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年级语文 > 初中语文大师

初中语文大师

发布时间:2020-12-20 16:03:29

1. 那位大师可提供初中有关语文\数学的教材

www.even.com.cn

2.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总结

一、常见借代词语:
1、 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 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 同窗:同学
6、 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
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黄发:老人
16、桑麻:农事
17、提携,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华盖:运气
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
22、庙堂:朝廷
二、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 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
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
儒家:孔子 孟子
法家:韩非子
道家:庄子、列子
墨家:墨子
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
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 宋祖:宋太祖赵匡胤 秦皇:秦始皇嬴政 汉武:汉武帝刘彻
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20、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
21、中国吝啬鬼的典型:严监生。
三、中国文学之最:
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
最早的爱国诗人是屈原;
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
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高适和岑参;
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是北宋的苏轼;
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南宋的李清照;
古代最著名的爱国词人是南宋的辛弃疾;
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李白;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杜甫;
古代写诗最多的爱国诗人是南宋的陆游;
古代最著名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
古代最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
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论语》;
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
古代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古代最杰出的铭文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
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是鲁迅;
现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是茅盾的《子夜》;
现代最有影响的短篇小说集是鲁迅的《呐喊》。
四、文化常识:
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三国:魏、蜀、吴。
3、“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
4、“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
5、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
6、苏轼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7、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8、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9、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陈毅被称为“元帅诗人”;
臧克家因诗作多为农村题材,有“泥土诗人”之称;
田间被闻一多誉为“时代的鼓手”(擂鼓诗人)。
10、岁寒三友:松、竹、梅。
11、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12、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13、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14、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15、《诗经》“六义”指: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
16、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17、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第一。
18、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19、“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20、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娲、神农;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21、五金:金、银、铜、铁、锡。
22、五味:酸、甜、苦、辣、咸。
23、五行:金、木、水、火、土。
24、“永字八法”是说“永”字具有:点、横、竖、撇、捺、折、钩、提八种笔画。
25、古代的学校有庠、序、太学等名称,明清时最高学府为国子监。
26、三教九流:“三教”: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27、古代科举考试(从隋代至明清):
A 童生试,也叫“童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B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由秀才参加,考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è)员。
C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D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五、诗句与人:

① 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诸葛亮

②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

③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诸葛亮

④ 已知天下三分鼎,犹竭人谋就出师。——诸葛亮

⑤ 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司马迁

⑥ 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李白

⑦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李白

⑧ 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欧阳修

⑨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辛弃疾

⑩ 世上苍痍,诗中圣哲;人间疾苦,笔底波澜。——杜甫

⑪ 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文天祥

⑫ 深思高举洁白清忠,汩罗江上万古悲风。——屈原

⑬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范仲淹

⑭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李清照

⑮ 译著尚未成书,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鲁迅

⑯ 毛泽东称朱自清:“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人。”

⑰ 列宁赞高尔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

⑱ 芭蕾舞的化身:乌兰诺娃。

⑲ 关汉卿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六、一句话评书:

①《三国演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②《红楼梦》: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曹雪芹语)

③《梦溪笔谈》: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英·李约瑟)

④龙争虎斗:《三国演义》

⑤帝王的镜子:《资治通鉴》

⑥隽永的说辞:《战国策》

⑦不朽的战争艺术:《孙子兵法》

⑧旧时代的葬歌:《骆驼祥子》

七、人的称谓:

(一) 称字:幼时命名由父亲长辈命名,成年(男20,女15)取字沈德鸿字雁冰,鲁迅字豫才。

(二) 称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年龄不限,如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三) 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如范仲淹称文正,欧阳修称文忠。

(四) 称籍贯:以人的出身地命名,如孟浩然称孟襄阳,柳宗元又称柳河东。

(五) 称官名:以人的官名来命名,如杜甫称杜工部。

(六) 称官地:以人做官的地方来命名。如岑参:岑嘉州 柳宗元称柳柳州

(七)古代帝王对贵族功臣的封赐爵号(位):公、侯、伯、子、男(五等)

八、谦称:

1、 自称:愚、敝、卑、臣、仆

2、 帝王自称:孤、寡、朕

3、 古代官吏自称:下官、末官、小吏

4、 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不才、不肖

5、 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用家或舍:如家父、家母、家兄、舍弟、舍妹、舍侄

6、 其他自谦词:

尊长者自称:在上

晚辈自称:在下

老人自称:老朽、老夫

女子自谦:妾

九、敬称:

