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中的写景抒情散文有哪些
有一位老师感动了我。那天,窗外的天空阴沉且灰暗,妈妈给我了回一张听课证,答让我去上作文课,说实话,我不想去,一想起来除了学校的作文要写还有这个补习班的作文,我就心烦意乱,可是妈妈劝我,不尝试怎么会知道不合适?不努力怎么会知道不成功?人生就是在这样一次又一次的挫败后又
都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在作文这道厚重深沉的门口,是文带领着我走入了那片神奇的天地,我感受到了写作的快乐,领悟到了学习的魅力,我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一听到作文就会痛不欲生的小姑娘了,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会在这片文学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直到我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作文!我要用快乐的心让你变得五彩斑斓。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作文!我将会让你感受我的喜怒哀乐和似水年华。
⑵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第一专题作文课怎么上
毕业之时,离别之际,留下的是感恩,带走的是希望。回首自己走过的六年小学生涯,青春的撒满了成长中的点点滴滴,它们都泛着纯纯的光芒,它们都长满了回忆的花朵,它们对于我是那样的弥足珍贵。--------题记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六年时间是那么的长,又或是那样的短。六年来我们在校园里,留下了脚印,放飞了梦想,挥洒了汗水,收成了希望,带走了成熟,留下了回忆。
六年时间里我们在一位位老师的谆谆教导中长大成人,是你们,使我认识到教师这个职业的光荣与伟大。老师啊,您越发平凡就越发不平凡,越发简单就越彰显简单的伟大。是你们,用那神奇的双手把我们从幼稚中带走,使我们懂得成熟的魅力所在。
六年的风风“语语”,六年的艰苦奋斗,六年的谆谆教诲,六年的点点关怀,虽离别在即,又怎能忘却。
六年的小生涯,我曾为自己拼搏,为班级而努力,为学校而奋斗,就是在一次次的拼搏,努力与奋斗中,我成长了。
此时此刻,我赤笔书写着我对母校的情意,我心里百感交加,我尽力的整理着思绪,想用一句话来总结我此刻的心情,突然,我想到了:谢谢你,母校;我爱你,母校!
还记得六年前稚嫩的我,站在学校的大门口呆呆地望这所学校。我微笑,因为我知道在这里,我将一步步的走向成熟。在这里我曾洒下汗水,滴下过眼泪,流下过热血,所以我爱这里,母校是我第二个家。曾经的我已经在母校的关爱下长大,成长的苦痛都已经随风而去,留下的只有对母校的快乐回忆。我会将这份快乐的回忆永远的埋在心里,永远不会忘记。
最后请母校放心,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永远不会忘记母校所教给我们的学习方法:“不懂就问,一问到底;有错必纠,触类旁通;规范答题,减少失误。”教给我们:“步不止步,行已远行”的人生目标。所以,在今后的道路上,我定会减少很多错误。
有一种情感叫离愁,但我不会悲伤,即使跨出校门,我仍是育才的学生。多年后的一天,我可以骄傲的说一声:“我是育才学校的学生,我没有给母校抹黑。”
小学毕业,是一个终点,更是一个起点。充满阳光的明天,我会带着曾经的回忆与憧憬向前冲
⑶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二,三,四必背篇目都有哪些
必修一:<劝学》、《师说》、<赤壁赋>
二:阿房宫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回永遇乐。荷塘月答色第4、5、6三段。
三:离骚、五人墓碑记的后3段、谏太宗十思疏(书找不到了,只记得)
四: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蜀道难、登高、琵琶行(最好全部,除了序)、锦瑟、虞美人、蝶恋花、雨霖铃、声声慢、滕王阁序和秋声赋是选择精彩段落背(这话说的,其实就是全背,个人观点)
PS 本人刚从万恶的高中毕业~~~~~~~~~ ,该把分给我吧
⑷ 江苏省高中语文必修一、二、三目录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目录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目录
第一专题 向青春举杯(活动体验)
吟诵青春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相信未来/食指
*让我们一起奔腾吧/江河
◎ 体悟人生
十八岁和其他/杨子
我的四季/张洁
*◎ 设计未来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德]马克思
我的五样/毕淑敏
写 作
写作观 你的生活很重要
写作指导 燃烧我们的激情
第二专题 获得教养的途径(问题探讨)
◎ 求学之道
劝学(节选)/荀子
师说/韩愈
◎ 经典的力量
获得教养的途径/[瑞士]赫尔曼·黑塞
写 作
写作指导 鲜明的观点是议论文的灵魂
第三专题 月是故乡明(文本研习)
◎ 漂泊的旅人
想北平/老舍
我心归去/韩少功
*乡土情结/柯灵
◎ 乡关何处
前方/曹文轩
*今生今世的证据/刘亮程
写 作
写作指导 夹叙夹议,枝繁叶茂
第四专题 像山那样思考(文本研习)
◎ 谛听天籁
江南的冬景/郁达夫
西地平线上/高建群
◎ 感悟自然
赤壁赋/苏轼
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
◎ 湖山沉思
*神的一滴/[美]梭罗
像山那样思考/[美]奥尔多·利奥波德
写 作
写作指导 写难状之景如在目前]
