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年级语文 > 六年级毕业复习

六年级毕业复习

发布时间:2020-12-15 11:30:48

六年级毕业班语文总复习要注意哪些

如何在短时间内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全面、系统地领会吃透注册执业考试考试各门课程的学习要点,最大限度地提高考试成绩,是广大考生最为关心的话题。下面一些心得与体会,希望能对广大考生复习考试有所帮助。一、全面研读教材考生往往希望学习和复习的范围越小越好,甚至把全部希望寄托在辅导老师考前的押题之上,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经验表明,要想顺利通过考试,不能放松对教材的全面研读。执业资格考试的试题基本上是不超出指定教材范围的,指定教材阐述了大量的基本问题,从教材第一页到最后一页,每个部分都有可能考到。考生只有充分准备,在考试时才能游刃有余,切不可抱有侥幸心理。教材是考试的根本。一般来说,指定教材包含了命题范围和答案标准,你必须按指定教材的内容、观点和要求去回答考试中的所有问题,否则你很难获得高分。没有指定教材而去参加考试是不可想象的。但有了教材,还必须善于总结与系统把握教材的精髓。考试通过的考生说:“善于总结和系统把握是成功考生复习时的‘常规武器’,也是他们考场上屡次取胜的两大‘法宝’”。所谓“善于总结”就是在仔细看完一篇教材的前提下,一边看书,一边作总结性的笔记,把教材中每一章的要点都列出来,从而让厚书变薄,并理解其精华所在;所谓“系统把握”就是不仅要系统全面地把握每一课程,而且要系统地把握考试课程之间的密切联系。每门课程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将各个章节割裂开来。总之,从整体来把握教材及各课程之间的关系。研读教材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考生宜早做安排。很多考生在学习上喜欢先松后紧,一开始并不在意,到考前突击复习,搞得十分紧张。每年临考之时都有一些学生遗憾地抱怨,再有一周时间复习肯定能够过关,与其考前后悔,不如笨鸟先飞。强调对教材的研读,是要突出全面理解和融会贯通,并不是要求考生把指定教材的全部内容逐字逐句地背下来。研读教材要注意准确把握文字背后的复杂含义,研读教材还要注意不同章节的内在联系,能够从整体上对应考科目进行全面系统的掌握。二、深刻把握重点对教材全面研读的同时,考生也要注意抓住重点进行复习。因为不同科目各部分知识点的重要性是不一样的。每门课程都有其必考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在每年的试卷上都会出现,只不过形式不同罢了,可谓万变不离其宗。对于重要的知识点,考生一定要深刻把握,能够举一反三,做到以不变应万变。考生在复习中要想提高效率,就必须把握重点,避免平均用力气。因此,全面研读教材与重点把握教材都很重要。全面研读可以使考生在考场之上稳扎稳打,保持良好应试心态;把握重点则能使考生以较小的投入获取较大的考试收益,在考试中立于不败之地。有关各科目的重要知识点我们会在今后的栏目中陆续向各位考生介绍。三、练习巩固提高执业资格考试涉及内容十分广泛,有些内容实际业务中很少接触,仅仅依靠记忆和自身理解来准备资格考试是远远不够的。适当演练一些高质量的练习题,可以提高考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运用水平,进而提高应试能力。通过练习考生可以逐渐总结出考试内容的某些重点与规律,发现自身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高。适当做一些练习题和模拟题是考试成功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特别是往年的考试试卷,虽然再考和可能性不是很大,但是熟悉题型是很重要的。(本次复习之中,在网络学习可获得模拟试题和2004年考试试卷。)从某种意义上讲,考试就是做题。所以,在应试学习过程中,适当地做一些练习题和模拟题是考试成功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众所周知,考试所涉及的各个科目均具有严谨性、务实性的特点,尽管很多问题从理论上讲可能会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需要运用专业判断,但在考试时,考试试题的答案都应具有“唯一性”,客观性试题尤其如此。这里的“唯一”,实际上也可以说是“统一”,即统一于“考试大纲”和“指定教材”的各“考试点”。但考试大纲只规定了考试范围,并未给出具体的考试内容;指定教材通常也只是就考试大纲规定的范围平铺直叙地加以说明。如何将“指定教材"中各“考试点”(由“考试大纲”决定)与“考试试题”的“答案”联系起来呢?这就要求你在理解指定教材的同时,必须做一些练习、模拟题,并能举一反三。可见,每一位考生还必须得有一本与指定教材相配套的习题复习资料。一本好的习题复习资料应该按照考试大纲和指定教材的内容,以“考题”的形式进行归纳整理,并附有多套模拟试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通过练习、模拟,你可以自我测试对教材的理解掌握程度,了解哪些内容知道,哪些问题能回答,哪些章节没把握,哪些试题你以前根本没见过,哪门课比较起来掌握得较好,等等,从而为你进一步学习做好思想和时间上的准备。但复习资料不宜过多,选一两本就行了,多了容易眼花,反而不利于复习。多做练习固然有益,但千万不要舍本逐末,以题代学。练习只是对所学知识的检验和巩固,应试能力的培训核心在前面两个环节。做练习要尽量选择高质量的习题,至少应保证是根据新教材编写的习题。重做历年考试真题也是一个不错的学习方法,但要注意,因为教材的变化,以前考题的标准答案并不一定适合现在的考试。复习考试方法考试方法是指同考试直接有关的方法,包括了答题方法,但不只是答题方法。所谓一般考试方法,就是比普遍适用的方法,不仅适用于政治理论考试,也适用于其他课程的考试。1.头脑清醒,情绪平稳考试特别是升学普升资格等关系人生履历的重大考试,是一种高强度的高难度的脑力劳动,因此,一定要在考试过程保持健康的身体清醒的头脑考前要休息好。考试是一种静思沉思而紧张的思维状态,才有可能获得自己水平甚至超过自己水平的充分发挥。切忌进考场前说说笑笑打打闹闹和答题过程中注意力分散。2.按序做题,先易后难一般重要的正规考试试题,有难有易,难易兼顾,既有理论知识的理解记忆又有理论,知识的分析,综合,推理等运用,整个试题的排列顺序是先易后难,由低分到高分。考生不必把试题通读一遍后再答题,直接按试题排列的先后答题就可以。因为通读一遍,即浪费时间,又会遇到一些难题而引起不必要的惊慌。假如在本该容易答的前面试题遇到一些不会答的试题,也不要紧张,把一下不会答的试题留下,继续往后答对自己来说容易的试题,返回来再答,也许就会答了。3,审题仔细,务求准确审题是答题的基础,审题不准不全会就答错答偏,审题差之毫厘,答题就会谬以千里。考研试题大多数都不是简单明了,一目了然,选择题的一个问题有四个五个备选答案,看错了或理解错了一句话就会全错。4.胸中有数,对号入座所谓胸中有数,就是考生在考前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重点内容有一个全面的系统的理解和记忆,审题时把试题输入大脑,同已存储的知识信息相联系,进而判断试题所考的范围与要求,最后给出正确的答案.只有胸中有数,才能实现对号入座.5.准确全面,防漏防偏选择题又称客观性试题,答案是确定的,不论谁答谁改标准都一样,多选,少选,错误都不给分.因此,回答此种题要求准确无误.选择题之外的试题,称之为主观性试题,从参考答案到答卷改卷就会发生差别,主观性很强,因此,回答此种问题要求紧贴题意,不要以偏概全,而要以全概偏,即方面全,点点全,而不在多.6.不留空白,以全概偏所谓不留空白,是指不论是对主观试题或是对客观试题都要回答,即使没有把握答对也要答,因为不答就没有分,答错也不倒扣分,而答对了或对主观性试题答对了一部分都会有分.开个玩笑说,不答白不答,不答是傻瓜.不答或对单项选择题多选了属技术性错误,可说是傻瓜错误.以全概偏是对主观性错误而言的,前已说明.概言之:不答傻瓜,盖帽答法(对主观性试题而言).7.思考要点,边想边答这一方法是对主观性试题而言的,不必打草稿,就往答卷上写,只要要点回答出来,其顺序是无关的,一般改卷大都是踩点给分.这样的答法可以节省时间.8.字迹清楚,词要达意这是对回答主观性试题的要求.有些考生答题字写得又潦草又不整齐,用词又不当,给改卷者以不好的印象,肯定要被扣分.相反,字迹清楚整齐,用词恰当,就可能被加分.9.层次分明,合乎逻辑这是对回答主观性试题的要求,考生回答问题时要按照试题要求的顺序逐点回答,可分出(1)(2)(3).,不要东拉西扯,颠三倒四.10.稍息后查,不急交卷试题答完后,为防止思维定势,不要立即就查,待休息一下再复查,也许能查出不妥之处.有的考生为了显示能耐,考试时间未到就急于交卷,这是不必要的.

