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初中语文练习册哪个好人教版的求推荐
轻巧夺冠
五年中考三年模拟
百题大过关
中考学考一本全
这些资料都是不错的哦
❷ 初中语文练习题
1,吸引读者的来注意,起到衔接下源文的作用,从而引出作者“天才”的忧郁与烦恼。
2.小烦恼比如说“ 我发现我不会削苹果。经过艰苦的努力我才学会补袜子。我怕上理发店,怕见客,怕给裁缝试衣裳。许多人尝试过教我织绒线,可是没有一个成功。在一间房里住了两年,问我电铃在哪儿我还茫然。我天天乘黄包车上医院去打针,接连三个月,仍然不认识那条路”等等现实社会中的日常琐事。因为作者在很多精神方面的生活如文学,音乐都很丰富,因此像一袭华美的袍,然而由于在一些物质的细节方面有些瑕疵,故用爬满了蚤子来形容。
ps:这种东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仅供参考。但我觉得初中生出这种题目有点过于深奥了。
❸ 初中语文语言运用练习题及答案
二、请你参加下面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今年是安徒生诞辰200周年,世界各国的读者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纪念这位给一代又一代儿童带来感动和快乐的童话巨人。你们班要举办一次纪念活动,同学们都以极高的热情积极筹备。
(1)请你为这次纪念活动确定一个主题。
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围绕你所确定的主题,设计一个简要的活动方案。
(3)请就安徒生童话对你成长的影响和意义,发表一段富有激情的简短演讲。
(1)示例1:同情"欢乐"成长示例2:安徒生童话伴我成长(2)示例1:[即兴演讲方案]
①确定演讲题目;②推选主持人和评委;③现场抽签决定演讲次序;④即兴演讲(不超过5分钟);⑤语文老师进行点评;⑥宣布比赛结果。
示例2:[综合活动方案]①组织各小组长确定活动方式及推选评委;②可分为手抄报组、辩论组、故事组等分头准备;③各组分别交流展示;④评委点评;⑤语文老师总结。
(3)示例:同学们,在安徒生美丽的童话世界里,我们懂得了同情与善良,感受到了真善美的力量,让我们走进安徒生,理解安徒生童话的精髓,让我们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成长。
以“爱心”为陈述对象,分别以“泉水”、“歌谣”为喻体,依照下面的句式再造两个句子,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曰的阳光,使贫困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
参考答案: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依照例句,任选一种事物,用“事物 否定 想象”的格式造一个句子。
例句:教师的周围飘着粉笔屑,不,那并非粉笔屑,它是教师撒出的智慧的花朵。
参考答案:鲁迅握着一支写出无数杂文的笔,不,那非是一枝笔,它是一把刺向敌人胸膛的匕首。/母亲的脸上爬满了皱纹,不,那不是皱纹,那是她一生操劳的勋章。/母亲的脸上爬满了皱纹,不,那不是皱纹,那是她让女儿看的关于人生艰辛的无字书。/你的耳边充满着唠叨,不,那并非是唠叨,它是父母对你的爱。/圆明园遗址到处是残垣断壁,不,那不是残垣断壁,那是我们民族永远也不能忘记的一段屈辱的历史。/天空划过几颗流星,不,那不是流星,那是上苍在启示我们生命是多么短暂。
❹ 初中语文病句练习及答案
初中语文病句及类型
病句及类型(一)
第一部分:单句中的病句类型举例:
一、 成分残缺(句子的结构不完整)
(一)举例:
1、我有一个女孩,同许多年轻的妈妈一样,愿意把孩子打扮得漂亮一些。
病因:缺主语。造成了歧义。应该在“同”的前面加上主语“我”。
2、中国人民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病因:缺谓语。因为句中有一个介词“为”,这就使“为建设……强国”成了一个状语,状语是来修饰或限制谓语的,后面却缺少了这个作谓语的成分“而奋斗”或“而工作”。
3、边维兰曾在1983年出席了区的五好家庭先进个人。
病因:缺宾语。先进个人只是个定语,缺少了被它修饰的宾语中心语“代表大会”。
4、它使人们增强改造旧世界的信念,为打碎旧世界而斗争的决心。
病因:缺谓语。在后一部分中,“为打碎……而斗争”是宾语“决心”的定语,但是宾语“决心”没有谓语,应当在“为”的前面加上动词“坚定”做谓语。
5、杨排长满怀悲愤,情不自禁,双手打在悬挂着的煤油灯上,摆动着,颤动着。
病因:缺主语。应在“摆动着”前面加上“煤油灯”。
(二)练习试试看:
1、从小王明确了参军目的以后,就主动地苦练杀敌本领。
2、看了电影《陈毅市长》,使我受到深刻教育。
3、老师耐心细致地给我们进行辅导,有不明白的问题就问,学习成绩进步可快了。
4、眼看着敌人的暴行,仇恨的怒火在我们的胸中闪烁
5、我的家乡虽然不是南昌,但是很熟悉。
6、他的普通话很标准。
7、他的一生是艰苦奋斗,这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
8、人们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提高疾病的抵抗能力,达到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
9、直到19世纪的下半叶,才被人发现珊瑚是专门生活在海里的吃肉动物。
10、我和一些傣族演员觉得这种色香味的饭菜非用手抓住吃不过瘾。
11、县政府严肃处理水泥厂擅自提价。
12、北京市百货大楼从市场需要出发,不断扩大商品经营。
二、搭配不当。
(一)举例:
1、共产党员罗霄同志的一生,代表了我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的革命品质。
病因: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这句话的主干是“一生代表了品质”,可以把“代表”改为“表现”。
2、每当回忆起和他朝夕相处的一段生活,他那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循循善诱的教导,又重新出现在我面前。
病因: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这句话的主语包含关两项意思,其中“音容笑貌”可以和谓语搭配,而“教导”只能听见,不能看见。应作如下修改:
