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年级语文 > 高中语文书上以前关于二战的文章

高中语文书上以前关于二战的文章

发布时间:2020-12-21 17:26:28

『壹』 二战中的文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 英国 丘吉尔好像是回忆录 当当上有卖的或者买兄弟连

『贰』 请问高中历史人教版在哪一本书上是讲二战的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讲的不是很详细,主要讲二战影响什么的,战役经过很简略,此外涉及到中国的部分有点让人吃不下饭。

『叁』 以前高中语文课本里面有篇文章,讲的内容大概是围绕”生命的冬天“”人生的冬天“。叫什么名字啊

寒风吹彻 应该是的.我也找了将近一下午.

『肆』 二十年前的高中语文书内容

是《月光曲》吗?这个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月光曲》的传奇故事.

『伍』 初中语文教材有篇关于二战下跪的新闻稿是几年级的教材

教材有很多变化,和我们以前学过的不太一样了。

『陆』 我要求一篇关于二战以前世界史的读书笔记,很急!!

看了加分啊!!谢谢

《史记》读书笔记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 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传记的一种,主要记诸侯之事。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史记》约成书于公元前104年至公元前91年,本来是没有书名的,司马迁完成这部巨著后曾给当时的大学者东方朔看过,东方朔非常钦佩,就在书上加了“太史公”三字。“太史”是司马迁的官职,“公”是美称,“太史公”也只是表明谁的著作而已。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在著录这部书时,改成《太史公百三十篇》,后人则又简化成“太史公记”、“太史公书”、“太史公传”。《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 “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近人梁启超称赞这部巨著是“千古之绝作”(《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文学史纲》)

司马迁,字子长,父亲司马谈任太史令,写古今通史的愿望没有实现,临终要司马迁完成其夙愿。后来,司马迁继任父亲太史令之职,开始写《史记》,十多年后,终于完成。

司马迁著《史记》,其史学观念在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探求的天人之际,并非承认天的神秘力量反而重视天人之间关系的演变,从而了解 “古今之变” 的关键,探求出历史动态发展变化的层面,最终完成“一家之言”。而他的撰述动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司马迁为了继承其父司马谈编订史书的遗志,完成撰述《史记》的宏愿。司马氏世代为史官,司马谈一心继承先人久绝的世业—太史令,重现孔子撰述《春秋》的精神,整理和论述上代历史。《隋书‧经籍志》说:“谈乃据《左氏春秋》、《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接其后事,成一家之言。”可见司马谈有意继续编订《春秋》以后的史事。汉武帝元封元年,武帝进行封禅大典,司马谈身为太史令,却无缘参与当世盛事,引为终生之憾,忧愤而死。他死前将遗志嘱咐儿子司马迁说:“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得从行,是命也夫!余死,汝必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司马迁则回答道:“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可知司马迁乃秉承父亲的遗志完成史著。而《史记》以《封禅书》为其八书之一,即见其秉先父之意。

二、司马迁想继承《春秋》精神。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说::“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此正暗示其有明道义,显扬志业人物的使命。《春秋》的下限,到鲁哀公获麟之年,此后的史事就没有完整的史籍记载。司马迁是绍继《春秋》,并以汉武帝元狩元年“获麟”及太初元年改历下限,撰写史记。然而,司马迁继承《春秋》,不仅是要形式上承继周公以来的道统,而且是重视《春秋》的性质,他在《太史公自序》说:“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春秋》以道义,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可见司马迁对“春秋之义”和“春秋笔法”心仪已久,这是他要承孔子的真意、秉承《春秋》褒贬精神,撰述《史记》。

三、司马迁要肩负史家职责。据《后汉书百官志》载,“太史令”只是俸禄六百石的小官,职责仅在于管理图籍,掌管星象天文,最多也只是记录上代及当代事情,并无著述的责任。然而,司马谈和司马迁明显不满足于“拾遗补蓺”。司马谈早有整理上代历史的计划,可惜却“发愤而卒”,临终前叮嘱司马迁,认为“自获麟以来,史记放绝。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甚多,身为太史令,有完成论载上代历史的任务。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也指出身为太史的职责说:“且余尝掌其官,废明圣盛德不载,灭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不述,隳先人之言,罪莫大焉。”因此,司马迁一心秉承先人世传及“述往事以思来者”的责任感,决意撰述《史记》。在《报任安书》中亦透露著述《史记》的目的,他说“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可见他不但要完成太史令的责任,更要尽史学家的职责。