1、 对帝王:万岁、圣上、天子、圣驾、陛下、大王

2、 对将军:麾下

3、 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用令、尊、贤

令: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兄(对方哥哥)令郎(对方儿子)令爱(对方女儿)

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和物。

尊上(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对方父亲)

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的亲戚)尊命(对方的吩咐)尊意(对方的意思)

贤:称平辈或晚辈。

贤家(指对方)贤郎(对方儿子)贤弟(对方弟弟)

仁: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

4、 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唐以后称岳父为丈人,又称泰山。妻母为丈母,又称泰水。

5、 称谓前加“先”表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

称死去的父亲:先考、先父。

称死去的母亲:先妣、先慈。

已死的有才德的人:先贤。

死去的帝王:先帝。

6、 君对臣敬称:卿、爱卿。

7、 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表敬称,“孔子”为“圣人”,“孟子”为“亚圣”“杜甫”为“诗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

十、特殊称谓:

1、 百姓的称谓:布衣、黎民、庶民、苍生、氓。

2、 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

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3、 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

贫贱之交:贱而地位低下的时结交的朋友。

金兰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

刎颈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忘年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

竹马之交:从小一块长大的异性朋友。

布衣之交:以平民身份的相交往的朋友。

患难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

4、 年龄的称谓:

垂髫:三四岁——八九岁。

总角:八九岁——十三四岁。

豆蔻:十三四岁——十五六岁(比喻人还未成年,未成年的少年时代称为“豆蔻年华”。)

弱冠:20岁。

而立:30岁。

不惑:40岁。

知天命:50岁。

花甲:60岁。

古稀:70岁。

耄耋:80岁、90岁。

期颐:100岁。

十一、古代官职任免升降:

1、 迁:调职、调动,一般指升官;左迁则为降职调动。

2、 谪:降职并远调。

3、 拜:授给官职。

4、 授:授予官职。

5、 擢:选拔,提拔。

6、 除:免去旧职而任新职。

7、 罢:罢免、停职。

8、 免:免除官职。

9、 黜:废黜,贬退,也用于剥夺王位或太子的继承权。

十二、地理部分:

1、阴:山北水南 阳:山南水北

2、左:东为左 右:西为右。

3、河:黄河。 江:长江

4、五岳:泰山(东)、衡山(南)、华山(西)、恒山(北)、嵩山(中)

5、 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九华山、峨眉山、普陀山。

6、 六合:天、地、东、南、西、北六个方位。

7、 八荒: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八个方向。

8、 中国的古称:九州、神州、赤县、华夏、九土、中华、华夏。

9、 重要城镇名,古今对照。

苏州:姑苏

成都:锦官城

南京:金陵、建业、建康、丹阳、江宁、白下、石头城。

扬州:维扬、扬城、淮上、江都、广陵。

北京:大都、燕京、神京。

开封:大梁、汴梁、东京。

镇江:京口。

杭州:临安、武林、钱塘。

10、我国部分城市别称。

昆明——春城

苏州——中国的威尼斯

重庆——山城、雾城

拉萨——日光城

广州——花城、羊城、五羊城

徐州——彭城

11、长江上的“三个火炉”:重庆、武汉、南京。

十三、天文部分:

1、 北斗,又称北斗七星,批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勺形)的七颗亮星,北极星,北方天空的标志。

2、 闰年,以阴历年除以4或100(年号00除以100),能整除的那年,就是闰年。

3、 二十四节气:(见字典节气歌)

4、 传统节日。

上元,即元宵,正月十五。

寒食,清明前2、3天。

重阳,九月初九。

端午,五月初五,是为了纪念屈原。

中秋,八月十五。

5、纪年法。

(1) 公元纪年法。

(2) 皇帝、年号纪年法,庆历四年春。

(3) 天干地支纪年法,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例如:1919年,农历年号,天干计算时,用1919年除以10,余数为1,对表“1”为“辛”;地支计算时,用1919年除以12,余数为3,对表“3”为“亥”,那么1919年为“辛亥”年,故“辛亥革命”发生在1919年。

