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初中语文成语大全
大大咧咧、浑浑噩噩、三三两两、口口声声、原原本本、兢兢业业、战战兢兢、吞吞吐吐、形形色色、风风火火、熙熙攘攘、洋洋洒洒、郁郁葱葱、卿卿我我、慌慌张张、期期艾艾、清清楚楚、扭扭捏捏、林林总总、轰轰烈烈、沸沸扬扬、浩浩荡荡、唯唯诺诺、袅袅婷婷、朝朝暮暮、世世代代、曲曲折折、高高兴兴、支支吾吾、花花绿绿、纷纷扬扬、层层叠叠、断断续续、懵懵懂懂、三三两两、汤汤水水、反反复复、清清白白、来来往往、挨挨挤挤、 安安静静、匆匆忙忙、端端正正、日日夜夜、地地道道、多多少少、躲躲闪闪、风风雨雨、分分秒秒、缝缝补补、方方正正、臻臻至至、祖祖辈辈、扎扎实实、仔仔细细、影影绰绰、密密麻麻、疏疏朗朗、鬼鬼祟祟、结结巴巴、洋洋洒洒、家家户户、是是非非、庸庸碌碌、迷迷糊糊、歪歪扭扭、服幅帖帖、隐隐约约、拉拉扯扯
以其昏昏 使人昭昭 信誓旦旦 其势汹汹 兴致勃勃 兄弟怡怡 别抱琵琶 剑戟森森 天网恢恢 小时了了 庸中佼佼 好善恶恶 妙手空空 珑珑兀兀 桃之夭夭 想入非非 余子碌碌 不甚了了 此恨绵绵 风度翩翩 衣冠楚楚 神采奕奕 白雪皑皑 人心惶惶 目光炯炯 含情脉脉 颠毛种种 大腹便便 气势汹汹 书声琅琅 神经兮兮 我为人人 深情款款 余音袅袅 牛皮哄哄 人才济济 议论纷纷 文质彬彬 炊烟袅袅 繁星点点 血迹斑斑
波光粼粼 板上钉钉 白雪皑皑 不甚了了
众目睽睽
得意洋洋 大名鼎鼎 大腹便便
风尘仆仆 风度翩翩 风雨凄凄 果实累累 顾虑重重
含情脉脉 虎视眈眈 剑戟森森 饥肠辘辘 流水潺潺
流水涓涓 来去匆匆 磨刀霍霍 目光炯炯 牛山濯濯 怒气冲冲 气喘吁吁 气势汹汹 千里迢迢 群雌粥粥 气息奄奄 秋风瑟瑟 人才济济 人海茫茫 人心惶惶 神采奕奕 生机勃勃 杀气腾腾 铁中铮铮 逃之夭夭 天道恢恢 天理昭昭 天网恢恢 威风凛凛 文质彬彬 无所事事 温情脉脉 万目睽睽 喜气洋洋 小心翼翼 兴致勃勃 血迹斑斑 想入非非 信誓旦旦 羞人答答 雄心勃勃 忧心忡忡 庸中佼佼 野心勃勃 意气扬扬 言之凿凿 衣冠楚楚 余音袅袅 忠心耿耿 众目睽睽
回答者:大衰哥无敌 - 都司 六级 3-20 20:06
ABCC、AABB、ABAB、AABC形式的词语
ABCC:喜气洋洋 得意洋洋 怒气冲冲 风度翩翩
AABB:高高兴兴 平平安安 清清楚楚 明明白白 清清白白 快快乐乐 热热闹闹 疯疯癫癫
ABAB:修理修理 教训教训 整顿整顿 批评批评
ABCC:喜气洋洋 得意洋洋 怒气冲冲 风度翩翩
AABB:高高兴兴 平平安安 清清楚楚 明明白白 清清白白 快快乐乐 热热闹闹 疯疯癫癫
ABAB:修理修理 教训教训 整顿整顿 批评批评 窃窃私语(AABC)兴致勃勃(ABCC)
ABCC:喜气洋洋 得意洋洋 怒气冲冲 风度翩翩 文质彬彬 兴致勃勃
AABB:高高兴兴 平平安安 清清楚楚 明明白白 清清白白 快快乐乐 热热闹闹 疯疯癫癫 干干净净 欢欢喜喜
ABAB:修理修理 教训教训 整顿整顿 批评批评 考虑考虑 研究研究
AABB式词语
干干净净 整整齐齐 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大大小小,
老老少少 老老实实,实实在在,兢兢业业,勤勤恳恳
安安稳稳 病病歪歪 抽抽搭搭 大大落落 匪匪翼翼
沸沸扬扬 婆婆妈妈 期期艾艾 千千万万 卿卿我我
ABB式词语
沉甸甸,白花花,绿油油,黑黝黝,慢腾腾,阴森森,皱巴巴,亮铮铮,笑嘻嘻,香喷喷,乱哄哄,黑漆漆,轻飘飘,湿漉漉,红彤彤,骨碌碌,雾朦朦,喜盈盈,亮晶晶,黄灿灿,孤零零,毛绒绒,胖乎乎
一颗颗 一簇簇 绿油油 黄澄澄 红彤彤
笑眯眯 金灿灿 亮晶晶 香喷喷 水灵灵 水灵灵
笑哈哈 红艳艳 黑乎乎 圆溜溜 笑嘻嘻 黑洞洞
蓝幽幽 响当当 笑呵呵 脏兮兮 阴森森 胖嘟嘟
ABAC式词语
有声有色 群策群力 自吹自擂 可歌可泣 再接再厉
先知先觉 活龙活现 全心全意 作威作福 不可不问
一心一意 千与千寻 不偏不倚 不屈不挠 不三不四
不痛不痒 一心一意 十全十美 百发百中 可歌可泣
一五一十 有声有色 群策群力 自吹自擂 可歌可泣
先知先觉 活龙活现 全心全意 作威作福 不可不问
一心一意 千与千寻 不偏不倚 不屈不挠 不三不四
不痛不痒 一心一意 十全十美 百发百中 可歌可泣
一五一十 百依百顺 绘声绘色 不屈不挠 自言自语
『贰』 初中语文成语整理
1-4册现代文重点课书下注释中的成语及重点字解释
第一册
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性格和习惯,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无形中起了变化。
危言耸听:故意说吓人的话使听的人吃惊。
一年之计在于春:古谚。一年的计划要在春季考虑安排。
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奋。
一事无成:连一件事情也没做成;什么事都做不成。