此书记事始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下限到汉武帝末年时期,前后跨越三千多年历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一十五字。“本纪”是全书提纲,按年月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表”用表格来简列世系、人物和史事。“书”则记述制度发展,涉及礼乐制度、天文兵律、社会经济、河渠地理等诸方面内容。“世家”记述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列传”是重要人物传记。其中的本纪和列传是主体。

按司马迁所说,编写的宗旨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究天人之际”是探秋天道和人事的关系,作者批判了原来的“神意天命论”,提出了“帝王中心论”。“通古今之变”,即探究历史的发展实况及其规律。

《史记》参考了众多典籍,如《左传》、《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和诸子百家等,同时参考档案、民间古文书籍。他还亲自采访,进行实地调查,然后对材料精心选择使用,治学态度异常严谨。

汉代之前的历史著作在内容、史事、材料、作者编撰水平上都无法和《史记》相比。可以说,《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通史,不但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基本都用这种体裁撰写。同时,书中的文字生动性,叙事的形象性也是成就最高的,鲁迅先生对史记的评价也很高。

司马迁去世之后,《史记》并没有立刻流行,被人重视。到汉宣帝时,司马迁的外孙经过努力,才开始流传,但到东汉时已经有了残缺。

注释方面,南朝宋的裴著有《史记集解》,是现存最早的旧注本,唐朝司马贞撰写《史记索隐》,有很多新见地,唐朝的张守节用毕生精力写成《史记正义》,成就较高。

该书现存早期的版本之一南宋黄善夫家塾刻本,被公认为善本,经商务印书馆影印收入百衲本《二十四史》明朝的《二十一史》本、清朝武英殿刻《二十四史》本参考价值都很高。清朝同治年间有金陵书局的刻本。1959年,中华书局所出标点校勘本利于现今的读者学习参。... ...

全书略于先秦,详于秦汉,所述秦商鞅变法至汉武帝晚年的历史,约占全书篇幅的五分之三左右。据司马迁说,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本纪”实际上就是帝王的传记,因为帝王是统理国家大事的最高的首脑,为他们作纪传而名之曰“本纪“,正所以显示天下本统之所在,使官民行事都有一定的纲纪的缘故。同时,也是全书的总纲,是用编年体的方法记事的。在“本纪”的写作中,司马迁采取了详今略远的办法,时代愈远愈略,愈近愈详。“本纪”托始黄帝,是因为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又是“正名百物”的祖师。将项羽列入“本纪”,一是秦汉间几年“政由羽出”,一是推崇其人格。

『柒』 关于二战的文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全球性大战,六十一个国家和地区,二十多亿人内口被卷入其中。容
参战兵力超过一亿人,大约九千万士兵和平民伤亡,三千万人流离失所。其空前的广度、深度和烈度,
成为人类战争史上的一次大革命,给予军事战略和战争观以巨大影响。回首二战,那一幅幅残酷而血腥、
雄伟而悲壮的历史画面,永远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令人难以忘怀。

『捌』 高中历史书一战二战期间所以的事件和对应的时间

(川)07界升学总复习(一)----两次世界大战比较
两次世界大战大事年表
一战 二战
1882年 三国同盟建立 1929-1933年 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1907年 三国协约建立 1933年 希特勒上台,后使德国成为大战欧洲策源地
1914年 萨拉热窝事件 1936年 日本军部为首的法西斯建立,远东策源地形成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一战爆发 1938年 慕尼黑阴谋
1916年 凡尔登战役 1939年9月 德国突袭波兰,大战爆发
1917年 俄国十月革命后退出一战 1941年 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莫斯科保卫战
美、中加入协约国作战 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1918年 德国投降,一战结束 1942年 《联合国家宣言》发表,反法西斯同盟成立
斯大林格勒战役(转折)中途岛战役,阿拉曼战役
1943年 意大利投降,法西斯集团开始瓦解
1944年 诺曼底登陆,第二战场开辟
1945年 雅尔塔会议
苏军攻占柏林,德国投降,欧洲战场结束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签字,二战结束

『玖』 一部描写二战时期的书。

德国作家,孔萨复利克的小说

《冒制牌新郎》

那是两个战友,一个是医学院的学生,另一个是个钳工
在1944年,那个学生按照当时的习惯,举行了战地婚礼,新娘是一个药剂师的女儿,两人是通过信件认识的,没有见过面,两人在异地同时举行仪式

接着,苏联的反攻,打垮了德国人,他和他的朋友在过河的时候被击中了,死前要求朋友照顾好自己的新娘,不要让她知道自己死了
于是他的那个朋友顶替了他的身份,活着回到德国

他一直以新的身份过了一生,直到死后才用日记说明了一切

『拾』 二战议论性文章1500字,希望是出自凤凰周刊,人民日报的。在线等,急!

