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年级语文 > 初中语文词性分类

初中语文词性分类

发布时间:2020-12-20 15:28:33

① 在22日前回答:初中语文,关于语文词性、语法的一些问题,急!!!!!!!!!!!!!!!!!!!!!

一、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1。【名词】

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又称体词。实词的一种。如:中国、世界、成果、效率、品德、父亲、主人、老李、疯子、错儿、孩子们等。
名词可以分为以下次类:
个体名词,又叫可数名词。如:(一本)书、(三朵)花、(五条)河。
集合名词,不能加个体量词,与集合量词或不定量词"对,批,部分,些"等搭配,如:(一对)夫妇、(一部分)船只、(一些)车辆。
专有名词,如:北京、天安门、孔子、长江。
时间名词,如:春天、上午、现在、立春、星期二、刚才。
处所名词,如:颐和园、商店、亚洲、北京、中国。
方位词,如:东、西、上、里、前、内。
名词的主要语法特点:
(1)不能用"不"来否定,如不能说"不帽子"。
(2)在句中经常充当主语、宾语、定语。时间和处所名词可以做状语,如:小李昨天迟到了。
(3)名词一般不能重叠,只有带有量词性质的名词才可以重叠,如:人、年、天。
2。【动词】

是表示人、事物的运动或相互作用的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的词)。
动词可分为:
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能够带宾语的动词是及物动词,如:吃、打、敲、写,它们的宾语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也有一部分动词必须带宾语,如:费(劲)、顾全(大局)。不及物动词不可带宾语,如:咳嗽、休养、毕业。
心理活动动词。这类动词可以受"很、太"一类程度副词的修饰。如:爱,想,同意,赞成,怀疑。
判断动词。最主要的就是"是",表示判断或肯定。在表示判断时,"是"后边的成分是"判断宾语",例如:"我是中国人。"
能愿动词,又叫助动词,表示行为状况的可能性或意愿性。例如:能够 会 可以 应该
趋向动词,表示趋向性的动作或动作的状态。如:(坚持)下来,(搞)上去,(走)进。
动词的主要语法特征:
动词可受副词"不"、"没"的修饰。
动词经常作谓语,后面可以接宾语。
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动作时间短暂或"尝试"的动态意义。如:听听、想想,还有:讨论讨论、吵吵嚷嚷等。
3。【形容词】

是表示性质或状态的词,可分为几类:
性质形容词。性质形容词能受"很"修饰。如:红,甜,漂亮,干净,清楚。
状态形容词。状态形容词不能受"很"修饰。如:雪白,滚烫,亮晶晶,泪涟涟。
形容词的主要语法特征:
形容词一般都能做定语。
形容词一般不能做宾语。
一部分形容词可以重叠,如:好好,慢慢,结结实实,雪白雪白。
4。【数词】

表示数目和次序。表示数目多少的是基数词,表示次序前后的是序数词。前者由系数和位数组成。系数包括"零、半、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位数包括"十、百、千、万、亿"等。二者合成数词,如:二,十二,六百六十六,一千。序数词一般由基数前加"第、初"构成。数词中还有分数,小数,倍数,概数。如:三分之二,一点五,五倍,十几。
5。【量词】

表示计量单位,又叫单位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两类。名量词是人和事物的单位,如:张、本、只、个。动量词是动作行为的单位,如:次、回、声、趟。
数词和量词经常组合在一起构成数量词组,充当定语、状语或补语。比如:一张(纸)、三只(鸡)、一下(打响)、跑(三圈)。

6。【代词】

是有称代、指别作用的词。分为三类,代替人或事物名称的叫人称代词,表示疑问点的叫疑问代词,指示或区别人、事物、情况的叫指示代词。
1.人称代词包括三种代词:
第一人称:我、我们、咱、咱们;
第二人称:你、你们、您、您们;
第三人称:他、她、它、他们、她们、它们、别人、大家
2.疑问代词是表示疑问点的,如:谁、什么、哪里、多少。
3.指示代词包括近指的"这",远指的"那",以及由它们构成的合成指示代词,如:这里、那边、这阵子、那会儿。

