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年级语文 > 初中语文论点

初中语文论点

发布时间:2020-12-20 17:33:41

①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中的议论文有哪些

中国人失掉自信心了吗——鲁迅——九上
第一单元:《敬业和乐业》(演讲回议论文)
《纪念伏尔泰逝世答一百周年的演说》(演讲议论文)
《傅雷家书两则》(书信体议论文)
《致女儿的信》(书信体议论文)
第四单元:《食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短文两篇》(《论读书》 —— 培 根《不求甚解》—— 马南邨)

初中议论文集中在九年级,希望对你有帮助.

② 初中语文议论文题型及答题方法表格类型

常见题型1:寻找中心论点:通读全文,你认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或你认为本文作
者的观点是什么)?
特别提示:在没有要求的情况下,应尽可能用文中的原句作答。
常见题型2:提取中心论点: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作者的观点。
常见题型3:概括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
考点二论据
常见题型1:辨别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常见题型2:概括事实论据。
常见题型3:分析论据的作用。
答题格式:这一事实论据(道理论据)阐明了(揭示了)……的观点(内容),证明r……
的论点(道理),增强了说服力。或者:作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有力地证明了……论点
(道理)。
常见题型4:请为中心论点或者分论点再补充一个事实论据或者道理论据。
考题三论证
常见题型l:判断文章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常见题型2:本文(或某段)的论证过程是怎样的。
答题格式:本文(或某段)先叙述了‘(交代了、阐述了)……事例(内容、观点等),然后
从不同角度(逐层深入)证明了……的观点,最后号召人们……(可根据具体情况加以调整)
常见题型3: 概括论证方法的作用。
答题格式:
(1)举例论证的作用: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
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2)道理论证的作用: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有说服
力o (3)对比论证的作用: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了……
的观点。
. (4)比喻论证的作用: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观
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考点四议论文的结构
常见题型l: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论证中心论点的?
常见题型2: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结构?
答题格式:因为逐层深入(或排比段式、并列式)的结构方式,使文章思路清晰,结构严
谨(优美),逐层深入地(或从不同角度)论证了中心论点,使论证严密有力。
常见题型3:某段文字在全文的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或某段文字能否删去)?
考点五议论文的语言
常见题型1:品味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答题格式:
一般格式是:揭示词语含义结合具体语句分析作用+表达效果(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③ 初中语文议论文

议 论 文 阅 读 练 习
(一)
古人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古今中外的许多名人,少年时代是在贫困中度过的。贫贱忧戚的生活,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经千锤百炼,终有成就。
为什么贫贱忧戚有时能够使人刻苦奋发,而养尊处优则令人怠情无为呢?少年时代长身体长知识,是培养高尚品行情操、良好气质的关键时期。贫贱忧戚当然不是我们故意追求的东西,但它确也可使有志气的青少年产生强烈的危机感,懂得如何勤奋、自己拯救自己;而养尊处优,危机感全无,“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把享受寄托在他人的劳动之上,就往往不思进取。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青年人获得生活自理能力的年龄,较之他们的父辈,大大地向后推迟,。十几岁了还要依靠父母。这主要是父母“爱”得太深,包得太“死”,致使孩子缺乏应有的锻炼。正是根据这个道理,许多家长适当找“苦”给孩子吃,避免他们染上“富贵病”。而经历过艰难困苦环境锻炼之后,青年人不仅有坚强的意志、实干的本领,而且还会产生尊重他人、珍惜时光、爱护财物等优秀品质;其生存能力和创业精神都很强,这对他们适应社会、有所建树,帮助甚大。
人生莫惧少时“贫”。天下的父母,尤其是富裕的家庭应懂得,铺张奢华的生活环境不利于孩子成长,而适度清贫却是有益于少年励志的外部条件。
1.“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玉”的原意为“玉石”。这里的意思可用这一节中的一个词语来解释,它是____________。
2.本文的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但对他们适应社会、有所建树,帮助甚大。”句子中“适应社会”与“有所建树”不 能颠倒,因为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运用了_____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

