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么让孩子爱上阅读
喜欢读书,热爱读书是成功人士必有的习惯。孩子是一个民族的希望,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明读书对一个人的进步,对一个民族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热爱读书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
当然家长也要注意,在孩子读书的时候不要去打扰,也不要自己看手机或者电视,尽量解答孩子不不懂得的疑问,培养孩子好的读书环境,才能使孩子安下心来读书。在可能的条件下带孩子去图书馆,那里有更多的图书可以供孩子选择。
孩子也会慢慢的喜欢上书,自觉自愿地寻找书中的奥秘,在合适的环境下,孩子从书中找到了乐趣,培养了孩子读书的习惯,为将来孩子进一步的成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⑵ 初中语文主题丛书一套多少钱
初中的语文主题丛书在“一米阅读家长端”上买是138元,一共有六本。
⑶ 高中物理为什么看起来很简单,但是考试的时候就是答不出来
高中物理的学习,是很重视思维培养。在知识点掌握的基础上,要懂得去将知识搭建起来形成一张网,而在这里就很考验你的思维逻辑。
然后结合起来,把题刷透刷熟,通过题目累积你会发现高中物理的本质,其实无非就是那几样。那么要怎么去转换学习思维呢?让老王我带大家从看得懂到真的吸收为自己的知识。
一、明白要考什么
高考命题以《考试大纲》为依据,考查学生对高中物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各地的高考为了避免雷同,题目是千变万化,但你仔细去解,你会发现有一些共性。
(1)振动与波、原子物理、光学、热学等的题在一般在选择题中会出现那么一两道。
(2)实验题两道,通常来说是一力一电,会有两道左右的难度较高,设计新颖的题作为高分突破。
就拿2019年的高考全国卷,实验题函数本质考察深刻,我这边也简单解析。
这一题考察的打磨表盘及维修,题可以说是较新颖的。
而第三小题的难度就上来了,可以说对于一般学生来说是很难。
(3)计算题两道,一般常见的物理模型如斜面,叠加,带电粒子加速与偏转、天体圆周、杠杆(轻绳)、传送带、弹簧等
(4)选做题,从选修3-3、3-4选择,有的学校是择一而教,说实话这有点看运气,但其实如果掌握,这类题基本上是稳拿的。选做题通常来说后面一两小题可能会略有难度。
总的来说,高考现在从考查知识点的应用到考查知识点关联的能力应用。未来综合性,多角度的体会越来越多。
二、基础知识掌握
1、物理公式简单归纳
其实,高中物理的公式可以说简洁还少,整个高中物理阶段的公式总结下来不过A4纸一张。但物理考查绝非是单一公式的考查,而是整体综合。就拿敲代码来说,你会语言和符号,但如果你不会编写出来,那也无济于事,而高中物理就是将知识公式运用编写起来。你得做到心里去。
2、力电学实验
高中物理有十六个实验:
(1)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2)研究小车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3)探究弹力和弹簧深长的关系
(4)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
(5)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6)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
(7)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8)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9)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10)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11)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12)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电阻
(13)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14)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15)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
(16)研究碰撞中的不变量
实验要重点记住原理、步骤、注意事项以及数据处理方法,这些都要牢牢记住。然后实验题要练。
三、将知识与题目联系
如何将知识与题目联系呢,其实这是一个连续且重复的过程。
过程是这样的,你学了知识,去做题,做题之后去理解题里涉及的知识,然后再去复习。反复连续下来,你沉淀的东西就会越来越多。
为什么说要刷题,这里就充分体现。你听老师讲,你得到的是方法,但你需要去实践,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你需要去练,去刷,然后去理解,一定要理解,这样知识才会真的融入你的知识库里。所以我在讲课的时候也会通过题例去加深同学们的印象,以及让同学们明白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
⑷ 急急急!!在线等!!!初中语文《犟龟》中一个问题的正确答案:狮王二十八世去世了,还会举行婚礼吗
