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有什么好的方法 谢谢
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多读多做(最好能够保证一天练习一篇阅读理解),在读的过程中学会归纳、分析、总结、反思。下面分享一点阅读技巧,希望对你有帮助。
首先,可以学习一些快速阅读,快速阅读是一种高效的阅读学习方法。掌握快速阅读之后,在阅读文章、材料的时候可以快速的提取段落、文章的脉络和重点,促进整理归纳分析,提高阅读理解效率;同时很快的阅读速度,还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游刃有余的做其它事情。具体练习见《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训练》,安装软件即可进行试用训练。用软件练习,每天一个多小时,一个月的时间,可以提高阅读速度5倍左右,记忆力、理解力等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最终提高阅读、学习效率,取得好成绩。
在阅读过程中,要学会并养成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阅读的习惯,使我们在阅读时善于发现重点、新问题、新观点和新材料。在读书的过程中或读完一本书的时候,要学着做点读书笔记,记录一下书本的脉络主旨、主要人物、事迹、以及阅读感悟等,一些优美词句也可以摘抄一下。比如,段落:掌握段意最方便的办法是抓“主句”,也就是抓住说明全段主要意思的句子。其次,抓住文章的脉络主旨:有的文章,标题就说明了中心思想,有的在文章开头和结尾点明中心思想,有的则通过主要事件来表达中心思想,只要根据主要事件,就能很快确定中心思想。其三,对于文章、书籍中的主要人物、事迹、观点、中心思想等一些重点,要有意识的进行记忆,形成自己的思维导图,促成更好的理解。
2. 请语文高手推荐一本好的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辅导书
作为刚高考完的高考生,建议你做各省高考题即可。
3. 高中阶段语文要求阅读的所有课外书
1 高中语文课外必读书目、必背古诗文篇目
一、 课外阅读推荐书目
1. 论语 孔子
2. 三国演义(上)(下) 罗贯中
3. 红楼梦 (上)(下) 曹雪芹
4. 呐喊 鲁迅
5. 女神 郭沫若
6. 子夜 茅盾
7. 家 巴金
8. 雷雨 曹禺
9. 围城 钱钟书
10. 谈美书简 朱光潜
11. 哈姆雷特 莎士比亚
12. 堂
4. 推荐一本适用于初中生提高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书,谢谢
适用于初中来生提高语文阅自读理解能力的书,书名叫《一起悦读周计划》系列丛书,这系列的丛书共12册,分为初级1~6卷和高级1~6卷,其中初级卷非常适合初中生阅读。
《一起悦读周计划》系列丛书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选编,主编:石恢,特邀顾问:谢冕曹文轩。作家石恢,青少年阅读教育专家,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上世纪90年代曾从事文学创作,著有长篇小说《朝雾》(重庆出版社)等。
(4)高中语文阅读理解书籍扩展阅读:
推荐理由:
1、根据少年儿童读者学习的实际情况,以周为时间单位,制定阅读周期,可以有效地培养自觉的阅读习惯,这是一种非常有价值和终生有用的阅读习惯。
2、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外阅读是为初高中学生精心量身定做的,与现行教材选文的主题和作者相呼应。
3、快乐阅读,即自由阅读而不是功利阅读,是趣味阅读而不是专业阅读,是寻找快乐阅读。只要你有耐心读一读,浅尝一下,就会发现这是一本非常用心的书,可以带领你看到更深层次的思想世界。最重要的是坚持,只要你坚持,就几个星期。
5. 高中语文课外必读书目是什么
第本书 《论语》
第2本书 《匹克威克外传》
第3本书 《三国演义》
第4本书 《老人与海》
第5本书 《红楼梦》
第6本书 《哈姆莱特》
第7本书 《呐喊》
第8本书 《堂吉诃德》
第9本书 《史记》
第10本书《子夜》
第11本书《巴黎圣母院》
第12本书 《女神》
第13本书 《围城》
第14本书 《歌德谈话录》
第15本书 《欧也妮·葛朗台》
第16本书 《家》
第17本书 《普希金诗选》
第18本书 《苏菲的世界》
第19本书 《雷雨》
第20本书 《复活》
第21本书 《谈美书简》
第22本书 《麦田里的守望者》
第23本书 《傅雷家书》
第24本书 《人类的故事》
第25本书 《古文观止》
第26本书 《飞鸟集》
第27本书 《富兰克林自传》
第28本书 《撒哈拉的故事》
第29本书 《致加西亚的信》
第30本书 《悲惨世界》
第31本书 《昆虫记》
第32本书 《文化苦旅》
第33本书 《平凡的世界》
第34本书 《杰出青少年的七个习惯》
第35本书 《余光中诗选》
第36本书 《果壳中的宇宙》
第37本书 《病隙碎笔》
第38本书 《蒙田随笔集》
第39本书 《活着》
第40本书 《我的心中每天开出一朵花》
累死了...
