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高中语文阅读的答题套话,
抓住具体来题目考查的要点,如论证结构自和方法等都是比较常见的。扣住考点本身,也抓文本本身如考查议论文的方法,就要说明本文采用**论证方法,通过nn论证,深入浅出的阐明了。道理,使要论证的。道理更加浅显或深刻。
❷ 求高一语文试题一套!!!!!!(含答案)(急!!!)
http://www.5156e.com/showzip9715.html
你来这里面只要注册一下,就可以下载很多试卷:
都是免费的
高一期末练习
语文试题
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 45 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纸上。考试结束,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共18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膏腴(yú) 隽(juàn)永 纤(qiān)腰 冠(guān)冕堂皇
B.熨(yù)帖 漫溯(sù) 恪(kè)守 卓(zhuō)有成效
C.慰藉(jiè) 百舸(gě) 伺(cì)候 发酵(jiào)
D.漪(yī)沦 估量(liàng) 憧(chóng)憬 义愤填膺(yīng)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词语是 ( )
A.真谛 焦燥 无辜 永葆青春
B.缥缈 鉴署 踌躇 黯然失色
C.亵渎 踟蹰 暇想 贻笑大方
D.歧视 印戳 戕害 按部就班
3.下列各句的括号内,依次应填入的一组词是 ( )
①小屋的出现,( )了山的寂寞。
②每个晚上,山下亮起( )的万家灯火,山上闪出疏落的灯光。
③大学时代,( )人的一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希望风华正茂的同学们要千万珍惜。
④北大方正之所以能成为北大新精神的代表,( )在于它的成功,更在于方正人所体现的新的精神气质。
A.打破 闪烁 对于 不是
B.点破 闪烁 对 不仅
C.点破 灿烂 对 不仅
D.打破 灿烂 对于 不是
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田院长的报告持续了五个多小时,他那详实的资料、淋漓尽致的分析、深入浅出的语言,征服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B. 我和吴吴小学同班,初中同桌,高中不仅同桌,还是同宿舍。共同的爱好、长期的接触使我们成了同病相怜、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C. 贺家屯的百姓历来淳朴厚道,贵不鄙贱,富不欺贫,历时三百余年,至今保持着“端木遗风”。
D. 画家以酣畅淋漓的笔墨,描绘出江南的一片新绿,真使人有妙手回春之感。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当我同天真的孩子们一起重看这部影片,听着他们的欢声笑语时,也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童年。
B.在交际活动中,说写者所表达的意义和听读者所理解的意义应当是大体一致的,但又不可能完全一致。
C.同学们都发扬了团结互助的精神和认真学习的态度。
D.善于选择最恰当的可靠的材料,对一篇文章的成败很重要。
6.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鸟和花虽有连带关系, ,几乎没一个是雷同的,惟有杜鹃却是花鸟同名,最为难得。
A.然而花有花名,鸟有鸟名 B.然而鸟有鸟名,花有花名
C.然而鸟是鸟,花是花 D.然而花是花,鸟是鸟
二、阅读理解(共12 分,每题 3 分)
7.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我 爱 这 土 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A. 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B. 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阅读下段文字,完成8—10题。
我在年轻时期也曾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不以为可惜。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未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8.文中的“梦”的含义正确的一项 ( )
A.寻求真理的种种理想 B.对国家民族抱有美好的憧憬
C.青年时代救国救民的理想 D.喻指对前途的打算
9.既然回忆“梦”使人寂寞,为什么又“偏苦于不能全忘却”?理解正确的一项( )
A. 当年那救国救民壮志,虽未实现。但到底令人欣慰,不免常回想起来。
B. 用“苦于不能全忘却”来反衬当年寂寞的经历实在刻骨铭心。
C. 虽想摆脱当年理想破灭的痛苦惆怅,但实在难于摆脱。