② 六年级毕业总复习试题

语文模拟试卷
一、读拼音写词语。(10分)
zīxún jué xǐng cán kuì zhān yǎng róu nèn
( ) ( ) ( ) ( ) ( )
二、用√标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4分)
波涛(pō bō) 供(gòng gōng)不应求、
看守(kān kàn) 猜度(dù ó)
三、查字典,按要求填空(5分)
1.“詹”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
2.“释”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 ),再查( )画,第8画名称是( )
四、圈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改正在括号里。(4分)
好意难确( ) 调兵遗将( )盛气凛人( ) 高瞻远主( )
五、选词填空。(5分)
指望 渴望 期望 希望
1.凡卡( )回到爷爷那儿去,因此给爷爷写信,在信中,他哭诉:“我的生活没有( )了。”写完信后,他满怀( )去寄信。
即使……也 尽管……还是…… 虽然……但是……
2.( )自己生活艰苦,桑娜( )把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来抚养。
六、把画线部分改成成语,填在括号里。(2分)
雷锋叔叔为了别人,为了集体而放弃个人利益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教育了我。( )
七、造句。(4分)
推测——
与其……不如……——
八、改病句。(4分)
1.雷锋精神是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要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增加学习效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扩句和缩句。(4分)
扩句:小朋友讨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缩句:人们的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调整下面排列错乱的写作顺序(在括号里标出序号)(4分)
( )确定中心,选好材料
( )列作文提纲
( )审清题意,明确要求
( )草稿写好后,要认真修改
十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6分)
好呀!春节期间义务劳动
1 春节前的一个早晨,我提着装满书册的书包,沉甸甸(diān diàn)的,刚走到车站旁,一辆(蓝,篮)色的漂亮的公共汽车到站停住。我跨上车,只觉得后面有人把我的包(托,拖)了一下,回头看时,是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我谢谢她,她笑笑,没应声。快到下一个停车站时,却听得她响亮地报着站名,还请要下车的乘客提早准备,注意随身携带的东西。我怀疑了,就问她“你是售票员吗?”
2 她一摇头。轻声回答:“不,我是一○八中学的学生。”
3 我更怀疑了,眼睛直直地(钉,盯)着她……
4 旁边坐着个(戴,带)眼镜的教师,他似乎了解的,用表扬的口吻说:“三好学生嘛!春节期间公共汽车乘客拥挤,售票员忙不过来,他们自己组织分批轮班上各条路线去服务。”说完又补充一句。“咳,怎不叫人看了心里甜?”
5 我要下车了,姑娘不由分说替我提了包,自己先跳下去,把包递给了我,随后帮着售票员(捡,检)票,帮着怀抱婴儿的母亲下车,又帮着老大爷带着小孙子上车,等到乘客全部上车完毕,她最后一个又上了车……
6 我看在眼里,喜上心头。“好呀!春节期间义务劳动。”
7 我转(zhuǎn zhuàn)身进了胡同。没走多远,便望见一群活泼可爱的少年儿童,挽着袖子,卷着裤腿,兴高采烈地在大扫除。他们把200米长的胡同打扫得一干二净,胡同面貌焕然一新。几个年龄较大的,还在给军属、烈属家扫院子,擦门窗,洗刷墙壁,运垃圾……干得干净利落。我望着他们笑。他们(察,擦)着流汗的脸,也笑了。我几乎要大喊出来了:“好呀!春节期间义务劳动。”
8 我穿出胡同,又遇到二三十个生气勃勃的孩子,排着整齐的队伍,举着小旗,站在街头宣传“讲文明,讲卫生”。他们用扬声筒起劲地说着、唱着。我不由自主地停住脚步,凝神地望着他们,直到耳边响起报时的钟声,才快步向前走去。走了不远回头望了他们一眼,只见在阳光照耀下的这支小分队正在热烈地挥动彩旗,响亮地呼着口号,还唱着“讲卫生,最光荣”的歌。这时,我觉得手中那只沉甸甸的包一点儿也不沉了,我用力地点了点头,“好呀!春节期间义务劳动!”
1.据词定音、定字(在文中打√)。(8分)
2.用‖划分文章段落并概括段落大意。(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空。(2分)
这篇文章记叙了春节前的一个早晨,作者亲眼看到的几个中小学生( )的事,表现了新中国少年儿童( )的优秀品质。
4.“好呀!春节期间义务劳动。”这句话在文中出现几次?这样反复出现起什么作用?(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手中那只沉甸甸的包一点儿也不觉得沉了。”作者为什么有这样的感觉?(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用“滔滔不绝、夸夸其谈、赞不绝口、骄傲自满”写一段话。(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四、作文(30分)
以《记一次……活动》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思想健康、内容明确、具体,条理清楚,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标点正确,详略得当。
答案
一、咨询、觉醒、惭愧、瞻仰、柔嫩
二、bō、gōng、kān、ó
三、1.Z、zhān; 2.采、5、横撇; 3.①;②
四、确—却;遗—遣;凛—凌;主—瞩
五、1.渴望;指望;希望; 2.尽管……还是……
六、舍己为人 九、1.雷锋是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
2.我们要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十、扩句:三(1)班的小朋友热烈地讨论着老师提出的问题。
缩句:眼睛望着方向。十二、2、3、1、4
十三、1.diàn、zhuǎn;蓝、托、盯、戴、检、擦
2.第一段(第1—7节)“我”在车上看见一个同学帮助售票员为乘客服务的情景。十分感人。
第二段(第8节)“我”看到少年儿童在胡同里大 扫除,使胡同的面貌焕然一新。
第三段(第9节)“我”看见同学们在街头宣传“讲文明,讲卫生”。
3.义务劳动助人为乐。
4.这句话在文章中共出现3次。这样反复出现,表达了作者对那些参加义务劳动的少年儿童助人为乐的品质的赞叹。
5.中小学生们在春节期间义务劳动,他们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使作者深深感动,因而感觉到包袱不重了。

一、填空。(18分)
1、一个数亿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千万位上是6,万位上是最小的合数,千位上是最小的质数,其余数位上是0,这个数是( ),四舍五入到亿位记作( )亿。
2、把6 :1.8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
3、3 小时=( )分 8.06立方米=( )升
4、一堆化肥有6吨,按1:3:4分给甲、乙、内三个生产队,甲队分得这堆化肥的(——),乙队分得( )吨。
5、甲乙两地相距35千米,画在一幅地图上的长度是7厘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6、24和54的最小公倍数是( ),最大公约数是( )。
7、六年级同学开展植树活动,成活80棵,5棵没有成活。成活率最( )。
8、一根绳子的长度等于它本身长度的 加上 米,这绳子长( )米。
9、正方体棱长的总和是48厘米,它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体积是( )立方厘米。
10、一件工作,甲独做2天可完成这件工作的 。照这样计算,剩下的工作还需( )天完成。
11、一个圆柱体,如果把它的高截短3厘米,表面积就减少94.2平方厘米。它的底面半径是( )厘米,体积减少了( )立方厘米。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4分)
1、平行四边形的对称抽有两条。( )
2、如果x× =y× ,那么x:y= : 。( )
3、甲数能被乙数整除,乙数一定是甲乙两数的最大公约数。( )
4、工作时间一定,制造每个零件的时间和零件个数成正比例。( )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3分)
1、3.496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
①3.49 ②4.00 ③3.50
2、打一份稿件,甲用5分钟,乙用8分钟,甲乙两人工作效率的最简比是( )。 ①5:8 ②8:5 ③1/3 : 1/8
3、下列分数中不能化有限小数的是( )。
① ② ③ ④
四、计算。(10+9+15+6=40分)
1、直接写出得数。
5.4+8= 9÷ 3 ×18=
2、解方程。
①12 -4x=2 ②38:x=4.75:1 ③1/3 x+5/6 x=1.4

3、用递等式计算。
①308×16-14874÷37 ②(10/3 +3/4 -21/8 )×1

③3.5÷5/8 ×5/15 ④0.8×2.7+7.3÷15/4

⑤9.8÷[28×(1-1/7 )+27/5 ]

4、列式计算。
①一个数的 加上2.8,等于12.8,求这个数。

②80的12%加上1.25除 的商,和是多少?

五、下面是红旗小学六年级男、女生人数。(3+1+1=5)
红旗小学六年级(1)男26人、女生人数?人.
红旗小学六年级(2)男18人、女生人数25人.
红旗小学六年级(3)男24人、女生人数25人.

1、已知六(1)班的人数是49人,请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
2、男生总人数比女生少( )%。
3、六年级三个班平均每个班( )人。
六、应用题。(5×6=30)
1、一列货车和一列客车同时从相距504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4.5小时相遇。客车每小时行64千米,货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某洗衣机厂五月份计划生产洗衣机504台,实际上半月完成了5/9,下半月完成了2/3,这个月实际生产洗衣机多少台?