二、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7。【副词】
1、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表示程度、范围、时间、频率、语气、情貌等。
表示程度的有:很、极、最、太、更、更加、格外、十分、极其、比较、相当、稍微、略微、多么等。
表示范围的有:都、全、单、共、光、尽、净、仅、就、只、一共、一起、一同、一道、一齐、一概、一味、统统、总共、仅仅、惟独等。
表示时间的有:刚、正、将、老(是)、总(是)、早就、已经、正在、立刻、马上、起初、原先、一向、永远、从来、偶尔、随时、忽然等。
表示频率的有:又、再、还、也、屡次、常常、往往、经常、不断、反复等。
表示语气的有:不、没、没有、别、未必、准、一定、必定、必然、却、倒、可、就、幸亏、难道、何尝、偏偏、索性、简直、反正、多亏、也许、大约、好在、敢情等。
表示情貌的有:百般、特地、互相、擅自、几乎、渐渐、逐渐、逐步、猛然、依然、仍然、当然、毅然、果然、差点儿等。
2、语法特点
副词一般只同动词、形容词相结合,例如"都去、常去、就去、很大、更大、多么大"。如果代词"这样"、"这么"、"那样"、"那么"代替了动词,副词也可以用在它们前面,如"已经这样了"、"就这么着吧"。名词数量词做谓语时,副词也可以同它们结合,如"这儿就三个人"、"今天才九号"。
副词的主要功能是用来做状语,"机"、"很"可以做补语。如"你太好了"、"他曾经来过"、"味道好极了"。
8。【连词】

1.连接词、短语、句子、句群、段落,能表示某些逻辑关系。
连接词和短语的有:和 跟 与 同 或 既 等。
连接短语或句子的有:还是 不但 就是 不管 无论 除非 不论 等。
连接句子的有:要么 何况 况且 与其……宁可 然后 以致 于是 因为……所以 如果……就 虽然……但是 只有……才 只要……就等等
连接词、短语、句子的有:而 并 并且 而且 或者 等。
连接句群、段落的有:至于 于是 但是 然而 因此 等。
2.连词是纯粹的虚词,只能在短语、句子、句群中起连接作用,表示被连接的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有几个连词在其他场合是副词,是连词和副词的跨类词,如:就才又 也 还
都 在 不却等。这几个副词只能用在主语之后、谓语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位置比较固定。而这几个连词即可用在主语前边,也可用在主语后边,位置不象副词那么固定。

9。【介词】:
介词又叫作前置词,主要用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前面,共同组成"介宾短语",做动词、形容词的修饰成分或补充成分,表示处所、方向、时间、状态、方式、原因、目的、施受对象、比较对象、排除、范围、根据等。介词本身起介绍作用,表示词语之间的语法语义关系。
介词可分为:施受动词,引出施事主体、支配客体的介词,如:把、被、叫、让。方式介词,引出方式、方法、依据、工具,如:按、照、依照、本着、跟随等。时空介词,引出起点、经由、终点、所在,如:由、打、从、经过、当。关涉动词,引出范围、原因、论题,如:关于、至于、作为、论、就、除。
10。【助词】:
助词是附着在词或词组前后,表示语法意义的词。助词都不能单说,一般读轻声。
助词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结构助词,包括:的、地、得、所、似的、一样、一般。
动态助词,包括:了、着、过、被、给。
约略助词,包括:们、来、把、等、等等。
11。【叹词】:
叹词又叫感叹词,是表示感叹或呼唤、应答声音的词。
叹词可以分为:表情叹词和表意叹词。前者用于表达个人情意,例如:"唉、糟了!"表意叹词用于向别人传达语意,例如:哼,嘘……
叹词的独立性很强,可以独立成句或充当独立语。
12。【拟声词】:
拟声词又叫象声词,是模拟声音的词,如:轰、哗啦、劈里啪啦。
拟声词经常单独成句或做独立成分。拟声词还可以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如:"泉水叮咚,泉水叮咚,泉水叮咚响。""轰隆隆的开炮声震撼大地。""小王呜呜地苦。""他冻得呲呲哈哈的。""他哎哟一声叫了起来。

