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跪求 高中语文必修5知识点梳理
一、识记下列字音、字形
复习提示:词语的掌握,要音、形、义三者结合,请你把下面的词语认真抄写下来,对于不熟悉的词语可以在右边的空白处多抄几遍。
【第一单元】
赍发(jī) 迤逦(yǐ lǐ) 玷辱(diàn) 酒馔(zhuàn) 休恁地说(nèn)
口呐(nè) 髭须(zī) 提防(dī) 庇佑(bì) 央浼(měi)
搠倒(shuò) 朔风(shuò) 彤云(tóng) 洗漱(shù) 沽酒(gū)
模样(mú) 必必剥剥(bō) 削铅笔(xiāo) 祈祷(qǐ) 讥诮(qiào)
辖制(xiá) 胆怯(qiè) 憎恶(zēng) 滑稽(jī) 阗(tián)
谗言(chán) 撮合(cuō) 泅水(qiú) 茶峒(dòng) 傩送(nuó)
氽着(tǔn) 鞶鼓(pán) 碧溪岨(jū) 悖时(bèi) 怏怏(yàng)
睥睨(pì nì) 糍粑(cí bā) 角隅(yú) 嗤笑(chī) 埋怨(mán)
【第三单元】
倒涎(xián) 岑寂(cén) 锱铢(zī zhū) 没镞(mò zú) 付梓(zǐ)
殚(dān)精竭虑 咀嚼(jué) 晕车(yùn) 一蹴而就(cù) 尺牍(dú)
慰藉(jiè) 歧路(qí) 拈轻怕重(niān) 桅杆(wéi) 窸窣(xī sū)
颦蹙(pín cù) 江浦(pǔ) 铁砧(zhēn) 创痛(chuāng) 不落言筌(quán)
汗涔涔(cén) 单薄(bó) 枭雄(xiāo) 精髓(suǐ) 千里迢迢(tiáo)
纸鸢(yuān) 叫嚣(xiāo) 撩人(liáo) 哈(hǎ)巴狗 数见不鲜(shuò)
斟酌(zhēn zhuó) 杀一儆百(jǐng) 矫揉(jiǎo róu) 蜿蜒(wān yán)
【第四单元】
墁地(màn) 房檩(lǐn) 接榫(sǔn) 柁墩(tuó) 随声附和(hè)
屋脊(jǐ) 额枋(fāng) 穹窿(qióng) 戗兽(qiàng) 繁文缛节(rù)
椽子(chuán) 蚁冢(zhǒng) 毗邻(pí) 阈值(yù) 高潮迭起(dié)
苜蓿(mù xu) 胚细胞(pēi) 混沌(hùn dùn) 倚重( yǐ) 告罄(qìng)
坍缩(tān) 隘道(ài) 诘问(jié) 蜂窠(kē) 模棱两可(mó léng)
二、了解下列熟语的含义
【第一单元】
逼上梁山:逼:被迫,不是自愿。比喻被迫起来反抗。现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种行动。
安然无恙:安然:平安;恙:疾病,伤害之类的忧伤的事。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后泛指平平安安没有受到任何伤害。
天理昭然:昭然:明显。旧称天能主持公道,善恶报应分明。
【第二单元】
迷途知返:返:返回。迷失了道路后知道返回来。人们经常用这个词引申为犯错后知道改正。
欣欣向荣:欣欣:形容草木生长旺盛;荣:茂盛。形容草木长得茂盛。比喻事业蓬勃发展,兴旺昌盛。
倦鸟知还:疲倦的鸟知道飞回自己的巢。比喻辞官后归隐田园;也比喻从旅居之地返回故乡。
息交绝游:屏绝交游活动。多指隐居生活。
趋之若鹜(wù):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多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务。
好高骛远(wù):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骛'也作务。
暴戾恣睢(zì suī):形容残暴凶狠,任意胡为。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比喻这个时候失败了,另一个时候得到了补偿。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桑榆:西方日落处,日落时太阳的余光照在桑树榆树之间,指傍晚。
涸辙之鲋:涸:水干,枯竭。辙:车辙。鲋:鲫鱼。干枯的车辙里的鲫鱼。比喻处于困境急待救援的人。
10) 高山流水:原指含蓄在古琴曲里的两种喻意。后用以比喻知音或知己。也用以形容乐曲的高雅精妙。
11) 萍水相逢:萍:在水面上浮生的一种蕨类植物,随水漂泊,聚散不定。浮萍在水里偶然相遇。比喻
从来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12) 饮鸩止渴:用毒酒解渴。比喻只求解决目前困难而不计后果。
13) 鹊巢鸠占:比喻强占别人的房屋、土地、产业等。
14) 游刃有余:厨师把整个的牛分割成块,技术熟练,刀子在牛的骨头缝里自由移动着,没有一点阻碍。
比喻做事熟练,轻而易举。
15) 鹏程万里:鹏:传说中的大鸟。鹏鸟向南海飞去,水击三千里,乘着旋风一下子就飞出九万里。后
来比喻前程远大。
16) 扶摇直上:扶摇,急剧盘旋而上的暴风。乘着暴风一直上升。形容快速上升。
17) 夏虫朝菌:夏虫活不到冬天,菌类朝生暮死。比喻极短的生命。
【第三单元】
咬文嚼字: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死抠字眼儿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锱铢必较:锱、铢,都是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形容非常小气,很少的钱也一定要计较。也比喻气量狭小,很小的事也要计较。
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问大(五车:指五车书)。
才高八斗:形容人的文才高,知识丰富。("才"指文才、才华)
自鸣得意:自己表示很得意(多含贬义)。
不即不离:既不亲近也不疏远。
点铁成金:神仙故事中说仙人用手指一点使铁变成金子,比喻把不好的作品改好。
买椟还珠:楚国人到郑国去卖珍珠,把珍珠装在匣子里,匣子装饰得很华贵。郑国人就买下匣子,把珍珠退还了(见于《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穷兵黩武:使用全部武力,任意发动侵略战争。
箪食(sì)壶浆:古时老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后用来形容军队受欢迎的情况。
不落于言筌:不在语言运用上留下用工的痕迹。筌,捕鱼的竹器。
望文生义:不懂某一词句的正确意义,只从字面上去附会,做出错误的解释。
同仇敌忾:全体一致的仇恨敌人。同仇:共同对敌;敌:对抗,抵拒;忾:愤怒。
喧宾夺主:客人的声音比主人的声音还要大。比喻客人占了主人的地位或外来的、次要的事物侵
占了原有的、主要的事物的地位。
【第四单元】
富丽堂皇:宏伟美丽。
天衣无缝:神话传说,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针线制作,没有缝儿。比喻事物(多指诗文、话语等)没有一点破绽。
得陇望蜀:后汉光武帝刘秀下命令给岑彭:‘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教他平定陇右(今甘肃一带)以后领兵南下,攻取西蜀(见于《后汉书·岑彭传》)。后用‘得陇望蜀’比喻贪得无厌。
不落窠臼:比喻文章或艺术等有独创风格,不落俗套。
佶(jí)屈聱牙:(文章)读起来不顺口(佶屈:曲折;聱牙:拗口)。也作诘屈聱牙。
浑水摸鱼:比喻趁混乱的时机攫取利益。‘浑’也作混。
不足为训: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
【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
《归去来兮辞》《滕王阁序》《逍遥游》《陈情表》
【重点通假字】(写出本字,并解释其含义)
乃瞻衡宇 (“衡”通“ 横 ” 与“竖”相对 )
景翳翳以将入 (“景”通“ 影 ”,日光 )
俨骖騑于上路 (“俨”通“ 严 ”,整齐的样子 )
云销雨霁 (“销”通“ 消 ”,消失 )
所赖君子见机 (“机”通“ 几 ”,预兆 )
北冥有鱼 (“冥”通“ 溟 ”,大海 )
小知不及大知 (“知”通“ 智 ”,智慧 )
汤之问棘也是已 (“已”通“ 矣 ”,句末语气词 )
此小大之辩也 (“辩”通“ 辨 ”,区别 )
而征一国者 (“而”通“ 耐 ”,能 )
而御六气之辩 (“辩”通“ 变 ”,变化 )
夙遭闵凶 (“闵”通“ 悯 ”,可忧患的事,多指疾病死丧)
零丁孤苦 (“零丁”通“伶仃”,孤单的样子 )
常在床蓐 (“蓐”通“ 褥 ”,垫子 )
旬有五日而后反 (“有”通“ 又”,用在整数与零数之间)(“反”通“返”,返回)
【重点实词、古今异义词】
(解释下列词语在古代汉语中的含义)