3、一项工程,甲单独做 8天完成,乙单独做12天完成。现在甲乙合做3天后,剩下的由甲独做,还需几天完成?

4、果园里的桃树比杏树多40棵,杏树的棵数是桃树的80%,桃树有多少棵?

5、一个圆锥形沙堆,底面积是3.6平方米,高1.2米。把这堆沙装在长2米、宽l.5米的沙坑里,可以装多高?

6、某校参加数学竞赛的男生与女生的人数比是6:5,后来又增加了5名女生,这时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8/9。原来参加数学竞赛的女生有多少人?

③ 6年级毕业总复习题目 快

小学的毕业考试十分简单。不用进行特别复杂的复习。把老师上课讲的东西再看一遍。主要看自己不会的。然后就是听老师的话。老师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最后就是休息。轻松面对考试,这样毕业考试就没什么问题了

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第一课时
⒈ 本组课文的主题?共有哪几篇课文?作者?本组课文导语提示要达到的学习重点?
⒉ 每一篇课文的体裁?每一篇课文的中心?(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⒊ 《文言文两则》的复习提纲:
⑴ 背诵两篇课文,了解孟子。
⑶ 掌握文下须要求掌握的注释。
⑷ 《学奕》中“之”字的不同用法。
⑸ 两篇课文要说明的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来谈。
⑹ 了解这是( )的小儿,( )的孔子,从哪儿可以看出?
⑺ 明白两小儿辩日的观点及依据。
⑻ 了解文中的几种修辞方法:比喻、反问、设问。
第二课时
⒋ 《匆匆》
⑴ 字词的过关:一去不复返、确手、空虚、头涔涔泪潸潸、游丝、徘徊、伶伶俐俐、凝然(及课后的生字)
⑵ 复习本文的写作特点。
⑶ 朱自清要表达的感情。
⑷ 文章的几种修辞方法:排比、比喻、设问、拟人。
⑸ 重点句子的理解:
a.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b. 像针尖一滴水滴在水海里,……也没有影子。
c.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d.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⑹ 重点段落的分析:
第1段:①排比句,模拟说话。②“——”的用法。
③加上这么多“?”的作用。(不断追问,引人思考)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第3、4段:①第3段描写什么来表达感情?②仿写“……的时候,日子……”③两段中作者要表达怎样的感情?④第4段中的最后一个问句要表达什么?
⑺ 找出前后呼应的句子,并体会这样的作用。
⑻ 背诵全文。
⒌ 《桃花心木》
⑴ 字词的过关:莫名其妙、枯萎、偶尔、语重心长、汲水、从从容容、无缘无故、规律、勃勃生机(及课后生字)
⑵ 本文的写作特点。
⑶ 本文蕴含的道理。
⑷ 作者的感情变化?种树人的哪些做法令作者奇怪?
⑸ 重点句子的理解:
① 奇怪的是他来得并没有规律性,……有时浇得少。
② 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③ 种树的人不会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⑹ 重点段落的分析:
第12段:①段意。②段中的“不确定”指什么?③为什么就“不确定”中成长可以长成百年大树?
第13段:①种树人为什么语重心长地说?②树苗依赖什么?依赖的结果如何?③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第14段:①人的“不确定”又指什么?联系生活实际谈。②“很少的养分”、“巨大的能量”各指什么?③为什么不确定中,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④联系生活实际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⑺ 背第12、13、14段。
第三课时
⑻ 复习《顶碗少年》《手指》
① 字词的过关:萦绕于心、座无虑席、惊羡、歉疚、不失风度、不慌不忙、惊心动魄、喧哗、不知所措、抚摩、养尊处优、附和、陶醉、堂皇、附庸、渺小、喝彩。
② 找出描写顶碗少年的语句,分析( )描写,体现是个( )的少年。
③ 为什么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
④ 你的体会?用上所学的格言。
⑤ 文未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⑥ 五根手指的作用和特点。
⑦ 背《手指》最后一段,谈体会。
⒐ 词语盘点须100分。
⒑ 《邯郸学步》的内容和成语意思。
⒒ 日积月累:
① 背并默写。② 类别:人生哲理的格言。③ 五句格言的意思及蕴含的道理。④ 个别字词的解释:孰、惑、知之、衰、竭。⑤ 能灵魂运用。
⒓ 复习第一单元的作用《看〈假文盲〉有感》、《难忘的“第一次”》。
第二单元复习提纲
第一课时
⒈ 本组课文的主题?共有几篇课文?记住课题、作者、本组课文导语,提示达到的学习重点?
⒉ 每篇课文的体裁、每篇课文的中心。(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⒊ 《北京的春节》的复习提纲:
① 字词过关:翡翠、万象更新、灯火通宵、日夜不绝、截然不同、万不得已、张灯结彩、有声有光、各形名色(及课后生字)。
② 复习本文的写作特点。
③ 文中的写作顺序、表达方法及作用,作者语言表达的特点。
④ 北京的春节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了解作者列举的春节各个时间段的风俗习惯,体现了怎样的节日气氛。
⑤ 文中有哪几种修辞手法?
⑥ 重点句子的理解:
A. 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B. 除夕夜家家灯光通宵……都要守岁。
C.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高潮到了。
D. 一眨眼,到了残灯未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
⑦ 重点段落的分析。
A. 找出课文中描写小孩子过春节的部分读一读,再联系实际,说一说你是怎样过春节的。
B. 第7自然段:①中心句哪一句?②有哪风俗习惯。③透过 、 词语,体会人们多么重视除夕夜“吃团圆饭”。
C. 第8自然段:正月初一有哪些风俗习惯,人们的活动有哪些?
D. 第11自然段:①找出说明灯的数量多、种类多的语句。描写灯的数量多。种类多是为了什么?②元宵有哪些风俗习惯。③这个片断采用的是什么的段落结构。
⑧ 背诵、详写的部分“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元宵”。
第二课时
复习《藏戏》、《各具特色的民居》
⒈ 字词过关:传奇、呛哮、旷野、吉祥、柔顺、象征、妖魔、恐怖、一无所有、哄堂大笑、能歌善舞、赞叹不已、身无分文、两面三刀、别无所求、随心所欲、骚扰、偏僻、魅力、清风徐徐、和睦相处、遮天盖地、蜂拥而至、安然无恙。
⒉ 两篇课的体裁。
⒊ 说明文的几种表达方法。
⒋ 《藏戏》的顺序、结构、表达方法(比喻、反问、象征、夸张)。
⒌ 了解藏戏是怎么形成的,有什么特点?
⒍ 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色及民风民俗。
⒎ 体会《各具特色民居的说明方法,举出具体的句子说明。
第三课时
复习《和田维吾尔》、日积月累、习作。
⒈ 字词过关:扼杀、俊朗、豁达、深邃、渺渺回荡、美不胜收、铺天盖地、迎风引吭、肃然起敬、形态各异、载歌载舞、随风摇曳。
⒉ 了解和田维吾人有哪些特点,本文在表达上的特点是什么?
⒊ 找出文中的修辞手法。
⒋ 词语盘点过关,须100分。
⒌ 了解详略得当的作用。
⒍ 日积月累:①背并默写。②类别:关于什么类型的诗歌。③大概了解诗意及表达的情感。④课外积累同类型的诗歌。
⒎ 复习第二单元的作文。①介绍收集了解到的民风民俗。②写一写自己如何过春节。
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第一课时
⒈ 本组课文的主题共有几篇课文?课题?作者?本组课文导语提示达到的学习重点?
⒉ 每篇课文的体裁、中心。
⒊ 《十六年前的回忆》复习提纲。
① 字词过关:含糊、尖锐、僻静、苦刑、残暴、匪徒、一拥而入、严峻、会意、沉着。
② 文章的叙述顺序?写了哪事?
③ 这是一篇回忆录,课题写的是谁的忆?回忆了谁?回忆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④ 找出课文中对比描写的句子,并体会对比描写的作用。
⑤ 找出前后照应的句子,并体会其作用。
⑥ 重点句的理解:
A 父亲是很慈祥的……竟这样含糊回答我。
B 局势越来越严重……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C 在法庭上……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D 父亲瞅了瞅我们……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⑦ 重点段:父亲烧文件是为什么?
⑴ 2-7段:局势越来越严重体现在哪些?
⑵ 父亲为什么这样含糊地回答我,“含糊”与前面的“——”形成鲜明的对比,体会了李大钊是个怎样的人?
⑶ “我哪能离开呢?”意思是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19-22段
⑴ 画出描写父亲神态的句子。
⑵ 法庭上父亲的表情为什么是“非常安定,非常沉着”的?
⑶ “伟大的力量”指什么?
第二课时
《为人民服务》复习提纲
⒈ 字词过关:精兵简政、五湖四海、死得其所、追悼、剥削、重于泰山、轻于鸿毛、哀思、兴旺。
⒉ 体裁?论点?从几方面来证明论点?
⒊ 重点句子理解。
① 我们的和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张思德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②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③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就照你的办。
④ 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
⑤ 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
⑥ 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
⒋ 重点段的理解:
① 段:
A 结合具体的例子,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B “完全”指什么?“彻底”指什么?
②段。
A 联系实际谈谈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理解。
B 解释“固”、“或”、“于”及整句话的意思。
C 这句话的作者。
D 这一段话是围绕哪个句子来写的?
⒌ 背诵全文。
第三课时
《灯光》、《一夜工作》,日积月累。
⒈ 字词过关:围歼战、黑魆魆、璀璨、突击、歼灭、憧憬、焦急、陈设、极其、隔壁、浏览、思索、热腾腾、咨询。
⒉ 《灯光》叙述的顺序。
⒊ “多好啊!”这句话分别是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说这话时候,看到了什么?会想到些什么?
⒋ 找出课文中几次前后照应的句子和细节描写,体会其作用。
⒌ 《一夜的工作》从几方面来写周,找出相应的句子。
⒍ 《一夜的工作》的表达方法。
⒎ 重点句的理解。
A 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如此而已。
B 他一句一句地审阅……有时问我一两句。
C 花生米并不多……
D 在以后的日子里……你见过这样的吗?
⒏ 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⒐ 背诵最后两段。
⒑ 读读背背过关。
⒒ 《日积月累》背诵、默写,了解课外书屋中几本革命小说。
第四单元复习提纲
第一课时
⒈ 本组课文的主题?共有几篇课文?课题?作者?本组课文导语提示达到的学习重点?
⒉ 每篇课文的体裁、中心。
⒊ 《卖火柴的小女孩》复习提纲。
① 字词过关:闪烁、灵魂、蜷腿、裂缝、填满、橱窗。
② 课文的写作特点?表达方式?
③ 了解作者及其它作品。
④ 了解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幻象和产生这些幻象的原因。
⑤ 重点句的分析:
A.天冷极了……
B.她敢从成把的火柴抽出一根……
C.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
D.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少美丽的东西……
⑥ 重点段:1-4段
A.几处“——”的作用,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B.小女孩的可怜体现在哪里?用概括性的语言来说。
C.画出描写小女孩外貌的句子,这些描写的作用?
⑦ 段。
A.段意?
B.“终于”这个词说明了什么?
C.为什么说这是一道奇异的光?
D.画出这段话中想象的部分。
10-12段(最后三段)
A.“飞到那没有寒冷……”这句话的意思。
B.用“没有……没有……也没有”造句。
C.小女孩死了,为什么嘴上带着微笑?
D.两个“幸福”的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第二课时
《凡卡》复习提纲
⒈ 字词过关:慈悲、指望、祷告、抽噎、饥饿、礼拜、揉皱、眯缝、撇嘴、冻僵、逗笑、打搅、耷拉、黑糊糊、笑眯眯、孤零零。
⒉ 了解作者及其它作品。
⒊ 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从文中举例说明)。
⒋ 体会课后结尾“梦”的含义。
⒌ 重点句:
① 圣诞节前夜……写起信来。
② 他叹了一口气,跪在作台前面,把那张纸铺在作台上。
③ 我的生活没指望了,连狗都不如!
④ 过了一个钟头……摇着尾巴。
⒍ 重点段的分析:
第 8、10、15自然段:
A.凡卡曾经有哪些指望?
B.找出凡卡给爷爷写信最主要的目的和原因(凡卡过着怎样的学徒生活?)
C.从第8段中找出老板和老板娘打凡卡的动作。
第6自然段:
A.这段中具体描写了哪些景物。
B.文中“——”的作用。
C.画出拟人句。
第20、21自然段:
A.凡卡“连破皮袄都没披,只穿着衬衫,跪到街上去了”是因为什么?
B.凡卡“辞蜜的希望”指的是什么?
C.他的“辞蜜希望”能实现吗?为什么?
第三课时
《鲁滨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日积月累
⒈ 字词过关:畜养、圈养、知足安命、聊以自慰、梗概、畏惧、天涯海角、简陋、闻所未闻、日晷、不毛之地、重见天日、萌生、无赖、凶悍、游手好闲、落荒而逃、衣衫褴褛、若无其事、鱼贯而入、虚惊一场。
⒉ 了解作者及其它作品。
⒊ 《鲁滨孙漂流记》梗概按什么顺序,写了哪几件事,突出鲁滨孙怎样的性格特点。
⒋ 理解书中的一些名句。
⒌ 了解《汤姆?索亚历险记》梗概的5次历险。
⒍ 分析汤姆的性格。
⒎ 词语盘点过关。
⒏ 日积月累:①背并默写。②理解每句名言的大意。(联系实际)
⒐ 复习第四单元的作文。①读后感。②学会生存。

