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年级语文 > 六年级数学上册二单元

六年级数学上册二单元

发布时间:2021-01-28 01:44:55

1.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总结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说明第二单元(一)
二、分数乘法
1.分数乘法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内分数乘法的计容算方法,会进行分数乘法计算.
2.理解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会应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3.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4.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多的贴不上来了 请看参考资料

2. 六年级上册数学一二单元试卷

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数学上册一二单元试卷

一.填空题。

1、果园里有梨树x棵,桃树比梨树的3倍少16棵,桃树有( )棵。

2、李卫家养的母鸡是公鸡的8倍。如果养了x只公鸡,母鸡有( )只,母鸡和公鸡一共有( )只,母鸡比公鸡多( )只。

3、三个连续自然数中间的一个数是a,他们的和是( )。

4、小王、小李沿着400米的环行跑道跑步,他们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同向而行。小王每分钟跑280米,小李每分钟跑240米,经过x分钟小王追上小李。列出的方程是( )。

5.长方体有( )个顶点,有( )条棱,有( )个面。
6.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8分米,它的棱长总和是( )分米,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体积是( )立方分米。
7.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杏坛在线@版权所有@
7.9立方分米=( )升 86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980立方分米=( )立方米 9.4立方米=( )立方分米
8.一个长方体的底面积是80平方厘米,高是7厘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9.一个长方体的金鱼缸,长是8分米,宽是5分米,高是6分米,不小心前面的玻璃被打坏了,修理时配上的玻璃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10、把30升盐水装入容积是250毫升的盐水瓶里,能装( )瓶。
11.至少要( )个小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大正方体,如果一个小正方体的棱长是5厘米,那么大正方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体积是( )立方厘米。
12、一个正方体的底面积是25平方分米,它的表面积是( )平方分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5%)
1.所有的长方体都有六个面。………………………………( )
2.长方体的表面中不可能有正方形。………………………( )
3.长方体是特殊的正方体。……………………………… ( )
4.把两个一样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后,体积和表面积都不变。( )
5.一瓶白酒有500升。………………………………………… ( )

三、解方程

3x+2.7=5.94 1.3x-0.44=0.6 6.7x+x=23.1

x-0.1x=1.08 4.5x÷3=0.9 (7-1.4)x+5=7.8

四.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

1.我们在画长方体时一般只画出三个面,这是因为长方体( )。
A.只有三个面 B.只能看到三个面 C.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60厘米,它的表面积是( )。
A.21600平方厘米 B.150平方厘米 C. 125立方厘米
3.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它的表面积扩大( )。
A.3倍 B.6倍 C.9倍 D.27倍
4.用一根长( )铁丝正好可以做一个长6厘米、宽5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框架。
A.28厘米 B.126平方厘米 C.56厘米 D.90立方厘米
5.边长是6分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与体积比较( )
A.一样大 B.表面积大 C.不好比较大小 D.体积大
6.把一个长方体分成几个小长方体后,体积( )。
A.不变 B.比原来大了 C.比原来小了

五、实践与应用

1、宝华煤矿一号井去年采煤35.1万吨,比二号井的2倍少2.2万吨。二号井去年采煤多少万吨?(方程解)

2.平江市今年和去年共建商品房560万平方米,今年建商品房的面积是去年的4倍。两年各建商品房多少平方米?(方程解)

1、如图,有一个长5分米、宽和高都是3分米的长方体硬纸箱,如果用绳子将箱子横着捆两道,长着捆一道,打结处共用2分米。一共要用绳子多长?

3、某车间为制作一种长4米、宽2米、高3米的铁架,需要把长10米的钢筋截成符合要求的短钢筋。做成这样的一个铁架,至少需要长10米的钢筋多少根?

4 甲、乙两船由相距384千米的两个码头同时相向而行,甲船每小时行21千米,乙船每小时行27千米。几小时后两船相遇?(方程解)

5.做一个长方体的浴缸(无盖),长8分米,宽4分米,高6分米,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玻璃?

6.一个房间的长6米,宽3.5米,高3米,门窗面积是8平方米。现在要把这个房间的四壁和顶面粉刷水泥,粉刷水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7.一块正方体的石头,棱长是5分米,每立方米的石头大约重2.7千克,这块石头重有多少千克?