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古义:.迎接 今义: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含贬义)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古义:海动 今义:海上运输
野马也,尘埃也 古义:游动的雾气 今义:一种野生动物
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古义:很饱的样子 今义: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之二虫又何知? 古义:泛称动物 今义:虫子
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古义:一般人 今义:大家,许多人
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古义:旋风 今义:羊的犄角
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即使这样 今义:转折连词
神人无功 古义:无所为,故无功利 今义:没有功劳
九岁不行 古义:不能走路 今义:不可以;不被允许
至于成立 古义:一直到....... 今义:表示另提一事或另一情况
至于成立 古义:成人自立 今义:创办;建立
举臣秀才 古义:优秀人才 今义:古时作为学校生员的专称
非臣殒首所能上报 古义:报答恩情 今义:向上级汇报
臣欲奉召奔驰 古义:奔走效劳 今义:(车、马等)很快地跑
臣之辛苦 古义:辛酸苦楚 今义:比喻艰难困苦,很疲倦
则告诉不许 古义:报告申诉 今义:说给人听,使人知道
【词类活用】(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名词作状语
园日涉以成趣 每天,天天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像雾一样;像星一样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向上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像犬马一样
则刘病日笃 一天天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在家外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在家内
2.名词用作动词
策扶老以流憩 拄着
梓泽丘墟 变为荒丘废墟
襟三江而带五湖 以……为襟;以……为带
而后乃今图南 向南飞
臣少仕伪朝 做官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做孝廉
历职郎署 担任……官职
少多疾病 患疾病
3.形容词作名词
宾主尽东南之美 俊杰
《齐谐》者,志怪者也 怪异的事情
4.形容词作动词
善万物之得时 喜好、羡慕
则刘病日笃 加重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远离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以……为喜悦,以……为快乐
5.动词的使动用法
1)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 使……腾空,使……起舞
2) 屈贾谊于长沙 使……屈居
3) 臣具以表闻 使……知道
4) 无以终余年 使……终
【特殊句式】
1.省略句
寓形(于)宇内复几时?
译文:身体寄托在天地间还能有多久。
且臣少仕(于)伪朝。
译文:而且臣年轻时在伪朝做过官。
2.定语后置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
译文:享有崇高威望的都督阎公,远道来到洪州。
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译文:具有美德楷模的新州刺史宇文氏,车架在此停留。
3.介宾短语后置
农人告于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译文:农夫把春天到了的消息告诉我,将要去西边的田地耕种。
俨骖騑于上路,防风景于崇阿
译文:在山路上驾着马车,在崇山峻岭中访求风景。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译文:在堂上低洼之处倒一杯水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译文:州官登门催促,像流星的火光一样急。
4.宾语前置
乐夫天命复奚疑!
译文:乐天安命,还有什么犹豫怀疑的呢
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译文:我年幼无知,竟有幸亲身参加了这次盛大的宴会。
莫之夭阏者。
译文:没有什么能阻碍它。
之二虫又何知!
译文:这两个小动物又懂得什么呢
彼且悉适也?
译文:它将要到哪里去?
彼且恶乎待哉?
译文:他们还将依靠什么呢?
5.判断句
南冥者,天池也。
译文:南海,就是天然形成的水池。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译文:朝菌不知道一个月的始终,蟪蛄不知道一年有春有秋,这是因为寿命短。
被动句
1)家叔以余家贫,遂见用于小邑。
译文:我叔父因为我家境贫苦(推荐了我),于是我被任用为小县县官。
2)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译文:既然自己的心智为形体所役使,为什么如此失意而独自悲伤呢
3)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译文:想暂且迁就私情,而向上申诉不被允许。
固定格式
奚以九万里而南为
译文:哪里用得着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再向南飞呢?(表示反问,相当于“哪里用得着… …呢?”)
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译文:一般的人与他相比,不也是很悲伤吗(表示反问,相当于“不也是。。。 。。。吗?”)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译文:臣没有祖母,没有办法到今天。(没有用来… …的办法。)
【高考重点背诵片段】
《归去来兮辞》
1.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2.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3.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4.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5.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滕王阁序》
6.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先人之旧馆。
7.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tīng)凫(fú )渚,穷岛屿之萦(yíng)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8.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9. 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10.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11.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陈情表》
12.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13.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14.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15.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2. 高中语文字形整理
字形主要看书下注释,下面是词语辨析的,希望可以帮到你,我还有很多语文复习资料,很全的!
