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总复习练习题(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要有阅读和基础等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1、看拼音、写词语。(9分)
cì ǎi jùn juàn wèi jiàn
恩( ) 和( ) ( ) 马 ( ) 恋 刺( ) 琴 ( )
pù bù yùn hán jìng mì hōng kǎo jiān yì kuí wú
( ) ( ) ( ) ( ) ( ) ( )
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画上“____”,在后面的括号里改下过来,无错别字请打√。(4分)
雕粱画栋 ( ) 独俱匠心 ( ) 脍灸人口( ) 一反长态 ( ) 慢不经心 ( )
抑杨顿挫 ( ) 惚然大悟( ) 纷至沓来( )
3、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写在括号里。(2分)
精:A.经过提炼或挑选的;B.完美,最好;C.细;D.机灵心细;E.精通;F.精神,精力。
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 ( )
这是一台精.密仪器。 ( )
多么精.彩的杂技表演。 ( )
李红是个精.明能干的好队长。 ( )
4、你能用到学过的成语填一填吗?
人们常用﹍﹍﹍﹍﹍﹍来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用﹍﹍﹍﹍﹍来赞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当我们面对一篇好文章时,我们可以说﹍﹍﹍﹍﹍。
5.补充古文名句
(1) 鲁迅先生说过:“﹍﹍﹍﹍﹍﹍﹍﹍,俯首甘为孺子牛。”
(2) ﹍﹍﹍﹍﹍﹍﹍﹍,此花开尽更无花。
(3) ﹍﹍﹍﹍必寡信。这句名言告诉我们﹍﹍﹍﹍﹍﹍﹍﹍﹍﹍﹍﹍。
(4) 但存﹍﹍﹍﹍,留与﹍﹍﹍﹍。
(5) 大漠沙如雪,﹍﹍﹍﹍﹍﹍。
6.按要求写句子
(1)闰土回家去了。我还深深地思念着闰土。(用合适的关联词组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人叫住了我,说:“是我打扰了你吗?”(改成间接引语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月亮升起来了。(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改写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历史博物馆展览了两千多年前的新出土的一大批文物。
(2).桑娜与其自己受苦,不如抱养西蒙的两个小孩。
8.环境破坏导致今年的旱情加剧,请你为地球母亲写两条环保标语,呼吁人们保护地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7小题,共21分。)
(一)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门吱嘎一声,仿佛有人进来了。桑娜一惊,从椅子上站起来。 不 没有人 上帝 我为什么要这样做 如今我怎么对他说呢 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1、请在空白处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2分)
2、填空。(2分)
(1)文中“裹住”的“裹”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
(2)“忐忑不安”中“安”的意思有: A 安全; B安装; C安定。在文中应取( )。
3、在文段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1分) 自食其果( ) 心神不宁( )
5、在这段文字中找出一个最能概括地说明桑娜把西蒙两个孤儿抱回家后心情的词,并用这词造句。 (2分)
6、文中第二自然段中的省略号的作用是( )(1分) ①话没说完。 ②人物在思索表示矛盾不安的心情。 ③表示人物惊慌失措,语无伦次。
7、用“ “画出描写桑娜忐忑不安的心理活动的句子。桑娜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后为什么忐忑不安?(2分)
(二) 秋之神韵
我爱秋。不只爱它令人赞美的硕果,不只爱它奉献一生的落叶,我最爱它令人神往的神韵。
没有春的缠绵,夏的狂热,冬的冷漠;犹如原野上时而奔跑跳跃,时而戛然而止的骏马,犹如饱经沧桑豁达开朗的将军,犹如从容飘逸划过夜空的流星……
秋天是清爽的。头上是高阔的天空,蓝蓝的不杂一丝云彩;脚下是平坦的大地,处处有成熟的金黄,恬静的小街道。风中飘洒黄叶的飒飒声,与清澈见底欢愉跳跃的小溪轻声伴和。一切都是那样的清纯与洒脱。
秋天是热情的。因酷暑而委顿的人们,在微微的凉意里振作起来了。学生们又满怀信心地开始了新的学年;年轻人也兴高采烈地于重阳远眺,一个个步履轻快,神采飞扬,他们又有了新的期待。 秋天是真诚的。一阵秋风,吹散了平日的虚伪与私心,人们胸怀坦荡,以诚相待。在这自然爽快的季节里,又怎么会容得下猜疑和做作呢?