(理解小乌龟的目标,以及出发前,它想了一天一夜,究竟想了些什么回)
重要的是前行的过程答,小乌龟没有放弃这个念想。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小乌龟总是固执的坚持自己的意见,它在面对蜘蛛、壁虎和乌鸦的劝阻,小乌龟都用了一句话来回答,小乌龟认准目标,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决心,突出了小乌龟参加婚礼的信念之坚定。
《犟龟》是德国当代儿童文学作家米切尔·恩德的一则童话故事,被选编在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版七年级上册中,作品叙述一只小乌龟执意要求参加狮王婚礼并经历重重困难的故事,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⑸ 2009长春中考语文数学英语试题答案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阅读(60分)
(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0分)
1.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3.但愿人长久,□□□□□。(苏轼《水调歌头》)
4.唐代诗人王维以写景见长,在他的笔下,不但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明净之美,在《使至塞上》中,亦有“□□□□□,□□□□□”的苍凉雄浑之美。
5.李白的《行路难》中通过“□□□□□□□□,□□□□□□□□”两句的动作细节刻画,形象揭示了他内心的苦闷抑郁。
6.马是画家的爱物,亦常走入文人的笔端,在许多古诗、词、曲中都留下了马的足迹,请从中选取你所熟知的含“马”的连续两句,并标明作者或题目。
句子: , 。
作者或题目: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甲)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回答问题。(15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7.本文选自《 》,文章题目中“讽”意思是 。(1分)
8.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 ( ) ②朝服衣冠 ( )
③私我也 ( ) ④王之蔽甚矣 ( )
9.请就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内容或写法写一段评注性的文字。(3分)
10.面对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从“不自信”到“暮寝而思之”,反映出他怎样的品质?(3分)
11.威王一“善”,政局迥异,初时“门庭若市”,后来“无可进者”,请根据“无可进者”写出“门庭若市”的反义成语。“门庭若市”体现了威王的“广开言路”,在我们学过的古文中,还有哪一篇文章也提到了“广开言路”的问题?(2分)
12.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从语言运用的角度,邹忌的进谏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4分)
(乙)阅读李肇的《王积薪闻棋》,回答问题(5分)
王积薪①棋术功成,自谓天下无敌。将游京师,宿于逆旅。既灭烛,闻主人媪隔壁呼其妇曰:“良宵难遣,可棋一局乎?”妇曰:“诺。”媪曰:“第几道②下子矣。”妇曰:“第几道下子矣。”各言数十。媪曰:“尔败矣。”妇曰:“伏局③。”积薪暗记,明日复其势④,意思皆所不及也。
【注释】①王积薪:围棋高手。②道:本文指围棋布子的位置,唐代围棋棋盘纵横各十九道线,双方均在横竖线交叉点布子。这里,婆媳分居两室,都是心中虚设一盘,攻成过程全凭记忆。③伏局:认输。④复其势:复验那盘棋的局势。意思是按自己暗中记忆的,把那盘棋重新布子走一遍。
1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分)
①宿地逆旅 ( ) ②良宵难遣( )
14.从本文结尾“意思皆所不及也”,可见媪妇二人棋艺之高,你认为她们技艺高明具体表现在何处?(2分)
15.选文短小精粹,趣中寓理,从王积薪最初“自谓天下无敌”,到自叹棋艺不及媪妇,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的道理?(2分)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日子对日记没有说再见
李义
①日记其实是一个习惯。因为天天写才是日记。
每日最后一件事就是同自己的日记见一次面。打开日记,就看见了一个个日子的驿站,看见了生命的一个个驿站。
写了月日、星期、天气,然后提了笔,看见笔和笔的影子在一片带横格的白纸上沉默。
沉默的笔像在回忆,像在数今天走过的脚步,像在跟一截生命道别。
刷牙缸里的牙刷,合上的书本,倾泻着的灯光,流淌着的血管里的血,铺开的日记,像是在举行一个告别仪式,跟今天这一截生命道别。
假如明天不再存在,这日记真该日日去记,记好,这是另一种形式的遗书。
②回忆时,不时发现一日的二十多个小时只留下一两个细节,甚至没有细节。日子重复着日子,像昨天刚走了一个贫血患者,今天又来了一个患贫血的人。
平静的日子就这样悄悄地走了,像一个穷朋友悄悄地走远了,待此刻发现时,只看见他远去的背影,只看见日子离去的背影。
③有时几天没记,再记时笔就像一个旷了几天课的学生。那几天的日子,像从一块冰面上滑过去了。
日记上的日期、连续的自然数,像是一根针线把日子串起。
一本日记,像一块密密地播种了文字的土地。
有什么理由不给生命留一份清单呢?