6、纪月法(不常见,略)。

7、纪日法。

初一 朔 十五或十六(小月十五,大月十六) 望

8、 纪时法。
日出
食时
隅中
日中
日昃
晡时
日入
黄昏
人定
夜半
鸡鸣
平旦

5-7
7-9
9-11
11-13
13-15
15-17
17-19
19-21
21-23
23-1
1-3
3-5

五更:晚7:00开始,每2小时一更,五更为早3:00——5:00。
文学常识的考查是中考的一个重要部分,要解决这一部分问题几乎是无技巧可言,只能依靠平时的识记和积累,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根据同学们在初中阶段所学的文章中涉及到的作者,以年代为分界,为大家整理出一份宝贵的文学常识资料,希望对所有同学在中考复习的准备中有所帮助。

一、先秦

作家
课文
备注

孔 子(名丘,字仲尼。)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书,是我国历史和第一部语录体著作。
我国历史和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左丘明(春秋时鲁国史官)
《曹刿论战》 《肴之战》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编年体史书,历史散文。

孟 轲(名畸,字子舆。)
《鱼我所欲也》 《庄暴见孟子》

儒学大师。《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思想及言行的书。孟子的思想主要是仁政、民贵、君轻。

庄 周
《庖丁解牛》
道学大师。庄子有在政治和主张无为,在精神和主张自由。

屈 原(名平,战国时楚国人)
《涉江》
《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长诗。《涉江》是 “ 九章 ” 一。

荀 子(名况)
《劝学》
《荀子》是诸子散文。

列 子(名寇,又名御寇。)
《愚公移山》

韩 非(法家学派的代表。)
《五囊》 《扁鹊见蔡桓公》

经西汉刘向整理
《邹忌讽齐王纳谏》《荆轲刺秦王》
《战国策》是国别体散文,记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略和言论。

二、两汉

贾 谊
《过秦论》《论积贮疏》
西汉文学家。

司马迁(字子长。)
《鸿门宴》

《信陵君窃符救赵》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我国历史和第一部记传体通史。有 12 本纪(帝王传记)、 30 世家(诸侯传记)、 70 列传(著名人物传记)、 10 表、 8 书,共 130 篇。被鲁迅称为 “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

南朝陈徐陵
《孔雀东南飞》
是古代最长的一首叙事诗。

三、魏晋南北朝

曹 操(字孟德,魏武帝。)
《观沧海》
曹操,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 三曹 ” :指曹操、曹丕、曹植(才高八斗)。

诸葛亮(字孔明。)
《出师表》
政治家,谋臣

干 宝(东晋史学家。)
《搜神记》
写神怪灵异的故事。

陈 寿
《三国志》

刘义庆
《世说新语》
又名《世说新书》

范 晔(南朝宋史学家)
《后汉书》
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为 “ 四史 ” 。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号靖节先生)
《归园田居》 《饮酒》
东晋诗人

刘 勰
《文心雕龙》
我国最早的文艺理论著作

四、唐代

王 勃(字子安。)

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全称为 “ 初唐四杰 ” 。

贺知章(字季真,自号 “ 四明狂客 ” )
《回乡偶书》

王之涣(字季陵。)
《凉州词》

孟浩然

与王维并称 “ 王孟 ” ,是 “ 山水田园诗 ” 的代表,多描写自然景物,诗风清新自然。

李 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梦游天姥吟留别》
诗风宏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畅自然。李白是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有 “ 诗仙 ” 之称。

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本杜工部。)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代表了现实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被称为 “ 诗史 ” 。他首创了即事成篇的乐府诗,直接推动了后来以白居易为首的新乐府运动。 被称为 “ 诗圣 ” 。

边塞诗人

以王之涣、王昌龄、高适、岑参为代表,题材多反映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风格悲壮宏伟,笔势豪健。

韩 愈(字退之,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
《师说》
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刘禹锡(字梦得。)
《陋室铭》
铭:本来是古代刻在器物上警戒自己或歌颂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为和种形式短小、文字简洁的独立的文体。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 山 居士。)
《琵琶行(并序)》《长恨歌》
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时而作。(《与朱元思书》)

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又称柳柳州。)

韩柳:唐代散文家韩愈和柳宗元的合称。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们主张摒弃六朝华而不实的骈丽文,而创作内容充实、形式自由的散文。

杜 牧(字牧之。)
《阿房宫赋》
赋:讲究辞藻、对偶、用韵的一种文体。但也有以散文为主,夹着少数韵语的。

李商隐(字义山。)

李杜:一是指李白和杜甫;二是指李商隐和杜牧(又称小李杜)。

3. 哪位大师可以帮忙写5篇研修日志的初中语文。要绝对原创,百度搜不到的。

我妈妈就可以,正在出,但不知能不能帮到您。

4. 求语文大师帮忙解下这几个题、要快,初中的!!在线等答案!!

