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年级语文 > 高中语文诗词鉴赏

高中语文诗词鉴赏

发布时间:2020-12-17 06:23:12

A.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

1、读懂诗抄歌

(1)用关注“标题、意象、注释、情思语、即时诗人”的办法读诗歌,并快速判明诗歌类别——写景或者写物或者写人,根据相应类别诗歌的特点进行解读。

(2)关注诗歌的艺术手法(内容上的描写手法、主题上的抒情手法、语言上的修辞手法和结构上的结构手法)

2、审读问题

(1)勾画题干(问题要求的——概括、分析、简析、赏析,问题范围——全诗、第几联、上片等等,问题对象——情感、意境、形象、艺术手法等等),明确问题要求。

(2)根据问题要求和对象,弄清楚题型,按照题型的基本模式与步骤组织答案素材。

3、科学答题

(1)按照题型与相应步骤答题。

(2)一般,题目问什么先答什么,先问什么先答什么。

(3)注意使用术语,每一点均先观点后阐释。

(4)分点作答,分条陈述。合并相同点。

(5)语言简洁明了,不写可有可无的字词句。

特别提醒:答题中请随时保持对诗歌类别意识的重视与运用,随时关注诗歌中的即时诗人。

B. 关于高中语文诗歌鉴赏

一、诗歌鉴赏考前叮咛

1,拿到试题,先读题目,尽力挖掘题目内涵。如近五年高考真题题目《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残春旅舍》《含山店梦觉》《宿渔家》《思远人》《春日秦国怀古》等等,题目都有一定的内涵,要把握。

2,读完题目,看作者,所谓知人论世,如果有作者的相关注释就更好了。弄清诗人擅长的题材,边塞或田园山水等等;弄清诗人所处的时代,如初唐盛唐中唐晚唐还是北宋南宋。通过理解作者,大体把握诗歌背景。比如高考真题中岑参、韩偓、韦庄、周朴、周邦彦都有较为详细的注释,做题时一定要予以高度关注。

3,读完作者看注释,勾画出注释值得关注的重点字词,在答题的时候予以使用。如高考真题中关于地点、时间的说明,以及作者生平遭际的大概阐释,这些都是要紧的话。总之,提前把注释看了,对把握诗篇大有益处。

4,看完注释看题干,总共就两道题,分析近五年高考真题,主要立足表现手法和情感态度,所以,对诗歌鉴赏四大板块的关键术语一定要心知肚明。另外,要把题干结构划分透彻,看一共是几问,按要求,有步骤地答题。往往第一问都是问“什么样的情感”“什么方法表现”“什么作用”等等,答题时先要总说是什么,而且最好用形而上的四字词来回答。然后再结合诗句予以分析。总之,一定要注意答题的策略,认准答题点,看清楚人家问的是什么,切中要害,而不是想当然乱写一气。

5,看完题干就开始仔细阅读诗篇。先看体裁,是诗词还是曲,是古体还是近体,是律诗是绝句。要弄清楚绝句共四句,律诗共八句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词分上片下片,弄清楚过片是指哪句,千万不要在基础知识方面弄混淆了。再看题材,是羁旅思乡,是咏史怀古,是山水田园,是送别怀人,是咏物言志,是爱情闺怨,是边塞征战,是政治讽喻……各种题材有各自不同的内容和情感。第三结合考题仔细研究诗句。从首句开始,勾画名词意象,勾画动词形容词等表示氛围环境的词,勾画表明情感的词,揣摩诗人的意思。直到把整首诗篇看完。文似看山不喜平,一首诗的情感往往是波澜起伏的,要予以全面把握。

6,读完诗篇,开始下笔答题。在二卷上书写之前最好在草稿纸上构思一下,把答题结构设计一下,把术语要点再总结一下。之后开始书写,一定要书写工整,逻辑尽量清楚。如果可以分点作答,就尽量标示出小一小二。

二、诗歌鉴赏考查要点再概括

诗歌鉴赏所考查的内容包含四大板块:诗歌意象、诗歌语言、诗歌表达技巧、诗歌情感态度。下面分别说一下。

1,意象类。意象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要明白意象是什么,往往是形而下的具体的;要看意象有什么特点,往往是诗句中的形容词动词予以说明;要明白意象有什么意义作用。

2,,语言类。无论是炼字还是炼句,还是分析语言风格(清新自然、沉郁顿挫、朴实无华、生动形象、恬淡幽美……),都要注意答题步骤。一般是解释字义,描绘图景,表明手法,说明作用。

(意象、字句的作用往往是:交代时间地点环境;为人物的出场塑造背景;营造了……氛围、渲染了……气氛;表达了……情感;线索,串联全文等等)