三、词性辨析:
1)名与动、形的区别:
A.名词不能重叠。(少数除外如:人人、时时、处处、事事、家家、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里里外外,重叠后表示遍及全部、毫无遗漏。)
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叠,如:跑跑、想想、讨论讨论、干干净净、高高的。
B.名词不能用肯定否定相叠形式提问。如:国家不国家?
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叠,如:走不走?说不说?
C.名词前不能加"不"(不受副词限制)如:不北京。动词、形容词一般可以,如:不看、不吃、不好、不大。
2)动词、形容词的区别:
A.前加"很",一般动词不能(表示心里活动的动词和能愿动词可以加程度动词)。形容词多数可以,如:很走×,很好√。
B.动词重叠:ABAB式,AA式,如:讨论讨论,看看;
形容词重叠:AABB式,AA(的)如:干干净净,高高的。
C.动词绝大多数能带宾语,形容词不能,如:喜欢(你),怨恨(他),愉快(你)×,高兴(他)×。
3)副词和形容词的区别:
a.副词不能和名词组合,形容词可以。如:"一致的意见",不能说"一概的意见"。
b.副词不能做谓语,形容词可以。如:"大家的意见一致",不能说"大家的意见一概"。
c.副词除"不、也许、没有、未必、一定"等少数外,一般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形容词可以。
d.副词不能用肯定否定相叠的方式提问,形容词可以。如:一概不一概?一致不一致?
4)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的区别:
a.时间名词能做定语,如:"现在的事情","目前的任务","刚才的情况"。时间副词不能如:"正在的事情","立即的任务","刚刚的情况"。
b.时间名词做主语,如:"今天星期天","现在是早晨八点钟","近来很冷";而时间副词不能做主语,如:"正在是早晨八点整"。
c.时间名词能同介词组成介宾短语:如:从过去、到将来、在早晨;时间副词不能同介词组合,如:从曾经、到刚刚。
d.时间 名词能与"是"构成"XX是XX"的格式,如:"从前是从前"
时间副词不能。
练习:A.立刻、马上、正在、早已、从来、即将
B.最近、现在、目前、早上、从前、将来
5).有些介词与动词兼类,怎样区别:
如:在、给、叫、用、拿、比、到、让、由、朝、往、把、经过、通过等词属于兼类词.
A.介词不能单独作谓语,动词可以。所以一句话中如果有别的词作谓语(动、形),它就是介词;如果没有别的词作谓语,那它就是动词。
B.介词后面不能带动态助词"着、了、过",动词可以。
C.介词不能重叠,动词一般可以。
如:明天我在学校等你。 明天我在家。 他在看书。
我比你高一点儿。 我们比比。
他给我买了一本书。 他给了我一本书。
别那我开玩笑。 他手里那着一本书。
6).连词"和、跟、与、同"与介词兼类,区别:
A.连词"和"前后的词语是并列关系,互换位置基本意思不变;介词"和"前后词语不能互换。
B.连词"和"组成并列短语后可以带"都";介词不可。
C.连词"和"前面不能有修饰语,介词可以。
D.连词"和"不能出现在一个句子或一个成分的开头;介词可以。
如:我和弟弟都去过。
我和弟弟谈话。
和弟弟一块儿去玩的孩子都回来了。
7).兼类词: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下经常具备两类或两类以上词类的特点、功能而意义上密切相关,这样的词就是兼类词。
兼类词与同形词、同音词的区别:同形词同音词意义毫无联系,是两个以上的一组词。
如:把住质量关。(动词) 把书拿来。(介词) 拿把菜刀来。(量词)
开了一朵花(名词) 花了很多钱。(动词)
☆如何辨别兼类词的词性:看它在句中的位置,起的作用。
如:大家选我当代表。(名词) 这代表大多数同志的看法。(动词)
买了一把锁。(名词) 把门锁上。(动词)
你要端正学习态度。(动词) 他坐得很端正。(形容词)
怎么多了一个人?(动词) 这里人太多。(形容词)
我们要立个规矩。(名词) 梅家的小姐很贤惠、很规矩。(形容词)
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理想。(名词) 这时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形容词)
你快点走,跟上我!(动词) 你跟姐姐回家吧。(介词)
年老了,身体不行了。(形容词) 你怎么老哭?(副词)
他买的雨伞是白色的。(形容词) 我今天又白跑了。(副词)