持之以恒:长久地坚持下去。恒,恒心。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喻,明白。
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雕刻。
茫无涯际:广阔得无边无际。涯,边。
足不出户:不出大门一步,这里借喻人类过去不能飞出地球,踏上别的星球。
不可救药:病重到已无法救治。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药,用药治疗。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
第二册
不能自已: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已,停止。
迷迷糊糊:(神志或眼睛)模糊不清。
人迹罕至:很少有人来到。罕,稀少。
人声鼎沸:人声喧嚷嘈杂,好像鼎里的水沸腾起来一样。鼎,古代烹煮用的器物,圆形,三足两耳;也有长方四足的。
永垂不朽:指光辉的事业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
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
慷慨激昂:充满正气,精神振奋,情绪激动高昂。
遥遥相对:远远地相互对着。遥遥,距离远。
风起云涌:比喻新生事物不断出现,势不可当。涌,升起,冒出。
勇往直前:勇敢地一直往前走。
挥洒淋漓:形容运笔自然酣畅。
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旷,开朗。怡,愉快。
异曲同工:这里指不同的做法受到同样的效果。工,精巧。
第三册
风烛残年:比喻老年人所剩的日子不多了,随时会死去。风烛:风中燃烧着的蜡烛。
故弄玄虚:故意地玩弄花招,使人莫测高深。玄虚,使人迷惑的花招,手段。
触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严重情况,心里感到悲伤。坏,心里。
已:停止,这里是控制的意思。
情郁于中:感情聚集在心里。
接风洗尘:设宴欢迎刚从远道而来的人。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方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方法。因,根据。制,制定。宜,适当。
自出心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
重峦叠嶂:重重叠叠的山峦。峦,小而尖的山。嶂,形势高险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胸中有丘壑:意思是胸怀中有山水风景的形象,深知其中的趣味。
俯仰生姿:高树好像低着头,低树好像抬着头,形成一种相呼相应的优美姿态。
珠光宝气:闪耀着珍宝的光色。多形容妇女服饰华贵富丽,这里指各种鲜花色彩的华美。珠:珍珠。宝:宝石。
翻了一番:加了一倍。番,会,次。
别具匠心:另有一种灵巧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匠心,精巧的构思。
无所事事:什么事也不干。事事,做事。前一个“事”,动词。
退避三舍:比喻对人让步,不与相争。春秋时,晋国同楚国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作战,遵守以前的诺言,将军队后撤九十里。(见《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舍,古时三十里叫一舍。
孤城寡人:这里指一座城市只有人没有动物。
司空见惯:看惯了的事情,并不觉得奇怪。相传唐代司空李绅请卸任的和州刺史刘禹锡喝酒,席上叫装扮入时的歌伎劝酒,刘禹锡即席赋诗,其中有“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的句子。
第四册
坦荡如砥:平坦得像磨刀石。
潜滋暗长: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滋,生长。
旁逸斜出:意思是,(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逸,原来是“逃”的意思。
纵横决荡:纵横驰骋,冲杀突击。
不远万里:不以万里为远,不顾万里长途的遥远。远,以……为远。
以身殉职:为忠于本职工作而贡献出生命。
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易的,害怕繁重的。拈,用两三个手指夹或捏取东西。
精益求精:好了还求更好。益,更。
