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年级语文 >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1总结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1总结

发布时间:2020-12-21 09:48:45

1. 求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必背古诗词和课文,有原文最好,谢谢

※必修※

首先列一个目录 =v=

《沁园春 长沙》 毛泽东
《氓》《采薇》 诗经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短歌行》曹操
《归园田居 其一》 陶渊明
《蜀道难》 李白
《秋兴八首 其一》 《咏怀古迹 其三》 《登高》 杜甫
《琵琶行》 白居易
《锦瑟》 《马嵬 其二》 李商隐
《望海潮》《雨霖铃》 柳永
《念奴娇 赤壁怀古》《定风波》 苏轼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醉花阴》《声声慢》 李清照

下面是具体的内容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氓》 诗经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采薇》诗经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 维常之华。彼路斯何? 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牧騤騤,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蜀道难》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琵琶行》 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马嵬》 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望海潮》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雨霖铃》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找的好累!纯手动!求分】

2.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的所有要背的古诗文有哪些

《沁园春 长沙》 毛泽东
《氓》《采薇》 诗经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短歌行》曹操
《归园田居 其一》 陶渊明
《蜀道难》 李白
《秋兴八首 其一》 《咏怀古迹 其三》 《登高》 杜甫
《琵琶行》 白居易
《锦瑟》 《马嵬 其二》 李商隐
《望海潮》《雨霖铃》 柳永
《念奴娇 赤壁怀古》《定风波》 苏轼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醉花阴》《声声慢》 李清照

3.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到必修五所有文言文列表

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

必修二

离骚、孔雀东南飞内并序、兰亭集序、赤壁赋、容游褒禅山记

必修三

蜀道难、琵琶行并序、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师说

必修四

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

必修五

归去来兮辞并序、滕王阁序、逍遥游、陈情表

(3)人教高中语文必修1总结扩展阅读

现今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言。

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

随着历史变迁,口语的演变,文言文和口语的差别逐渐扩大,“文言文”成了读书人的专用。

文言文的特色有:言文分离、行文简练。

文言的特点,是相对白话(包括口语和书面语)而言的,主要表现在语法与词汇两方面。

4.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目录

第一单元
1.*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2.诗两首
雨巷.............................................................戴望舒...........
再别康桥......................................................徐志摩.........
3.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 ......
第二单元
4.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5.荆轲刺秦王........................................ 《战国策》...........
6.*鸿门宴............................................ .....司马迁 ...........
第三单元
7.记念刘和珍君..........................................鲁迅 ............
8.小狗包弟.............................................. ...巴金 .............
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梁实秋 ........
第四单元
10.短新闻两篇
别了,“不列颠尼亚”.......................... ....周婷 杨兴 ......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罗森塔尔 ......
11.包身工....................................................夏衍 ............
12.*飞向太空的航程............................ .....贾永曹智 白瑞雪 ....

5.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的全部课文原文

前两天我们学业水平测试
老师专门给记了必背。
不知道楼主哪儿的。反正我们是新课标版。
老师权说考试的时候得出各个版本都有的文章。
嘿嘿。所以,偷个懒。
就好好掌握这些吧:
沁园春
鸿门宴
采薇
归园田居
兰亭序
赤壁赋
蜀道难
登高
琵琶行
锦瑟
劝学
师说
念奴娇
永遇乐
滕王阁序
项脊轩志
陈情表。
至于重点课文,老师大概都讲每个单元的前两课。
其实课文无所谓的
主要是文言文一定得好好学。每篇。

