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少先队活动资料、记录,急需,
怎样布置少先队队室
少先队队室是少先队大队的传统活动阵地。在全大队阵地教育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体现着少先队最基本的思想教育内容。它是辅导员和少先队干部学习 和讨论工作的场所,是向少先队员进行教育的“有形”阵地。为此队室建设要体现时代性、教育性、童趣性和特色性。
一、队室的面积:队室的面积一般应以一间普通教室大小为宜,完小大队队室面积不能小于20平方米,门前要有“少先队队室”标志或标牌,专室专用。
二、队室的基本布置:大队队室的布置形式主要力求庄严、朴实、富有童趣,内容上要有教育性和时代感,要体现本地本校特色。
正面块:
1、少先队呼号——“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明确概括了少先队组织的目的和任务。为了突出这一思想,呼号应该放在队室正面最显眼的地方。
2、呼号下面挂队徽。
3、队徽下面贴上少先队员的誓词。
4、誓词左边——贴抄写工整的队歌。
5、誓词右边——贴大队每月的活动日程表。
正面块两侧:
1、半展开大队旗和各中队的队旗。
2、队鼓、队号。(或另室置放)专题块:置宜选择布置在其它三面墙上或利用拦板分隔布置,专题块内容包括以下八个部分。如面积不够,可合并布置或选择其中几个部分布置。
第一部分:《党的关怀》以剪贴一些革命领袖关心少先队工作,关心少儿教育的照片、题词为主,并展示当地党政领导关心本地本校少先队教育的照片和指示。
第二部分:《多彩的活动》展示本大队成立以来各种得奖活动、照片和重大活动及成果,其中留有一块专门展示近期活动的展面,定期更新,突出时代性。
第三部分:《光荣的历史》以少先队历史挂图为主,也可将少先队“十知道”(即队章前十条)布置起来。
第四部分:《光辉的榜样》以建队以来各历史时期的优秀队员榜样为主线,亦可布置本地区本校的各类优秀、先进少先队集体和个人及各学科特长的各种榜样和奖品、奖状。
第五部分:《我们的荣誉》以展示大队以上荣获各级集体荣誉为主的奖品、锦旗等,亦可展示与各地手拉手友谊交往的实物、锦旗、感谢信等。
第六部分:《我们的组织》以本校大、中队辅导员,大、中、小队干部为主体,用照片、姓名、队别展示本校少先队组织网络图(亦可用设职能部来展示)。
第七部分:各专题块上方(即墙的四周某一面,可贴少先队的八字作风或本市本地当年少先队教育的主题口号。
第八部分:《我们的特色》根据本校教育、教学特色成果,结合少先队教育所创的特色内容进行布置,亦称“特色角”或“特色块”。如科技角、体育角、文学角等。
三、队室的陈设:
队室的陈设要做到整洁、适用,富有少儿特色、便于队委会进行工作。
1、大队活动记录本(含会议记录、光荣簿、大队工作计划等)。
2、会议桌椅:一般以长方形为宜(几张小桌拼起,铺上桌布,插上花亦可)按一般到会人数配上椅子。
3、材料柜:用于存放各种资料,如大队统一保管的队员登记表、优质活动教案、论文经验集等,及“173”大队记录本不能记载的各种材料。
4、书报架:夹放队报、队刊和有关少儿教育书刊、队干部读物等。
5、鼓号架:放鼓号、鼓旗、号旗等用品。
6、物品柜:存放鼓号队服或其它重要物品。
四、队室的使用和管理
建设布置队室,不仅是为了队委会进行工作的需要,更多的是用以向少先队员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的需要。建好队室,更要用好队室,让它真正起到阵地教育的作用。在队室里可以组织下列活动:
组织参观:在队室完全布置好了以后,就可以组织各中队的队员来参观。由大队委员担任讲解员,使每一个队员都受到一次深刻的教育。此后,每逢新队员入队,都应到这里来听一次讲解,让他们从入队的第一天起就把呼号的意义牢牢记在心里,并成为永远鼓舞他们前进的动力。
提供资料:队室里布置的每一个专题都有教齐全和明确的主题,这些都是组织队会的好材料。大队辅导员可以利用这些资料帮助各中队举行主题队会。通过中队的主题队会,还可以不断地丰富和充实各个专题的内容。举办讲座:为了不断地提高中、小队干部的工作能力,队室里应当经常举办各种类型的业务讲座,指导小干部们学会独立地工作。
开展活动:在队室里可进行一些小型的活动,如大、小能手联谊会,模拟假日小队示范活动、雏鹰争章、地球村长活动,参加上级各种比赛的小选手选拔等。在队室面积允许的情况下,亦可与校图书馆联办最新图书展示和开设新书阅览架活动。此外,在队室里,还应该经常召开经验交流会,组织一些先进的中、小队干部讲讲他们是怎样搞活动的,以便推动更多的中、小队把活动开展好。
搞好管理:队室要建立很好的管理制度。每个大队委员,在不影响上课的情况下,都要轮流值班。还要管理好各种资料,打扫队室卫生。
队室的布置和使用没有统一的规定,但辅导员在建设队室时,要注意“七忌”:一忌富丽堂皇贵族化;二忌抽象呆板成人化;三忌随心所欲随意化;四忌千篇一律模式化;五忌内容陈旧单调化;六忌设计布置(教师)包办化;七忌终日不开摆设化。
