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有关于六年级上册的《只有一个地球》的相关资料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过程设计以及课件图片资料
作者: admin 发布日期: 2006-9-24 查看数: 42 出自: http://www.my0728.com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播放课件,教师诵读
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有一个美丽的星球,她是人类的家园,她是太阳和月亮的朋友。她就是(地球)?我们还可以管她叫什么?(花园、妈妈、摇篮、母亲...)
教师板书“地球”二字。
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介绍有关地球知识的课文,同学们答:只有一个地球。师板书:只有一个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师:同学们读得不错,老师也读一遍,大家听一听,好不好?师范读。
问:听出来了吗?课题应该怎么读?哪位同学教教我们怎么读?我们看谁读得更好?
3、我们看一看,文题叫“只有一个地球”,“只有一个”往往暗示着什么?(往往告诉我们要珍惜某个事物)。那本文呢?暗示我们要珍惜地球,要保护地球。那为什么要珍惜地球,保护地球呢?这好像是本文的一个大问题哦。谁能告诉我们这是为什么?
同学们默读课文,找一找,也可以小组讨论。
学生回答、补充,教师板书:和蔼可亲、无私慷慨、离开地球我们无处可去。
二、感受地球的可爱
1、师:地球是和蔼可亲的,无私慷慨的,那么地球究竟可爱在哪里呢?我们先来看一段画面。播放动画。
教师旁白:地球上有辽阔的草原、险峻的山岭、无边的海洋、茫茫的雪山,还有着各种各样惹人喜爱的小动物。那么文中是怎样描写地球的?大家到文中去找一找,读一读。
2、指导学生读,感受地球的可爱。指导读法:边读边想象,读出感情,边读边体会。
说到地球的美丽,你们还想读哪些句子?
多美的句子啊!你想怎么读来抒发你体会到的情感呢?
谁还来读一读?读出你自己的情感。你感受到了地球的可爱吗?
回放该片段,再次欣赏。
三、认识地球的无私慷慨
地球不仅美丽壮观、和蔼可亲,而且无私慷慨,那我们来找找看,从哪些句子我们可以看出地球的慷慨?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到这样的句子读一读。生回答。
(1)地球向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全班齐读。(只是矿产资源吗?还有没有其他的?)
(2)人类生存所需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等等也来自地球。
哦,原来地球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多!可以说我们身边的一切都来自地球。环顾教室,同学们逐一指出来自于地球(木材、钢材、塑料、书本)。
地球对人类是慷慨的,人类对地球做了什么?读这一部分文章找找看。
(1)人类不加节制的开采矿产资源。导致什么后果?(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还有呢?
(2)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的滥用化学品。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自然资源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
抓住“本来”二字。“本来”是什么意思?就是原本、原来。这是怎么回事呢?哦,原来过去自然资源是可以再生的,可是现在因为人类的破坏不能了。可见人类才是地球的杀手!
联系生活以及同学们搜集的资料,举例说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可能有:乱扔垃圾、乱排工业污水和生活废水、排放废气、砍伐树木、捕杀野生动物....
教师补充:过度放牧引起草原沙化、毁林开山引起泥石流、滥用抗生素产生抗药性、乱排工业废气引起酸雨、过量排放CO2导致全球气温升高、灾害性天气增多。
地球对人类是那么慷慨,可是人类总是贪得无厌。到头来害了自己,反而给自己的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真是自己害自己啊。就像那位宇航员说的那样: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出示幻灯)
指导朗读,读出喜爱和伤心,体会感情。
四、认识人类的不可转移
既然这样了,人类要怎么办呢?人类有解决的办法吗?(有!)在哪里?谁能告诉我们?