还可以用网络

② 初中语文短语分类(并列短语等)并且举例说明要求简单易懂。

一).并列短语
词和词之间没有轻重主次之分,彼此地位平等。
1.类型:
1)名+名文化教育今天或明天(名词短语)
2)动+动调查研究愿意并实行(动词短语)
3)形+形光辉灿烂庄严肃穆(形容词短语)
4)代+代我和他这样那样(名词短语)
5)数量+数量四面八方千秋万代三斤五两(名词短语)
2.并列短语一般前后可以互换位置,如:工厂、农村,我、你、他。
但有些并列短语是不能前后颠倒位置的,因为它有一定次序。
时间顺序:春、夏、秋、冬
大小顺序:省、市、县
年龄顺序:老、中、青
逻辑顺序:继承和发展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
语言习惯:男女老少金银铜铁油烟酱醋
1.并列短语一般要求词性相同,但个别也有不同。
如:姐姐和我(名词+代词)勤劳、勇敢、不怕苦(形+形+代)
(二)、偏正短语
前偏后正:“偏”修饰、限制“正”。
1)定+中(名、代),如:(祖国)大地(一朵)茶花(前进)的步伐
2)状+中(动、形),如:[很]好看[独立]思考[慢慢]地走旧语法:“的”是定语的标志;“地”是状语的标志。
新语法:统一为“的”。
(三)、动宾短语
动宾之间是支配与被支配、关涉与被关涉的关系。动词+宾语
宾语是回答动词“谁”、“什么”、“哪儿”的。
如:消灭敌人、放下包袱、丢下它、发展生产、进行斗争、骗取信任、恢复平静、爱热闹、下决心、有幽默感、像珍珠
(四)、动补短语
动+补。动补短语中的补语不能回答动词“谁”、“什么”“哪儿”。
如:看清楚、去一趟、拿起来、引在脑子里
(五)、形补短语
形+补,以形容词为中心时它的后面只有补语,因为形容词不能带宾语。
结构助词“得”是补语的标志,如:跑得快、走的急、机灵得很、密得不透气
(六)、主谓短语
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
主语可以回答谓语“谁”、“什么”;谓语可以回答主语“怎么样”
如:觉悟提高、思想解放、阳光灿烂、心情舒畅
特殊主谓短语:名词做谓语。如:今天星期三、明天国庆节、他中等身材

③ 谁能把初中语文语法中的词性讲清楚

1、名词、词
2、名词、词
3、词、形容词
4、词、形容词
5、名词、形容词
6、名词、形容词
用请及采纳万谢

④ 语文中词性是什么

分类: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⑤ 语文中的词性有哪些

词类根据表示实际意义以及语法结构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按照是否吸收其他词性的词分为开放词类和闭合词类(例如汉语的动词可以直接作为“某种动作的名字”当成名词使用,所以汉语的名词是一个开放词类。)以上大类以下还可以按照词的具体用法和功能分为小类。

1、实词包括体词、谓词、加词和代词。体词包括名词、数词和量词。谓词包括动词和形容词。加词包括区别词和副词。(实词,有实际意义的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即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词。)

2、代词是独立于体词、谓词、加词之外的一类实词。它的主要作用是替代,它可以替代名词、数词、量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它所替代的对象不同,语法功能就不同。代词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词类。

3、虚词包括关系词和辅助词。关系词包括连词和介词。辅助词包括助词和语气词。(虚词泛指没有完整意义的词汇,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的词。具有必须依附于实词或语句,表示语法意义、不能单独成句,不能单独作语法成分、不能重叠的特点。)