见异思迁:看见不同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光怪陆离: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
(可望而不可)即:靠近,接近。
唯唯连声:连连答应。唯唯,答应的声音。
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叁』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成语
去课本上查吧!
『肆』 初中语文成语整理 要有解释的!
七册上
1、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性格和习惯,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无形中起了变化。
2、危言耸听:故意说吓人的话使听的人吃惊。
3、白驹过隙:形容时间过得飞快,像白色少壮的马在缝隙前飞快地越过。驹,少壮的马。
4、茅塞顿开:原来心理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比喻闭塞的思路,由于得到启发,忽然开通了。
5、赏心悦目:看到美好的情景而心情愉悦。
6、春华秋实:春天开花,秋天结果。
7、闲情逸致:闲适安逸的兴致情趣。
8、等因奉此:“等因”“奉此”都是旧时公文用语。“等因奉此”泛指文牍,比喻9、例行公事,官样文章。
10、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11、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
12、一事无成:什么事都做不成。
13、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14、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15、茫无涯际:广阔得无边无际。
16、不可救药:病中到无法救治。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17、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
七册下
18、不能自已::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
19、轩然大波:比喻大的纠纷或风暴。
20、人声鼎沸:人声喧嚷嘈杂,好像鼎里的水沸腾起来一样。
21、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
22、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23、挥洒淋漓:形容运笔自然流畅。
24、异曲同工:这里只不同的做法收到同样的效果。
25、无动于衷:一点也不动心。
26、乐不可支:形容快乐到了极点。
27、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和精力。
28、翘首以待:抬头望着等待。
八册上
29、酣然入梦:甜美、畅快的入睡。
30、踉踉跄跄:走路不稳。
31、故弄玄虚:故意的玩弄花招,使人莫测高深。
32、风烛残年:比喻老年人所剩的日子不多了,随时会死去。
33、触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严重情况,心里感到悲伤。
34、情郁于中:感情聚集在心里。
35、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
36、娓娓动听:健谈而且感人。
37、循循善诱:善于有步骤的引导、教育人,也泛指教导有方。
38、饮泣吞声:泪流入口,哭不声。形容十分悲痛而不能公开发泄。
39、辗转反侧:形容心中有事,翻来覆去不能入睡。
40、万籁俱寂:形容一点声音也没有。
41、失魂落魄:形容心神不定、非常惊慌的样子。
42、接风洗尘:设宴欢迎刚从远道而来的人。
43、鳞次栉比:比喻房屋密集,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着一个。
44、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方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45、自出心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46、重峦叠嶂:重重叠叠的山峦。
47、珠光宝气:闪耀着珍宝的光色。原意形容妇女服饰华贵富丽。
48、别巨匠心:另有一种灵巧的心思。
49、无所事事:什么事也不干。
50、退避三舍:比喻对人让步,不与相争。
51、司空见惯:看惯了的事情,并不觉得奇怪。