(二)
在工商企业界流行着这样一句话:“70年代是质量的竞争,80年代是服务的竞争,90年代是形象的竞争。”其实,质量、服务是信誉的集中体现,而信誉才是企业形象的最好体现。所以,我们要树立和塑造高大而完美的企业形象,最令人折服的王牌,就应具有卓越的信誉。
信誉或叫信用,可以说是一切中外企业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英国谚语说:“信用乃成功之伴侣。”日本的谚语说:“信用是无形的资产。”中国人也常说:“信用是最大的资本。”古人千金买马骨,以此取信于天下。如今,我们为企业树立良好形象,同样需要严格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如河南民权葡萄酒厂以“面向用户,最佳服务”的企业形象统一意志和行动,坚持“不留情面抓质量,不惜代价搞服务”。有一次上海客户签订的200箱酒因铁路受阻无法运出,为了“重合同,守信誉”,他们硬是用集装箱和平板车日夜兼程,总算按期将酒运到上海。为此虽自负了8500元运费差价,却在市场上、在客户中树立起可以信赖的企业形象,从而巩固与扩大了今后的业务、生意。这个事例说明,信誉可为企业塑造最佳形象和赢得最好效益。
企业形象靠信誉第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讲信誉、守信用,竞争取主动。赢得胜利的保证。要让人家有信任感和安全感,我们就要增强信誉意识,切实把“信誉高于一切”作为企业的营销宗旨。按照这一宗旨行事,定能得到新老客户的信赖和支持,使企业日益兴旺与不断发展。
5.解释词语:言必信,行必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的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用简洁的话概括河南民权葡萄酒厂的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按照这一宗旨行事”,这一宗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本文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给本文拟一个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鲁迅曾写过两句有名的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近日,笔者见到一家商行门口贴着一副对联,上联是“横冒冷对劣质品”,下联是“俯首甘为顾客牛”,这分明是从鲁迅的诗句中引申出来的,读后觉得颇有新意。
如今,市场上劣质产品堵而不止,不时在一些商店露面。生产劣质产品的厂家固然是罪魁祸首,而销售劣质产品的商店却自觉或不自觉地充当了“帮凶”。那家商行居然能以“横眉”冷对“劣质品”,来表明自己对劣质产品的憎恨,那当然就不会去销售它们了。其态度如此鲜明,令人敬佩!假如所有的商店都能“横眉冷对劣质品”,那么劣质品就失去了销售的渠道和市场.
再看下联——“俯首甘为顾客牛”,这是该商行要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的一种真诚表态,当顾客的“牛”,这是一种比喻,表示自己为顾客真诚、竭诚服务的心地,能有如此之心,又岂会有用劣质品坑害顾客的劣行呢?因此_______________。
笔者觉得,这副对联比起“信誉第一”、“顾客至上”等口号来,又显得具体得多,并且很有针对性,在当前伪劣产品充斥的情况下,颇能给顾客带来一种购物的“安全感”。所以,要使劣质产品失去销售渠道和市场,杜绝用劣质产品坑害顾客的劣行,应该发扬“横眉冷对劣质品,俯首甘为顾客牛”的精神。
11.解释"罪魁祸首"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把第2节末的画线句子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第3节结尾,“因此”后面的横线上应补上的句子是( )
A.下联是思想基础,上联是下联的具体表现; B.上联是思想基础,下联是上联的具体表现。
14.用曲线标示出上文的中心论点(标示在原文上)。
15.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____。