1,偶尔,偶然
有关专家分析说,海尔中央空调在世界范围内中标量的猛增并非________,这是海尔08奥运营销战略成功的不断显现,也是品牌影响力不断积累的必然结果.
巴西女足注重地面进攻,细腻的技术和配合使得她们的进攻颇具威胁,而_________的外围发炮也经常能够有所斩获.
2,莅临,亲临
本世纪最伟大的指挥家之一契达申科将率乐队在人民大会堂上演音乐会,这是该指挥家首次_______北京.
奥运会是中华民族的一次盛会,能______现场感受盛会的氛围,是十分荣幸的.
3,馈赠,捐赠
阳光文化基金会主席宣布,基金会在未来3年内将向北大______人民币450万元.
白酒,黄酒,葡萄酒各显神通,尤其是打上”时尚”,”健康”的标签的葡萄酒更成为______亲朋上佳之选.
4,抚养,抚育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狼不但不把小孩吃掉,反而把小孩_____起来呢?
他从小失去了父母,是由他祖母_____成人的.
5,消失,消逝
这场特大矿难让一百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_______在人世间.
随着光阴的______,许多曾经红极一时的流行歌曲都在不知不觉中被人们淡忘.
6,披露,透露
卫生部长______,广州将在08年上半年实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随着宁波市某医院“潜规则”被媒体______后,宁波市卫生厅立即对此进行了整顿.
7,辽阔,寥廓
登上山颠极目远眺,高纬度的天穹显得格外______高远.
“福娃”的灵感来源于中国______的山川大地,江河湖海和人们喜欢的动物形象.
8,即使,虽然
_______基准原油价格居高不下,中国也将加紧战略石油储备.
他们心中依然珍藏着那段美好的回忆,_______他们已经远离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9,体验,体味
这首歌曲让矿工深切地感受到真情的可贵,________到生命的价值.
文学虽然有普遍性,但因读者的_______不同而有变化,读者倘若没有类似的______,它也就失去了效力.
10,做客,作客
因暴风雪,小李只好_______广东,度过一个别样的春节.
热情的村民邀请总理到家里_________,总理愉快地答应了.
11,商榷,商量,商讨
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人大会议广西代表团的审议时,与大家一起_______了新农村建设的有关问题.他反复告诫大家,对存在的值得_______的重大问题一定要科学调研,慎重对待,要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遇事要多和群众________.
12,清静,清净
由于无法忍受记者的骚扰,他要求切断病房的电话线,以期过几天______日子.
众所周知,大学需要的是有一个_______的环境,可是现在的部分大学校园却成了商家的喧哗之地.
13,十足,实足
在本届主持人大赛中,他风头______,魅力四射.
药品处方管理规定,对于婴儿的处方上,必须注明________年龄,即到岁,月,日.
14,会见,接见
在平常人眼中,国家总理亲自_______村长,似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我们的温总理却让这不可能成为了现实.
胡锦涛主席在人民大会堂亲切______了全国道德模范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15,退化,蜕化,蜕变
作为干部,随着官龄的增长,感官功能_______无可非议,但若思想______变质,最终极有可能______为一个人所不齿的腐败分子.
16,正轨,正规
近日,武汉市一个地沟油窝点被警方查获,经查处,炼油用的”垃圾鸭肉”竟来自_______的食品公司.
要让<劳动法>的实施步入_______,就必须加强执法力度.
17,年青,年轻
<大灌篮>上映后,和以往周杰伦的电影一样吸引了众多______一代的忠实影迷.
据医学家统计,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有明显_____化的趋势.
18,侦察,侦查
随着公安机关不断加强对犯罪分子的打击,犯罪分子也加强了对公安机关_____行为的反向研究.
以色列空军表示,其部署的新型预警飞机的_____范围覆盖伊朗.
19,究竟,毕竟
______划算不划算谁也说不清,_____完全是期房,如果开发商承诺的规划都能兑现的话,应该还不错.
20,淹没,湮没
时代久远了,许多当时的名人轶事都已____无闻了.
当时礼堂挤得满满的,同学们都热烈鼓掌,掌声把温总理的声音_____了.
21,化妆,化装
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她____成一个阔太太,打扮得珠光宝气.
第一次上春节晚会,又不是专业演员,她在如何____上费了一番脑筋.
22,违反,违犯
要把那些____党纪国法的领导干部交司法部门处理.
奥委会考虑到有可能会____版权协议和侵犯隐私信息,于是禁止运动员在奥运会期间写博客.
23,证明,证实
这就恰恰从反面来____,李白肯定是汉人.
嫦娥一号卫星如期投入正常工作,____了其设计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4,以致,以至
都说瑞雪兆丰年,2008年的南方大雪却不是祥瑞,反倒成了灾害,___连这个春节都过得不那么舒服.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要考虑到今后几年____更长时期的持续发展.
25,结合,接合
经过大夫两个小时的努力,断骨____手术最终成功.
旧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新时期我们必须走与群众相____的道路.
26,纵观,综观
____古今,中国发展农业的路子是正确的.
____2008,对于融入世界一体化的中国银行业来讲,挑战和机遇并存.
27,边境,边陲
西双版纳是祖国西南_____的特色旅游区.
伊朗欲与伊拉克共同开发_____石油.
28,熏染,熏陶
校园新年音乐会使全校师生都受到了艺术____.
社会污垢的____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
29,包涵,包含
针对这个问题,她提出了____四个部分的解决方案.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点意见,如有不对之处,还请多多____.
30,沟通,勾通
中国企业往往缺乏专业谈判人员,与外商____非常不方便.
他___敌人,干尽了坏事.
31,支使,指使
他的工作业绩不能让人满意,领导直接出面把他____走了.
总经理____保安毒打农民工.
32,不免,未免
一次性筷子____让人觉得浪费.
如果巴西队不能晋级世界杯决赛圈,那么世界杯____太乏味了吧.
33,实例,事例
仅仅从理论上说教是不够的,要多用____说话.