1、D
A、对象错误,气冲斗牛一般用来形容人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本句讲火箭。
B、语境回不合,这里讲答祭祀,是表演,不是真的代表百姓向当权者陈述困难,提出要求。
C、意思恰好相反,物以稀为贵,指东西少才珍贵,而川菜现在全国都有,不是稀少。

2、C
修改后:

A、眉山的仲夏时节是旅游休闲的好时光。(搭配不当,仲夏时节不能搭配好去处,搭配好时光)
B、良好的学习态度,很大程度上能决定学生成绩的提高。(搭配不当,良好学习习惯能提高成绩)
D、构想并发展好特色产业,让眉山以最快速度融入天府新区。(逻辑错误,先构想后发展)

3、D
AC、并列成份需要加顿号;B、肃然起敬后加冒号。

4、含义:校车超载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5、走的人多了,它便成了路。
(鲁迅的名言)

5. 有一篇文章说好久不洗澡,的感觉是初中语文还是小学语文,记不清楚了。是大师的作品。

我的语文学习经历写这篇文章是为了通过反思我的语文学习经历,从中发现一些问题,以引起我们在教学中予以关注。小学小学之前的语文学习几乎已没多大印象,只记得曾经做过学习委员,负责收作业本,想来还算是不错,当时我的语文老师是个上海知青,姓尹,我的父母屡次提起她对我的赞誉,当时因为年龄小,个子小,曾经有劳动(一般是砍柴或锄茶叶地)给我过特殊的照顾,让我只负责扫教室的地。小学毕业语文57分,数学63分,属于比较好的成绩。初中读初一开始住校,生活相当的艰苦,贪玩,由于个子小,总坐第一排,爱打乒乓球。成绩中等。关于当时上语文课的情景,记得的并不多。只有三位老师留有印象,其中最深刻的王老师。王老师当时二十来岁,好像还不是正规的大专毕业,记忆中比较深刻的王老师上课很投入,夏天时总是汗流浃背。他有时会跟我们讲一些著名作家的事,但也不多。但王老师兴趣广泛,王老师爱摄影,当时我们看他拿着一个照相机(方方的120的那种,借来的)在学校拍时,崇拜得不得了,这甚至影响到后来我考上大学时把所有的红包的钱买了一部照相机。王老师喜欢花,有一次劳动,大概又是挖茶叶地罢,他让我们几个去山里找九节兰,那种兰花很少见,长在很荫凉的地方,抽出一支花来,上面能开九朵,有的还不止,于是那是我也爱种花,学校陋壁有一个花圃,我们曾经在深夜翻围墙进去偷花,后来我家的房子周围被我种满了各式各样的花。我也因此认识了不少花,比如有一种叫碧玉z的。王老师的课我们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喜欢上的,现在想来,这种兴趣来源于他的性格与性情。而不是来源于上课和课文。另一个是董老师,他上语文课就在黑板上大大的写一个“背”字,就叫我们拿练习册出来背,没什么很大印象。还有一个中年老师,唯一记得的是他总爱说这样一个例子:那片白云底下,是我的故乡。初中时候学语文的痛苦印象还很深,一是课后练习总做不来,总是脑里好像有点什么,却又没什么。课后练习总是一些问答题,让人无从下手。写作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因为很少有时候知道自己究竟写的是什么,对自己所写的东西没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记得有一个暑假,父亲忽然心血来潮,说让我和妹妹写一篇作文,题目是《人为什么活着》,天哪,当时我哪知道为什么活着?最后那篇作文写没写,写成什么样也不记得了,但那痛苦的感觉还在。老师也读一些范文,虽然他说好,但我们也往往不知好在何处,更无从说学了。在初中我曾获得过一次语文竞赛第一名,那是我最辉H的一次经历。我的分数是61,取胜的原因是我做对了一道附加题,那题实际上是文化常识题,“古稀双庆”“花甲重开”,也许是我当时不知从哪本课外书上看到了,便记住了。要来说说阅读了。