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年级语文 > 初中语文本图片

初中语文本图片

发布时间:2020-12-20 15:20:12

❶ 怎样考取教师资格证

教师资格证是教育行业从业教师的许可证,所以想当老师必须要有教师资格证。以前师范生大学毕业后就学校会颁发教师资格证,但是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之后,师范院校不再给毕业生颁发教师资格证,也就是说改革后将不再分师范生和非师范生的区别,想要做教师都必须参加国家统一考试,方可申请教师资格证。有了教师资格证你才可以去应聘教师岗位!
如何考取教师资格证
前面提到,想要当老师,必须先取得教师资格证。所以,当老师可以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考取教师资格证;第二步——走上教师岗位。下面将介绍考取教师资格证的报名条件、时间,考试科目等。
1.报考条件
教师资格证分为三类:幼儿教师资格证、小学教师资格证和中学教师资格证。各资格证的种类,规定了它所能允许教授的学生类型。自2015年起,教师资格证考试正式实行改革,改革后,无论是师范生还是非师范生,都要参加国家统一的教师资格证考试并取得相应成绩后,才能颁发教师资格证。其中,报考幼儿、小学教师资格证的人员,在学历上必须达到大专及以上学历,而报考中学教师资格证的人员,则要求取得本科及以上学历。若是在校学生,在校专科在大三,在校本科在大三、大四时才能报考。若是自考生,则需在取得自考本科及以上毕业证书以后,方可报名。教师资格证考试网将会为学生解答报考事宜。
2.考试、报名时间及报考流程
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分为上半年和下半年:上半年在3月,下半年在11月。报名时间比考试时间提前两个月:上半年为1月,下半年为9月。具体日期按当地出示的考务通知为准。考生需要随时留意当地最新的教师资格证考试通知,仔细阅读并确认自己是否具备报考资格。具备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格的考生,可自行登录教师资格证报考网的网上报名系统进行报名,在审核通过后,网上缴费并确认报名完成。
3.考试科目
不同种类的教师资格证考试,在形式、科目及其内容上,既有共通,也有区别。笔试方面,幼师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是《保教知识与能力》,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是《教育学知识与能力》,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除了考察《教育知识与能力》以外,还需要考察《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的相关知识。而《综合素质》,则是以上三种教师资格证考试共同的必考科目。机试方面,以上三种教师资格证考试都需要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而普通话水平测试形式为人机对话。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中的二级乙等为及格。其中对语文老师的最低要求为二级甲等。面试方面,每一个类别的教师资格证面试都是不一样的。
幼儿教师资格证面试部分科目进行:回答问题,撰写教案,试讲,答辩。
小学教师资格证主要是针对于科目:分别为语文、英语、社会、数学、科学、音乐、体育、美术,考生选择哪一个科目就面试哪一个科目。
中学教师资格证面试内容主要是中学的课程,分别为语文、数学、英语、思想品德(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信息技术等。和小学教师资格面试一样,考生报考哪一个科目就面试哪一个。
三、申请教师资格证
考生通过所有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并取得合格后还不能直接拿到教师资格证,考生还需要向当地的教师资格证认定机构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在通过审核后才能拿到教师资格证。
教师证即教师工作单位的证明。教师资格证是教育行业从业教师的许可证。在当老师之前。必须先考取教师资格证,现在你能分清这两者的区别了吗?
以上就是教师资格证相关解答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❷ 初中历史学不好怎么办

历史是一个文科性质的学科,所以各位初中生在学习初中历史时,做到以下几点对学习成绩有帮助:
1、初中历史的学习在于阅读、理解,记忆。需要初中生具备的基本技能是将掌握的知识点可以熟练运用。所以在学习时一定要提高学习效率。所以每个学生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学习,如某些某些学生更容易理解条理清晰的知识点,那么在学习时就要将学习过的知识点进行整理。或者是自己学习时效率低那么就要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率。所以各位初中生一定要找到自己在学习上的特点,
2、初中生在学习初中历史时需要掌握的另一个基本技能就是学会速度记忆。这是提高初中生学习效率的一种办法。这样初中生可在学习时旧件大部分的知识点进行记忆,大大缩短了课下的学习压力。
3、初中生能否将学习过的初中历史知识点进行整理是初中生能不能取得好成绩的关键因素。初中生要把学习过的知识进行整合,方便记忆、复习。而且还要讲新学习的知识点与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点进行联系。以增加这个知识点在自己脑海中的记忆。
4、做题是初中生学习任何任何一科都必不可少的,但是并不建议初中生使用题海战术。做题在于质量而不在于数量。有些初中生在学习初中历史时盲目的使用题海战术,非但知识没有学习明白,反而让初中生自己将所学的知识点记混了,得不偿失。所以初中生要把握好做题的数量,在做题中最重要的是学会反思、归类和整理出相应的解题技巧。并且对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调整完善。

