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年级语文 > 六年级小故事

六年级小故事

发布时间:2020-12-15 12:09:19

1. 六年级英语小故事

The Thirsty Pigeon口渴的鸽子

A PIGEON, oppressed by excessive thirst, saw a goblet of water painted on a signboard. Not supposing it to be only a picture, she flew towards it with a loud whir and unwittingly dashed against the signboard, jarring herself terribly. Having broken her wings by the blow, she fell to the ground, and was caught by one of the bystanders.

Zeal should not outrun discretion.

有只鸽子口渴得很难受,看见画板上画着一个水瓶,以为是真的。他立刻呼呼地猛飞过 去,不料一头碰撞在画板上,折断了翅膀,摔在地上,被人轻易地捉住了。

这是说,有些人想急于得到所需的东西,一时冲动,草率从事,就会身遭不幸。

The Raven and the Swan乌鸦和天鹅

A RAVEN saw a Swan and desired to secure for himself the same beautiful plumage. Supposing that the Swan's splendid white color arose from his washing in the water in which he swam, the Raven left the altars in the neighborhood where he picked up his living, and took up residence in the lakes and pools. But cleansing his feathers as often as he would, he could not change their color, while through want of food he perished.

Change of habit cannot alter Nature.

乌鸦非常羡慕天鹅洁白的羽毛。他猜想天鹅一定是经常洗澡,羽毛才变得如此洁白无 瑕。于是,他毅然离开了他赖以生存的祭坛,来到江湖边。他天天洗刷自己的羽毛,不但一 点都没洗白,反而因缺少食物饥饿而死。

这故事是说,人的本性不会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改变。

The Goat and the Goatherd 山羊与牧羊人

A GOATHERD had sought to bring back a stray goat to his flock. He whistled and sounded his horn in vain; the straggler paid no attention to the summons. At last the Goatherd threw a stone, and breaking its horn, begged the Goat not to tell his master. The Goat replied, "Why, you silly fellow, the horn will speak though I be silent."

Do not attempt to hide things which cannot be hid.

很多山羊被牧羊人赶到羊圈里。有一只山羊不知在吃什么好东西,单独落在后面。牧羊 人拿起一块石头扔了过去,正巧打断了山羊的一只角。牧羊人吓得请求山羊不要告诉主人, 山羊说:“即使我不说,又怎能隐瞒下去呢?我的角已断了,这是十分明显的事实。”

这故事说明,明显的罪状是无法隐瞒的。

The Miser守财奴

A MISER sold all that he had and bought a lump of gold, which he buried in a hole in the ground by the side of an old wall and went to look at daily. One of his workmen observed his frequent visits to the spot and decided to watch his movements. He soon discovered the secret of the hidden treasure, and digging down, came to the lump of gold, and stole it. The Miser, on his next visit, found the hole empty and began to tear his hair and to make loud lamentations. A neighbor, seeing him overcome with grief and learning the cause, said, "Pray do not grieve so; but go and take a stone, and place it in the hole, and fancy that the gold is still lying there. It will do you quite the same service; for when the gold was there, you had it not, as you did not make the slightest use of it."

有个守财奴变卖了他所有的家产,换回了金块,并秘密地埋在一个地方。他每天走去看 看他的宝藏。有个在附近放羊的牧人留心观察,知道了真情,趁他走后,挖出金块拿走了。 守财奴再来时,发现洞中的金块没有了,便捶胸痛哭。有个人见他如此悲痛,问明原因后, 说道:“喂,朋友,别再难过了,那块金子虽是你买来的,但并不是你真正拥有的。去拿一 块石头来,代替金块放在洞里,只要你心里想着那是块金子,你就会很高兴。这样与你拥有 真正的金块效果没什么不同。依我之见,你拥有那金块时,也从没用过。”