D. 当年的“梦”虽然破灭了,回想起来,仍令人痛苦惆怅,但救国救民的愿望,是强烈而不能忘却的。
10.这节文字的中心是 ( )
A.具体说明《呐喊》成书的原因
B.总括地写《呐喊》的创作缘由
C.叙述自己年轻时所做的“梦”
D.自己被回忆所牵扯着的痛苦、惆怅
三、文言文阅读(共15 分,每题 3 分)
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11—15 题。
曹摅字颜远,少有孝行,好学善属文,太尉王远见而器之,调补临淄令。县有寡妇,养姑甚谨。始以其年少,劝令改适,妇守节不移。姑悯之,间自杀。亲党告妇杀姑,官为考鞫,寡妇不胜苦楚,乃自诬。狱当决,适值摅到。摅知其有冤,更加辩究,具得情实,时称其明。狱有死囚,岁夕,摅行狱,悯之,曰:“卿等不幸致此非所,如何?新岁人情所重,岂不欲暂见家邪?”众囚皆涕泣曰:“若得暂归,死无恨也。”摅悉开狱出之,克日令还。掾吏固争,咸谓不可。摅曰:“此虽小人,义不见负,自为诸君任之。”至日,相率而还,并无违者,一县叹服,号为圣君。入为尚书郎。仁惠明断,百姓怀之。时天大雨雪,宫门夜失行马(宫前用以阻止人马通行的木栅),群官检察,莫知所在。摅使收门士,众官感喟不然。摅曰:“宫掖禁严,非外人所敢盗,必是门士以燎寒耳。”诘之,果服。及齐王辅政,尝从容问摅曰:“天子为贼臣所逼,莫有能奋。吾率四海义兵兴复王室,令人辅朝廷,匡振时艰,或有劝吾还国。于卿意如何?”摅曰:“荡平国贼,匡复帝祚,古今人臣之功未有如大王之盛也。然道罔隆而不杀,物无盛而不衰,非唯人事,抑亦天理。愿大王居高虑危,在盈思冲,精选百官,存公屏欲,举贤进善,务得其才,然后诣车秣马,高揖归藩,则上下同庆,摅等幸甚。”后战死,故吏及百姓并奔丧会葬,号哭即路,如赴父母焉。
(《晋书•良吏传》)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好学善属文(写作) B. 死无恨也(怨恨)
C.在盈思冲(谦逊) D.存公屏欲(问候)
12.比较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摅行狱 ②宫门夜失行马 ③见而器之 ④义不见负
A.①与②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亦不相同 D.①与②同③与④亦相同
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更加辩究(另外加以) B.相率而还(一起)
C.高揖归藩(边境) D.宫掖禁严(宫廷)
1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从分句间语意关系的角度看,分类正确的一项( )
①相率而还,并无违者。 ②群官检察,莫知所在。
③仁惠明断,百姓怀之。 ④若得暂归,死无恨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④/②/③
15.下列叙述不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曹摅初为县令便遇上媳妇杀婆婆一案,他没有主观臆断,也不轻信他人,而是仔细调查,据实判断,为妇伸冤,一县之人均称赞他很圣明。
B.新年即来,曹摅不顾众官反对,而把狱中国犯私放回家,限期返回。这些囚犯无比感动,准时回狱,无一违令。
C.曹摅为尚书郎时,在宫马走失, 群官查问、众人不知的情况下,果断采取提审守门士兵的办法,有理有据地断出了此案。
D.有大功于当朝的齐王,向曹摅征求是退还是进时,曹摅用“物极必反”的天理劝他居高思危,进贤举善,然后还乡,见解甚为高明。
2003-200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第三次月考
高一语文试题 2003.12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105 分)
注意事项:
1、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中(除题目有特殊规定外)。
2、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题号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四、(18分)
16.翻译上文加横线的语句(5 分)
①致此非所 (1 分)
②具得情实 (1 分)
③狱当决 (1 分)
④义不见负,自为诸君任之
(2 分)
17.默写下列语句的上句或下句(7分,每小题1 分))
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 。
② , ;失其所与,不知。
③寡人闻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 。
④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
。
⑤父母之爱子, 。
⑥ ,善假于物也。
⑦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
18.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6分)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注 不值:未遇,没有见到。
(1)柴扉不开的原因是什么?