8. 一盒饼干长20厘米,宽15厘米,高30厘米,现在要在它的四周贴上商标纸,这张商标纸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思考题:
把长5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的两块相同的长方体拼成一个新长方体,有几种拼法,表面积分别是多少?

3. 六年级上册数学书一,二单元内容

六年级抄上册数学书袭
第一单元:圆

第一课时是圆的认识(一),第二课时是圆的认识(二),第三课时是欣赏与设计。第四课时圆的周长,第五课时圆的面积(一),第六课时圆的面积(二),第七课时练习一。
第二单元:分数混合运算 第一课时分数混合运算(一),第二课时分数混合运算(二);
第三课时分数混合运算(三);第四课时练习二;第五课时单元测评

4.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试卷答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试题 姓名 分数

一、填空:(20分)

1、12÷1/3 表示( )。

2、12×1/3 表示( )。 1/3×12表示( )。

3、把5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6段,每段长( )米,每段占全长的( )。

4、40分=( )时 1又1/8吨=( )吨( )千克

5、六(2)班有学生81人,今天出勤79人,今天出勤人数与请假人数比是( ):( )。

6、15米的1/6 是( ) ( )的 1/3是1/2 吨

7、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3/4 平方米,它的底边长1/3米,高( )米。

8、把3/4 分子加上6,要使分数值不变,分母应增加( )。

9、加工一批零件,甲独做要6小时,乙独做要7小时,甲、乙两人的时间比是( ):( ),甲、乙二人的工效比是( ):( )。

10、化简比的根据是( )。

11、一个等腰三角形一个顶角和一个底角的比是1:4,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分别是( )度、( )度、( )度。

12、实际用电比计划节约了1/6 ,实际用电是计划的( )。

二、判断:(10分)

(1).甲数除以乙数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

(2).一个大于零的数除以1又1/3 的商,比这个数乘1又1/3的积大。( )

(3).80米剪去它的1/8后又增加1/8,结果还是80米。( )

(4).甲数比乙数多1/5,乙数则比甲数少1/6 。( )

(5).已知3ɑ=2b(ɑ、b不为0)那么ɑ:b=2:3。( )

三、选择:(10分)

1.一根长12cm的铁丝,截去1/3后,还剩( )米。A. 11又2/3cm B. 4cm C. 8cm

2.一个数(0除外)除以1/4,这个数就( )。A.缩小4倍 B.扩大4倍 C.减少1/4

3.200克盐水中含盐40克,盐与水的比是( )。A.1:6 B.1:5 C.1:4

4.ɑ×1/3=b÷1/2=c×1(ɑ、b、c都大于0),则:( ) A.ɑ>b>c B.ɑ>c>b C.b>c>ɑ

5.两个正方形的边长比是1:3,它们的周长比是( )A.1:3 B.1:6 C.1:9

四、计算:(21分) 1.直接写得数(6分)

7×3/14= 1/8÷5/2= 1/3×0.15= 1÷3×1/3= 4/5÷5/4= 1/2×1/3÷1/3×1/2=

2.先化简比,再求比值:(6分)

25:6.5 3/7:3/14 9:3/10

3.简便方法计算(9分)

7/18÷11/5+11/18×5/11 (38×1/4+17×1/4)÷7/8 (8-7/15 -8/15 )÷ 1/14

五、文字题:(9分) (1).12减去10个4/5所得的差除以1/2,商是多少?

(2).一个数的5/6是40的3/4,这个数是多少? (3).3/4与1/3的和除它们的差,商是多少?

六、应用题(30分)

1、一个长方形地,周长是150米,长与宽的比是3:2,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小红有24张画片,送给小芳4张后,小红的画片恰好是小芳是4/5,小芳原有多少张画片?

3、某工程队要修一条路,已经修了220米,比全长的4/5多20米,这条路有多少米?

4、六年级三个班要植90棵树,一班种总数的3/10,二班、三班种的棵数比是5:4,二班种多少棵树?

5、甲仓库有货物70吨,从甲仓库运出2/5,运出的货物正好是乙仓库的一半,乙仓库有货物多少吨?