❸ 高三如何上650

我想你应该有个学习计划。每个同学的具体情况不同,学习计划也应该因人而异,但在制定计划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黄金时间来记忆 同学们应该抓住记忆效果最佳的时间段来安排记忆,提高效率。一般而言,早上6:00—7:00头脑清醒,记忆效果比较好,上午、下午都有课程安排学习比较紧张,中午休息30—50分钟可以缓解疲劳,以便下午有充沛的精力学习。而每天如果不能保证7—8小时睡眠,记忆效果也会降低。
尊重自己生物钟 由于生理条件和生活环境、习惯的不同,人们的生活节律和最佳感觉也往往不尽相同。有的人的学习最佳时间在上午,有的人在下午,还有的同学感觉晚上学习效率最高。在了解了自己的最佳学习时段之后,按照它来安排自己的学习和休息。将最重要的事情放在最佳感觉时间去做,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习要有时间限制 为了提高效率,在制定计划时,要适当给自己“压力”,对每一科目的预习和复习要做到三限制:即限定时间、限定速度、限定准确率。这种目标明确,有压力的学习,可以使注意力高度集中,提高复习效率。同时,每学习完一部分时,都有一种轻松感、愉悦感,会更充满信心地复习下去。
对照计划反省 计划一旦制定,就要雷打不动地完成,如有完不成的,也应立即在次日加倍补上。如:反省自己,当天的计划完成了没有,明天先干什么?再干什么?如果完成的好时可奖励自己一次;如果完成的不好时可惩罚自己一次。这样做,既有约束力又有可*作性,每天都会感到在进步。一段时间后,还应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对计划做出进一步完善,使其更好地促进学习。
公开学习计划 少数高中生缺乏自我约束能力,这样的同学在制定学习计划后,最好向家长、老师或者同学宣布。这样做一方面会起到监督作用,也会起到一个强迫约束效果,当自己不能坚持时,马上就会想到:“是否别人会笑话自己意志薄弱”或者“太没出息了”,因此就能坚持到底,“无论如何,一定要坚持实行自己的计划”。

2 高中学习方法
学校最重要的任务是让学生学习怎样学习和怎样思考,使学生高效率地学习,在有限的时间学习尽量多的知识。高中阶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打基础的时期,同学们应如何把学习搞好,打好未来成才的基础呢?
一、立志是学习动力的源泉 立志是走向成功的大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这旅程的尽头就有一个成功在等待,来庆贺你努力的结果。” 作为一个高中学生,应该学会把握时代的脉博,面向未来,立振兴祖国之志,立自我成才之志,还要逐步培养和树立自己的专业方面的志向和理想。有了远大的志向抱负,就有力争上游、奋斗成才的强大动力,刻苦学习,努力争取优异的成绩。
二、跨越好从初中到高中的学习台阶
初、高中之间,在知识上有它的连续性。初中所学过的知识,都是高中学习的知识基础。但是,跟初中比较起来,高中各学科在知识广度、内容深度上有明显的提高。因此,认识高、初中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方面有什么不同,做好思想准备,并主动积极地创造条件,尽快适应各科学习,是非常必要的。相对初中的学习,高中的学习跨越了知识和能力两大台阶。高中的知识内容与知识结构与初中相比出现了两个飞跃: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都大大提高。在能力方面,高中的学习对同学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抽象概括思维能力、逻辑推理思维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自学能力等等都要求有较大的发展和提高。从初中阶段进入到高中阶段,在学习上要跨上一个较高的台阶。为了顺利地跨越这一台阶,我们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要以新的、不同于初中的学习方法,学好高中的课程。
三、寻找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1.努力做到全面发展与培养个性特长相结合 中学生应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就学科学习来说,也要全面发展。语文、英语作为语言文字的基本工具,数学作为运算的基本工具,首先必须学好;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作为现代科技的基础,也要努力学好;政治课的学习,能使我们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历史、地理知识以及音乐、美术等艺术科目,对于文化修养和思想境界的提高,以及培养对高雅艺术的欣赏鉴别能力的发展,都是不可缺少的。
2.学会读书 成功的学问家,都有着迷地读书的特点。“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作为中学生,读书,首先要读好课本,然后还要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
(1)正确使用课本 课本,是教与学的根据。要学习好各个学科,必须重视并学会阅读课本。有些同学不知道应该怎样使用课本,往往只是在课后从书本中找出解题的公式,把习题做出来,就以为是读了课本了。这种用书的方法,在高中是决不可行的。在不同的学习环节中,都要阅读课本,但有不同的要求。在上课前,最好先预习课本中将要讲授的内容,这一遍是略读,只要知道将要讲什么就可以了,有不明白之处记下来,课堂上认真听明白它。预习是为了使听课心中有数,提高听课效率。课后第一件事不是做练习,而是阅读课文。课后复习,是消化阶段,是自己进行深入理解、分析综合的积极思维过程,必须及时地、仔细地、逐字逐句地阅读课本,并在此基础上,动脑动手,积极消化。最后,在学完每章之后,还应把整章课文再阅读,做一个全章总结,把全章内容整理成有纲有目的系统内容,有系统地掌握它。这是一种知识归纳。
(2)广泛的课外阅读 除了精读课本外,为了开拓自己的视野,培养自学能力,还应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特别是科普书籍和报刊。对科普报刊上的文章,除了自己特别有兴趣的可以精读外,一般只要泛读就可以了。在泛读中可能遇到一些自己读不懂或读得不太懂的问题,这不要紧,从阅读中知道有这么一回事,也是有益处的,这种阅读的主要意义在于扩大你的知识面,活跃你的思维。
3.认真做好实验 实验是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基础和最重要的研究方法。在学习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时,实验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巩固有关知识。因此,必须学会实验。
(1)要认真学好历史上的著名实验。 学习这些历史上著名实验的实验方法、实验原理和实验装置,可以启发我们自己的思路,使我们在自己进行实验时可以进行借鉴,吸取其精华,并认识到对现象的认真观察和科学归纳的重要性。
(2)正确观察演示实验。 课堂上的演示实验,是教师进行*作,引导我们正确观察、从实验中分析总结得出规律的实验。这时我们虽然没有机会动手,但在实验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地看和听,还可以充分地思考。观察演示实验。首先要认真听清老师关于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和怎样安排实验的讲解,明确实验目的,知道要考虑哪些因素,排除什么干扰,用什么仪器,它们的作用如何等等。在演示的过程中,要看清每个步骤的目的、*作过程、现象变化过程、怎样做可以获得成功、怎样将导致失败等等。总之,看演示实验,要认真观察和思考,把注意力放在观察和思考实验目的、原理、装置、实验*作步骤和变化过程上,而不能单看实验结果,更不能只觉得好看、好玩就心满意足了。
(3)认真动手做好实验。 教学中安排的学生实验,是极为宝贵的学习机会。百闻不如一见,更不如一做,要真正掌握实验技能,必须通过自己的实践。
“六要六不要”:
一要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原理、步骤,做到胸有全局。不要心中无数,实验中手忙脚乱,实验后对实验结果茫茫然。
二要理解仪器性能及使用注意事项,爱护仪器。不要随意玩弄,任意乱用。
三要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及变化过程细节,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要粗心大意看热闹。
四要操作规范,养成良好的实验素养,这是获得准确的实验结果和取得实验成功的保证。不要随心所欲、胡乱操作甚至损坏仪器。
五要既动手又动脑,不但在操作上下功夫,而且积极动脑深入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不要光做不思考。
六要认真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找出产生误差的原因,填好实验报告。不要潦草马虎,为了得到满意结果而拼凑数据。