52、毛骨悚然:身上汗毛竖起,脊梁骨发冷,形容非常吃惊和恐惧的样子。
53、月白风清:形容月夜的明朗幽静。
54、如火如荼:像火那样红,像荼那样白。原比喻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
八册下
55、坦荡如砥:平坦得像磨刀石。
56、潜滋暗长: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
57、旁逸斜出:(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
58、纵横决荡:纵横驰骋,冲杀突击。
59、争妍斗艳:竞相比美。
60、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61、盘虬卧龙:盘绕横卧着的虬龙。
62、不远万里:不以万里为远,不顾万里长途的遥远。
63、以身殉职:为忠于本职工作而贡献出生命。
64、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的,害怕繁重的。
65、精益求精:好了还求更好。
66、见异思迁:看见不同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注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67、敬业乐群:专心致志于学业或事业,与人相处得很好。
68、安其居,乐其业:使人民安居乐业。
69、不二法门:比喻独一无二的门径。
70、强聒不舍:硬要罗嗦个不停。
71、光怪陆离: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
72、茫无涯际:广阔得无边无际。
73、唯唯连声:连连答应。
74、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75、洗耳恭听:专心地听(请人讲话时说的客气话)
76、下车伊始:官吏初到任所。
77、炉火纯青:比喻学术、技术或办法达到纯熟、完美的地步。
78、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
79、离经叛道:比喻背离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或传统。
80、卷帙浩繁:形容书籍多。
81、群英荟萃:精英人物聚集在一起。
九册上:
82、泠泠淙淙:水流声。
83、分道扬镳:指分道而行,比喻各奔前程,各干其事。镳,马嚼子两端露出嘴外的部分。
84、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细致,孔穴明晰,结构奇巧(多指镂空的手工艺品和供玩赏的太湖石等。)
85、食古不化:读书一味学古人,拘泥陈法,不善于灵活运用。
86、无关宏旨:不涉及主旨。指意义不大或关系不大。宏旨,大意,主要的意思。
87、探骊得珠:比喻做文章能抓住关键。骊,黑龙。
88、物竞天择:是对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的概括。意思是,万物为生存而竞争,自然选择的结果是优胜劣汰。
89、鞭辟入里:深入剖析,进入最里层。形容能透彻说明问题,深中要害。
90、揠苗助长:比喻不管事物发展的规律,强求速成,反而把事情弄糟。揠,拔。
九册下:
91、一纸空文:指没有效用的文书。
92、中流砥柱: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就像立在黄河激流中的砥柱山(在三门峡)一样。
93、亲顾茅庐:亲自去拜访。出自刘备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
94、先声夺人:先造声势以压倒对方,也比喻做事抢先一步。夺,胜过。
95、长风破浪:比喻远大的志向得以施展。南朝宋人宗悫少年时,叔父问他的志向,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96、小而言之:就小的方面说。
97、半身不遂:偏瘫。
98、百无聊赖:精神无所依托,感到非常无聊。
99、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三国演义》“赤壁之战”中有这样的故事:周瑜计划火攻曹操,一切都准备好了,只差东风还没有刮起来,不能顺风放火。此事后来变成了这个成语,比喻样样都准备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
100、溢于言表:(感情)流露在言辞、神情上。
101、五脏六腑:指人体内全部器官。
『伍』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内成语总结归纳,以及所在原文的句子,要原句,急急急!!
