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年级语文 > 初中语文书法

初中语文书法

发布时间:2020-12-20 08:38:54

① 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语文文化修养

一、培养学生兴趣,形成浓厚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语文课堂中的优良传统文化教育应竭力做到生动活泼、情趣盎然。通过各种丰富多彩、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诵读经典活动,把每一个学生吸引进来,让他们真心与书籍成为好朋友,享受读书之乐。在课堂上,绘声绘色地向同学们讲述名人故事、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童话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教孩子们学唱《唐诗三百首》等经典民歌;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动画视频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让他们直观了解《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百家姓》、《唐诗宋词》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浓厚的兴趣。
二、阅读点亮人生,积淀文化底蕴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联系我们的实际生活,调用自己所累积的各种知识,以获取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让学生做阅读的主体,用心去感受我们的教材课文,用传统文化独有的审美观去发现美、欣赏美、感悟美。只有这样才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感受到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加强阅读,不仅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迅速提高,对于扩展阅读教学的资源、打破封闭的课堂教学格局、增强语文教学的文化底蕴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利用阅读指导课对学生的阅读做精心指导。包括整本书的推荐、单篇美文的推荐、读书方法的介绍、读书习惯的培养、读书交流等。摘抄好词好句、好段,概括主要内容,畅谈读书心得,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阅读笔记;有时让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书中内容再现。孩子们尤其喜欢这样的阅读课,因为在这样的课堂上,孩子们不再是自己,而变成了书中的主人公,率性地展示着文中人物的风采。
三年级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专题的一组教材,由《孔子拜师》《盘古开天地》《赵州桥》《一副名扬中外的画》四篇课文组成。课文中既有描写生活中的人物故事,也有神话故事;既有对古代建筑的介绍,也有对古代绘画艺术的描述。学生在阅读本组课文的时候,从多个侧面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加深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和增强民族自豪感。另外还安排了一次与单元主题密切相关的综合性学习,围绕“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来展开。通过课内学习和课外生活,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和传承。学习《赵州桥》一文后,让学生收集家乡的桥的资料,知道每座桥的名字、具体位置,如彩虹桥、青年路大桥、淮河大桥、沱湖大桥、分洪闸桥等;可以用相机把桥拍摄下来,用笔记录勾勒每座桥的形态,了解每座桥的结构、特点、用途及桥两边的民风,感受桥的气魄雄伟与壮观,感受大桥建设者的聪明和智慧,感受家乡的灿烂文化和发生的巨大变化,从而更加好好学习,长大后更好地建设家乡,受到浓厚的传统文化教育。
《巴黎圣母院》、《鲁滨逊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格列佛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学生沉浸在紧张动人的故事情节中,如醉如痴,同时明白深刻的哲理。《鲁滨逊漂流记》告诉学生“做人要有坚持不懈、百折不挠、奋发进取的精神”;《巴黎圣母院》使学生明白“外表的美与丑无所谓,重要的是有一颗善良、正直的心”这一道理;《落花生》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的主旨,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了一对父子之间的感人故事,让学生懂得生活中父爱的坚强与伟大,学会懂得珍惜父爱。
在成长的道路上,孩子们一直与书为友;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高尚的人交谈。渐渐地,书中一个个精彩走进了孩子们的视线,走进了他们的心灵,也走进了他们记忆的最深处。从《三国演义》中认识到了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从《穷人》知道了桑娜一家诚实、善良的品格,从《鹿和狼的故事》懂得了人类与动物要和谐相处……
晨诵课,师生之间通过诗歌相互问候,互道早安,很快就进入到令人感动的课堂情景当中。在反复吟诵的过程中,同学们被诗中渗透出的美好感情所感染,深切地感受到同学们表现出的愉悦和获得的满足。另外,通过特定的时刻所包含的特殊意义送诗,如:开学、教师节、学生生日、国庆节、二十四节气等,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晨诵时,与学生一起朗诵、一起感受、一起陶醉,一起激励,教师、学生、诗歌三者交织在一起。通过晨诵课程,让我们的学生能有一颗博爱而敏感的心灵,能有诗的情绪,变得文雅、大度、善良,感动于花开花落、月缺月圆……