6.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必修二总结

我是从以前的笔记中总结的,《氓》、《采薇》、《离骚》两段、《诗三首》我没有你要的那些重点,《赤壁赋》、《游褒禅山记》等学了,我会再帮你总结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烛之武退秦师
1.实词:
1) 且贰于楚也。贰:数词用作动词,从属二主。
2) 晋军函陵。军:名词用作动词,驻扎(军)。
3) 越国以鄙远。鄙:名词意动,以……为边邑
4) 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动词,增加。
5) 敢以烦执事。敢:怎敢。
6) 又欲肆其西封。肆:动词,扩展。
7) 若不阙秦。阙:使动用法,使……亏损,缺损。
8) 失其所与。与:动词,结交。
9) 烛之武退秦师。退:使动,使……撤退
10)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亡:使动,使……灭亡。
11) 阙秦以利晋。利:使动,使……获利
2.虚词:
1) 之:
a) 子犯请击之。②代词,代秦军。
b) 许之。②代词,(退秦)这件事。(事)
c) 公从之。②代词,代佚之狐。(人)
d) 是寡人之过也。③结构助词,的。
e)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④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2)以:
a) 以其无礼于晋:①连词,因为
b) 焉用亡郑以陪邻:②连词,表目的,来
c) 越国以鄙远:②连词,表目的,来
d) 敢以烦执事:③介词,拿,用
3)而:
a) 今急而求子:连词,表顺承,就,才。
b) 夜缒而出:连词,表修饰,指动作的方式。
c)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连词,起连接作用,无意义
d) 朝济而夕设版焉:连词,表转折,竟然,却。
e) 因人之力而敝之:连词,表转折,相当于“却”
4)其:
a) 以其无礼于晋:(代词,指郑国 )
b) 君知其难也:(代词,它,这件事 )
c) 共其乏困:(代词,他们,指使者)
d) 失其所与:(代词,自己)
e) 吾其还也:(语气词,表示希望或商量语气,还是)
5)焉:
a) 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无意义。
b) 朝济而夕设版焉:语气词,无意义
c) 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代词,为什么
d) 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
3.句式:
A. 宾语前置句:
1. 何厌之有?——有何厌?
B. 状语后置句
1. 以其无礼于晋——以其于晋无礼
2.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佚之狐于郑伯言曰
3.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若亡郑而于君有益
C. 判断句:
1. 是寡人之过也。标志:是……也
2.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无标志
3. 失其所与,不知。无标志
4. 以乱易整,不武。无标志
D. 省略句
1.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
2. 敢以( 之 )烦执事
3. 若舍郑以( 之 )为东道主。
4. 晋军( 于 )函陵
《荆轲刺秦王》
1. 闻、引、见、迟、诚
1) 闻:
乃今得闻教!闻:听到。
使使以闻大王闻:使…听到。(报告)
2)引:
秦王惊,自引而起:挺起身。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举起。
3)见:
秦王必说见臣:召见。
乃遂私见樊於期:会见。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表被动。
图穷而匕首见:出现。通“现”
未尝见天子:看见过。
4)迟:
太子迟之。形容词意动,认为…迟。
5)怪:
群臣怪之。形容词意动,觉得…怪
6)诚:
诚能得樊将军首:连词,如果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副词,的确,确实。
7)就:
荆轲遂就车而去:动词,登上。
轲自知事不就:动词,成功。
2. 句式:
一、两个被动句。
①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②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二、两个表原因的判断句。
①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②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三、两个一般判断句。
①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②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四、两个定语后置句。
①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②群臣侍殿上者
五、两个状语后置句。
①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秦王(以)金千斤,邑万家购之。
②取之百金。—(以)百金取之。
3. 虚词用法
一、而:
1) 图穷而匕首见(承接)
2) 荆轲遂就车而去(承接)
3) 秦王还柱而走(修饰)
4) 倚柱而笑(修饰)
5) 伏尸而哭(修饰)
二、以:
1)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介词,因为
2) 丹不忍以己之私:介词,因为
3) 使工以药淬之:介词,用
4) 日以尽矣:副词,通“已”,已经
5) 皆白衣冠以送之:连词,表目的,来