(2)诗人要见的是什么人?
(3)将“一枝红杏”改成“数枝红杏”好不好?为什么?
五、(18分)
阅读下文,回答19—22题。
大 度 读 人
一个人就是一本书。
读人,比读其他文字写就的书更难。我认认真真地读,读了大半辈子,至今还没有读懂这本“人之书”。
有的人,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愿意把伞借给你,而下雨的时候,他却打着伞悄悄地先走了。
——你读他时,千万别埋怨他。因为他自己不愿意被雨淋着(况且是人家的雨伞),也不愿意分担别人的困难,你能说什么呢?还是自己常备一把伞吧。
有的人,在你有权有势的时候,围着你团团转,而你离职了,或无权无势了,他却躲得远远的。
——你读他时,千万要理解他。因为他过去是为了某种需要而赞美你,现在你没有那种功力了,也就没有必要再为你吟唱什么赞美诗了。在此,你就需要静下心来,先反思一下自己过去是否太轻信别人了。
有的人,在面对你倾诉深情的时候,语言的表述像一条流淌着的清亮、甜美的大河,而在河床底下,却潜藏着一股污浊的暗流。
——你读他时,千万别憎恨他。因为凡是以虚伪假面来欺骗别人的人,人前人后活得也挺艰难,弄不好还会被同类的虚伪所惩罚,你应该体谅他的这种人生方式,等待他的人性回归和自省。
有的人,在你辛勤播种的时候,他袖手旁观,不肯洒下一滴汗水,而当你收获的时候,他却毫无愧色地以各种理由来分享你的果实。
——你读他时,千万别有反感。因为有人肯于分享你丰收的甜蜜,不管他怀着一种什么样的心理,都应该持欢迎的态度。你做出一点牺牲,却成全了一个人的业绩欲,慢慢地,会让他学会一些自尊和自爱。
有的人,注重外表的修饰,且穿着显示出一种华贵,而内心深处却充满了空虚,充满了无知和愚昧,那种无文化的形态,常常不自觉地流露在他的言语行动中。
——你读他时,千万别鄙视他。因为他不懂得服装是裁缝师制作的,仅仅是货币的标志,而人的知识、品德和气质,却是一个人的真正人生价值。对于庸俗的人,你可以反观对照一下自己的行为。
读别人,其实也是在读自己,读真、读善、读美的同时,也读道貌岸然背后的伪善,也读美丽背后的丑恶,也读微笑背后的狡诈……
读人,最重要的是读怎样为人。
读人,是为了要做一个真正的人。
因此,读人时,要学会宽容,要学会大度,由此才能读到一些有益于自己的东西,才能读出高尚,才能读出欢乐,才能读出幸福。
尽管我还没有读完这本“人之书”,但我会一直努力从各个方面去阅读。
19.“读人”的“读”在文中的语境义是什么?(不超过6个字)(3分)
答:
20.正文中有5组“有的人……你读他时……”,请你把这5组10段文字的内容概述出五个要点来。(不超过60个字)(5分)
21.作者在文中说:“读别人,其实也是在读自己”,请你说出其中的道理来。(40字以内)(6分)
答:
22.下面不属于“大度读人”内涵的两项是(4分) ( )
A. 一个人就是一本书。读人,比读文字写就的书更难。
B. 读人,就是要善于体谅别人的困难,不依赖别人。
C. 读人,也不要埋怨别人太势利,要反思自己而不轻信于人。
D. 读人,不要反感别人来分享你的胜利果实,这是让他学会自尊自爱。
E. 读人,要努力从各个方面去阅读他,读出其本质来。
六、(9分)
23.为下面一则消息拟一个最恰当的标题。(3分)
[劳动报]美国地理学会上周四宣布,他们一个七人登山队在今年5月5日登上珠峰山巅后,以两套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作了五十分钟的测量,科罗拉多大学的科学家就测量所得,计算出更准确的新高度:珠穆朗码峰离海平面的实际高度是8850米。
目前通用的世界地图上关于珠峰8848米的高度是1954年由印度地质学家测量出来的。
24.按下面设定的情景写话(4分)
你的班主任对工作十分负责,对学生也十分关心,只是脾气急燥了一点。
①请你用一句话委婉地向老师表达你的意见。(2分)
②同学们对班主任有情绪,请你以班长的身份,用一句话劝劝同学们。(2分)
七、(60 分)