第五单元复习提纲
一、复习目的:
⒈ 掌握课文内容,过关本单元的课文基础。
⒉ 学会本单元课文中写作方法,并运用在自己的作文中。
⒊ 学会理解文中句子的含义。
⒋ 提高学生的审题、阅读能力。
二、复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单元整体性复习:
⒈ 本单元的主题?有哪几篇课文?每篇课文的主人公?作者?体裁?
⒉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⒊ 每篇课文的中心?
二、复习《跨越百年的美丽》
⒈ 字词的过关:人声鼎沸、疲倦、庄重、肃然无声、刚毅、侵蚀、淡泊、震惊、定格、废弃、烟熏火燎、执着、盛名、卓有成效、浑身乏力、歧视、里程碑、迄今、一如既往。
⒉ 居里夫人的品质:美丽表现在哪些方面?从中你想到了什么?你该如何写这篇课读后感?
⒊ 本文的写作特点?
⒋ 居里夫人是如何发现镭的?从中表现什么?
⒌ 理清文章的脉络。
⒍ 重点句子的理解:
① 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空格在每个人的心中。
② 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
③ 这种可贵的性格和高远的追求,……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
④ 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专任永远的里程碑。
⑤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⒎ 谈谈你对“科学精神”的理解,对居里夫的了解。
⒏ 重点段落的分析:
⑴ 课文第二段:①段意。②为什么科学院人声鼎沸?而后为什么又肃然无声?③居里美丽的形象指什么?④两个“定格”说明什么?⑤背诵。
⑵ 课文第4段:①段意。②荧光指什么?为什么说融入了女子美丽的生命和高远的追求?“伟大自然发现”指什么?“对人生意义的发现”指什么?③四个“变成”说明什么?“放向线”“居里”为什么加引号?你体会到什么?
⑶ 第5段:①居里夫人共获得哪些荣誉?②她如何对待这些荣誉?说明她什么?③本段最后一句话说明什么?
⒐ 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一、小测《18》课
二、复习《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⒈ 字词的过关:司空见惯、追根求源、漩涡、无独有偶、不慎、广泛、打破沙锅问到底、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百思不得其解。
⒉ 本文的观点:你如何解释这个观点?
⒊ 本文的写作特点。
⒋ 理清文章脉络。
⒌ 课文举了哪几个事例来说明观点?每个事例中的“?”指什么?如何拉真?最后变成的“!”是什么?
⒍ 现实中,你这举出举似课文的事例来加以说说观点吗?
⒎ 重点句子的理解:
① 最后把“?”拉直成“!”,找到了真理。
② 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有所成就。
③ 只要你见微知著……就能发现真理。(这句话和课文开头有何联系?)
④ 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
⑤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⒏ 重点段落的分析:
⑴ 第6-8段:①第6段的第一句起什么作用?②第6、7段在全文中又有什么?③科学史上的事例请举出。④这三段中几个句子含义深刻的理解。⑤对你有启发的语句,你体会到什么?
⒐ 学着写一篇议论文。(读已写过的议论文)
⒑ 背1、2、6、7、8段。
第三课时
一、复习《千年梦圆在今朝》《我最好的老师》
⒈ 字词的过关:先驱、九天揽月、鲲鹏展翅、苍穹、振奋不已、夜以继日、积劳成疾、风华并茂、华发早生、猝然长逝、宛若、饶有趣味、想方设法、终身受益、糊弄、侃侃而谈、目瞪口呆、出人意料、真伪
⒉ 中华飞天梦的实现过程?你从中感悟到什么?
⒊ 航天工作人员具有什么品质?
⒋ 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的意义?
⒌ 为什么说怀特森先生是他“最好的老师”?你喜欢吗?为什么?
⒍ 《21》重点举了哪个例子来描写先生的?
⒎ 课文第6、7段:①为什么科学课成为“冒险”。②“饶有趣味”的过程指什么?“充满刺激”的过程呢?③“论点”为什么加引号?这个词如何理解?④说说对这段话的理解。
⒏ 最后一段表达作者什么感情。
二、《词语盘点》须100分。
三、举例说明利大或是弊大。
四、复习习作,学会审题。
五、交流:学到了哪些语文知识?具有了哪些语文能力?掌握哪些学习方法?有怎样的学习习惯?等等。
六、日积月累:①类别。②解释。③会运用。④会造句。⑤会举一反三。⑥“舍本逐末”的故事内容和含义。⑦互相过关。