《沁抄园春·雪》看红装素裹,分袭外妖娆(红装素裹)
《雨说》我来了,我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温声细语) 跟着我去踩田圃的泥土将润如油膏(润如油膏)
《敬业与乐业》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我所说的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求;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敬业乐群、断章取义、不二法门 ) 又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不舍(强聒不舍)
《傅雷家书两则》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重蹈覆辙)
太多了,打不完啦
『陆』 人教版语文初中所有文言文的成语
1. 明察秋毫:意为眼睛明亮得能看清楚秋天鸟兽身上新生的细毛.形容目光敏锐,观察入微.沈复《专童趣》:属“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源于《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2. 怡然自得:形容喜悦而满足的样子.《童趣》:“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3. 庞然大物:指形体大而笨重的东西,也指貌似强大而实则虚弱的东西.《童趣》:“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
『柒』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内成语总结归纳,一定要很全面的,要附有解释以及所在原文的句子,要原句,急急急!!
希望有帮助
七年级上册
明察秋毫:能清楚地看到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比喻目光敏锐,连极小的事物都看得清楚。(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童趣》)
庞然大物:形容体积大而笨重的东西。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童趣》)
怡然自得:(神游其中,怡然自得。——《童趣》)
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而得到新的认识和体会。也指重温历史可以认识现在。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三人行必有我师:在一起行走的许多人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十则》)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十则》)
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论语〉十则》)
见贤思齐:(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十则》)
任重道远:(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十则》)
死而后已:(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十则》)
岁寒松柏 :比喻在逆境艰难中能保持节操的人。 ——《〈论语〉十则》)
老骥伏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无可奈何:(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
似曾相识:(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
塞翁失马:在一定的条件下,好事可能变成坏事,坏事也可以变为好事。(《塞翁失马》)
曲径通幽:弯曲的小路,通到幽深僻静的地方。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题破山寺后禅院》)
源头活水:原比喻读书越多,道理越明。现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
七年级下册
扑朔迷离:模糊不清,很难辨别是雄是雌。形容事情错综复杂,
不易看清底细。(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木兰诗》)
磨刀霍霍:
吴下阿蒙:比喻缺少学识,才干的人。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孙权劝学》)
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士别当日,即更刮目相待,——《孙权劝学》)
夸父追日:比喻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夸父逐日》)
八年级上册
世外桃源:原指理想中的生活安乐而环境幽美的世界,现在用以比喻一种
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地方。(《桃花源记》)
豁然开朗:一下子现出开阔明朗的境界。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桃花源记》)
无人问津:没有人来问渡口了,比喻没有人再来尝试或过问。
(后遂无问津者。——《桃花源记》)
鸡犬相闻:每家鸡和狗的叫声互相听得到,表示很近的距离,
也表现一种和睦的景象。
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
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小孩.黄发,旧说是长寿的象征,所以用来指老人.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落英缤纷:落花纷纷.缤纷,纷纷.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不蔓不枝: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青少年时代不努力,到老只能悲伤叹息了。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天下为公: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大道之行也》)
夜不出户:夜里睡觉不用关门。形容社会治安良好。
八年级下册
不求甚解:原指读书时不求深入,只求了解一个大概。现在多指学习不认真,
不求深入理解,或了解情况不深入。(好读书,不求甚解。——《五柳先生传》)
犬牙交错:形容交界线很曲折,就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