(四)
①吴晗先生在《谈骨气》一文中写道:“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有人认为写成“我们中国人有骨气”句子也通,意思也对。其实,这是有区别的,句中的“是”、“的”是万万不能去掉的,我们只有通过“咬文嚼字”才能悟出其中的道理。
②“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但是,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我们都要咬文嚼字。也就是说,我们都必须有一字一词不肯放松的谨严。文章借字词表现思想感情,字词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炼。
③“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这种变化稍有文字敏感的人细心玩索一番,自会明白。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亲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词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漂亮些。其实,更动了____,也就同时更动了________。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际是思想情感上的“推敲”。
16.根据第③段的内容,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更动了______,也就同时更动了___________。
17.第①段中,“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不能改为“我们中国人有骨气”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第②段中“‘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中的“有时”不能删去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第③段中“这种变化”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本文的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①古人知耻,勇于“忏悔”者不少。彩色戏曲艺术影片《包公误》中,有这么一场戏:包公错断了边关元帅狄龙谋杀太子一案后,先锋官、狄龙之妻段红玉也随之被召回府。经过包贵的一再劝阻和包公的细心查访,才发现这是一个错案。公堂之上,当着狄龙夫妇之面,包公亲自卸刑,要求包贵按法论罪,以儆百官。
②人的一生,不可能白璧无暇,一尘不染,有时会出点问题,事情的关键在于,要在思想上筑起一道防线,“自我净化”,及时反省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言行,自觉地清除龌龊的脏东西。可是我们有些同志,屁股不干净,自已不愿“擦”,还怕别人替他“擦”。或四处奔波,托人说情,开脱罪责,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了了之;或轻描淡写,隔靴搔痒地作一点自我“批评”,或徘徊犹豫,吞吞吐吐,下不了决心,怕“亮相”后丢人。其实,有错不改,走到哪里都不会受欢迎,那才真正会降低威信。“包公请刑”,并没有因此遭天下人耻笑,反使天下人觉得他执法如山,受到更大的依赖和爱戴,威信更高。
③斯大林说:“没有自我批评,我们的党就无法前进,就无法割开我们的脓疮,就无法消灭我们的缺点。”毛泽东同志也早就告诫人们: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正是抵抗各种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侵蚀我们同志的思想和我们党的肌体的唯一有效的方法。”我们的同志应该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勇于解剖自己,改正错误,放下包袱,轻装前进。
21.从全文看,第①段中"忏悔”一词指的是____________。
22.第①段中“先锋官、狄龙之妻段红玉也随之被召回府”的后一个“之”指代的是__________。
23. 第②段中。轻描淡写”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隔靴搔痒”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第②段中“可是我们有些同志,屁股不干净,自己不愿‘擦’,还怕别人替他‘擦’这个句子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屁股不干净”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本文的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
一个人的无知感来自他的有知。古希腊哲学家捷诺在地上画了一小一大两个圆圈,分别代表学生和自己的知识,说:“大圈和小圈以外是你我无知的部分,我接触无知的部分比你们大,这就是我对自己总有所怀疑的原因。”歌德用不同的语言表述了同一真理——“知识越深化,我们越临近不知的事物。”经典物理奠基人牛顿在提出了运动三大定律后,发现了一个他苦苦思索而不能解释的问题——运动的最初动力从何而来的。姑且不论牛顿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如果不具备丰富的学识,对物理学有深的造诣,能提出这样的问题吗?牛顿的无知正源于他的有知。在学习中,学习好的同学容易发现自己的不足,能不断提出问题,而提不出问题的人往往是因为学得不扎实,不深入。由此可见:知之甚多的人,对所能见的无限宇宙而言依然无知;知之甚少的人,对所能见的狭小天地来讲,似乎已经塞得满满的了。
26.写出文中"造诣"的词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歌德用不同的语言表述了同一真理——‘知识越深化,我们超临近不知的事物。’”一句话中:
(l)“真理”后用了破折号,若不用破折号,改用与之作用相同的标点符号,应用___________号。
( 2)歌德用不同的语言表述了同一真理”,“不同的语言”指____________;“同一真理”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28.古希腊哲学家捷诺说的一句话中“大圈”和“小圈”的位置能否调换?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选出对文中“无知”、“有知”、“不知”三个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 ) A.不明事理明白事理不太明事理
B.无法知道已经知道尚未知道
C.缺少知识拥有知识还不清楚
D.没有知识掌握知识无法知道
3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坐言起行,包括说和做。这个说和做,有各种不同的方式。有的好事,我们是做了,却不多说,例如从前国民党统治区到处播种罂粟,贩卖鸦片,烟雾弥漫;一经解放,立即弊绝风清,这是奇迹,我们闷声不响地做了,从来没有在报纸上宣传过。有的事,我们是做了再说,例如卫星发射、氢弹爆炸之类的尖端成就,是属于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事例。又有的事,我们边做边说,例如葛洲坝工程、宝钢建设,计划如何庞大,工程如何进展,报上反复报道,可算是远近驰名,众所周知了。
以上种种方式或是做了不说,或是做了再说,或是边做边说,虽然说与做并提,其实都离不开做,有时也大张旗鼓,先说后做,为的是采取重大行动之前,先要统一认识,先要动员群众,其重点还在于做。
我们的东邻日本,他们办事的实劲很可做我们的“他山之石”。例如他们正在建筑的世界最长的海底隧道,凿通津轻海峡,在离海底100米深处挖掘,每小时只能以几英寸的进度来计量。但是他们夜以继日,锲而不舍,__________,挖了12年,这条50千米长的海底隧道终于挖通了。靠的是什么?他们依靠的是科学技术,手脑兼用,一寸一寸地挖它12个年头,而不是依靠大喇叭的豪言壮语。
由此看来,说与做两者之中,做是主体。与其说而不做不如做而不说;与其说得多做得少,不如多做少说;与其未做而不说,不如做了再说。人们历来对共产党有个口碑:共产党说话算数。何谓“算数”?就是说到做到,不放空炮的意思,这种精神是非常宝贵的,值得我们发扬而扩大之。
31.将成语填完整:锲而不舍,_________。
32.文中提到的说和做,有“各种不同方式”,这些方式是_______________。
33.葛洲坝工程、宝钢建设等在报上反复报道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
34.文中将光是大张旗鼓空讲而不讨诸实际行动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
35东邻日本可做我们的“他山之石”,这个“他山之石”是指____________。
3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A.言起行,包括说和做
B.说和做,有各种不同的方式;
C.说和做之间,做是主体;
D.共产党历来说话算数。

