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六年级下册数学书62页答案
3.小兰1.5m,她的影长2.4m,一个树影长4m,树有多高?
5.卫星绕地球6个星期10.6小时,14周用几小时?
3.解:设这棵树高x米
4/2.4X1.5=2.5(米)
1.5:2.4=x:4
2.4x=6
x=2.5
4.解:设x天可以完成
6X12/8=9(小时)
6X12=8x
x=72\8
x=9
5.解:设运行14周要X小时
6/10.6X14=24.673333(小时)
6:14=10.6:x
6x=148.4
x=24.6733333
6.解:设可以晒出x吨盐,需要y吨海水
100:3=585000:x
x=17550
100:3=y;9
y=300
7.解:设x小时能回出发点
60X6.5/78=5(小时)
60X6.5=78x
x=5
㈡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有哪些内容
第一单元 圆柱和圆锥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长方体和立方体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小学里学习立体图形的最后阶段,知识的综合性和对学生的能力要求都比较高,因此,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及圆的基础知识都是本单元的认知基础。同时,数学思想方法的有效迁移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材在编写上遵循了“特征—表面—体”的发展过程,使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的理解逐步深入,并拓展到空心的圆柱(钢管、垫片等)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化归和类比是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师要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展开教学。教材比较注重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编排了较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形成。 本单元在教学方法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实践探究,要让学生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自主发现规律,获取知识,提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教学目标 1、认识圆柱和圆锥 ,掌握圆柱和圆锥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各部分的名称。 2、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感受事物间的联系。 4、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负责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及体积、表面积的计算;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 2、难点: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和区分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1、 初步了解统计的简单知识,能看懂并会分析统计的数据,学会绘制简单的统计表,在教师的指导下绘制简单的统计图。2、 根据有关数据统计资料的分析,受到一定程度的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绘制统计表是本单元教材的重点。 教学难点:1、 复式统计表因为涉及的数量关系比较复杂,分类整理,确定栏别都是难点。2、 统计图因为类别多,制图复杂,纵轴、横轴上的数位难以确定,是本单元的难点。 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1、 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能正确地求出比值和化简比;2、 能够应用比的意义,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并能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3、 理解比例怕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能正确地解比例;4、 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够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5、 能应用比例,正、反比例的意义,解答有关应用题。 教学重、难点:1、 本单元的重点是理解和掌握比的意义,正反比例的意义;2、 本单元的教学难点是关于正反比例的判定。 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比和比例、简易方程等基础知识,能够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四则运算,会解简易方程,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2、掌握常见的一些数量关系和解答应用题的方法,能够独立解答稍复杂的应用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用算术方法和列方程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3、掌握几何初步知识,能够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掌握统计的一些初步知识,能够绘制简单的统计表。 5、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复习重点:1、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2、分数、百分数应用题;3、几何初步知识。 详细可登陆以下网址: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1009/22/1705697_59718511.shtml
㈢ 六年级数学下册书的目录是什么啊!!!!!
