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10财富·【初中语文】请你完成以下的一道题目
我们胜利完成了卸货任务,今天,又恰逢两位同志的生日,其中包括画家的生日,大家一块儿庆祝一下。
你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在中国的所有画家中,在南极过生日,你是第一位!
『贰』 初中语文所有文言文的断句(人教版),和做题技巧,如果把初中语文所有文言文的断句都给我了,那么100财富
文言文断句口诀——手把手教你学断句 方法指津
不少考生畏惧文言文断句题。那么,给文言文断句有没有规律可循呢?其实,给文言文断句有时是有方法可循,有关键可抓的。在我们遵循了一定的方法,抓住了一些关键,就会给文言断句带来方便。笔者在文言文断句教学中,查阅大量资料,经过不断摸索,总结出了一套较为实用的断句方法。请大家先记住下面的口诀:
古文断句莫畏难,仔细琢磨只等闲。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章法内容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反复练。
1.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
学生给文言文断句时,常犯的一个毛病是一边看一边点断,看完了文章,断句也结束了,待回头检查时,又觉得有许多不妥之处。其实这种“一步到位”的方法是行不通的。理解内容和断句是紧紧相关联的,熟读精思,理解大意是正确断句的前提,因为读不懂就点不断,不理解就点不好。马马虎虎不行,似懂非懂不行,读一遍两遍、一晃而过也不行。我们拿到一篇没有标点符号的古文,首先要通读全文,反复钻研,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遍数读多了,其意义自然就理解了。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比如北京卷的试题,我们经过通读,就能了解文意及层次:该段文字讲述了“近塞上之人”(塞翁)失马、得马和儿子堕马的事,告诉人们不要孤立地、静止地看待“得”与“失”。“好事”与“坏事”,“福”与“祸”,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基本上了解文章的大意之后,断句时,就可抓住“失马——得马——儿子堕马”这一发展过程,抓住人们的看法和“塞翁”的态度,去逐层、逐句点断。
2.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
给一段文章加标点,往往有易有难。我们可以在大致掌握了文章的意思之后,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这是一种先易后难的方法。比如今年北京卷的让我们给画线句子断句,也就暗示了画线部分前后可以断开,这就为我们理解文段内容和断句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我们也可以根据一些明显的标志(如下面讲到的虚词、对话等),把容易分辨的句子先断开。
另外,我们还要有全文意识,对不易断开的地方,要联系上下文的意思,认真推敲,确定在适当的地方断句。比如学生在做北京卷文言文断句题时,①②句得分极低,这主要是受“胡人”、“归人”的干扰,其实只要联系下文的“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就很容易了——画线部分后面应断开,“其父曰”前面也应该点断,所以“人皆吊之”应该断在一起,再看①②句中的“人皆吊之”“人皆贺之”,形式与之相同,而且都是写人们的看法,所以断句时就不会出错了。
3.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文言文在叙述人物的对话时,经常用“曰”“云”“言”等字,这为正确断句,提供了方便。遇到“曰”“云”“言”等字,我们很容易根据上下文判断出说话人以及所说的内容。如北京卷中的多次出现的“其父曰”“此何遽不为……乎”。
4.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
文言文中“之乎者也”之类的虚词特别多,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通篇用了二十七个“也”字,几乎每句句末都用了“也”字,传为美谈。文言虚词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气,往往是明辨句读重要标志。我们在学习中熟悉各类常见虚词的用法,尤其是它们在句中常处的位置有助于断句:
①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
②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
③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
④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末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
5.特殊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记住下面几种文言文的习惯句式,如:“何……之有” (宋何罪之有?);“如……何”(如太行王屋何?); “唯……是……”(唯余马首是瞻);“非唯……抑亦……”(非唯天时,抑亦人谋。);“不亦……乎”(不亦说乎?);“何……之为”(秦则无礼,何施之为?);“无乃……乎(无乃不可乎?);“可得……欤”(可得闻欤?);“得无……乎”(得无异乎?)等,可以帮助断句。
记住文言文习惯上较为固定的词组,不要把它们拆散,可以减少断句失误。如“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何以”“于是”“然则”等。
6.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
古人不知道语法结构,只是凭着模糊的语感去断句。我们可以利用语法知识,对文言文的句子进行语法分析,根据语法分析确定该如何断句。文章中有些词语是属上还是属下,有时难以断定,而当运用语法知识划分主、谓、宾时,则容易解决。
