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年级语文 > 高中语文必修3

高中语文必修3

发布时间:2020-12-16 19:17:29

『壹』 高中语文必修三的课文

林黛玉进贾府 (曹雪芹)
2祝福 (鲁迅)
3*老人与海 (海明威)
第二单元

4蜀道难 (李白)
5杜甫诗三首 (杜甫)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
登高 (杜甫)
6琵琶行 并序 (白居易)
7*李商隐诗两首 (李商隐)
锦瑟 (李商隐)
马嵬(其二) (李商隐)
第三单元

8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9劝学 (《荀子》)
10*过秦论 (贾谊)
11*师说 (韩愈)
第四单元

12动物游戏之迷 (周立明)
13宇宙的边疆 (卡尔·萨根)
14*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加来道雄)
表达交流

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
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
善待生命学习论证
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
讨论
梳理探究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
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
名著导读

红楼梦 (曹雪芹)
高老头 (巴尔扎克)
高中语文课文必修3相关知识积累
带*是略读课文

『贰』 高中语文必修三师说原文

【原文】
古之学抄者必有师。师袭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叁』 《高中语文必修三》中的必背诗词有哪些

《高中语文必修三》中的必背诗词有:

1、《蜀道难》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也若此 一作:也如此)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2、《秋兴八首》其一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3、《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4、《登高》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5、《锦瑟》

年代: 唐 作者: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6、《马嵬》

年代: 唐 作者: 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7、劝学

先秦: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肆』 高中语文一共有几本书,必修和选修各几本

人教版的高中语文必修有五本,分别是 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必修四、必修五内 。

而选修则是老师根据不同地区或容是不同教材而进行选择性的教学。

『伍』 人教版必修三劝学原文

原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译文:

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的。譬如靛青这种染料是从蓝草里提取的,然而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冰块是冷水凝结而成的,然而却比水更寒冷。木材笔直,合乎墨线,但是(用火萃取)使它弯曲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到)如圆规画的一般的标准了,即使又晒干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用火萃取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经墨线比量过就变得笔直,金属制的刀剑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理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

我曾经一天到晚地冥思苦想,(却)比不上片刻学到的知识(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向远处望,(却)不如登到高处见得广。登到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可是远处的人却能看见;顺着风喊,声音并没有加大,可是听的人却能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长江黄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里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自然会心智澄明,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到达,)它的成绩来源于走个不停。(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土壤里的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

(5)高中语文必修3扩展阅读:

《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的作品,是《荀子》一书的首篇。文章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

全文可分四段,第一段阐明学习的重要性,第二段讲正确的学习态度,第三段讲学习的内容,第四段讲学习应当善始善终。全文说理深入,结构严谨,代表了先秦论说文成熟阶段的水平。

词句注释:

  1. 君子: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2. 学不可以已(yǐ):学习不能停止。

  3. 青取之于蓝:靛青,从蓝草中取得。青,靛青,一种染料。蓝,蓼蓝,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含蓝汁,可以做蓝色染料。

  4. 中(zhòng)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绳,墨线。

  5. 輮(róu):通“煣”,古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的一种工艺。

  6. 规:圆规,画圆的工具。

  7. 虽有(yòu)槁暴(pù):即使又晒干了。有,通“又”。槁,枯。暴,同“曝”,晒干。

  8. 挺:直。

  9. 受绳:用墨线量过。

  10. 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等。就砺:拿到磨刀石上去磨。砺,磨刀石。就,动词,接近,靠近。

  11. 日参(cān)省(xǐng)乎己:每天对照反省自己。参,一译检验,检查;二译同“叁”,多次。省,省察。乎,介词,于。博学:广泛地学习。日:每天。

  12. 知(zhì):通“智”,智慧。明:明达。行无过:行为没有过错。

  13. 遗言:犹古训。

  14. 干(hán):同“邗”,古国名,在今江苏扬州东北,春秋时被吴国所灭而成为吴邑,此指代吴国。夷:中国古代居住在东部的民族。貉(mò):通“貊”,中国古代居住在东北部的民族。

  15. “嗟尔君子”六句:引诗见《诗经·小雅·小明》。 靖,安。共,通“供”。介,给予。景,大。

  16. 须臾(yú):片刻,一会儿。

  17. 跂(qǐ):踮起脚后跟。

  18. 博见:看见的范围广,见得广。

  19. 疾:声音宏大。

  20. 彰:明显,清楚。这里指听得更清楚。

参考资料:

劝学-网络

『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古诗文

1.
劝学(制节选)&《荀子》

2.
逍遥游(节选)&庄子

3.
师说&韩愈

4.
阿房宫赋&杜牧

5.
赤壁赋&苏轼

6.
氓&《诗经》

7.
离骚(节选)&屈原

8.
蜀道难&李白

9.
登高&杜甫

10.
琵琶行&白居易

11.
锦瑟&李商隐

12.
虞美人&李煜

13.
念奴娇搰壁怀古&苏轼

14.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柒』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古诗文

1.
劝学(节选)&《荀子》

2.
逍遥游(节选)&庄子

3.
师说&韩愈

4.
阿房回宫赋答&杜牧

5.
赤壁赋&苏轼

6.
氓&《诗经》

7.
离骚(节选)&屈原

8.
蜀道难&李白

9.
登高&杜甫

10.
琵琶行&白居易

11.
锦瑟&李商隐

12.
虞美人&李煜

13.
念奴娇搰壁怀古&苏轼

14.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阅读全文

与高中语文必修3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