初中时很少有书可读,我记得初中时我家订了一本杂志《收获》,至今我还认为,我的阅读能力、文学素养最初来源于她。那几年正是伤痕文学流行的时候,到现在为止,我读过的最感动的还是《人生》、《流泪的红蜡z》,特别是《人生》,我还记得当时读时流了泪。《西游记》读过,只是一读到那些描写服饰的就跳过去。并没多大的感触。还要说说写字,当时我很有兴趣练字,寒暑假在家里也练,可是不得法,一直没进步。至于说,好像没有什么机会,一般在人面前不敢说话。我读初三时,家庭经济环境已较好,我有较多的零用钱,可是也买不到什么书。记得有一次我带了二十多块钱跑到县城,全都买了书,可至今记得的只有一本,名叫《渔家女》,是写黄浦江上的一户渔家的生活的,印象挺深,曾经揣摩过其描写,也不得法。高中1985年上高中。我所在的学校是镇上的一所农职业高中,只有一个班,40多人,大多是县城和那些林场家场上吃商品粮的学生,读两年便可参加招工。课堂学习方面在脑海里几乎是一片空白。课外学习方面高一开始读《射雕英雄传》,那是一天读完的,给了我全新的阅读感受,读完即有写的冲动,完成了我的第一篇小说处女作,以太平天国为背景的武侠小说,自己当时对景物描写比较得意,曾与同学传看。高二曾读过一些科幻小说,书名与内容大多都不太记得了。这时,受青春的冲动的驱使,受写诗,后来一看,都是一些长短句,只因写不成文,所以写成了诗。特别一提,高二时有了早恋经历,对文学又多了一层偏爱。从高二始开始订阅语文报,每期都是很欣喜的阅读,特喜欢了解一些文人的情况,有一篇文章最打动我,好像是田晓菲的《柳芽儿落了》,写早恋的。高三(其实是补习),爱看电影。喜欢文艺,曾与班花主持补习班的元旦晚会。高考语文考得最差,只有78分(满分120分),作文题为“习惯”,不知道自己写了什么,无非是“人人都有习惯,不能有坏习惯,要有好习惯之类”,作文分估计很低。最令人伤感是有一个阅读题“”大学莫名其妙的上了大学中文系。这年暑假狂读琼瑶和三毛,至今感谢她们,起码她们对我的性格,情爱观的形成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对老师的讲课特别烦,有位现代文学老师讲鲁迅,竟从鲁迅原名周树人,逝江绍兴人讲起,大半时间是逃课,泡图书馆和睡觉。大学一年级,曾有一次作业,被老师改得无地自容,我竟然不会标点符号,老师用红笔一处处的改了,甚为感动。喜欢现当代文学和民间文学。因为老师讲的教材上没有。不喜欢背讲义,所以考试总是70多分,也常有令老师诧异的时候,记得中教法考试时,我就提出过“结构教学论”,我的确没看过类似的文章,只是悟出教学的内容及学生的认识的结构应相吻合,当然,还是70多分。写作课曾被老师表扬一次,那是诗歌写作:诗云:絮语春天据说是希望的季节据说是播种的季节还有人说一年之际在于你还有人赞人的万紫千红不知你想到没有你的季节没有收获雨我确实不知你象什么每次每次我总把你归纳为一个唠唠叨叨的老太婆柳芽吃饱了,喝足了阳光真明媚你醒了梅你受不了春风的引诱为了保全你的贞洁只好避而远之如今看来,充其量是一般的咏物诗而已。囫囵吞枣的看了许多书,最喜欢莎士比亚,沈从文和刘震云。看了许多电影。喜欢文学,那是正是朦胧诗,先锋文学的时候,用现代文学老师的话说,是“各领风骚三五天”。喜欢莫言、刘恒,喜欢张艺谋。也喜欢巴尔扎克,不喜欢狄更斯,雨果,不喜欢浮士德。喜欢《罗亭》,不喜欢《战争与和平》。从大一开始,时断时续的写日记,主要都是作无病之呻吟,喜欢摄影。从未发表过任何文章,根本不敢投稿,甚至不会投。学习民间文学之后,曾写过一篇《中国女性民间文学史》,二万余字,老师表扬一通,让我投稿,可不敢投,当时此文曾有一主要论据,即女书,后来被炒得沸沸扬扬。也曾写小说,从不敢投稿。其中有写故乡的“苦楮坑系列”,甚至没有读者。喜欢酒,一半是因为家族遗传,一半是因为文学。大学四年级,毕业论文是研究刘震云的,那是我为他的《单位》和《一地鸡毛》所感动,说实在的,和以前一样,我实在不明白自己究竟在写什么,甚至,我还不知论文是什么。