在浩瀚的书海里,孩子们自由抒发自己的情怀。现在我们学校每个班每星期开设一节阅读课,我们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认真阅读、摘抄好词好句、写出心得体会,收获可大了。在阅读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与中国梦同行、书香伴我行、感恩教育、文明诚信、崇尚美德等爱国主义读书教育征文活动,学生多次参加比赛并获奖,学生的集体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得到提升。通过各种途径,采用多种方式了解生活中的文化传统和身边的文化传统。
三、写方方正正中国字,做堂堂正正中国人
加强写字教学,继承和发扬优秀的写字教育传统,打好写字基础。《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班班通教学设备(畅言教学软件),对汉字进行分解和动画演示,让学生更加形象、直观地了解汉字的读音、笔画、笔顺、间架结构,学生更加易于模仿和临帖。这样学生感觉趣味盎然,学习兴趣更加高涨。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
为传承中华书法文化精髓,发扬光大书法风采,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习惯,提高学生写字的正确性和规范性,激发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定期开展小学生“书法比赛”活动。比赛要求学生写字时坐姿端正,握笔正确,笔画工整,结构匀称,整洁美观;同时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规定的书写内容。每次参赛的同学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个个准备充分,坐姿端正,聚精会神,认真书写。稚嫩的笔锋一丝不苟,整洁的书写令人赏心悦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写字教学过程中,善于激发学生的练字兴趣,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风气,使学生乐学、勤学。《写字与做人》书法校本课程的开设、国庆书法比赛,诗意清明书法比赛、规范汉字书写优秀班级评选、汉字笔顺大赛、“小脚丫”书法社团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写字教学的内涵,增强了学生的写字热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促使学生形成了规范、整洁的书写汉字的意识,并具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继承和发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写方方正正中国字,做堂堂正正中国人”已成为每位同学的自觉行动,浓郁的墨香芬芳四溢。
四、诵读经典美文,传承中华精神
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诵读形式加强对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选文兼顾《弟子规》《三字经》等传统蒙学教材、经典古诗词篇章以及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文章。
组织学生参加五河县“新华杯”第一届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比赛,参赛节目《少年中国说》在此次活动中荣获二等奖。小选手们以声情并茂的表演、悦耳动听的诵读演绎了中华优秀经典著作,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赢得了热烈的掌声。正像一位参加比赛的同学所说,《少年中国说》气势宏伟,催人奋进。我们是新时代的少年,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我们要有理想、有志向、有气魄,勤奋学习,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一首经典的《梅兰竹菊颂》,赢得了在场评委和观众的热烈掌声。同学们用深情的诵读诠释着古诗词的经典,用优秀的表现传承着中华精神。学生在比赛中充分理解和表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强的民族精神。
五、拓展课外内容,丰富社会实践
在教学《藏戏》一课时,学生在了解藏戏特点的同时也对其他戏曲形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了解戏曲是我国特有的民族艺术,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门传统艺术。剧种繁多有趣,表演形式载歌载舞,又说又唱,有文有武,集“唱、做、念、打”于一体,在世界戏剧史上独树一帜。学习《各具特色的民居》一课后,让学生搜集家乡徽派建筑的图片资料,感受家乡建筑的风格特点,感受建筑工人的辛勤劳动,激发对家乡、对劳动人民的热爱。
拓展教学资源,让学生对家乡的传统戏剧黄梅戏、泗州戏、五河民歌和舞蹈钱杆子、花鼓灯等有更多的了解与接触。寒暑假、双休日,大街小巷,、青年圩广场、祥源民歌广场、城南龙河公园、城南体育馆,处处都有家长陪同孩子们勤学苦练的身影,孩子们即使汗流浃背也毫不顾惜。孙涛、陈梓号、钱润等同学还有板有眼地学起了黄梅戏、泗州戏,五河民歌和钱杆子、花鼓灯,大家齐聚一堂,载歌载舞,兴趣盎然,快乐与幸福溢于言表,逗乐了全班的孩子,脸上露出自信开心的笑容,进一步激发大家对家乡传统文化的热爱,感受家乡独特的民风民俗的魅力之所在。带领学生参观五河县城南规划展览馆,孩子们领略到了五河古城的繁荣昌盛,了解到了我们未来城市的设计、发展,感受到城市的文明与进步,一幕幕的精美图片展览介绍让孩子们看到了家乡五河日新月异的变化。一幢幢高大的建筑,一座座雄伟的大桥,一片片绿色的草坪,比比皆是。孩子们懂得要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常怀感恩之心,把零花钱捐给最需要帮助的人;老实做人,踏实做事,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中国自古以来被称为礼仪之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民族的根。新形势下,加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断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坚定地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让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健康茁壮成长。