清爽、热情与真诚,不加雕琢的自然流露,行云流水般的抒发自如,透露出一种沁人心脾的新意,这就是秋的高洁与潇洒的神韵。
噢,秋之高洁,我钦佩你;秋之潇洒,我欣赏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5分)
戛然而止( ) 硕果( ) 伴和( ) 步履( ) 雕琢( )
2、把文中画“_____”的句子改为陈述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作者眼中,春天的特点是_____,夏天的特点是_____,冬天的特点是_____,秋天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3分)
4、文中,作者把秋天分别比喻成了_____,_____,_____。(3分)
5、“这就是秋的高洁与潇洒的神韵。”一句里的“这”指的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最喜欢文中的哪句(段)话,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者认为秋天是清爽的、热情的、真诚的。秋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仿照作者的表达方法写几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习作(30分)
《少年闰土》写了有关闰土的几件事情,使闰土的形象跃然纸上。你也可以用一两件事来介绍你的小伙伴,要抓住人物的各种描写,突出小伙伴的性格特点。词语准确,语句通顺,要有新意。
② 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资料
1、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可以看清楚。
2、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是荷兰人列文虎克。
3、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酸奶中有一种名为乳酸菌的细菌,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发酵成酸奶。
4、细菌有杆菌、球菌、螺旋菌三种基本形态;有的细菌自己制造食物,有的细菌从动植物身上吸收养料;细菌繁殖的速度很快。
5、霉的生长条件有温度、水分、空气、营养等。
6、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首先发现青霉菌分泌的某种物质能杀死一些细菌,他把这种物质称为青霉素。
7、动物、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积木”。
8、英国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胡克,是最早观察到细胞的科学家之一。
9、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月食时月球被地影遮住部分的边缘是圆弧形的,所以地球是球体或近似球体;海边船只离开港口,船身逐渐隐没,只看到船帆,说明海面是弯曲的。
10、地球赤道周长40091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地球表面积510067866平方千米。
11、地球表面的形态有高原、平原、山地、峡谷、海洋和岛屿等。
12、描绘地表形态的方法有沙盘模型、地图和摄影。
13、通过地震和核试验时产生的地震波可以探测地球的内部构造,地震波在坚硬的岩石中传播较快,在较软的岩石中传播较慢。
14、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几部分组成。
15、火山是由于地下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
16、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时会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断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严重破坏,这就是地震。
17、喜马拉雅山是世界最高的山脉,科学家在山体岩石中采集到了鱼龙、鱼、海藻和海螺的化石,说明远古时代这里是海洋。
18、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程叫做风化;风化后的岩石被风、水、冰或重力磨蚀、搬运的过程叫侵蚀。
19、物质的变化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另一类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20、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常常可以从颜色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发光发热等现象表现出来。
21、铁锈的特点是红褐色、松软、容易吸收水分。
22、铁生锈的条件是需要水和空气。
23、像白醋这样,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红的物质,叫酸性物质;像碱水这样,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绿的物质,叫碱性物质。
24、像紫甘蓝水这样,遇酸变红、遇碱变绿的物质,叫酸碱指示剂。
25、常用的洗涤用品是肥皂、洗衣粉。
26、用肥皂洗衣服时,肥皂渗透到织物和油污中间,拉着油污“投身”到水中,衣服就可以洗干净了。
27、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月球,看到了环形山、高地和“月海”;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阿尔德林乘坐“阿波罗号”飞船成功登上了月球。
28、月球上没有空气,也没有液态水;月球表面温差很大,最高可达100摄氏度,最低可降至零下170摄氏度;月球上的引力只有地球上的1/6。
29、太阳并不总是直射赤道,因为地球绕太阳旋转时,稍稍有些倾斜;当太阳的直射点照在地球斜向太阳的半球时,该半球处于夏季,另外半球处于冬季。
30、在太阳系中,行星围绕恒星运转,卫星围绕行星运转;太阳系中已知有八大行星,50多颗卫星,无数的小行星、彗星等;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31、人们把星空分成88个区域,称为星座;每个星座中的恒星可以连成不同的图形,古代人常用神话中的人物或动物为星座命名。
32、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一部分;北极星是小熊星座中最亮的星。
33、望远镜分光学望远镜和射电望远镜;射电望远镜专门接收天体发出的无线电波;当运载火箭的速度达到7.9千米/秒时,它就能挣脱地球引力围绕地球运转;逐级加速的多级火箭就是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而设计出来的。