3,表达技巧类。分四大板块: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结构技巧。

表达方式主要考抒情和描写。抒情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典抒情)。描写主要考正面侧面,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感官角度的视听嗅,观察角度的俯仰,观察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传神的白描等等。要明白各自的作用,答题时候务必有的写。

修辞手法主要考查比喻、拟人、夸张、用典、借代等,偶尔考排比、对比、反复、设问、反问、对偶、比兴等等。要明白各自的作用,是内容生动形象,化抽象为形象,是语气更加强烈。

表现手法最重要的四点:A 情景关系:触景生情、情景交融、乐景抒哀情 B 对比衬托烘托渲染:具体看诗句内容来分析 C 联想想象虚实相生 D 托物言志 借古讽今 以小见大 。当然还偶尔会考到欲扬先抑,点面结合等等。

结构技巧方面:首先要明白开头和结尾的方式,是以情开篇结尾,还是以景开篇结尾。以情则直抒胸臆,以景则含蓄蕴藉。其次,把握术语:开门见山,开篇点题,总领全篇,引起下文,为后文做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呼应;画龙点睛,卒章显志,升华主旨等等。还有比如说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诗。

总之,技巧题是必考的。一定要准确指出使用了什么表达技巧,然后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4,情感态度类。最爱考的有A 羁旅行役、漂泊无依之愁 B 怀才不遇 报国无门 壮志难酬之仇 C韶华易逝 青春不再之愁 D昔盛今衰 忧时伤世之愁 E 闲适自得 淡泊悠然之情 F 依依惜别 安慰劝勉之情 E 思念家乡 渴望团圆之情

诗歌考查的往往是“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所以,一定要全面回答,分点回答。切记:诗歌鉴赏答题,不要宁缺毋滥,要“宁滥勿缺”,明白老师的意思吧。多写多答,不要十几个字就想把题应付了。端正态度,踏踏实实答题。另外,把标点标清,把字写对,不要犯低级错误,因小失大。

C.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技巧

1、分析意境

解答这一类的题目,首先要能抓住诗中所展现的图景画面,会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能够概括出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的特点,掌握一些鉴赏的词语,如萧瑟悲凉,恬静优美,壮阔雄浑,寂静冷清等。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一定要具体,就是要结合具体的意象或者意境来回答作者为什么高兴或者伤感。

2、分析语言

这种类型题的解题步骤,要能够找到体现语言特点的关键词语,所谓的关键词语,也就是最能表现诗人感情的句子,然后结合语句,具体分析妙处。


3、分析技巧

解答这类题目,首先必须指出,运用了哪一种表现的手法,再结合具体的诗句说明为什么使用的是这样的表现手法,最后要说出这种手法,表达诗人感情的效果。

4、分析主旨

分析主旨往往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涉及的文化常识、生活常识、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和自然现象;某一诗句的大意或内涵;诗人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志向追求、生活经历;⑷时代背景、社会现实。

5、炼字型

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解释该字在句中的语表义和语里义;展开联想和想像,把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句中描摹景象;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评析

D.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 求大神

发安化回望黄州山 张耒①
流落江湖四见春,天恩复与两朱轮②。
几年鱼鸟真相得,从此江山是故人。
碧落已瞻新日月,故园好在旧交亲。
此生已免嘲伧父③,莫避北风京洛尘。
[注] ①安化即安化驿。张耒,“苏门四学士”之一,其诗风与苏轼接近。1097年因朝中党争,被贬黄州;1101年宋徽宗新立,被召回京师,担任太常。此诗写于回京途中。②朱轮:达官贵人所乘之车。③伧父:骂人的话,南朝谓北人为伧父,意即粗野,即今所谓“北方佬”。
8.颔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5分)
9.作者贬谪黄州过着怎样的生活?请结合全诗分析。(6分)

