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一个苹果读后感50字
他们传递的不仅是一个苹果,而是一种情谊,一种关心别人胜于自己的精神专。小小的苹果属凝聚了他们的生命,见证了他们的战友情,折射出志愿军战士团结友爱精神。生命无价,爱亦无价。正是这种爱,这种关怀,帮助他们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㈡ 一个苹果读后感六百字
苹果是一种很普通的水果,大家每天都可以吃到或看到,对于同学们来说,吃苹果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了,可是,你知道吗?在抗美援朝时期的战场上,八位志愿军战士同吃一个苹果最后却剩下了大半个,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那就让我们了解一下这个故事吧。
这篇课文讲述了在抗美援朝时期,一个火线运输员捡到了一个苹果,舍不得吃,把它让给了其他的战友,可战友们传来传去,谁都舍不得吃,最后还剩下大半个苹果。
读完这个故事,我真切地体会到人民军队战友间的深厚友谊,从火线运输员说出的谎话中,我知道这是一个善意的谎言,这个谎言就是为了把苹果让给战友,可见运输员一心为他人的品质多么高尚啊!由下文“他满身尘土,裤子撕了好几道口子,脚脖子上还划破了好几处,血迹斑斑。显然,一路上他是爬过来的。”我们可以得知,在战区的苹果是多么来之不易,他却毫不犹豫地给了别人,在这样艰难的
环境下,他捡到了一个苹果,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战友,志愿军战士互相关怀、体贴的深厚友情多么令人感动啊!
在文章中,小兰说了一句话”“连长,你几天没喝水了,你吃吧,吃了好指挥我们打仗。”这简单的一句话,不仅饱含着小蓝的体贴和舍己为人,更衬托出连长此时的干渴。而小蓝也需要补充水分和营养啊!但他发现只有一个苹果后,没有一人独享,而是让给了战友这又是何等高尚的品德!
看到这些志愿军战士,我不由得到了汶川大地震的那些战士们,国难当头之际,他们舍弃自己的利益,为了灾区人民家园的重建,相互关爱,团结一心,一次又一次避开余震可能带来的危险,尽最大努力
救出了压在废墟下的灾区人民,他们不就是八位志愿军战士身影的再现吗?
让我们铭记这些最可爱的人,他们是共和国的骄傲,人民心中的英雄。
是这个吗?
㈢ 求“一个人依靠一个苹果走出沙漠”的故事的读后感。谢
听到这个故事还是从随风那知道的,坐在车上倾听随风给两个小孩讲这个故事,觉得很有寻味,
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在沙漠里被困住,拿着手里唯一剩下的苹果,在艰难的行走着,虽然他知道他已经走了很久,而且带的东西和水也基本上吃光和喝光,唯一剩下这个苹果,可他却不敢吃,因为他知道这是他最后的希望,在没有得到援助和救助的情况下,只能依靠它,他走啊走,饿了他看看它,渴了他看看它,可他却不能动它,因为它不是一个苹果......
就这样他走啊走,走过了白天走过了黑夜,终于他走出了沙漠,看见了前方的希望.这是为什么么呢?大家也许早知道了,虽然简单的道理却折射了人的意念.在那种恶劣的情况下只能把它看成是你的希望,因为你手里拿着它你会很放心,当你就要跌倒趴下的时候你会想到我还有一个苹果它能支撑我,可假如我坚持不到走出沙漠的时候也许我吃掉它,就会在也走不出沙漠了,这就是人的信念,因为你总觉的我还有希望,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我是不会吃掉它的,于是你一直坚持等到最困苦的时候在吃,可熟不知你已经把你的意志和信念都赌在了这个苹果上,当你拿着他老在看它的时候你在劝说自己这时候还不是最困苦的时候,所以你的信念和你的意志战胜了你疲惫的身躯,假如你没走出沙漠之前你吃掉它,你就看不到希望,你就会很快跌倒和趴下,因为你不知前方还有多远,你也在没有勇气和毅力往下走了
所以你最终会失败.简单的道理,简单的涵义却给了我很多启发,是呀人在什么时候都要有希望,才不会容易被击垮.当人一旦失去希望就如同失去理智一样在也鼓不起勇气前行了.这时就等的坐以待毙.