全班齐读这一段是什么想法呢?(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能行吗?生答:不行。为什么?因为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公里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理解40万亿公里。写一写40万亿公里有多少个0。40万亿公里是多远大家想象得到吗?这么说吧,大家知道的跑得最快的是什么?我告诉大家是光,光每秒30万公里。光跑上一年也才10万亿公里,40万亿公里光得跑上几年?4年,光都要跑上4年,这个距离可以说是非常非常遥远,难以想象。而且同学们注意到一个词没有:“至少”。
抓住“至少”二字分析。说明了什么?说明以光的速度跑4年都未必能够找到,可能需要跑上5年、6年,甚至更多。
这条路堵死了,还有其他的方法吗?还有,就是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这个办法行得通吗?不行。地球上的人太多了。地球上的人有多少?60亿,这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五、小结
看来人类的命运就是呆在这个地球上,哪儿也不能去,所以我们要珍惜地球,保护地球!我们只能这么做,我们必须这么做,因为我们—(指板书,省齐读:只有一个地球!),因为人类—(生齐读:只有一个地球!)
全班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六、升华感情,结束授课
同学们,你们深情的呼唤感动了我,我仿佛看到了地球妈妈含泪的微笑。珍惜地球、保护地球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因为我们—(指板书,省齐读:只有一个地球!),因为人类—(生齐读:只有一个地球!)
文章查看页面广告2
【论坛浏览】 【我来说两句】 【打印】 【大】 【中】 【小】 【关闭】
相关评论
作者: admin 发布日期: 2006-9-24
图片和课件
演示文稿.ppt
Ⅱ 六年级上册的册语文【只有一个地球】全文共计多少字
六年级上册的册语文【只有一个地球】全文共计718字
只有一个地球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物资源来说,它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但是因为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有人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公里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是,即使这些设想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
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Ⅲ 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内容
只有一个地球》小学课本原文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但是,地球又是一个半径只有6 300多公里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
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有这大,不会再长大。地球表面的面积是5.1亿平方公里,而人类生活的陆地大约只占其中的五分之一。这样,人类活动的范围就很小很小了。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物资源来说,它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地球上的矿产资源必将越来越少。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但是因为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有人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公里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是,这些设想即使实现了,也是遥远的事情。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
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地球是人类的母亲,是生命的摇篮。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太空看到的地球是一个美丽、晶莹而唯一有生命的星球,在它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总是无私地为人类作着贡献,但是由于人类不知珍惜,不加节制地开采和随意地毁坏,不但使地球的自然资源越来越少,还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灾难,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威胁。例如1995年7月份,我国发生的一件事:几家工厂因为过量地向大海和大气中排放污水和污烟,以致造成大量酸雨下降,使大片森林和庄稼受损。这样既污染了环境,又使自然资源受到严重损失。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受害了。同学们,科学家早已证明:在宇宙以地球为中心的四十万亿公里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只有一个地球,地球的公民们,快醒悟过来吧!从保护身边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做起,行动起来,让我们一起保护我们生活的大家园——地球!
本课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说明了保护的球生态环境的意义。课文从地球在宇宙的渺小、人类活动范围很小、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而又被不加节制地开采或随意破坏等方面,说明地球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威胁,然后,用科学研究的成果证明,当地球资源枯竭时,没有第二个星球可供人类居住,最后得出结论:人类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Ⅳ 这是六年级只有一个地球里的课文
人可以不断繁殖 ,而资源会随着人口增多不断减少
Ⅳ 六年级上册课文《只有一个地球》的问题
作者讲了地球外观美丽但很渺小;人的活动范围小;地球提供的版自然资源有限;不能权移居这几方面。地球的可爱表现在它的外观美丽壮观,为人类贡献了很多(主要是后者),容易破碎是因为人类随意毁坏自然,滥用化学品,造成遭难!
(1)这些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但是因为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其不能再生,还造成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2)最少在这个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这个范围外有没有,还是一个谜,说明人类只能居住在地球,不能移居!
希望对有你帮助!
加油!
