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年级语文 > 初中语文授课

初中语文授课

发布时间:2020-12-20 13:42:59

初中语文讲课时有没有通用的套路,就是讲所有的课文时都可以用的

照本宣科,一段一段字词句分析,然后找几个问题问问,活跃下气氛,什么段落大意啦,写作手法啦,主旨思想了,一塌糊涂

❷ 语文试讲15分钟怎么分配时间,就是对着评委讲课

试讲:实际抄是微型课,把教课袭思路讲清楚,整个在讲课的过程中,对着评委,完成完整的一堂课的讲述,学生回答的问题不做重复,学生活动提到,但不做重复,教师的过渡语要设置好。

有导语,有过程,有小结,有提问,有学生活动,有评价,有师生互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合理评价机制,高效的课堂容量。

试讲一般是15分钟,考之前上网下一下模板, 在每年6月和11月,通过试讲就可以拿证了。

(2)初中语文授课扩展阅读:

教师资格认定理论课考试每年3月、11月各举行一次,报名时间为每年1月、9月(在普通高校在校学生的报名时间由自考办另定)。教材由自考办供应。

教学技能测试每年举行1—2次,一般在上半年的5月和下半年的11月报名,具体时间由当地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确定后公布。教学技能测试的内容为:备课、说课或上课、面试。

根据省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意见,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班学生,在未取得毕业证书前允许参加教师资格认定理论考试,但在申请参加教学技能测试时,应已获得相应学历证书。