4、拟声词和叹词既不属于实词,也不属于虚词。它们是特殊词类。这两类词的特点是在句子中通常不跟其他词发生结构关系。

5、介词总是同其他的词组合在一起,构成介词短语,做定语、状语和补语。如"把、从、向、朝、为、为了、往、于、比、被、在、对、以、通过、随着、作为”。

(5)初中语文词性分类扩展阅读

对汉语来说,划分词的标准是语法功能,词的语法功能就是词的组合能力。

具体地说:

(1)词的语法功能首先表现为能否充当句法成分。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是实词。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虚词。

(2)实词的不同语法功能体现于词和词的组合能力。

(3)虚词的不同语法功能表现于虚词和实词或者短语的不同关系上。

⑥ 语文的词性怎么区分

介词是一种用来表示词与词, 词与句之间的关系的词。在句中不能单独作句字成分。介词后面一般有名词代词或相当于名词的其他词类,短语或从句作它的宾语。介词和它的宾语构成介词词组,在句中作状语,表语,补语或介词宾语。

二.相关知识点精讲
介词口诀:自从以当为按照,由于对于为了到;和跟把比在关于,除了同对向往朝;用在名词代词前,修饰动形要记牢。

1.表示地点位置的介词
1)at ,in, on, to
at (1)表示在小地方; (2)表示“在……附近,旁边”
in (1)表示 在大地方; (2)表示“在…范围之内”。
on 表示毗邻,接壤
to 表示在……范围外,不强调是否接壤
He arrived at the station at ten.
He is sitting at the desk.
He arrived in Shanghai yesterday.
Jiangsu lies in the east of China.
Russia lies on the north of China.
Fujian is to the south of Jiangsu Province.
2)above, over, on 在……上
above 指在……上方,不强调是否垂直,与 below相对;
over指垂直的上方,与under相对,但over与物体有一定的空间,不直接接触。
on表示某物体上面并与之接触。
The bird is flying above my head.
There is a bridge over the river.
He put his watch on the desk.
3)below, under 在……下面
under表示在…正下方
below表示在……下,不一定在正下方
There is a cat under the table.
Please write your name below the line.

2.表示时间的介词
1)in , on,at 在……时
in表示较长时间,如世纪、朝代、时代、年、季节、月及一般(非特指)的早、中、晚等。
如 in the 20th century, in the 1950s, in 1989, in summer, in January, in the morning, in the night, in one’s life , in one’s thirties等。
on表示具体某一天及其早、中、晚。
如on May 1st, on Monday, on New Year’s Day, on a cold night in January, on a fine morning, on Sunday afternoon等。
at表示某一时刻或较短暂的时间,或泛指圣诞节,复活节等。
如at 3:20, at this time of year, at the beginning of, at the end of …, at the

⑦ 语文词性怎么分

初中语文词性知识归纳

实 词

一、名词:名词是表示人或者事物名称的词。

1、表示人的,如:教师、学生、医生、工人、老板、父亲、白求恩;

2、表示具体事物的,如:房子、汽车、电话、杨树、鲜花、计算机;

3、表示抽象事物的,如:精神、物质、关系、友谊、道德、法律、能力;

4、表示时间的,如:过去、现在、今天、明天、春节、元旦、早晨、晚上;

5、表示处所的,如:北京、江南、亚洲、边疆、中国、美国;

6、表示方位的,也叫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东、南、西、北、里头、外边、以上、之下、前后、左右。

二、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1、表示动作行为,如:说、笑、看、写、走、旅游、休息、工作、学习;

2、表示发展变化的,如:增加、减少、扩大、提高、降低、发生、出现;

3、表示心理活动的,如:爱、恨、喜欢、讨厌、想念、忘记、佩服、重视;

4、表示可能、意愿的,也叫能愿动词,如:能、要、会、敢、可、可以、应、应该、愿意;

5、表示趋向的,也叫趋向动词,如:上、下、去、来、进、出、到、过、过去、上来、回去、起来;