6) 不敢兴兵以拒大王:连词,表目的,来
7) 使使以闻大王:连词,表目的,来
8) 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介词,按照
9) 而乃以手共搏之:介词,用
10) 乃欲以生劫之:介词,用
11) 箕踞以骂 :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
4. 6个通假字
1) 秦王必说见臣 :“悦”,高兴
2) 日以尽矣 :“已”,已经
3)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反”,返回
4)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秦武阳色变振恐、故振慑:“震”,害怕
5) 秦王还柱而走 秦王方还柱走:“环”,绕
6) 卒起不意、而卒惶急无以击轲、卒惶急不知所为:“猝”,突然
5.词类活用
1) 进兵北略地 北:名作状,向北
2) 樊於期乃前曰 前:名作动,上前
3) 函封之 函:名作状,用匣子
4) 太子迟之 迟:意动,以为迟
5) 皆白衣冠以送之 白衣冠:名作动,穿白衣戴白帽
6) 前而为歌 前:名作动,上前
7)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日夜:名作状,日日夜夜
8) 发尽上指冠 上:名作状,向上
9) 函封 函:名作状,用匣子
10) 使使以闻大王 闻:使动,使…听到禀告
11) 乃朝服 服:名作动,穿上朝服
12) 群臣怪之 怪:意动,以之为怪
13) 前为谢曰 前:名作动,上前
14) 箕踞以骂 箕踞:名作状,像簸箕一样
15) 左右既前 前:名作动,上前
16) 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 绝:使…断
6.古今异义:(前古义,后今义)
1)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穷困:处境艰难,走投无路/贫穷
2) 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今闻购将军之首
购:悬赏征求/买
3)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偏袒:袒露一只臂膀/袒护
4) 诸郎中执兵
郎中:宫廷侍卫/医生
5) 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
涕:眼泪/鼻涕
鸿门宴
一、 通假字:
a) 具以事告。具通“俱”
b)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 内通“纳”
c) 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 ”
d)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
e)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f) 令将军与臣有却 却通“ 隙”
二、 词类活用:
a) 沛公军霸上。 军:驻军 名词作动词
b) 沛公欲王关中。 王:称王 名词作动词
c) 好美姬。 好:喜好 形容词作动词
d) 素善留侯张良。 善:与……交好 形容词作动词
e) 臣活之。 活:使……活 使 动
f) 吾得兄事之。 兄:像对待兄长那样 名词作状语
g) 籍吏民。 籍:编造史册 名词作动词
h) 旦日,沛公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从:带着,使动用法
i) 范曾数目项王 目:使眼色
j)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翼:像鸟张翅一样
k)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如:就象
l) 从骊山下,道芷阳间行 道:取道 间:抄近路
三、 古今异义:
a) 沛公居山东时。 山东:指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
b) 约为婚姻。婚姻:儿女亲家
c)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指意外事故
四 句式:
a) 客何为者? 宾语前置
b)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判断句
c)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判断句
d) 今者,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也。 判断句
e)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判断句
f) 此天子气也 判断句
《兰亭集序》
1)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相与:相处,交往;与:交好。俯仰:表时间短
2)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或:有的;诸:兼词,之于,从……中(省略句,介词结构后置句。)
3)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因:依,随着。省略句,介词结构后置句
4)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虽:尽管;趣:通“取”
5) 不能喻之于怀
介词结构后置
6)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一:数词作动词;齐:形容词作动
7) 亦有感于斯文
斯文:古今异义
8) 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
介词结构后置句
9) 及其所之既倦
及其:古今异义,等到他
10)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犹:尚且。以之兴怀:因它引起心中的感触。