这故事说明,一切财物如不使用等于没有。

The Wolf and the Lamb 狼与小羊

WOLF, meeting with a Lamb astray from the fold, resolved not to lay violent hands on him, but to find some plea to justify to the Lamb the Wolf's right to eat him. He thus addressed him:"Sirrah, last year you grossly insulted me." "Indeed," bleated the Lamb in a mournful tone of voice, "I was not then born." Then said the Wolf , "You feed in my pasture." "No, good sir," replied the Lamb, "I have not yet tasted grass." Again said the Wolf, "You drink of my well." "No," exclaimed the Lamb, "I never yet drank water, for as yet my mother's milk is both food and drink to me." Upon which the Wolf seized him and ate him up, saying, "Well! I won't remain supperless, even though you refute every one of my imputations."

The tyrant will always find a pretext for his tyranny.

一只小羊在河边喝水,狼见到后,便想找一个名正言顺的借口吃掉他。于是他跑到上游,恶狠狠地说小羊把河水搅浑浊了,使他喝不到清水。小羊回答说,他仅仅站在河边喝水,并且又在下游,根本不可能把上游的水搅浑。狼见此计不成,又说道:“我父亲去年被你骂过。”小羊说,那时他还没有出生。狼对他说:“不管你怎样辩解,反正我不会放过 你。”

这说明,对恶人做任何正当的辩解也是无效的。

The Bat and the Weasels蝙蝠与黄鼠狼

A BAT who fell upon the ground and was caught by a Weasel pleaded to be spared his life. The Weasel refused, saying that he was by nature the enemy of all birds. The Bat assured him that he was not a bird, but a mouse, and thus was set free. Shortly afterwards the Bat again fell to the ground and was caught by another Weasel, whom he likewise entreated not to eat him. The Weasel said that he had a special hostility to mice. The Bat assured him that he was not a mouse, but a bat, and thus a second time escaped.

It is wise to turn circumstances to good account.

蝙蝠掉落在地上,被黄鼠狼叼去,他请求饶命。黄鼠狼说绝不会放过他,自己生来痛恨鸟类。蝙蝠说他是老鼠,不是鸟,便被放了。后来蝙蝠又掉落了下来,被另一只黄鼠狼叼住,他再三请求不要吃他。这只黄鼠狼说他恨一切鼠类。蝙蝠改口说自己是鸟类,并非老 鼠,又被放了。这样,蝙蝠两次改变了自己的名字,终于死里逃生。

这故事说明,我们遇事要随机应变方能避免危险。

The Ass and the Grasshopper 驴子与蚱蜢

AN ASS having heard some Grasshoppers chirping, was highly enchanted; and, desiring to possess the same charms of melody, demanded what sort of food they lived on to give them such beautiful voices. They replied, "The dew." The Ass resolved that he would live only upon dew, and in a short time died of hunger.
驴子听见蚱蜢唱歌,被美妙动听的歌声所打动,自己也想能发出同样悦耳动听的声音,便 羡慕地问他们吃些什么,才能发出如此美妙的声音来。蚱蜢答道:“吃露水。”驴子便也只吃露水,没多久就饿死了。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不要企望非份之物

2. 求六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

在神秘的数学王国里,胖子“0”与瘦子“1”这两个“小有名气”的数字,常常为了谁重要而争执不休。瞧!今天,这两个小冤家狭路相逢,彼此之间又展开了一场舌战。
瘦子“1”抢先发言:“哼!胖胖的‘0’,你有什么了不起?就像100,如果没有我这个瘦子‘1’,你这两个胖‘0’有什么用?”

胖子“0”不服气了:“你也甭在我面前耍威风,想想看,要是没有我,你上哪找其它数来组成100呢?”

“哟!”“1”不甘示弱,“你再神气也不过是表示什么也没有,看!‘1+0’还不等于我本身,你哪点儿派得上用场啦?”

“去!‘1×0’结果也还不是我,你‘1’不也同样没用!”“0”针锋相对。

“你……”“1”顿了顿,随机应变道,“不管怎么说,你‘0’就是表示什么也没有!”