我们学校结合实际——对全体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4,流传,留传
针对外界-----女足内部不合的消息,中国足协断然否认。
父亲----下来的艺术藏品很丰富。
35,委屈,委曲
有时候,医院要求我们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甚至为那些受----的医生护士设立奖项,安慰无端被殴打的医护人员,可是,一味的-----求全换来的并不是尊重和理解。
36,咄咄逼人,盛气凌人
面对台湾-----的态势,我军要做好应对台独闹事的准备。
一些用人单位自恃条件不错,摆出一副------的样子。
37,含糊其辞,闪烁其辞
美国在为何要退出反导条约问题上-----,引起很多国家不满。
文章发表的时候,为了避免反动政府的检查,有些地方故意-----,现在把它们弄明确了。
38,一蹴而就,一挥而就
政策推进的力度往往受到财政能力的制约,不可------,急于求成。
他信手拈来,------写成此诗。
3. 如何梳理高中语文教学课堂
怎样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是所有高中语文教师所关心并为此付出了不少心血的问题。实际上,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许多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已作了大量的实践,并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和丰硕的研究成果。因此,在这里再来谈这个问题,就总有避轻就重的感觉和拾人牙慧的嫌疑。而之所以让我一意孤行地要来作这个论文,是因为自己在教学实践中获得了一些肤浅的认识。这些肤浅的认识,一是来自于对自己的教学实践的总结,二是来自于与同行就这个问题的探讨,三是来自于对本县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在内容、形式及效果等方面的反思。因此,在本文中谈到的低效现状、原因分析以及改变现状的策略就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如果把本文所谈到的低效现状及原因分析当作普遍性来论述,就会使本来光明的语文教学前景蒙上“黑暗”的阴影,并把我误当作《伊索寓言》里的苍蝇,狂妄而没有自知之明。愚以为,要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质量,关键在于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当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低效现状综述
1、课堂教学任务的封闭、单极化现象
(1)以教材为立意式。此种课堂以为“教材”即是教学,因此,教学的目的是“学好这一篇文章”,教学的过程是“解析这一篇文章的内容”,教学的结论是“这一篇文章的中心”及“这一篇文章的写作特点”。
(2)以写作归宿式。此种课堂或离开思维内核,排除创新意识及能力的培养,孤立地品味语言,以求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或进行浅表的读写结合,仓促地将“读”带过,“立竿见影”地让学生在课堂上也这样写一篇。比如,有一位老师在教授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时,老师引导学生边读边梳理文章的明线与暗线,然后在黑板上画出了这一课典型的双环结构,即行踪线索:出门—荷塘途中—荷塘凝望—忆采莲盛况—归来;情感线索:不宁静—淡淡的哀愁—淡淡的喜悦—暂得超脱—超脱不得。然后就叫同学摹仿这个双环结构,在课堂上也写这样一篇类似的写景抒情的文章,这一课就算结束了。而这一课所描写的美景学生没有去欣赏,美景中所蕴含的情思也没有让学生去品味,语言的巧妙运用没有让学生去揣摩。这就是典型的以写作为归宿的教学。
(3)以考点构架式。此种课堂将所学课文按考试阅读模式训练:熟记难写的字词,背诵有关的文学常识及名言佳句,作一点理解性的归纳,至于原文的情、意、道则完全不涉及,想象、联想也因不考而属多余。更有甚者,将课文编成考题,指导学生不读全文,只对应地找出考题涉及的内容半猜半蒙。这种教学完全忽略了学生在阅读中富有个性的情感体验和创新潜能的开发。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不仅是某些名校奉为经典的高考秘诀,我也曾一度作为课堂教学的圭臬而引以为自豪,而且这种教学模式在应对考试,尤其是应对中考、高考中也确实有一定的成效。
2、课堂教学结构的格式化现象
当前影响语文教学效率和质量提高的教学结构和方法主要有如下三种:
一是分析式教学法。所谓分析式教学法,就是脱离课文语言实际架空分析。其结构一般表现为,分析时代背景,分析结构层次,分析中心内容,分析写作特点。这种分析式教学方法成了近几年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误区,有的认为课堂教学就是分析课文,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课文分析上。一篇好端端的课文,分析来,分析去,分析得体无完肤,真不知道语文教学是什么时候走上了“分析课文”的道路?现在的阅读分析教学真有点像医学上教人体解剖学,解剖段落层次就像在解剖人的四肢,解剖文章的篇段就像在解剖人的内脏,解剖写作特点就像在解剖人的骨骼和经络。解剖来,解剖去,只见筋骨,不见血肉,只见死人,不见活人。课堂这么宝贵的时间不指导学生读书,却在课文里干巴巴地分析来分析去,学生怎么会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是串问式教学法。一节课漫无目标,问这问那,一问到底。其结构表现为:一问作者是谁,二问段落怎样划分,三问中心思想是什么,四问表现手法有哪些,等等。问得茫无边际,问得无穷无尽,由于问题提得过于烦琐、零碎,湮没了主问题,把语文课上成了“满堂问”的课。笔者曾听一位教师教《春》,老师开始讲解课文了,问道,第一个“盼望着”是什么意思呢?那么第二个“盼望着”又是什么意思呢?“东风来了”是什么意思?“春天的脚步近了”又是什么意思?这样提问岂不是文章有多少句话就可以提多少个问题吗?
三是练习式教学法。即整节课做练习、做考卷,教师不加指导,不加点拨,放任自流,亦称“满堂练”教学法。这样的“满堂练”实际上是“满堂灌”。因为题目是做不完的,不加选择,不进行有针对性有指导性的练,是一种盲目的练,是一种轻重不分的练,忽略教师的指导作用。
上述三种,一言以蔽之,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满堂讲”、“满堂问”、“满堂练”成为普遍存在的倾向。如此教学,何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课堂教学低效现状的原因分析
1、课堂教学任务的封闭、单极化原因分析
产生以上种种现象的原因虽然很复杂:有对教材作用的错误认识,有对“读写结合”的浅表
4. 高中语文小说阅读考点梳理!