34、我国“神州5号”宇航员杨利伟是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神州6号”宇航员是费俊龙和聂海胜。
35、金星表面温度很高,火星表面温度很低,没有发现生命存在。
36、人类发射的宇宙探测器已经飞出太阳系,其中一个带着我们人类的照片和地图等信息。
37、有根据的猜测也叫假设,科学史上,很多重要的结论是从提出假设开始的。
38、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科学家们寻找了很多证据,证明了这个假设是正确的。
39、有些实验是对事物的内部结构、运动变化过程进行模拟,这种实验叫模拟实验。
40、对比实验是一种特别的收集证据的方法,通过有意识的改变某个条件来证明改变的条件和实验结果的关系。
③ 六年级上册总复习资料(语数英都要)
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6、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圆形 (S:面积 C:周长 л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л=2×л×半径 C=лd=2лr
(2)面积=半径×半径×л
9、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2лr或лd)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11、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12、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13、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 和-小数=大数)
14、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 小数+差=大数)
15、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16、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17、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常用单位换算
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 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
基本概念
第一章 数和数的运算
一 概念
(一)整数
1 整数的意义
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2 自然数
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
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 数位
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的整除
整数a除以整数b(b ≠ 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
如果数a能被数b(b ≠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或a的因数)。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
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约数。
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 约数是它本身。例如:10的约数有1、2、5、10,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10。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3的倍数有:3、6、9、12……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 ,没有最大的倍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例如:202、480、304,都能被2整除。。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例如:5、30、405都能被5整除。。
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例如:12、108、204都能被3整除。
一个数各位数上的和能被9整除,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
能被3整除的数不一定能被9整除,但是能被9整除的数一定能被3整除。
一个数的末两位数能被4(或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4(或25)整除。例如:16、404、1256都能被4整除,50、325、500、1675都能被25整除。
一个数的末三位数能被8(或1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8(或125)整除。例如:1168、4600、5000、12344都能被8整除,1125、13375、5000都能被125整除。
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
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0也是偶数。自然数按能否被2 整除的特征可分为奇数和偶数。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10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例如 4、6、8、9、12都是合数。
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自然数除了1外,不是质数就是合数。如果把自然数按其约数的个数的不同分类,可分为质数、合数和1。
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例如15=3×5,3和5 叫做15的质因数。
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例如把28分解质因数
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例如12的约数有1、2、3、4、6、12;18的约数有1、2、3、6、9、18。其中,1、2、3、6是12和1 8的公约数,6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成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有下列几种情况:
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
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互质。
两个不同的质数互质。
当合数不是质数的倍数时,这个合数和这个质数互质。
两个合数的公约数只有1时,这两个合数互质,如果几个数中任意两个都互质,就说这几个数两两互质。
如果较小数是较大数的约数,那么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就是1。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如2的倍数有2、4、6 、8、10、12、14、16、18 ……
3的倍数有3、6、9、12、15、18 …… 其中6、12、18……是2、3的公倍数,6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那么较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几个数的公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而几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二)小数
1 小数的意义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 得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可以用小数表示。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一个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部分组成。数中的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数叫做整数部分,小数点左边的数叫做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数叫做小数部分。
在小数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小数部分的最高分数单位“十分之一”和整数部分的最低单位“一”之间的进率也是10。
2小数的分类
纯小数:整数部分是零的小数,叫做纯小数。例如: 0.25 、 0.368 都是纯小数。
带小数:整数部分不是零的小数,叫做带小数。 例如: 3.25 、 5.26 都是带小数。
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例如: 41.7 、 25.3 、 0.23 都是有限小数。
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例如: 4.33 …… 3.1415926 ……
无限不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数字排列无规律且位数无限,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 例如:∏
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个数叫做循环小数。 例如: 3.555 …… 0.0333 …… 12.109109 ……
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例如: 3.99 ……的循环节是“ 9 ” , 0.5454 ……的循环节是“ 54 ” 。
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纯循环小数。 例如: 3.111 …… 0.5656 ……
混循环小数: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混循环小数。 3.1222 …… 0.03333 ……
写循环小数的时候,为了简便,小数的循环部分只需写出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末位数字上各点一个圆点。如果循环 节只有 一个数字,就只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例如: 3.777 …… 简写作 0.5302302 …… 简写作 。
(三)分数
1 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在分数里,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2 分数的分类
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带分数: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与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
3 约分和通分
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是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 ,叫做约分。
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四)百分数
1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 叫做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 或百分比。百分数通常用"%"来表示。百分号是表示百分数的符号。
二 方法
(一)数的读法和写法
1. 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读亿级、万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或“万”字。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它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2. 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3. 小数的读法: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从左向右顺次读出每一位数位上的数字。
4. 小数的写法: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5. 分数的读法:读分数时,先读分母再读“分之”然后读分子,分子和分母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
6. 分数的写法: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
7. 百分数的读法:读百分数时,先读百分之,再读百分号前面的数,读数时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