㈣ 作文读一个苹果有感
一个苹果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一个苹果》这篇课文。文章记述了革命战争年代,版一个运输员捡到权了一个苹果,给连长吃,可是连长又给运输员吃,运输员又给通信员小李,小李又看见伤员中蓝,又把苹果给了小蓝。小蓝又给了连长。连长看到苹果没人吃,决定八个人一个人吃一口。所有的人都吃了,却苹果还剩下大半个。连长说有人没吃吗?没有人回答。
我反复读了这篇文章,我有以下感想。
第一,学习他们那种革命乐观精神。战争年代,条件非常即若,物资十分匮乏,但他们以苦为乐,再艰难的环境他们也不怕。我们要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即使成绩暂时不好,也不要灰心,要更加努力。
第二,学习他们那种先人后己的精神。他们先顾大家,后顾小家。我们一定要向他们学习,多考虑大家的事情,以别人的事情为重,多帮助别人,多关心他人。
第三,学习他们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们为了革命,奉献了青春和热血。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我要以他们为榜样,处处维护班集体的形象,不计较个人得失。
学习了《一个苹果》,确实让我受益很多。(*¯︶¯*)
㈤ 一个苹果读后感三百字
今天,我读了《一个苹果》这篇课文。文章记述了革命战争年代,一个运输员专捡到了一个苹属果,给连长吃,可是连长又给运输员吃,运输员又给通信员小李,小李又看见伤员中蓝,又把苹果给了小蓝。小蓝又给了连长。连长看到苹果没人吃,决定八个人一个人吃一口。所有的人都吃了,却苹果还剩下大半个。连长说有人没吃吗?没有人回答。
我反复读了这篇文章,我有以下感想。
第一,学习他们那种革命乐观精神。战争年代,条件非常即若,物资十分匮乏,但他们以苦为乐,再艰难的环境他们也不怕。我们要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即使成绩暂时不好,也不要灰心,要更加努力。
第二,学习他们那种先人后己的精神。他们先顾大家,后顾小家。我们一定要向他们学习,多考虑大家的事情,以别人的事情为重,多帮助别人,多关心他人。
第三,学习他们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们为了革命,奉献了青春和热血。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我要以他们为榜样,处处维护班集体的形象,不计较个人得失。
学习了《一个苹果》,确实让我受益很多。
㈥ 一个苹果 王愿坚 读后感
王愿坚(1929年—1991年),山东省相州镇相州七村人,现代作家.1944年7月到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工作.在部队里当过宣传员,文工团员,报社编辑和记者.1952年任《解放军文艺》编辑.1954年开始写短篇小说.《党费》《粮食的故事》等短篇小说.1956年至1966年,参加了“解放军30年征文”——革命回忆录选集《星火燎原》的编辑工作,有机会系统地学习了党和军队的历史,接触到更多老一辈革命者,使他的创作题材更丰富,文笔更洗练.又陆续写出了《七根火柴》《三人行》《支队政委》等十多篇短篇小说.1976年又继续发表了《路标》《足迹》等10篇短篇小说.1974年与陆柱国合作改编《闪闪的红星》为电影文学剧本.已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有:《粮食的故事》《后代》《普通劳动者》《王愿坚小说选》.1945年参加八路军.曾任报社编辑,记者.1978年任八一电影制片厂编剧、文学部主任.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美术系主任.中国电影家协会第四、五届理事.他的优秀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向世界发行,传记被收入《中国名人词典》和英国《世界名人录》等. 王愿坚一直致力于小说创作,1974年创作了第一个剧本《闪闪的红星》,塑造了身处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斗争正激烈的时刻,潘东子等向往参加革命的红孩子形象.对孩子的内心刻画深入,几个孩子的性格鲜明,各具特色,人物语言生动,可爱.形象真实、亲切,令人难忘.剧作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戏剧性强...