4.养成做练习的良好习惯和规范 做练习是高中学习中的重要环节,历来为同学们所重视,它对透彻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起很大的作用。要做好练习,必须有良好的习惯。如果只追求解题的答案和数量,陷入题海中,必然收效甚微。理解掌握基础知识,是正确完成练习的前提条件。基本概念、规律是解题的依据。不会解题或解题错误,常常是因为基本概念和规律没有理解好的缘故。
做练习的正确方法和良好习惯应是怎样的呢?
首先要认真审阅题目。例如在解物理题时,首先应认真分析研究对象和物理过程。要仔细阅读题目中每一句,每一个概念,每一个数字,每一个单位,使自己清楚题意。然后确定研究对象是哪个物体或哪个系统,这些对象经历什么过程,从而确定解题的目标和依据。画草图是帮助我们分析题目,使题目形象化、具体化的途径。要把已知条件和未知量一一列出。练习题中的已知条件,有的是直接给出为已知数,有的不是直接给出,而是间接给出,隐含在一些给出的数值或信息中,要通过分析,根据一些相互关系,才能求出来。根据题意分析,找出各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确定解题的物理公式。要特别注意某些习题中的近似条件或发生转折的临界状态。还要注意许多物理习题,由于思考的角度和思路不同,选择的研究对象不同,运用的物理公式和数学方法不同,可有几种不同的解法。做习题时,进行一题多解的练习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对各种解法加以分析比较,不但能使知识融会贯通,而且能学会选择最简捷、最巧妙的解法。在运算中,必须统一单位制。解物理习题,不能一解出结果就认为达到目的了,还要研究这些结果是否合理,是否已经齐全,是否有取值范围,等等。必须确认答案已经全面合理,正确无误,解题才算结束。做练习时,要注意培养认真严谨的学风,做到表达规范。练习、测验经老师批改发回后,不能只看分数,要认真研究老师批改中指出的问题,检查发现自己在理解和运用知识方面的漏洞和错误,及时补上和改正。应建立一个错题记录,仔细分析原因,找出相应的薄弱知识点加以强化,这样才有可能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5.掌握记忆的方法 学习中,有大量的知识都要求我们记忆,以便随时可以拿出来加以应用。怎样才能迅速、完整、准确地记住它们呢?理解是记忆的基础。进入了高中阶段,更要强调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在理解和记忆的结合上有更高的要求。理科的概念和规律有些似乎简单,有些则很抽象、复杂,不论如何,在学习时都应加以分析,弄清来龙去脉,突出要素,抓住关键,这样就能加深印象,可以在达到理解的同时记忆下来,并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能灵活运用了。(突出重点记忆法)在研究某些问题时,许多概念、规律往往成组出现。在学习时除了弄清它们的来龙去脉,还应纵横比较,弄清如何得来,如何应用,如何从一些公式推出另一些公式,还应将它们与有关的相类似的公式从形式上、内容上、特征上加以比较鉴别。可以进行列表类比、知识归类,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区别。这样,对较为复杂的内容,也能理出体系和线索,并能清晰地记忆和运用它们。(对比联系归类记忆法)反复自我捡查,反复应用,是巩固记忆的必要步骤。每节课后的复习、单元复习、解题应用、实验*作、学期学年复习,都应有计划做好安排,才能不断巩固自己的记忆。
四.把学知识和学方法结合起来,发展能力 学习中,不但要掌握各科的基础知识,而且要与学习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结合起来,培养有效地从事学习、工作和探索未知事物的能力。有了这些能力,就可以学得快而好,长大后就有更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发明创造能力。在解题时,不能只会解就算了,而是要提高到掌握解题的基本方法的高度。在高中阶段,要培养的能力是多方面的,下面主要谈谈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问题。观察能力 一个有较强的观察能力的学生,在观察实验时和自己做实验时,就能抓住过程和现象的特征,能够敏锐地发现一些原来设想不到的或有细微差别的现象,也能从周围的日常生活中获得很多的知识。怎样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呢?观察时必须目的明确、专心致志,抓住观察现象的特征。对实验的每一步骤,都要明确主要是探索或验证什么,把观察的注意力集中到这点上。观察还必须精细,留心有什么新的现象发生,而不是浮光掠影、视而不见。我们还要敏于观察,对一些现象还要反复观察。在观察过程中积极思考,在实践中就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思维包括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推理、想象等过程。应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应用等培养思维能力。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要学到知识,还要学到科学的思维方法,发展思维能力。要提高思维能力,就要经常用比较法进行学习。首先,在学习每一个新概念时,不但听老师讲解,还要自己进行比较,找出相似的例子,加深认识。第二,学到意义相近的概念、规律时加以比较,从多角度、多方面分析其区别与联系。经常用比较法进行学习,可以学会全面分析问题,从多种事物发现它们的联系、区别和各自特征,使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得到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学习中既要善于动脑,也要善于动手。实际*作能力主要指能够做出东西来,并且养成一系列有关智力的意志品质(如事前设计好*作步骤、能正确使用仪器和工具、注意准确和精密、及早纠正偏差或迅速改用更合理的方案等)。课堂上做好分组实验和随堂小实验,在课外积极参加各种创意实验设计和科技发明创造活动,都能使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很好的提高。在课堂、课外的实验和各项设计、制作活动中,都要努力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结合起来,培养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自己的创造才能,首先要学会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爱因斯坦说过:“发现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要敢于对已有的结论提出疑问,敢于抒发自己的不同意见,敢于通过自己的探索去“发现”知识。要通过课内老师指引下的研究性学习,以及课外自订题目、独立进行的研究性的探索,体验知识的发现过程,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求异,学会创新。要知道,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创造,要想将来在科学上有所建树,是离不开创造性思维的。今天具有创新性的学习精神,他日就能在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抢占科技发展高级领域中的“制高点”,进而控制一大片的开阔地带,成为攀登科技高峰的优秀人才。

