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年级语文 > 初中语文九上

初中语文九上

发布时间:2020-12-20 17:05:32

1.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八下九上九下)封面上的书法和插图出处在哪里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封面上的背景书法

这是明朝著名书画家徐渭的《秋兴八首》

封面上的书法

2.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应该掌握哪些成语

九年级上册重点成语:
第二单元 哲思华章 第5课 敬业与乐业
(1)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2) 断章取义:意思是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 (3) 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4) 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第6课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1) 弥留之际:病重快要死了的时候。 (2) 媚上欺下:讨好巴结上级,欺负下级。 (3) 登峰造极:比喻达到顶峰。 (4) 恪尽职守:严格遵守,尽职尽责。
第13课 事构的正确答察不止一个

2、解释下列词语。
(1) 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2) 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3)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4) 一事无成,连一样事情也没做成,什么事都做不成。
(5) 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6) 持之以恒:有恒心地坚持下去。
第14课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2、解释下列词语。
(1) 格物致知;穷究事物的原理和法则,而总结出理性的知识。 (2)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3)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4)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第15课 短文两篇
2、解释下列词语。
(1) 文采藻饰:修饰文词,使之富有文采。

3. 学练优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试卷

一、语文知识积累及运用(17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朋友如醇酒,味浓而易醉;朋友如花香,芬芳而淡yǎ( );朋友是秋天的雨,细ni( )又满怀诗意;朋友是十二月的梅,纯洁又傲然挺立。朋友不是画,它比画更xuàn( )丽;朋友不是歌,它比歌更动听;朋友应该是诗——有诗的飘yì( );朋友应该是梦——有梦的美丽;朋友更应该是那意味深长的散文,写过昨天又期待未来。
2、根据下面的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写在横线上:(1分)
人要学会相信别人,也要学会保护自我;学会竞争,也要学会__________;学会严格,也要学会__________;学会坚持,也要学会__________;学会倾听,也要学会表达;学会默默恪守,也要学会分享心灵;学会在挫折中守护理想,在超越中留住平凡。
A、妥协 B、协同 C、宽容
3、下面文段中有两处语病,请根据要求提出修改意见:(3分)
①望着那一轮明月,我不由得想起苏轼那流传千古,路人皆知的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②但是,这个世界上还有战争,还有离乱,还有贫穷,还有灾难……③想到这些,我的心长时间久久不能平静。
修改意见:第①句中有一个词使用不当,这个词是“__________”,应该改为“__________”;第③句犯了重复累赘的毛病,应该删去“__________”。
4、《沁园春·雪》中写景与议论之间过渡的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5、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抒发词人一生中的事业与抱负,并发尽无尽感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
6、晏殊在《破阵子》一词中,描写碧苔和鸟啼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7、愁与恨之类,原是一种抽象的情意,看不见,摸不着。李清照的《武陵春》化虚为家,语意新奇,描摹愁思的绝妙佳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8、《月夜》写春气萌动,蛰虫涌动,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分 )
9、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并在后面的横线上改正( ) ( 2分 )
A.汲取(jí) 根深蒂固(dì) 持之以恒(heng)
B.诘难(nán) 锲而不舍(qiè) 味同嚼蜡(jiá0)
C.滞碍(zhì) 吹毛求疵(cī) 狂妄自大(wàng)
D.诓骗(kuāng) 豁然贯通(huò) 袖手旁观(guān)
从你渎过的文学名著中列举一个能体现“吃苦经历是人成长的养分”的情节或故事,填写下表:
(1)作者:------------------ (2)著作名称:-------------------
(3)主要人物:---------------(4)相关情节或故事:----------------(4分)
二.文言文阅读(17分)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
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官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而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
11、解释句中加点词的含义(2分)
①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苟得:________________)
②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患:______________)(辟:______________)
③乡为身死而不受。(乡:________________)
12、简答题(5分)
①从全文看,本文先后运用了______________论证和______________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证明了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这一观点。生活中有许多人将这个观点奉为行为的准则,请你根据对这个观点的认识,列举一个奉行这种行为准则的事例,加以简要阐述(要求:举例典型,叙议结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作为继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师,孟子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请根据自己的积累,试写出其中的两条(不得从本文中选取)。(2分)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如使人之所欲 / 莫甚于生 B.由是 / 则生而有不用也
C.此之谓 / 失其本心 D.今为所识穷乏者得 / 我而为之
14.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屋舍俨然
B.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同舍生皆被绮绣
C.是亦不可以已乎 然胡不已乎
D.万钟于我何加焉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1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B.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C.乡为身死而不受 D.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1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4. 江苏版初中语文九上教材上的所有古诗 文言文