“这就是你见识少了。”“0”不慌不忙地说,“你看,日常生活中,气温0度,难道是没有温度吗?再比如,直尺上没有我作为起点,哪有你‘1’呢?”

“再怎么比,你也只能做中间数或尾数,如1037、1307,永远不能领头。”“1”信心十足地说。听了这话,“0”更显得理直气壮地说:“这可说不定了,如0.1,没有我这个‘0’来占位,你可怎么办?”

眼看着胖子“0”与瘦子“1”争得脸红耳赤,谁也不让谁,一旁观战的其他数字们都十分着急。这时,“9”灵机一动,上前做了个暂停的手势:“你俩都别争了,瞧你们,‘1’、‘0’有哪个数比我大?”“这……”胖子“0”、瘦子“1”哑口无言。这时,“9”才心平气和地说:“‘1’、‘0’,其实,只要你们站在一块,不就比我大了吗?”“1”、“0”面面相觑,半晌才搔搔头笑了。“这才对嘛!团结的力量才是最重要的!”“9”语重心长地说。 可以不?

3. 小学六年级趣味语文故事 要故事

马克·吐温的妙答

美国现代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一次宴会上,与一位女士对坐,出于礼貌,说了一声:“你真漂亮!”那位女士不领情,却说:“可惜我无法同样地赞美您!”马克·吐温说:“那没关系,你可以像我一样说一句谎话。”言辞委婉、平和,反其义而用之,那位女士低下了头。

世界上最短的信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将《悲惨世界》的手稿寄给出版社后,过了一段时间还不见此书出版。于是就给出版社去了一封信,内容只写了:“?——雨果。”很快,他便收到一封出版社的回信,内容也只有:“!——编辑室。”过了不久,轰动世界的《悲惨世界》便于读者见面了。

这封信,被称为“世界上最短的信。”

谁是冠军
一场足球赛的战报写道:“这一场激烈的足球赛的结果山东队战败了北京队获得了冠军。”

第一个人看后说,这场足球赛山东队赢了。公报写的是:“这一场激烈的足球赛的结果,山东队战败了北京队,获得了冠军。”另一个人说,不对。战报上明明写的是:“这一场激烈的足球赛的结果,山东队战败了,北京队获得了冠军。”
谁对谁错

从前有个旅店贴了一张广告,上面写着:“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一位旅客走上来,要求住店。店主指着广告说:“你没看见写的广告:‘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客人说:“我看见了。广告说得清楚:‘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

其实,这句话还有另外两种句读方式:一种是疑问句式:“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一种是陈述句式:“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
先生的字据

从前,有个财主非常吝啬。一次他为儿子请一位教书先生。在讲待遇时,先生知道他平素对人很刻薄。就动了心思,和他立了个字据,上面写道:

无米面亦可 无鸡鸭亦可 无鱼肉亦可 无银钱亦可

财主看了非常高兴,他想先生用膳不讲究,而且不用掏学费,感到是占了大便宜。到了年底,先生要找财主算账。财主哪里肯给,二人就一同到县衙去打官司。县官让财主将字据念了一遍;财主就按所立的字据念了一遍,先生却按标点的停顿念了一遍,这样就念成了:

无米,面亦可;

无鸡,鸭亦可;

无鱼,肉亦可;

无银,钱亦可。

财主一听傻了眼,只得将学费和饭钱付给了先生。

4. 六年级的小故事含道理2000字

两只钟已经忙活了一辈子。

有一天,一只老钟对一只小钟说:“你一年里要摆回525600下啦。”答

小钟吓坏了,说“哇,这么多,这怎么可能?!我怎么能完成那么多下呢!”

这时候,另一只老钟笑着说:“不用怕,你只需一秒钟摆一下,每一秒坚持下来就可以了。”

小钟高兴了,想着:一秒钟摆一下好像并不难啊,试试看吧。果然,很轻松地就摆了一下。

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小钟已经摆了525600下!