④生活中不敢骂的人.不敢让人看见的哭,不敢说出去的爱,可在日记里骂个够,哭个够,爱个够。
记思想的日记像闪着星的夜空,记心情的日记像叮咚的溪,记往来人事的日记像一卷生活的画面。
情人的日记能吸引蜜蜂,文人的日记可治疗弱智,科字家的日记含有金属,政治家的日记注满了历史的标点。
每篇标有日期的文字都是日记。人类的文明大多初源于此。
要选一个好干部,日记可供参考,用什么样的人,在日记里可以找到。而阴谋家从不保留日记。
⑤惟有日记能心心相印、能白头偕老、能忠贞不渝。
日记是最好的镜子,让你认识自己。
日记的记性最好,至少不会忘记主人。说不定还会使你不朽。
把自己发表给后人,让后人阅读先人,让后人原谅先人。
⑥日记封面上的那些话,是一些日子的主题。
比如:“求知•拼搏•足迹”,比如:“人类和植物一样幸福,爱情和春雨一样幸福”,比如:“我是我从未遇到过的人”,比如:“向正在受苦受难而又顽强奋斗的自由灵魂致敬”。
就像从日子里摘出一束花插在这里,扉页上又摘出了一些日子,多是发了作品,遇了重大事件的日子。
⑦唉,日子、日子。
留住日子的惟一方式是在日子里奔跑。
日记留不住日子。日记是对日子的纪念。像是用笔从日子里钓了一尾尾文字符号的鱼。
像是把生命用这些文字符号,输进了人生的电脑。
把日记本提起来抖抖,像风吹响了一树的叶子。
眼一闭,日子都像叶子一样飘落了。二十八年,约一万个日子,像一个用我的名字称呼的生命之树上的一万片叶子,在一场回忆的大风中飞落了。
纷飞着,像雪花,像翅膀,飘落我日记的天空,飞满我生命的天空。
不知道这叶子算不算一种收获。
只知道自己享受了二十八年的所有日子,但是长长的日子快速放映,像一部只有我一个观众的影片。
日子抛弃了我。
只留下日记。像日子赠给我的明信片,像夹在立体的日子之间的一张张卡片或书签。
每晚画上日记的最后一个句号,就好像把今天的日子打发了,送出了门。
其实不打发,日子仍会走的。
日子对日记无法说再见,
我终于听见,日子对日记没有说再见。
16.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①驿站 ( ) ②血管 ( )
③赠给 ( ) ④享受 ( )
17.“遗书”一般指人死前留下的书信,文中第①部分却说日记是“另一种形式的遗书”,你怎样理解“遗书”在这里的含义?(2分)
18.请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仿照例句补充下列句子。(4分)
例:记思想的日记像闪着星的夜空,眨着眼睛呼唤你前行!
①记心情的日记像叮咚的溪,
②记往来人事的日记像一卷生活的画面,
19.文中第②部分中的“像昨天刚走了一个贫血患者,今天又来了一个患贫血的人”,和“像一个穷朋友悄悄地走远了”,各自体现了对日子怎样的态度? (4分)
20.古人曾说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文中第⑤部分却说“日记是最好的镜子”,这句话蕴含着怎样的道理?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
21.从文中第⑥部分作者对日记主题的提炼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借鉴作者的方法,请你也用一句话为自己的日记提炼主题。(4分)
22.本文的特点之一是运用了大量的比喻修辞手法,请从文中选择一句你认为最恰当、最精彩的比喻句,抄写下来,并做简要评析。(3分)
23.文章结尾从“无法说再见”到“没有说再见”,意思得到了进一步升华。结合文章内容,你怎样理解“日子对日记没有说再见”这句话的含义?(3分)
(四)名著阅读(5分)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操不顾,策马便行。行不数步,忽拔剑复回,叫伯奢曰:“此来者何人?”伯奢回头看时,操挥剑砍伯奢于驴下。宫大惊曰:“适才误耳,夸何为也?”操曰:“伯奢到家,见杀死多人,安肯干休?若率众来追,必遭其祸矣。”宫曰:“知而故杀,大不义也!”操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默然.