王愿坚自1952年开始发表短篇小说,其中《党费》《粮食的故事》《支队政委》等描写了老革命根据地人民的斗争;《七根火柴》《三人行》《赶队》等歌颂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事迹;《普通劳动者》、《妈妈》、《休息》等塑造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形象.其它还有《早晨》《征途》和改编的电影文学剧本《闪闪的红星》等.近几年的新作有《足迹》《标准》《草》《歌》等短篇小说,其中《足迹》获人民文学杂志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王愿坚的成名作和代表作是《党费》,多次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影响深远.
王愿坚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解放军艺术学院艺术系(作家班)主任.
王愿坚的作品 灯光阅读指导
《灯光》是阅读课文,课文内容主要是写作者对往事的回忆.教学中,要让学生独立阅读,找出课文中哪些内容对现实的描写,哪些内容是对往事的回忆,分析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许多联想,从中领会革命先烈们的伟大精神.
读《灯光》,回答问题:
(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是怎么想起这件往事的?
(2)“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共出现了几次?分别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体现了人物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第(1)问要求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并理解课文如何由写现实过渡到回忆.第(2)问要求对比分析“多好啊!”这句话在文中出现的场合,体会说话人的心理,通过对比,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
答案要点:(1)课文主要讲的是解放战争时期,郝副营长非常向往孩子们在灯下读书的生活,以及在战斗中英勇献身的故事.作者是看到天安门美丽的灯光,并听到“多好啊!”这句郝副营长说过的话后想起这件往事的.
(2)共出现两次.第一次,是天安门广场上一位游客见到美丽的灯光时对天安门夜景的赞叹.第二次,是郝副营长在战斗之前看到一本破书插图中孩子在电灯下读书的场面时说的,当时他对和平、安宁的幸福生活十分向往,希望我们的下一代能在电灯下幸福地学习和生活.
[编辑本段]《灯光》读后感
《灯光》读后感我们看书、学习和工作大都离不开灯光,提到灯光,我不犹得想起了大作家王愿坚写的一篇课文-----《灯光》.这篇课文是一个动人的故事,主要讲了,八路军突击的事情,让部队找到突破口,为了今后的孩子能在电灯下读书,他不惜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本篇文章有两处地方,使我又感动又深有体会.第一处:“赴明儿胜利了,咱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我读了这句话,我知道郝营长对胜利充满了无限的信心,同时也期望自己用上电灯,孩子们也用上电灯,在明亮的灯下学习、读书.我感到了郝营长他很关心下一代,为了让孩子在灯下学习,他要在战争中取得胜利.郝副营长和我比,我则显得很渺小,因为我不懂得关爱他人,自从“见了”郝副营长,我就要学习他关爱他人的品质.第二处:“这位年轻的战士不惜自己的生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我读到这里很感动.郝营长牺牲了,可他的牺牲是为了孩子,为了让他们用上电灯,在灯下学习,所以他的牺牲是光荣和伟大的.他在牺牲前想的还是孩子,关心的还是他人,这种高尚的精神深深的将我折服.同时我又觉得很惭愧,以至一时说不出话来.郝副营长牺牲前还没见过电灯,真实有点遗憾.我见过电灯,所以一点也不遗憾.但我也要珍惜美好的时光,不留一点伤感.全文读完了,郝副营长的崇高品格和他心中的电灯,一直刻在我脑海深处,永远牢记,牢记在心.
