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语言连贯得体”的高中语文
考纲解读
《考试大纲》对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是: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能力层级为E(表达运用)。
1、“简明”是“简要”、“明晰”。使对方能够明白无误地理解,不会产生歧义。此点可以落实在病句中考,也常和压缩语段、语法的综合修改、修辞、连贯等一起考。
2、“连贯”考查的是书面表达中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问题,保持语言连贯,需要兼顾话题(有共同的话题)、句序(合理的句序)和语言的运用(语言的衔接与呼应)三个方面,还要注意语境、句式的协调一致。此考点近年来是考查的热点,综合性强。
3、“得体”,就是指能根据语境条件恰当地使用语言,即用语能根据表达的目的、对象、场合、方式的差异来调整,与语境保持和谐一致,分寸得当。常结合具体生动的语境来考查,也是考查的热点。
在复习的过程中,应注意:
1.重视语境意识,从题目中寻找答题的已知条件。
2.从内容入手思考语言形式。语言的本质是表情达意,语言形式的一切变化都源于所表达内容的变化,选择什么样的语言形式完全由所表达的内容来决定。因此,解答语言运用题必须坚持这样的基本原则:从内容入手来思考语言形式。
3.针对每年语言表达题基本不重复上年题型的情况,可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重点突出未考过的题型。考试中一旦遇到新题,一定要细心研究所给的例子,从而准确把握题目要求,然后再下笔作答。
4.注重培养语言表达的基本能力,读写结合,注重片断作文的训练,注重不同文体的训练。学习时树立“大语文观”,多渠道学习语文,特别是要多体察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言、运用语言。
预测透析
样题1下面一段话中,根据简明原则,可删去的有:
十大女杰今受表彰
今天,人民大会堂鼓乐声声①响起②,获得第三届中国十大女杰称号的女性③代表④,以她们艰辛的创业经历,辉煌的事业成就,高尚的人生态度,在⑤为自己赢得鲜花和掌声的同时⑥,也⑦深深地感染和⑧激励了来自⑨各行各业的妇女⑩姐妹。
【点拨】本题考查的是语言的简明。既然“鼓乐声声”,必然已“响起”,因此应去掉“响起”。 “获得第三届中国十大女杰称号的”必然是女性,再说“女性代表”,就重复了。“在……的同时”,为了简洁也应该删掉。“来自”可用也可不用。
【答案】②③⑤⑥⑨⑩
【解读】此类题要看语句中是否有意义相同却重复使用的词语。如果有,根据表意的实际情况,看它们是否有重复的必要,删去后是否影响表达效果。
样题2下面是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的图片及说明文字,请你认真看图和阅读,根据对“欢欢”的文字说明,请从其它四个福娃中任选一个,归纳概括所包含的丰富寓意,简明地表达出来。
欢欢
欢欢是一个火娃娃,象征奥林匹克圣火。欢欢是运动激情的化身,他将激情散播世界,传递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欢欢的头部纹饰源自敦煌壁画中火焰的纹样。他性格外向奔放,熟稔各项球类运动,代表奥林匹克五环中红色的一环。
【点拨】本题是语言运用综合考查题,题干突出强调的是语言的简明。做题时可先看示例,看清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来说明。另外,一定注意语言的简练,不可过分渲染。
【答案】贝贝:贝贝传递的祝福是繁荣。贝贝的头部纹饰使用了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鱼纹图案。贝贝温柔纯洁,是水上运动的高手,和奥林匹克五环中的蓝环相互辉映。 晶晶:晶晶是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他的头部纹饰源自宋瓷上的莲花瓣造型。晶晶憨厚乐观,充满力量,代表奥林匹克五环中黑色的一环。 迎迎:迎迎是一只机敏灵活、驰骋如飞的藏羚羊。迎迎的头部纹饰融入了青藏高原和新疆等西部地区的装饰风格。他身手敏捷,是田径好手,代表奥林匹克五环中黄色的一环。 妮妮:妮妮是一只展翅飞翔的燕子,其造型创意来自北京传统的沙燕风筝。妮妮代表奥林匹克五环中绿色的一环。
【解读】此类题近两年成为考查的重点、热点。在看懂题干和图画的前提下,本着简洁的原则尽可能清楚地表达即可。
样题3依次填入下面两句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建筑是凝固的诗:______;________。诗有古诗和现代诗,建筑也有古今之分,泾渭分明。
在缓缓流逝的时间长河中,总有一些记忆像卵石般沉淀下来,________,_________。爱,特别是母爱,对他来说,就是这样一份沉甸甸的卵石。
①或神采飞扬,透着现代的气息 ②或庄重沉稳,带着岁月的沧桑
③压迫着人们的心灵 ④改变着人生的轨迹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点拨】本题从语意连贯的角度考查辨析语境选择语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先应该了解所给句子的特点,理解其表达的内容,然后根据上下文(即语境)加以选择。第一段文字所给的两句话,①句从“今”的角度说,②句从“古”的角度说,下面两句话都是“古”在前,“今”在后,所以应选②①;第二段话阐述记忆对人的影响,从所给③④两句的关系看,④句是③句的延伸,所以其顺序应为③④。
【答案】C。
【解读】此类题要注意从一些关键词语上找思路。很多句子都是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来排列组合的,弄清关系,就可以找到最佳位置。
样题4下列句子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保护动物已不是人们陌生的话题。人类的发展,也早已达到可以把其他动物玩弄于掌中并主宰它们命运的程度,但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的时候,人类真正考虑过动物和人在生命意义上的平等吗?