26.作文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曾问我:“世界上最长的桥是哪一座?”我思考了很久,才微笑着告诉他:“世界上最长的桥是心灵之桥,你想它有多长,它就有多长……”
要求:以“建造心灵之桥”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性文章。
【注意】
①只要与“建造心灵之桥”这个话题有关,都符合题意。
②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
③题目自拟。
④8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1、C 2、D 3、C 4、A 5、B 6、B
二、7、D 8、C 9、D 10、B
三、11.B 12.C 13.C 14.A 15.C
四、16.①到了这种不该到的地方
②详细了解了实际情况
③案子判作死刑
④(他们)守信用不会违背我的意愿,我替各位担这风险。
17.①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③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④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⑤则为之计深远。
⑥君子生非异也
⑦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18、(1)要拜访的主人不在家或闭门谢客。
(2)懒于社交,无心利禄,品德高尚,为隐居之人。
(3)不好。因为诗中描写的是早春的景色,眼看出墙“一枝”,心想墙内百花,给读者留下了想象和回味的空间。
五、19、观察、研究。
20、不:要埋怨自私的人,要理解势利的人,别憎恨虚伪的人,别反感分享你胜利的果实的人,别鄙视精神空虚愚昧无知的人。
21、读出别人的缺点并引以为戒,读出别人的优点来认真学习,使自己成为真善美的人。
22、A E(这两项只是读人的现象,未涉及本质内涵)
六、
23、珠峰“长高”两米。
24、①××老师,您对我们十分负责,十分关心,我们非常感谢您,如果您脾气再温和一点,那就更好了.(3分)
②同学们,××老师虽然脾气急躁了一点,但他的用心是好的,是为我们负责,希望大家理解老师.(2分)
❸ 急需高中语文会考模拟试题三套!!!
1、下面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即使 即便 即位 若即若离 B.急需 须知 必须 军需品
C.摧残 残忍 惨重 惨绝人寰 D.废弃 费用 废驰 半途而废
答案:D。|弛
2、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莫衷一是 鼓惑人心 歪风邪气 贪脏枉法 B.百无聊赖 负隅顽抗 潸然泪下 没精打彩
C.草菅人命 步履维艰 风靡一时 穿凿附会 D.暇不掩瑜 原形毕露 好高鹜远 旁证博引
答案:C。|A、蛊、赃;B、采;D、瑕、骛、征
3、下面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吟颂 毕恭毕敬 毕竟 素昧平生 B.就绪 鸠占雀巢 昏愦 不名一钱
C.蓝球 建设蓝图 慰藉 名副其实 D.污蔑 厉兵秣马 诬蔑 归根结蒂
答案:D。|A、诵;B、鹊;C、篮(球)
4、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脱颍而出 佶屈聱牙 一蹴而就 含辛茹苦 B.水乳交溶 为虎作伥 应接不遐 揭竿而起
C.鳞次栉比 察言观色 相形见拙 浮想联篇 D.破斧沉舟 甘之如饴 瞠目结舌 言不由中
答案:A。|A、颖;B、融、暇;C、绌、翩;D、釜、衷
5、下面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化妆品 化装游行 陷井 跌宕生姿 B.腊烛 别具风彩 安祥 食不果腹
C.园珠笔 有张有驰 弘扬 循规蹈矩 D.攀缘 始作俑者 翔实 词不达意
