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六年级图形奥数题
Ⅱ 几何图形题(六年级)
答:
因为:E和版F分别是AC和BD的中点
所以:权
AE=EC=AC/2
DF=BF=BD/2
所以:
EF=EC+CD+DF
=AC/2+n+BD/2
=m
所以:
AC+BD=2(m-n)
所以:
AB=AC+BD+CD
=2(m-n)+n
=2m-n
所以:AB=2m-n
Ⅲ 数学六年级图形题
一个扇形加上一个半圆减去一个三角形就行了
360分之45×3.14×6×6加3.14×3×3÷2减去6×6÷2
Ⅳ 六年级 图形题(附图)
简单,以ac为半径的1/4扇形面积减去ad为半径的1/4扇形即可。答案为:1/4×3.14×(10×10-8×8)=28.26
Ⅳ 小学六年级数学图形与操作题
将图形分解成一个正方形,一个半径为六和一个半径为三的圆,再求面积,进行简单的加减法就可以了
Ⅵ 六年级数学图形题(梯形)
解:过O作HF⊥BC和AD,交AD于H,交BC于F,
∵AE∥CD
∴AD=EC=2/5BC
∵AD∥BC
∴△AOD∽△EOB,△DOH∽△BOF
∴OH:专OF=DO:BO=AD:BE
∵BE=BC-EC=3/5BC
∴OH:OF=(属2/5BC):(3/5BC)=2:3
∵S△AOD=1/2AD*OH=1/2*2/5*BC*2/3*OF=2/15BC*OF
∵S△BOE=1/2BE*OF=1/2*3/5*BC*OF=3/10*BC*OF
∴S△BOE-S△AOD=3/10*BC*OF-2/15BC*OF=4
∴BC*OF=24
∵S梯形ABCD=(AD+BC)*HF/2=(2/5BC+BC)(OH+OF)/2=
7BC*(2/3OF+OF)/10=7BC*OF/6=7*24/6=28平方米
Ⅶ 六年级组合图形应用题及答案
把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拼成一个新的长方体,由于拼的方法不同,表面积分别比原来减少18平方分米、14平方分米、26平方分米,原来每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1)18÷2=9(平方分米)
14÷2=7(平方分米)
26÷2=13(平方分米)
(9+7+13)×2
=29×2
=58(平方分米)
(2)18+14+26=58(平方分米) 1.一个长方形容器长6dm,宽4dm,倒入76升水后,又放进一块棱长2cm的正方体铁块,这时水面与容器口相距1.5dm。求容器的体积?2.一段圆柱体木材,如果截成两段,则表面积增加628平方厘米;如果沿直径切成两个半圆柱体,表面积将增加800平方厘米。原来圆柱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1、一个长方形容器长6dm,宽4dm,倒入76升水后,又放进一块棱长2cm的正方体铁块,这时水面与容器口相距1.5dm。求容器的体积?
棱长2cm的正方体铁块体积:2×2×2=8(立方厘米)=0.008(升)
1.5dm高的空余体积:6×4×1.5=36(升)
容器的体积:76+0.008+36=112.008(升)
2、一段圆柱体木材,如果截成两段,则表面积增加628平方厘米;如果沿直径切成两个半圆柱体,表面积将增加800平方厘米。原来圆柱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截成两段,则表面积增加628平方厘米(也就是圆柱上下底的面积和),底面积为:
628÷2=314(平方厘米)
Ⅷ 小学六年级数学图形题
应该是49×29÷2
为什么呢,很简单啦
这样能看懂不,把那个小三角形能变化成红色的那个,因为是正方形嘛,所以肯定能的,这样看出来,就知道面积怎么算了吧,很简单了吧,用什么知识都没用
不懂可以追问
Ⅸ 六年级图形题 求阴影面积,望高手解答
你好!
第一题;1、中间的面积为正方形减去一个圆的面积,S中=10*10-3.14*5*5=21.5(平方厘米)专
2、四周的面积也是正方形减属去一个圆的面积。圆是一样大的,所以S四=21.5
3、阴影的面积:S阴=10*10-21.5-21.5=57(平方厘米)
第二题:这道题是直径为8cm吧?我以直径为8cm专进行计算:
这个题有多种算法,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加上半圆的面积和减去两个非阴影的面积
非阴影的面积S非=三角形面积加上一个四分之一圆的面积=4*4/2+3.14*4*4/4=8+12.56=20.56(平方厘米)
S阴=3.14*4*4/2+8*4-20.56*2=25.12+32-41.12=16(平方厘米)
算法2、你也可以再连线成为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左边的阴影就和三角形外非阴影的面积相等了,这样阴影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减去一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S阴=8*4-8*4/2=16(平方厘米)。也就是连接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面积为平行四边形的一半,16平方厘米
祝你快乐!学习进步!
Ⅹ 小学六年级奥数图形题
设矩形ABCD的对边AB=CD=a,AD=BC=b,再设题中的比例常数
AE/ED=AF/AB=BG/GC=k,把这个表达式变换成k和矩形ABCD边长a、b的表达式,则有:
AE=BG=kb/(k+1),
ED=GC=b/(k+1),
AF=ka,
FB=(1-k)a,
S(矩形ABCD)=ab=S(Rt△AFE)+
S(△FEC)+S(
Rt△EDC)+S(Rt△FBC),
=1/2*AF*AE+20+1/2*ED*CD+1/2*FB*BC
=1/2*ka*
kb/(k+1)+20+1/2*
b/(k+1)*a+1/2*
(1-k)a*b
=1/(k+1)*ab+20,
解ab,得:
ab=20(k+1)/k
(1)
同理S(矩形ABCD)=ab=S(Rt△FBG)+
S(△FGD)+S(
Rt△GDC)+S(Rt△AFD),
=1/2*FB*BG+16+1/2*GC*CD+1/2*AF*AD
=1/2*(1-k)a
*
kb/(k+1)+16+1/2*
b/(k+1)*a+1/2*
ka
*b
=(2k+1)/(2k+2)*ab+16,
解ab,得:
ab=32(k+1)
(2)
根据(1)(2),
解得k=5/8,
代入(1)或(2),
得到S(矩形ABCD)=ab=52cm2,
从比例关系入手,就无需关心EF是否平行于GD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