② 怎样才能挺高语文成绩

大量的去阅读,但并不是所有的走马观花的去读,再读一些好文章的时候也要懂得思考,并从中领会。多去积累,加油。

③ 求一章初中升小学的自我介绍,要写我的爱好(书法,排球),小学表现怎么样,(不错,是个中队长,是语文

你是语文课代表?你应该多培养你的语文素养,如果你能多阅读名著,多阅读人物传记!你一定能写好,你可以查网上,再根据你的情况进行仿写!

④ 第六届全国语文规范化知识大赛初中组答案

语言文字政策、法规测试部分复习题
1. 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 起实施。(C)
A. 2000年1月1日 B.2000年12月1日 C.2001年1月1日
2. 普通话和规范字是 。(B)
A.国家法定语言文字 B.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C.国家通行语言文字
3. 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 。(A)
A. 规范汉字 B. 通用汉字 C. 标准汉字
4. 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B)
A. 义务 B. 权利 C.责任
5. 国家为公民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供 。(B)
A. 便利 B. 条件 C.培训
6.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 。(C)
A. 法制建设 B. 现代化建设 C.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7. 国家奖励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事业做出 的组织和个人。(B)
A. 重大贡献 B. 突出贡献 C. 特殊贡献
8.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各民族都有 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C)
A. 使用 B. 发展 C. 使用和发展
9.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依据 及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A)
A. 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 B. 宪法 C. 民族区域自治法
10. 国家机关以 为公务用语用字。(B)
A. 汉语和汉字 B. 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C. 中文
11.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 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A)
A.汉语文课程 B.语文课程 C.各种课程
12. 汉语文出版物以及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C)
A. 法律和规定 B. 方针和政策 C. 规范和标准
13. 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需要使用外国语言为播音用语的,须经 批准。(B)
A. 国务院语言文字工作部门 B. 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 C. 国务院外事工作部门
14.公共服务行业以 为基本服务用字。(A)
A. 规范汉字 B.通用汉字 C. 常用汉字
15.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 为服务用语。(A)
A. 普通话 B. 当地方言 C. 普通话和当地方言
16.因公共服务需要,招牌、广告、告示、标志牌等使用外国文字并同时使用中文的,应当使用 。(C)
A. 简化汉字 B.印刷体汉字 C. 规范汉字
17. 在需要使用方言时可以使用方言。(B)
A.各种艺术形式 B.戏曲、影视等艺术形式 C.话剧、影视等艺术形式
18.在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中可以保留或使用 。(C)
A.繁体字 B.异体字 C. 繁体字、异体字
19.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 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A)
A.《汉语拼音方案》 B.《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C.注音字母
20.异体字在 中可以保留或使用。(C)
A. 地名 B. 姓名 C. 姓氏
21.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 。(C)
A. 会说标准的普通话 B. 会说流畅的普通话 C. 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
22.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和 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B)
A. 教师、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 B. 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C.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
23.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播音用语,但 可以使用方言。(C)
A. 确需使用方言时 B. 随时 C. 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或省级广播电视部门批准
24.城市公共场所的设施和招牌、广告用字违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的,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 。(A)