8. 百分数的写法: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
(二)数的改写
一个较大的多位数,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它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有时还可以根据需要,省略这个数某一位后面的数,写成近似数。
1. 准确数:在实际生活中,为了计数的简便,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改写后的数是原数的准确数。 例如把 1254300000 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是 125430 万;改写成 以亿做单位 的数 12.543 亿。
2. 近似数:根据实际需要,我们还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省略某一位后面的尾数,用一个近似数来表示。 例如: 1302490015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 13 亿。
3. 四舍五入法:要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4 或者比4小,就把尾数去掉;如果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5或者比5大,就把尾数舍去,并向它的前一位进1。例如:省略 345900 万后面的尾数约是 35 万。省略 4725097420 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47 亿。
4. 大小比较
1. 比较整数大小:比较整数的大小,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看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看下一位,哪一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
2. 比较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3. 比较分数的大小: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分子相同的数,分母小的分数大。分数的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先通分,再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三)数的互化
1. 小数化成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的后面写几个零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
2. 分数化成小数:用分母去除分子。能除尽的就化成有限小数,有的不能除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一般保留三位小数。
3. 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 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4. 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5. 百分数化成小数: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6. 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7. 百分数化成小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四)数的整除
1. 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通常用短除法。先用能整除这个合数的质数去除,一直除到商是质数为止,再把除数和商写成连乘的形式。
2. 求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是:先用这几个数的公约数连续去除,一直除到所得的商只有公约数1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连乘求积,这个积就是这几个数的的最大公约数 。
3. 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是:先用这几个数(或其中的部分数)的公约数去除,一直除到互质(或两两互质)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求积,这个积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4. 成为互质关系的两个数: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 ; 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互质; 当合数不是质数的倍数时,这个合数和这个质数互质; 两个合数的公约数只有1时,这两个合数互质。
(五) 约分和通分
约分的方法:用分子和分母的公约数(1除外)去除分子、分母;通常要除到得出最简分数为止。
通分的方法:先求出原来的几个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把各分数化成用这个最小公倍数作分母的分数。
三 性质和规律
(一)商不变的规律
商不变的规律: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同时缩小相同的倍,商不变。
(二)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三)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1.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0倍……
2.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00倍……
3. 小数点向左移或者向右移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位。
(四)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五)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 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除数
2. 因为零不能作除数,所以分数的分母不能为零。
3. 被除数 相当于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母。
四 运算的意义
(一)整数四则运算
