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年级语文 > 高中语文标准

高中语文标准

发布时间:2020-12-17 02:58:18

❶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有几个版本

目前的高中语文课本(课标版),是按2003年修订的课程标准编排的。
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课标使用的课本是按2011年修订的课程标准编排的。

❷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修订本2017核心素养版何时出版

当前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已经引起全球的关注,并且毫无疑问的将成为我国新一轮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主流趋向。所以,作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重要一环的语文学科也理当顺应国内外教育发展潮流,深入研究与探讨语文核心素养。从逻辑上来讲,“语文核心素养”既可是语文素养的下位概念,也可是核心素养的下位概念。相对前者来说是突出“核心”二字,即指语文素养的核心;相对后者来说是强调“语文”这门学科,即指核心素养在语文这门学科中的体现。那么,语文核心素养究竟有哪些要素?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新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拟将“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确定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要素,也即语文核心素养的具体所指内容。这四个要素既各自独立,又相互依存;既有所侧重,又相互融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主要是“使全体学生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能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人文修养,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为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发挥应有的作用。”其中所提到的“语文素养”主要就是指“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个体言语经验和言语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综合体现”。而语文核心素养即指最能彰显学生语文素养的那几项核心要素。众所周知,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种性质通识决定了语文课程与教学离不开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关注,可以说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准确地理解与灵活地运用是语文课程存在的核心价值与本质诉求。然而学生若想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要在广泛的语言实践中主动地去丰富与扩展自我言语经验,通过对语知语识的不断积累、梳理与内化,努力构建出自己的语言体系,而后才有可能在真实且具体的言语情境(未来工作、现实生活等)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汉)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不难看出,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是语文素养的整体结构或体系框架的基础与内核。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形成,思维品质与审美品质的发展、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的,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的建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离开了语言学习,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与培育将无从谈起。所以,我们认为在语文核心素养四要素中,语言是基础,也是核心。其它三要素的发展与培育都离不开汉语言的根植和影响。思维是学生发展语文素养的运行保障机制,一切能动的创造都离不开思维的跳动,在整个素养体系得以发展的过程中,思维本身也在发展与提升,从而更好地支撑起其他核心素养的发展。而审美与其他三要素的关系好似手段与目的间的关系,语言、思维与文化的发展始终伴随着审美鉴赏与创造,后者就像一根无形的缆线始终在把量与引领着前面三者的发展与走势。正如当下,只有贴近与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事和物才能得以留取、传承和发展。文化和语言是汉语文课程的一体两面,在语文核心素养体系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离开文化去谈论汉语言与中国文字,好似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华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早已深深地内涵于祖国的语言文字之中,也正因此,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传承既是学生发展语文核心素养的补充与完善,也是语文课程本身存在的独担之任。依据上面的论述来看,如果语文核心素养再有核心的话,汉语言建构与运用无疑是核心中的核心,重要中的首要。下面我们再从学生语文课程学习的角度(学什么、怎么学、为什么学)来进一步阐释汉语言建构与运用为什么应是语文核心素养中最为核心的要素。学什么,即从学习内容角度来说。语文课程有5个学习领域: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但真实的情况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绝大多数的课时基本都花在阅读教学上,也就是一篇篇课文的教学。课文是当下师生学习语文最重要的资源凭借。可以说,任何形式的语文课堂教学都少不了语言文字材料的依托。所以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就不得不依赖对语言知识的理解。“语言是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现象,是一种社会上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而“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所进行的交际活动的过程”。不难看出,语言离不开言语,语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离不开言语教学活动。任何个体只有借助一定的语言材料和相应的语言规则才能准确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并借此接受别人言语活动的影响。换言之,语文教学中常说的听说读写活动,实质上就是学生掌握和运用“语言”以此来表达思想、交流情感的过程和结果。“语言”是约定俗成、有规则的,而“言语”则是动态的、社会性的。由于“言语”发出者或“语言”使用者的主体差异性和创造生成性,也就决定了相同的言语者在不同的语境亦或是不同的言语者在相同的语境下,往往会因为自身或周边的不确定因素说出风格迥异的话语,从而达到不同的影响与效果。因此,为了实现让每个学生从学校毕业后就能够正确恰当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社会交际、工作、生活以及继续学习的阅读鉴赏和表达交流之目标,我们不得不进行汉语言文字及其运用的教与学。怎么学,即从学习形式与方法角度来说。“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实践即活动,语文教学视阈中的学习活动有别于社会活动、生活活动等。从广义上来说,“语文活动”泛指人的“听说读写思”等活动,但有学者指出:“学生在语文课程与教学中的听说读写的活动,并不意味着自然地就能学会听说读写。”换言之,每个人每天都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语文活动”,但这些“语文活动”并不一定会促使其在“听说读写思”等方面产生变化。所以只有作为“学习目标和内容”的“听说读写思”才是“语文学习活动”。例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有“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和“采用多种形式,开展文化交流和社区文化建设活动”的论述,然而这里的“校园活动”“社会活动”“文化交流”和“文化建设活动”并不就是“语文学习活动”,只能说是“语文活动”。即使是“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中的“刊”也不是“语文学习活动”,而只能说是与语文学习有关的语文活动。此外,“语文学习活动”也不同于“语文学习方法”以及“语文教学方法”,“语文学习活动”以听说读写为目标和内容,始终将言语经验获得、语文能力提升植入其中,而“语文学习方法”以及“语文教学方法”外在于言语经验,只是学习或教授“语文”的方式或手段,只能对语文学习产生间接影响。有的学者将语文学习方法的“圈点批注”等看成是“语文学习活动”,就是由于没有注意其间的区别。概言之,语文学习途径在于语文学习活动,语文学习的核心目标在于语言经验及运用,说的更准确些,是汉语言运用。为什么学,即从语文课程价值与功能定位来看。“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质,在于它以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为核心指向与根本宗旨,语文课程的目标与任务就是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素养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叶圣陶先生曾说:“学语文为的是用,就是所谓学以致用。”“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能够达到‘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有将所学寓于所用,才是真正的学习。并且通过“观察世界各国的母语教育,不难发现,高度重视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语言表达技能和积极语用能力,已成为共同的价值追求”。可以说,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与价值追求就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通过12年的语文教与学,形成一个以言语为主轴、以学得语言知识和习得言语表达能力为两翼的目标体系。其中的关键是“理解与运用”,“理解”是前提,但不是终点,基础教育中的所有课程都有一个实施前提,即正确理解所学教材中的语言文字。并且语言能力与语言运用还不一样,前者只是内化在学习者心中的合法规约或规则体系,后者的完美习得与灵活施展才是语文教育的本质追求,并且是对前者的一种深化与超越。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建构与教学实施势在必行,对语文核心素养的提早关注与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把握语文教改的时代脉搏。而对语文核心素养之核心“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思考与探讨,则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地认识语文学科的核心诉求,进而正确地判断语文教学的独担之任。