② 少先队大队活动记录
http://wenku..com/view/f35f63bec77da26925c5b09c.html
这个应该是比较好的,照着这个格式专做就可属以。
③ 少先队队会活动记录
十分钟队会内容设计
实施与管理
没有活动, 就没有少先队, 队活动是少先队组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源泉.为适应新工时制而产生的新课时制实施之后, 给少先队工作提出了不小的难题, 如何在新的课时之下开展少先队活动呢? 经过认真的学习.思考, 我认识到: 新课时制的产生.队活动时间的调整, 其实是为大队辅导员提供了展示辅导艺术的极好机会, 少先队组织要根据少先队教育科学化思想, 构建合理的素质教育模式. 经过调查我发现: 学校每天的晨检.午检加在一起约有20分钟, 每周就有60—90分钟的时间. 这段时间中的1/3为学校统一使用, 1/3为红领巾专题节目, 还有剩下的1/3 为机动时间. 往往这最后的1/3常常被我们在不经意间忽视掉了. 一方面是时间紧张, 另一方面是让时间白白溜走, 如果我把这1/3的时间用于进行少先队活动, 岂不是各得其所了么? 基于这种想法, 我想到了开展“十分钟队会”活动,就是利用一次十分钟的广播时间开展队活动.在活动时, 不搞队仪式, 直接进行活动内容. 其最大特点就是时间短, 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有限的时间, 同时又符合队员求知. 求新. 求快乐的心理特点; 从辅导员的角度来说, 比较易于操作,可以消除他们的畏难情绪.因此, 我认为:正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好方法. 为了拓宽少先队教育的渠道, 突破时空限制, 同时也是为了培养队员的参与意识, 培养小干部的自主能力, 从九七至九八第一学期开始, 我们安慧里中心小学少先队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十分钟队会”活动, 并就如何开展 “十分钟队会”的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 一. 十分钟队会的内容设计 (一) 与学校重点工作相结合, 设计活动内容. 学校在某一阶段, 某一时期都有特定的中心任务. 学校. 班级. 少先队.都要围绕中心工作开展一些系列的活动. 学校大队就要求各中队根据不同时期的重点工作设计十分钟队会的内容. 本学年的寒假期间, 学校为改善校园环境投资几十万元,对楼内的墙壁进行了粉刷. 新学期伊始,爱护公物.保持环境的整洁美观便成了当时学校教育的重要工作.为此, 我校大队要求各中队就爱校.爱公物的主题设计活动内容:有些中队组织了《今天我值日》,《这样做对吗?》等一些十分钟队会,以演小品,相声等形式讲爱护公物,保持环境美的意义,帮助同学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又如在我校民乐团备战专场音乐会和参加全国文艺汇演时, 有一些中队举行了为乐团成员鼓劲儿.介绍舞台礼仪的队会,如《你真棒》,《小小音乐家》,《说古论今话民乐》等,这些十分钟队会真对我校成功的举办首场音乐会,在全国文艺汇演中取得一等奖的好成绩起了一定的作用呢! (二) 与争章活动相结合, 设计活动内容. 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不仅要转变教育观念,还需在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教育途径等方面进行变革,雏鹰行动也是教育改革的产物,它是少先队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是现代教育的具体体现,它强调让少先队员自我发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雏鹰奖章的设置,对少先队员来讲是一件很有兴趣的事,让他们在竞争中充分显示自己的才能。 1. 培养自理能力的活动. 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居多, 自理能力很差. 针对这一实际情况, 有些中队举行的《我和懒惰说再见》.《巧巧手》.《理财小巧门》.等队会活动, 就是针对低.中.高不同年龄层次来进行自理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2. 培养自学能力的活动. 