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谁有初中语文书上诫子书的注释啊 一定要书上的书下注解,谢谢!
一、选自《诸葛亮集》卷一(中华书局2009年版)。诫,告诫、劝免。子,一般版认为是指诸葛权亮的儿子诸葛瞻。书,书信。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二、夫: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三、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四、以: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五、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六、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
七、明志:明确志向。明,明确、坚定。
八、志远:达到远大目标。达,达到。
九、广:增长。
十、淫慢:放纵懈怠。淫,放纵。慢,懈怠。
十一、励精:振奋精神。励,振奋。
十二、险躁:轻薄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险,轻薄。
十三、治性:修养性情。治,修养。
十四、年与时驰: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十五、意与日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
十六、枯落:调落,衰残。比喻老年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十七、多不接世:意思是,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十八、穷庐:穷困撩倒之人住的陋室。
十九、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
Ⅱ 有没有多不接世这个成语
多不接世出自《诫子书》,“接”和“世”的意思分别是:接表示接纳,世表示世俗,社会。
多不接世[ō bù jiē shì]
释义:大多不会被社会所接纳。
出处:诸葛亮《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白话译文:
有道德修养的人,是这样进行修养锻炼的,他们以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
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如果不下苦工学习就 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如果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
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陶治性情使节操高尚。如果年华与岁月虚度,志愿时日消磨,最终就会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
这样的人不会为社会所用而有益于社会,只有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悔也来不及了。
所以,有多不接世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