小说也是高考文学作品阅读的重点考查文体,古典小说、现代小说、短篇小说或长篇小说(节选)都是考查的范围。
高考重点考查考生对小说的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能力,从小说的人物形象、情节主题、语言内涵、表达技巧等方面设题。同时,注意考查考生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鼓励考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丰富意蕴,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和创意性的解读。
1.体察小说人物
体察人物形象可以从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细节等角度审视,也可以将其放在具体的环境、情节里审视,还可以从文中其他人物或者作者评价的角度去审视。【典型例题】结合作品,请简要分析“母亲”这一人物形象。 (2008年高考广东卷)【相关文段】
我总忘不了小船送来的那天。父亲并没有显示出什么特别的神情。他像往常一样戴上帽子,对我们说了一声再见,没带食物,也没拿别的什么。我原以为母亲会大吵大闹,但她没有。脸色苍白,从头到尾她只说了一句话:“如果你出去,就呆在外面,永远别回来。”
……
人们一致认为,对于父亲而言,食物是一个大问题,他一定会离开大河,回到家中。
他们可是大错特错了。父亲有一个秘密的补给来源,那就是我。我每天偷了食物带给他。后来我惊异地发现,母亲知道我做的一切,而且总是把食物放在我轻易就能偷到的地方。她怀有很多不曾流露的情感。
(若昂·吉马朗埃斯·罗萨河《第三条岸》)
【解题指导】分析人物要注意人物性格的不同的侧面,这就需要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审视人物。这里作者将“母亲”放在“父亲”故事的主线上展示她的个性,我们可以看到,“母亲”对待“父亲”的行为态度,“语言”与“行为”上是有所不同,这正好反映了她性格的不同侧面。
【参考答案】母亲是一个善良勤劳想过幸福生活但又守旧的家庭妇女。她对父亲的理想不理解,不支持,知道父亲的行动后,她只有一句“如果你出去,就呆在外面,永远别回来。”对于父亲的举动,她觉得羞辱。但对父亲,她虽不理解,在物质方面是支持的,把食物放在“我”很容易偷到的地方。可见她是一个善良勤劳想过幸福生活但又守旧的家庭妇女。
2.分析小说主题
小说主题的分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从人物入手:①主要人物是谁?②主要人物具有怎样的品质,作者对其有何评价?③人物之间的关系(映衬、对比、冲突),为什么这样安排?如2008年高考江苏卷小说题为“侯银匠”,说明他是小说的主人公。小说写了侯银匠一家人的生活,表达了社会下层人物的普通生活和深厚的亲情,表现他的勤劳、精细,还有内心的寂寞、凄苦,这便是小说的主题。根据选材为主题服务的原则,总体上我们可以说,写侯菊的笔墨,也是为了写侯银匠(用映衬、烘托之法),也是为了突出主题。
(2)从情节入手:从情节透视人物命运、作者情感倾向等,进而探究小说的主题。
(3)从时代背景入手,如分析《阿Q正传》、《风波》等小说的主题,都要将其置于辛亥革命失败这一大的背景下来思考。
(4)从描写手法切入,即从小说对比、象征、细节描写等艺术手法入手探究主题。如孙犁的小说《嘱咐》写水生嫂送水生的冰床在水淀上飞行和太阳光冲开浓雾的情景,就不仅充满诗情画意,而且象征着人民解放事业的飞速发展、分离的暂时性和胜利的必然性。
3.理解小说情节
理解小说情节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把握情节的发展阶段:发生、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2)把握情节的意义,透视情节表达的思想本质。
(3)把握情节安排上的特点、艺术构思的巧妙(伏笔、照应,悬念,巧合,误会,陡转,抑扬)。
(4)分析某一情节在人物塑造、故事发展、表达主题等方面的作用。解答“情节作用”类的题目,思路有三:
一是考虑某个情节与全文中相关情节的关系。如,这道题题干对思考点进行了明确的限定,即“对全文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显然要求思考第二段的情节与下文的关系,并能从这个关系中悟出作者安排情节的匠心。如小说《侯银匠》第二段就表达手法而言属于概述,就全文情节展开而言起交待(铺垫)作用。小说后面的情节写侯银匠如何爱女儿,女儿怎样聪明能干,都有据可依。这也是小说的常见技巧之一。
二是考虑情节与主题的关系。如《骆驼祥子》中暴雨狂泻,道路迷茫,“半死半活”的祥子,“低着头一步一步的往前拽”的情节,反映了旧社会人力车夫的凄苦生活、悲惨命运。
三是考虑情节与人物性格的关系。如《水浒传》写武松打虎,多次提到哨棒,给读者以武松会依仗哨棒打虎的印象,接着安排哨棒打断,手中的一半也被武松扔在一边,两手揪住老虎头皮,按在地上,提起铁般拳头,打得老虎眼、口、鼻、耳四窍流血的情节,有力地彰显了武松徒手打虎的英雄本色。
4.学会创意解读
鉴于高考是一种选拔性的考试,即便是探究题,也会在给学生选择机会的同时,对回答问题的角度、思考范围等进行适当的限制。解答这类试题,考生应该在题干中选择适合自己的角度,这样更有利于实现有创意的解读。
【典型例题】小说描写了警察吉米和通缉犯鲍勃“二十年以后”赴约的故事,在“情与法”的冲突中,两个人都面临艰难的抉择。有人说鲍勃值得同情,有人说他罪有应得;有人说吉米忠于职守,有人说他背叛了友谊。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
5. 高分急求 高中语文篇目文言常识整理
第二册复习笔记
1、《老王》作者杨绛,散文集《干校六记》,长篇小说《洗澡》,译著《堂吉诃德》。先生钱钟书,代表作《围城》。
2、肖复兴《小溪巴赫》
3、卡夫卡《变形记》,奥地利小说家,被誉为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孤独三步曲《审判》《城堡》《美国》。
4、《阿房宫赋》杜牧,字牧之,世称杜樊川。杜牧诗文兼擅,是晚唐著名作家。他的散文以议论见长,气势纵横,敢于论列军国大事,指陈时弊,具有较强的现实性,继承了韩、柳派古文家的优良传统。他的诗意境清新,风格豪健俊爽,在晚唐轻浮艳丽的文坛上独树一帜。后人因称他为“小杜”,以继杜甫;又因和李商隐齐名,被称为“小李杜”。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后人称他“樊川先生”。
赋是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文体。 赋这种形式,讲求字句的整齐和声调的和谐,描写事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而于结尾部分往往发一点议论,以寄托讽喻之意。赋大体上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等几个发展阶段。在晚唐时的古文运动的影响下,赋又发展为“文赋”,它句式参差,押韵比较随便,重视清新流畅,杜牧的《阿房宫赋》就是一篇文赋。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5、《黄州快哉亭记》
苏辙,字子由,晚年因为隐居于颖水之滨,故自号颖滨遗老,读书学禅以终,谥号文定。其文平稳朴实,亦如其人,作品集名为《栾城集》,人生观深受其父兄影响,与其父苏洵、其兄苏轼,合称三苏,皆为唐宋散文八大家。苏辙被贬官的原因是他用自己的官爵为遭贬官的苏轼赎罪,因而遭到了贬官。
“记”的文体特点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事、写景、状物。“记”一般是采用记叙与议论相结合的手法。
(1)亭台楼阁名胜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2)山水游记: 《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小石潭记》
(3)杂物书画记:《核舟记》
6、《项脊轩志》
归有光(1507~1571年),字熙甫,明朝昆山人,著名散文家。作者自幼苦读,但考试不利,35岁才中举,后8次考进士落第,于是迁居到嘉定(今上海市)安亭江上,讲学20余年,学生颇多,称之为“震川先生”。
志,记也,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