(八)
你舔尝过失败的滋味吗?
测验不及格,升学考试不进分数段,比赛取不上名次……这都叫失败。失败的滋味当然是苦的。
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________,不可避免要遭受这样或那样的失败,只不过有的人栽跟斗栽得多些,有的人我得少些罢了。可以说,人生是不断栽跟斗,而又不断爬起来前行的漫长过程。
失败的下一站是“痛苦”,但却不是终点站,而是岔道口。这岔道口分岔出两条路:一条是________,一蹶不振的路,这条路通向彻底的失败;另一条路是汲取教训,再接再厉的道路,这条路通向再失败或失败的反面——成功,但只有踏上这条路,才有成功的希望。因此,一个人遭到了失败,并不意味着这就是最终的结果。问题在于:站在“痛基”这个岔道口的时候,自己的选择是哪一条路。
19世纪初,有一位英国将军在战场上吃了败仗,__________,躲进农舍的草堆里避风雨,又痛苦,又懊丧。茫然中,他忽见墙角处有一只蜘蛛在风中拼力结网,蛛丝一次次被吹断,但蜘蛛一次次拉丝重结,毫不气馁,终于把网结成。将军深受激励,后来___________,终于在滑铁卢之役打垮了自己从前的对手拿破仑。这位将军,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威灵顿。
威灵顿将军的故事,不正好说明失败并不尽是最终结果的道路吗?失败并不可怕,痛苦并不可怜,只有怯懦才是可悲的。失败是一个未知数。当我们失败之余,勇于化痛苦为动力,那么,就有可能从“痛苦”这个“岔道口”,找到通向成功之路。我说的这番话,你认为对吗?
37.文中空格依次填写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A.万事中意 心烦意乱 落荒而逃 卷土重来;
B.一帆风顺 心灰意冷 落荒而逃 重振旗鼓;
C..春风得意 心惊肉跳 东窜西逃 弃旧图新;
D.一帆风顺 心猿意马 抱头鼠窜 招兵买马。
3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A.失败是个未知数;
B.一个人遭到了失败,并不意味着这就是最终的结果;
C.失败并不可怕,痛苦并不可怜,只有怯懦才是可悲的;
D.当我们在失败之余,勇于化痛苦为动力,那么,就有可能从“痛苦”这个岔道口,找到通向成功之路。
39.本文中引述威灵顿将军的故事是采用__________论证方法,以此来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40.本文在论证中多次运用比喻,如以_________来比喻人生受挫折,以“岔道”分岔出两条路”来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前者证明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者阐述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失败是个未知数”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
电视文化由于无可比拟的辐射面和渗透力,称雄于世,从创作条件到作品成活率在整个文艺界都是最优越的。电视剧创作人员还有一种特殊的幸运:他们用不着舞台演出那样当场受观众的厌烦、喝倒彩、退场,即不存在短兵相接的“失败体验”。但正因为如此。电视艺术家也就容易陷入盲目自信的失控状态,一部一上来就拍拧了的片子也会透透逦逦几十集拖下去,这又未必是幸事了。当场的“失败体验”虽然凌厉却是一所学校,曾快速地造就了一批极受欢迎的戏剧大师;电视文化失落了这所学校,所以尽管蓬蓬勃勃发展了几十年却数不出几个真正的电视艺术大师。失学应该补课。电视界理应饥渴地倾听社会批评。更何况观众一面来说,那么多的人把一个个夜晚寄托于荧屏,像春节电视晚会几乎是大半个中国的数亿人众把甜滋滋的节庆喜悦都贴附在电视机上。如果还不让大家看过之后评说评说,连起码的社会道义都说不通了,我最不容忍那种借口"众口难调"而把广大观众的意见打发掉的态度。抱怨"众口难调”就不要来搞艺术,古今中外的艺术大师们都没有发出过这种抱怨。其实这次自发的民间评论已经证明。在许多基本的艺术感受上倒可以说是“众口一辞”的。
42.文中从正反两方面表述了作者的主要观点,正面表述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反面表述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造成“一部一上来就拍拧的片子也会透透通通几十集拖下去”的原因是什么?
客观原因:______________。 主观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电视文化失落了这所学校”中的“学校”指:__________。这里运用的修辞方法是_____________。
45.“众口难调”一语加引号的作用是() A.特定称谓;B.着重指出; C.引用兼否定;□.讽刺。
46.“众口一辞”的正确含义是( )
A.众口说一句话;
B.众人一同表示推辞;
C.众人的说法相一致;
D.众人的口味全相同。