A.予以警告,并督促其限期改正 B.督促其改正,并处以罚款 C. 由有关部门处理
25.国务院 部门颁布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B)
A. 新闻出版 B. 语言文字工作 C. 广播电视
26. 依法对企业名称、商品名称以及广告的用语用字进行监督和管理。(C)
A.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 B.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语言文字工作部门
C.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27.违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干涉他人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由 责令其限期改正,并予以警告。(A)
A. 有关行政管理部门 B. 司法部门 C. 教育部门
28.《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 条中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普通话”。(B)
A.十八 B.十九 C.二十
29.经国务院批准,每年9月份第三周是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2005年9月11日至9月17日是第 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A)
A. 八 B. 七 C. 六
30.当前国家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是“ ”。(C)
A. 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 B. 大力推行、重点普及、逐步提高
C. 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31.推广普通话是促使公民普遍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 。(B)
A.在任何场合都说普通话,不说方言
B. 在正式场合和公共交际场合说普通话
C. 只在学校里说普通话
32.学校应继续坚持普通话的法定地位,加大行政力度,争取在新世纪最初3-5年内,使普通话基本成为各级各类学校及幼儿园的教学语言和 的校园语言。(C)
A. 城镇学校 B.城镇中小学 C. 城镇学校及幼儿园
33.新版《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现代汉语词典》都采用两种查字法,即 。(A)
A. 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 B. 音序查字法、笔画查字法 C. 音序查字法、四角号码查字法
34.不规范汉字包括已被简化的繁体字、已淘汰的异体字、自造简体字、字型不标准的字和 。(C)
A. 手书字 B. 美术字 C. 错别字
35.国家推行规范汉字,并不是要废止或消灭繁体字、异体字,只是把繁体字、异体字的使用限制在 。(A)
A. 特定范围内 B.古籍研究中 C. 书法艺术中
36.数目字“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 。(C)
A.繁体字 B.异体字 C. 大写形式
37.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 。(B)
A. 由简趋繁 B. 由繁趋简 C. 表音化
38.我国周边一些国家曾经使用汉字,目前 仍在部分地使用汉字。(C)
A. 日本、越南 B. 日本、朝鲜 C. 日本、韩国
39.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 。(C)
A. 普通话 B.规范汉字 C. 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40.国家于1988年颁布 ,规定了用《汉语拼音方案》拼写现代汉语的规则。
A.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B. 《汉语拼音正词法》 C. 《汉语拼音应用规则》(A)
41.初等教育 进行汉语拼音教学。(B)
A. 可以 B. 应当 C. 根据需要决定是否
42. 1973年12月18日,2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汉语为联合国六种法定语言文字之一,其他五种语言为 语。(C)
A. 英、俄、法、德、日 B. 英、俄、法、阿拉伯、葡萄牙 C. 英、俄、法、阿拉伯、西班牙
43.提倡书法家写规范的简化字,是顺应广大人民群众要求文字 的愿望,是适应社会主义时代生活节奏变快的形势,是社会发展的必然。(C)
A.易读、易认、易懂 B.易写、易读、易懂 C.易写、易认、易懂
44.在我国56个民族中,解放前使用文字的民族有21个,文字24种 。解放后,以汉语拼音为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的基础,使我国各民族现行文字增加到 种。(A)
A. 40 B. 45 C. 50
45.目前世界上共142部宪法中有 部宪法规定了国语或官方语言。(B)
A. 75 B. 79 C. 83
46.用汉语拼音拼写“黑龙江省”(不标调),正确的是 。(C)
A.heilonɡ jiɑnɡ shenɡ B. Heilonɡjiɑnɡ shenɡ C. Heilonɡjiɑnɡ Shenɡ
47.用大写字母拼写电视栏目《今日新闻》,拼写正确的是 。(B)
A. JINRIXINWEN B. JINRI XINWEN C. JIN RI XIN WEN
48.“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词人。”拼写正确为 。(C)
A.lǐ qīnɡ zhào shì sònɡ dài zhù mínɡ de cí rén.
B. lǐ Qīnɡzhào shì sònɡdài zhùmínɡ de círén.
C. Lǐ Qīnɡzhào shì Sònɡdài zhùmínɡ de círén.
49.历史上有组织、有计划的汉字规范是在 时期。(A)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50.普通话在台湾地区一般称为 。(B)
A.普通话 B. 国语 C. 华语