答案:D。|A、阱;B、蜡、采、详;C、圆、弛
6、选出书写正确的一项( )
A.通宵达旦 推心置腹 病入膏肓 厉害得失 B.精疲力尽 令行禁止 火中取栗 乌烟瘴气
C.风声鹤唳 漫不经心 翻天复地 剑拔弩张 D.蔽帚自珍 并驾齐驱 不翼而飞 沧海一粟
答案:B。|A、利;C、覆;D、敝
7、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怙恶不悛 合盘托出 和衷共济 讳莫如深 B.幡然悔悟 利令至昏 迷天大谎 一蹶不振
C.陈词滥调 杳无音信 舐犊情深 匪夷所思 D.英雄倍出 扬长而去 一脉相承 要言不烦
答案:C。|A、和;B、智、弥;D、辈
8、选出有错别字的一项( )
A.锻炼 练习 简炼 练达 B.晦气 教诲 广博 脉搏
C.诀别 诀窍 决绝 抉择 D.炮烙 炮制 辨别 辩证
答案:A简练
9、选出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 )
A.渲染 脍灸人口 家俱 心旷神怡 B.嘉宾 互相推萎 誊写 天网恢恢
C.饿殍 沆瀣一气 嗽口 打架斗欧 D.肄业 手不失卷 竟赛 孤注一掷
答案:B。|A、炙、具;B、推诿;C、漱、殴;D、释、竞
10、选出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 )
A.赔偿 如火如荼 脑怒 矫揉造作 B.摄像 读书札记 怄气 怄心沥血
C.座标 罄竹难书 赌博 哀声叹气 D.棘手 苦心孤诣 塑像 棵粒归仓
答案:C。|A、恼;B、呕心沥血;C、坐、唉;D、颗
11、选出错别字最少的一项( )
A.趁心如意 行踪鬼秘 鬼鬼崇崇 弱不禁风 B.奋发图强 认识浮浅 英雄气慨 羽扇纶巾
C.动辄得究 莫不关心 毛骨悚然 刚愎自用 D.事过景迁 前倨后恭 书写潦草 浏览一遍
答案:D。|A、称、诡、祟祟;B、肤、概;C、咎、漠;D、境
12、选出错别字最多的一项( )
A.残无人道 一股作气 虎视耽耽 釜底抽薪 B.泄露机密 望风披糜 栉风沐雨 纰漏百出
C.明知固犯 翻云覆雨 知迷不悟 老调重弹 D.嗜酒成癖 闪烁其词 水泻不通 反映意见
答案:A。|A、惨、鼓、眈眈;B、靡;C、故、执;D、泄
13、下面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抵砺 再接再励 严厉 励精图治 B.卓见 真知灼见 流传 流传千古
C.妥帖 物事人非 辑录 惹是生非 D.传颂 传诵一时 寄予 寓教于乐
答案:A。|A、砥、(再接再)厉;B、无错字;C、(物)是(人非);D、无错字。
14、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端详 惩前毙后 籍贯 杯盘狼籍 B.倾轧 震古烁今 缉私 铤而走险
C.量入为出 情有可原 因材施教 自学成才 D.隐约其辞 夸大其词 集思广益 微言大义
答案:A。|毖
15、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门庭若市 渔翁得利 嗷嗷待哺 白璧微瑕 B.不醒人事 大声急呼 恻隐之心 层峦叠嶂
C.坐想其成 百废俱兴 斑驳陆离 饱经沧桑 D.长嘘短叹 返濮归真 唇枪舌箭 大展宏图
答案:A。|B、省、疾;C、享;D、吁、剑
16、选出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 )
A.暴戾恣睢 暴殄天物 稳操胜卷 鞭辟入里 B.待价而沽 淡装浓抹 得鱼忘筌 巅扑不破
C.拨乱反正 搏闻强识 不加思索 优柔寡断 D.掉以轻心 提心掉胆 断章取义 分道扬标
答案:A。|A、券;B、妆、颠;C、博、假;D、吊(胆)、镳
17、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飞短流长 耳熟能详 斐然成章 山长水远 B.搬门弄斧 栩栩如生 喧宾夺主 繁文缛节
C.愤世嫉俗 珠连璧合 宵衣旰食 勾心斗角 D.瑕瑜互见 精兵减政 殚精竭虑 文过饰非