6. 高中语文阅读课外书和刷题哪个效果好
“阅读与学业从来就是不矛盾的”
一位小学生家长的妈妈发现,再美好的计划都跨不过上学这道坎儿。在孩子上学之前,这位妈妈一直坚持给孩子读各种故事,也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但是,自打上学以后,孩子阅读的时间被一点点地挤掉了,“又要完成学校的作业,又要保证孩子睡眠,只能有所取舍。”这位妈妈说。
这位妈妈的苦恼绝非个案。在巨大的应试压力面前,如何平衡阅读和学业,是摆在很多父母,尤其是城市父母面前的一道难题。
一项调查表明,59.2%的学生只用很少的一部分时间来阅读课外书籍,甚至有6.2%的学生阅读时间为零,只有12.3%的学生花在阅读方面的时间比较多。
“国外大量研究证明,家庭作业越多,孩子可能会越笨。重复的练习是孩子最讨厌的事情,这只能提升孩子掌握知识的熟练程度,但是对孩子智慧的发展并无作用。”
依据孩子读教科书和课外书的情况,朱永新把孩子分成了4种类型:
一种孩子既不爱读教科书,也不爱读课外书,“这样的孩子肯定是愚昧无知的”;
第二种孩子既爱读教科书又爱读课外书,“这样的孩子必然发展潜力巨大”;
第三种孩子只读教科书不读课外书,这样的孩子可能成绩不错,但是却没有什么发展潜力;
最后一种孩子是不爱教科书只爱课外书,“这种孩子也许成绩不理想,但还是有希望的。”
“阅读与学业从来就是不矛盾的。”朱永新说,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始终把握住两套教学大纲:第一套大纲是指学生必须熟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第二套大纲是指课外阅读和其他的资料来源,这两套大纲绝不是相互矛盾的,而是相互促进和补充的。
朱永新介绍,在一些进行新教育实验的学校中,有些老师可以仅用1个月的时间把课程讲完,剩下的大量时间进行阅读。
现在很多家长和老师只盯着分数,而成长绝对不仅仅是成绩的增长。“阅读会让教育变得更加美好,它在给孩子的成长打好精神的底色。”朱永新说。如果我们的孩子在10多年的教育历程中,还没有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一旦他们离开校园就会将书永远地丢弃在一边,教育一定是失败的;相反,一个孩子在学校的成绩普普通通,但是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养成了终身学习和阅读的习惯,一定比考高分的孩子走得更远。“学校教育实际上不仅仅像母乳一样给我们最初的滋养,最重要的是通过阅读让我们学会自主飞翔。”
事实也证明,大量的课外阅读并没有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
朱永新介绍了四川成都一所私立学校的陈美丽老师班里的故事。陈老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入了大量的阅读,像《夏洛特的网》《波丽安娜》《山居岁月》《中国神话传说》《希腊神话》等。结果,陈老师班里的成绩并没有因为大量的阅读而下降,反而比排在第二名的班级高出三四分,比排在最后一名的班级高出了10分,比年级平均成绩高出了5分。
7.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
答案:
8. 听说高中语文需要大量课外阅读,请问具体可以读哪些书籍
不知道你读过【红楼梦】吗?这是要精读的~【古文观止】中有许多经典篇目,【史记】中的讲项羽和秦始皇的貌似都不错~~古文的话,唐宋八大家的文章可以读一些,有许多是高中必背课文~
9. 求一本比较好的高中语文阅读专题训练书
高中语文能力激活--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10.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怎么拿分
提高阅读理解力要结合上下文、作者时代背景等来理解,还有更重要的是要有逻辑思维能力。
阅读理解的层次有初浅的、有深入理解的,初浅的主要是对表面上的字词有识别的能力,但作者深层次的表意不一定能明白。比如,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写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从字面上看,苏轼是在游山玩水,如果分析他的时代背景可以看出苏轼是在借景抒情。因为当时苏轼被陷害贬黄州,自己的政治主张得不到当局者的采纳,实质上是表达了作者一种孤独、无助、无奈和被困的感情,也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来针砭时弊,提醒当局者不要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错误。
传统的观念认为,学习语文这些文科只要死记硬背就行了,其实不然,死记硬背只是初浅的学习方法,实质上,语文学习更需要深入思考,特别是具备逻辑思维能力才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比如,唐代诗人贾岛曾定的诗,“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朱光潜先生觉得这里的“敲”应当换为“推”,本人认为这是合理的,但这是唐代大文豪韩愈改为“推”的,后世很多人都不敢“推敲”。为什么呢?我觉得这个时候应当有逻辑思维,贾岛写此诗时是个僧人,还没有还俗,这个时候他的思维是“四大皆空”的,他整首想表达的主要意思是“空静虚无”,整首诗表达的环境是很安静的,如果用“敲”就破坏了这种美好的“宁静”,而“推”则是悄悄进入的,因为这个僧人和朋友是非常好的朋友,可能晚上就住在朋友家,根本没有必要“敲”门。
综上可见,提高阅读理解是不容易的事,不是说学语文没有学数学那么难。另外,要想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需要“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还要查阅大量其它相关资料,这种需要大量阅读,有些同学提高阅读量借助诸如精英特的速读记忆工具,还有权威网络知识,还有趣味性,借助科技手段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