6、小明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3/10,第二天看了24页,还剩下全书的3/5没有看。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5.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书第二单元的内容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三部分内容:分数乘法、解决问题和倒数。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乘法计算。

2.理解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会应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3.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4.会运用分数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三、具体编排

1.分数乘法(安排了6个例题)

分三个层次进行教学。

第一个层次学习分数乘整数,在整数乘法和分数加法的基础上学习。

第二个层次学习分数乘分数,在理解分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通过操作去理解和学习。通过这两个层次的学习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第三个层次学习混合运算的内容,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与运算顺序对分数运算同样适用,并会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分数的简便计算。

例1(教学分数乘整数)

从分数乘整数引入分数乘法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算理,掌握计算方法。从人的步距与袋鼠步距的比较这样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分四个步骤安排教学内容。

(1)给出信息,提出问题。

(2)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使学生明确:求人跑3步的距离是袋鼠跳一下的几分之几,实际上是求3个2/11,为探究计算方法做好准备。

(3)探究计算方法。

先出示加法计算,是同分母分数相加,属已学过的内容。

再出示乘法计算,根据乘法的意义,将乘式转化为加法算式计算: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再根据乘法的意义,将同分子连加的形式转化为乘式,得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分母不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

(4)讨论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例2(说明分数乘整数,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在学生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乘得的积一般应该化成最简分数。把积化为最简分数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将乘得的积的分子与分母约分,另一种方法是在乘的过程中将分数的分母与整数进行约分。教材突出第二种方法,说明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可以使计算简便。

例3(教学分数乘分数)

分数乘分数的算理较难理解,所以本例通过直观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分两个层次教学,先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的问题,再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具体说明)

解决第一个问题:1/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可分两步操作。第一步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片看作一面墙,先涂出1小时粉刷的面积,即这面墙的1/5,第二步再涂出1/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面积,即1/5的1/4,直观得出1/5的1/4是1/20。在此基础上,根据操作的过程和结果推导出计算方法。

第二个问题:3/4小时粉刷多少?让学生用前面的方法涂色、推导与计算,自主解决问题。

在此基础上以学生讨论的形式得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例4(说明分数乘分数应先约分再乘)

通过计算,使学生明确分数乘分数计算也应该先约分再乘,这样计算比较简便。

这里还提出了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除了像例2那样写成3×6/8后进行约分,也可以把分数的分母与整数直接约分。把分数乘法的两种形式集中呈现,加强对比与联系。

例5:教学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

通过观察计算得出“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例6(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结合具体计算,说明乘法运算定律在分数乘法计算中的应用。

“做一做”安排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分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2.解决问题

教材共安排3个例题,分2个层次教学。

例1教学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例2、例3教学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例1(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以中国人均耕地面积与世界人均耕地面积这两个量的比较引入。

用线段图表示出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要求的问题,用“想”这种形式来提示学生根据线段图思考解决问题的思路,由于是“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与“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相比较,其中“世界人均耕地面积”是表示单位“1”的量,知道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2500㎡,求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就是求2500的2/5是多少。最后列式计算解决问题。

最后针对计算的结果进行国情教育。

“做一做”安排一道与例题相同类型的题目,以巩固这类问题的解决思路与方法。

例2(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这是一个数量与它的部分量的比较关系,即知道一个部分量是总量的几分之几,求另一个部分量的问题。

教材选取了绿化造林可以降低噪音这一环保题材,出示一幅情景图:公路上汽车的噪音有80分贝,在绿化隔离带后面,噪音降低了1/8。提出问题:人现在听到的声音是多少分贝?

解答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先求出已知是总量几分之几的部分量,再用总量减去这个部分量,求出另一个部分量。教材用线段图表示出数量关系及解题的两个步骤,并以学生叙述解决思路的方式提示出先求什么。然后列出算式,让学生求出结果。

另一种是先求出要求的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出这个部分量是多少。教材仅出示线段图,提示要找出先求什么,没有给出解答算式,意图要求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最后要求学生对两种思路进行比较,目的是通过比较,加深对两种思考方法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比较、归纳的能力。

例3(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这是两个数量的比较关系,即已知一个数量比另一个数量多(少)几分之几,求这个数量。

教材以人心脏跳动次数为素材引入例题。

其中“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4/5”是解题的关键。教材由小精灵提出“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4/5表示什么意思?”让学生理解其含义。这句话可以转化为“婴儿每分钟比青少年多跳的次数是青少年每分钟心跳次数的4/5。”理解了这句话,就应该知道把什么看作单位“1”,就容易理解数量关系了,接着教材还是利用线段图帮助理解数量关系。