7、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白衣卿相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北宋词人,婉约派创始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8、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享年67岁,南宋词人。字幼安,别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汉族人。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9、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张耒、晁补之、 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诗与苏轼并称“苏黄”。
10、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代表作《蜀道难》、《行路难》、《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吟”,本指吟咏,即作诗。以后作为一种诗体的名称,即乐府诗这的一种体裁。“留别”,是临行前留下这首诗向朋友话别的意思。所以整个题目的意思就是用梦游天姥的诗向朋友话别。梦游是借“别”表明自己的态度与意向是真。
旧诗分“古体”和“近体”,始于唐朝。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称为古体诗。后来人们袭用唐人的说法。《梦游天姥吟留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是古体诗。
11、《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又名《孔雀东南飞》,全诗357句,1785字,沈归愚称其为“古今第一首长诗”,因此它也被称为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后人把《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辞》及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其中前两者又被称为“乐府双璧”。
乐府诗是指一种合乐的古诗,因传自乐府官署而得名。乐府原为汉武帝刘彻设置的音乐机关,专事制作乐章并采集整理各地民间俗乐和歌辞,分别用于朝廷典礼和宴会上演唱。这些乐章、歌辞,后来就叫“乐府诗”,成为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而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乐府诗的范围逐渐扩大,一些虽未合乐而袭用古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体裁的作品,也统称为乐府。
12、王维《终南山》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3、杜甫《登楼》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人称“诗圣”。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三吏”、“三别”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杰作。“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春望》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
昔闻洞庭湖,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登岳阳楼》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旅夜抒怀》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绝句四首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戏为六绝句》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蜀相》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相》
14、陆游《书愤》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一生著述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种存世,存诗9000多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5、王昌龄《从军行》
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一著名诗人,当时即名重一时,被称为“诗家夫子王江宁”。
以高适、岑参与王昌龄为主的边塞诗派,是浪漫主义中的一个重要流派。他们的边塞之作,表现了驰骋沙场、建立功勋的英雄壮志,抒发了慷慨从戎、抗敌御侮的爱国思想,还描写了西北边强奇异壮丽的景色。同时也反映了征夫思妇的幽怨和战士的艰苦,各民族之间、将军和士卒之间的矛盾。边塞诗反映了这个时代中有关战争各方面的现实,产生了许多优秀杰出的诗篇。王昌龄的边塞诗充分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另外还深深蕴含了诗人对下层人民的人文关怀,体现了诗人扩大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城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闺怨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16、卢纶《塞下曲》
卢纶,唐大历十才子之一,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济县)人。
塞下曲四首之二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塞下曲四首之三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其余私下给你
6. 高中语文必修课本字音整理
高中语文必修三基础知识复习
现代文复习
一、根据拼音写汉字
第一单元
chì(敕)造 tá(檀)木 cuán(攒)聚(钱) 积zǎn(攒) 赤金盘chī(螭)yīngluò(璎珞)圈
kèn(裉)袄 lài(癞)头 dí(嫡)亲 翠wò(幄) 金wěi(蜼)彝 biàn(便)宜行事
zàn(錾)银 fǔfú(黼黻) 老mómó(嬷嬷) shù(漱)盂 měngdǒng(懵懂)
bèi(惫)懒 chēn(瞋目) píncù(颦蹙) niè(孽)障 皮náng(囊) 笑yè(靥)
guàn(盥)洗 金chuàn(钏) fù(阜)盛 wǎn(绾)发 内wéi(帏) cǔn(忖)度
朱tà(拓) 手zhuó(镯) 瘦xuē(削) xiāo(削)面 chóu(踌)躇(踌蹰) 宫tāo(绦)
miù(谬)论 形hài(骸) 醉xūnxūn (醺醺) xùn(驯)服 shàn(讪)笑 yǎotiǎo(窈窕)
xīn (歆)慕 lǐ(醴)酪 (pánshān) (蹒跚) 炮luò(烙) zhuìzhuì(惴惴)不安
背qí(鳍) nǎng(攮) gā(嘎)吱 邮chuō(戳) qiào(撬)开 雪qiāo(橇)
zuàn(攥)紧 编zuǎn(纂) cuàn(篡)权 sǔn(榫)头 qīng(鲭)鲨
第四单元
默qì(契) 提纲qiè(挈)领 qiè(锲)而不舍 咀jué(嚼) jiáo(嚼)舌 倒jiào(嚼)
yuán(羱)羊 tuǒ(椭)圆 撒手人huán(寰) lán阑珊 斑lán(斓) 畏xǐ(葸)
yān(湮)没 guō(聒)噪 (脊)椎jǐ 装(卸)xiè 防(御)yù 广(袤)mào
(璀璨)cuǐcàn 晕(眩)xuàn 脚(踝)huái 镶(嵌)qiàn 磅(礴)bó (褶)皱zhě
铁(杵)chǔ (忤)wǔ逆 狰(狞)níng 杜(撰)zhuàn (湮)yān没
第一、三单元
一、根据拼音写汉字
绣tà (闼) 汗cén(涔涔) qiāng(戕)害 残gēng(羹)冷zhì(炙) 国cuì(粹)
cuàn(篡)夺 万恶不shè(赦) 羽扇guān(纶)巾 qiáng(樯)橹
二、给加点字注音
嫡亲(dí ) 当垆(lú ) 临邛(qióng) 隅头(yú) 孛老(bó) 孱头(càn )
变徵(zhǐ) 刬的(chǎn) 鳏寡(guān) 徘徊(pái) 捻断(niǎn) 浣纱(huàn)
恓惶(xī) 祗候(zhī) 盗跖(zhí) 瀽水(jiǎn) 罪愆(qiān) 蟊贼(máo)
冠冕(guān)(miǎn) 戕害(qiāng) 脍(kuài)炙人口 国玺(xǐ)
7. 急求…!谁有高中语文课本中所有小说人物形象的整理,谢谢各位朋友!