答案:A。|B、班;C、联;D、简
18、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狗尾续貂 沽名钓誉 固步自封 和中共济 B.各行其是 炙手可热 毫厘不爽 屈指可数
C.急流勇退 卷帙浩繁 坚苦卓绝 免为其难 D.融汇贯通 学以致用 出类拔萃 成人之美
答案:B。|A、衷;C、勉;D、会
19、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部暑 老态龙钟 幅员 以逸代劳 B.文彩 偃旗息鼓 妥胁 凤毛麟角
C.渲泄 恪守不逾 支解 山青水秀 D.歉收 不容置疑 寒喧 兵荒马乱
答案:D。|A、署、待;B、采、协;C、宣、渝、清;D、暄
20、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接恰 筚路蓝缕 妨害 一暴十寒 B.网络 肆无忌惮 渡假 尾大不掉
C.申冤 迭床架屋 揣摩 一枕黄梁 D.狙击 言简意赅 妨碍 计日成功
答案:C。|A、洽;B、度;C、叠、粱;D、程
21、下列各组词语中,都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俯首帖耳 防患未然 关怀倍至 毛骨悚然 B.仗义输财 震聋发馈 震耳欲聋 一败涂地
C.蜂涌而出 恂私舞弊 既往不究 人才倍出 D.责无旁代 擢发难数 得垅望蜀 别出新裁
答案:C。|A、备;B、疏、振;C、拥、徇、咎、辈;D、贷、陇、心
22、选出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 )
A.汗牛充栋 金壁辉煌 相辅相成 卓尔不群 B.礼尚往来 以儆效尤 功亏一匮 别无长物
C.直接了当 微言大义 气喘吁吁 世外桃源 D.貌和神离 扑朔迷离 书声琅琅 一如继往
答案:D。|A、碧;B、篑,C、截;D、合、既
2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幅射 针砭时弊 致哀 鸿篇巨制 B.赡养 风雨如晦 纪实 走投无路
C.焦燥 昙花一现 蜚语 竭泽而渔 D.荟萃 玩物丧志 编纂 出奇致胜
答案:B。|A、辐;C、躁;D、制
2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水份 浑浑噩噩 纯厚 汗流浃背 B.元宵 望文生意 发愤 仗义直言
C.冬蛰 元气大伤 滥调 兴高采烈 D.沉湎 师心自用 萦怀 遗笑大方
答案:C。|A、分、淳;B、义、执;D、贻
25、选出错别字最少的一组( )
A.生死悠关 事必恭亲 变换莫测 杀一警百 B.暗然泪下 飞扬跋扈 可见一般 自暴自弃
C.蓬壁生辉 坐收鱼利 门可罗雀 教学相长 D.并行不悖 遮天蔽日 按步就班 极古穷今
答案:D。|A、攸、躬、幻、儆;B、黯、斑;C、荜、渔;D、部
❹ 求高中语文大多能套上题的作文
只有可以跟很多内容套得上的事例。。。你要么,我有几个
❺ 高中语文选择题
【答案】D
【解析】
A、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每年4月19日~21日时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同时也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气象专家表示,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引用的诗句“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出自北宋词人柳永的名作《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这首词描写是秋景,因为词中有“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等诗句可以证明。所以,这句话中的诗句引用不恰当。
