷小麦要χ天。
=
57χ=133×3
χ=
χ=7
答:收割133公顷小麦需要7天。
[例5]农场要收割550公顷小麦,前3天收割了150公顷。照这样计算,剩下的还要多少天完成?
[解法一]
分析:根据“照这样计算”可知,每天收割小麦的公顷数(即工作效率)一定,也就是效率相等,所以可列方程如下:
解:设剩下的还需要χ天完成。
=
150χ=(550-150)×3
χ=
χ=8
答:剩下的还需要8天完成。
[解法二]
解:设收割550公顷小麦要χ天,则剩下的还要(χ-3)天。
=
150χ=550×3
χ=
χ=11
χ-3=11-3=8
答:剩下的还需要8天完成。
[例6]给一间房屋的地面铺方砖,用边长2分米的方砖要2000块,若改用边长4分米的方砖,要多少块?
分析:根据题意义可知,房屋的面积是一定的,每块方砖的面积与块数的剩积相等。
解:设需要边长4分米的方砖χ块。
(4×4)χ=(2×2)×2000
16χ=4×2000
χ=
χ=500
答:改用边长4分米的方砖,要500块。
[例7]在比例尺是 的在图上,有一块长3.2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地,这块地的实际周长和面积是多少?
分析:要求实际的周长和面积,就要求出实际的长和宽,根据比例尺的意义用方程解出长和宽,再算出实际周长和面积.
解:设这块地的实际长为χ厘米,宽为y厘米。
=
χ=3.2×50000
χ=160000
160000厘米=1600米
=
y=1.2×50000
y=60000
60000厘米=600米
周长:(1600+600)×2
=2200×2
=4400(米)
面积:1600×600=960000(平方米)
答:这块地的实际周长是4400米;实际面积是960000平方米。
此题可用算术法解吗?试试看。
[例8]A、B两地相距540千米,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经过9小时相遇,已知甲车的速度是乙车的3倍,甲乙两车的速度各是多少?
分析:根据题意可找出两种等量关系:
甲车行的路程加乙车行的路程等于A、B两地之间的距离;甲车速度与乙车速度的和乘以行车时间等于A、B两地之间的距离。但设未知数最好设一倍量为χ,用这一量表示另一量。
解:设乙车每小时行χ千米,则甲车的速度就为3χ千米。
方程一为:3χ×9+χ×9=540
方程二为:(3χ+χ)×9=540
解以上方程:χ=15
3χ=15×3=45
答:甲车每小时行4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15千米。
[例9]某厂十月份用水480吨,比原计划节约了 。十月份原计划用水多少吨?
分析:根据“比原计划节约了 ”可知:原计划量是单位“1”应设单位“1”的量为χ,再用它表示节约的量较为简便;再根据“计划用水的吨数-节约用水的吨数=实际用水的吨数”列方程。
解:设原计划用水χ吨,则节约了 χ吨。
χ- χ=480
χ=480
χ=540
答:十月份节约用水540吨。
我回答了这么多分给我吧
Ⅳ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数学六年级下学期 第三单元测试题
单元测试
一、学校科技小组进行小麦种子发芽试验,情况如下:
第一次试验种子数300粒,发芽285粒;
第二次试验种子数300粒,发芽282粒;
第三次试验种子数350粒,发芽343粒;
第四次试验种子数400粒,发芽388粒;
分别算出每次的发芽率,并制成统计表.
二、人民化肥厂去年生产情况如下:上半年计划生产15万吨,实际完成15.9万吨;下半年计划生产20万吨,实际完成20.5万吨.
根据以上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三、下图表示甲、乙、丙三个工人单独完成某项任务所需的天数,根据图上数据,计算:
1.甲乙合做这项工程可以几天完成?
2.甲独做3天后由丙接替,丙还需工作多少天才能完成任务?
3.乙丙合做多少天可以完成这项工作的75%?
四、看条形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班共有学生( )人.
2.成绩在( )~( )分的人数最多,占全班人数的( )%.
3.这次考试的及格率是( )%.