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主语和宾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数是由动词充当,而谓语又是构成句子的核心,我们只要抓住谓语动词,根据动词位置及和前后词语关系,进行推断,就能提高断句准确率。比如北京卷中的“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两题,找到动词“亡”“入”“吊”“将”“归”“贺”,根据语法知识,仔细分析,便不会将“入”之后的处所“胡”断为“胡人”,将“将……而归”误断为“归人”。
另外,主语之后一般不断句(“……者……也”式判断句的主语之后应断句)。谓语之后如果没有宾语、补语就要断句;如有宾语、补语一般不断句,但“曰”“云”“言”等字作谓语时,要和它的宾语断开。宾语之后一般应断句,定语和其修饰的中心词之间一般不断句。文言文语序和现代文语序基本相同,即主语在前,谓语、宾语在后,修饰语—般在中心词前。如掌握了文言语序规律,就会为准确标点文言文奠定基础。可见,语法分析能够帮助准确断句。
7.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
古人写文章,十分讲究对仗工整,讲究对应,讲究互相照应,好用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这也为我们正确断句提供了条件。我们利用这一特点进行断句,常常是断开一处,接着便可断开几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北京卷中的“其父曰此何遽不为……乎”反复出现了三次,对我们理解内容和断开文句都有很大的帮助。
古文中两个相同词语连用,如果不属于形容词、名词的重叠形式,一般来说,它们分属两句话,应当从中间断开。例如北京卷中的“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又如《愚公移山》:“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8.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
题目做完后,通读一遍,用语法分析或凭借语感,根据文言文断句的基本要求,来检验断句是否正确合理。
文言断句的基本要求,即应该做到点断后的字句都能讲得通,如果有的句子讲不通,那就可能有断句错误的地方;做到点断后的每一句话的内容都符合情理、符合逻辑。如果内容不合情理,就有可能点错。例如:“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者十余万,斩首亦如之。”(《资治通鉴》卷十六)这段话中,虽然每句话本身都讲得通,但“争投水死者十余万”一句有悖情理:营垒崩溃,打了败仗,弃甲逃命的兵士,为什么“争投水死”呢?他们争着投水,是为了活命,而不是自杀。因此,正确的标点,应在“争投水”后加上一个逗号。
『叁』 财富值20求初中语文古文中考常考的句子翻译 和单个字解释 和所有通假字 要附加 答案
七年级(上册) 1、项为之强 《童趣》——强通僵,僵硬。 2、不亦说乎 《〈论语〉十则》——说通悦,高兴。 3、诲女知之乎 《〈论语〉十则》——女通汝,你。 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十则》——知通智,智慧、聪明。 5、路转溪头忽见 《西江月》——见通现,出现。 6、一切乌有 《山市》——乌通无。 7、裁如星点 《山市》——裁通才。 8、尊君在不 《陈太丘与友期》——不通否。 七年级(下册) 9、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伤仲永》——扳通攀,牵、引。 10、贤于材人远矣 《伤仲永》——材通才,才能。 11、对镜帖花环 《木兰诗》——帖通贴,粘贴。 1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孙权劝学》——邪通耶,语气词。 13、孰为汝多知乎 《两小儿辩日》——知通智,智慧、聪明。 14、满坐寂然 《口技》——坐通座,座位,此处指座上的人。 15、止有剩骨 《狼》——止通只。 八年级(上册) 16、便要还家 《桃花源记》——要通邀,邀请。 17、身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核舟记》——有通又。 18、诎右臂支船 《核舟记》——诎通屈,弯曲。 19、虞山王毅书远甫刻 《核舟记》——甫通父。 20、左手倚一衡木 《核舟记》——衡通横。 2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核舟记》——简通拣,挑选。 22、选贤与能 《大道之行也》——与通举,举荐。 23、矜、寡、孤、独 《大道之行也》——矜通鳏老而无妻之人。 24、荡胸生曾云 《望岳》——曾通层。 25、略无阙处 《三峡》——阙通缺,缺口。 八年级(下册) 26、蝉则千转不穷 《与朱元思书》——转通啭,鸟叫声。 27、窥谷忘反 《与朱元思书》——反通返,返回。 28、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马说》——食通饲,饲养,喂养。 29、才美不外见 《马说》——见通现,出现,表现。 30、食之不能尽其材 《马说》——材通才,才能。 31、其真无马邪《马说》——邪通耶,语气词。 32、四支僵劲不能动 《送东阳马生序》——支通肢,四肢。 33、同舍生皆被绮绣 《送东阳马生序》——被通披,此处是穿的意思。 34、百废具兴《岳阳楼记》——具通俱,全都。 35、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属通嘱,嘱托。 36、玉盘珍羞直万钱 《行路难》——羞通馐,美味的食物。 37、玉盘珍羞直万钱 《行路难》——直通值,价值。 九年级(上册) 38、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 《陈涉世家》——适通谪,此处是发配。 39、为天下唱《陈涉世家》——唱通倡,倡导。 40、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以通已,已经。 41、将军身被坚执锐 《陈涉世家》——被通披,此处是穿的意思。 42、故不错意也 《唐睢不辱使命》——错通措,置。 