❸ 如何让初中语文课堂活起来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好课文导入——
精彩的课文导入,可以引发学生求知欲,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学起来会事半功倍,学得迅速。教师激趣,目的就是使其不知不觉地参与学习活动,或者吊起他们的“胃口”,抓住学生感兴趣的事,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有迫切求学的欲望,导入课文的环节中,迅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开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和效率。长期的经验积累,我总结出了:如插图导入、对联导入、谜语导入、故事导入、影视导入、赏物导入、音乐歌曲导入、对比导入、创设情境导入、设制悬念导入等等,举不胜举。好的导入能刺激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如在教学《一面五星红旗》时,用蔡国庆的《五星红旗》歌曲导入,增强了艺术感染力;在教学《西门豹》时,用战国的《西门豹》故事导入,增强了文学趣味性;在教学《古诗两首》时,用徐文长的“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趣联导入,增强了语文阅读兴趣比如,讲《触摸春天》一课,为了让学生迅速进入听课的角色,感受盲人生活的艰辛,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一上课老师就戴着墨镜扮演盲人摸东西的动作,表情惊慌失措,边说心里话边做动作:“假如我是盲人,我会天天哭哭啼啼,因为我不敢独自出门,怕撞伤身体;假如我是盲人,我会对生活失去信心,因为我生活在无光的世界里,白天黑夜一个样,世界上就我最可怜。”学生全神贯注地看着和听着,对教学内容印象深刻,学习效果自然良好。提出悬念大的问题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是激趣良方。比如,教学《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时候,问学生:“2000多年前,黄河非常漂亮,山清水秀,而现在,黄河水浑浑的,有些地方还断流呢,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学生急切想知道答案,于是产生了主动学习的欲望强烈,学习效果良好。总之,教无定法,关键的是通过激趣抓住学生的心,学生的神,使学习变得快乐,易接受。
二、讲课有深度和广度
教师讲课有深度和广度,真正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语文能力,学习兴趣也会持久不衰。根据课文内容,匠心独具地选择设计语文课的教学环节和学习形式,做到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课堂教学中的内容和形式贴切统一,恰到好处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智特征,无疑会起到激发学生兴趣的良好效果。比如:《落花生》一课,书中有一段话说花生不像石榴、苹果,将果实挂在枝头,使人一看便生爱慕之心。粗略一看,许多学生以为作者赞美花生,反过来批评苹果和石榴爱好虚荣。其实不然,作者只是通过对比的方法来强调花生的踏实和默默无闻,并没有反对石榴和苹果之意。这个深刻含义,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在细读细品的基础上正确领会。
据我知道,有广度的课堂教学学生百学不厌。如果一个语文老师上课只会照本宣科,那么再生动的课文也会学得索然无味。所谓广度,即课堂含量大,相机补充有用的课外资料。而资料的准备可以由师生共同完成。教师特别要坚持学习,提高文化素养,有广博的知识。比如,上《草船借箭》一课,文中对鲁肃和周瑜等人物的个性特征很少,如果教师自己不阅读《三国演义》,不全面了解故事主要人物性格,就不能补充鲁肃、周瑜的资料,结果学生会对诸葛亮判断鲁肃不会出卖自己产生一些怀疑,而且片面理解周瑜这个人物。因此,老师必须将原著里的有些内容告诉学生:鲁肃是促成孙权和刘备联合抗曹操的人,他肯定不希望看到周瑜和诸葛亮内斗,因此诸葛亮吩咐他秘密准备船只和草把子一定照办。周瑜虽然心胸狭窄,妒忌心强,但是才智过人,英俊潇洒……又比如,《手术台就是阵地》一课,学生对白求恩来中国的原因和书里以外的事迹缺乏了解,如果补充影视资料和其它文字资料,就能把他的形象“立”起来,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学习更加有味有效。
诚然,深挖广挖教材能让课堂多姿多彩,而且效果明显。深挖教材需要教师钻研教材,广挖教材需要教师不断学习,提高文化素养以及收集、整理、应用资料的能力。
三、重视朗读,择取课文精髓
朗读是把文章念出来,是将诉诸视觉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语言。在学习有些文章或某些片段的过程中,只有反复朗读,用心体会,才能汲取精髓,才能真正感受、领悟到文字中蕴涵的深厚感情。儿童由于长期形象思维,在有声有色的朗读使他们会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读那些节奏和谐、音调铿锵的文字,无须多做讲解,他们会有一种美的感受。比如可通过分角色朗读,读出自己的评价。这种朗读,教师需要精心设计一种情境,让学生进入情境中的角色,利用课文内容,用不同的重音、语气、语调、停顿等形式来赞美或批评作品中的形象,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比如《夜宿山寺》有一学生把“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读得响亮高亢,另一个学生却读得低沉轻缓,我说为什么这样读?生1:因为作者登上这样高的楼,心里一定感到特别骄傲和自豪,所以读的时候声音必须高一些,才能把内心的感情表达出来。生2:因为连高声说话都担心惊动了天上的人,所以读的时候必须把声音压低,才能把诗里要表达的感情表达出来。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想问题,而且有充足的理由来说明自己的观点这同样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发掘审美意境
语文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运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学习时感受到美的情感、美的形象、美的意境……让学生感受山光水色的愉悦,领略鸟性人心的空灵,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之中。
在陈淼的《桂林山水》里,我和学生领略广西桂林的美景;在《地震中的父与子》中我和大家一起感受人世间最真切的父子深情;走进鲁迅的《故乡》,那里不仅有优美的农家风光、和谐淳朴的民风、还有引人入胜的童年往事;读李白,领略什么叫飘逸豪洒;读杜甫,明白什么是博大深沉…….文学之美,就是这楚风汉韵、唐诗宋词;就是这风土人情、人间真爱……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文学作品中无不包含意境美、风光美、亲情美、人性美,挖掘文学之美,用美的引领学生感悟文学之美,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
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真正地活起来,真正让兴趣的培养像“随风潜入夜”的雨,“润物细无声”地滋润学生的心田

❹ 教师试讲,初中语文备课和开展讲课,真的不懂。。。求助!!

没有学生抄一般是两种情况,袭一种是说课,一种是微格教学。你要问清楚。
如果是说课,就按照说课的要求做:分析教材,说明重点和难点,说明你如何确定重难点以及你如何引导学生突破。
如果是微格教学,那你选定一个段落,或者一个主题,要自己分析得很细致,最后有些自己独到的深刻见解。或者发现一些文本中细微的别人不曾注意到的亮点。分析一定要细致入微,面面俱到。提的问题要有层次,也就是说,你的问题应该是一系列有序的问题,最后解决一个教学目标。
不知道我是否回答了你的问题。我要出去了,让别的老师再来说说吧。