④ 小学六年级毕业班各科复习资料

数学总复习

第一章 数和数的运算
第一节 数的认识
知识要点
1、数的意义
(1)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都叫做自然数。1是自然数的记数单位。自然数既可以表示事物的多少(基数),也可以表示事物的次序(序数)。如“每星期7天”中的“7”表示的是基数,“5月3日”中的“5”和“3”表示的是序数。一个物体也没有就用0表示。0是最小的自然数。
(2)整数和自然数:自然数都是整数,但只是整数的一部分(整数还包括负整数)。最小的一位数是1而不是0。
0的作用:①在数字中起占位作用,表示该位上没有单位;②表示起点;③表示界线。如温度计、数轴上的0,表示正、负数的分界线。
(3)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就是分数单位。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是一种数,除法是一种运算,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也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如:

(4)小数: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表示。
小数的分类:

(5)数位、位数和计数单位:各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一个自然数含有数位的多少叫做位数。整数和小数都是按照十进制计数法写出的数,其中个、十、百……以及十分之一、百分之一……都是计数单位。
(6)整数和小数数位顺序表:

(7)百分数、成数和折扣:
①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②成数:农业上常用的名词。几成就是十分之几。
③折扣:商业上常用的名词。几折就是十分之几。
注意:百分数、成数和折扣只表示两个数的倍比关系,而分数除了表示倍比关系外,还可以是一个具体数量。
2、数的读法和写法
(1)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他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2)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3)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整数部分按整数来读(写),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依次读(写)出每一位上的数。
3、数的改写
(1)多位数的改写和省略:为了读写方便,我们常把一个较大的多位数,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先找到万位或亿位,再在万位或亿位上数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并在后面写上“万”或“亿”,要用“=”;有时也可以根据需要省略这个数某一位后面的尾数,写成近似数。省略一般用“四舍五入法”,结果用“≈”。
(2)分数、小数与百分数的互化:
(3)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则这个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4、数的大小比较
(1)整数的大小比较:先看位数,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从最高位看起,相同数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2)小数的大小比较:先比较两个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大;整数部分相同,再看它们的小数部分,从高位看起,依数位比较,相同数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3)分数大小比较: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大;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小的分数大。分母不同的分数,先通分再比较。

第二节 数的整除和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
知识要点
1、数的整除
(1)整除的意义:在小学阶段讲“数的整除”时所说的数一般指非0自然数。
数a除以数b,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2)约数和倍数:如果a能被b整除,a叫做b的倍数,b叫做a的约数。
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是它本身,它没有最大的倍数。
(3)奇数和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因为0也能被2整除,所以最小的偶数是0;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最小的奇数是1。
(4)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
①能被2整除的数:个位是0,2,4,6,8。
②能被3整除的数: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
③能被5整除的数:个位上是0或5。
(5)质数和合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叫做质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就叫做合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6)分解质因数: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这几个质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把一个合数用几个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称为分解质因数。通常我们用短除法来分解质因数。
(7)公约数和最大公约数: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8)互质数: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9)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10)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一般采用短除法。如果两个数中大数是小数的倍数,小数是大数的约数,则大数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小数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则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两数相乘所得的积

2、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
(1)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反之,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倍,100倍,1000倍……

第三节 数的运算
知识要点
1、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
(1)四则运算的意义:
数的
分类

运算名称 整 数 小 数 分 数
加 法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 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
减 法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 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
乘 法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一个数乘小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是多少。 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一个数乘分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除 法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2)四则运算的法则:
①加减法的法则:
同单位相加减,单位不变,单位的个数相加减
整 数 小 数 分 数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低位算起;
3.加法中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减法中不够减时,就从前一位退,退几当几十。 1. 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
2. 从低位算起;
3.按整数加减法进行计算;
4.结果中的小数点和相加减的数里的小数点对齐。 1.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2.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计算。
3.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是假分数的化成带分数。

②乘法、除法的法则:


法 整 数 小 数 分 数
1.从个位乘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
2.用第二个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得数的末位就和第二个因数的哪一位对齐。
3.再把几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1.按整数乘法法则先求出积。
2.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1.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2.有整数的把整数看做分母是1的假分数。
3.有带分数的,通常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


法 除法是整数的除法:从被除数的高位起,除数是几位数,就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要多看一位。除到哪一位就要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位数不够的补“0”),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 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上乙数的倒数。
(3)四则运算各部分的关系:

2、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
(1)运算定律:
①加法交换律 a+b=b+a
②加法结合律 (a+b)+c=a+(b+c)
③乘法交换律 a×b=b×a
④乘法结合率 a×b×c=a×(b×c)
⑤乘法分配律 a×(b+c)=a×b+a×c
(2)运算性质:
①减法的运算性质 a-(b+c)=a-b-c a-(b-c)=a-b+c
②除法的运算性质 a÷(b×c)=a÷b÷c a÷(b÷c)=a÷b×c
(a+b)÷c=a÷c+b÷c (a-b)÷c=a÷b-b÷c
3、四则运算的顺序
四则运算分为二级。加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运算顺序: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第一级运算。
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第二章 代数的初步知识
第一节 简易方程
知识要点
1、用字母表示数
(1)用字母可以表示我们学过的自然数、整数、小数、百分……
(2)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可以简明地表达数学概念、运算定律和数学计算公式。还可以简明地表达数量关系。
注意:(1)在含有字母的乘法里,乘号可以省略不写或用“•”表示。如:a×x写成ax或a•x。数和数相乘时,乘号不能省略。
(2)数字和字母相乘时,可以化简成数字放在最前面。如:a×4×b写成4ab。
(3)1与字母相乘时,1省略不写。如:a×1写成a。
2、简易方程
(1)等式: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等式。
(2)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3)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4)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5)简易方程的解法步骤:①对于只有一步运算的方程,可用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求解。对于含有二、三步运算的方程,先根据方程确定运算顺序,再根据四则运算的互逆关系求出方程的解。
②把求出的未知数的值,分别代入原方程两边计算(即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如果原方程的等号两边相等,则所求得的未知数的值,是原方程的解。

第二节 比和比例
知识要点
1、 和比例
比 比例
意义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基本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比值不变。 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2、 比、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比 “:”(比号) 前项 后项 比值
分数 “—”(分数线) 分子 分母 分数值
除法 “÷”(除号) 被除数 除数 商
3、 求比值和化简比的区别与联系
一般方法 结果
求比值 根据比值的意义,用前项除以后项。 是一个商,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
化简比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 是一个比,它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
4、 比例尺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即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是1的比。
5、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区别与联系
相同点 不同点
特征 关系式
正比例关系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比值一定。 yx = k(一定)

反比例关系 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 x×y=k(一定)

第三章 应用题
第一节 一般复合应用题
知识要点
1、复合应用题
两步或两步以上的应用题,通常叫做复合应用题。复合应用题是由几道有联系的简单应用题组合而成的。不具备特定的结构特征和解题规律的复合应用题,叫做一般复合应用题。
2、一般复合应用题的解法
一般复合应用题无一定的解答规律,可以把它先分解成几个简单的一步应用题,分别求出间接问题,然后求出结果。在具体分析解答中,一般采用分析法,综合法,或分析综合法。对于比较复杂的问题,可以运用图示法、假设法、转化法等帮助分析。
(1)分析法:就是从问题入手,逐步分析题里的已知条件。
(2)综合法:就是从应用题的已知条件,逐步推向未知,直到求出解。
(3)分析综合法:是将分析法|综合法结合起来交替使用的方法。当已知条件中有明显计算过程时就用综合法顺推,遇到困难时再转向原题所提的问题用分析法帮忙,逆推几步,顺推和逆推联系上了,问题就解决了。
3、一般复合应用题的解题步骤
解答一般复合应用题,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审清题意,并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分析题目里的数量关系,从而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3)列出算式,算出得数;
(4)进行检验,写出答案。