4 高一新生各科学习指南 整个高一是痛苦夹杂着快乐,奋力拼搏的一年。高一刚刚开学的时候会比较辛苦,有好多知识比较抽象,很难懂,可是对于学习是不能急的,要慢慢来。
数学:高一上学期的数学是基础,一定要学好,否则高考可能会吃亏.数学课前一定要提前预习,课堂上认真听讲,如果打笔记和听讲有冲突的话,就要着重听讲,老师讲的是最重要的,课后要认真巩固复习,做点习题.不要求多,但要求精。
英语:因为用的是新教材,不要认为课文不重要,其实最重要的还是书本上的课文,语法也要了解,多看点英语杂志,如《英语沙龙》、《英语广场》等等.听力呢用《疯狂英语》比较不错,另外21世纪报英语版能提高我们的阅读水平。
语文: 语文要注重积累,文言文很重要,作文也很重要,今年高考又另增加了熟语的考察,句子改错,等等。
物理: 我的物理学的最差,所以只能借鉴别人的学习方法了。刚开始的物理和初中的不太能接上,好像是知识断层,第一章讲的是力,怎么说呢,力是非常非常重要,整个高一都能和它扯上关系,物理拒绝想当然,不要以为它简单,有道是"想当然,害死人"物理学习中不仅要多做题,而且要看课本,任何学科基础知识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学到摩檫力就开始感觉到难度了,它是一个槛,要学会如何分析力,才能进一步学习更深的课本内容。物理是最形象和直观的一门经验性科学.学好物理,对定理概念的模型化,形象化是非常重要的,初中的物理可以通过记忆来学习而高中的物理更注重理解,推理和思维能力.大致可分为:力学,热学,电学,磁学和光学,高一主要是力学。当然,没有一定的学习方法仍然解不了题,强调是"恰当"二字,同一种题目就有好多解题方法,有隔离法,整体法,假设法,归纳法,守恒法,临界法等,但要通过总结来解决。
化学: 关于数理化的学习,有一件大有裨益的事可以做的,就是有机会的话尽量不局限于老师的讲课速度,适当给自己加提前量,超前自学。化学被人称为第二外语,原因就是需要记忆的东西比较多,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氧化性还原性等.这些知识往往很零碎,但做选择题和推断题时这些往往是突破口.记住众多的知识点,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由于高中化学的理论色彩很强,注重理解和各个知识点的联系,这里需要强调联系和推理能力,没有这些能力你也许会学会其中的某一章,或各个章节,但一旦综合考察,仍然是捉襟见肘。高一的化学方程式很多,也数不清,但它们有记忆方法,用类似记忆法就可以了,记住一个,理解记住其它的。然后就是元素周期表,同周期,同主族之间的关系,理清关系对做推断题有很大的帮助。学习电解质这一节,要注意电离平衡,电子式的写法,等等。化学并不难学,学不好往往是因为概念不清,该记住的东西没有记住。学好化学没有捷径,只有在全面掌握书本知识的前提下,作题才有效果。
数学: 所有学科中数学是最容易失分也是最容易得分的。于我个人而言,数学只要下到功夫,就一定会有成效,可以先看书本,把书本上的每一题都做会,例题尤其重要,基础训练在做完做会,另外再做一些资料考试成绩就会见涨。高中的数学一定要打笔记,另外还要有一个错题本,记录自己所有做错的题目,考试前看一看会有很大的帮助,做题时不能死记硬背,要理解,会解题方法就会做同一类型的所有题目。高一数学的函数这一章在高考中占有很大的分量.选择题还有技巧,可以用代入法做题,排除法等。 英语: 英语学习主要分为词汇、语法,阅读与作文四部分,听力也很重要(口语也很重要,只是高考中没有要求)。词汇是基石,没有一定的词汇量,其余都学不下去,因为中国人学外语最困难的是缺乏语言环境,因此记忆课文内的单词最好的办法是把相关的课文背出来,背诵课文的好处远不止记忆单词而已,可以熟悉语法,可以培养学外语不可或缺的语感.当然背诵课文很费时,你可以挑重要的句子背。英语中有很多中词,介词,动词,名词等,要学会分类,词组也很重要。看课外读物时会碰到不认识的单词,不要立即去查字典要学会猜意思。一定要有一本英语字典,这是英语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5 高一新生为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做好准备 高中与初中比较,无论是课程设置、授课方法,还是教育、管理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别。高中课程知识量大、难度大、综合性强、系统性强。为了帮助你们顺利完成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我们高一每个学科组的老师向你们温馨提示:
语文:1、广泛阅读各类书刊,扩展知识面。《读者》、《语文报》、《小小说选刊》、《读写月报》、中外名著、你所佩服的作家的系列作品。2、善于积累,不仅要读,还要记笔记。要思考生活中类似的事情。3、工具书是学识最渊博的老师。你要准备两本工具书,一是《现代汉语词典》,一是《古代汉语字典》,有条件还可以准备一本《成语词典》。4、买本字帖,练练字。
数学: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是一门工具学科。尤其是高中数学,它能充分锻炼、展示你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是你在科学探索道路上乘坐的飞行器,是你在知识海洋中遨游的军舰。在即将步入高中的假期中,希望你:首先培养对数学的兴趣,独立思考初中阶段感兴趣的数学问题,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享受其中的乐趣。其次,可以认真阅读高一数学课本,仔细揣摩字里行间所蕴涵的玄机,最好能带着疑问入校,激发入校后的求知欲。第三,在假期中,认真锻炼你的徒手运算能力,远离计算器。
英语:高中阶段对英语词汇的要求提高。一词多义、一词多词性的现象较普遍;阅读量、阅读速度、理解深度、表达能力都较初中阶段增加或提高,大家可以利用暑假进一步复习巩固初中阶段所学的词汇、语法,特别是句子结构和时态;为了尽快适应高中阶段课堂教学以听说为主的特点,同学们应适当恢复加强口语听力的训练;学会利用工具书(《牛津高阶第六版英语字典》等)、网络及报刊扩大阅读量。
物理:1、“物质”准备。认真地把初中教材通读一遍,尤其是力学、电学部分要精读,为顺利实现从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的知识跨越奠定基础。2、“精神”准备。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长期研究和实践表明,有的同学之所以学不好物理,其根本原因就是对物理不感兴趣。通过读书或上网查询你会发现物理和我们的生活关系竟是如此密切,物理世界是如此奥妙无穷,变化莫测,博大精深,精彩纷呈。亲爱的同学们,行动起来吧,你前面的路会越走越宽广!
化学:1、借一本高一化学课本预习第一章,认识和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可将初中所有方程式都写出逐一判断,也可借助高一课本第二章和第四章中的部分方程式练习)。2、从化学对生活和生产的指导意义中体会化学学科的重要性,培养对化学的浓厚的学习兴趣。并根据自己的成绩及爱好,从时间上适当安排对化学的投入,以确保新学期自己在年级中的霸主地位。
生物:有时间翻翻初中课本或上网时多关注一些生物学的发展,高中所学的知识有些与之紧密相连。有机会参加社会实践,接进大自然获得感性认识。另外,向以往的同学了解衡中的日常行为规范和管理模式。以备进入衡中后尽快适应快节奏的学习生活。
历史:你想畅游历史长河,感受历史变迁吗?高一全体历史老师温馨提示:把初中历史课本通览一遍,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初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为高中阶段历史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2、向认识的衡中学生了解一下初中与高中历史学习的不同,以便开学后尽快完成由初中到高中学习的过渡。3、可以看一些与中国历史有关电视节目、历史书籍;还可以在网上浏览阅读一些历史古迹图片、中外历史趣闻等,增强提高对历史的兴趣。
地理:1、在关注世界杯的同时,也去了解相关国家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风土人情。2、注意每天收看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了解天气符号(如:晴天、阴天、多云、小雨、大雨、雷雨、风向以及风力大小等);并特别注意重要天气系统的发展变化(如台风);了解省会城市的地理位置和天气状况。3、你想进藏旅游吗?7月1日青藏铁路正式通车,你对青藏铁路和青藏高原了解多少?请看新闻,关注国家重大地理事件。注意在晴朗的夜晚望星空。了解恒星、行星和卫星等天体。
政治:从初中到高中是一种质变,学习的内容更多、更深,学习的方法有很大不同。初中政治的内容很简单,所以主要是以了解、记忆为主。而高中政治的内容多,知识性强,初步形成了一种理论系统。所以,学习高中政治以理解和学会运用为主。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现实问题。这样看来,高中阶段的政治课比以前应该更有意思,更具有吸引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从开始就养成对政治的学习兴趣,你一定可以学好政治。要重视打好基础,上好每一节课,做好每一道题。你一定是好样的