工作92年,开始做语文老师。也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学语文。说实在的,当时并不知道怎么教语文,一节课的教案要写上十页,方方面面,非常详细,可一到上课,往往是顾此失彼,捉襟见肘。也曾有过探索,曾用图示法读解《荷塘月色》的作者的情绪波动。没有得到好评。第二年开始认识到练习的重要性,备课的重点放在设计问题和练习上。然后,意识到一课一得,意识到寻找突破口,意识到长文短教,意识到“牵一发而动全身”,意识到…….慢慢走到现在。对语文学习和语文教学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与感悟。也有了一些尝试与探索。94年开始发表文章,岂今文学作品十余篇,论文十余篇,编著二部。时常写些学校的公文。反思:一、目前我的语文水平能不能满足一般的需要?我自认为,如果以目前我的语文水平来说,基本可以满足一个中国公民正常生活工作的需要。但刚走出高中时,甚至大学毕业时还不能。二、小学时的语文学习对我的后来是否有很大影响?我觉得对我而言,影响不大。但是,我经常想,我为什么不能拔尖(在语文能力方面),这可能与我小学、初中时的语文学习有关,积累太少,读书太少。三、语文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角色?最重要的是什么?从我的经历看来,我觉得一个语文老师(老师?),应该是一个在精神上(包括生活趣味等方面)能够引领学生的人。应是一个兴趣广泛的人,一个爱生活的人。学生的兴趣与情趣与其语文老师有很大的关系。一个语文老师最重要的不是课讲得怎么样!?说实在的,主要在于你是否代表了学生们所认为的前沿的值得仿效的情趣与情操。当然,这与其品格高尚与否无关,前面所提的王老师,后来走入仕途,做副镇长,做副校长,恋爱家庭方面也颇多是非,据说为当地许多人所不以为然。四、阅读与写作能力是怎样形成的?我实在无法得出“我的阅读与写作能力是老师教的”这一结论。说实在的,老师教的,大多数时候,我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有时我知道是那么回事,但就是用不起来。而当我用起来时,我甚至不知是怎么就用起来的,当有某种感情或体验所驱使时,词语直然就流泻而出。读写能力的形成在于学生的读写实践。五、一个人的生理成熟、社会阅历与语文学习有怎样的关系?我非常羡慕现在的学生,初一初二就能写出那么好的文章,我经常有自愧弗如之感,每个年龄段的写作有每个年龄段的优势,就如一个小孩的画是一个画家都无法画出来的,从这一点上说,所谓的技巧是不重要的,甚至可以说,写作是无技巧的。从另一个角度说,一个人的生理成熟与社会阅历对其写作是有很大的限制的,你的思维和认识体验没有发展到那一步,就不可能理解与发表。从这一点上说,我觉得语文的根本在于认识与体验。六、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在哪里?给学生创造读写实践的机会。七、一个人的语文能力的高低与他的生活有无必然的联系?我觉得没有必然的联系。语文在他的事业、人生中其实只占很小的份额,目前圈内人对此点颇有扩大之嫌,大概是大家都搞这一行的,然免眼界狭小。有太多的成功人士,语文并不怎样,语文学得好的,只能做做“师爷”,当然,有例外。八、语文有没有负作用,我们的语文教育有没有“反教育”的东西在?这一点我们不能忽视,从我自身而言,从周围许多人身上都可看出,语文学得好(不指出类拔萃那种)的,或者在大一点范围,知识分子身上的确有太多的局限性。比如说,不会处世,不会说假话,不会曲意逢迎,不会溜须拍马,自命清高等等,这样的故事不用我举例。这是语文现代化所必须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抛砖引玉,大家一起来。