苏教版·苏教版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必修二目录
必修二
第一专题·珍爱生命(文本研习)
◎ 强者之歌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节选)/[美]海伦·凯勒/
◎ 精神支点 我与地坛(节选)/史铁生/
最后的常春藤叶/[美]欧·亨利/
◎ 生命的礼赞
鸟啼/[英]劳伦斯
第二专题·和平的祈祷(研习·探讨·活动)
◎ 遭遇战争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苏联]肖洛霍夫/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德]海因里希·伯尔/
◎ 黑暗中的心迹
安妮日记(节选)/[德]安妮·弗兰克/
◎ 历史画外音 图片两组/68
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文本研习)
◎ 后人之鉴 六国论/苏洵/
阿房宫赋/杜牧/
◎ 千古江山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 永志不忘 落日/朱启平
消息二则
第四专题·慢慢走,欣赏啊(活动体验)
◎ 一花一世界
荷塘月色/朱自清
听听那冷雨(节选)/余光中
金岳霖先生/汪曾祺
亡人逸事/孙犁
◎永远新的旧故事
祝福/鲁迅
边城(节选)/沈从文
◎总借俊眼传出来
林黛玉进贾府/曹雪芹
苏教版·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第三册目录
第一专题 祖国土(文本研习)
◎ 江山多娇
祖国山川颂/黄药眠
长江三峡/刘白羽
肖邦故园/[波兰]雅—伊瓦什凯维奇
*◎ 颂歌的变奏
发现/闻—多
北方/艾青
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舒婷
祖国土/[苏联]阿赫玛托娃
写 作
写作观 写作,也是对话
写作指导 生成诗歌的意象
写作实践
第二专题 号角,为你长鸣(文本研习)
◎ 烈士的抉择
《指南录》后序/文天祥
五人墓碑记/张溥
◎ 底层的光芒
品质/[英]高尔斯华绥
老王/杨绛
◎ 殉道者之歌
离骚(节选)/屈原
*致西伯利亚的囚徒/[俄]普希金
*啊,船长,我的船长哟!/[美]惠特曼
写 作
写作指导 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
写作实践
第三专题 文明的对话(问题探讨)
◎ 审视传统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庞朴
◎ 认识和沟通
东方与西方的科学/[美]乔治·萨顿
*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陈炎
◎ 拿来与接纳
拿来主义/鲁迅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翁乃群
写 作
写作指导 为观点提供有力的支撑
写作实践
第四专题 寻觅文言津梁(研习·活动)
◎ 因声求气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谏太宗十思疏/魏徵
◎ 仔细理会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司马迁
鸿门宴/司马迁
*◎ 融会贯通
秋水(节选)/庄子
非攻(节选)/墨子
苏教版·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第四册目录
第一专题 我有一个梦想(文本研习)
◎ 经世济民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3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4
◎ 英名与事业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德]恩格斯/6
《黄花岗烈士事略》序/孙文/8
我有一个梦想/[美]马丁·路德·金/10
第二专题 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问题探讨)
◎ 仰观宇宙
逍遥游(节选)/庄子/21
兰亭集序/王羲之/24
◎ 思想的阳光
人是能够思想的芦苇(节选)/[刻帕斯卡尔/26
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德]康德/27
◎ 生命箴言
我为何而生/(英)罗素/30
横渠四句/冯友兰/31
第三专题 直面人生(问题探讨)
◎ 生存选择
报任安书(节选) /司马迁/37
渔父/《楚辞》/43
平凡的张鲁/乔艳琳等/45
庸人/丁大同/49
◎ 真的猛士
记念刘和珍君/鲁迅/54
◎ 苦难中的尊严
论厄运/[英]培根/60
《名人传》序(节选)/[法]罗曼·罗兰/61
直面苦难(节选)/周国平/62
第四专题 走进语言现场(活动体验)
◎ 在演讲厅
不自由,毋宁死/[美]帕特里克·亨利/69
奥林匹克精神/[法]顾拜旦/72
增进相互了解 加强友好合作/***/75
◎ 问答之间
作为偶像/82
一个人的渡口(节选)/87
◎ 交锋时刻
文学特长生能否特招/97
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梁思成/100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最新修订版目录
第一专题 科学之光(文本研习)
版块一 探索与发现:
《物种起源》绪论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版块二 神奇的自然:
南州六月荔枝丹
斑纹
*版块三 美丽的创造:
景泰蓝的制作
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