1整数加法: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在加法里,相加的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加数是部分数,和是总数。
加数+加数=和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整数减法:
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在减法里,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已知的加数叫做减数,未知的加数叫做差。被减数是总数,减数和差分别是部分数。
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
3整数乘法: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在乘法里,相同的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都叫做因数。相同加数的和叫做积。
在乘法里,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1和任何数相乘都的任何数。
一个因数× 一个因数 =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4 整数除法: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在除法里,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所求的因数叫做商。
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
在除法里,0不能做除数。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所以任何一个数除以0,均得不到一个确定的商。
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④ 六年级上册总复习
一、基础知识
1、汉语拼音汉语拼音是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重要工具。要求学生能正确地认读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的音节;能正确地书写大小写字母;能正确地拼读音节。要着重复习读拼音,写词语和句子。读拼音,写词语、句子的关键,是拼读后,要先想出语义,然后正确地写出有关的汉字。
2、汉字原大纲和新《课程标准》对识字和写字教学都十分重视。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小学阶段累计要“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所谓认识,就是要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并能正确地书写。
3、词语词语是语言的最小单位。掌握的词语越多,阅读的速度就快,表达的意思就越正确。要求学生能正确地理解所学词语的意思,而且大部分能在口头和书面中正确地运用。要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的。要注意积累词汇。新《课程标准》和教材中,对词语的积累非常重视。要求学生积累的词汇,主要是指在课文中所学到的词语。
4、句子一个句子能清楚地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要求学生掌握四种基本的句式: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
认识句子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反问等。要能恰当地运用比喻,把话写得生动一点。
认识复句。要求能用关联词语造句,在句子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要能正确地修改病句。病句的类型主要是:用词不当、句子成分残缺、前后重复和矛盾等。复习时,要安排修改一段话的练习(标点、字、词、句等)。
扩句和缩句。扩句,是在句子中添加恰当的词语,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加清楚。缩句,是把句子中附加成分删去,使句子简洁明了。在复习的时候,要讲清要求和方法。
5、标点符号能正确地运用句号、逗号、顿号、冒号、问号、感叹号、双引号、书名号、省略号。认识分号和破折号。标点符号,只要求能正确地运用,不要求说出其作用。
二、阅读
在新《课程标准》中,共提出了11点要求。其主要的是: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关于阅读的要求,作一些说明:(1)句子意思的理解。(2)给自然段划分层次。(3)分段和概括段落大意。(4)文章的中心思想。复习时,既要提示学生弄清作者的本意,又要尊重学生自己的独特体验。(5)体会思想感情。实际上有三种情况:一句话、一段话、全文。有的体会作者的感情,有的是体会文中人物的感情。只要求体会感情的基调。(6)回答问题。要针对问题作答,回答要全面,句子要连贯。问题从性质来看,有三种类型:是什么?怎么样(怎么写)?为什么?从回答问题的要求来看:有的问题的答案必须是求同的,或者说答案是唯一的;有的问题的答案是多元的。如:你读了以后,受到什么启发?这类问题应该是多元的。
背诵。主要是第十二册课本中要求背诵的课文,课后提出背诵自己喜欢的内容,一般是要求背诵课文中重要的部分。默写,只指课本中规定的内容。
三、写作
从习作的类型来看,有写记叙文,也有写应用文。从习作的形式来看,有记实性的习作,写自己平时所见、所闻和所想;有想像性的习作,包括看图作文、续写等。从习作的内容来看,有写人、记事(记叙一次活动)、有写景。从习作的命题形式来看,主要有三种:全命题、半命题、自由命题。不管哪一种命题形式,习作的内容都有一些具体的要求。一定要求学生认真地阅读习作的题目和习作的所有提示。
研究和改进复习的方法,提高复习的效率和质量:
重复是记忆之母。但是复习不是重复练习。简单的重复是不能凑效的。我们要在复习中,要运用通过科学的分类、比较、迁移等方法,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总复习时我打算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综合性复习
1、按照课本编排的顺序,逐组课文地进行复习。采用这样的方法进行复习,最重要的是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不仅要明确编者选编这一组课文的意图,而且要找出每篇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2、读写结合复习。就是把有关的课文或课外的文章进行归类,让学生进行比较性的阅读,找出这类文章在写法上的特点。并引导学生把阅读中学到的有关写作的知识迁移到写作上来。读了有关的文章,就让学生写相应的作文。
二、分类性复习
从大的方面分,可以分为:基础知识、阅读、写作等三部分。基础知识部分,就按上面提到五个方面。阅读部分的分类方法很多,可以从文章的内容来分,也可以从文章的表达方式上分。作文的分类也很多,可以从写人、记事、写景和应用文来分,也可以从命题的形式来分。