❺ 初中语文教学技巧

我是个中学生,在初1时我遇到个老师,她的语文课很好,应该也适合你,她采取奖励回积分答的方式,对于与这堂课有关的问题你可以提出来,让学生踊跃回答,并予以记分(可以分成几小组0,这样在课堂中就多了几点活跃的气氛,又能让学生对这一课所涉及的知识有所了解,等到月末或1段时间后对累计分最多的前3明实行奖励。
您的学生出现的叛逆行为是正常的,因为他们正处于青春时期,对此,能尽量放宽点就放宽点。

❻ 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的几个方法

一、改进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传统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习惯自己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不能进行及时更新,导致学生感受不到课堂学习的新鲜感,从而逐渐丧失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新时代的教师必须具备与时俱进的教学思想与理念,我们传授给学生的不仅是语文知识,更应传授给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解决问题的思维。因此,语文教师必须不断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交流中激发创新意识。1.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直言,勇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语文课堂不应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呆板模式,而应该创设适合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交流与畅所欲言的良好氛围。只有这样学生的活跃思维才能被充分激发。教师要真正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在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充分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与讨论,使学生的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综合素养。2.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独立思考的时间,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无论在课堂教学还是在课下练习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可以独立思考,引导学生静下心来认真想一想自己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有哪些遗漏、学习方法上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长期的坚持会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❼ 初中语文补习班一般怎样授课

好的武汉抄初中语文课外袭辅导班啊,我听说武汉博奥教育挺不错的,他们不做什么广告,都是靠口碑来招生的.\r\n那里的老师都是在职一线的优秀老师,每一个都很有来头,在武汉知名度很高。实行小班教学,老师因材施教,人数一般限制在20人内,保证老师可以顾及到每个学生,这和学校就大不相同了,,,你先去看看吧,说的肯定没有亲眼见的来得实在。。。

❽ 初中语文老师讲课是不是都很简略呢还是有些老师简略

大部分老师都还蛮详细的,只有一丢丢老师可能不怎么负责任,他们讲得较简略。

❾ 初中语文试讲十分钟,怎么讲讲一段还是全篇

初中语文面试时,试讲通常要讲全篇课文。
试讲时,不论时间长短,专都要按一篇课文属来准备。这样做的好处是:1,显示准备充分,给评委留下好的印象;2.更容易备课,把握全篇,讲课时可以体现整体观念,备课的内容可以自由抉择和把握;3.易于试讲时的随机应变,如果讲课过程中出现意外,比如忘记某些内容,可以随时把另外的内容讲出来,这样不论时间长短,不会讲到中间无话可说。
至于讲课内容,重点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环节:导入、解题、整体把握、重点分析、提问和小结等等,要充分考虑到。实际上是用不到这么多环节的,但是有备无患,可以补救试讲过程中的问题。

❿ 怎样评课初中语文诗词

教师富有个性化的教学形式,是创新教学艺术的需要,是激发学生个性学习的需要。教师个性化的教学形式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评课就在培养教师教学风格方面发挥着特有的作用,评课者可以凭自己的观察分析,大胆发掘授课者的教学素质特点,帮助教师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案例]教授《乡愁》一课时,授课者在新课时创设情境:导入情景设置,播放乐曲《橄榄树》,期中淡淡的乡愁像小溪般流入学生的心田;朗读诗歌时,陈星的《流浪歌》为诗歌朗诵配乐,以引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揣摩主人公心境时,费翔的《故乡的云》让学生自觉地走进主人公浓浓思乡的心。这音乐与语言营造悲凉思乡氛围恰到好处。

[评析]评课时,评课者肯定了授课者的情境创设,并具体分析相关情境的每一个环节的设计及效果,这会给授课者带来极大鼓励。但然而这还只是就课论课,评课者如果能再深入,由授课者的情境创设中点出其中他渲染情境和调动学生情感的潜能,建议他向情感型的风格靠近,帮助授课者在情境渲染能力上继续发展,这将会给授课者日后的情感型风格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积极地引导作用。因此评价一节课,不仅要评出这节课的优缺点,还要勇于发掘授课者潜藏的个性,协助授课者描绘自己独特的风格蓝图。但在这协作过程中应注意两点:第一,教学风格应是经过努力可以达成的,切合他本人的实际;第二,要明确指出应努力的路径。

阅读全文

与初中语文授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