①兔子小鸡成为孩子们的玩物 ②耕作的动物在田间劳作
③老虎服服帖帖在舞台上表演 ④用于实验的动物为科学献身
A、①②④③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②④①③
【点拨】该语段阐明人类并未真正在保护动物。横线左边的句子有两个关键词语“玩弄于掌”、“主宰命运”,其中“玩弄”明显带贬义,程度重,“主宰”显中性,程度轻。再看提供的四个短语可压缩为①兔子小鸡成玩物 ②动物劳作③老虎表演④动物献身,明显可分为两类:①③与②④。再据“玩弄”与“主宰”的先后顺序,即可选出答案C项符合要求。
【答案】C。
【解读】这种定位排序题一定要注意前后对应。不瞻前顾后,就不能很好的照应前后的句子。
样题5下列语句上下文语意贯通、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A、故乡与游子,这似乎是一首永远也唱不完的歌。心理学家分析,人自离开母体,来到这个纷繁扰攘的世界,便有一种回归母体的冲动,每遇到挫折、痛苦与烦恼,回归母体便成为一种本能的心理反映。因而,母亲与故乡成为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而故乡则是这种回归冲动的曲折反映。
B、唐诗以韵胜,故丰腴;宋诗以意胜,故瘦劲。譬诸花,则唐诗如寒梅秋菊,幽韵冷香; 宋诗如芍药海棠,秾花繁彩。
C、苏州诸园,风骚各领,面目各具:网狮园清雅恬淡,神韵独超;留园秀色夺人,风姿自妙。
D、今夜的林中,决不宜于将军夜猎——那从骑杂沓,传叫风生,会踏毁了这平整匀纤的雪地;朵朵火燎和生寒的铁甲,会划破这诗情画意的世界。
【点拨】这是一种新颖的连贯考查形式。A项,由最后一句中的“因而”可知,后面的内容是上文的结果,上句表原因。而后面有了陈述对象“故乡”,前面再说“母亲与故乡”就语义重复了,可以改为“因而,母亲时常成为艺术家歌颂的对象”。B项,应该注意前后对应,改为“唐诗如芍药海棠,秾花繁彩”“宋诗如寒梅秋菊,幽韵冷香”。C项,为了押韵,应该把“风骚各领,面目各具”改为“各具面目,各领风骚”。
【答案】D。
【解读】这种连贯题往往与病句相结合,难度较大。一定要注意前后对应,看前后文脉是否顺畅。再者结合语音上的音韵和谐,音节和谐是语言连贯的更高的要求。很多同学不知道如何做到音节和谐。一般有这样的几种方法:尾字压韵;结构一致;句子由短而长。
样题6下面是一则广告创意,请谈谈其创意不得体的地方。
[背景]崇山峻岭,绿色无边。
[画面]一棵树的年轮剖面,标示100年、200年。
[画外音]XX家具,百年典范。
【点拨】这是一种新颖而实用的语言得体考查形式。由最后一句可知,这是家具广告。而这些家具的木料都是上百年的树木,显然与国家保护天然林的政策有违背之嫌。
【答案】与国家保护天然林的政策有违背之嫌,很显然不得体。
【解读】这种语言得体表达题往往与现实生活相结合,难度不小。一定要注意选准角度,看哪一方面有违得体原则。
样题7仿照示例,改写下列两条提示语,使之亲切友善、生动而不失原意。
提示语:(液化气站广告)到家服务,送气上门。
改写为:服务到家,运气上门。
(1) 提示语:(宾馆招贴)衣冠不整,拒绝入内。
改写为:
(2) 提示语:(路边小店)赚钱不多,概不赊账。
改写为:
【点拨】这是近年来经常出现的语言得体考查形式。例句把让人不舒服的“送气上门”改为“运气上门”显得亲切友善。题目中两句表述均显得太生硬。
【答案】(1)衣冠楚楚,登堂入室。(2)本小利薄,现金交易。
【解读】这种语言得体表达题往往与现实生活相结合,难度不小。解答此类题,可以从时代特点、社会性质和使用场合等方面入手。这种解题方法,可称为“场合语言法”。一定要注意选准角度,看哪一方面有违得体原则。
样题8仿照示例,为下面的商店拟一条广告语。
理发店:操天下头等大事,做人间顶上功夫。
鞋店: 。
眼镜店: 。
美容店: 。
古玩店: 。
【点拨】这是近年来比较时髦的语言简明、连贯与得体的考查形式。注意拟写的广告词一定要让人感到新颖,有智慧,有责任感,更重要的是主题明确,简明易懂。
【答案】鞋店:由此登堂入室,任君步月凌云。眼镜店:胸中存灼见,眼底辨秋毫。美容店:趁早下“斑”,请勿“痘”留。古玩店:玩物岂能真丧志,居原只为乐陶性。
【解读】公益广告词的写作要注意主题鲜明,语言简洁、得体,充满人文色彩。
样题9为了使新闻播报更加平易自然,编辑准备在每条新闻之间加上一些承上启下的话,请你帮助他们在下面的三条新闻之间设计两段这样的话,要求衔接自然,转换巧妙。
①阿富汗一客机神秘坠毁,机上包括3名美国乘客在内的104人无一生还。客机失事可能是恶劣天气所致。(据阿富汗当地媒体报道)
②因旅馆费用及发票问题与会议中方联系人发生争执时一外籍男子出手,女博士后在美无端遭打被拘。(据新华社报道)
③美国女大学生情定重庆农民,春节后准备举行婚礼,婚后两人将继续在大连打工。(据《城市晚报》报道)
【点拨】这是这两年新出现的考查语言简明、连贯与得体的综合语言运用题。通过分析可知,前两个消息都是不好的消息:客机失事;女博士后在美无端遭打被拘。而第三则是轻松愉悦的消息。然后分别找出三则新闻两两之间的联系:第一和第二则新闻之间的联系是,动荡中的阿富汗客机失事,而中国的女博士在号称法律完备、高度尊重人权的美国被打被拘。二、三则新闻的联系是,由让人不快转为让人喜悦,而且都与外国人有关。最后精心安排衔接、过渡的语言,以实现巧妙转换。
【答案】⑴那104条宝贵的生命在动荡的阿富汗意外地遭遇了不幸,他们随风远去了;令人想像不到的是中国的女博士在号称法律完备、高度尊重人权的国家被打被拘,据新华社会报道:
⑵今天的消息实在让人不快,但下面还有让人喜悦的消息,这条消息也与外国人有关系,据《城市晚报》报道:
【解读】先寻找串联点,再确立串词内容,才能写好串词。
样题10写一张给亲属的节日或生日贺卡。要求:感情真挚自然,语言连贯得体,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出现真实姓名,正文50个字左右。
【点拨】本题考查考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开放性高、鼓励创新。一定要注意看清要求,严格作答。
【答案】(示例)爸爸:今天是您的生日,你在千里之外为事业、为家人的生计奔波,正因为有您,我才能坐在教室中参加高考,我一定会像您一样对得起社会,对得起家庭,对得起自己。祝您生日快乐!
