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六年级分数的运算定律有几种
分数的运算法则:
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内加减,分母不变.异分容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2.分数乘整数法则: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3.分数乘分数法则: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4.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5.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
6.分数计算到最后,得数必须化成最简分数.
7.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❷ 请帮我列一下一到六年级所有运算律字母公式,急,谢谢
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分配律 ab+ac=a(b+c)
❸ 一年级到六年级学了哪些运算规律
加法交换律
加法交换律的概念为: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字母公式:A+B=B+A
题例(简算过程):6+18+4 =6+4+18 =10+18 =28
加法结合律
加法结合律的概念为: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字母公式:(A+B)+C=A+(B+C)
题例(简算过程):6+18+2 =6+(18+2) =6+20 =26
乘法交换律
乘法交换律的概念为: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字母公式:A×B=B×A 题例(简算过程):125×12×8 =125×8×12 =1000×12 =12000
乘法结合律
乘法结合律的概念为: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字母公式:A×B×C=A×(B×C)
题例(简算过程):30×25×4 =30×(25×4) =30×100 =3000
乘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的概念为: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字母公式:(A+B)×C=A×C+B×C
题例(简算过程):(1)12×6.2+3.8×12 (2)20.1×10 =12×(6.2+3.8) =(20+0.1)×10 =12×10 =20×10+0.1×10 =120 =200+1 =201
减法性质
减法性质的概念为: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相减。
字母公式:A-B-C=A-(B+C)
题例(简算过程):20-8-2 =20-(8+2) =20-10 =10
❹ 运算定律和性质分类四到六年级
运算定律名称 用字母表示
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交换律 a×b=b×a也可以回写成:a·b=b·a还可以写成:ab=ba
乘法结答合律 (a×b)×c=a×(b×c)也可以写成:(a·b)·c=a·(b·c)还可以写成:(ab)c=a(bc)
乘法分配律 (a+b)×c=a×c+b×c也可以写成:(a+b)·c=a·c+b·c还可以写成:(a+b)c=ac+bc
减法结合律a-b-c+=a-(b+c)
❺ 六年级工程问题有什么运算定律吗(请出些例题并解答,不要方程要算式的)
1.公司计划修建一条铁路,当完成任务的1/5时,公司采用新设备,修建速度提高了60%,同时为了保养新设备,每天的工作时间缩短为原来的5/7.问:
(1)如果72天完成任务,那么计划多少天完成任务?
(2)如果提前十天完成任务,那么完成任务用了多少天?
最佳答案 公司计划修建一条铁路,当完成任务的1/5时,公司采用新设备,修建速度提高60%,同时为了保养新设备,每天的工作时间缩短为原来的5/7.
(1)如果72天完成任务,那么原计划多少天完成任务?
后来完成了
1-1/5=4/5
后来的4/5的完成时间相当于原来的
4/5÷(1+60%)÷5/7=7/10
实际完成任务的时间相当于原来的
1/5+7/10=9/10
原计划完成任务的时间是
72÷9/10=80(天)
(2)如果提前10天玩称任务,那么完成任务用多少天?
后来的4/5的完成时间比原来少
4/5-7/10=1/10
原计划完成任务的时间是
10÷1/10=100(天)
实际完成任务用
100-10=90(天)
2.抄一份稿件,甲每天的工作效率等于乙、丙二人每天的工作效率的和,丙的工作效率相当于甲、乙每天工作效率的五分之一,,如果三人和抄只需8天就完成了。那么乙单独抄需要多少天才能完成?
最佳答案 解:
3人合抄只需8天就完成了,三人的合作工作效率为
1÷8=1/8;
甲每天的工作效率等于乙、丙二人每天的工作效率的和,说明甲的工作效率等于乙、丙合作工作效率,且都是三人合作效率的一半,即
1/8÷2=1/16;
丙的工作效率相当甲、乙每天工作效率和的1/5,即甲、乙合作工作效率为丙的5倍,甲=乙+丙,甲+乙=5丙,则乙的工作效率是丙的2倍,那么,乙的工作效率
是
2/3×1/16=1/24,
所以,乙一人单独抄需要1÷1/24=24天才能完成。
3.一项加工零件的工程,师傅先单独做6小时,后由徒弟单独做4小时做完,第二天的工程是第一天的二倍,先由师徒二人合做10小时,剩下的全部由徒弟做完。已知徒弟的工作效率是师傅的4/5,师傅第二天比徒弟多做32个,问;(1)第二天徒弟一共做了多少小时? (2)师徒两人两天共加工零件多少个?
算术解法:
徒弟的工作效率是师傅的4/5,第一天的工作如果只让师傅做需要时间:
6+4*(4/5)=9.2 (小时)
则第二天的工作如果只让师傅做需要时间:
10.8*2=18.4(小时)
而师傅只做了十个小时,把剩下8.4个小时的工作给徒弟做了。
“师傅第二天比徒弟多做了32个零件”,即师傅十个小时做的零件数比8.4个小时的多32个。师傅每小时作零件数:
32/(10-8.4)=20(个)
徒弟每小时作零件数:
20*(4/5)=16(个)
师徒第一天作零件数:
20*6+16*4=184(个)
师徒第二天作零件数:
184*2=368(个)
师徒两天共作零件数:
184+368=552(个)
4.某一工程承包给甲乙两个工程队来做,承包费为21000元,先由甲、乙两个工程队合干4天,完成全部的1/3后,甲队因故离开,乙队继续干5天完成剩下工程的1/4,最后由两队合干完成。按照按劳取酬的原则,甲、乙两个工程队各应分得多少承包费?