很简单的故事,却寓意着深刻的道理,当我们面对大困难的时候,往往望而怯步,孰不知只要根据实际,分期制定小目标,一一完成就行了。我想,这不仅是送给我的学生,同样是对自己的鞭策。

5. 六年级下册数学小故事

1.八戒去花果山找悟空,大圣不在家.小猴子们热情地招待八戒,采了山中最好吃的山桃整整100个,八戒高兴地说:“大家一起吃!”可怎样吃呢,数了数共30只猴子,八戒找个树枝在地上左画右画,列起了算式,100÷30=3.1八戒指着上面的3,大方的说,“你们一个人吃3个山桃吧,瞧,我就吃那剩下的1个吧!”小猴子们很感激八戒,纷纷道谢,然后每人拿了各自的一份.悟空回来后,小猴子们对悟空讲今天八戒如何大方,如何自已只吃一个山桃,悟空看了八戒的列式,大叫,“好个呆子.”
2.大约1500年前,欧洲的数学家们是不知道用“0”的.他们使用罗马数字.罗马数字是用几个表示数的符号,按照一定规则,把它们组合起来表示不同的数目.在这种数字的运用里,不需要“0”这个数字.而在当时,罗马帝国有一位学者从印度记数法里发现了“0”这个符号.他发现,有了“0”,进行数学运算方便极了,他非常高兴,还把印度人使用“0”的方法向大家做了介绍.过了一段时间,这件事被当时的罗马教皇知道了.当时是欧洲的中世纪,教会的势力非常大,罗马教皇的权利更是远远超过皇帝.教皇非常恼怒,他斥责说,神圣的数是上帝创造的,在上帝创造的数里没有“0”这个怪物,如今谁要把它给引进来,谁就是亵渎上帝!于是,教皇就下令,把这位学者抓了起来,并对他施加了酷刑,用夹子把他的十个手指头紧紧夹注,使他两手残废,让他再也不能握笔写字.就这样,“0”被那个愚昧、残忍的罗马教皇明令禁止了.但是,虽然“0”被禁止使用,然而罗马的数学家们还是不管禁令,在数学的研究中仍然秘密地使用“0”,仍然用“0”做出了很多数学上的贡献.后来“0”终于在欧洲被广泛使用,而罗马数字却逐渐被淘汰了.
3.小朋友你们可知道数学天才高斯小时候的故事呢?高斯念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在老师教完加法后,因为老师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题目要同学们算算看,题目是:1+2+3+ .+97+98+99+100 = 老师心里正想,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课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时,却被 高斯叫住了!原来呀,高斯已经算出来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如何算的吗?高斯告诉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把 1加 至 100 与 100 加至 1 排成两排相加,也就是说:1+2+3+4+ .+96+97+98+99+100 100+99+98+97+96+ .+4+3+2+1 =101+101+101+ .+101+101+101+101 共有一百个101相加,但算式重复了两次,所以把10100 除以 2便得到答案等于 从此以后高斯小学的学习过程早已经超越了其它的同学,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后的数学基础,更让他成为——数学天才!

6. 求六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

六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
①一天有个年轻人小毛来到王老板的店里买了一件礼物
这件礼物成本是18元,标价是21元。
结果是这个年轻人掏出100元要买这件礼物。
王老板当时没有零钱,用那100元向街坊换了100元的零钱,找给年轻人79元。
但是街坊後来发现那100元是假钞,王老板无奈还了街坊100元。
现在问题是:王老板在这次交易中到底损失了多少钱? 答案为:97.(换钱找钱是障眼法)

②在神秘的数学王国里,胖子“0”与瘦子“1”这两个“小有名气”的数字,常常为了谁重要而争执不休。瞧!今天,这两个小冤家狭路相逢,彼此之间又展开了一场舌战。
瘦子“1”抢先发言:“哼!胖胖的‘0’,你有什么了不起?就像100,如果没有我这个瘦子‘1’,你这两个胖‘0’有什么用?”

胖子“0”不服气了:“你也甭在我面前耍威风,想想看,要是没有我,你上哪找其它数来组成100呢?”