答案:
8(5分)表现诗人回望黄州山时愉快与惆怅交织的复杂情绪。是通过今昔对比来表现的。上句通过追忆几年来与鸟鱼山水相处愉快的往事,以此表现内心的愉悦情绪;下句写承受天恩,得以返回京城,从今往后,与黄州的鸟鱼江山作别,昔日的江山将成为故人,以此来表现内心的惆怅情绪。
【评分说明】
答出“愉快与惆怅交织”,给2分;答出“通过今昔对比来表现的”,给1分。进行简要阐述的,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关于情绪(1分)
答出“愉快”与“惆怅”(留恋)交织亦可。
■关于阐述(4分)
①答出“追忆昔日与鸟鱼山水相处愉快”,给1分;答出“以此表现内心的愉悦”,给1分。
②答出“承受天恩返回京城,,从今往后,与黄州的鸟鱼江山作别,昔日的江山将成为故人”,给1分;答出“以此来表现内心的惆怅(留恋)”,得1分。
9(6分)痛苦与快乐交织的生活。一方面,作者被贬黄州,受人冷落,被人嘲笑为粗野的“北方佬”,生活是痛苦;另一方面,他寄情于山水鱼鸟,从中寻找了心灵的安慰,过着“真相得”、悠闲自在生活,又是快乐的。
【评分说明】
答出“怎样的生活”,给2分;“结合全诗分析”的,给4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关于“生活”(2分)
答出“痛苦或遭人嘲笑”,给1分;答出“快乐或悠闲自在”,给1分;答出“痛苦与快乐交织的生活”,给2分。
■关于“分析”(4分)
①答出作者被贬黄州,受人冷落,被人嘲笑为粗野的“北方佬”的,给2分。
②答出他寄情于山水鱼鸟,从中寻找了心灵的安慰的,过着“真相得”悠闲自在生活,给2分。

E. 怎么学好高中语文诗歌鉴赏

如果你要学的是怎样应付高考,可以看看唐诗宋词的翻译赏析读本;看大概50首,不停反复地看,会让你渐渐感受到其中的一些规则。并且理解其中的一些字词所代表的意象。每个词在古代有特定的意象,掌握了他们就基本能明白诗歌的大意。
答题一般是结合三个方面理解后作答:(具体请参考高中基础知识手册,诗歌篇目)
1.诗歌发生年代及诗人的个人经历及诗歌爱好。(这些在诗歌题目所给出的注解里可以看到,比如爱国的、伤时的、亲朋离别的、壮志未酬的、闲情雅趣的等等)
2.诗歌描绘的意象所表达的是喜还是悲,是直抒胸臆还是借景抒情(有种叫以乐景写哀情的,要特别留意)
3.回答出所用的写作技巧,如修辞手法(夸张、排比、对比等)表现手法(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欲扬先抑、象征、衬托等)
答题技巧:比如问哪个词用得好,一般是答表颜色的词、形容词、动词。
如果你是纯粹想了解诗歌,那么先要学学韵脚的使用,其他的建议高中生暂时不用学太深,高考主要考古诗文,特别是律诗跟绝句。而高一学的现当代诗文比较少,如果喜欢这方面可以先自己根据感受创作诗歌。
诗歌创作是孩子的专利,即使你不会写文章你也可以会写诗,把自己的对生活、学习、朋友、甚至懵懂的爱情用分行的隐晦的文字表达出来,如果读出来别人听不懂但却能感受到你诗歌的主旋律是哀伤还是欣喜,那你就算成功啦。
在成功创作几首诗歌后再回过头来看诗歌,那你就能体会到其中那隐藏的美,有情感的、有用字的、有音乐节奏的美。
诗歌是一个美妙的东西,希望你能爱上它,而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如果要写些鉴赏型文章,遵照上面三点写作,即使是鉴赏现当代诗文应该也不会差到哪去。

F. 推荐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的书,有加分

一:中国古诗词鉴赏与应考指导。
二:买鉴赏资料书,不如培养自己的诗歌性情,先读读一些优秀的现代诗歌,有兴趣了,鉴赏就容易了。仅仅买本参考书学鉴赏技巧,那是治标不治本。