小说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塑造并刻画有血有肉的、独具个性特色而又有一定社会普遍意义的人物形象。现行高中语文教材选编了不少古今中外的小说作品,就课本人选的
8. 高中语文全6册整理
重点篇目概述
《跨越百年的美丽》(作者、主要人物、百年、美丽、写法)
作者:梁衡
文章主人公:居里夫人
百年:1998年是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发现放射性元素镭一百周年。
美丽:“跨越百年的美丽”不仅是指居里夫人美丽的容貌,也不光是她伟大的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是她的科学精神——对科学执著追求,为科学奉献终身,以及淡泊名利。
结构与写法:倒叙 和侧面描写(男学生们为了能更多地看她一眼,或有幸凑上去说几句话,常常挤在教室外的走廊里。她的女友甚至不得不用伞柄赶走这些追慕者。 )
《合欢树》(作者、线索、写法)
作者:史铁生
线索:合欢树
故事梗概:作者以合欢树为线索,回忆了母亲为治疗“我”瘫痪的腿奔波,以及对我的写作理想的支持和帮助,母亲去世后,“我”几次探访老家,母亲当年种下的合欢树苗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
写法:借物抒情的手法。合欢树象征了作者的经历,也有着同样顽强的生命力,同时,还象征着母爱。
《最后的常春藤叶》(作者、主题、线索、写法)
作者:欧•亨利(美国)
世界三大小说家:契诃夫、莫泊桑、欧•亨利
主题:《最后的常春藤叶》讲述了老画家贝尔曼为了鼓励贫病交加的青年画家顽强地活下去,在风雨之夜挣扎着往墙上画了一片永不凋零的常春藤叶。他为绘制这杰作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青年画家却因此获得勇气而活了下来。歌颂了艺术家之间相濡以沫的友谊和苍凉人生中那种崇高的艺术家品格——舍己救人。
线索:常春藤叶 写作顺序:时间顺序
写法:1、欧•亨利式结尾 :故事的结尾出人意料却又合情合理。2、反衬:人物外貌与心灵之间的反差: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爱讲大话(杰作),牢骚满腹 ——舍己救人。
《邂逅霍金》(作者、写法、情感)
作者:葛剑雄
写法:侧面描写(以作者的眼光写对霍金的情感)心理描写细腻
情感变化:写我与霍金相遇时的敬仰、震惊、凝视、沉思这一心理变化。
《一碗阳春面》(作者、主要人物、线索与情感)
作者:栗良平
主要人物:一家三口(母子三人)次要人物(面店老板夫妇)
线索:阳春面
开端:第一年母子三人合吃一碗阳春面(设置悬念);
发展:第二年母子三人合吃一碗阳春面、第三年母子三人吃两碗阳春面、面馆的等待;高潮和结局:十四年后母子三人再次来到面馆吃三碗阳春面。
情感:以一碗阳春面为贯穿全文始末的线索,使其具有了团结、不屈、向上、奋争等多种美好的含义。
重点篇目概述
《老王》(作者、写法、情感)
作者:杨绛
写法:片段组合(送冰车费减半;送医问钱够否;送鸡蛋香油)
情感:对人性中善良的肯定与呼唤,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以及自己不能平等对待老王的愧怍之情。
文眼:那是一个多吃多占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项链》(作者、线索、主要人物、写法)
作者:莫泊桑(法国)
线索:项链(借、戴、丢、找、赔、知真相)
主要人物:玛蒂尔德夫人
写法:留白艺术 伏笔艺术
主题:文章以项链为线索,通过对马蒂尔德夫人借项链、失项链、赔项链、知真相等一系列事件的描述,揭示了在以金钱为中心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对高贵、奢华生活的追求与渴望,以及资本主义社会把女性视为玩物的思想对人们的毒害。
《回忆鲁迅先生》(作者、写法、情感)
作者:萧红
写法:生活细节描写
情感:我们看到了一个更生活化更真实可亲的鲁迅,体会到了鲁迅先生有着“普通”的一面:他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审美观,可以和年轻人开童心未泯的玩笑,同时也可以享受亲情,享受天伦之乐。
鲁迅的“笑”:神态描写(鲁迅的笑)
①“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寥寥几笔,一个乐观爽朗、平易近人、坦诚真诚的形象便跃然纸上,令人印象深刻
②笑声冲下楼梯来——明朗、可亲可爱、与普通人一样
③鲁迅转身坐在躺椅上自己笑起来——和萧红几乎天天见面还说这样的话,是在开玩笑,幽默,透着风趣,像个孩子,有着普通人的普通心。
《小溪巴赫》(作者、小溪寓意、写法)
作者:肖复兴
小溪寓意:既象征巴赫音乐的特色:有着匀称、安详、恬静、圣洁和旷日持久的美。 又象征巴赫的品格:小溪永远清澈(清静圣洁),小溪从不张扬(本性安详),小溪穿行于山道林莽之中(不畏艰难),小溪一路跳动着一直奔流到海(目标执著,持久地令人感动)。
写法:通篇运用比喻手法——作者用小溪作比喻来写巴赫,使巴赫音乐的价值以及他的高尚品质都得到了形象生动的展现,使作品闪耀着动人的艺术感染力。用巴赫的音乐来展现他的品格,也最具有说服力。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作者、马克思的贡献)
悼词
作者:恩格斯
马克思的贡献:政治家——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和剩余价值规律;科学家——数学;革命家——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 。
艺术特色:
1、类比手法——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 。
2、语言方面:①严密性逻辑性,如关联词的运用(限制性作用、上下前后的关联) ②丰富的情感色彩,如修辞讳饰: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为了忘却的纪念 》(作者、五烈士、情感)
作者:鲁迅
左联五烈士:白莽、柔石(迂)、冯铿、胡也频、李伟森。
情感:本文既深情地颂扬了革命青年的革命精神与人品,又有力地控诉了反动派屠杀人民的罪行,同时还抒发了作者怀念烈士、憎爱分明、坚信革命一定胜利的思想感情。
《哦,香雪》(作者、象征手法)
作者:铁凝
象征手法:象征手法—— 铅笔盒、火车、大山(是文化和知识,现代文明,封闭传统的象征);
对比手法——台儿沟通火车前后的比较
前:吃过晚饭后就钻被窝。静得那样深沉、真切,好像在默默地向大山诉说着自己的虔诚;
后:姑娘们刚把晚饭端上桌就慌了神,心不在焉地胡乱吃几口,扔下碗就开始梳妆打扮,按照自己的心思,刻意斟酌了服饰和容貌后,就朝村口火车经过的地方跑,香雪总是第一个出门,凤娇是第二。
细节
《变形记》(作者、流派、寓意)
作者:卡夫卡,奥地利作家。
流派: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荒诞派鼻祖。
寓意:本文卡夫卡描述了小职员格里高尔•萨姆沙突然变成一只使家人都厌恶的大甲虫的荒诞情节,生动而深刻地再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父母妹妹)的冷漠。作者描写这种人情反差,揭示了当时社会生活对人的异化,致使亲情淡薄,人性扭曲,具有强烈的批判性。