“哟!”“1”不甘示弱,“你再神气也不过是表示什么也没有,看!‘1+0’还不等于我本身,你哪点儿派得上用场啦?”

“去!‘1×0’结果也还不是我,你‘1’不也同样没用!”“0”针锋相对。

“你……”“1”顿了顿,随机应变道,“不管怎么说,你‘0’就是表示什么也没有!”

“这就是你见识少了。”“0”不慌不忙地说,“你看,日常生活中,气温0度,难道是没有温度吗?再比如,直尺上没有我作为起点,哪有你‘1’呢?”

“再怎么比,你也只能做中间数或尾数,如1037、1307,永远不能领头。”“1”信心十足地说。听了这话,“0”更显得理直气壮地说:“这可说不定了,如0.1,没有我这个‘0’来占位,你可怎么办?”

眼看着胖子“0”与瘦子“1”争得脸红耳赤,谁也不让谁,一旁观战的其他数字们都十分着急。这时,“9”灵机一动,上前做了个暂停的手势:“你俩都别争了,瞧你们,‘1’、‘0’有哪个数比我大?”“这……”胖子“0”、瘦子“1”哑口无言。这时,“9”才心平气和地说:“‘1’、‘0’,其实,只要你们站在一块,不就比我大了吗?”“1”、“0”面面相觑,半晌才搔搔头笑了。“这才对嘛!团结的力量才是最重要的!”“9”语重心长地说。

7. 六年级数学小故事

1796年的一天,一来个青年开始做导师留的源数学题。
前两道题完成顺利。只剩第三道题:要求只用尺规,画出一个正17边形。
这位青年绞尽脑汁,但是毫无进展。
困难激起了斗志。他终于完成了这道难题。
导师看到学生的作业惊呆了。他激动地说:“你知道吗?你解开了遗留两千多年的数学难题!”
原来,导师因为失误,把这道题目的纸条交给学生。
每当回忆时,这位青年总是说:“如果有人告诉我,这是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难题,我可能永远也没有信心将它解出来。”
这位青年就是数学王子高斯。

8. 六年级数学小故事

大约1500年前,欧洲的数学家们是不知道用“0”的。他们使用罗马数字。罗马数字是用几个表示数的符号,按照一定规则,把它们组合起来表示不同的数目。在这种数字的运用里,不需要“0”这个数字。
而在当时,罗马帝国有一位学者从印度记数法里发现了“0”这个符号。他发现,有了“0”,进行数学运算方便极了,他非常高兴,还把印度人使用“0”的方法向大家做了介绍。过了一段时间,这件事被当时的罗马教皇知道了。当时是欧洲的中世纪,教会的势力非常大,罗马教皇的权利更是远远超过皇帝。教皇非常恼怒,他斥责说,神圣的数是上帝创造的,在上帝创造的数里没有“0”这个怪物,如今谁要把它给引进来,谁就是亵渎上帝!于是,教皇就下令,把这位学者抓了起来,并对他施加了酷刑,用夹子把他的十个手指头紧紧夹注,使他两手残废,让他再也不能握笔写字。就这样,“0”被那个愚昧、残忍的罗马教皇明令禁止了。
但是,虽然“0”被禁止使用,然而罗马的数学家们还是不管禁令,在数学的研究中仍然秘密地使用“0”,仍然用“0”做出了很多数学上的贡献。后来“0”终于在欧洲被广泛使用,而罗马数字却逐渐被淘汰了。

小朋友你们可知道数学天才高斯小时候的故事呢?
高斯念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在老师教完加法后,因为老师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题目要同学们算算看,题目是:
1+2+3+ ..... +97+98+99+100 = ?
老师心里正想,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课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时,却被 高斯叫住了!! 原来呀,高斯已经算出来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如何算的吗?
高斯告诉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把 1加 至 100 与 100 加至 1 排成两排相加,也就是说:
1+2+3+4+ ..... +96+97+98+99+100
100+99+98+97+96+ ..... +4+3+2+1
=101+101+101+ ..... +101+101+101+101
共有一百个101相加,但算式重复了两次,所以把10100 除以 2便得到答案等于 <5050>
从此以后高斯小学的学习过程早已经超越了其它的同学,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后的数学基础,更让他成为——数学天才!