新华网北京9月2日电 9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任仲平文章:让历史照亮人类的明天——写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
任仲平
(一)这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
1945年9月2日,泊于东京湾的密苏里号战列舰,在包括中国在内的9个受降国代表注视下,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随军记者朱启平目睹了这一幕。签字完毕,一看表,时间正是9点18分。
从“九一八”那个悲惨的时候,到9月2日的胜利时刻,战败者乘船远去的“落日”余晖中,英勇悲壮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落下帷幕。9月3日,四万万中国人民举国同庆,庆祝属于自己的胜利。
有人说,短暂的20世纪也是“战争的世纪”。在这个充满苦难的百年中,第一次世界大战席卷欧、亚、非三大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4年烽火,吞噬了上千万人的生命。时隔21年,伤口还未愈合,更大规模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战争波及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世界人口4/5被卷入,1.9亿人因战火而伤亡。
“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这句源自前南斯拉夫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台词,成了描述二战气息的经典语言。那场给人类带来浩劫的战争已永远地成为了历史,但灼热的历史依旧在燃烧,战争的阴霾从未在这个星球上彻底散去。
近70年来,世界一直处于漫长的“战后时期”:战争的土壤没有被彻底清除,挑战公理正义的右翼势力正在复活;改善全球治理的努力虽在加大,多边协商机制依然脆弱。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发展一直与捍卫用几千万人生命换来的胜利成果息息相关。
雨果曾说,历史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反映过去的倒影。站在新世纪的第二个10年回望,为什么一战的惨痛教训未能避免二战的发生?怎样杜绝20世纪人类浩劫的重演?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人们,如何进入理解和互信的良性循环,找到和平与发展的光明之路?
(二)“想获得和平必须了解战争”,历史学家这样总结。
西方有个流行的比喻: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上半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下半场,中间二十多年是“幕间休息”。
1919年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凡尔赛和约》,成为一战后国际体系的重要基础。整个会议被英、法、美三国把持,它们与日本等国瓜分了同盟国集团此前的势力范围。而包括中国在内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利益,则沦为牺牲品。
以分赃为目的的“和会”与“和约”,注定无法彻底清除引发战争的根源、实现真正持久的和平,却为德、日法西斯后来发动二战埋下祸根。没有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没有民主化的国际制度,弱国、小国和穷国的利益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强权政治的横行只会进一步刺激侵略的贪欲。
历史证明,在炮火难以撼动的旧国际体系下,一场更为可怕的战争已经播下种子。法国元帅福煦在《凡尔赛和约》签字后说:“这不是和平,而是20年的休战。”列宁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靠《凡尔赛和约》来维持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一战结束后20年,武装人员比1913年差不多翻了一番;国与国之间的对抗和种族仇恨仍旧根深蒂固。
二战爆发前,从来不坐飞机的英国首相张伯伦,专门坐飞机去德国与希特勒签订协定,然后在世人面前举起记录《慕尼黑协定》的那几张白纸,高声宣布说他与法国总理达拉第“为世界赢得了一代人的和平”。结果不到一年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战争以空前残酷的方式,给人们带来无比沉重的启示。
(三)法西斯主义给世界带来巨大灾难,给人类文明造成空前浩劫。诗人保罗·策兰在名作《死亡赋格》中描述犹太人被迫一边奏舞曲一边掘墓的场景,成为烙在人类历史上再也无法抹去的创痕;纳粹德国用种种残酷手段,造成了欧洲几千万人死亡,集中营里的暴行让哲学家阿多诺感叹“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
而在东方大地上,日本侵略者肆意屠杀中国军民,强行掳掠劳工,蹂躏和摧残妇女,进行细菌战和化学战,制造了南京大屠杀等一系列灭绝人性的惨案,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据不完全统计,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按1937年的比值折算,中国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
这是一场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自由与专制的人类命运大决战。

阅读全文

与高中语文书上以前关于二战的文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