24.选文出自古典名著《 》,这部书的作者是 (2分)
25.曹操对吕伯奢一家斩尽杀绝的做法,充分体现了他一生的处世哲学。选段中集中体现了他这种处世哲学的语句是什么?(1分)
26.结合选文内容,简要评价曹操斩杀故人吕伯奢的做法,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
二、综合实践与作文(60分)
(一)综合实践(10分)
27.某校“新蕾文学社”举办“走近大自然,认识植物”的文学活动,假如你是文学社的一名成员,请你参照下文对“竹”的多角度认识,选择你熟知的一种植物,赋予其不同的含义(含义至少两个方面,有无反差皆可;表述时有否引用诗句均可),做一段较生动的表述。(100字左右)
竹在文人笔下含义多多。东坡有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乃文人雅士钟爱之物;杜甫对竹却另有看法“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此时之竹乃恶之代表;俗语有云“未曾出土先有节,纵使凌云仍虚心”,摹竹之腹空状,而喻人之虚怀若谷;宋人韩元吉有词云“无客问生死,有竹报平安”,此处之竹又被喻为报平安的青鸟。
(二)作文(50分)
28.以下文题,任选其一。
作文(1)题目:老师,请您也记住我
作文(2)根据你对下面材料的理解,自选角度,自拟文题,写一篇文章。
北大中文系主任谢冕在欢迎新生大会上说道,跻身北大,万里挑一,你们是同龄人中的精英;来到北大,须摘去光环,从头做起。先学做人,后做学问;先潜心做“书呆子”,后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建树。
作文要求:1.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
2.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4.不少于600字。
2005年长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阅读(60分)
(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0分,l一3题每题1分,4—5题每题2分,6题3分。出现错字、别字、漏字,或前后顺序颠倒,此题不得分)
1.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2.无可奈何花落去3.千里共婵娟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5.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6.示例: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或《钱塘湖春行》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或《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甲)7.(战国策)或《战国策•齐策一》 讽谏,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用含蓄的话劝说或指责)(每空0.5分,共1分) 8.①长,这里指身高②穿戴③偏爱④受蒙蔽,这里的意思是因受蒙蔽而不明。或:(受)蒙蔽(每小题0.5分,共2分) 9.能围绕内容或写法的某一方面进行评述,言之成理即可,鼓励有创见的表述。示例,内容方面:邹忌能以自身为例,由家事巧妙地联系到国事,讽劝齐王纳谏除蔽;写法方面:把家事和国事进行类比,推己及人,以此达到讽劝的目的。(对内容或写法的评注言之成理得2分,语言清晰、流畅得1分,共3分) 10.围绕“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来答。示例:不盲目轻信,对别人的褒奖能理智判断、冷静思考,能正视自己。(意思相似,语言清晰、流畅即可,3分) 11.“门可罗雀”或“门庭冷落”《出师表》(有错别字不得分,每问1分,共2分) 12.忠言不一定逆耳。在与同学、父母、师长等的交往过程中,在向对方提出意见或建议时,如果能讲究说话方式,语言含蓄委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那么忠言完全可以顺耳,从而使对方愉快接受。(意思相似,语言清晰、流畅即可,鼓励有创见的表述。4分)
(乙)13.①旅店②排遣,消遣(意思对即可,每小题0.5分,共1分) 14.此题能答出隔墙下棋之意即可。示例:婆媳隔墙下棋,手中无子,心中有棋,进退取舍,全凭记忆。(2分) 15.符合文意、言之成理即可,鼓励有创见的表述。示例:天外有天,不可孤芳自赏。(或艺海无涯,不可夜郎自大。)(2分)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16.①)yì ③xuè ③zèng ④xiǎng (每小题O.5分,共2分) 17.假如明天不复存在,日记便成了本没想当作遗书而留给世间的最后文字。(意思相似即可,2分) 18.此题为摹写性试题,所补充的句子与给出的分句意思吻合、连贯,可得1分;语言优美、流畅、有文采,1分。(每句2分,共4分) 19.①围绕“缺少对日子的热情,缺少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和感受”来答,语言清晰、流畅即可。示例:体现了由于缺少对日子的热情,缺少对日子的细心观察和认真的生活态度,在他们的跟中,每一天都在重复着同样的日子。其实“昨天的太阳与今天是不一样的”。②围绕“没有珍惜、善待日子”来答,语言清晰、流畅即可。示例:这是对没能珍惜、善待日子的形象比喻,毫不在意地让日子从身边流走,事后不免惋惜和愧疚。(每问2分,共4分) 20.围绕“怎样清醒地认识自己”来谈即可。示例:日记能够记录下你的成败与得失,经验与教训,日记可以让人很好地省视、反思自己。(3分) 21.第一问围绕“乐观,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等来答即可,鼓励有创见的表述。第二问能准确表述出自己日