G. 高中语文古诗鉴赏!

小题:这首元曲刻画出一个为功名忙碌奔波直至白发年迈(1分),却始终抑郁潦落、不能施展抱负的失意者形象(2分)。小题2: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西风驿马,落月书灯”,这两句写秋日景物,又有很强的概括性:表明自己一年到头,一天到晚,都是这样辛勤劳碌,但却没有结果。景物描写渲染出一派萧索凄怆的氛围,烘托出主人公的伤心怀抱。②虚实相生。“西风驿马,落月书灯”实写秋景,“青天蜀道难,红叶吴江冷”化用李白《蜀道难》名句,形容自己求取功名的道路艰难,是虚笔。这四句虚实相生,极写作者劳苦奔波却又落寞凄清、无人赏识的凄苦境况。③用典。“钓鱼子陵,思莼季鹰,笑我飘零”,在富春江垂钓的严光(子陵),见秋风起而思故乡莼菜鲈鱼脍的张翰(季鹰),都是历史上敝屣功名富贵的著名“高士”。与他们相比,作者觉得自己热衷功名却落得潦倒失意确实十分可笑。(答出一点给2分,答对两处给5分) 小题1:试题分析:张可久是一个始终沉抑下僚、不能施展抱负的失意者,这首《普天乐·秋怀》就是他自觉岁月销磨而功名难遂的悲叹。这篇作品讲究格律、辞藻,用典较多,文词工巧婉约,颇能体现“小山乐府”的特色。小题2:试题分析:曲子以“普天乐”为词牌,以“秋怀”为题,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作者一种矛盾而彷徨的情绪。此曲一开始就用了一个设问句“为谁忙?莫非命。”道出了作者自怨自艾之情,表面上说命运难改,其实正现出了作者心中的愤愤不平。“西风驿马,落月书灯。青天蜀道难,红叶吴江冷。”反思自己的前半生,诘问自己是否就是在瑟瑟秋风中奔波劳碌的驿马,不然,为何如此孤单寂寞?“西风”、“落月”、“红叶”、“冷”,这几个意象,形象地描绘了作者自己境遇的不幸,以一派凄伧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的伤心失意。“驿马”代指奔途,“书灯”暗示潜心学问,一年到头,日夜辛劳,孜孜以求,得到的却如李白、催明信所云,获取功名是“青天蜀道难”和“枫落吴江冷”的下场。后两句以“两字功名”开题自嘲,自甘飘零。无所适从,依违两难。以“笑“字转折,列举了子陵富江垂钓和季鹰思故乡莼菜的故事,显示出否定的态度,引人遐想。