6、表示判断的,也叫判断词,只有一个“是”。

三、形容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颜色等的词。

1、表示形状,如:大、小、高、矮、宽、窄、长、短、笔直、弯曲;

2、表示性质的,如:好、坏、美、丑、纯粹、高明、高尚、美丽、诚实;

3、表示状态的,如:快、慢、软、硬、悠闲、忙碌、兴奋、激动;

4、表示颜色,如:黑、白、红、青、苍白、碧绿、绿油油、金灿灿、红彤彤。

四、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

1、表示确数,如:一、二、百、千、万;

2、表示概数,如:几、些、多、约;

3、表示序数,如:第一、老二、初五。

五、量词:表示单位的词。

1、表示事物单位的物量词,如:个、台、条、件、对、双、群、类、米、千克、公里、吨;

2、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动量词,如:次、趟、回、遍。

六、代词:是代替其它的词或者短语、名子的词。代词有三种:

1、代替人或者事物名称的人称代词,如:我、你、他、她、它、我们、你们、他们、她们、它们、咱们、自己、人家;

2、起区别作用的指示代词,如:这、那、这样、那样、这儿、那儿、这里、那里、这么、那么、这么样、那么样;

3、用于提问的疑问代词,如:谁、什么、怎样、哪儿、哪里、多少、几。

虚 词

一、副词:副词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动作行为的范围、时间、频率、语气等或性质状态的程度的词。常用的副词有很、更、最、非常、都、只、才、就、已经、曾经、刚刚、立刻、马上、忽然、终于、大概、简直、难道、没、不。副词主要用来修饰、限制动词和形容词,例如:

(1)我轻轻地叩着板门,刚才那个小姑娘出来开了门。抬头看见我,先愣了一下,后来就微笑了,招手叫我进去。这屋子很小很黑,靠墙的板铺上,她的妈妈闭着眼平躺着,大约是睡着了……

(2)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二、连词:连词是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词。常见的连词有:和、跟、同、而、或、或者、而且、并且、虽然、但是、如果、只有、只要、因为。例如:

(1)凭这点高明处,我们就不必叹惜生命的短暂和渺小了。

(2)利用这些资料可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3)鹰的羽毛暗淡而缺少光彩。

(4)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三、介词:介词经常用在名词、代词或者名词性短语前面,同这些词或短语一起修饰或限制动词、形容词,表示时间、处所、方向、对象、方式、目的、比较。介词不能单用,这是其最根本的语法特征,常用的介词有:自、从、以、当、为、按照、由于、对于、为了、和、跟、把、比、在、关于、除了、同、对、向、往。例如:

(1)从今天开始值日。

(2)往北走。

(3)沿着河边跑步。

(4)从早到晚不闲着。

(5)给病人送药。

(6)依照它的样子做。

(7)由于着凉,他病倒了。

(8)比前几天热多了。

四、助词:助词是起辅助作用的词。助词有三种:

1、结构助词,包括“的、地、得、所、似的”,例如:

(1)我提着这灵巧的小桔灯,慢慢地在黑暗潮湿的山路上走着。

(2)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⑧ 汉语词性的分类及其定义

词性指作为划分词类的根据的词的特点。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
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