❹ 2009-2010七年级上册期末测试(人教版)要数学,英语,地理,语文,生物,历史

提纲不重要,重在列提纲
自己做

❺ 请各位初中同学或老师过来看下图出自哪本书初一语文阅读训练文章为《过年的味道》周友斌。

这是通城学典,初中语文阅读,组合训练,七年级上册

❻ 急!急!急!初一第二学期生物、地理、历史、语文、数学、英语、政治期末考试题

七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题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90分钟。

2.全卷共四道大题,总分100分。

友情提醒:

沉着应战,细心审题,应用技巧,揣摩意图,运用学科语言,准确做答!

一、精彩四选一(在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是最合适的,请把它的序号填入括号中。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计4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1.“赵州桥什么人儿修?玉石的栏杆什么人留?什么人骑驴桥上走?……”这是河北民歌《小放牛》的歌词。赵州桥的设计和主持建造者是( )

A.祖冲之 B.贾思勰

C.僧一行 D.李春

2.唐朝时,人们创造了一种新的灌溉工具,它可随水流自行转动,把水从低处汲到高处,你知道这种灌溉工具是什么吗?( )

A.曲辕犁 B.筒车

C.翻车 D.水排

3.曾六次东渡,终于到达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的僧人是( )

A.唐僧 B.玄奘

C.戒贤 D.鉴真

4.吐蕃是今天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 )

A.满族 B.维吾尔族

C.回族 D.藏族

5.北宋末年,一个大商人从四川到南方采购货物,他会携带的货币是( )

A.铁钱 B.交子

C.存折 D.支票

6.观赏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可以帮助我们更直观的了解( )

A.唐代的社会生活面貌

B.宋代的社会生活面貌

C.元代的社会生活面貌

D.明代的社会生活面貌

7.毕升的最大贡献是( )

A.改进了造纸术 B.发明了火药

C.编写了《授时历》 D.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8.南宋有位诗人曾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写作该诗的主要目的是( )

A.赞美杭州的繁华

B.讽刺金朝统治者的醉生梦死

C.咏写了西湖秀色与人的关系

D.讽刺南宋统治者的醉生梦死

9.“开心辞典”有这样一道题:“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表明他立志抗倭的决心,他是谁?( )

A.岳飞 B.戚继光

C.郑和 D.林则徐

10.雅典奥运会圣火传递已于2004年6月8日抵达北京,之后,奥运火炬将在长城点燃。那你知道我们现在所说的长城是( )

A.秦长城 B.汉长城

C.明长城 D.滇长城

11.“路见不平一声吼呀,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哇……”电视剧《水浒传》再现了哪个时期一群传奇英雄的故事?( )

A.三国 B.唐朝

C.宋朝 D.清朝

12.初中语文课本中选取的文章《范进中举》、《孔乙己》批判的的制度是( )

A.八股取士 B.宗法制度

C.行省制度 D.九品中正制

13.世界上第一次测量出子午线长度的天文学家是( )

A.张衡 B.僧一行

C.沈括 D.郭守敬

14.学习明、清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其中最能概括

这段历史全过程的是( )

A.帝国的彷徨 B.中华的荣耀

C.东方的曙光 D.王朝的振兴

二、历史对对碰.(请将内容相应的字母旗在括号里,计8分)

1.

A 苏轼 ( )《资治通鉴》

B 宋应星 ( )《天工开物》

C 陆游 ( )《念奴娇·赤壁怀古》

D 司马光 ( )《示儿》

E 关汉卿 ( )《窦蛾冤》

2.

A 药王 ( )吴道子

B 诗仙 ( )李白

C 画圣 ( )孙思邈

三、读史解析.(请认真阅读,提取有效信息,做出合理的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1题6分,2题3分,3题7分,4题6分,计22分)

1.阅读下列材料:(6分)

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利也博哉。”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河”是指什么?(1分)

(2)此“河”是谁在位时开通的?(1分)

(3)此河开通后有什么作用?(2分)

(4)材料二中的“涿郡”、“江都”分别是指现在的什么地方?(2分)

2.看图并回答:(3分)

(1)在图中填出西夏、北宋的首都:(2分)

B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2)北宋的建立者是E___________。(1分)

3.阅读材料:(7分)

“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年,所历……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涨,昼夜星驰,涉彼狂澜。……”

请回答:

(1)该材料反映的是哪一个历史事件?说明其起止时间。(2分)

(2)材料本身反映出一种什么精神?(2分)

(3)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是什么?(3分)

4.阅读下列材料:(6分)

材料一

材料二: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须同外国互通有无”,还害怕外国商人与沿海人民往来会“滋扰生事”。

材料三:乾隆给英王的敕谕说:“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假(借助)外夷(外国)货物以通有无。”

请回答:

⑴上述材料说明清朝前期的对外政策是什么?(1分)

⑵实行此政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实行此政策造成的严重危害是什么?(3分)

四、实践探究(本大题共2小题,1题5分,2题15分,3题8分,,计28分)

1.某班举行历史知识竞赛其中有一题要求选手进行朝代接龙。请你也参与进来,你知道正确答案吗?(5分)

请你按先后顺序排列下列朝代:元 北宋 隋 明 唐 南宋 清(5分)

A→唐→B→C→D→明→E

2.某同学在阅读《毛泽东诗词选》时,看到《沁园春·雪》的下半阙有“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词句,有些疑问,你能帮他解释一下吗?(15分)

(1)唐太宗在位时期加强中央集权和统一思想文化,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国家稳固的政治局面。你能列举出唐太宗在加强中央集权和统一思想文化方面的具体措施吗?你知道后人称他的统治叫什么吗?隋唐时期还有哪些盛世?(13分)

(2)词中的“宋祖”是南宋还是北宋的皇帝,你知道了吗?(1分)

(3)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建立元朝吗?”(1分)

3.追根溯源(8分)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请你填写以下时期发生的历史事件,证明上述论断:

三国时期:

隋朝:

元朝:

清朝: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精彩四选一(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计4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D
B
D
D
B
B
D
D
B
C
C
A
B
A

二、历史对对碰。(请将内容相应的字母旗在括号里,计8分)

从上到下依次填入1.DBACE2.CBA.