H. 高中语文古诗鉴赏详细答题技巧

1、答题总则:仔细审题,根据题目要求,问什么,答什么。
基本规律:1、如果问“写了什么”,则必答内容(可翻译后概括)。
2、如果问“怎样写”,则必答手法和内容(即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顺便还可以答这样写的效果和作者情感)。
3、如果问“作用(效果或好处)怎样”,则必答手法、内容、作用、情感(注意:先答有什么作用、效果或好处,接着答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这样才完整,不至于无谓失分)。
4、如果问“为什么这样写”,则必答内容(即原因,可从诗句中概括,往往是对表现诗的主旨的作用,要注意“知人论世”),还要从结构上回答(即在结构上的作用)。
5、如果题目要你“简析”,则可按2的方式回答。
二、熟悉并分清古典诗歌的类别(从内容角度划分)。熟悉以后,可以快速推断出诗歌的内容,以及常用什么手法。譬如:
1、写景抒情类。如山水田园诗,这类诗,内容当然是写所见所闻的自然景物,手法常从修辞角度和抒情方式角度考查。
2、即事感怀类。如送别、登高等,这类诗,不外乎即景生情,睹物思人,即事有感,譬如惜花、伤春、悲秋等等,手法多样。
3、咏物言志类。如咏物诗,则托物抒情、托物言志(总说),怀才不遇、坚贞不屈、孤芳自赏、洁身自好、积极进取、孤傲高洁、不流于俗、不同流合污等等(思想内容),象征、比喻、拟人、对比、衬托、双关、比兴等等(表现手法)。
4、怀古咏史类。这类诗,则怀古伤今、怀古伤己、借古讽今(总说),昔盛今衰、物是人非、忧国忧民、壮志未酬(思想内容)、用典、联想、对比、衬托、扬抑、讽刺(表现手法)。
5、边塞征战类。这类诗,多着意于绝域风物的描写,以抒写军旅之苦辛、戍卒之离思乡情或表现将士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形成“英雄气概兼儿女心肠”的创作模式,但也有例外。喜用术语:豪迈、慷慨激昂、建功立业、保家卫国、奋勇杀敌、不怕牺牲、生活凄苦、思乡思亲、报国无门、归家无望、苟且偷安、连年征战、穷兵黩武、悲愤、哀痛、愤懑等等(思想内容),烘托、渲染、对比、双关、讽刺等等(表现手法)。
三、明了考查诗歌的几个角度:语言分析、形象分析、评价写作技巧和风格、评价思想内容。
四、读懂诗歌的主要途径:从题目入手、从作者及时代入手(知人论世)、从试题提供的注解入手,然后结合诗歌的类别(见上文)、常见意象的文化内涵进行推断。
五、常见题型的回答要点。
1、语言的考查。(多是分析“诗眼”的题目)
设问的方式及答题角度和步骤:
(1)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风格)?或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
解析:这种问题是就整首诗而言,因此记住常用术语就可无往而不胜。如:用语清新、雅致,不落俗套;平淡质朴(朴素自然),全用白描,不加修饰,返璞归真;凝练简洁,绚丽多彩;委婉含蓄,清静幽深;清新明快,如行云流水;雄伟奇特,慷慨悲壮;使用叠字叠词叠句,生动形象,具有音乐美、修辞美等等。注意:答题时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才能少扣分。
(2)找出这首诗的“诗眼”,或找出用得最传神的实词(虚词)并分析其好处。
解析:答题步骤——先找出此词,肯定其用得好,然后结合诗句解释其表面和深层含义(即这个词描绘出了什么景象或展现了什么画面或意境),最后答使用它产生了什么效果以及表达了什么感情或感受。“效果”常用评价语可参见上文的解析,譬如:运用动词、形容词的作用或效果是准确、生动、贴切;数量词、副词往往是起强调或使文气更贯通的作用;叠词往往是增强语言韵律感或强调作用;颜色词可以渲染气氛,增加画面感、色彩感,表达心情。
(3)诗中的某个字(句)为什么用得好。(同上,只是略去第一步)
(4)诗中的某字换成别的字好不好。(属比较异同类题,同上,稍有区别,一定要答出“好在哪里”或“不好”在哪里)
(5)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解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答题步骤:一从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二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如开头则统领全诗,结尾则总括全诗,贯穿全诗则是全诗情线物线。
2、形象(意象)或意境的考查。客观存在着的事物、景色、人物均能成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设问的方式及答题角度和步骤:
(1)这首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艺术形象?请具体分析。(这是从整体上考)
解析:艺术形象主要有——豪放洒脱,忧国忧民、青衫泪湿,归隐田园、钟情山水的隐士,爱惜人才,儿女情长,为国戍边的征人,四处漂泊的游子,品行正直、高洁的志士等。回答时,第一步,从上挑选一个(如果找不到,请自己概括),这是概述;然后结合诗句挑出描写形象的词语具体解说即可。以上是人物形象,如果是“物”的形象,答题时,先找出有关诗句,接着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再结合主旨分析究竟比喻或象征了什么形象。
(2)此诗写了哪些意象(景物),构成了什么意境?具体分析意境是怎样构成的。
解析:第一问简单,从诗句中找出即可,注意找完整,不能抄诗句。第二问,请积累意境常用词——雄浑壮阔,高远辽阔,雄浑壮丽,宏阔苍凉;孤寂冷清,萧瑟凄凉,冷寂荒凉,清冷寥落;恬静优美,幽美宁谧,自然和谐,细腻朦胧;热烈高亢,繁丽奇幻,绚丽热烈等。
第三问的格式是此诗通过描写哪些景物,渲染了什么环境气氛,映衬了什么心情,此三方面缺一不可。
3、写作或者表达技巧(特色)的考查。
设问的方式及答题角度和步骤:
(1)问:此诗或某两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有时问的委婉一点,如,此诗或某两句是怎样表现形象或感情的?此时,一定要答手法)
(2)答此类题请牢记常用术语:修辞方法——比喻、借代、拟人、对偶、夸张、反复、设问、反问等;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即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景结情);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表现手法——衬托(正衬、反衬)、以乐景衬哀情、对比、用典、欲扬先抑、想象联想、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远近结合(有层次感)、白描等。
(3)答题步骤:先说运用了什么手法,再结合诗句具体解说,接着说表达了什么感情,产生了什么效果。
4、思想内容(情感或主旨)的考查。
设问的方式及答题角度和步骤:
(1)诗歌描写了什么内容?揭示了什么主旨?
解析:这是从整体问答的题目,内容可结合诗句具体回答,答案在诗中。只要记住常见的主旨或情感,一般都会有话可说。譬如: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或穷兵黩武、反映离乱的痛苦、同情人民疾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反对战争、追求和平),建功报国(建功立业的渴望、政治失意的苦闷、怀才不遇的郁闷、壮志难酬的感伤、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时光易逝、人生易老等),思乡怀人(羁旅行愁、思念亲友、边关思人、闺中怀人、宫中哀怨),生活杂感(对自然的热爱、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昔胜今衰的感慨、怀古伤今或怀古伤人的情怀、青春易逝的感伤、仕途失意的苦闷),长亭送别(依依惜别的深情、离别的惆怅、情深意长的勉励、坦诚心志的告白等)。
(2)其他设问方式:此诗的内容(或主旨),有人认为是这样,有人认为是那样,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述理由。
解析:先肯定一种说法,接着分析诗句具体写了什么,用了什么手法,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抒发了什么情感,产生了什么效果。这样回答,很完整,失分的几率小。
(3)分析诗中景物描写对表现作者情感的作用。
解析:先答写了什么景物,接着答怎样写的,再答表达了什么情感,最后答有什么效果.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有没有答题技巧

阅读全文

与高中语文诗词鉴赏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