21世纪, 社会文明将会议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 能够通过自学掌握最新的科学文化知识, 才能更好的适应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 有些中队举行了《脑筋及转弯》,《成语接龙》,《模仿大赛》等队会, 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 培养群体意识的活动. 学会合作, 是少先队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有些中队召开了《二人三足赛》,《靠背运球》等队会,培养队员团结协作的群体意识。 4. 培养自主能力的活动:有些中队搞了《时事述评》,《面对挫折》,《我心目中的队长》等队会,培养队员的自主意识。 5. 培养创造意识的活动:像一些中队搞了《再过二十年》,《坐地游太空》,《幻想国》,《21世纪的中国》,丰富队员的知识, 发展队员的智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三)与少先队组织建设规范化相结合,设计活动内容。 少先队组织机构的建立,健全,具有组织教育的意义,是少先队员亲身体会和理解民主集中制原则,培养集体主义精神,锻炼“当家作主”的能力,发展个性的重要保证。 而十分钟队会的局限性是容易淡化组织建设规范化的效果,为此,我们要求各中队每学期要搞一次至二次以队仪式,少先队队史为内容的十分钟队会活动, 每学期, 大队辅导员都要听一节各中队的主题中队会, 还要重点检查队仪式。 二.十分钟队会的实施步骤 (一) 活动时间的设置科学, 便于管理. 在设置活动时间时, 既要考虑到不能过于频繁又要注意时间的相对固定.我们精简了广播内容, 把每周二的广播时间定为十分钟队会的专用时间, 无极特殊情况, 任何人不得占用. (二) 充分调动中队辅导员的积极性, 有利于活动的落实 课时缩减, 教学任务相应加大, 使得辅导员对于少先队的工作处于被动地位.加之学校教学工作逐步系统化, 管理更加规范化, 各种娇艳活动丰富, 而少先队活动不但时间紧, 还没有固定模式, 需要发挥和创新, 思想上钻不进去工作就无从下手.开展 “十分钟队会” 活动, 把原来那种需要一周甚至几周来准备的队会简化了.因为十分钟时间对辅导员来说, 首先从心理上比较缓和, 消除了畏难情绪, 更感大胆的放手让队员自己构思, 自己设计, 自己组织, 自己准备,自己主持, 自己评估来锻炼自己的能力. 从而解放了辅导员,也更大限度的调动了他们对 “十分钟队会” 的支持与参与的积极性. (三) 提高小干部的自主意识和队员的参与意识, 提高活动质量 1. 工作明确.在队长培训会上, 大队要向大家公布本学期的教育主题和每月的重点内容, 小干部们便可以根据自己中队的实际情况组织队员开展活动.如<<少先队队史知识竞赛>>, <<如果我落选了>>的讨论会就是根据当月主题设计的. 2. 学习交流. 通过例会, 队干部互相听取活动汇报, 交流经验, 学习有关活动设计的新构想, 共同提高. 同时, 学校的红领巾广播站海开设了<<金点子>>栏目, 专门介绍优秀活动方案. 3. 发挥小集体的作用, 培养自主能力和参与意识. 在设计方案时,可以采用小集体的创作形式, 每个假日小队就是一个小创作集体, 每个小队多可以通过1—2次活动来展示本小队的特色, 这既为假日小队活动的持续开展创设了条件, 又让更多的队员参与到活动中来, 同时照顾到 “十分钟队会” 起步不久, 队员, 队干部的自主能力培养要循序渐进, 不能一蹴而就. 三. “十分钟队会” 的组织管理. 科学的管理是促进活动有效实施的保证.全校统一的队活动时间, 如何从大队角度进行管理呢? 为此, 我创造出了 “双轨记录法”, 即:共有 “十分钟队会” 两本活动记录一本由主持活动的同学记录,另一本由大队保存,每次队会时, 由去该中队听队会的一名小干部记录(每次活动时,各中队都有一位来自其它中队的队干部旁听),大队辅导员每周听一个中队的队会, 一学期的时间,通过小干部的反馈和自己的观察, 基本能对各中队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在每月月末的队会时间,由各中队总结本月情况, 通过广播向全校同学汇报。每学期期末, 大队还要评选最佳活动方案, 并参加学区组织的评选工作. 经过一年来的试验, 我深刻体会到, “十分钟队会”是开展少先队活动的一种有效途径.以我校为例: 我校十八个中队在一个学期开展了 “十分钟队会” 216次, 有83%的各级小干部和队员主持了队活动; 队员与干部的自主能力增强,表现在独立主持的队员由开始的10% 提高到50% ; 相关队务真实丰富, 促进档案工作水平的提高. 通过开展 “十分钟队会” 的活动, 我校初步解决了少先队教育的时间问题, 探索出了一条新的教育渠道, 培养了队干部的自主能力, 培养了队员的参与意识, 达到了开展此项活动的根本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