㈦ 《一个苹果》的读后感
《一个苹果》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一个苹果》的故事,被里面的故事深深感动了。回
当我看完标题,我想:“苹果是常见的答水果,几乎家家有,为什会用一个苹果做标题呢?”所以,我带着‘疑问’往下读。故事讲的是:在黄昏时,一位火线运输员给连长送来一个苹果,连长认为别人比自己辛苦,把苹果让给了战士。但战士们互相谦让,苹果转了个圈,还是回到连长手上,连长看到苹果没人吃,决定八个人一人吃一口,所有的人都吃了,苹果却还剩下大半个······连长最后因为战士们的友情激动着,迸出了幸福的骄傲的泪花。
我看完这个故事,终于明白了课文为什么要用《一个苹果》做标题了。因为一个苹果,表现出了战士们与连长的互相关怀。在抗美援朝时,条件非常艰苦,但他们却以苦为乐,再艰难的环境也不怕,在这几名战士身上,我体会到了团结协作,先人后已的高尚品质。
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关类似的例子,比如父母对我的爱,他们时刻为我着想,不管是我的学习还是生活,总是把我放在第一位,关心我,爱护我。还有老师也一样,时时呵护我们,传授我们知识,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就像《一个苹果》这篇文章一样,处处透出关怀和温情。
㈧ 数学学不好是因为笨吗
说实话我觉得真不是。我觉得就是心里太过于对于学不好的东西在意了。我初中时候数学成绩很好,但是一到高二我数学真的没及格过,真的是碰到了一个什么都不管的老师,可能我本来数学底子就弱,再加上老师不管,我真的是自我放弃。。。。所以你能说我笨吗?笨为什么我初中到高一都能考高分。所以还是因为一些原因使得这个科目没有打牢基础,越学越差劲
16 8
下一条回答
周围人还关注
数学成绩不好怎么办
数学不好怎么办
小学作文培训
学动漫设计好学吗
英语基础不好怎么学
作文加盟
作文品牌加盟
什么生意挣钱
3条评论
无观点,不青春
发布
gygy_1984
1
笨还是主因啦。。。初中到高一没那么难,后面难了跟不上,比如高二开始学解析几何,遭到挫折后降低兴趣和学习成就感,于是断崖式跌落
2018-10-14 10:16 · 回复Ta
lixiong1533
赞
这个不能说是笨,只能说你没有科学家的天赋。 爱因斯坦评价《几何原本》里说大概意思是:如果你没有第一眼就被这本书所吸引说明你没有成为科学家的天赋异禀。 同理我们对感兴趣的学科不会差 吧 谢谢采纳
2019-03-29 15:41 · 回复Ta
minhyuk324 (回答者)
赞
你光说笨太片面了
2018-10-22 15:10 · 回复Ta
为您推荐
我数学不好是因为脑子笨吗
数学的考察主要还是基础知识,难题也不过是在简单题的基础上加以综合。所以课本上的内容是很重要的,如果课
1 浏览103 2017-08-11
数学学不好是什么原因啊?
数学学不好的原因因人而异。有的同学成绩也不错,但对数学学科来说,非常吃力才能勉强稳固他们的成绩,想再
141 浏览123 2017-11-26
学不好数学是因为笨吗?
不是笨,只是没找到方法,上课认真听课,认真做笔记,没有小孩是笨的,只是没找到方法或者不想学或者想引起
浏览57
数学学不好是不是很笨
数学成绩不好,并不意味着这个人很笨。 衡量智力的方法主要是IQ测试,但是人大脑的智能往往是多方面的
浏览22 2017-05-13
正在加载
㈨ 《放弃是一种智慧》读后感250字。“当你拥有六个苹果的时候,千万不要把它们都吃掉,因为你把六个苹果
如题目所示,这个来正是一种智慧自,用现有的东西,换各种角度进行思考,往往能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结果,正如文中的苹果,如果你一个人都吃了,确实能让你得到满足,但换个角度去思考,你真的就只想吃到这仅有的六个苹果么,我想,很多人的答案必然是肯定的,当然是不愿意,所以,这个时候,换位思考就成了很重要的一步,去想想别人是否需要苹果,再想想,你是觉得自己吃了更有意义,还是与人分享,或是帮助他人更有意义呢?当你做出了与他人分享的决定时,你收获的就不仅是一份友谊了,虽然它消耗了你几个苹果,但,这就是友谊,就是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给予别人你所能给予的,你富余的东西,这不是施舍,也不要把它当作施舍,这是一种真实的体现,同样也是给予者的一种大智慧,只有一起经历过风雨的人,一起共患难过的,在你真正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的人,才是你真正的朋友,这便是放弃的智慧,学会这种这种智慧,它会让你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