最佳答案 乙队继续干5天完成剩下工程的1/4,那么乙每天完成:(1/4)/5=1/20
甲、乙两个工程队合干4天,完成全部的1/3,那么甲乙每天:(1/3)/4=1/12
甲每天:1/12-1/20=1/30
最后还需天数:(1-1/3-1/4/)(1/12)=5天
甲一共做了:4+5=9天
乙一共做了:4+5+5=14天
甲完成总任务的:9*(1/30)=3/10
乙完成总任务的:14*(1/20)=7/10
甲应分得:21000*3/10=6300元
乙应分得:21000*7/10=14700元
5.一个工程,甲、乙合作6天完成,乙、丙合作12天完成,甲、丙合作8天完成,求三人合作几天完成
不要方程最好,别给我2次或3次方程,再给点讲解
我最懂的还可以加分,在线等
最佳答案 甲乙共做的效率是1/6
乙丙共做的效率为1/12
甲丙共做的效率为1/8
三个数加起来,就是三人共做效率的2倍,三人共做的效率为
(1/6+1/12+1/8)÷2=3/16
三人合做的效率减其中两人合做的效率就等于另一人的效率
甲:3/16-1/12=5/48
乙:3/16-1/8=1/16
丙:3/16-1/6=1/48
所以
甲、乙、丙单独完成需要时间分别为
48/5天、16天、48天
3.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20天完成,乙队单独做要30天完成,如果两队合作,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几天可以完成?
1/20+1/30=1/12 1/(1/12)=12天
8.一批零件有甲乙两人合作30天完成,甲先干22天,两人再合作12天,剩下的有乙单独还要干16天才能全部完成,又知甲每天比乙少生产4个零件,问照这样完成任务时乙工作了多少个零件?
最佳答案 甲的工作效率:【1-(1/30)x28】/6=1/90
乙的工作效率:1/30-1/90=1/45
零件总数:4/(1/45-1/90)=180(个)
完成任务时乙做的零件个数:
180x(1/45)x28=112(个)
9.师傅与徒弟共同加工750个零件,师傅先做6天,再由徒弟做3天则可完成任务;如果徒弟先做5天,则师傅再做5天可以完成任务。那么徒弟每天加工多少个零件?
最佳答案 第一部 750/5=150个
得出的结果代表师傅做一天 徒弟做一天 一共可以做150个
第二部 (750-3*150)/3=100个
3*150代表师傅和徒弟各做3天的数量
750-3*350代表师傅做3天的数量
因为“师傅先做6天,再由徒弟做3天则可完成任务”
(750-3*150)/3代表师傅每天做的数量
第三部 150-100=50个
有第一部得出的结果可以知道
150代表师傅一天+徒弟一天
所以150-100=50 就代表徒弟做一天的数量
10.一条水渠,甲队独挖120天完成,乙队独挖40天完成。现在两队合挖8天,剩下的由丙队加入一起挖,又用12天挖完。这条水渠由丙队单独挖,多少天可以完成?
最佳答案 1.甲队挖120天完成,乙队挖40天完成,则乙队的效率是甲队的120÷40=3倍;
2.甲乙组合挖,那么比乙单独挖就快了1/(1+3)=1/4,则甲乙组合挖40×(1-1/4)=30天完成;
3.甲乙组合挖了8天,即还剩22天的工作量时,丙加入,用了12天完成工程,比甲乙组合单独做节省了10天;
4.也就是说丙做了12天的工作量,相当于甲乙组合做了10天的的工作量
5.那么丙单独完成工程需要12×30/10=36天
❻ 六年级工程问题有什么运算定律吗(请出些例题并解答,不要方程要算式的)
在日常生活中,做某一件事,制造某种产品,完成某项任务,完成某项工程等等,专都要涉及到工作属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这三个量,它们之间的基本数量关系是 ——工作量=工作效率×时间。
在小学数学中,探讨这三个数量之间关系的应用题,我们都叫做“工程问题”。举一个简单例子:
一件工作,甲做15天可完成,乙做10天可完成。问两人合作几天可以完成?
分析:一件工作看成1个整体,因此可以把工作量算作1。所谓工作效率,就是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我们用的时间单位是“天”,1天就是一个单位,再根据基本数量关系式,得到: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解答: 1÷(1/15+1/10)
=1÷1/6
=6(天)
答:两人合作需要6天.
工程问题方法总结:
1)基本数量关系:工效×时间=工作总量
2)基本特点:设工作总量为“1”,工效=1/时间
3)基本方法:算术方法、比例方法、方程方法。
❼ 六年级分数的运算定律有几种
运算抄顺序
1.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也就是先算第二级运算,再算第一级运算)
2.有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的数,再算中括号里的数
3.遇到同一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算
运算定律
1.乘法交换律
a×b=b×a
2.乘法结合律
a+b+c=a+(b+c)
3.乘法分配律
ac+bc=(a+b)×c
❽ 4/5×10+1/3等于多少是乘法运算律六年级
脱式计算4/5×10+1/3
解题思路:四则运算规则(按顺序计算、先算回乘除后算加减,答有括号先算括号,有乘方先算乘方)即脱式运算(递等式计算)需在该原则前提下进行
解题过程:
4/5×10+1/3
=8+1/3
=8又1/3
存疑请追问,满意请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