记的主题即可。(每问2分,共4分)22.能找出文中任何—个比喻句,并准确抄录;结合文意分析,言之有理,并能点明比喻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语言表述清晰、流畅。(每点1分,共3分)23.日记记录了日子行进的轨迹,日记与日子形影相随。(或日子还会向前走,日记还应继续记下去)因此说日子对日记没有说再见。(体现其基本意思,2分;语言表述清晰、流畅,1分;共3分)
(四)名著与阅读(5分)
24.三国演义罗贯中(每空1分,共2分,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25.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1分,有错别字此题不得分) 26.能围绕选文内容答出曹操狠毒、不义、奸诈中的任意两方面即可得分。(每方面1分,共2分)
二、综合实践与作文(60分)
(一)综合实践(10分)
27.提示:能够按照题目要求,表述一种植物至少两方面的含义即可。可以引用诗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赋予的含义可以具有反差性。示例:杨柳呈现在人们眼中的是姿态婀娜,柔美飘逸,它随遇而安,极易生长;但是它材质疏松,难做栋梁,俗话说:“杨柳不成材”。也可不具反差性。示例:菊花历来被人们所赞美,东晋陶渊明有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里用菊花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致;唐代元稹有诗“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更直接赞美了菊花的经霜不凋,成为人们坚强品质的化身。
①满分:10分。内容详实,表述准确,语言生动,有个性特点。
②一等:7~9分,基准分8分。内容详实,表述准确。
③二等:4~6分,基准分5分。表述基本准确。
④三等:O~3分,基准分2分。表述不准确。
(二)作文(50分)
28.①满分为50分。在所有考生作文中相对完美的文章。
②一类文:45~49分,基准分47分。主旨突出,文情并茂。以下四项中有一项突出的作文即可评为一类文:A.感情真挚;B.立意新颖;C构思巧妙;D.语言富有个性。
③二类文:40~44分,基准分42分。主旨明确,较有文采。
④三类文:30~39分,基准分35分。主旨较明确,表达较清楚。
⑤四类文:30分以下,基准分25分。主旨不明确,表达不清楚。
满分作文不少于5%;一类作文不少于30%;二类作文不少于40%;三类作文不超过20%; 四类作文不超过5%;考虑学生年龄、考场为文、时间等情况,不以作文选或非考场作文为衡量标准。视所有考生作文状况而灵活参照标准。
数学: http://www.zxxzyw.com/Soft/ShuXue/jnjsx/zksxzt/200906/13507.html 英语: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71fff690100e8nx.html
⑹ 有没有初中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的题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做6~9题.
[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愤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籍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受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 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节选自《陈涉世家》)
[乙]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①通谓梁②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即恒楚将".是时恒楚亡在泽中.梁曰:"恒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③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如籍,使受命召恒楚."守曰:"诺."须臾,梁睨④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授.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释]①会稽守:会稽郡的郡守.②梁:项梁,是项羽的叔父.③籍:项籍.项籍字羽,所以又称项羽.④睨:斜眼看.
6. 试解释下列加点词字的意思.(2分)
①吴广素爱人 素
②比至陈 比
③时时而间进 间
④天下之疾犬也 疾
7.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①广故数言欲亡,愤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译:
②犬兔俱罢,各死其处.