五、看图填空.
1.在图中括号里填上有关数据.
2.全年销售额共( )万元.
3.第二季度销售额是第一季度的( )%.
4.第四季度销售额比第三季度增长( )%.
六、看图计算.
1.图中一个长度单位代表产值( )元.
2.把相应的数据填在图中的括号里,全年产值共( ) 万元.
3.第四季度产值比第三季度多( )%.
七、目前,世界上人口已有60多亿,民族众多,使用的语言也多得出奇.其中使用人数超过1亿的有10个语种,总人数超过33亿,约占全球人口的55.35%.这10种语言分别是:汉语,使用人口11亿多;英语,使用人口4.56亿;印度语,使用人口接近5亿;西班牙语,使用人口3.62亿;俄罗斯语,使用人口2.93亿;阿拉伯语,使用人口2.8亿;孟加拉语,使用人口1.89亿;葡萄牙语,使用人口1.77亿;马来及印尼语,使用人口1.48亿;日语,使用人口1.2亿.
请根据以上数据制成条形统计图.
Ⅳ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试卷答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测试卷答案
一、 我会填。(20分)
1、1:5 0.4:2=1:5 2、0.5:4=10:8或4:8=0.5:10 3、4:3 4、正 5、9:8
6、8毫米 7、1.4:0.7=10:5 8、1:1000000 200千米 9、0.5 10、18
二、我会判断。(对的画 √ ,错的画 × ,共10分)
1、×2、√3、×4、√5、√6、×7、×8、×9、×10、×
三、我会选。(10分)
1、B 2、C 3、A 4、B 5、B 6、C 7、D 8、B 9、C 10、d
四、解比例我最行。(12分)
1、x=2 2、x=8 3、x=0.4 4、x=64 5、x=0.48 6、x=
五、我会画。(12分)(略)
六、解决问题我最行。(36分)
1、4.2÷ =105000000厘米=1050(千米)
答:北京到上海的实际距离大约是1050千米.
2、解:设实际每天修x米.
12x= 400×15
x= 400×15÷12
x=500
答:实际每天修路500米.
3、解:设5千克药液能配制这种农药x千克。
2:(500+2)=5:x x=1255
答:5千克药液能配制这种农药1255千克。
4、解:设甲、乙两地相距x千米。
160:2=x:(2+3) x=400
答:甲、乙两地相距400千米。
5、第一种方法:
24×0.6÷(0.6-0.12)=30(天)
答:这批煤可以烧30天。
第二种方法:
解:设这批煤可以烧x天。
(0.6-0.12)x=24×0.6 x=30
答:这批煤可以烧30天。
6、第一步:
解:设这块平行四边形小麦试验田的图上底长为x厘米,高为y厘米。
120米=12000厘米 80米=8000厘米
x:12000=1:4000 x=3
y:8000=1:4000 y=2
第二步:(画图略)
第三步:3×2=6(平方厘米)
答:这块试验田在图纸上的面积是6平方厘米。
Ⅵ 零五网苏教版上册六年级小学生数学报试卷第三单元答案
怎么可能会有
Ⅶ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分数问题
填空题:
5÷七分之二=5×(二分之七 );a÷b=( a):(b )
(九 )的三分之二是六
在算回式a(a≠0)中,当a( )时,答商大于九分之五;当a( )时,商等于九分之五;当a( )时,商小于九分之五。 请问:“算式”在哪里?
比的前项扩大2倍,后项缩小2倍,比值(扩大4倍)
判断题:
4除以十分之七,可以表示已知一个数的十分之七是4,求这个数是多少? ( 对)
应用题:(求思路算式过程和解题方法)
两地相距480千米,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3小时后相遇。甲、乙两车速度比是9:7,甲、乙两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速度和: 480÷3=160(千米/时)
9+7=16
甲车速度:160×9/16=90(千米/时)
乙车速度:160×7/16=70(千米/时)
答:甲车每小时行9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70千米。
Ⅷ 江苏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试卷(a)
你可以把题目拍照发上来,没有题目帮不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