【解读】在一定的语境中,按照一定的要求,合情合理合体合序地表达是语言能力的较高要求,不少考生不能兼顾几个方面。
2. 高中语文的答案不超过十五字的题叫什么
这样的来题一般有两种,一种自是压缩题,一种是语句补写题。压缩题型这几年很少考了,估计你说的是语句补写题吧!语句补写题型一般都是在一段话中给出三个空,要求在空缺处(横线上)补写残缺的内容。每一处都是要求答案不超过十五个字。由于这种题型主要考查的是语言表达的连贯能力,但又不是通过客观选择题的方式考查,所以也可以称之为主观连贯题。
3. 薛金星《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第十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高一的时候老师会介绍你买盗版的 10元一本
4. 需要高中语文语句连贯题及解析答案,最好稍微多一点
1、小明爬到床底下,偷偷躲了起来, ,从床底下拽了出来,送到幼儿园去了。
A.妈妈找了好久,最后才发现了他
B.但后来还是让妈妈给找到了
C.使妈妈找了好久,终于把他找到了
D.但妈妈毕竟发现了他
[辨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保持陈述对象的一致性,是做到语言连贯的重要因素。从给定的语境上看,这道题的陈述对象(主语)是“小明”,要找到衔接恰当的语句,必须把握这一特点。A、D两项是以妈妈为陈述对象的,与给定的语句衔接欠佳,先排掉。再比较B、C,C项后一分句“终于把他找到了”的陈述对象是“妈妈”;而B项有“但”,能连接上句构成语意本身存在的转折关系,这样全句的陈述对象是“小明”,是最佳的答案。
2、填到横线上,与上下文意吻合,衔接最好的一句是
对于爱好文科的考生,加强文科辅导是必要的,但是否可以忽视理科的学习呢?还要不要他们学习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呢?
A.从长远观点看,我们认为这样做是很不恰当的。
B.如果我们缺乏战略眼光,就可能作出错误的回答。
C.为了使学生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D.只要认真想一想中等教育培养的目标,我们就会说:不可以。
[辨析]简明、连贯的语言要做到句与句间概念清楚、判断准确、前后一致、关系明了。给定的语句含有两个不同的问题,从语意上看:前一个问题的回答应该是否定的,后一个问题的回答应该是肯定的。再看给定的选项:A、D是完全否定,C是完全肯定,显然与原句中的关键词“是否”“要不要”不照应,排除A、C、D三项,正确答案就只有B了。
3、为画线处选择适当的句子,使上下文衔接。
崖壁下有好几处坟地,坟前立着的石碑许多已经破碎,字迹模糊;枯水季节,伏在江里的石头有的已经露出水面,周围一片寂静。
A.一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一道五彩的屏障。
B.没有太阳,天气相当冷,藤萝叶子多已萎落,显得这一带崖壁十分瘦削。
C.在夕阳的照射下,枯草和落叶闪着不定的光,崖壁像一道巨大的屏,矗立在江对岸。
D.一行白帆闪着透明的羽翼,从下游上来,山门半掩,一道阳光射在对岸的峭壁上。
[辨析]给出的语句中,荒坟残碑,瘦水枯石,构成了一种凄冷沉寂的情调。而A项的五彩斑斓。C项的夕阳落照,都是暖色调;D项“透明的羽翼”则透着“亮”色,都跟原语境不合。只有B项无论从情景氛围,还是从描写景物的空间顺序上看,都是最恰当的。这一道试题,除情调问题外,也有事理逻辑上的问题:A项说石壁“夹江高矗”,C、D两项都说“对岸”,而原语境中交代的是坟前石碑“字迹模糊”,如果真在“对岸”,如何看得清“字迹模糊”?