7.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的全部课文原文

前两天我们学业水平测试
老师专门给记了必背。
不知道楼主哪儿的。反正我专们是新课标。
老师说考试的属时候得出各个版本都有的文章。
嘿嘿。所以,偷个懒。
就好好掌握这些吧:
沁园春鸿门宴采薇归园田居兰亭序赤壁赋蜀道难登高琵琶行锦瑟劝学师说念奴娇永遇乐滕王阁序项脊轩志陈情表。
至于重点课文,老师大概都讲每个单元的前两课。
其实课文无所谓的主要是文言文一定得好好学。每篇。

8.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的目录是什么

《沁园春 长沙》,《雨巷》,《再别康桥》,《大堰河——我的保姆》,《烛之回武退秦师》等。

9.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二中的文学常识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学常识汇编第一册 1、毛泽东, 2、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原名戴梦鸥。中国现代派诗人。《雨巷》是其成名之作,并由此获“雨巷诗人”的称号。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公开反对革命和无产阶级文学运动。作品有《志摩的诗》《猛虎集》《云游集》。代表作《再别康桥》。 3、艾青, 4、《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历史散文。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前后记叙了春秋时期(东周前期)240多年的史事。 5、《战国策》,西汉末年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共33篇。记事上起于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下迄秦二世元年(前209),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和有关的谋议或辞说。标志着我国古代散文发展到一个新高度。刘向,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和文学家。 6、司马迁,约前145-前90,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别称太史公,简称史迁,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靠近龙门,所以司马迁自称"迁生龙门"《太史公自序》龙门,龙门山,很有名气。传说大禹曾在龙门开山治水)。与司司马光并称为“史界两司马”,与班固并称“班马”。司马迁撰有《史记》《报任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著书的抱负,为历代传颂 )。 7、《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历史散文,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公元前91年完成,开创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种体例。被誉为“实录、信史”, 鲁迅曾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之一,前“三史”、“四史”之首。记载了自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三千多年间的历史,共一百三十篇,分十表、八书、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其人物传记开我国史传文学先河,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 8、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21年发表《阿Q正传》成功地塑造了阿Q之一典型形象,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不朽名著。1923年写成小说集《呐喊》,为现实主义小说奠定了基础。 作品:小说集:《呐喊》《彷徨》 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末编》《集外集》《集外集拾遗》自 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自题小像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9、 巴金, 10、梁实秋, 11、夏衍,第二册 1、朱自清,1898-1948,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学生时代即创作新诗,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22年发表长诗《毁灭》(当时被称为一流的作品,是一部足以令诗坛安慰的作品)。诗集《踪迹》、散文集《欧游杂记》《背影》,散文名篇:《背影》《绿》《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等。其散文被称为“至情之文”,“至美之文”。1948年8月拒绝接受美国的救济粮,因贫病在北平逝世。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2、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1921年6月,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等人酝酿成立了新文学团体创造社。7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问世。另有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薄奠》,文艺论著《小说沦》、《戏剧论》。1928年加入太阳社。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为发起人之一。1945年9月17日被日本宪兵队杀害于苏门答腊。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3、陆蠡, 4、《诗经》,我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搜集了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期约五百年间的诗歌,共305篇。先秦统称为“《诗三百》”“《诗》”,西汉时成为官定儒家经典之一,故称《诗经》。一般认为是孔子删定的。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开创了我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风”又叫“国风”,共160篇,大都是各地民间歌谣,这是《诗经》的精华;“雅”分《大雅》《小雅》共105篇,内容主要是歌功颂德的;“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多是祭祀用的乐歌舞曲。诗歌的形式以四言为主,多数为隔句用韵,普遍运用“赋、比、兴”的手法。 