百废具兴:指一切废置的事都兴办起来。同“百废俱兴”。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范仲淹《岳阳楼记》)
气象万千:气象:情景。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范仲淹《岳阳楼记》)
心旷神怡:旷:开阔;怡:愉快。心境开阔,精神愉快。(——范仲淹《岳阳楼记》)
浩浩汤汤:指水势壮阔的样子。
政通人和:政事通达,人心和顺。形容国家稳定,人民安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先忧后乐:忧虑在天下人之先,安乐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先,享受在后。
春和景明:春光和煦,风景鲜明艳丽。
波澜不惊:比喻局面平静、形势平稳,没有什么变化或曲折。
皓月千里:皎洁的月光普照千里湖面。
阴风怒号:阴冷的大风呼啸着。
醉翁之意不在酒:原是作者自说在亭子里真意不在喝酒,而在于欣赏山里的风景。后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水落石出: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醉翁亭记》)
觥筹交错:觥:古代的一种酒器;筹:行酒令的筹码。酒杯和酒筹杂乱地放着。形容许多人聚会喝酒时的热闹场景。(——《醉翁亭记》)
山肴野蔌:指山中的野味和野菜。 (——《醉翁亭记》)
峰回路转:形容山水名胜路径曲折复杂。 (——《醉翁亭记》)
空前绝后:从前没有过,今后也不会再有。夸张性地形容独一无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悲欢离合:悲伤、欢乐、离别、团聚,泛指人生的种种经历、遭遇和感受。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琼楼玉宇: 折戟沉沙:
九年级上册
鸿鹄之志:鸿鹄:天鹅,比喻志向远大的人;志:志向。比喻远大志向。
(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披[被]坚执锐:穿着铁甲,拿着武器。形容全副武装。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
箪食壶浆:(老百姓)用箪盛了饭,用壶装了汤来欢迎他们所拥护的军队。
后来用以形容军队受欢迎的情况。(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隆中对》)
如鱼得水:好象鱼得到水一样。比喻得到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适合的环境。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妄自菲薄:妄:胡乱的;菲薄:小看,轻视。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出师表》)
三顾茅庐: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旺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不毛之地: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荒凉、贫瘠。
不知所云:云:说。不知道说得是些么。形容说话内容混乱,无法理解。
作奸犯科:指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危急存亡:指关系到生存灭亡的紧急关头。
临危受命:指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计日可待:可以数着日子等待,形容为时不远 。
白虹贯日:虹:光晕;贯:穿。白色的长虹穿日而过。古人认为人间有不平凡的事,就会引起这种天象的变化。实际上这不是虹而是晕,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唐雎不辱使命》
九年级下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指站在正义方面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违背正义则必然陷于孤立。(《孟子二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愁患害能使人奋斗而获得生存,安逸快乐使人沉迷
于享乐,反而容易导致死亡。(《孟子二章》)
舍生取义: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
嗟来之食: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愚公移山:比喻做事有毅力不怕困难。(《愚公移山》)
一鼓作气: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勇气。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再衰三竭:竭:尽。指力量一再消耗,已经衰减耗竭。形容士气低落,不能再振作。
彼竭我盈:竭,枯竭,衰落;盈,充盈,旺盛。对方的士气衰竭,我方的斗志旺盛。
辙乱旗靡:辙:车辙;靡:倒下。车辙错乱,旗子倒下。形容军队溃败逃窜。
门庭若市:庭:院子。若:好象。市:集市。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像市场一样。形容来的人多,热闹非常。(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邹忌讽齐王纳谏》)
『捌』 人教版初中语文成语总汇
七(上)
1、小心翼翼: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
2、擎天撼地:形容力量巨大。
3、肃然起敬:由于受感动而产生恭敬和钦佩之情。
4、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5、可望不可即: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
6、繁弦急管:各种各样欢快的音乐声。
7、灯红酒绿:形容繁华热闹的夜生活。
8、具体而微:整个形体都已经具备了,只是比较小而已。
9、得失之患;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的心情。
10、获益匪浅:得到很多益处。
11、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12、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13、弱肉强食:指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
14、莽莽榛榛:草木丛生的样子。
15、踉踉跄跄中:走路不稳的样子。
七(下)
16、人迹罕至:少有人来。
17、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