4、填人空白处恰当的一组语句是
甲:小河上的薄冰融化已尽,小草从暖湿的泥土中苏醒, ,造化的神功又一次使人们惊异了。
乙:阳光融化了河冰,细雨润泽了山色, ,造化的神功又一次使人们惊异了。
①春风吹绿了柳枝 ②春风把柳枝吹绿③柳枝被春风吹绿 ④柳枝在春风中染绿
[辨析]甲句中用“冰”和“草”作主语,与选项中的“柳”是同类事物,可初步选定③④,再按句式一致原则,排除用被动句式的第③句,故甲处应选④。乙句中用“阳光”和“细雨”作主语,“春风”与其为同类事物;再从句式来看,排除用“把”字句的②,最后选定①。
5、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1)每逢深秋时节, 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2)远眺群山环抱, 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葱绿,松竹并茂。
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②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③白云缭绕,层林叠翠; ④层林叠翠,白云缭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辨析]本题中的(1)句,“每逢”为六字句,若选①,“置身山顶”是四字句,“俯瞰松竹山茶”又是六字句,显得参差杂乱,极不平稳;若选②,两个六字句相对,接下来是四个四字句。不仅句式对称,而且“瞰”与“览”也押韵。所以第(1)句应该选②,这样,A、B两项就可以排除了。(2)句“远眺”与“近看”形成对称,后面各跟三个四字句。但从押韵上看,若选③,韵脚是“抱”“翠”“水”“茂”,显然读起来不大和谐;若选④,韵脚字成了“抱”“绕”“水”“茂”,韵脚和谐自然,表达流畅自如。选③显然没有选④更好。这样,C项又可以排除了。只有D项最符合题干的要求。
6、去年夏天,我在杭州一所疗养院里休养。江岸后面是起伏的山峦和绵延不断的树林。
①这儿的景色真是美极了!②那儿的景色真美!③六和塔静静地矗立在钱塘江边,④六和塔在钱塘江边静静地矗立着,⑤帆影点点的江面上碧波粼粼,⑥江面上帆影点点,碧波粼粼,
A②③⑥B①④⑤C②③⑤D①④⑥
文段第一句点明了“去年”,因此下面衔接的句子应该以“那儿”起头为好,即选用②句,文段的后一句是“江岸后面”与“江面上”协调一致,故选用⑥句,选用③句“钱塘江边”与“江面上”构成顶真,衔接紧密,因此该题选 A。
7、与下句衔接适当的一项是:
自从五四以来,翻译介绍先进国家的文化成果就成了中国人民的迫切要求。
A这些翻译作品促进了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中国的书面语言。B翻译作品日见其多,一方面这些作品提高了中国学术文化的素养,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书面语言的发展。C翻译作品日见其多,这些作品促进了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中国书面语言。D这些翻译作品提高了中国学术文化的素养,同时也促进了中国书面语言的发展。
A、D以这些翻译作品开头,很突兀,原因是缺少过渡;B、C两项以翻译作品日见其多作为过渡句,与前文衔接就很紧密自然。B句关联词语位置不当,是病句,所以选C。
8、与下句衔接适当的一项是:
要使我国的四个现代化加速发展,我们要不要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呢?根据我国的国情可不可以完全照搬照抄西方的模式呢?。
A不能,我们要有自己的创造和发展,走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的道路。B我们必须作出正确地选择,否则就会犯政策上的错误。C我们的回答只能是肯定的,否则就没有改革的出路。D我们的回答是只有深化改革,不能踌躇停滞,更不能知难而退。
原文就学习外国先进经验和照搬西方模式一正一反提出两个设问,应选项必须与两个设问相互对应,不能顾此失彼,因而只能选 B。
9、“硅藻的大量生长为海域内几亿吨甚至几十亿吨磷虾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条件。磷虾用途甚广,它将是人类大有希望的蛋白质来源之一。磷虾是南极生态中一个关键性的生物,没有它就不会有那么多的鲸类、企鹅和海豹等。”给上文一个最佳结尾:
A有人认为,把磷虾、企鹅、鲸类和海豹作为南极生物的象征十分恰当。B有人认为,硅藻、磷虾、企鹅、鲸类和海豹都是南极生物的象征。C有人认为把企作为南极生物的象征比起鲸类、海豹来说更为恰当。D有人认为,把磷虾作为南极生物的象征比起企鹅来更为恰当。
这段话说明磷虾在海洋生物链中的重要作用。 AB把磷虾与其他生物并举,C略去磷虾未提,都不能作为结尾。只有D体现了这个意思,是全文最好的收束句。
10、与下句衔接适当的一项是:
巍峨挺秀的秦岭没有消灭在浊雾里;田堰层叠的南塬,模糊了;美丽如锦的渭河平原也骤然变得丑陋而苍老。
A天气阴沉了,满天是厚厚的、低低的、灰色的浊云。B在夕阳的辉映下,满天彩云飘动。C夜幕下垂,远山渐渐隐没了,田野像死一般寂静。D北风呼呼地叫着,枯草落叶满天飞扬,树枝都成光胳膊了。
原文由上而下写秦岭,云雾和渭河平原的自然景色,情境是阴沉凄清的,从意境和描述层次上考虑应选择 A。
5. 高中语文语用题的语义连贯练习,就是一段话挖空一些地方要你填进去那种,可以发给我吗谢谢
你要几道理?