51.通用语言文字工作由国务院 工作部门负责规划指导、管理监督。(B)
A. 计划发展 B. 语言文字 C. 文化教育
52.各级人民政府及其 应当采取措施,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C)
A. 语言文字工作部门 B. 教育行政部门 C. 有关部门
53.全国性文字改革组织———“文字改革协会”在毛泽东主席的关心、指导下于1949年10月10日在北京正式成立。 当选为常务理事会主席兼拼音方案研究委员会主任。(B)
A.胡乔木 B. 吴玉章 C. 马叙伦
54.新中国第一个主管文字改革工作的国家研究机构—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经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批准于1952年2月5日在北京成立。 任主任委员。(C)
A. 吴玉章 B. 胡乔木 C. 马叙伦
55.中共中央为了加强对文字改革工作的指导,于1953年10月1日在党中央成立了中央文字问题委员会,主任为 。(A)
A.胡乔木 B. 吴玉章 C. 范文澜
56.为了加强文字改革工作的领导,1954年10月8日,一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二次会议批准设立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即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前身),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11月20日国务院任命 为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 。(A) A. 吴玉章 B. 胡愈之 C.胡乔木
57.《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标准》将普通话水平划分为三个级别,每个级别内再划分为两个等次,其中最高水平和进入最低等级的水平分别为 。(A)
A. 一级甲等和三级乙等 B. 一级乙等和三级甲等 C. 一级甲等和三级甲等
58.国家公务员应达到的普通话等级是不低于 。(C)
A. 二级甲等 B. 二级乙等 C.三级甲等
59.语文教师和对外汉语教师应达到的普通话等级是不低于 。(B)
A.一级乙等 B.二级甲等 C.二级乙等
60.国家和省级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应达到的普通话等级是 。(A)
A. 一级甲等 B. 一级乙等 C. 二级甲等
61.对教师和国家公务员的普通话达标要求是有年龄界限的,对 以前出生的教师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可不作硬性规定,但也要鼓励他们在教学和公务活动中使用普通话。(C)
A. 1946年1月1日 B.1950年1月1日 C. 1954年1月1日
62.清朝有一位皇帝于公元1728年发布上谕,要求各级官员在公务说话中说官话(当时的通用语言),这位皇帝是 。(B)
A. 康熙皇帝 B. 雍正皇帝 C.乾隆皇帝
63.对外汉语教学应当教授 。(C)
A.普通话和汉字 B.普通话、方言和汉字 C.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64.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 为语法规范。(A)
A. 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 B. 典范的白话文著作 C. 典范的现代文学著作
65.普通话中最活跃、发展最快的部分是 。(B)
A.语音 B. 词汇 C. 语法
66.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指的是 。(C)
A. 北京市周围的语音 B. 北京市城区的语音 C. 北京话的语音系统
67.1986年,国务院批准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收入简化字 个,是现行简化字的统一规范。(B)
A. 2215 B. 2235 C. 2255
68. 起,全国报刊实行了横排横写。(A)
A. 1956年1月1日 B.1958年2月11日 C.1986年10月10日
69.除《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的基本集和第二、第四辅助集外,现行规范汉字主要的依据还有 。(A)
A.《简化字总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表》
B.《汉字简化方案》、《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计量单位名称用字表》 18
C.《简化字总表》、《异体字整理表》、《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用字表》
70.《汉语拼音方案》是1958年2月11日由 批准的。(A)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国务院 C. 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
71.《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 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C)
A. 人名和中文文献 B. 地名和中文文献 C. 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
72.国际标准化组织于 通过决议,采用汉语拼音作为拼写有关中国的词语的国际标准。(C)
A 1977年9月 B. 1979年1月 C. 1982年8月
73.汉字标准化是指:在对现行汉字进行全面、系统、科学整理的基础上,做到现行汉字“四定”,即 。(C)
A. 定量、定义、定音和定序 B. 定量、定形、定音和定部件
C. 定量、定形、定音和定序
74. 1986年国家语委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收入了2235个简化字,平均每字 画,比被简化的繁体字平均每字减少5.3画,给人们的认读,书写和中文信息处理带来了不少方便。(B)
A. 9.3 B. 10.3 C. 11.3
75.在电脑上使用拼音输入法输入汉字,使用者要 。(C)
A.掌握标准的普通话,正确地使用汉语拼音。
B.掌握标准的普通话,正确地识读规范汉字。
C.掌握标准的普通话,正确地识读规范汉字和使用汉语拼音。
76.对来源于印度数码的“Ο”有多种意见,正确的答案是 。(A)
A.它具有汉字的功能,却又不同于一般的汉字,是个准汉字。
B.汉字是由笔画组成的方块字,它不是汉字。
C.《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字典》都收录了“Ο”,它是汉字。
77.第一个用罗马字母来拼写汉语的拼音方案,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汉语拼音方案,是 拟订的。(B)
A. 法国传教士金尼阁 B. 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
C. 英国驻中国使馆官员威妥玛
78.国家于1997年发布了《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表》,对20个计量单位旧译名中的用字进行了规范。下列3组计量单位名称中,完全规范的一组是 。(C)
A. 海里、英两、升 B. 盎司、公升、哩 C. 加仑、英寸、千瓦
79. 是汉字最早的形态。(C)
A. 金文 B. 小篆 C. 甲骨文 D. 籀文
80. 是一直沿用到今天,成为通用时间最长的汉字标准字体。(C)
A.隶书 B.草书 C.楷书 D.行书