18、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军人战死沙场。
19、燕然勒功:东汉大将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出刻石记功而还。
20、锲而不舍: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21、兀兀穷年: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22、群蚁排衙:旧入出境官署陈设仪仗官吏依次参拜长官的情状。文中指整齐地排列。
23、迥乎不同:很不一样。
24、气冲斗牛:形容气势很盛,可以直冲云霄。
25、杂乱无章:又多又乱,没有条理。
26、义愤填膺:胸中充满了正义的愤恨。
27、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28、戛然而止:声音突然中止。
29、本色当行:做本行的事,成绩十分显著。
30、叱咤风云:形容威力极大。
31、尽态极妍:使丽质和仪态最充分地显示出来。
32、毛骨悚然:形容十分恐惧。
33、怏怏不乐: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
34、语无伦次: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
35、斑斑驳驳;原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指颜色深浅不一。
36、生意葱茏:形容草木生机盎然,茂盛青翠。
37、进退维谷: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中。
38、石破天惊: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有不可名状的奇境,这里用来形容声音大的惊人。
39、略胜一筹:比较起来,略微好一些。
40、慷慨以赴:毫无私心,毫不吝惜地前往。
41、相得益彰: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使二者的能力、作用,好处能得到充分地展示。
八(上)
42、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43、张皇失措: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44、触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
45、情郁于中:感情积聚在心里。
46、高屋建瓴:形容居高临下的气势。
47、惟妙惟肖:形容雕刻得精妙逼真。
48、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相差虽极小,而造成的误差极大。
49、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50、自出心裁:出于自心的裁断、创造。
51、销声匿迹:原意是不公开活动,不公露面。这里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52、啸聚山林:旧指盗贼盘踞山林。
53、日薄西山:比喻衰老的人即将死亡或腐朽的事物即将没落。
54、气息奄奄:比喻腐朽的事物即将没落。
八(下)
55、油光可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56、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57、正襟危坐:整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庄重严肃的样子。
58、诚惶诚恐:惶恐不安。
59、广袤无垠:广阔无边。
60、期期艾艾:形容口吃。
61、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62、众目睽睽: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
63、即物起兴:开头先咏他物起兴抒情。
64、颔首低眉: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
65、合辙押韵:押韵。
九(上)
66、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
67、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68、不二法门: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69、理至易明:道理极容易明白。
70、心无旁骛:形容专心致志。
71、断章取义: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
72、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73、方枘圆凿:二者合不到一起,比喻两个不相容。
74、聚族而居:同族各家聚在一处居处。
75、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76、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77、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78、文采藻饰:修饰文词,使之富有文采。
79、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断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80、味同嚼蜡: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81、吹毛求疵:多故意挑毛病、找差错。
82、恃才放旷:依仗自己的才能而对自己的行为不加约束。
九(下)
83、污人清白:毁坏人家的名誉。
84、周道如砥:原指周朝的政治清明、平均如一。这里指公路平坦、畅通无阻。
85、折衷是非:调和是非。
86、越俎代庖:越权办事或包办代替。
87、有例可援:有先例可以参考。
88、中流砥柱: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
89、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一个地排列着,多形容房屋等密集。
90、顶礼膜拜:形容十分崇拜,这里形容十分虔诚地行礼。
『玖』 初中语文七上成语汇总
出口成章chūkǒuchéngzhāng
[释义] 章:篇章。话出口就能成文章。形容口才好或文思敏捷。也作“出言有章”、“脱口成章”、“出言成章”。
[语出] 《诗经·小雅·都人士》:“出言有章。”
[正音] 成;不能读作“cénɡ”。
[辨形] 成;不能写作“诚”。
[近义] 下笔成章 锦心绣口
[反义] 语无伦次 不知所云
[用法] 有时跟“下笔成文”连用。一般作谓语、状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