6. 高中语文作文技巧
1.写外貌不写“有”
作文如何写外貌?同学们的作文里总会看到类似这样的句子:“XX可漂亮了,她有一头卷卷的黄头发,有一双乌黑的葡萄般的大眼睛,有一个高高的鼻子,还有一张樱桃小嘴。”
如果你试着去掉文中的“有”字,把文字重新串联一遍,会发现作文顺了很多。
如下面的修改:“XX可漂亮啦。一头卷卷的黄头发自然地披在肩上。她的眼睛太吸引人了,乌黑乌黑葡萄一般。高高的鼻子,和樱桃小嘴配合起来,有点混血的味道。”如此修改,是不是读起来舒服多了!
2.写说不写“说”
请比较以下三句话。张三说:“……”;
张三无可奈何地说:“……”;
张三摊了摊手,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
显然,让人物说话有多种方式,写语言可以不用出现“说”字,而是在语言前面加上动作和神态,通过一定的训练掌握这样的技巧,以后你的作文一定不会仅有干巴巴的“某某说”。
3写想不写“想
遇到描写心理活动时,这样的句子已经被同学们写滥:“我脑子里跳出两个小人,一个小人……另一个小人……”不用这个句子又该怎么写?最常用的就是“我心想”。如某学生写:“数学老师出了一道难题要带回家写的。我心想:天哪!这该怎么办呢?”
按照“写想不用想”的技巧,去掉:“我心想”三个字,修改如下:“数学老师出了一道难题要带回家写的。天哪!这该怎么办呢?”是不是更简洁精练!
4.就不用成语
作文为写不长,都是成语惹的祸!此言一出震惊四座。其实不然,当作文中只会按照套路使用成语时,文章细节就没了,还不如老老实实把自己看到的感受都写出来。像天高云淡、风和日丽、桃红柳绿、炯炯有神、心旷神怡……这些被用滥的成语还是少出现为妙。
比如,写春天别用“风和日丽”,而是这样写:“风儿拂过林梢,原本平静的湖面漾起了圈圈涟漪,湖边的柳树轻摇着身姿,我也忍不住张开双臂,任风抚过我的每一寸肌肤,暖暖的,痒痒的。”
想办法用具体的句子替换掉别人用滥的成语,解决作文写不长写不细就不再是个难题了。
5.遇到“很”和“非常”想一想
对于文章写不长的同学,可以训练的另一个技巧是:遇到“很”和“非常”想一想。平时大家的作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就是“很,非常”,以后遇到要写这几个字时,大家不妨停下来想一想,是不是非要出现这些字眼。
比如写热,别出现“很热”两个字,学会用其他的描写来体现热:骄阳似火,没有一丝风,树叶低垂毫无生气……如此文章自然就能写长了。
6.要动连着动
文章要一波三折才好看,但平时要写出一波三折的内容并不容易,这便需要我们学会一波三折地使用动词。例如某学生写一场乒乓球比赛:“他发了一个旋转球,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一句话把文章就给写完了)
学会动词技巧后将修改成:“只见他高高地将球抛起,眼睛死死盯着,球接触球板的一瞬间,他手腕轻轻一抖,脚一跺,球高速旋转着,向这边飞来,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一个动词转瞬变成六七个,文字即刻灵动丰富起来。
7.一段话里至少6个标点
很多同学不会用标点,习作中常只有逗号,句号,逗号,句号,甚至逗号都没有,把老师读到断气为止。针对这个现象,大家可以进行“一段话至少出现6种标点”的技巧训练。比如,。?!……:“”
这些标点你的作文中都有吗?没有的话请尝试用起来。
8.字数三四五
这个技巧说白了就是学习写短句。同学们容易在作文中写长句,而长句写不好就变成病句。事实上很多作家也是以写短句见长的,同学们在平时的作文中要注意控制每句话的字数,建议把十几个字几十个字的长句改成只有三四五个字的短句,这样作文有语感会舒服很多。
如某学生的原文:“高高的绿绿的草散发着诱人的清香。一根一根都看得那么清楚,很挺拔的样子。”经指导后改成:“草绿了,高了,散发着清香。一根一根,看得清清楚楚,很挺拔的样子。”
拓展资料:
写作技巧就是写作中进行表现时运用的方法,是作者为表情达意而采取的有效艺术手段。写作技巧受限于作者的世界观、艺术观,同时又作用于他的写作实践,为写作活动服务。
写作方法属于艺术表现方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常见的有: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首尾呼应(也叫前后呼应)、衬托对比、伏笔、白描细描、铺垫、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表达方式就是常见的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其实也属于艺术表现手法)。
7. 高中语文语言表达,语言连贯得体改错题
将高考第一轮复习书的对应知识点弄懂就是,不难的。
8. 话语的形式衔接与语意连贯有什么关系
互为表里。