43、仓鹰击于地上 《唐睢不辱使命》——仓通苍,灰色。 44、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信通伸,伸张。 45、自董卓已来 《隆中对》——已通以。 46、是以先帝简拔以 《出师表》——简通柬,挑选。 47、必能裨补阙漏 《出师表》——阙通缺,缺漏。 九年级(下册) 48、公输盘不说 《公输》——说通悦,高兴。 49、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距通拒,抗拒、抵抗。 50、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圉通御,防御。 51、公输盘诎《公输》——诎通屈,理屈。 52、亲戚畔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畔通叛,背叛。 53、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曾通增,增加。 54、困于心,衡于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衡通横,阻塞、梗塞。 55、入则无法家拂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拂通弼,辅佐。 56、故患有所不辟也 《鱼我所欲也》——辟通避,回避、躲避。 57、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鱼我所欲也》——辩辨,辨别。 58、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鱼我所欲也》——得通德,恩惠,此处是感激的意思。 59、乡为身死而不受 《鱼我所欲也》——乡通向,从前。 60、小惠未徧 《曹刿论战》——徧通遍,遍及。 61、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反通返,返回。 62、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惠通慧,聪明。 63、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亡通无,没有。 64、一厝朔东《愚公移山》——朔通措,安置。
『肆』 初中生到底要不要订七彩语文有财富
建议还是不要订了,第一,你的成绩很好,不需要这类的书籍
第二,半年48,犯不上,还没几页,有那钱干啥不行
『伍』 给初中女儿写家长寄语
给初中女儿的家长复寄语汇总如下制
1、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学习成绩不断提高,课堂表现逐日进步。如果在做完作业后静心去读书,你一定会更棒!
2、你是一个文静可爱的小女孩,作业能认真完成,可是上课时发言还不够积极哟!加把劲,希望你能和语文做好朋友。
3、你是语文课堂上的一颗新星,无论发言还是朗读,你都表现得很棒。如果在作业时多一份细心,那么你的学习会更棒!
4、非常感谢老师对孩子的辛勤培养与厚爱,孩子进步很大,假期里表现很好,帮家人做家务,关心亲人同学,按时完成作业。
5、初中阶段的学习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能否在这个阶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直接影响到你们以后的成就。希望你们在学习过程中能质疑一切,大胆求问,不畏困难。
6、“天道酬勤”,是至理古训。多读书,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可以丰富知识和扩大视野。有些同学只满足于家庭作业,这对牢固掌握所学知识是不够的。
7、尊重老师,团结同学。你们班的老师知识渊博,对你们要求严格,关爱有加,这是你们的幸福。老师每天都在为你们的成长而辛勤工作,我们的内心应该感动。而同学间的团结、互助和友爱更是人生的宝贵财富。
『陆』 我人生的财富(以收获知识为内容) 初中语文作文600字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当家长们在表格里填上初生婴儿的财富时,他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时间,是呀,时间可以创造无限的财富,也可以将无限的财富毁于一旦。
时间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上帝给予每一个人相同的财富,希望他们用这笔财富创造更多的人生价值。花儿之所以美丽娇艳是因为它掌握了时间,在自己有限的时间里努力地绽放,小溪不停地奔流向前,在自己有限的时间里奔向大海的怀抱完成自己的使命。当贝多芬面临失聪的绝境时,他毅然坚持抓住了自己的财富——时间,终究创造出了《命运交响曲》,他是伟大的音乐家,是他教会了我们怎样利用自己的财富创造更多的人生价值。
人之生来平等,可是为什么到最后每一个人的人生结局会不同呢?勤奋的人抓住每一分每一秒努力学习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懒惰的人则将时间这笔财富浪费掉,以致于他们惨淡穷困,精神贫乏。
王迭大学毕业后致力于研究计算机汉字印刷系统,他用时间行动向世界证明了他的实力,更为自己创造了许多财富,倘若王迭没有抓住时间致力研究计算机汉字印刷系统,那他的命运会怎样呢?我想大家都知道。时间可以造就一个人,他可以让你从无名小卒变为百万富翁。如果比尔·盖茨研究了计算机以后,他没有适时更新系统而是整日地消遣娱乐虚度光阴,那么我想他不会成为富翁。时间就是力量,人们以时间衡量财产状况也是无可厚非的。
一个天才倘若不利用时间而是日日虚度,我想他一定会从天才变为庸才的,方仲永就是典型的代表,而一个平凡的人若抓住每一分每一秒勤奋学习,我想他一定会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为自己的人生创造更多的财富。
司马迁从42岁时开始写《史记》,到60岁时完成,历时18年,他用18年创造了自己的财富,自己的人生价值。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财富,身为高补的学生——我们更应该充分利用我们的分分秒秒,创造更多属于我们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