9. 生活中的小故事六年级作文

打着瞌睡,深冬朝我跋涉的影子秘密地张望——题记

我承认,这样的生活,我夹在中间,旋转着前进,一次又一次矛盾来了又去,去了又来。曾经,现在,未来就像携带的行李都牢牢的属于我。然,曾经是最早到的,它沉在箱底,偶然露出一角,一切的一切就强烈清晰的出现在眼前了。

床头的一角上,偶然看到几张妈妈前些天翻出来的照片,那是我,小时候学舞的照片。有的是训练时痛苦的表情,有的是一个坚强执着的姿态,也有的是光辉舞台上和同伴们一起舞蹈的瞬间。那时的自己,总是盘着头,总是扬着脸,总是有一双没有束缚的眼睛。我想,当从前试着把那满满的失落和疼痛藏起来的时候,我是不该选择放弃的。

记忆里,不满4岁的我为自己的年龄打了个小谎,就这么跟着比我大的孩子学起了舞。老师严厉的要求,我自是无法承受,我无法伸直腿去摸脚尖,无法抓到比我高的把杆。我哭,总是哭,眼睛一个劲儿瞅着门外的妈妈,我撅着嘴,使着性子,又怯生生的怕老师打。反反复复着,妈妈教我,老师走时把腿弯一下,来时再坚持。我疑惑着,即使这样的方法她也不愿我放弃。以后怎样,不清了。我就这样忍着,哭着,通常都是无法承受练习强度的时候,自己中途跑下去,在妈妈怀里睡着了。

突然有那么一天,我望着把杆前镜子里的自己,才发现,那些陌生好似都走了,这里的所有都那般熟悉。我熟悉了舞步,甚至可以自豪的领头;我领会了它的神韵,甚至可以独自在练功房里陶醉。这多年,让我成了班里的尖子,软功出色的我,再也不是怯怯地哭鼻子的不情愿。一切都变了的时候,只有一个让我说不出感情的永恒,我的名子“小不点”。“小不点”我喜欢这个名字,她让我把曾经和现实联得那么紧,她让我不忘记那个穿着虎皮小夹袄的女娃,怎样怎样的成了现在,她让我珍惜。我克服过胆怯,忍着身上青红紫斑的痛,那扭伤脚踝,拉伤韧带的疼,如今还隐隐在心。但我的那次,六年级的时候,全国的一等奖让我激动,我听到去法国交流的邀请,抱着妈妈哭,那时的一切,瞬间和从前的差异让我成长。

我于是还这样抱着执着,在初一坚守着。但没法,真没法,周末长长的路途会让我和妈妈极度的累,平时的运动少了,每次上完课我都会摊在床上,腿和身体阵阵酸痛。无奈,无奈,我焦灼着自己的心,最终的一撒手,松了,随着日子,一切都在静静的被漂白……

初三,高中,日子久了,妈妈开始说我背弯了,眼镜挂上了,生气的时候她说:“以前的气质呢?白练了那么多年。”每每这样,我尝试着,挺直背,摘下眼镜。但我始终无法和时间抗争,我低头写字的时候,抬头望黑板的时候,便是更多的无奈。

只是这样,但我没有感伤,逝去的总是走了。

只是这段历程好像永远于我都是意味深长和温暖的。我这样热衷着舞步,她教给我了坚强和不放手。如今在学习,就让那个虎皮夹袄的女孩再走一段成长,我咬着唇,低着头,书写着……