语意连贯主要指的是意思的前后衔接,包括总分、并列、承专接、递进属、转折等等关系,而这些关系不能仅凭意思前后相继,在表达上必须借助一定的语言形式来表示,这就是形式衔接。
形式衔接上,各种关系有各种关系的关联词,例如并列:而且。承接:然后、于是就。递进:不但……而且……转折:虽然……但是……等等,这些关联词的恰当运用和内容的连贯相呼应,使语言形成前后一贯的衔接形式。
9. 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模板(模式)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题规范答题模式
一、概括题:
(一)、概括文章内容题:按叙述的基本要素(行为、经历)或小说情节或人物言行或作者的情感变化,筛选材料,组合回答。
概括的操作思路是:
1、依据中心句进行概述总括。一篇文章内容的具体化,通常表现为围绕某个中心展开叙述、议论或说明,因此,抓住了中心句,它就把握了具体的要旨。
2、通过提炼要点,关键词句进行概述总括。有的文章中,很难找到提示具体内容要旨的中心句,那就需要把有关的要点提炼出来。
3、通过辨认相关性进行概述总括。任何一篇文章的具体内容,都是由局部构成的一个整体,从局部之间的关系入手,即辨认语句之间或语段之间的相关性,是进行概述总括的重要途径。
4、通过牵头接尾进行概述总括。牵头,就是抓住具体内容的起始;接尾,就是连接具体内容的终结。通过牵头接尾进行概述总括,其内容的要旨就浮出水面了。
5若问某一文段大意:找中心句,注意段首句、段尾句。(如无中心句)归纳段意:本段(概括或具体)写了“谁——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
(二)归纳中心意思题:
1、归纳中心意思的方法
⑴抓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题目总能或显或隐地传达出文章的主题。
⑵抓住文中材料直接告诉读者中心意思的句子。
⑶抓住文章的开头、结尾段中的提示中心意思的点题句,关键句,一般都是抒情、议论句。
⑷通过结构分析归纳中心意思。把文章的各部分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然后指出作者借以表达的思想、感情、态度。
⑸从时代背景入手,好的文章都有时代的烙印,分析作者的写作背景。
2、概括记叙文的中心有一套常用的格式:
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现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抒发了作者的 ……的感情。
(三)问文章结构题
1、问文章、段落的结构形式:
注意总分式(A总分、B分总、C总分总);层进式;并列式;对比式。
2、问文章线索:注意那些在文中多次出现的字眼。
3、问文章的顺序。
(1)记叙的顺序,要求我们掌握顺叙、倒叙和插叙三种顺序方法。
顺叙,指记叙的时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倒叙,指记叙的时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后面。倒叙方法先把事情的结局说了出来,便吸引读者急于了解起因和过程,对照就比较显著,给人的印象也较深刻。倒叙方法,适用于那些动人的、有特点的结局,必须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顺乎读和写的思路。插叙:阅读时,注意倒叙、插叙的起止点,对找出记叙的线索,把握文章的结构将有所帮助。
(2)说明文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现象——本质、原因——结果、整体——部分、概括——具体、特点——用途、主——次、总——分)
4。问文章的层次。分析结构层次,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以写事为主的文章: 1).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时间分析; 2).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地点转换分析; 3).按事情发展的阶段分析。
以写人为主的文章: 1).按人物成长的阶段分析; 2).按人物所在的不同地点分析; 3).按表现人物不同性格特征的不同条件分析; 4).按人物感情的变化分析。
以写景状物为主的文章: 1).按人物观察景物的观察点的变化,即空间变化分析; 2).按不同时间的不同景致的变化,即时间变化分析。
... 展开全部>
谭银光 | 2012-03-29
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