这题也有两种解答方法,教材只出现一种,另一种方法教材没有出示,只是用“想一想,还有其他的方法吗”提示让学生结合例2的学习自己想出。

3.倒数的认识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习了分数乘法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为后面学习分数除法做准备。

安排了2个例题,分别教学倒数的意义和求倒数的方法。

例1(教学倒数的含义)

编排了几组乘积为1的乘法算式,通过学生观察、讨论等活动,找出它们的共同特点,导出倒数的定义。

要让学生理解“互为倒数”的含义,即倒数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这两个数是相互依存的,倒数不能单独存在。如“不能说7/3是倒数”。

可以让学生根据对倒数意义的理解,说出几组倒数,看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

例2(教学求倒数的方法)

教材先安排找倒数的活动,从而初步体验找倒数的方法:调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在总结求倒数的方法时,要分三种情况:

一般求一个分数的倒数是交换分数的分子、分母的位置;

求整数的倒数是把整数看作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

1和0的倒数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得到结论。

在讨论的基础上归纳:根据倒数的意义,因为1×1=1,所以1的倒数是1;因为0与任何数相乘都是0,所以0没有倒数。

四、教学建议

1.注意相关的已有知识的复习。

本单元各部分知识都与前面的知识有密切的联系。

2.加强分数乘法的意义的教学。

对分数乘法的意义理解不仅是理解分数乘分数算理的关键,而且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基础。因此一定要重视分数乘法意义的教学。

3.借助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

本单元的解决问题是由乘法意义的扩展产生的,数量关系比较特殊,借助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

6.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二单元复习资料!!【注意!是第一二单元的复习资料!!

小学数学复习考试知识点汇总一、小学生数学法则知识归类(一)笔算两位数加法,要记三条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加起;3、个位满10向十位进1。(二)笔算两位数减法,要记三条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减起;3、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加10再减。(三)混合运算计算法则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四)四位数的读法1、从高位起按顺序读,千位上是几读几千,百位上是几读几百,依次类推;2、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零”;3、末位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五)四位数写法1、从高位起,按照顺序写;2、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依次类推,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六)四位数减法也要注意三条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减起;3、哪一位数不够减,从前位退1,在本位加10再减。(七)一位数乘多位数乘法法则1、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中的每一位数;2、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进几。(八)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1、从被除数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2、除数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九)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法则1、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个位对齐;2、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十位对齐;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十)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1、从被除数高位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前两位,如果它比除数小,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哪一位上面写商;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十一)万级数的读法法则1、先读万级,再读个级;2、万级的数要按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3、每级末位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十二)多位数的读法法则1、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往下读;2、读亿级或万级时,要按照个级数的读法来读,再往后面加上“亿”或“万”字;3、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十三)小数大小的比较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依次类推。(十四)小数加减法计算法则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的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位置,点上小数点。(十五)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十六)除数是整数除法的法则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十七)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运算法则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几位,被除数小数点也向右移几位(位数不够在被除数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十八)解答应用题步骤1、弄清题意,并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2、确定每一步该怎样算,列出算式,算出得数;3、进行检验,写出答案。(十九)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并用X表示;2、找出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3、解方程;4、检验、写出答案。(二十)同分母分数加减的法则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二十一)同分母带分数加减的法则带分数相加减,先把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再把所得的数合并起来。(二十二)异分母分数加减的法则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的法则进行计算。(二十三)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以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二十四)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以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二十五)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除数的倒数。(二十六)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和把百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把百分数化成小数,把百分号去掉,同时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二十七)把分数化成百分数和把百分数化成分数的方法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二、小学数学口决定义归类1、什么是图形的周长?围成一个图形所有边长的总和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2、什么是面积?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他们的面积。3、加法各部分的关系: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4、减法各部分的关系: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5、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6、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7、角(1)什么是角?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2)什么是角的顶点?围成角的端点叫顶点。(3)什么是角的边?围成角的射线叫角的边。(4)什么是直角?度数为90°的角是直角。(5)什么是平角?角的两条边成一条直线,这样的角叫平角。(6)什么是锐角?小于90°的角是锐角。(7)什么是钝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是钝角。(8)什么是周角?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所成的角叫周角,一个周角等于360°.8、(1)什么是互相垂直?什么是垂线?什么是垂足?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2)什么是点到直线的距离?从直线外一点向一条直线引垂线,点和垂足之间的距离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9、三角形(1)什么是三角形?有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2)什么是三角形的边?围成三角形的每条线段叫三角形的边。(3)什么是三角形的顶点?每两条线段的交点叫三角形的顶点。(4)什么是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锐角三角形。(5)什么是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6)什么是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钝角三角形。(7)什么是等腰三角形?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8)什么是等腰三角形的腰?有等腰三角形里,相等的两个边叫做等腰三角形的腰。(9)什么是等腰三角形的顶点?两腰的交点叫做等腰三角形的顶点。(10)什么是等腰三角形的底?在等腰三角形中,与其它两边不相等的边叫做等腰三角形的底。