每当回忆起和他朝夕相处的一段生活,他那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又重新出现在我面前,他那循循善诱的教导又在我耳边回响。
3、《青春之歌》这部小说出色地塑造了共产党员卢嘉川、江华、林红等人的英雄事迹。
病因:动词“塑造”和宾语不能搭配。可以说“塑造”什么“形象”,不能说“塑造”什么“事迹”。
4、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这位老山英雄的报告。
病因:动词“注视”和宾语不能搭配。这个句子的谓语有两个动词,其中“倾听”可以和宾语“报告”搭配,“注视”的对象只能是看得见的东西,而“报告”能听见,不能看见。
5、各种读书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支动人的歌声。
病因:修饰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修饰语“一支”和中心词“歌声”不能搭配。应将“歌声”改为“乐曲”或“交响乐”。
6、《法门寺》塑造了明朝大太监——“九千岁”刘瑾。此人在戏里有许多生动、深刻、性格鲜明的语言和行动。
病因:修饰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修饰语“生动、深刻、性格鲜明”不能修饰“行动”。可将“行动”删掉。
(二)练习试试看:
1、中国人民从来就是伟大、勇敢、勤劳的民族。
2、一个开展“五讲”“四美”活动的高潮正在全国展开。
3、三年来,我战胜了不少难题,然而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4、学习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功课。
5、解放以来,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有所改善。
6、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革命事业。
7、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一定要刻苦地学习和战斗。
8、我们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方法。
9、在这次战斗中,一共击落敌机一百架,坦克五十辆。
10、一个革命者应该具有渊博的革命知识和经验。
11、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
12、他的家乡是黑龙江省青岗县人。
13、在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我度过了自己闪光的青春。
14、这支唱不完的歌声,一直在人们的耳际、心头荡漾着。
15、看见了纪念碑,我仿佛看见英雄们把红旗和胜利插上敌人阵地的主峰。
三、语序不合理。
(一)举例:
1、全厂职工讨论和听取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报告。
病因:“听取”和“讨论”有一定的先后次序,应该是先“听取”,然后才“讨论”,把它们倒过来不合事理。
2、1956年,北京故宫博物院展出了2900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病因:这个句子的宾语中心语前的两个定语排列次序不当,会使人误解为“文物”是2900年前出土的。应该改为“新出土的2900年前的文物。”
3、每一个志气的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四化建设有贡献的人。
病因:这个句子中的“将来”本应用在“成为”前头作状语,却用在“希望”的前头,表达不合事理。
(二)练习试试看:
1、这次大会对工作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2、我们普遍的学习成绩提高了。
3、我校两个初中二年级的篮球队正在进行友谊比赛。
4、大庆石油蕴藏量是我国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5、我们必须认真克服并随时发现工作中的缺点。
6、对于各科的习题我试题,为了学习方便,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并做出了答案和提示。
7、那位美国老人在去机场途中才发现遗失在饭店房间三个钻石戒指。
8、我们必须认真克服、随时发现运输工作中的缺点。
9、正在印度访问的中国文化代表团同印度文化界人士在非正式的、亲切的气氛中交流了经验。
10、他多次碰到,年轻力壮的农民,向他伸出血淋淋求援的残手。
四、句式杂糅。(有时想用这种句式,又想用那种句式,结果把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使意思表达不清。)
(一) 举例:
1、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蛰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作者之手。
病因:这句话是由一个主谓句和一个动词谓语句杂糅而成的,可以改用下边两种句式中的一种来表达。
(1)、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蛰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
(2)、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存》,出自一位蛰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之手。
2、我们的部队一队一队一批一批扛着枪支火药都运在济南城外了。
病因:一个意思应该分成两句话来说,却并在一句话里说,思想跳跃得太快,语言表达跟不上,造成句式杂糅。这个句子可以改为“我们的部队一队队都扛着枪支弹药,这些武器都运在济南城外了。”
3、正如江姐在敌人面前表现得坚强勇敢的形象真的使我感动啊!
病因:应当用两句话说的,放在一起,使句式杂糅了。这个句子可以改为“江姐在敌人面前表现得坚强勇敢,她的英雄形象真使我感动啊!”