❸ 高中语文考试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的区别

语文新课程资源网·高中专区——人教版、苏教版、语文版、粤教版、鲁教版的资源仓库
语文新课标无论是从目标要求还是结构体例上,都开辟了新视野:
(一)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与现行高中语文大纲的主要差别如下:
1、课程理念方面: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吸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继续坚持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特点和学生发展的需求提出:更强调课程的时代性;坚持“共同基础”,重视“差异”,强调课程的“选择性”;突出高中语文课程的三个重点。
2、课程结构方面: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教学中应重视的问题——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前言——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的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实施建议——关于教材编写和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
3、课程实施方面: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课程目标、内容、要求、进度和实施方式比较封闭单一,学生发展空间受到很大限制。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建设“必修+选修”的课程体系,实行学分制。实施机制灵活,具有开放性,有利于学生兴趣、需求和智能的多样化发展。
(二)
从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文本来看,课程标准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课程标准是确定一定学段的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的纲领性文件;第二,它描述的是学生学习所包括的主要领域及大多数学生在每一学习领域能达到的学习目标;第三,它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第四,它为学校课程规划、实施与评价提供了一种参照;第五,它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
原有语文教学大纲,不足以完整地体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变化。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了语文学科性质、应到达的标准以及内容框架。语文学科性质、地位作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各学段安排构成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另外,对教材编写、教学要求、教学建议、教学评价等也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和要求。但不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时间或数量等具体内容。这是课程标准与直接指导教学工作的现行教学大纲的本质区别。
语文课程标准与现行教学大纲的区别,首先表现在前言部分。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性质、价值与功能作了定性描述,简述了语文课程领域改革的基本理念,并对语文课程标准设计的思路作了详细说明,便于教材编写者和语文教育工作者整体把握课程。语文课程标准用尽可能清晰的行为动词,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描述,具体划分为多种性质的目标。
语文教学大纲的重点是对语文教学工作作出规定,主要表现的是基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若干教学建议,使教师更加关注知识点,关注学习效果,容易忽视语文学习过程与方法,忽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与教学大纲相比,课程标准最显著的变化是课程目标发生了根本转变。课程标准不仅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提出目标要求,这必将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以适应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
(三)
语文课程标准力图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和实施建议等方面全面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重视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培养社会责任感,树立远大理想。这种过程将深刻影响他们思想道德的形成,影响他们的人生设计和选择。

❹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核心素养

高中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方面,即:

语言建构与运用(语言)——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增进语文学养,努力学会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文字。

思维发展与提升(思维)——在发展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同时推进思维机制的发展,提高思辨能力,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

审美鉴赏与创造(审美)——在语文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以及在生活中,坚持对美的追求,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文化传承与理解(文化)——在语文课程中进一步理解和尊重文化多样性,关注当代文化,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

上述四项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内容与基本抓手,也是高考语文考查的主要内容。

1.“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核心素养,主要通过语言运用题来考查。

这也是历年高考语文试卷中承接性最强、创意性最高、变化最大的一大板块。考查方式主要有两种——

考查方式一:选择所示语言材料的对错优劣

多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如2017年高考全国卷第17题的成语使用、第18题的语病判别、第19题的表达得体等。

考查方式二:要求考生完成一定的表达目标

多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如2017年高考全国卷第20题的补写语句、第21题的推断分析,北京卷第25题的微写作,天津卷第20题的“词云图”等。

2.“思维发展与提升”这一核心素养,主要通过阅读欣赏题来考查。

“阅读欣赏题”即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古诗文阅读等,这部分一般占试卷分值的50%左右。

2017年高考语文中的阅读欣赏题,主要有3个特点:

一是“适度增加阅读量,考查信息时代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的快速阅读能力和信息筛选处理能力”;

二是取消选考模式,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均作为必考内容;(多年选考,本意是满足考生学习的自主性与多元性,但在功利备考观念的作用下,也造成了阅读教学的窄化

阅读全文

与高中语文标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