(11)什么是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底边上两个相等的角叫等腰三角形的底角。(12)什么是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13)什么是三角形的高?什么叫三角形的底?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引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个顶点的对边叫三角形的底。(14)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三角形内角和是180°.10、四边形(1)什么是四边形?有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四边形。(2)什么是平等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3)什么是平行四边形的高?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个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四边形的高。(4)什么是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5)什么是梯形的底?在梯形里互相平等的一组边叫梯形的底(通常较短的底叫上底,较长的底叫下底)。(6)什么是梯形的腰?在梯形里,不平等的一组对边叫梯形的腰。(7)什么是梯形的高?从上底的一点往下底引一条垂线,这个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梯形的高。(8)什么是等腰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11、什么是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4、5、6、7、8、9、10……是自然数(自然数都是整数)。12、什么是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时,看被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几,如果是4或者比4小,就把尾数舍去,如果是5或者比5大,去掉尾数后,要在它的前一位加1。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13、加法意义和运算定律(1)什么是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加法。(2)什么是加数?相加的两个数叫加数。(3)什么是和?加数相加的结果叫和。(4)什么是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后,它的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14、什么是减法?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15、什么是被减数?什么是减数?什么叫差?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被减数,减去的已知数叫减数,所求的未知数叫差。16、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加数17、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18、乘法(1)什么是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乘法。(2)什么是因数?相乘的两个数叫因数。(3)什么是积?因数相乘所得的数叫积。(4)什么是乘法交换律?两个因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这叫乘法交换律。(5)什么是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这叫乘法结合律。19、除法(1)什么是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除法。(2)什么是被除数?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被除数。(3)什么是除数?在除法中,已知的一个因数叫除数。(4)什么是商?在除法中,求出的未知因数叫商。20、乘法各部分的关系:积=因数×因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21、(1)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2)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被除数=商×除数+余数22、什么是名数?通常量得的数和单位名称合起来的数叫名数。23、什么是单名数?只带有一个单位名称的数叫单名数。24、什么是复名数?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名称的数叫复名数。25、什么是小数?仿照整数的写法,写在整数个位的右面,用圆点隔开,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小数。

7.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的一,二单元测试题

1 、把女工人数抄看作单位“1”,男工人数是60%。男工人数比女工人数少(1-60%)男工人数比女工人数少( )%。列式(1-60%)/1=40%
女工人数比男工人数多( )% 列式 (1-60%)/60%=0.667=66.7%
2、乙数是“1”、甲数是60%、丙数1+20% 甲数是丙数的 60%/(1+20%)=0.6/1.2=0.5=50%
3、60*50%+9=30+9=39 (39+9)/3/4=64
4、6.3*4/9/35%=6.3*4/9*7/20=8
5、2*3.14*50=314(厘米) 314*24=7536(厘米)=75.36米
6、80*10%/8%=8/0.08=100克
7、甲车行完全程:9/40%=9*5/2=45/2(时)
乙车行完全程 1/(1/9-2/45)=1/1/15=15(时)
8、大圆 面积80/16%=80/0.16=500平方米 小圆面积80/25%=80/0.25=320平方米.小圆半径是大圆半径的 (500/2*3.14)/(320/2*3.14)=1.5625=156.25%

阅读全文

与六年级数学上册二单元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