真的是所有的了,包括专题和诵读欣赏

专题 气象物候
古代诗词中的物候
塞下曲六首(其一)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塞下曲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诵读欣赏——《诗经》二首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诵读欣赏——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陈涉世家
司马迁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捕蛇者说
柳宗元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诵读欣赏——词二首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浣溪沙
晏 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诵读欣赏——古诗二首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5.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后古诗理解性默写

人教版九年级下古诗古文默写测试

作者:大昌 加入日期:07-06-19

古诗古文默写测试

一、根据上下文填写(65分)
1._______,飞鸟相与还。
2.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3._______,天涯若比邻。
5._______,一览众山小。
6._______,归雁入胡天。
7.__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
8._______,悠然见南山。
9._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10._______,五月人倍忙。
11.______,洪波涌起。
12.______,胡天八月即飞雪
13.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
14._______,但惜夏日长。
15._______?齐鲁青未了。
16.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
17._______,恨别鸟惊心。
18.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19._________,东风无力百花残。
20.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
21.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
22.潮平两岸阔,________。
23.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
24.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
25.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
26.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
27.海日生残夜,________。
28.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
29.不畏浮尘遮望眼,_________。
30.感时花溅泪,________。
31.问君何能尔,________。
32.但愿人长久,________。
33.千嶂里,__________。
34.山回路转不见君,________。
35.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
36.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
37.树木丛生,_______。
38.大漠孤烟直,_______。
39.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
40.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
41.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
42.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__。
43.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
44.足蒸暑土气,_______。
45.欲渡太行雪满山,_________。
46.______,在河之洲。窈窕淑女,______。
47.______,左右流之。窈窕淑女,______。
48.______,白露为霜。所谓伊人,______。
49.__________,左牵黄,右擎苍……
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50.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___。
51.________,________,可怜白发生!
52._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
53.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________。
54.______,若出其中。星汉灿烂,______。
55.______,______,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二、根据课文原句填空(70分)
56._______,_____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57.若夫日出而林霏归,________。
58.学而时习之,________。
59.默而识之,_____,_____。何有于我哉!
60.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
61._________,________,国恒亡。
62.登斯楼也,_______,_______,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63.人知从太守游而乐,_________。
64.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_________。
65.___________,___________,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66.______,锦鳞游泳;______,郁郁青青。
67.__________,任重而道远。
68._________,_________,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69.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_________。
70.________,不求闻达于诸侯。
71.其恕乎!_________,________。
72.夫战,勇气也。_____,____,____。
73._________,_________,故逐之。
74._________,_________,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75.亲贤臣,远小人,_________;亲小人,远贤臣,_________。
76.春冬之时,_______,________。
77.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_______,________。
78.衔远山,吞长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9.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
80.潭西南而望,______,_______。
81.______,草色入帘青。_____,往来无白丁。
82.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西蜀子云亭。
83._________,_______,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_____,_________。
84._______,_______,才美不外见。
85.而或长烟一空,_____,浮光跃金,______。
86.影布石上,______;______,往来翕忽。
87._______,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88.或王命急宣,______,_______,其间千二百里,______,_________。
89.忽逢桃花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0.宫中府中,俱为一体;______,_______。
三、请默写一首唐代律诗,并标明题目和作者。(15分)

题目: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答案

网络一下即可

阅读全文

与初中语文九上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