⑤ 中国十大教育机构有哪些

很多学生选择放假上辅导班,中国哪些教育机构更好呢?

很多学生选择放假上辅导班,中国哪些教育机构更好呢,一般来说,现在有很多比较好的教育机构,轻轻教育就感觉还不错了,尽管市面上有众多小升初补习班,但是,如何根据孩子的特点选择补习班又成为摆在家长面前的难题?按照教育人才培养的规律来说,因材施教是最好的补习方式。寒假时间短,且跨着春节,多数的课外补习机构只有两周春节前补习班,少数机构春节后会有一周左右补习班。因此,家长应根据学生成绩以及小升初升学意愿进行有针对性的寒假补习了。

平时一定要记住,找一个有经验的老师,会省很多劲,择校不如择师,找到一个有热爱教育事业、有爱心、有能力、有责任心的老师,是家长和学生的福气了。

⑥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八下九上九下)封面上的书法和插图出处在哪里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封面上的背景书法

这是明朝著名书画家徐渭的《秋兴八首》

封面上的书法

⑦ 人教版初中语文每一课课后都有一首古诗词,是手写的正楷或行楷,请问这些书法出自谁手

刘金凯,1957年9月生,河北肃宁人。编审。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新闻出版委员会副主任,河北专省文联属党组副书记,河北省文联副主席,河北省书协主席,河北省书协行书委员会主任、组织工作委员会主任、 河北逸书堂书画院高级顾问

⑧ 练字用什么字帖比较好

首先,我建议大家尽量不要选择庞中华的字帖,虽说庞中华的字写的比一般人要好一些,但是他专的字体从结构到笔属触再到整体的状态都有很多明显的缺陷,实在不好作为练习的借鉴。还有之前打入中小学课堂的司马彦字帖,最好也不要选择,他的字体庞中华要好的多,乍看起来也比较端正,因而受到中小学教师的热捧,但是严格一点来看,他的字体结构很多就显得很不严谨了。或者有人认为他们写的行书看起来也还比较流畅,但那是因为行书的连贯性淡化了书写中的缺点,私以为看一个人真正的基本功,还得是正楷。

(8)初中语文书法扩展阅读

字帖是供学习书法的人临摹的范本,多为名家墨迹的石刻拓本、木刻印本或影印本。字帖多为儿童识字练字是习字形时使用,有塑字体的作用。

⑨ 新入职的初中语文老师应该读哪些书、报刊、杂志

以下为各类书目:
一.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类.
报纸:等.以上全为过去读的报纸.谁能推荐档次高些的语文教学类报纸?目前仅订阅教育的〈教育文摘周报〉。
杂志:《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学习》、《语文教学与研究》、〈语文月刊〉《语文教学之友》、〈中学语文教学通讯〉、《教育学文摘卡》等。这几种为现在必定阅读刊物。还有没有更好些的?
二.文学/文字/文摘类:
报纸:《文学报》、《杂文报》以前看,现在不看了;现在看〈文艺报〉、〈文汇读书周报〉、〈语言文字周报〉三种。
刊物:〈现当代文学文摘卡〉、〈文艺学文摘卡〉、〈名作欣赏〉、〈书屋〉、〈读书〉、〈万象〉、〈文学自由谈〉、〈古典文学知识〉、〈文史知识〉、〈散文〉(海外版)、〈随笔〉、〈小说月报〉、〈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修辞学习〉、等。〈咬文嚼字〉、〈读者〉、〈杂文选刊〉、〈半月谈〉、读书文摘〉、〈思维与智慧〉等以前看。
三.美术/文化/综合类:
报纸:〈中国书画报〉、〈美术报〉、〈书法报〉、〈书法导报〉、〈青少年书法报〉、〈钢笔书法报〉、〈东方书画报〉、〈中国艺术报〉等。其中,〈讽刺与幽默〉改版后就不看了。
杂志:〈书法〉、〈中国书法〉、〈书与画〉、〈书法丛刊〉、〈国画家〉、〈收藏〉、〈美术观察〉、〈中国钢笔书法〉等。

⑩ 初中语文书法与传统文化辅助课怎么上

gj

阅读全文

与初中语文书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