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反思
教学反思
《认识负数》单元的教学看似简单,教起来似乎觉得轻松,学生学习起来也看似轻松,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却会发现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
由于正负数表示的是相反意义的量,如何帮助学生正确的解决实际生活情境下的正负数问题,这是值得我们在教学中进行思考的问题。由于问题的存在,不得不想一些办法去解决这样的问题。
首先,对教材的编排作了重新的审视。在教材编排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在学习负数的过程中,学生更多的是经历“具体情境中的数——解释数的意义”这样的过程。这一过程的重点是帮助学生认识负数与正数表示相反的意义。教材让学生在丰富的显示情境中体会负数的含义后,出现了数轴,这是一个关键。因此在教学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要重点让学生体会数轴上数的排列特点。而这也是想学生利用这一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最好的把手。
其次,如何在教学的后期,弥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尝试着将数轴与现实问题结合起来解决实际问题。
第一步:心中有一把“尺”,这把尺就是一个数轴。
第二步:确定基准点。根据实际的情境确定每个数在这把“尺”上的位置。
第三步:根据问题思考解决的方法。
也就是在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试图将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转化成图形,借助图形有效的解决问题。经过训练,大部分学生基本掌握这种方法,能有效的解决问题。
在反思的过程中越发觉得,如何吃透教材,把握好教学的尺度是新教材对教师的一种挑战。
2. 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还是网络一下吧
3.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课时负数
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叙事的区别:①教学案例与教案:教案(内教学设计)是容事先设想的教育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育措施的简要说明,反映的是教学预期;而教学案例则是对已发生的教育教学过程的描述,反映的是教学结果。②教学案例与教学实录:它们同样是对教育教学情境的描述,但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事实判断),而教学案例是根据目的和功能选择内容,并且必须有作者的反思(价值判断)。③教学案例与叙事研究的联系与区别:从“情景故事”的意义上讲,教育叙事研究报告也是一种“教育案例”,但“教学案例”特指有典型意义的、包含疑难问题的、多角度描述的经过研究并加上作者反思(或自我点评)的教学叙事;教学案例必须从教学任务分析的目标出发,有意识地选择有关信息,必须事先进行实地作业,因此日常教育叙事日志可以作为写作教学案例的素材积累。
4. 六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一单元是《负数》吗什么是负数
是的,小于0的数是负数,0既不是负数也不是正数。
hehe,跟我们学的一样,,我几经会啦,,,,你可以问我的~~
5. 小学6年级下册数学公式和知识掌握 人教版 全部 负数都要
搜一下:小学6年级下册数学公式和知识掌握
人教版
全部
负数都要
6. 六年级下册数学优化设计1页负数(一)
《负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六年级下册第2~4页 例1、例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提出目标
1、游戏: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叫做《我反 我反 我反反反》。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
①向左看(向右看)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③电梯上升8层(下降8层)。(4)李大叔今天挣了500元(亏了500元)(5)知识抢答中,我得了20分(扣了20分)(6)今天温度零上10摄式度(零下10摄式度)……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吗?
2、提出学习目标。
二、合作探索,学生展示
1.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1)引入实例。
谈话:如果沿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聊”下去的话,就很自然地走进神秘数学王国,我们一起来看几个例子(小黑板出示)。
① 六年(2)班上学期转来3人,本学期转走2人。
② 放心商店,二月份盈利3000元,三月份亏损1200元。
③ 与标准体重比,小明重了 3千克,小华轻了 1千克。
指出:这些相反的词语和具体的数量结合起来,就成了一组组“相反意义的量”。(补充板书:相反意义的量。)
(2)学生尝试
怎样用数学方式来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呢?试着写出表示方法。
(3)学生展示交流 (如:+3 -2 .........)
2.认识正、负数
(1)引入正、负数。
谈话:刚才,有同学在3的前面写上“+”表示转来3人,添上“-”表示转走2人(板书:+3 -2),这种表示方法和数学上是完全一致的。
介绍:像“-2”这样的数叫负数(板书:负数);这个数读作:负二。
“-”,在这里有了新的意义和作用,叫“负号”。“+”是正号。
像“+3”是一个正数,读作:正六。我们可以在3的前面加上“+”,也可以省略不写(板书:3)。其实,过去我们认识的很多数都是正数。
(2)试一试
请你用正、负数来表示出其它几组相反意义的量。
3.联系实际,加深认识
(1)说一说存折上的数各表示什么?(教学例2。)
(2)联系生活实际举出一组相反意义的量,并用正、负数来表示。
① 同桌交流。
② 全班交流。根据学生发言板书。
强调:像过去我们熟悉的这些整数、小数、分数等都是正数,也叫正整数、正小数、正分数;在它们的前面添上负号,就成了负整数、负小数、负分数,统称负数。
4.进一步认识“0”
(1)看一看、读一读。
谈话: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屏幕:这是去年12月份某天,部分城市的气温情况(小黑板出示)。
哈尔滨: -15 ℃~-3 ℃
北 京: -5 ℃~5 ℃
深 圳: 12 ℃~23 ℃
(请把负数读出来)
(2)找一找、说一说
我们来看首都北京当天的温度,“-5 ℃”读作:“负五摄氏度”或“负五度”,表示零下5度;5 ℃又表示什么?
(3)提升认识
请学生观察温度计,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强调:以0℃为分界点,零上温度都用正数来表示,零下温度都用负数来表示。(或负数都表示零下温度,正数都表示零上温度。)
讨论: “0”是正数,还是负数?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强调:“0”作为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5.练一练。p8 1
6、自学负数的历史
三、练习应用,拓展延伸
1、P4 2 p8 3
2.你知道吗: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 水结冰时的温度是____。 地球表面的最低温度是 。
3、“净含量:10±0.1kg”表示什么意思?
四、归纳总结
学生交流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