Ⅵ 小学6年级语文:只有一个地球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100个字就行!!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等多种说明方法,科学地介绍了地球的多专方面知识,有力的属说明了“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们要懂得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并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出行动。 结论:人类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课文从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写起,引出了对地球的介绍;接着,从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人类活动范围很小、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而又被不加节制地开采或随意毁坏等方面,说明地球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威胁;然后,用科学家研究的成果证明,当地球资源枯竭时,没有第二个星球可供人类居住;最后,得出结论:人类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Ⅶ 六年级上册语文13课只有一个地球,一定要很全
课文解读
1.课文简说 “只有一个地球”,这是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提出的响亮口号,本文以此为题,采用科学小品文(文艺性说明文)的形式,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课文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先从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写起,引出了对地球的介绍;接着从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而又被不加节制地开采或随意毁坏等方面,说明地球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威胁;然后用科学家研究的成果证明,当地球资源枯竭时,人类目前无法移居到第二个适合的星球上;最后告诉读者:人类应该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课文采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等多种说明方法,科学地介绍了地球的多方面知识,有力地说明了“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用词严谨,表达生动,是本文语言的主要特点。同时,课文多处采用比喻、拟人等手法,体现了科学小品文语言的生动形象性。全文融科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于一体,在介绍科学知识的同时,又能激发读者的情感,启迪读者的思想。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了解地球的有关知识,懂得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二是引导学生学习“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方法,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生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情感;三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文章用词的准确,领悟文章的说明方法。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明白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懂得要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难点是通过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 2.词句理解 (1)对句子的理解。 ①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这是作者对地球的赞美,突出了地球的可爱与美丽,体现了作者对地球的热爱之情。句中将地球比作“母亲”“摇篮”,说明了地球是人类及万物生存繁衍的地方,简单明了的讲了地球与人类及万物生存的密切联系。比喻的运用使句子在表达上通俗易懂又生动形象,读起来极富感染力。 ②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渺小”是微不足道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地球在茫茫的宇宙中,就如同大海里的一叶扁舟般微小,由此可见,人类的活动范围是非常有限的。从而说明了地球对于人类而言是多么的珍贵,人类应该珍惜和保护地球。 ③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本来”是“原先、先前”的意思,它准确地点明了可再生资源已遭受破坏,强调了“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原先的可再生性,突出了现在的不可再生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结合前文“矿物资源”的阐述,再一次证实了自然资源的有限及面临的危机,从而给读者以警示、提醒。 ④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这句话引用了科学家的研究成果,“40万亿千米”直观地表明了范围之大,大到人类根本无法到达。“至少”一词是强调了目前的研究成果还只限于这个范围,“40万亿千米”以外的情况还不能确定,体现了说明的严谨性。同时,“至少”是“最少”的意思,又进一步说明了距离的遥远,从而简洁有力地证实:目前还找不到第二个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易于理解,又让人信服。 ⑤“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这句话引用了宇航员的感叹,与前文照应,简洁、形象地概括了地球的特征,突出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说地球“可爱”,是因为地球无私地养育着人类,孕育着万物。而“破碎”一词,一般用来形容玻璃、瓷器之类的易碎品,在这里可理解为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对地球的伤害,如,文中提到的资源枯竭的危机。这样表达不仅使句子生动形象,同时又能引起人类的警觉,突出了保护地球的紧迫性。 (2)对词语的理解。 晶莹:光亮而透明。文中指地球的外表光亮而透明。 资源: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 矿物:地壳中存在的自然化合物和少数自然元素,具有相对固定的化学成分和性质。大部分是固态的(如,铁矿石),有的是液态的(如,自然汞)或气态的(如,氦)。 恩赐:原指帝王给予赏赐,现泛指因怜悯而施舍。 滥用:胡乱或过度地使用。文中指胡乱或过度地使用化学品。 威胁:用威力逼迫、恫吓,使人屈服。文中指自然资源被破坏及一系列的生态灾难,会对人类的生存造成极大的危害,甚至最终使人类无法生存下去。 慷慨:慷(kāng)慨(kǎi)意思为充满正气,情绪激昂;不吝啬。反义词有吝啬、近义词为大方。例句为大海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不可缺少的食盐。慷慨是一种给予,而且是一种不图回报的给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