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年级语文 >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题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题

发布时间:2020-12-19 17:26:24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技巧,要详细!

你好,我是速读协会会员,很高心为你解答。

1、阅读能力、阅读兴趣是一个专笼统的概念,阅读包属含阅读速度、阅读理解力、整理归纳分析能力等,语文、英语阅读在阅读速度、归纳提取重点两个方面表现得更明显。

2、培养阅读能力,首先要掌握科学高效的阅读方法,也就是练习快速阅读(速读),其次养成阅读的习惯,多读多练。阅读能力是需要从小培养的,快速阅读是一种科学、高效的读书方法,它激活我们的“眼、脑”潜能,培养我们直接把视觉器官感知的文字符号转换成意义,消除头脑中潜在的发音现象,越过由发声到理解意义的过程,形成眼脑直映式的阅读方式。最终实现阅读提速、整体感知、理解记忆的飞跃。具体练习可以参考:《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网站》,《精英特快速阅读记忆训练》是我们协会认可的,安装软件即可进行试用训练,我自己练习过的,用正式软件坚持每天练习一个多小时,15-30个小时,阅读速度差不多能提高5-10倍的。 提高阅读能力,培养读书兴趣,让阅读成为习惯,对于提高自己的认知和思考不无裨益。

3、如果是正在考试或者正在忙着备考的学生,特别阅读记忆差的,我建议学习一下精英特,精英特速读也是我们协会认可的。希望你早日进步!

望好评采纳。

Ⅱ 提高初中语文课外现代文阅读的书

尖兵题典,金榜学案,动态新课堂,典中点。。这四本书得到我们学校老师的一致好评,建议你看看很好额,不买后悔的。。。

Ⅲ 怎样提高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需要

现在初中的阅读你只要掌握一些老师说的技巧比如:修辞手法有那些;句子一般作用等.下面有一些具体的,看看能否帮你吧
第一、巧用信息整体把握
阅读过程本身就是获取信息的过程,阅读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捕捉信息的多少.做题时可先看看文章的作者、写作时间和文后注释等内容,同时特别要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从题目的选项中揣度出文章大概主旨是什么.如果是小说,则要主语其人物、情节等,如果是议论文,则要着重把握论点、论据、论证等要素.了解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后再整体把握全文,对解题也就心中有数了.
第二、确定区域圈点勾画
阅读大段文章主要用精读的方法,需逐字逐句推敲揣摩,故平时练习要养成圈点勾画、多做记号的习惯,可以先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和哪些语句有关.确定某一答题区域后,再仔细弄懂这一段每一句的意思,进而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有了这一习惯就有可能形成较强分析综合能力.阅读时反复琢磨题干,圈画与之相关的内荩?鹛馐本筒恍枰?俅油分廖菜蜒埃?山谑〔簧俦?笫奔洹?
第三、注意摘取原文
离开了原材料恐怕谁也答不准,答不全.因此,准确解答阅读题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原文中找答案.大多数题目在文章里是能够"抠"出答案的.当然,找出的语句不一定能够直接使用,还必须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加工,或摘取词语或压缩主干或抽取要点或重新组织.即使是归纳概括整段整篇文意也必须充分利用原文.
在阅读中还要注意的一点就是不少同学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较强,但迁移能力比较弱,特别是对有关字、词、句的语境义以及作用之类的题目感到为难.这里,提供十六字诀的解题方法供你参考.
1、字不离词.汉语中一词多义现象相当普遍.在理解词语中某个字的意思的时候,必须把它放到这个词语中去考察,即字不离词,这样才能准确的理解这个字的意思.如:
道听途说,道,指道路 ; 志同道合,道,指道理
2、词不离句.在综合阅读题中,常常要求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这类要求有以下几方面情况:
一词多义.这在文言文中是常见的.如:策之不以其道,策,驱使 ; 执策而临之 ,策,马鞭
在现代文中则多表现为语境义,这些,都应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即句子本身去推断它的意思,也就是词不离句.如:“见教”一词的本意是客套话,指教(我)的意思.它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则表现为不同的意义.在《范进中举》一文中,范进中举前面对胡屠户的“教导”,称“岳父见教的是”.
至于某个词在句中的表达作用,更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去理解,而不能离开句子作单独解释.
3、句不离段.也就是说,对句子的分析理解不能离开具体的语段,不能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如果离开具体的语段,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许多句子只能狭隘的理解甚至于不知所云.只有结合具体的语段和语言环境,才会知道这句话在全文中占着什么样的位置.
4、段不离文.段落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因此,对语段的阅读理解不能离开文章的主要意思,不能偏离文章的中心.否则,对语段内容或作用的发生偏差.
要想改变阅读能力差的状况,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要掌握常用的字、词、句和篇的基本知识:阅读就是要通过与字、词、句、篇打交道来获取知识.有的同学阅读能力差,原因是没有掌握足够数量的字、词.词表达的是概念,而概念是思维的细胞.句子是用词按一定的语法规律联结而成的语言单位,用来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思想.对句子理解不单要求掌握词义,还要求掌握语法.由此可见,阅读水平低,往往是从不识字词,看不懂句子的意思开始的.所以,要想提高阅读水平,就要从认真学好语文开始做起.
二、 要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不懂,就会给阅读带来种种困难.现在报上经常出现"生态平衡"、"遗传工程"、"基因"、等等科学专用名词,不少人就看不懂,识字而不明白意思,这就要涉及到科学知识了.因此,要想在未来社会里具有较高的再学习能力,就要努力在中学阶段打下雄厚的科学基础知识.
三、 要会用工具书:语文基础好,科学基础知识好的同学也难免有些字词不会,或一时想不起来.因此,阅读的时候要准备好基本的工具书,起码手头上应当有《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并能熟练地掌握查找方法.有时候,为了加快阅读的效率,还可以根据阅读的内容,准备一些相应的书籍,如看数学时,可以准备一本数学手册等.在阅读中,如果有意识地注意上述三点,那么阅读能力必将在阅读中不断地得到提高.