第二节 典型应用题
知识要点
1、典型应用题
用两步或两步以上运算解答的并且有一定解答规律的应用题叫典型应用题。如求平均数应用题、相遇问题、归一应用题等。要特别注意认识各类应用题的特点,并掌握其解题规律。
2、求平均数问题
(1)求平均数问题的特点:把各“部分量”合并为“总量”,然后按“总份数”平均,求其中一份是多少。
(2)求平均数问题的解题规律:解答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先求出“总量”和“总份数”,然后用总量÷总份数=平均数。
(3)有些复杂的求平均数问题,我们根据平均数就是移出大数多出部分给小数后得到相等数的实质,用“移多补少法”解答。
3、归一问题
(1)归一问题的特点:从已知条件中求出“单一量”,再以“单一量”为标准去计算所求的量。归一问题通常分为正归一和反归一两种。
(2)归一问题的解题规律:在解题过程中,首先求出一个单位数量,然后以这个“单位量”为标准,根据题目的要求,用乘法算出若干个“单位量”是多少,这是正归一的解题规律。或用除法算出总量包含多少个“单位量”,这是反归一的解题规律。归一问题还可以用倍比问题的解题方法求解。
4、相遇问题
(1)特点:a.两个运动物体;b.运动方向相向;c.运动时间同时。
(2)解题规律: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

第三节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知识要点
1、分数乘法应用题
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即“一个数×几分之几(百分之几)”。

用等式表示三量的关系:单位“1”的量×对应分率=对应数量

2、分数除法应用题
(1)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即“多少÷几分之几”。

用等式表示三量的关系:对应数量÷对应分率=单位“1”的量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用除法。即“一个数÷另一个数”

用等式表示三量的关系:对应数量÷单位“1”的量=对应分率
3、工程问题的应用题
把工作总量用“1”表示,工作效率用单位时间内做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表示。根据工作总量与工作效率,就能求出合作完成工作的时间。
三量之间的关系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第四节 列方程解应用题
知识要点
1、列方程解应用题
列方程解应用题就是用字母代替应用题中的未知数,根据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解方程。
2、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并用x表示;
(2)找出应用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
(3)解方程;
(4)检验或验算,写出答案。

第五节 比和比例应用题
知识要点
比和比例应用题包括:比例尺、按比例分配和正反比例应用题。
(1)在比例尺应用题中,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三者之间的关系式:图上距离:时间距离=比例尺。三个相关的量中,知道任意两个量,就可根据关系式,求出另一个量。在计算中,要注意各种量的单位在算式中必须统一。
(2)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是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分配成几部分。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是在比的意义、比与分数的关系的基础上来解决的。关键是要根据各部分之比,确定各部分量与总量之间的关系,即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然后按照“求一个数(这里指分配的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来解答。
(3)正比例应用题中的各种相关联的数量有正比例关系,关系式是:yx = k(一定),反比例应用题中的各种相关联的数量有反比例关系,关系式是:x • y= k(一定)。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基本步骤是:
①分析数量关系,依据相关联的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式,判定它们成什么比例;
②根据关系式列出等量关系式;
③设未知数,根据等量关系式列方程;
④解方程;⑤检验并写出答案
第四章 量的计算
知识要点
1、量、计量和计量单位的意义
事物的多少、长短、轻重、快慢等,这些可以测定的客观事物的特征叫做量。把一个要测定的量同一个作为标准的量相比较叫做计量。用来作为计量标准的量叫做计量单位。
2、常用计量单位及其进率
(1)长度、面积、地积、体积、容积、重量单位及其进率:
长度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地积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体积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容积 1升=1000毫升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重量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2)常用时间单位及其关系:
①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可用下表来说明:
一年有12个月,平年全年有365天,闰年全年有366天。 按大小月分 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是大月,每月有31天
4月、6月、9月、11月是小月,每月30天
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
按四个季度分 1月、2月、3月属第一季度
4月、5月、6月属第二季度
7月、8月、9月属第三季度
10月、11月、12月属第四季度
②每个月分上、中、下三旬,上旬、中旬各有10天,下旬天数要根据月份确定,大月下旬11天,小月下旬10天 ,平年二月下旬8天,闰年二月下旬9天。
③1星期=7日 1日=24小时 1小时=60分 1分=60秒
④根据公历年份判断该年是平年还是闰年方法如下:
整百、整千的年份能被400整除,其他年份能被4整除的都是闰年,反之是平年。
3、同一类计量单位之间的化聚
(1)化法:把高级单位的单名数和复名数改换成低级单位的单名数的方法,叫做化法。主要用相应的进率乘高级单位的量数。
(2)聚法:把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改换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或复名数的方法,叫做聚法。在聚的过程中,要用相应的进率去除相关的量数。
(3)化法和聚法的关系:
第五章 几何的初步知识
第一节 平面图形的认识和计算
知识要点
1、线
2、角
(1)角: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2)角的分类:
3、平面图形
(1)三角形
①三角形的定义:由三条线段首尾互相连接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②三角形的分类:
(2)四边形
①四边形的定义:由四条线段依次连接围成的封闭图形叫四边形。
②四边形的分类:
(3)特征及周长、面积计算公式:

第六章 统计图表
知识要点
1、统计表
(1)统计表:把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数据整理后制成表格,用来分析情况,反映问题。这种表格叫做统计表,它一般分为单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和百分数统计表三种类型。
(2)制作统计表:制作统计表时,首先要搜集数据,整理数据,然后根据资料和制表要求确定表的格式和项目。一般统计表包括总标题(表的名称)、纵标目(每一纵栏的标题)、横标目(每一横栏的标题)、数据资料栏等,此外还应注明数量单位和制表日期,必要时,还要注明制表人。
2、统计图
(1)统计图:用点、线、面等来表示相关联的量之间数量关系的图形,叫做统计图。常见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三种。
(2)条形统计图:
①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从条形统计图中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②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a.整理数据;b.画出纵轴和横轴,用一个长度单位表示一定的数量;c.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宽窄一样,长短不同的直条,并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d.写出统计图的名称和制图日期,并标出图例。
(3)折线统计图
①折线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它不但可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②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a.整理数据;
b.画出纵轴和横轴,用一个长度单位表示一定的数量;
c.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再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d.写出统计图的名称和制图日期,并标出图例。

⑤ 小学六年级毕业考试复习应该重点复习什么

小学毕业考主要是考四到六年级的知识点,语文主要是阅读理解,字音字形。数学的话,就是解题方法。英语是语法。科学是知识点。

⑥ 6年级毕业考怎么复习

应结合自己的情况复习,下面是一个提纲,希望能帮上你:

小学语文毕业考命题范围与要求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结合毕业生的具体实际,拟定小学语文毕业考命题范围与要求,内容如下:

一、 小学语文毕业考试为合格考试,以考查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为主,兼顾过程与方法,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难度比为8:1:1。

二、 命题范围与要求:

1 、以“看拼音写汉字”“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为考查形式检查拼音;所检测的汉字、词语以十二册一类课文中的常用字、词为重点。“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主要用以检测多音字、音近字的掌握情况。

2、用音序、部首两种查字法查检字、词,能结合语境给带点字选择解释条;能区别形近字、同音字,改正词句中的错别字。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词语的意思,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表达的效果。

4、能按要求填写近、反义词,积累课文中常见的成语,并能灵活运用。

5、能用关联词语造句,或在句子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5、掌握句子的几种基本类型,能进行句式的转换。能照例子扩、缩句。

6、判断并修改明显的病句。修改错处明显的病段。(注意不改变原意)

7、认识句子中所运用的基本修辞手法,能恰当地运用比喻,把话写得生动。

8、能正确默写“日积月累”中的成语、名言警句、古诗等内容,并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

9、能按一定的顺序整理排列错乱的句子。

10、检测10种常用标点的用法。

11、能背诵、默写诗词和课文指定的段落,能根据内容填空。能分析课文的重点语段,回答问题。(背诵的课文:1、文言文两则;2、匆匆;12、为人民服务;18、跨越百年的美丽第2、 4 、6自然段)

12、能理解适合六下学生阅读的课外短文,能给短文加标题,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能提出或回答简单的概括性、叙述性、分析性、说理性及感悟性问题。

13、能写简单的记实文和想像文,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能写建议书等常见应用文。(出两道作文题,供学生选作。)

三、 以下内容不作考试内容与要求:

1、 二类课文的生字新词。

2、 字的结构分析、笔顺规则。独体字和熟字新词的部首检字法,数笔画查字法。

3、 纯词语解释。(古诗词除外)

4、 结构助词。

5、 给课文分段、写段意。

6、 破折号的用法不作要求。

四、 命题形式: 以教材内容、单元练习、期末总复习练习及其常见的形式为准。

数学复习考试范围与要求

为了帮助我县小学毕业班的数学教师更好地进行今年小学毕业会考数学科的总复习指导,更准确地把握各项知识和能力的内容和要求,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课程改革工作的实施。我室决定以新大纲试用修订版及《课标》的基本理念为准绳,以教材为依据,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制订出今年小学毕业会考数学科复习考试的内容与要求。

一、总复习的目的要求:

1、通过系统地整理和复习,使学生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比和比例、简易方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会解方程、比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具有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能力。

2、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的大小的表象,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名数的简单改写。

3、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容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的画图、测量等技能。

4、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看懂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能够计算平均数问题。

5、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在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的基础上,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6、要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计算仔细、书写整洁、自觉检验的学习习惯。

7、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使学生初步了解数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感受数学的作用。

二、各部分知识与能力的具体要求:

1、数的概念。

⑴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自然数、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掌握十进制计数法,能正确熟练地读写各种数,能用万、亿作单位改写多位数,能根据要求把一个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写出近似数。认识数位、位数、计数单位及它们的区别。牢固掌握整数、小数的数位顺序表,会求小数的近似数,认识循环小数,会进行带分数和假分数、整数的互化及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互化。会比较数的大小。

⑵理解整数、小数、分数的一些基本性质并能应用。其中整数的性质主要掌握整除和除尽、约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公约数和公倍数、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互质数和质因数等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掌握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会分解质因数(一般不超过两位数)。会求最大公约数(限两个数的)和最小公倍数(限两、三个数的),对于数的整除不要求综合运用以上概念。

2、四则运算。

⑴理解并掌握整数、小数和分数加、减、乘、除法的意义和法则,掌握四则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

⑵能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计算,对于其中一些基本计算,要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会对四则运算进行验算。在整数四则运算中,笔算加减法以三位数为主,一般不超过四位数;笔算乘法一个乘数不超过两位数,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三位数;笔算除法除数不超过两位数。在小数四则运算中,对位数个数的限制与整数四则运算相同,会用四舍五入截取积、商的近似值。分数四则计算(不包括带分数)以分子、分母比较简单的和大部分可以口算的为主。会进行估算。(不考珠算和用计算器计算的题目)

⑶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计算四则混合运算式题。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的为主,一般不超过三步。(不考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题目)。

⑷掌握运算定律,能应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掌握连减、连除的简便算法。要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选择适当的方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和检验。

⑸能根据文字叙述列式计算(以两步的为主,一般不超过三步,可允许列综合算式或分步列式)。

3、代数初步。

⑴会用字母表示数、常见的数量关系、运算定律、计算法则和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体积的计算公式。

⑵理解方程的意义,会解简易方程并会检验(简易方程的内容只考到aχ±b=c,aχ±bχ=c。方程里不出现带分数,也不出现小数、分数混合运算)。

⑶会根据文字叙述列出方程并求解。

4、比和比例。

⑴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比例。弄清比、分数和除法的联系与区别。(比例式中不出现带分数,也不出现小数、分数混合)。

⑵能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能应用比例尺量、画平面图。

⑶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会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

5、量的计量。

掌握我国法定的长度、面积、体积、容积、重量和时间等常用的计量单位和进率,会进行单名数和复名数、高级单位和低级单位的相互改写(面积、体积、容积单位的改写一般不使用复名数)。

6、几何初步。

⑴掌握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知道三角形内角和。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掌握周长和面积的含义,弄清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应用公式计算所学图形的周长和面积。(不考周角、扇形、组合图形,求积计算的数据不应过繁。)

⑵掌握所学立体图形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理解所学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容积的含义,会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容积,不考球的知识。
⑶加强操作训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使学生会量线段的长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会按指定度数画角,会在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内画高。会按指定长度画线段。会画垂线、平行线、长方形、正方形、圆。会测量没有标出圆心的圆的直径。会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不考画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扇形及所有的立体图形。)
7、统计初步。

⑴掌握统计的一些初步知识,会收集数据和分类整理。会填写简单的统计表。会根据数据求平均数。
⑵了解各种简单统计图表的特点及用途,会看懂并会解释简单的统计图表(即看图表回答问题)。会制作简单的统计表,绘制简单的统计图。会对统计图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绘制统计图表要注意整洁、美观。(不考扇形统计图,对于绘制统计图表的要求不宜过高。)
8、问题解决。

⑴通过复习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的简单应用题,进一步掌握简单应用题的结构,会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和题中的数量关系,正确选择解答方法。(用算术方法解“反叙”应用题只作为思考题,不作为考试内容。)
⑵进一步掌握解答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复合应用题的一般步骤,着重掌握分析题中数量关系的方法,应用题的呈现形式多样化,除文字叙述外,还可以设计用表格、图画、对话等形式。应让学生解答一些根据课本改编的有多余条件或开放性(条件开放、问题开放、解题策略开放、答案不唯一等)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整数、小数应用题最多不超过三步,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不超过两步(允许列综合算式或分步列式。)。

⑶会列方程解答应用题(步数的限制与算术解法相同,一般直接设未知数)。用方程解的应用题可以是“反叙”应用题。进一步认识用方程和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的联系与区别。会按照题目的具体情况选择简便的解答方法。

⑷会用比的知识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会用比例的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正反比例应用题。会用几何初步知识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应用一个公式只当作一步计算)。

⑦ 六年级毕业考试复习资料

小学六年级毕业卷(数学)
一、填空:(20分)
1、一个数由五个亿,三十九个万,七十四个百组成,这个数写作:( ),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 )
万,写成以亿做单位的数是( )。
2、 既能被2整除,又是3的倍数的最小三位数是( ),
分解质因数为( )。
3、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剪成6段,每段占全长的( ),
每段长( )米。
4、1.08吨=( )吨( )千克 3日8小时=( )日
8立方米16立方分米=( )立方米
5、已知A=2×2×3,B=2×3×5,则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6、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等底等高,如果圆锥体的体积是18立方厘米,那么圆柱体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7、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3000000,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4.5厘米,实际距离是( )千米
8、行同一段路程,甲要3小时,乙要4小时,甲与乙的速度比是( )。
9、在一定时间里,做一个零件所用的时间和做这种零件的个数成( )比例。
10、0.75 =( )÷20 = 20:( ) =( )%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10分) 1、某车间有工人98人,某天全部出工,出勤率是98%( )
2、两个合数一定不是互质数。 ( )
3、 一个数除以真分数的商一定大于这个数。 ( )
4、如果3X=5Y,那么X:Y=5:3。 ( )
5、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形四边形。(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500克盐水中含盐50克,盐水中盐和水的比为( )
⑴1:9 ⑵1:10 ⑶1:11
2、3:2与( )能组成比例。
⑴2:3 ⑵1.5 :1 ⑶1:1.5
3、下面的( )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⑴ ⑵ ⑶ ⑷
4、用铁皮做一个圆柱形的通风管,要多少铁皮是求通风管的( )
⑴体积 ⑵容积 ⑶侧面积 ⑷表面积
5、已知3x+3=12则2x+1=( )
⑴ 7 ⑵ 14 ⑶ 9 ⑷ 8
四、计算题:(24分)
1、直接写出得数:(4分)
30-19.02 = ÷2÷ =
1-0.49+0.06= ( + )×4=
2、简便运算:(6分)
25×12.5×3.2 2.75×29-1.75×29

4、求未知数x:(6分)
X- 0.8X -6= 16 :X = :2

5、文字题:(8分)
⑴一个数加上它的50%等于7.5,求这个数。

⑵4.8减去0.7除0.14的商,所得的差再除以1.5,得多少?

五、应用题:(36分)
1、光明鞋厂六月份生产鞋26800双,比原计划增产2500双,增产了百分之几?

2、一堆煤堆成圆锥形,底面周长是12.56米,高是1.2米,如果每立方米的煤约重1.4吨,这堆煤约重多少吨?(得数保留整吨数)

3、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28千米,4.5小时到达,如果要4小时到达,每小时要行多少千米?(用比例知识解)

4、运800吨粮食,甲车运需要10天运完,乙车运要15天运完,两车合运多少天运完?

5、红星机械厂要加工900个零件,原计划30小时完成。改进技术后,每小时比原计划多加工10个,这样几小时可以完成任务?