三、读史解析。(请认真阅读,提取有效信息,做出合理的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1题6分,2题3分,3题7分,4题6分,计22分)

1.(6分)

(1)隋朝南北大运河。(1分)(2)隋炀帝(1分)(3)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2分)(4)北京、扬州。(2分)

2.(3分)

B.兴庆C.东京E.赵匡胤

3.(7分)

(1)郑和下西洋。1405年至1433年。(2分)

(2)郑和的舰队克服重重困难,表现了我国人民英勇无畏的精神和高超的航海技术。(2分)

(2)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航海家,郑和的远航,促进了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关系。(3分)

4.(6分)

(1)闭关或答“闭关自守”。(1分)

(2)原因: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主导地位或答“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2分)

危害:使中国失掉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手工业的进步与发展,使中国逐渐落伍。(3分)

四、实践探究(本大题共2小题,1题5分,2题15分,3题8分,,计28分)

1.A.隋B..北宋C.南宋D.元E.清(5分)

2.(1)加强中央集权:三省六部增加宰相精简机构(6分)

统一思想文化:完善科举大兴教育(4分)

贞观之治开皇之治开元盛世(3分)

(2)北宋皇帝。(1分)

(3)不是,是他的孙子忽必烈(1分)

3.(8分)

三国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夷洲。

隋朝隋炀帝三次派人去流求

元朝元政府设有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

清朝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在台湾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七年级下数学期末测试卷(人教)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 的平方根是______, =________.
¬2.如果1<x<2,化简│x-1│+│x-2│=________.
¬3.在△ABC中,已知两条边a=3,b=4,则第三边c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4.若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为2:3:4,则相应的外角比是_______.
¬5.已知两边相等的三角形一边等于5cm,另一边等于11cm,则周长是________.
¬6.方程3x-5y=17,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y=_______,当x=-1时,y=______.
¬7.已知 是方程kx-2y-1=0的解,则k=________.
¬8.在自然数范围内,方程3x+y=10的解是_______.
¬9.不等式3x-12>0的解集是_______.
¬10.不等式组 的解集是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1. 关于x的不等式2x-a≤-1的解集如图所示,则a的
取值是( )

A 0 B -3 C -2 D -1
¬12.点P(a,b)在第四象限,则点P到x轴的距离是( )
¬ A.a¬ B.b¬ C.│a│¬ D.│b│
¬13.下列各式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是( )
¬ A.3x-2y=9¬ B.2x+y=6z; C. +2=3y¬ D.x-3=4y2
¬14.下列各组数中是方程组 的解为( ) ¬ A. ¬ B. ¬ C. ¬ D.
¬15.已知a<b,则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
¬ A.a+5>b+5¬ B.3a>3b; C.-5a>-5b¬ D. >
¬16.不等式2x+3<2的解集是( )
¬ A.2x<-1¬ B.x<-2¬ C.x<- ¬ D.x<
¬17.如图,不能作为判断AB‖CD的条件是( )
¬ A.∠FEB=∠ECD¬¬ B.∠AEC=∠ECD; C.∠BEC+∠ECD=180° ¬D.∠AEG=∠DCH
¬1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有公共顶点,并且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 B.两条直线相交,任意两个角都是对顶角
¬ C.两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 D.两角的两边分别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19.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 A.± =± ¬ B.± = ; C.± =± ¬ D. =±
¬20.已知三角形三边分别为2,a-1,4,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 )
¬ A.1<a<5¬ B.2<a<6¬ C.3<a<7¬ D.4<a<6
¬三、解答题:(21、22题各12分,其余每题6分,共60分)
¬21.解下列方程组:
¬(1) ¬ (2)

¬22.解不等式(组):
¬(1)2(x+1)-3(x+2)<0;¬ (2)

¬23.若A(2x-5,6-2x)在第四象限,求a的取值范围.

¬24.已知 + =0,求a,b.

¬25.如图,已知D为△ABC边BC延长线上一点,DF⊥AB于F交AC于E,∠A=35°,∠D=42°,求∠ACD的度数.

¬26.如图,在△ABC中,∠B=∠C,∠BAD=40°,且∠ADE=∠AED,求∠CDE的度数.

¬
27.x取哪些非负整数时, 的值大于 与1的差.

¬28.有两块试验田,原来可产花生470千克,改用良种后共产花生532千克,已知第一块田的产量比原来增加16%,第二块田的产量比原来增加10%,问这两块试验田改用良种后,各增产花生多少千克?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各小题中均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答案字母代号填入下表中,每小题2分,共50分)

1.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主要原因是:

① 跨纬度最广 ②跨经度最广 ③周围被大面积海洋包围 ④东西距离最长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亚洲地势的主要特点是:

A.中部低,四周高 B.中部高,四周低

C.东部高,西部低 D.东部低,西部高

3.世界上人口最多和人口最少的大洲分别是:

A.亚洲和欧洲 B.亚洲和大洋州 C.非洲和欧洲 D.非洲和大洋州

4.目前,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 拉丁美洲

5.日本传统服装是:

A.旗袍 B.西服 C.牛仔服 D.和服

6.濒临亚洲的大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是:

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B.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

C.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 D.印度洋、北冰洋、大西洋

7.具有“亚洲多瑙河”之称的国际河流是:

A.红河 B.湄公河 C.长江 D. 阿穆尔河

8.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地区是:

A.亚洲西部 B.亚洲中部 C.亚洲东部 D.亚洲北部

9.下列国家,属于东南亚内陆国的是:

A.柬埔寨 B.泰国 C.马来西亚 D.印度尼西亚

10.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著名的群岛国家,领土地跨:

A.亚洲和欧洲 B.亚洲和非洲 C.亚洲和大洋州 D。亚洲和北美洲

11.俄罗斯在传统上属于:

A.亚洲国家 B.非洲国家 C.欧洲国家 D.美洲国家

12.下列河流,被俄罗斯人称为“母亲河”的是:

A.伏尔加河 B.叶尼塞河 C.鄂比河 D.勒拿河

13.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冬季十分寒冷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高 B.森林面积大 C.纬度高 D.受海洋影响小

14.俄罗斯乌拉尔山脉以东地区的地形区,自西向东依次是:

A.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

B.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

C.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欧平原

D.东西伯利亚山地、中西伯利亚高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15.下列地区,地形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特点的是:

A.中南半岛 B.日本群岛 C.印度半岛 D.马来群岛

16.日本工业产品最大的输出国是;

A.日本 B.美国 C.德国 D.澳大利亚

17.被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都视为圣城的是:

A.开罗 B.耶路撒冷 C.麦加 D.麦地那

18.四次中东战争都是阿拉伯国家与( )间进行的:

A.伊朗 B.伊拉克 C.以色列 D.埃及

19.土耳其海峡位于:

A.阿拉伯半岛 B.尼罗河口 C.土耳其境内 D.伊朗境内

20.中东地区一些国家的人们夜晚常把床铺安排在屋顶上,这是因为:

A.可以欣赏美丽的星空 B.当地的气候炎热,极少下雨

C.当地昼夜温差大 D.当地气候温和湿润

21.欧盟各成员国的居民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A.美元 B.法郎 C.欧元 D.英镑

22.欧洲西部的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其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A.人们喜欢吃牛排、奶酪等食物 B.河流稀少,牧草丰美

C.那里阴雨天气较多、光照不足 D.受地形和气候影响,多汁牧草广布

23.欧洲联盟是一个

A.世界性组织 B.石油输出组织 C.区域性的国际组织 D.世贸组织

读右图,完成24~25题。

24.右图中所示的海峡是:

A.直布罗陀海峡 B.曼德海峡 C.马六甲海峡 D.白令海峡

25.关于该海峡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

B.位于中南半岛与加里曼丹岛之间

C.是连接太平洋与大西洋的海上通道

D.是连接印度洋与大西洋的海上通道

二、连线题:把下列国家与主要的物产用直线连接起来 (5分)

泰国 最大橡胶生产国

马来西亚 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

印度尼西亚 世界最大的油棕生产国

菲律宾 重要的稻米生产国

缅甸 世界最大蕉麻生产国

三、读图填充题:

1.读日本简图,回答问题(10分)

(1)读图写出岛屿名称:A B C D

(2)读图写出城市名称:E F

(3)在图中适当的位置填出日本海、太平洋。

(4)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 沿岸和 沿岸的狭长地带。

2.读中东空白图,回答问题:(13分)

(1)写出国家名称:1 2 3 4

运河:5

(2)读图写出大洲名称:a b c

(3)读图写出海洋名称:A B C D E

3.读下图回答问题:(10分)

(1)两图中甲为南亚 月,风向为 风;乙为南亚 月,风向为 风。

(2) 至 月是印度的 季, 至 月是的 季, 风给印度带来降水。

四、材料分析题:(6分)

亚洲众多的人口,对资源和环境产生了沉重的压力。人口增长了,要求生产更多的粮食。为了满足人口最基本的粮食需求,亚洲的一些国家,一方面在山坡和干旱地带垦荒种粮,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另一方面,在土地上连续耕种,使土地得不到休耕,土壤肥力逐渐下降。结果,粮食的产量下降。然而为了生存,人们又进一步垦殖,形成恶性循环。

1.阅读材料,把A—F各内容,按因果关系填入下面的框图中。

A.要求粮食生产 B.开垦坡地和干旱地带

C.粮食产量下降 D. 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严重

E.恶性循环 F. 土壤肥力下降

2.利用下列所给内容,绘制“农业与环境良性发展结构图”

①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 ②发展农业技术 ③粮食需求量得以控制 ④粮食单产提高 ⑤退耕还林、还草 ⑥环境得以改善 ⑦良性循环

五、画图题:根据下列表中的数据,绘制该地气温曲线图(单位:°C)(6分)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42
-35
-28
-20
-10
5
9
5
0
-17
-28
-33

2006—2007学年度七年级地理下册期中测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各小题中均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答案字母代号填入下表中,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A
B
C
D
B
B
C
B
C
C
A
C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A
B
B
C
C
B
C
D
C
C
A

二、连线题:把下列国家与主要的物产用直线连接起来(5分)

三、读图填充题

1.(1)北海道 本州 四国 北九州

(2)东京 横滨

(3)略

(4)太平洋 濑户内海

2.(1)埃及 伊朗 伊拉克 土耳其

(2)苏伊士运河

(3)非洲 亚洲 欧洲

(4)地中海 黑海 里海 红海 阿拉伯海

3.(1)7月 西南;一月 东北

(2)6月至9月 雨季;10—5月 旱季, 西南

阅读全文

与初中语文本图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