Ⅳ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的问题

内容太多,每个都有好几点,
推荐你一本书:现代文阅读一本通,陈庆莲主编的。内专附一个小册子“属讲解篇”,看完现代文基本无敌了……如果你要直接问的话:
一。分析人物形象:1,通过典型事例理解,2,通过对人物描写的方法的分析把握人物思想性格,要分析直接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二。表达效果:句子或语段起着:升华主题,渲染气氛,烘托心情等作用
答题格式应该没有死的……最后一个问题没看懂,那些东西是用来进行语言赏析的,和表达效果有毛关系

Ⅳ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题型和答题思路

语文解题方法归类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二十四、其他:
(一)
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
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
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
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
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
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Ⅵ 在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题中,“表现”和“表达”一样吗

表现和表达不一样,表现靠的是实,表达靠的是虚。表现是用自己的行为表现出来,而表达是要叙说

Ⅶ 《初中语文专项现代文阅读题型大突破》适合初中生吗

《初中语文专项现代文阅读题型大突破(7年级)》
系统科学的专项训练;
根据中考试卷三大版块——语基、阅读和作文,设计大量典型试题。
理论讲解与专项训练完美结合,辅导更全面,提分更迅速。
简单实用的答题模式;
中考命题专家通过多年命题经验,总结出一套实用、高效的答题模式,解题科学,简单明了,一学就会。
具体典型的常考题型;
紧扣中考考点归纳出常考题型,对各个必考翘识点进行指导,简单实用,便于学生明确中考考试内容,有方向性地进行总复习。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第2次修订)》的编写目的是让学生明确中考考点要求、近年命题走向、试卷题型特点及针对性地教解题方法、思路,以便学生迅速地掌握现代文阅读解题技巧,熟练地应对中考现代文阅读。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第2次修订)》由谭淑云编写。
开心语文·中考现代文阅读升级训练150篇(第2次权威修订)》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熊江平老师联合全国各地具有丰富备考经验的一线教师集体研究编写而成。
该丛书试题设置难度适中,预测准确、权威,配分科学、合理,编排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阅读训练规律,融技巧讲解于高频考点之中,是一套紧贴命题趋势,使备考训练与真题实战相结合的高效实用的备考丛书,彻底解决学生在语文阅读备考中盲目做题、耗时低效的问题
《名师导学大课堂:语文九年级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凝结了多位常年奋战在中考前线的优秀教师教学经验,系统梳理各学习专题的知识结构和脉络,并重点解决学生在专题复习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疑惑等,针对性强,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冲刺名校专题讲练考·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密切关注中考动态,包括语言的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作文等几个板块,各板块自成系统又相互关联。
既重视知识的积累,又重视能力的培养,既有考点的概述,又有考试技巧的指导,涵盖了中考的各个层面与形式,有助于学生自或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系统的复习与训练。

阅读全文

与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