5、 “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6、“楚辞体”,兴起于战国,以屈原为代表所创作的诗歌样式,具有楚国的地方特色,是继《诗经》以后出现的一种新诗体。因楚辞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屈原的《离骚》,故后人也称“楚辞体”为“骚体”。 7、《楚辞》,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西汉刘向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和汉代人仿写的作品汇编成集,为《楚辞》,故“楚辞”又成为作品集名。其中《离骚》是其代表作,共三百七十多句,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情诗。种《诗经》中的国风并称“风骚”,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8、屈原,约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末期楚国人,名平,字原,号灵均,出身贵族,曾任左徒、三闾大夫。我国第一个爱国主义、浪漫主义诗人,开创楚辞体,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农历五月初五是他投汩罗江自沉的纪念日。 9、“乐府”,原是西汉的一个官署的名称,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包括文人乐府和乐府民歌两部分)。其特点是继承了《诗经》的写实传统,叙事成分增加,在形式上突破了四言体和骚体,形成了在我国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杂言诗和五言诗。 10、《玉台新咏》,总集名,南朝陈代徐陵(507-583)编,共10卷,书成于梁代,是《诗经》《楚辞》之后一部很有影响的古诗总集。代表篇目有《孔雀东南飞》。 11、《孔雀东南飞》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 12、文化常识:五更夜间时辰 五夜 五更 时间黄昏 甲夜 一更 19-21 人定 乙夜 二更 21-23 夜半 丙夜 三更 23-1 鸡鸣 丁夜 四更 1-3 平旦 戊夜 五更 3-5 13、《古诗十九首》,南朝梁明太子萧统在《文选》中所辑十九首“古诗”,题为《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主要抒写游子矢志无成和思妇离别相思之情,真实反映了东汉后期动荡黑暗的社会生活,抒发了对命运、人生的悲哀之情。 14、建安文学,建安(196-220),汉献帝的年号,建安时期,政治、思想和文学诸方面都产生急剧变化,呈现出新的面貌。特别是诗歌,打破了西汉辞赋独盛和文人诗沉寂的局面,“三曹”“七子”蔡琰等人创作出一大批作品,形成了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文人诗的创作高潮。成为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开端。 15、建安风骨:(1)风,指思想上反映当时社会的离乱和人民疾苦,表达诗人建功立业的要求。(2)骨,指艺术上意境宏大,笔调明朗,抒情直接,形成一种悲凉慷慨、刚健有力的风格。 16、“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17、“七子”:孔融、王粲、刘桢、陈琳、阮瑀,应玚、徐干 18、曹操,155-220,小名阿瞒,字孟德,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汉献帝时官至丞相,后被封为魏王,死后其子曹丕代汉建魏,追尊为魏武帝。有抒情诗《观沧海》《龟虽寿》《蒿里行》《短歌行》等篇。 19、陶渊明,365-427,东晋诗人,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谥靖节,因此世号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浔阳柴桑(江西九江)人。我国第一位杰出的四园诗人。散文有《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诗歌有《归园田居》《饮酒》。 20、王羲之, 303-361,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王会稽”,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与他的儿子王献之并称为"二王"。代表作品有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行楷《兰亭序》等。 21、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今四川眉山)人,文学家。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同为唐宋八大家,后人称之为“三苏”。散文、诗词、书法,都独具风格,自成一家。诗词开豪放一派。与韩愈并誉为“韩潮苏海”。生前以功业节操获封“鲁郡开国公”,身后被追封为“司徒”,谥号“文忠”,世称“颜鲁公”。宋嘉佑二年(1057年)进士,曾官礼部尚书,翰林学士等职。他一生坎坷,多次被贬官放逐。他在宋神宗时曾受重用,然因新旧党争,屡遭贬抑,出任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方官;又因作诗“讪谤朝政”(乌台诗案),被人构陷入狱。出狱后贬黄州。此后几经起落,再贬惠州、琼州,一直远放到儋州(今海南儋县),从此随缘自适,过着读书作画的晚年生活。他的书画同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著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 22、唐宋散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23、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人(现为抚州东乡县上池里洋村),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神宗初即位,诏安石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熙宁二年(1069)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文。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 散文,雄健简练,奇崛峭拔;诗歌,大致可以罢相(1076年左右)划界而分为前、后期,前期的诗歌长于说理,倾向性十分鲜明,涉及许多重大而尖锐的社会,问题注意到下层人民的痛苦,替他们发出了不平之声,后期隐居,流连、陶醉于山水田园中,题材内容比较狭窄,大量的写景诗、咏物诗取代了前期政治诗的位置,抒发一种闲恬的情趣。》)。《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通过描写金陵(今江苏南京市)壮景及怀古,揭露六朝统治阶级“繁华竞逐”的腐朽生活,豪纵沉郁,被赞为咏古绝唱。它同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一词,开了苏东坡豪放的先声,给后来词坛以良好的影响。 24、蔡元培, 25、马丁?路德?金,

阅读全文

与人教高中语文必修1总结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