B、“人之患在好为人师”语出《孟子·离娄上》,此话的重点在“好”,“好”读作“hào”,是“喜欢”的意思,讲的是人学圣贤之道,学君子之行,稍有所得,很容易自以为是,认为自己的见解是绝对正确的,自己是最博学的,这时候就喜欢到处炫耀,到处去教训别人,自己则以老师自居。意思是批评“做老师的人”。这里的语境是小宁做错了题老师为他单独辅导,老师没有错,也不是老师自以为是炫耀才学教训人。所以,这句话中的诗句引用不恰当。
C、“志士不饮盗泉之水”这个典故出自晋陆机《猛虎行》:“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唐王勃《滕王阁序》:“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唐白居易《感鹤》:“鹤有不群者,飞飞在野田。饥不啄腐鼠,渴不饮盗泉。”明尹凤岐《送兄广东参政应奎》诗:“珍重平生清节在,不妨引满酌贪泉。”明赵震元《为李公师祭袁石寓(袁可立子)宪副》:“帝曰念哉,骏业惟戏。钞关江南,贪泉自付。”传说孔子经过盗泉时,因泉名为“盗”,虽口渴也不饮,事见《尸子》卷下。后因以“不饮盗泉之水”表示坚守节操,不污其行。《晋书·吴隐之传》:“吴隐之,操守清廉,为广州刺史,未至州二十里,地名石门,有水曰贪泉,相传饮此水者,即廉士亦贪。隐之酌而饮之,因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及在州,清操愈厉。”事见《晋书·良吏传·吴隐之》。这里的语境是说陈教授的女儿做啃老族,不愿意付出自己的努力独立生活,跟“贪泉”毫无关联。所以,这句话中的诗句引用不恰当。
D、“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两句诗出自李白的五律《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这两句诗是对孟浩然的高洁品格的赞美,意思是:“您高山似的品格我怎么能仰望(能做到像您一样)呢?只能在此揖敬您芬芳的道德光华!”这里用来表示自谦,是正确的恰当的。
❻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选择题(含答案)
1找出灭有病句的一项(
)
a
雪莲牌衬衫,无论在款式上、质量上,还是包装上,都可以看成全国一流。
b
在抗洪救灾的战斗中,经过四个小时惊心动魄的同洪水搏斗,同志们奋不顾身地跳进汹涌澎湃的激流,保住了大坝,战胜了洪水。
c
目前,水资源紧缺的情况正以锐不可当之势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理应引起高度重视。
d
滥用外来语,既破坏了汉语言文字的严谨与和谐,影响了汉语表意功能的发挥,也消解了中国文化精神而丰富的内涵。
2对《雁门太守行》理解不正确的(
)
a
首联用景物描写渲染了严酷的战斗气氛,使人联想到敌军压境,形势危急,大战在即的情势。
b
从听觉,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厉的战地气氛,直接描写了短兵相接的战斗场面。
C“临易水”既表明交战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那种壮怀激烈的豪情和爱国热情。
d
全文主要借助想象,用浓烟斑驳的色彩吧战斗的气氛渲染得凝重而惨烈。
3下列句中括号中词语使用错误的一句(
)
a
李云龙浑身透出一股粗犷自信的气质,虽是粗布土军装,但是站在军装笔挺的进军将领中,仍是给人(鹤立鸡群)之感。
b
小张(匠心独运),勤学苦练,很快学会了骑自行车。
c
大家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献爱心活动,切不可(袖手旁观)。
d
同学们喜欢新颖别致的小玩意儿,原来那些样式陈旧,毫无个性的东西已(无人问津)
能做几道做几道,标号序号!