十二月里,我的故事打着瞌睡,深冬朝我跋涉的影子秘密地张望着。

10. 六年级顺从父母的小故事

1962年,陈毅元帅出国访问回来,路过家乡,抽空去探望身患重病的老母亲。
陈毅的母亲瘫痪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陈毅进家门时,母亲非常高兴,刚要向儿子打招呼,忽然想起了换下来的尿裤还在床边,就示意身边的人把它藏到床下。
陈毅见久别的母亲,心里很激动,上前握住母亲的手,关切地问这问那。过了一会儿,他对母亲说:“娘,我进来的时候,你们把什么东西藏到床底下了?”母亲看瞒不过去,只好说出实情。陈毅听了,忙说:“娘,您久病卧床,我不能在您身边伺候,心里非常难过,这裤子应当由我去洗,何必藏着呢。”母亲听了很为难,旁边的人连忙把尿裤拿出,抢着去洗。陈毅急忙挡住并动情地说:“娘,我小时候,您不知为我洗过多少次尿裤,今天我就是洗上10条尿裤,也报答不了您的养育之恩!”说完,陈毅把尿裤和其它脏衣服都拿去洗得干干净净,母亲欣慰地笑了。
陈毅元帅是个大人物,有繁忙的公务在身,但他不忘家中的老母亲。在百忙中抽空回家探望瘫痪在床的母亲,为母亲洗尿裤,以关切的话语温暖抚慰病中的母亲。虽然陈毅元帅为母亲所做的只是一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小事,但从这些平常的小事,看出了他对母亲浓厚的爱。他不忘母亲曾为自己付出的点点滴滴,理解母亲的艰辛和不易,知道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他的一片孝心,值得天下所有儿女学习效仿。
孝敬父母关爱帮助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每个儿女应尽的义务,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父母恩情重如山,深似海,人生莫忘父母恩。朋友,我们孝敬自己的父母了吗?我们给了他们什么呢?
其实父母亲想要的真的不多,他们需要的只是我们的孝心和关爱,希望我们在需要时伸出扶助之手。
当父母还年轻力壮的时候,你常回家看看,一句随意的问候“爸、妈,你们好吗?”随意买的宵夜,亲自煮一顿家常的晚餐,陪母亲逛逛街,唠唠家常,帮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 这些都能让他们感到欣慰温馨。
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们渐渐长大成人,父母却愈来愈老。他们变成了老眼昏花,动作迟缓,手脚不灵便,思维迟钝,没有记性,说过的话以为不说,重重复复,唠唠叨叨,甚至患上老年痴呆,像三岁的小孩。说话时,他们会突然想不起要说什么,甚至极可能最后连要做什么,都一并忘记;他们会重复又重复教过我们的故事和儿歌,沉醉在那些和我们一起度过无忧无虑的童年的回忆中!他们会常忘了扣扣子、系鞋带;吃饭时,会弄脏衣服,梳头发时手还会不停的抖;有时还会感到孤独寂寞,痴痴呆望远处。看到父母慢慢衰老,我们应该想到儿时父母为我们所做的点点滴滴:父母不厌其烦为我们洗了多少的尿布,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教我们慢慢用汤匙、用筷子吃东西;教我们系鞋带、扣扣子、溜滑梯;教我们穿衣服、梳头发;每天教我们背儿歌,还要绞尽脑汁,去回答我们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古怪问题。当时,父母做这些多么的耐心,多么的温柔,总觉得有了我们再苦再累也是一种幸福。
朋友,人们常说父母恩最难回报。愿我们能以当年父母对待小时候的我们那样,耐心、温柔地对待渐渐老去的父母,体谅他们,以反哺之心奉敬父母,以感恩之心孝顺父母!哪怕只为父母换洗衣服,为父母喂饭送汤,为父母搽搽风湿油,按摩酸痛的腰背,握着父母的手,扶着他们一步一步地慢慢散步...让我们的父母幸福快乐地度过余生。学学陈毅元帅孝敬父母,给他们创造一个充满爱的和谐家庭以安享晚年,那是父母的幸福,也是我们的幸福

阅读全文

与六年级小故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