(十)
科学的规律是铁面无私的,只允许人们遵守,不容违反。没有精细、严格的科学精神,就不能取得任何科学成就。只有精字当先,严字当头,①地推理论证,○2地测量计算,③地搞好试验,才能在科学规律面前获得“自由”。科学研究中,在同一现象面前,粗心的人不以为然,或视而不见;细心的人则抓住不放,以此为追求新发现的端倪。在这个粗心与细心之间,差距天上地下。德国化学家维勒在研究一种铝矿石时,漫不经心,失掉了发现“钒”的机会;瑞典化学家肖夫斯特姆抓住苗头不放,精心研究,终于发现了“钒”。德国化学家李比希研究海藻时粗心大意,浅尝辄止,与新元素“澳”失之交臂;法国化学家波拉德破除常规,细致钻研,成了“滇”的发现者。1872年,英国人欣克把л推算到707位:可是后人发现,他算到528位就算错了,以后接着计算的20年完全是白费工夫。真是一时疏忽,后功尽毁。我国科学家钱学森说:“科学是严肃的、严格的、严密的,是不允许马虎的,所以科学技术工作者必须首先有良好的科学工作习惯,要有条理。”这句话应当成为科技人员的座右铭。
47.文中标有①、②、③的空相中选填的词语依次为:_____、____、______。
A.精炼B.精密C.精心 D.精细E.精致F.精确
48…一时疏忽,后功尽毁”中的“后功”在文中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_。有个成语是“前功尽弃”,这儿为什么不用这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
49李比希与波拉德的事例能否颠倒?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本文的论点是( )
A.科学的规律是铁面无私的
B.科学研究要精字当先,严字当头
C.科学是严肃的、严格的、严密的
51这段文字运用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一)1.千锤百炼2、入贫贱忧戚的生活能够使人刻苦发奋,而养尊处优令人怠情无为3.(1).这是按逻辑顺序排列的(2)和前半句“生存能力”与“创业精神”相呼应4.摆事实讲道理 诺段(二):1.说话一定要讲信义,做事一定要做好2.要树立和塑造高大而完美的企业形象,关键是具有卓越的信誉3.重合同守信誉,树立了可以信赖的企业形象4.信誉高于一切5.按照“信誉高于一计’的宗旨办事,定能得到新老客户的信赖和支持,使企业日益兴旺不断发展6企业形象靠信誉第一 语段(三):1.罪恶祸恶的元凶2.略3.B4.应该发扬“横眉冷对劣质品,俯首甘为顾客牛”的精神5.讲道理 语段(四):1.文字思想感情2.原句更肯定更强烈,那就完全肯定“咬文嚼字”是坏习惯了个一句换一个说法而意味就改变了又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我们都要咬文嚼字 语段(五):l.承认错误2狄龙3.把严重的问题轻轻带过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个比喻有错误的行为5.发扬勇于自我批评的精神 语段(六):l.略上(1)冒号(2)知识越深化,我们越临近不知的事物一个人的无知感来自他的有知3.大圈代表老师的知识,小圈代表学生的知识4.A5.一个人的无知感来自他的有知 语段(七):1.金石可楼又做了不说,做了再说,边做边说,说做并提3.远近驰名众所周知,起宣传教育作用4.大喇叭上的豪言壮语5.别国的经验可以借鉴,为我国建设服务6.C 语段(八):l.B2.□3.摆事实失败并非是最终结果个栽跟斗 成功与彻底失败人生是不断失败又不断奋起的漫长过程失败后会产生两种情况,所以失败并不是最终结果5.失败后既有彻底失败的可能,也有重获成功的可能 语段(九):1.对“失败体睑’应该补课,众口难调是没有道理的2.没有“体验失败”陷入盲目自信之中3.体验失败借代4.B5.略 6.C 语段(十): l.BFG2II算到528位以后就算错了因528住前是算对的3.不能这是按由失败到成功的顺序写的4.B5.摆事实、讲道理 语段