第二专题 此情可待成追忆 (文本研习)
版块一 如泣如诉:
陈情表
项脊轩志
版块二 执子之手:
长亭送别
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
*版块三 旧日时光:
旧日的时光
箭与歌
别离
第三专题 直面人生(问题探讨)
版块一 生存选择:
报任安书(节选)
渔父
版块二 真的猛士:
记念刘和珍君
*版块三 苦难中的尊严:
论厄运
直面困难(节选)
第四专题 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问题探讨)
版块一
逍遥游(节选)
兰亭集序
版块二 伟大的情思
人是能思想的芦苇
我们为什么而活着
⑸ 求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电子书下载地址
http://wenku..com/view/35499b2558fb770bf78a550d.html
⑹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课本电子版
苏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必修一
是这个吗?
⑺ 高一 苏教版 语文 必修一 必备文言文,课文,及古诗。【】
高一苏教版语文必修一中的必备古诗:
1.《沁园春·长沙》
现代: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高一苏教版语文必修一中的必备文言文:
1.《烛之武退秦师》
先秦:左丘明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2.《邹忌讽齐王纳谏》
两汉:刘向 撰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3.《劝学》
先秦: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生通:性)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⑻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的文言文原文
必修一
劝学(节选)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xìng)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fǒu)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赤壁赋
壬(rén)戌 (xū)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zhǔ)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shǎo) 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dǒu )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zhào)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hè)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
苏子愀(qiǎo)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liáo),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zhú)舻(lú)千里,旌(jīng)旗蔽空,酾(shī)酒临江,横槊(shuò)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qiáo)于江渚(zhǔ)之上,侣鱼虾而友麋(mí)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páo)尊以相属(zhǔ)。寄蜉(fú)蝣(yóu)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sù)。哀吾生之须臾(yú),羡长江之无穷。挟(xié)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g)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shì)。” 客喜而笑,洗盏(zhǎn)更酌 (zhuó)。肴(yáo)核既尽,杯盘狼籍(jí)。相与枕藉(jiè)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始得西山宴游记
自余为僇(lù)人,居是州,恒惴(zhuì)栗(lì)。其隙(xì)也,则施施(yíyí)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zhuó)榛莽,焚茅茷(fá),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rèn)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yā)然洼然,若垤(dié)若穴,尺寸千里,攒(cuán)蹙(cù)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lǒu)为类。悠悠乎与颢(háo)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shāng)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注:前三篇是要背的,最后一篇不要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