译:
8.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4分)
答:
9. 从甲乙两文所叙的事件中,可看出陈涉和项梁各是怎样的一个人 (4分)
答:
答案:
6. ①素:向来 ②比:等到 ③将:统帅,率领 ④亡:逃亡(2分,每解释对两个得1分)
7. ①吴广故意多次说要逃跑,使军官恼怒,让他们责辱他,(借此)来激怒士卒. ②我听说先动手可以制服对方,后动手就被对方所制.(4分.每句2分,不要求文字一致,翻译正确,无语病即可)
8. 甲文中记叙了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过程.乙文写项梁夺取郡守之位的兵变过程.(4分,各2分)
9. 陈胜是一个富有谋略,机智果敢,并有一定组织和领导才能的确人.项梁是一个沉着老练(或老谋深算,阴险狡诈等)做事迅速果断,善于随机应变的人.(4分.各2分)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 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 宫门今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①!涉之为王沉沉者②"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③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注释:①伙颐:伙,表示众多的意思;颐,通"矣",叹词.②沉沉者:富丽深邃的样子.③颛(zhuān):独一,专擅.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①比至陈:( ) ②或说陈王曰: ( )
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②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15.你怎样看待陈胜所说的"苟富贵,无相忘"这句话 (2分)
16.你认为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各是什么 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2分)
①原因:
① 启示:
答案:
13.(1)及,等到(2)有人(本题2分.每小题1分)
14.(1)陈涉长叹一声说:"燕雀怎么知道天鹅的志向呢!"(2)众多陈涉的老朋友,旧相识都各自离开,因此再也没有亲近陈涉的人了.(本题4分.每小题2分,译错1处扣1分,扣完为止)
15.反映出他不满现状,渴求改变命运的心态及对富贵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与穷朋友同甘共苦的心愿.(2分,只答后一句也可)
16.①得人心成功,失人心失败.(1分)②人心向背是成败的关键.(1分)
阅读两则短文,回答问题甲 文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忠良,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乙 文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①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②,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③.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④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⑤深矣,常有以自下⑥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损抑⑦.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⑧.晏子荐以为大夫.
注释:①御:马夫. ②驷马:四匹马拉的车. ③去:离开,这里指离婚. ④相:担任国相.⑤志念:志向和思考的东西.⑥自下:谦虚.⑦自损抑:克制自己,保持谦卑.⑧对:回答.
16.解释下列短语.(2分.任选4个作答)
(1)简拔: (2)裨补阙漏:
(3)优劣得所: (4)意气扬扬:
(5)名显诸侯: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
(1)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
(2)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18.选出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 )
A.甲文是奏章,是典型的事实论证的写法,思路严密;直截了当,让人容易接受.
B.乙文是寓言,简短精练,含义深刻,含蓄地表明观点,说明道理,说服力强.
C.甲文乃出师伐魏前所作,基本目的是表达感念先帝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
D.乙文非常细腻地叙述了一个故事,虽鲜明生动,但读者难以把握作者的真实意图.用这样的手法推荐国家大臣,似乎也不够慎重.
19.诸葛亮和晏子都是古代名相,结合选段,用自己的话说说他们选用人才的标准有何不同.(4分)
答案:16.(1)选拔;(2)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3)才能高的低的都得到合理的安排;(4)趾高气扬,得意洋洋,手舞足蹈,得意忘形等;(5)在诸侯各国都有很大的名声.(共2分.对2个得1分,得满2分为止)17.(1)将军向宠,性格品行善良公正,全面了解军事方面的事情.(2)今天我看他出门,虽然志向远大,深谋远虑,却总是显出自己很谦虚的样子.(共4分,每句2分.不要求完全直译,无大错即可得满分)18.D(2分)19.诸葛亮推荐文武大臣的原则:忠诚,细心,能干,公正,久经锻炼和考验.晏子的标准则是:有了缺点能虚心接受意见,并及时加以改正.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棉,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9.本文作者是三国时期的 ,这篇文章是他写给 的.(1分)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 ②以光先帝遗德( )
③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 ④悉以咨之 ( )
11.古之贤者善于以史为鉴,察治国家兴衰之理.作者深情地回顾先帝"叹息痛恨"的情形有什么意图 (2分)
12.陆游在《感状》中说"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足可见此文传唱千古的原因在于作者凛然正气中所蕴含的耿耿忠心.细读此文,指出作者"忠陛下"之"忠"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出两点即可)(2分)
13.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挚诚,缘于先帝的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毕生心血履行着自己神圣的职责.请结合原文中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在重视责任意识的今天,他的这种精神将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 (3分)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5分)
汉,郭伋字细侯.茂陵人,为并州守.素结恩德.后行部①至西河.童儿数百.各骑竹马②,迎拜于道.问使君③何日当还伋,计日告之.既还.先一日,伋恐违信,遂止野亭,候期乃入.以太守之尊,与竹马童儿道旁偶语,乃以不肯失信于儿童.先归一日.宁止野亭以候期,可谓信之至矣.
注释:①行部:巡视州郡. ②竹马:儿童放在胯下当马骑的竹竿.