在进行总复习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两点:
1、突出重点。从学生的角度看,我们要特别注意差生,多帮助他们一点,从而提高及格率。从整个学习内容来看,阅读和作文是重点。在阅读的复习中,词、句、段的理解是重点。在作文复习中,怎样把话写通顺是重点。从学生学习的方式来看,探究性的学习是重点。提出自己需要了解的问题,是探究学习的关键。
2、讲练结合。在整个复习阶段,要以学生自己的复习为主,要以练习为主,但是老师必须作适当的提示、归纳。在一堂课上学生应该有口头的练习,又有笔头的练习。
一、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是帮助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工具。在小学阶段要求熟练掌握声母、韵母、拼音、声调、整体认读音节和一些拼写规则,能正确地拼读、拼写音节;能按顺序背诵、默写字母表,认识大写字母,会用音序查字典;能运用拼音识字,正音和学习普通话。1、声母、韵母、声调一般说来,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绝大多数汉语的音节是由声母和韵母组成的。起头的音节叫声母,声母后面的音节叫韵母。声调是声音的高、低、升、降、曲、直的变化。普通话语音里有四种声调,叫做四声,它们的名称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调号是标记声调的符号。用"ˉˊˇˋ"表示。下面的口诀可以帮助掌握标调规则:有a不放过,无a找o、e,i、u并列标在后,单个韵母不用说,i上标调把点去,轻声不标就空着。练一练(1)读读写写,认真复习下面的拼音字母及整体认读音节。声母:b p m f d t n I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y w 单韵母:a o e i u ü 复韵母: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er 鼻韵母:an en in un ün ang eng ing ong 整体认读音节: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in yun yuan ying (2)给下列词语的拼音标上调号。bing qing yu jie si kong jian guan lei ting wan jun mang ran ruo shi
冰清玉洁司空见惯雷霆万钧茫然若失
2、字母表和大写字母字母表:Aa Bb Cc Dd Ee Ff Gg Hh Ii Jj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Uu Vv Ww Xx Yy Zz 依据字母的排列可以用来排列音序,方便查字典,音序要用大写字母。小学阶段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字母的大小写及韵母排列顺序。练一练(1)读一读,在每个大写字母的后边写上小写字母。A()E()G()H()Q()R()F()D()L()N()M()Y()T()J()(2)将下列字母排列顺序A E P J T Y M L D Q R G B 3变调在普通话里,有些音节的声调起了一定的变化,而与单字声调不同,这种变化叫变调。其中"一、不"的变调为特殊。以表说明:阴平阳平去声轻声
一yī单念或用在词尾以及用在序数中yí在去声前yì在非去声前在相同的动词中间
不bú在去声前bù在非去声前
在小学阶段应掌握的还有一种变调现象是出现在ABB叠词中,后面BB二字均念阴平声。如:亮晶晶(liàng jīng jīng)练一练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看一看()一下子()一只()一会儿()一碗()不会()不能()说不说()不能()软绵绵()沉甸甸()毛茸茸()湿漉漉()4、拼写规则(1)韵母除了和声母相拼不能省略跟别的声母相拼,都要省去两点,如nǚ(女)、lǜ(绿)、jū(居)、xū(虚)、yǔ(雨)。(2)"a o e"开头折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如果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容易拼错的时候,就需要用隔音符号(')隔开,如:kù'ài(酷爱)--kuài(快)xī'ān(西安)--xīān(先)练一练(1)给下面的词语注上拼音,注意隔音符号。()()()()()()皮袄--飘提案--添激昂--将
(2)将下列音节的错误改正过来。武:ǔ(wǔ) 有:yiǒu(yǒu) 言:yián( ) 雨:yǚ( ) 约:yüē( ) 窝:uō( ) 女:nǔ( ) 预:ǜ( ) 屈:qǖ( ) 优:yiōu( )
5、轻声和儿化(1)轻声:汉语的每个音节都有一定的声调。有的音切在一定的场合里失去原调,变成一种既轻又短的调子,这叫轻声。轻声并不是独立的声调,而是从四种声调变化而来的。轻声音节不标调,要念得又轻又短。为:(妈妈)māma (我们)wǒmen (你的)nǐde (2)儿化:在普通话里,韵母不能与声母相拼,它除了自成音节之外,"儿"还可以从目前一个字音里的韵母结合起来,并使这个韵母转变为卷舌韵母,这种现象叫"儿化"。带儿化的音节,一般用两个汉字表示,用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这些儿化音切,只需在原来的音节之后加上"r"(表示卷舌作用)就可以了。例如:门儿-- ménr 馅儿--xiànr 练一练(1)读下面的词语,注意读准轻声及儿化。奶奶哥哥去吧好吗红的说着花儿桌儿凳儿猫儿画儿一手儿(2)把读轻的字找出来骆驼椅子咱们那么石头衣服(3)在恰当的地方加上"儿",使前面的音节儿化。我们一块()到那块()操场上去打篮球。过一会(),我们要开个会()。6、"啊"的语音变化语气词"啊'在不同的地方语音会有变化。作为叹词的"啊",因为说话时不受语音的影响,所以仍念"a"音,为"啊,你来啦!"但是作为语气词的"啊",用在句末时,受前一个音节末尾的音素的影响,会发生音变现象。列表如下:前面一个音节末尾"啊"的音变
u:wa ;n :na ;ng :nga ;a o i ü :ya
练一练读一读,注意"啊'的语音变化:(1)孩子,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啊!(2)你千万不要忘记我生平想要完成的史书啊!(3)你真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4)啊!故乡,我终生难忘的地方。
二汉字
小学阶段要求学会二千五百个常用字,能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大部分会用,要掌握汉字的笔画名称、笔顺规则、偏旁部首,学会三种查字方法,并能熟练地查字典;能区别形近字,音近字,同音字及课本中出现的多音字,改正词句中的错别字。
汉字的笔画名称
笔画名称字例笔画名称字例笔画名称字例
‘点立 弯钩子 横折折折钩乃
一横三 斜钩戈 横折折撇及
丨竖千┐ 横折口フ横撇又
丿撇什└ 竖折山し竖提衣
乀捺人ㄥ撇折么 竖弯西
提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