④ 初中语文议论文的论点。以及文章论证思路

议论文又叫说理文,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内的文体。作者通过摆事容实、讲道理、辨是非等方法,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
如果在写作过程中友困难,可以参考心田花开学校的范文,在网络文库或网站都可以找到。
希望多看下范文,再通过举例,讲道理等方法将自己的观点或想法表达出来。

⑤ 初中语文【敬业与乐业】中找出论点,论据(要全部)

我认为这篇文章复中的论制点是:第一段中 “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第六段开头 第一要敬业
第七段开头的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
第八段开头 第二要乐业

我认为这篇文章中的论据是:第三段孔子的话和作者对孔子话的分析来证明自己观点
第四段唐朝名僧的做法来证明自己观点
第六段对敬业的解释怎么敬业
第七段说怎么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这个是方法我不太确定是否是论据】
第八段怎么乐业对乐业的解释

而第五和第九段是作者自己的做法说法我认为应该不属于论据

论点,你的观点
论据,你证明自己的观点

⑥ 初中语文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和方法

把握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

⑦ 初中语文议论文阅读理解技巧

阅读教学之议论文

第一部分 议论文知识

一、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

(一)论点

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议论文一般都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要区别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文章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标题、开头、结尾、归纳。

(二)论据

是证明论点的材料。它被论点统帅,为论点服务的。

(1) 论据的两种类型: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1 事实论据:包括有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所用的事例可以是概括的,也可以是具体的。如果运用了事实论据证明论点,同时就是使用了举例论证方法。

2 道理论据:指经过人们的实践检验的、为社会公认的正确理论,包括社会科学理论,如:哲学理论;也包括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及广为流传的谚语、名言、警句等。注意,有的时候道理论据也指作者的推理。

(2) 论据的作用

规范性答题格式如下:

这是……论据,证明……论点(如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

(3) 论据补充

做这种题目,注意以下两个方面:①看清楚要求补充的论据类型,即看清楚要求的是名言还是事例;②补充名人事例要注意字数的限制。

(三)论证

(1)指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与论据之间逻辑联系的纽带。论点解决“需要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论证解决“怎么证明”的问题。

(2)常见的有以下四种: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一)举例论证:所举的能证明论点的具体事例、概括事实、各种现象、统计数据,及作者对此所做的分析,合为举例论证。(摆事实、事例论证)

作用:举出……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事实胜于雄辩,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二)道理论证:作者引用的能证明论点的名人名言、为人们承认的理论,作者针对论点所做的分析等。

作用:引用……的名言或者引用格言、俗语等,充分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三)比喻论证:能直接证明观点的比喻句

作用:形象生动地论证了……的观点,使文章论证的道理通俗易懂,容易被人接受。

(四)对比论证:从正反两方面的事实或道理论证论点。对比的可以是两个不同的事物,也可以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对比的双方要属于同一范畴,在某些方面表现出相反或相对的性质。

作用: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突出地证明了……的观点。

三、议论文的结构

议论文的结构

(1)一般形式:①引论(提出问题);②本论(分析问题);③结论(解决问题)。

(2)类型:①并列式;②总分式:总分总、总分、分总;③递进式

四、议论文的语言---严密性、准确性、概括性(杂感:生动性、鲜明性)

例一:“我们建立了独立的和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用“比较”二字,加以限制,措辞严谨。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五、分析文章的论证过程

首先要了解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其实就是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家上一些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承转起合关系的词语。做这个题目,尤其要注意开头结尾的表述。

(一) 开头的内容

(1) 提出中心论点;(2)引出论题;

以上两个方面,要具体回答出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论题的具体方式

(2) 分析论点是怎样提出的。

1 引用名人名言,提出中心论点;②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③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中心论点(或提出论题);④叙述作者的一段经历,提出中心论点;⑤作者从故事中提出中心论点。

⑧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之议论文阅读

兰州市考现来代文阅读通考两篇篇源记叙性散文或说篇说明文或议论文 说明文通第题往往提炼信息诸说明象及特征(事物说明文)或者文段主要说明内容(事理说明文);说明及作用必考;语言特点(准确严密)百八十考 议论文论点、论证及作用必考

⑨ 初中语文议论文论据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

阅读全文

与初中语文论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