6、暑假里全班学生共做小制作49件,女生做的占男生做的 。男女生各做小 制作多少件?(用方程解)

小学六年级毕业卷(英语)

友情提示: 1、本套试题满分为70分(不含听力部分),建议答题时间为60分钟;一、选出画线部分读音与其余三个不同的单词。(5分) ( ) 1. A. name B. grade C. have D. plane ( ) 2. A. see B. meet C. green D. eraser ( ) 3. A. bike B. fine C. behind D. different ( ) 4. A. these B. there C. three D. that ( ) 5. A. baby B. many C. goodbye D. strawberry 二、按要求写单词。(10分) 1. light (反义词)_________ 2. buy (过去式)_________ 3. one (序数词)_________ 4. the second day in a week (同义词)_________ 5. knife (复数)_________ 6. Japan (形容词)_________ 7. let’s (完全形式)________ 8. four(同音词)___________ 9. us (主格)__________ 10. cannot (缩略形式)_________ 三、选择填空。(10分) ( ) 1. It’s hot _____ summer in Beijing. A. by B. on C. at D. in ( ) 2. I met Kate on _____ way home yesterday. A. my B. me C. his D. him ( ) 3. Bruce, look at your dirty shoes. You’d better _____ them right now. A. washed B. washing C. wash D. to wash ( ) 4. – Can you sing the song in English? -- No, I ____. A. may not B. mustn’t C. needn’t D. can’t ( ) 5. The doctor often tells him ____ more exercise. A. to take B. taking C. taken D. take ( ) 6. – What did you do last night? -- I did my homework and _____ TV. A. watch B. watched C. will watch D. am watching ( ) 7. The Whites _____ many places of interest since they came to China. A. have visited B. will visit C. visited D. visit ( ) 8. I’m hungry. Please bring me some ______. A. kites B. desks C. boxes C. cakes ( ) 9. Most of the children enjoy ______ computer games. A. play B. playing C. played C. to play ( ) 10. This is Miss Gao. She _____ your new teacher. A. be B. am C. is D. are 四、英汉互译。(10分) 1.在办公室_________ 2. 我们的鞋子______________ 3.进来____________ 4. 照看________________ 5. 起床___________ 6. on ty ____________ 7. a quarter to one ___________ 8. look the same ______________ 9. a map of China _____________ 10. No.3 Middle School __________ 五、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 There are some art rooms in this building. (改为单数) There _____ _____ art room in this building. 2. Give that sharpener to me.(改为同义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Ten minus six is four.(对画线部分提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She likes this coat.(改为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We can see some kites in the sky. (改为一般疑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短文,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10分) Mrs Green is going to give a birthday party for Mary (Mary is her daughter). Mary is going to be thirteen years old. Twenty friends of Mary’s are going to come to the party. They are all girls. Mrs Green is getting ready for party. Mrs White is helping her. “Let’s make a pretty cake,” Mrs White says to Mrs Green. “Ok. Thank you very much.” Mrs Green is going shopping now. She’s going to buy fruit for the party. Mrs Green buys some fruit. She buys a lot of pears, orange, and bananas. Then she goes home. It’s three o’clock in the afternoon. Everything is ready .Now the first girl is arriving. The party is going to start in thirty minutes. ( ) 1. ______ is going to give a birthday party for Mary. A. Mrs White B. Mrs Green C. Mary D. Mary’s friend ( ) 2. Mary is going to be ______ years old. A. twenty B. ten C. twelve D. thirteen ( ) 3. _____ are going to come to the party. A. Thirty boys B. Twenty girls C. Forty children D. Mrs Green and Mrs White ( ) 4. Mrs Green buys ____ for the party. A. a cake B. some fruit C. some bananas and apples D. a lot of oranges ( ) 5. The party is going to begin at ____ in the afternoon. A. two thirty B. three C. four D. three thirty 七、小作文。(15分)以Myself(我)为题按下面的要求写一篇英语小作文。要求:1.语句通顺,条理清楚,书写清晰、规范。 2.不得少于50个单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a yong kan cheng fa lian
军( )居( )关( )测 ( )( )洁
wu ru yu quan
( ) ( )乐 入场( )
二、填空:(22分)
1、出下列各字的大写字母,并按照大写字母的顺序给下列汉字重新排序:(4.5)
削( )盲( )怨( )督( )祭( )

( )
2、填表:(4.5分)
要查的字部首再查几画字典里的解释取哪种
酸甜可口1、表示同意;2、表示许可或可能;3、值得;4、表示转折;5、适合。
兴旺1、兴盛;2、使盛行;3、准许;4、或许。
喜出望外1、向远处看;2、探望;3、盼望;希望;4、怨;5、对着。
3、选择词语填空:(6分)
愿望 盼望 陆续 继续 轻蔑 藐视
①将来成为有所作为的人,是我最大的( )。
②其他人已经( )散去了,只剩下我自己茫然地站在那儿。
③中国人是有志气的,我们有能力让( )我们的人认识我们的能力。
4、填充成语:(4分)
守株( )兔 掩耳( )铃 安然无( ) 盛气( )人
5、将下面一段话中的错别字勾画出来,并按照顺序改在括号内(3分)
秦王双手揍着何氏壁,边看边称赞,却绝口不提十五坐城的事。( )
三、读古诗填写完整并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示 儿
死 去 原 知 万 事 空,但 悲 不 见 九 州 同。

, 。
1、解释一下所填的句子(2分)。

2、陆游这样写说明他心中想的是什么?(2分)

四、用修改符号改病句(6分)

1、六一儿童节赏心悦目。

2、我们班继续第三年被评为先进班集体。

3、诗歌《上学的小孩》的作者是我们班集体创作的。

五、阅读(一)(15分)
《买火柴的小女孩》片断
这一回,她坐在美丽的圣诞树下。这棵圣诞树,比她去年圣诞节透过富商家的玻璃门看到的还要大,还要美。翠绿的树枝上点着几千支明晃晃的蜡烛,许多幅美丽的彩色画片,跟挂在商店橱窗里的一个样,在向她眨眼睛。小女孩向画片伸出手去。这时候,火柴又灭了。只见圣诞树上的烛光越升越高,最后成了天空中闪烁的星星。有一颗星星落下来,在天空划出了一道细长的红光。
有一个什么人快要死了 小女孩说 唯一疼爱她的奶奶活着的时候告诉过她 一颗星星落下来 就有一个灵魂要到上帝那儿去
1从“这一回”到“天空闪烁的星星”共讲了两层意思,两层意思分别是什么?(4分)

&nb

sp;
2用‖在文中将这两层意思划开。(2分)
3想一想,第一段中的最后一句话在两段话中起什么作用?(3分)

4文中划线的句子把什么当成什么来写了?(3分)

5、给第二段话加上标点。(3分)
阅读(二)(14分)
成语“沧海桑田”,出自晋代葛洪写的《神仙传》。
由于地壳的不断变化,“沧海变桑田”的事是有的。如海拔8848.13米高的珠穆朗玛峰,有很厚的水成岩。在6亿年前,它还在古海中。后因河水带去的泥沙沉到海底,又夹着海里的生物尸体,经过高压和高温的双重作用,出现了一层层沉积岩,好像一部厚厚的历史书,化石就是书中的文字。地质学家读了这种“文字”,就能告诉我们“沧海桑田”的历史。3千万年前的造山运动,使它雄立于世界。科学家在她5亿年前的化石里,已经找到生活在海里的鹦鹉螺和海百合,这是“沧海桑田”的见证。
遇到自然灾害时,桑田也能变沧海。如1605年,明代万利年间的琼州发生大地震,有100多平方公里的陆地成为沧海。今天,已经发现“海底村庄”就有72个。若坐船出海去看,透过清澈的海水,可以看到在一处10米深的水下,就分布着断墙、石磨,还有一座方形的戏台。
1、这篇文章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现象?( 3分 )
2、这种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分 )

3、说一下,文中举了哪两个例子来说明这种现象的?(4分)

4、第二段文字运用了前后照应的写法,请用——划出前后照应的两句话( 4分)。
六、习作(一):(10分)
今年这半年,气候异常。春天天旱,而且多见沙尘天气。请你以“今年春天太旱了”或“沙尘暴天气太坏了!”为开头,写一段话。提示:写天旱时,可以选择有关天旱的景象或人们抗旱情景来写,也可以选择其它与天旱有关的内容来写;写沙尘天气时,所写的内容可选择天气的景象或沙尘天气下人们的活动等。
&nb

sp;

习作(二)(21分)小学六年的生活结束了。在这些年当中,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曾经让你感动?请你给远方的六年级小学生张红写一封信,向他(她)介绍一下。字数不少于400字。

祝你成才!!

⑧ 六年级毕业考试应该复习什么

及时复习比延迟复习效果要好,但也并非越早越好。复习的最佳时机,要根据个人内的学习习惯,容根据课程的性质、难易程度而决定。听课较呜力,疑难问题多,就要及时些;当堂基本听懂,复习只是深入钻研,则间隔一两天,影响不大。课程概念、原理抽象费解,复习就应及时一点;讲课主要是叙述性内容,与书本内容一致,也可以间隔一段时间再复习。

⑨ 小学六年级毕业复习计划

及时复习比延迟复习效果要好,但也并非越早越好。复习的最佳时机,要根据个人的学版习习惯,根权据课程的性质、难易程度而决定。听课较呜力,疑难问题多,就要及时些;当堂基本听懂,复习只是深入钻研,则间隔一两天,影响不大。课程概念、原理抽象费解,复习就应及时一点;讲课主要是叙述性内容,与书本内容一致,也可以间隔一段时间再复习。

阅读全文

与六年级毕业复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