6. 有哪些适合初中生读的经典书籍

个人观点:其实不应该推荐。理由如下:

  1. 中国小学生入学年龄在城市来看,大约都是 6周岁上下,小六则为12周岁入学,13周岁左右进入初中,对于一名初中生来说,他/她的世界观、价值观已基本成形,无需由成年人推荐书目给孩子阅读了。

  2. 但,另一方面,作为家长、老师,又身兼引导与提供建议之责,所以,可考虑根据孩子的兴趣进行一定的推荐与建议,但建议就是建议,而非命令。

  3. 我的个人经验:在小学时,已与孩子共用书架,即,根据孩子的身高,将书架的最下面两行给孩子,上面的书格则用于堆放自己用的图书。有一个重要原则被很多推荐书目的建议人忽视——那就是,身为父母,你自己是不是有一个读书的习惯。如果你是听觉型的人,不喜欢阅读而喜欢与人打交道,喜欢通过听来的知识、经验,这时,也不必强求孩子去阅读。

  4. 通常的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类可划分为视觉型、听觉型、运动型。这三类学习风格带来的学习习惯是不一样的,孔子云:因材施教。所以,阅读书目也好,经典书目也好,都适于阅读型的孩子。但听觉型的孩子可考虑讲给他听,或多多让他去听讲座、看博物馆、参观美术展。运动型的孩子可考虑以乐高玩具、学习厨艺、运动健身等方式体验式的方式学习。

  5. 书目,建议上网,直接到douban网去看,找自己感兴趣的图书书目,推荐给孩子。

  6. 其他:《剑桥少儿网络》全套三本,我家娃儿幼儿园及小一小二的读物。《美国初中生教材全套》中译本我家娃儿小五小六初一的读本。《美国高中教材全套》中译本,我家娃儿初二初三高一的读本。现在大二,网络安全专业。曾参加生物奥林匹克竞赛,获得省级二等奖。

7. 初中作文我终于感动了550字数 跪求语文大师解题

我曾经为无数的事感动过,有时甚至流泪,可唯有一件让我心灵震撼。
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决赛在凌晨,老爸一直在电视机守候着,妈妈因为“不舒服”早早就睡了。我躲在空调房间的被子里,等待激动人心的开始。
突然我听见妈妈房间的闹钟响了,可只有几声。几乎是同时,我和妈妈从自己的房间冲到了客厅,大家相视一笑,心领神会。
其实离比赛开始还有15分钟,我看见爸爸不停地吐着烟圈。我知道他紧张。妈妈似乎很悠闲,吃着瓜子,可我看见她的手一直紧紧地攥着摇控器。她也紧张。我仿佛透明过他们的皮肤,看见骨子里一种精髓,一种只有在关键时刻才会流露出的中国魂。
随着发令裁判的枪响,比赛开始了。1秒,爸爸吸了一口烟;2秒,妈妈把一粒瓜子含入了嘴中;3秒,刘翔处于领先位置;4秒爸爸站了起来;5秒妈妈又含了一粒;6秒一个漂亮的弧线,刘翔跨过了一道跨;7秒爸爸向前跨了一步;8秒刘翔对手落后他半个身子;9秒爸爸抓住妈妈的手;10秒妈妈抓住了爸爸的手;11秒刘翔的对手失误了,差点被拌倒;12秒楼上有人跺脚;12秒91爸爸双膝跪地,妈妈把瓜子撒了一地,楼上有许多人踩脚,楼里有人唱国歌,向窗外望去,家家户户灯火通明,我的眼泪“哗”地下来了。
我从未见过爸爸像孩子一样和妈妈抱在一起,我感动;我从未见过妈妈手舞足蹈把瓜子弄得乱七八糟,我感动;我从未见过所有中国人在那一瞬间所爆发的激动,我感动……
那一夜,我长大了,我觉得做一个中国人是骄傲的,我的灵魂因感动而受到洗礼。

在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魅力,有“生活的魅力”“舞台的魅力”“情感的魅力”。总之,生活中的魅力无处不在。而我有一次,我感受到感动的魅力
感动,和魅力一样,是一种无形的东西,然而,它却可以改变一个人,甚至上万人。
那还是一个很宁静的夜晚,在夜空中,几颗星星在眨眼,一轮明亮的月嵌在夜幕中。我翻起了一本书,这本书十分精彩。我读的津津有味。随着时间一点一点的划过,我也读完了一篇又一篇的文章,但我读到这一篇文章的时候,使我感动了好久,好久。
故事情节是这样的:一个老猎人,他每天都去打猎。这天早晨,他起来简单喝了点茶,就拿着猎枪出去了。他找了很久,才在不远处发现了一只藏羚羊。这只羊很丰满。使老猎人十分高兴,他不禁喜极而泣。飞快的跑过去,用枪口对准羚羊。羚羊好像很悲伤。但,并没有逃跑。只是默默的注视着猎人。就这样,僵持了好久。扑通,羚羊跪下了,眼里噙满了泪水。对于动物下跪,他见的多了,也不奇怪。对以噙满了泪水,他有点不明白。但他还是把羊打死了。回家,他剖开羚羊的腹部,他惊呆了。因为,在腹中,静静地卧着一只小羚羊。第二天,他把这对母子安葬了,连同埋下的,还有他的猎枪。从此,他消失在了茫茫草原上,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
故事到这就完了,但我的心还是平静不下来。文中的羚羊,是多么的伟大,它为了自己的尊严,不惜向猎人下跪。是的,它不是为了自己,只是为了孩子。文中的猎人,他大概受到了某种东西的影响吧! 对,这种东西就是感动。感动散发的它的魅力,才使老猎人心生愧疚。
感动,没有牡丹的艳丽,没有白杨的挺拔。它,如白云,洁白而神圣。它,如梅花,淡雅而又清香。它,如香茗,许多年过去,仍是那么芬芳,令人回味。
它确实如一杯圣水,能洗涤了心灵上的一切污垢,所有的事物在它面前,都已变得透明,变得纯洁。这就是感动特有的魅力,我已经感受到了,你感受到了吗?