问题补充:
我既需
2008-08-02
10:42
爱&泪
回答:9
人气:40
解决时间:2008-08-04
08:48检举
答案应该依次是ABB。第一题,b项“经过四个小时惊心动魄的同洪水搏斗,同志们奋不顾身地跳进汹涌澎湃的激流”语序不对;c项“锐不可当”用词不当;d项关联词“既”与“也”搭配不当。第二题,“直接描写了短兵相接的战斗场面”表述有错,文章并没有直接描写“短兵相接”的场面。第三题,b项,"匠心独运"是指一个人具有“巧妙的心思”,一般用于什么设计之类的,所以用词不当。
玫瑰~love
2008-08-02
17:30
检举
❼ [高中语文]如果每天做一套语文模拟卷……
语文基础不错的话,那就多积累,做卷子来提高语文成绩不太可靠,高版考语文阅读权和作文分值大,像你基础不赖,多看书,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就可以了,做卷子提语文分不划算。
你还不如一周做几篇阅读(隔几天写一篇),两三周练一篇作文,我现在正在练作文,个人觉得把做语文卷子的时间留给数学和英语更划算。
纯属个人观点,希望对你有用。
❽ 高中语文阅读课外书和刷题哪个效果好
“阅读与学业从来就是不矛盾的”
一位小学生家长的妈妈发现,再美好的计划都跨不过上学这道坎儿。在孩子上学之前,这位妈妈一直坚持给孩子读各种故事,也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但是,自打上学以后,孩子阅读的时间被一点点地挤掉了,“又要完成学校的作业,又要保证孩子睡眠,只能有所取舍。”这位妈妈说。
这位妈妈的苦恼绝非个案。在巨大的应试压力面前,如何平衡阅读和学业,是摆在很多父母,尤其是城市父母面前的一道难题。
一项调查表明,59.2%的学生只用很少的一部分时间来阅读课外书籍,甚至有6.2%的学生阅读时间为零,只有12.3%的学生花在阅读方面的时间比较多。
“国外大量研究证明,家庭作业越多,孩子可能会越笨。重复的练习是孩子最讨厌的事情,这只能提升孩子掌握知识的熟练程度,但是对孩子智慧的发展并无作用。”
依据孩子读教科书和课外书的情况,朱永新把孩子分成了4种类型:
一种孩子既不爱读教科书,也不爱读课外书,“这样的孩子肯定是愚昧无知的”;
第二种孩子既爱读教科书又爱读课外书,“这样的孩子必然发展潜力巨大”;
第三种孩子只读教科书不读课外书,这样的孩子可能成绩不错,但是却没有什么发展潜力;
最后一种孩子是不爱教科书只爱课外书,“这种孩子也许成绩不理想,但还是有希望的。”
“阅读与学业从来就是不矛盾的。”朱永新说,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始终把握住两套教学大纲:第一套大纲是指学生必须熟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第二套大纲是指课外阅读和其他的资料来源,这两套大纲绝不是相互矛盾的,而是相互促进和补充的。
朱永新介绍,在一些进行新教育实验的学校中,有些老师可以仅用1个月的时间把课程讲完,剩下的大量时间进行阅读。
现在很多家长和老师只盯着分数,而成长绝对不仅仅是成绩的增长。“阅读会让教育变得更加美好,它在给孩子的成长打好精神的底色。”朱永新说。如果我们的孩子在10多年的教育历程中,还没有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一旦他们离开校园就会将书永远地丢弃在一边,教育一定是失败的;相反,一个孩子在学校的成绩普普通通,但是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养成了终身学习和阅读的习惯,一定比考高分的孩子走得更远。“学校教育实际上不仅仅像母乳一样给我们最初的滋养,最重要的是通过阅读让我们学会自主飞翔。”
事实也证明,大量的课外阅读并没有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
朱永新介绍了四川成都一所私立学校的陈美丽老师班里的故事。陈老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入了大量的阅读,像《夏洛特的网》《波丽安娜》《山居岁月》《中国神话传说》《希腊神话》等。结果,陈老师班里的成绩并没有因为大量的阅读而下降,反而比排在第二名的班级高出三四分,比排在最后一名的班级高出了10分,比年级平均成绩高出了5分。
❾ 人教版高中语文测试题题型分别是哪些
三个论述文选择题 一道古文题〈三个选择题,两道翻译〉 一篇古诗文阅读〈两个主观题〉 三个么名篇名句默写 一道现代文阅读 一道成语题 一道病句题 一道语序题 一道填句题 作文
❿ 求一套高中语文试卷的答案
好像是典中典或是三味的试卷。你去看一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