一.名词
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如:"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
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
3、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二.动词
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1、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2、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3、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4、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5、"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是”也成为判断动词。
三.形容词
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颜色、状态等,如“多、少、高、矮、胖、瘦、死板、奢侈、胆小、丑恶、美丽、红色……”。
状态形容词 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等前面不能加“很”。
四.数词
数词是表示事物数目的词。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
①基数: 一、二、百、千、万、亿
②序数 :第一、第二、第三
③分数 :十分之一、百分之二十
④倍数 :一倍、十倍、百倍
⑤概数 :几(个)、十来(个)、一百上下
五.量词
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 汉语的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 。 1、名量词表示事物的数量,又可以分为单位量词和度量量词。 单位量词表示事物的单位,如"个、张、、只、支、本、台、架、辆、颗、株、头、间、把、扇、等; 度量量词表示事物的度量,如"寸、尺、丈、斤、两、吨、升、斗、加仑、伏特、欧姆、立方米"。 2、动量词表示动作的数量,用在动词前后表示动作的单位,如"次、下、回、趟、场"。
六.代词
代词能代替实词和短语。表示指称时,有定指和不定指的区别。不定指往往是指不确定的人、物或某 种性状、数量、程度、动作等。他不常指某一定的人物,也就不可能有一定意义,介乎虚实之间。 1、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我 你 您他 她 它 我们 你们 他们 她们 它们 咱 们 自己 别人 大家 大伙(自己能和其他代词连用,起强调作用。例如:我自己 你们自己 大家自己) 2、疑问代词:用来提出问题 谁 什么 哪(问人或事物)哪儿 那里 (问处所) 几 多 (问 数量) 多 多么 (问程度) 怎么 怎样 怎么样 (问性质状态)什么 怎样什么样 (问方式行动) 3、指示代词:用来区别人或事物 这 那 (指人或事物)这儿 这里 那儿 那里 (指处所) 这会儿 那 会 儿 (指时间) 这么 这样 这么样 那么 那样 那么样(指性质、状态、方式、行动、程度) 这些 那些 这么些 那么些 (指数量) 每 各(指所有的或全体中任何一个) 某 另 别(确有所指,未说明哪一个)
代词一般不受别的词类的修饰。代词同它所代替的或指示的实词或短语的用法相当,它所代替的词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它也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
七.副词
副词总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做状语,如 "很、颇、极、十分、就、都、马上、立 刻、曾经、居然、重新、不断"等。
副词通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 如"就来、马上走、十分好、重新开始",只有"很""极"可以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做补语,如"高兴得很、喜欢极了"。
八.介词
介词总是同其他的词组合在一起,构成介词短语,做定语、状语和补语。
如"把、从、向、朝、为、为了、往、于、比、被、在、对、以、通过、随着、作为。
九.连词
连词可以连接词、短语、句子乃至段落。 如"和、及、或者、或、又、既"。关联词语可以看成是连词,如"因为……所以、不但……而且、虽然……但是"。
十.助词
附加在词、短语、句子上起辅助作用的词。助词可以分为三类。 一类是结构助词,它们是"的、地、得、所、似的";
一类是动态助词,它们是"着、了、过";
一类是语气助词,如"啊、吗、呢、吧、呐、呀、了、么、哇"。
十一.叹词
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的词叫做叹词。如:“喂、哟、嗨、哼、哦、哎呀”。叹词总是独立成句。
十二.拟声词
这是模拟声音的词。如"呜、汪汪、轰隆、咯咯、沙沙沙、呼啦啦"。

⑨ 词性都有哪些分类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

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词。例如: 指人的:鲁迅、农民、工人、作家、老师、学生。

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的词。例如: 表示动作行为:走、坐、听、看、批评、宣传、保卫、学习、研究、进行、开始、停止、禁止。

形容词 形容词是表示人和事物的形状、性质或表示动作、行为的性质状态的词。例如: 表性质的:好、坏、伟大、勇敢、优秀、聪明、老实、鲁莽、大方、软、硬、苦、甜、冷、热、坚固、平常。

数词 数词是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表示数目多少的叫基数词。如“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亿、零”。表示次序先后的叫序数词。如“第一、第二、第三”等等。此外还有倍数、分数、概数。

量词是表示计算单位的词。可分两类: 名量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单位,动量词表示动作的量,也有专用和借用两类。专用的如“去一次”“念一遍”“哭—场”“走一趟”的“次、遍、场、趟”。借用的如“砍一刀”,“玩一天”的“眼、刀、天。

代词是有代替、指示作用的词。代替人或事物名称的叫人称代词;表示疑问的叫疑问代饲。指称或区别人、物、情况的叫指示代词。

拓展资料

汉语中的许多词性,在不同的语境中词性会发生变化,也即在不同的语境中词性并不相同。因此,要学好词性,必须掌握语境中的词性。

阅读全文

与初中语文词性分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