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初中语文应用典故的古诗句汇总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典故一:八百里分麾下炙
出处:晋王恺有一良牛名“八百里驳”
含义:指牛
典故二:五十弦翻塞外声
出处: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
含义:泛指各种乐器
典故三:马作的卢飞快
出处:三国时刘备骑的战马
含义:指良马
《江城子• 密州出猎》(苏轼)
典故一:亲射虎,看孙郎
出处:三国孙权“骑马射虎”
含义:作者以孙权自喻
典故二: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出处: 云中太守魏尚获罪被赦
含义:作者以魏尚自比
典故三:西北望,射天狼
出处:天狼星
含义:借指自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典故一:蓬莱文章
出处:指汉代文章
典故二:建安骨
出处:建安七子刚健爽朗的诗风
典故三:中间小谢又清发
出处:谢脁清新秀丽的诗风
三个典故的共同含义:作者用汉文、魏诗和小谢的成就来比并、称许李云和自己
《行路难》(李白)
典故一:闲来垂钓碧溪上
出处:指姜尚被周文王重用一事
典故二:忽复乘舟梦日边
出处:指伊尹受成汤重用一事
两个典故的含义:表达自己不甘消沉,继续追求的信心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典故一:怀旧空吟闻笛赋
出处:西晋向秀作的《思旧赋》
含义:表达诗人对受害的战友的悼念
典故二:到乡翻似烂柯人
出处:指晋人王质
含义:抒发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梅岭三章》(陈毅)
典故一:此头须向国门悬
出处:指春秋吴将伍子胥眼悬国门一事
含义:大业未成,诗人死不瞑目
典故二:取义成仁今日事
出处:《论语》“杀身以成仁”;《孟子》“舍生而取义”
含义:指为了真理,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勇于牺牲
《汉江临眺》(王维)
典故:留醉与山翁
出处:指晋人山简
含义:作者以山简自喻
《渔家傲》(范仲淹)
典故:燕然未勒归无计
出处:东汉大将窦宪追击北匈奴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
含义:表现边关将士的报国激情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典故: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出处:《淮南子》:“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结网”
含义:希望得到对方的引荐
《别云间》(夏完淳)
典故:今日又南冠
出处:楚人钟仪被晋国关押始终戴着南冠
含义:指囚徒
《泊秦淮》(杜牧)
典故:隔江犹唱《后庭花》
出处:南北朝时陈后主作的舞曲
含义:这里指亡国之音
Ⅱ 初中语文修辞手法及作用
一、初中必学的八种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反复、对偶(8个)
二、表达效果
(1) 比喻
含义:利用不同事物之间某些相似之处,借一种事物来说明另外一种事物。(本体、喻体要分清)
作用:1.生动形象,凸显特征,给人以鲜明的形象;
2.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
3.激发读者的想象,引起读者共鸣。
答题模式: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的特点(情景),抒发(或烘托)了人物的……心情。
(2)拟人
含义:把物当作人来写,给事物赋予人的动作或情感。
作用:1. 将事物人格化,描写形象具体,赋予某物人才有的动作或情感;
2.表意丰富,表达生动形象且富有趣味。
答题模式: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拟人化,赋予他人才有的动作或情感,形象生动地描写了……特点(情景),抒发了……的情感。
(3)排比
含义: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
作用:1.句式整齐,富有美感;
2.增强气势,说服力强,
3.便于抒情,感染力强。
答题模式: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有力的写出了…….的特点,加强文章语气,增强语势,表达了强烈的……感情.
(4)夸张
含义:故意言过其实,夸大其辞,对人或对事进行扩大或缩小的描述,一般体现在数字或动作等词语上。
作用:1.烘托气氛,加强渲染,给人启示;
2.引起联想的效果,更好的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答题模式: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强调了……的特点,表达了……的情感,引发想象或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Ⅲ 伙伴们你们有初中语文古诗所有用典句的积累吗!!超级急需,帮帮忙啦!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Ⅳ 初中语文常见的表现手法
在字词、语句上的修辞技巧,种类很多,包括比喻、象征、夸张、排比、对偶、专烘托、拟人、用典等等;属从作品的整体上来把握它的表现手法时,就要注意不同文体的作品,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 象征等手法;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议论文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小说的描写手法、烘托手法、伏笔和照应、悬念和释念、实写与虚写等。
Ⅳ 古诗用典课内课外的有哪些
人教版初中语文古诗词典故来源、解释及其作用归纳
古诗词很讲究用典,因为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可以使古诗词的容量增大,表达更生动、更典雅、更含蓄,收到言简意丰的效果.古诗词中的典故和所要表达的思想常常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熟记典故是我们理解古诗词的重要途径之一.现将七――九年级含典故的诗句归纳如下: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典故:
闻笛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司马氏集团而被杀,向秀经过嵇康故居时,听见有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
烂柯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了.
在诗中的意思和作用:
诗人是借这两个典故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典故:
勒石燕然——用的是《后汉书·窦融列传》中的典故,东汉时窦宪率兵打败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词人在这里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他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词人借用典故把自己的思乡与忧国、报国之情交织在一起.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典故:
遣冯唐——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表达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典故:
射天狼——天狼星,据《晋书·天文志》说是“主侵略”的.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这里用以代指从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词人在这句中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八百里分麾下炙,……马作的卢飞快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典故:
八百里——指牛.据《世说新语·汰侈》载:晋王恺有良牛,名“八百里驳”后世诗词多以“八百里”指牛.
的卢——良马名.据《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载,刘备在荆州遇险,他所骑的的卢马“一踊三丈”驮他脱险.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形象的描写了军旅的生活和表现了抗金将士的英雄气概.
Ⅵ 人教版初中古诗用典 急!!!!!!!!!
人教版初中语文古诗词典故来源、解释及其作用归纳
古诗词很讲究用典,因为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可以使古诗词的容量增大,表达更生动、更典雅、更含蓄,收到言简意丰的效果。古诗词中的典故和所要表达的思想常常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熟记典故是我们理解古诗词的重要途径之一。现将七――九年级含典故的诗句归纳如下: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典故:
闻笛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司马氏集团而被杀,向秀经过嵇康故居时,听见有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
烂柯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了。
在诗中的意思和作用:
诗人是借这两个典故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典故:
勒石燕然——用的是《后汉书·窦融列传》中的典故,东汉时窦宪率兵打败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词人在这里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他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词人借用典故把自己的思乡与忧国、报国之情交织在一起。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典故:
遣冯唐——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表达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典故:
射天狼——天狼星,据《晋书·天文志》说是“主侵略”的。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这里用以代指从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词人在这句中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八百里分麾下炙,……马作的卢飞快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典故:
八百里——指牛。据《世说新语·汰侈》载:晋王恺有良牛,名“八百里驳”后世诗词多以“八百里”指牛。
的卢——良马名。据《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载,刘备在荆州遇险,他所骑的的卢马“一踊三丈”驮他脱险。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形象的描写了军旅的生活和表现了抗金将士的英雄气概。
Ⅶ 初中语文的所有手法.
一.艺术手法:
1、表达方式:
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 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有(抒情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