一、 单元安排和主要内容
本册教科书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册,共安排六个单元,除“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应用”四个领域的内容外,还安排了“回顾与整理、综合应用两个单元。单元安排和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方向与位置
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位置,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第二单元——正比例、反比例
认识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在方格纸上用图表示正比例关系,并根据其中一个量的价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汽车耗油量问题——结合正比例、反比例单元设计
综合应用正比例、计算等有关知识,解决汽车行程和耗油的问题。
●第三单元——圆柱和圆锥
认识圆柱和展开图,探索圆柱表面积和体积公式,认识圆锥,探索圆锥体积公式,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木材问题——结合圆柱和圆锥单元设计
综合应用体积、面积计算以及百分数等知识,解决木材体积、容量、加工方木等问题。
●第四单元——统计
认识中位数,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简单的概率。
●丢弃塑料袋调查——结合统计单元设计
通过调查实践活动,经历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理解不同的统计量的意义,增强环保意识。
●第五单元——回顾与整理
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三个领域的知识与技能进行复习和整理。
(一)数与代数。
系统回顾和整理数的认识、数的运算、方程、正比例和反比例、探索规律等方面知识与技能,探索数学密码的奥秘。
(二)空间与图形
系统回顾整理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探索密铺的规律。
(三)统计与概率
系统回顾和整理数据的简单统计过程、可能性等知识与技能,根据可能性进行简单推理。
●第六单元——综合应用
共安排5个主题内容,综合应用“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三个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解决数学与生活、数学与社会、数学与自然等方面的现实问题,了解数学的价值,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㈣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书答案
我只有77页的,对不起。
希望能帮到你哈
做一做;(1、2、3、4)是正数专
(-3、-4、-2、-1)是负数属
(0、1、2、3、4)是自然数
(-4、-3、-2、-1、0、1、2、3、4)是整数
1、有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
计数单位
2、先看数位,位数多的大。若数位相同,则从最高位开始比较,数字大的就大。
3、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4、向左移一位缩小10倍,右移一位,扩大10倍,以此类推
5、整数A能被整数B整除,A叫作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
一个整数能够被另一整数整除,这个整数就是另一整数的倍数。如15能够被3或5整除,因此15是3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
质数:就是在所有比1大的整数中,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不再有别的约数,这种整数叫做质数,质数又叫做素数。
合数:一个数的约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其它的约数,这个数就叫做合数。
㈤ 六年级下册数学书人教版
分八个单元(包括总复习):
1位置(无小标题)
2分数乘法(1分数版乘法 2解决问题 3倒数的认识)权
3分数除法(1分数除法 2解决问题 3比和比的应用)
4圆(1认识圆 2圆的周长 3圆的面积)
5百分数(1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2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3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6统计(无小标题)
7数学广角【鸡兔同笼】(无小标题)
8总复习
㈥ 求小学6年级数学书人教版上下册电子书。
第一课是分数乘法。第二个是位置与方向第三个是分数除法第四个是比第五个圆。第六个是百分数。,第七课是扇形统计图,第八个是数学广角
还有问题私信啊!
㈦ 六年级下册的数学课本有哪些内容,要详细点
1 负数 2 圆柱与圆锥 3 比例 自行车里的数学 4 统计 5 数学广角 节约用水 6 整理与复习(1)数与代数版 (2)空间与图权形 (3)统计与概率 (4)综合应用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求采纳 谢谢
㈧ 六年级下册数学书重要公式
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可版以权用下面的式子表示:x分之y=k(一定)。
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积(一定),反比例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x乘以y=k(一定)。
数学公式是人们在研究自然界物与物之间时发现的一些联系,并通过一定的方式表达出来的一种表达方法。
是表征自然界不同事物之数量之间的或等或不等的联系,它确切的反映了事物内部和外部的关系,是我们从一种事物到达另一种事物的依据,使我们更好的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内涵。
㈨ 六年级下册数学书上的1到4单元的概念有哪些
1、最小的一位数是1,最小的自然数是0。
2、小数的意义: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分别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3、小数点左边依次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是小数部分,依次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
4、小数的分类:小数 有限小数。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3、整数乘分数:分数乘以整数,可以看作是求几个分数相加的和是多少。整数乘以分数,可以看作是求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9)六年级下册的数学书内容扩展阅读:
小学六年级数学学习方法
1、抓住课堂
平日学习最重要的是课堂学习,听课要认真,思维要跟着老师,总结老师所讲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
2、高质量完成作业
不仅要高速度,还要高正确率。写作业时,如果同一类型的题重复练习,就要多注意速度和准确率,并且在每做完一次要对此类题目进行思考总结,进一步提升自己,解题的规律、技巧等。
3、勤思考,多提问
对于老师给出的规律、定理,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对于老师的讲解,课本的内容,有疑问应尽管提出,清除学习隐患。
㈩ 六年级下册数学书里全部的内容
定义定理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 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公式 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公式 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公式 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 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单位换算
(1)1公里=1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2)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3)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4)1吨=1000千克 1千克= 1000克= 1公斤 = 1市斤
(5)1公顷=10000平方米 1亩=666.666平方米
(6)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
数量关系计算公式方面
1.单价×数量=总价
2.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3.速度×时间=路程
4.工效×时间=工作总量
小学数学定义定理公式(二)
一、算术方面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
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7.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方程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一元一次方程式: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 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
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15.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17.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18.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
19.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0.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
21.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