《我有一个梦想》
作者:马丁•路德•金
梦想是平等
演讲辞的特点:
内容上:针对性、启发性、感染力
语言上:句式整齐或骈散结合;善用短句、呼唤语等、运用排比、反复、对偶、反问等多种修辞
9. 求上海新教材高中语文课本加点词整理 要求:通假字 古今异义 重点词分开 有文学常识最好 没有也可
高中通假现象汇总(重复出现的选第一次出现的语句)
原句 通假现象 所在课文、学期
早缫而绪 而:通“尔”,你们 《种树郭橐驼传》高一上
昂其直 直:通“值”价钱 《促织》 高一上
手裁举 裁:通“才” 《促织》 高一上
翼日进宰 翼:同“翌” 《促织》 高一上
缦立远视 缦:通“慢”,久立 《阿房宫赋》 高一下
苒苒物华休 苒苒:同“荏苒” 《八声甘州》 高一下
终老不复取 取:同“娶”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高一下
吾今且报府 报:同“赴”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高一下
箱帘六七十 帘:同“奁”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高一下
蒲苇纫如丝 纫:同“韧”,柔软而又坚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高一下
奄奄黄昏后 奄奄:同“晻晻”,暗沉沉的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高一下
列缺霹雳 列:通“裂”,分裂 《梦游天姥吟留别》 高一下
须行即骑访名山 须:通“需” 《梦游天姥吟留别》 高一下
心不地则物不必载 必:通“毕”,尽,完全 《诸子喻山水》高二上
明主不厌人 厌:同“餍”,满足 《诸子喻山水》 高二上
知者乐水 知:通“智” 《诸子喻山水》 高二上
源泉混混 混混:同“滚滚” 《诸子喻山水》 高二上
是之取尔 尔:同“耳” 《诸子喻山水》 高二上
正善治 正:通“政” 《诸子喻山水》 高二上
不辩牛马 辩:通“辨”辨认 《秋水》 高二上
拘于虚 虚:同“墟”,所居之所 《秋水》高二上
人卒九州 卒:通“萃”,聚集 《秋水》 高二上
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 豪:通“毫”,动物身上的细毛 《秋水》 高二上
举酒属客 属:通“嘱”,劝人喝酒 《前赤壁赋》高二上
冯虚御风 冯:通“凭”乘 《前赤壁赋》 高二上
官吏每 每:同“们” 《窦娥冤》 高二上
可予不? 不:同“否” 《廉颇蔺相如列传》高二下
拜送书于庭 庭:同“廷”国君听政的朝堂 《廉颇蔺相如列传》高二下
召有司案图 案:同“按”审查,察看 《廉颇蔺相如列传》高二下
设九宾于廷 宾:同“傧”迎宾赞礼的官员 《廉颇蔺相如列传》高二下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 缪:同“穆” 《廉颇蔺相如列传》高二下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孰:同“熟”仔细 《廉颇蔺相如列传》高二下
请奉盆缻秦王 缻:同“缶”盛酒浆的瓦器 《廉颇蔺相如列传》高二下
振之以威怒 振:通“震”威吓 《谏太宗十思疏》 高二下
顾反 反:同“返” 《新序》二则 高二下
酒酤于市 酤:通“沽”,买酒 《训俭示康》 高二下
外连衡而斗诸侯 连衡:“连横” 《过秦论》 高二下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从:通“纵”合纵 《过秦论》 高二下
赢粮而景从 景:同“影”像影子一样 《过秦论》 高二下
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传授 《师说》 高二下
南声函胡 函胡:同“含糊”重浊而模糊 《石钟山记》高二下
至莫夜月明 莫:通“暮”晚上 《石钟山记》 高二下
輮以为轮 輮:通“煣”使……弯曲 《劝学》 高二下
虽有槁暴 有:通“又” 《劝学》 高二下
君子生非异也 生:通“性”资质,禀赋 《劝学》 高二
田园将芜,胡不归 胡:同“何”为什么 《归去来兮辞》 高三上
景翳翳以将入 景:同“影”日光 《归去来兮辞》 高三上
夙遭闵凶 闵:通“悯”,可忧患的事 《陈情表》 高三上
零丁孤苦 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陈情表》 高三上
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辟:同“避” 《秦晋崤之战》高三上
以间敝邑 间:通“闲”,休息 《秦晋崤之战》高三上
堕军实而长寇雠 堕:同“隳”,损害,毁坏 《秦晋崤之战》高三上
不以累臣衅鼓 累:同“缧”捆绑犯人的绳子 《秦晋崤之战》高三上
乡师而哭 乡:同“向”面向 《秦晋崤之战》高三上
距关,毋内诸侯 距:通“拒”把守 《鸿门宴》 高三上
距关,毋内诸侯 内:“纳”接纳、使进入 《鸿门宴》高三上
要项伯 要:通“邀”,邀请 《鸿门宴》 高三上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通“背” 《鸿门宴》 高三上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蚤:通“早” 《鸿门宴》 高三上
令将军与臣有郤 郤:通“隙”隔阂,嫌怨 《鸿门宴》 高三上
驰召毉 毉,同“医” 《苏武传》高三上
女为人臣子 女:通“汝”你 《苏武传》高三上
畔主背亲 畔:通“叛”背叛 《苏武传》高三上
与旃毛并咽之 旃:通“毡”一种毛织物 《苏武传》高三上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去:通“弆”收藏 《苏武传》高三上
前以降及物故 以:通“已”已经 《苏武传》高三上
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通“避”逃避 《孟子》二章 高三下
嘑尔而与之 嘑尔:同“呼尔”吆喝的样子 《孟子》高三下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通“德”感谢恩惠 《孟子》 高三下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与:通“欤” 《孟子》 高三下
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通“向”,从前,过去 《孟子》 高三下
无若宋人然 无:通“毋”,不要 《孟子》 高三下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闵:同“悯”,忧虑担心 《孟子》高三下
操吴戈兮被犀甲 被:通“披”,穿 《国殇》 高三下
霾两轮兮击鸣鼓 霾:同“埋” 《国殇》 高三下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以:通“已”,止 《侍坐》 高三下
趣舍万殊 趣:通“趋”往,取 《兰亭集序》 高三下
亦由今之视昔 由:通“犹”好像 《兰亭集序》 高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