前几年在电视上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歌手,名叫丛飞,在一次歌咏比赛上获得名次,从此便开始了他的艺术生涯。在今后的演艺道路上,他走得很顺利,曾多次参加演出,也有了些名气。

有一次,他到一个乡下去演出,看到那里有许多儿童因家境不好而失去了上学的机会,这事触动了丛飞的良知,他决心靠自己来供他们上学。丛飞在演出中确实挣了些钱,但是那么多个孩子要由他来资助,他实在经受不起,于是,他便从四面八方东拼西凑,努力奔波为孩子们凑齐学费。就这样,他坚持了很长时间。

有时候,他的朋友也会问他:“丛飞,你这样做值吗?你这样做到底能得到什么?你又打算做到何时?”但一次次质问都是没有使丛飞退缩,他只知道他如果不这样做,一双双期待的眼神就会被冷漠,他的良心就会遭到谴责,自己就会被罪人一样对待.就是因为这样,促使他做了一天又一天。

如今,他已帮助了三百多位孩子,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爸爸”,但由于过度操劳,终得癌症。但他仍不忘记那一声声的“爸爸”。

就当丛飞通过摄像头向孩子们讲话时,我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掉下来,一位普通人,却做出如此不普通的事情,他的精神值得大家歌诵、赞扬。但老天并没有挽留住这条生命,年轻的丛飞终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事迹却感动了一代人,一个又一个“丛飞”站起来了,他以自己的满腔热血无私地为那些贫困子女付出着。

是啊,丛飞,虽然这个名字并不响亮,让我们都以一颗善良的心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让爱的阳光洒满大地,让“丛飞”精神永驻人间!看到丛飞的事迹我终于被感动了,他的行为感动了我,他的言语感动了我,他的精神更感动了我。

8. 语文大师怎么选择初中

语文 (语言和文学的简称)
是语言和文学及文化的简称。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口头语言较随意,直接易懂,而书面语言讲究准确和语法;文学包括中外古今文学等。此解释概念较狭窄,因为语文中的文章不但有文艺文(文学、曲艺等),还有很多实用文(应用文)。通俗的说,语言就是说话艺术。
一般认为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语言和文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它是听、说、读、写、译、编等语言文字能力和知识,文化知识的统称。也可以说,语文是口头和书面的语言和言语的合称,是语言规律和运用语言规律所形成的言语作品的言语活动过程的总和。
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的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特点。
语文是偏重从文献角度研究语言和文字的学科总称,一般包括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校勘学等。中国由于古代文献丰富,文字比较特殊,语文比较发达,广义的语文也应该包括语言学,也就是语言学和文字学的总称,但现在由于国际学术分科中语言学是一大类,所以目前反而是语文学从属于语言学,成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语文》也是中国的学校等教育机构开设的一门主要学科,中国语文教科书一般讲授的是汉语文。

9. 《 》是一本宣言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的艺术大师的传记… 初中语文题

《名复人传》是这样的一本书,也制属于初中名著读物。作者是法国的罗曼罗兰。它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此传记里的三人,虽然一个是德国的音乐家,一个是意大利的雕塑家、画家、诗人,另一个是俄国的作家,各自处于不同的领域,但他们都是伟大的天才,在人生忧患困顿的征途上,为寻求真理和正义,为创造能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献出了毕生精力。他们坚信只要自己的灵魂能够坚忍果敢,不因悲苦与劫难而一味地沉沦,那么就定能冲破肉身的束缚,奔向人生的崇高境界。

10. 求哪位语文大师指导一下小生,初中生如何写好日记日记写什么怎样写好

其实日记很简单,就是写自己当天的所见所闻,初中和小学都一样,像我,老师安排的一星期日记,我星期一就写好了

阅读全文

与初中语文大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