(二)练习试试看:
1、这张报纸比任何特效药都好,把夜班后的疲劳,瞌睡,都被赶到九霄云外去了。
2、止咳祛痰片,它里边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
3、我们学校本着节约为原则,自己动手修理课桌椅。
4、他们这种崇高的精神,给我留下了以深刻的印象。
5、学习究竟为了什么?这是值得每个同学都应该深思的问题。
6、我们对实现四个现代化充满着信心百倍的希望。
7、在旧社会,剥削阶级利用开当铺进行残酷的高利贷剥削人民。
五、不合事理。(有的句子从语法结构上看并没有什么问题,但在意义的表达上不合理,前后矛盾,或者前后不一致,这就是不合事理。
(一) 举例:
1、这一期杂志还刊登了台湾当代著名作家陈映真的短篇小说《山路》、《搭错车》和根据后一部小说改编的同名影片的主题曲——《酒干淌卖无》。
病因:这句话前头说的是两篇“短篇小说”,后边却说“这部影片”,前后不一致。这个句子可以改为:这一期杂志还刊登了台湾当代著名作家陈映真的短篇小说《山路》、《搭错车》和根据后一部小说改编的同名影片的主题曲——《酒干淌卖无》。
2、过了一会,汽车忽然渐渐地放慢了速度。
病因:“渐渐”表示程度或数量随时间缓慢地增减,“忽然”表示事情发生得急促而且出人意外,同时用这两个词来作“放慢”的状语,是自相矛盾的,要根据实际情况,删去一个。
3、鲁迅曾经说过:“时间就是生命。无端地空耗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这句说得尽管严厉了一些,但我认为是恰如其分的。
病因:评价鲁迅的话,前面说“尽管严厉了一些”,后面再用“恰如其分”,语意就不大一致了。可以改为“这话有人听了可能觉得过分了,但我认为是恰如其分的。”
4、通过上述事实,我懂得了课上与课下的关系——时间要安排得适当,课上充分思考,课下充分学习,这就叫科学地利用时间。世界上伟人珍惜时间的例子不是很多吗?
病因:前一句讲的是课上和课下时间的合理安排,后一句却说到“世界上伟人珍惜时间的例子”,意思不连贯。后一句的意思也没有再发挥。应当删掉后一句。
(二)练习试试看:
1、重建黄鹤楼的工程已经开始二十个月了。
2、两天两夜没停的牛毛细雨又下起来了。
3、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4、船桨忽上忽下地拍打着水面,发出紊乱的节奏声。
5、他噤若寒蝉地告诉记者:……
六:重复赘余。(在一个句子里,用不同的词语来重复表达同一个意思,或用了一些可有可无的词语,显得很罗嗦。
(一) 举例:
1、学校里出现了从来没有过的空前的学习热潮。
病因:这个句子的中心语“学习热潮”前头的两个定语“从来没有过”和“空前”意思是一样的,只用一个就可以了。
2、只有在科学的道路上没畏艰险的人,才有希望达到最高的顶点。
病因:“顶点”就是山的最高处,再用“最高”去修饰“顶点”,意思就重复了。可以把“最高”改为“光辉”。
3、“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认为这才是世界上最最精妙绝伦的一句话。
病因:程度副词“最”表示某种属性超过所有同类的人或事物,用一个就足够了;“绝伦”表示独一无二,没有可以相比的,用了“最”再用“绝伦”,语意重复。“精妙”一词也不准确。
4、那个青年猎人没有一点收获,垂头丧气,连精神也没有。
病因:“垂头丧气”和“连精神也没有”意思重复。
(二) 练习试试看:
1、海底锰结核,有的像土豆,有的像皮球,有的呈板状的样子。
2、我家里除了父母和我,还有一个年纪比我小的弟弟。
3、用不干净的脏手帕擦嘴,很不卫生。
4、暑假已过去,一个新的紧张而又愉快的新学期开始了。
七、虚词运用不当。
(一)举例:
1、为了把我国尽早地实现四个现代化,多么需要这种勇敢精神啊!
病因:介词“把”使用不当,应该改用“使”。
2、我看过许多对我感兴趣的故事片、喜剧片,对我最感兴趣的电影是《神圣的使命》。
病因:介词“对”表示对象或者关联,这句话把“我”和“故事片”的关系搞颠倒了,应该是“我对故事片感兴趣”,不是“故事片对我感兴趣”。两个“对”都应该删去。
3、小花负了重伤,何翠姑为了救小花,敌人就开枪打到她背后。
病因:“为了”表示目的,下一句换了主语,使句意不通。最后一句话应改作“不顾自己,被敌人子弹射中。”
(二):练习试试看:
1、入春以来,天气回暖,华山雨雪稀少,干旱程度严重,存在广泛的干土层,使风沙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条件。
2、关于这部电影的批评的意见既尖锐,又中肯。
3、地球在南北两极的半径要比赤道的半径小22公里。
4、他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进行关于多级火箭的研究。
❺ 初中语文选择题练习
你是要制作语文课的随堂练习题,可以试下101教育PPT,里面有配套的课时练习,题型选择,填空都有
❻ 初中语文练习册哪个好
很多练习册可以选择呀。
比如比较经典的三年中考两年模拟,全品作业本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