③使君:汉代称刺史为使君,汉代以后尊称州郡长官为使君.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
①素结恩德( ) ②后行部至西河( )
15.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郭伋"遂止野亭,候期乃入"的原因是什么 (2分)
16.郭伋在汉代以贤良著称,数百儿童道旁迎之的雅事更被传为美谈.阅读本文,说一说郭伋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分)
(甲)9诸葛亮 后主或刘禅,或后主刘禅(共1分,每空0.5分)
10.①时 ②发扬光大 ③选拔 ④询问(共2分,每小题0.5分)
11.围绕"借先帝之意,告诫后主(刘禅)要亲贤远佞"回答即可.(共2分,围绕"亲贤臣,有利于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回答也可以得满分.或围绕"亲贤臣,远小人,有利于国家强盛发展"回答也可得满分.或围绕"亲贤远佞,才能治理好国家"回答亦可得满分)
12.①积极献言,提岀三项建议.(或答"提岀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②积极荐贤,安排内政,军事人才.(或回答"推荐人才")
③平定南方,使后方稳定,得以岀师北伐.
④积极筹备北伐,为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作准备.
(共2分,答岀其中任何一点之意即可得1分.答岀其中任何两点之意即可得满分)
13.围绕"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作好分内的事"来回答即可.(共3分,结合原文内容1分,能围绕"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等中的任意一个角度来谈自己受到的影响即可得2分)
(乙)14.①平素(或"一向",或"平时") ②到(共1分,每小题0.5分)
15.围绕"郭伋比约定的日期早到了一天,担心自己失信于孩子们,就在路边的野亭里信了一夜,准备第二天和孩子们相见"回答即可.(共2分,围绕"担心自己失信于孩子们回答即可得满分)
16.围绕"郭伋是一个对儿童守信,亲切和蔼的人"回答即可.(共2分,能围绕"讲信用,喜爱儿童"回答亦可得满分)
3,奉化市:
先帝知巨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琴,北定中原,庶揭弩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被之,伟,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巨以讨绒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彼之,伟,允等之慢,以澎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谁善道,察纳稚言,深追先帝遗招,臣不胜受恩感激.
19 .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亨误的一项是( )( 2 分)
A .夙夜优叹(早晚) B .深人不毛(不长草的地方)
C 当奖率三军(军队的统称) D .至于斟酌损益(革除)
2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 分)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译文:
21 .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 .恐/托付不效 B .深追先帝/遗诏
C .臣/不胜受恩感激 D .进尽/ 忠言
22 .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文中指__________;"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选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19 . D
20 .译文:希望您把讨伐奸贼,兴复汉室的任务交给我.如果没有取得成效,就请惩治我失职的罪过.
21 . B
22 . "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⑺ 初中语文问题:请问《老王》一课是在什么背景下写成的
文章写于1984年。来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自,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过程中的几个片段,当时正是“文革”时期,是一个荒唐动乱的年代,作者夫妇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但是,任何歪风邪念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由此与老王的交往深深地印刻在作者的脑海中……
⑻ 2004年南宁语文中考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文,完成6—9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6.联系学过的课文,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 )
A.吾与徐公孰美
孰为汝多知乎
B.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C.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D.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7.选出下列句中的“之”字与例句“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 )
例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A.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B.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C.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8.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9.你从文段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请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二)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
庞葱①与太子质②于邯郸③,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④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注释]①庞葱:人名,战国时魏国的大臣。②质:做人质。③邯郸(hándān):地名,赵国的都城。④大梁:地名,魏国的都城。
10.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
A.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 去:距离
B.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 议:诽谤
C.愿王察之 察:观察
D.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罢:结束
11.翻译画横线的句子。
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12.从庞葱与魏王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庞葱有哪些思想顾虑?
13.后人从这个故事中概括出成语“三人成虎”。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什么?
6.A
7.D
8.答:因为:①齐国是一个大国,齐王位高权重;②齐王身边的人偏爱或者害怕齐王;③举国上下的人都对齐王有所求。
9.答:启示:①人贵有自知之明;②兼听则明,偏听则暗;③批评别人要讲究方式方法。只要能答对一点,并能联系实际,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10.C
11.答:集市上没有老虎是明摆着的事,但是有三个人说有老虎,就变成真的有老虎了。
12.答:庞葱担忧邯郸距离大梁太远,有人挑拨离间,使魏王对自己失去信任。
13.答: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