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年级语文 > 六年级科学书下册内容

六年级科学书下册内容

发布时间:2021-01-23 18:44:49

① 新版教科版 六年级 下册 科学 教师用书 带图

新版教科版 六年级 下册 科学 教师用书 带图
悬赏分:0 - 离问题结束还有 14 天 22 小时
我下载专了一个,但是没属有图片哦,老师讲课比如说给我们抄表格,在我下载的教师用书中显示不出来,有没有带图的教师用书啊?
麻烦大家帮我找一下
提问者:96519 - 魔法师 四级

② 科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所有要掌握的知识点

能及能的形式,能的转化,能的转移,能源,水与生命,水的净化,水的循环,保护水资源,空气的组成,氧气与燃烧,生物体如何获取能量,动植物与大气间的交换,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③ 人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目录

1 放大镜

2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3 放大镜下的晶体

4 怎样放得更大

5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版的生命世界权(一)

6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7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8 微小世界和我们

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化

1 我们身边的物质

2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3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5 铁生锈了

6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7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8 物质变化与我们

第三单元 宇宙

1 地球的卫星——月球

2 月相变化

3 我们来造“环形山”

4 日食和月食

5 太阳系

6 在星空中(一)

7 在星空中(二)

8 探索宇宙

第四单元 环境和我们

1 一天的垃圾

2 垃圾的处理

3 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

4 分类和回收利用

5 一天的生活用水

6 污水和污水处理

7 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8 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是这个吗
更清楚的可以看http://www.doc88.com/p-337431986036.html

④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本

这是你们在小学学习《科学》的最后一学期了。在前7个学期学习的基础上,我们的学习深度将进一步拓展,探究领域将更加扩大……
在“我们长大了”中,你们会更加了解自己成长的特点,学会善待生命;在“遗传与变异”中,更有着不可思议的生命现象等着你们去发现;追寻着“进化”的脚步,你可以去探寻恐龙灭绝的秘密和化石带给我们的种种神奇。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因为它为所有生物提供了生命所需要的一切,然而,生物之间有什么联系:怎样才能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我们人靠什么运动,小鸟靠什么飞翔,植物靠什么生长,汽车靠什么奔驰……“神奇的能量”神奇在哪里?
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学会思考,在努力学习的过程中寻找答案。
再见了,同学们,愿你们能带着对科学的兴趣和对科学探究的向往,继续攀登科学的高峰。
http://xxkx.fhe.cn/Html/11/Menu/10/Article/152/

⑤ 六年级下册人教版科学书几个单元的内容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并被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边缘薄)。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4、放大镜正确使用方法有(移动放大镜)和(移动被观察的物体)。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大小)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度越大,放大倍数也越大)。 5、人类最早使用的凸透镜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6、苍蝇落在坚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它(脚的构造)有关。
7、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苍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8、昆虫的“嗅觉”很灵敏,据说是因为它们的(触角),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 9、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
10、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11、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如花岗岩由(长石)(云母)(石英)等矿物的晶体组成。
12、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晶体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规则。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13、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
14、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在世界上第一个看了(细胞)。 15、显微镜主要由(目镜)(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等组成。
16、实验证明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17、(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8、生命体细胞具有(消化)(呼吸)(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功能。 19、我们还可以利用(干草)培养微小生物。 20、我们知道的微生物有(草履虫)(变形虫)(眼虫)(喇叭虫)(鼓藻)(船形硅藻)等。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 21、通过观察我们知道电视机的屏幕其实是由(红)(蓝)(绿)三种颜色组成。 22、蚜虫喜欢吸食嫩枝上的(汁液),蚜虫的大小如(针眼),蚜虫的天敌是(草蛉)。

⑥ 小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毕业重点内容

第一单元 在我们的感觉器官中,(眼)睛能获得比其他感官更丰富的信息,但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1/5毫米)大小的微小物体。(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大大扩展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走进微小世界,去发现生命世界更多的奥秘。放大镜的特点是(中间厚,边缘薄,中间越凸,放大倍数越大)。放大镜又叫(凸透镜)。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蝇的(复眼),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的小鳞片,这些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这个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许多岩石都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花岗岩里含有(长石、云母、石英)等矿物的晶体。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规则。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1632年在(荷兰)出生的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 胡克)发现了细胞。(使用显微镜的方法稍微记一下)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壁的位置记一下。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细胞的一些作用记一下。 第二单元 我们生活在物质构成的世界里,所有的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还会发生变化。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大小,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物质的变化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米饭、淀粉遇到碘酒,颜色发生了变化,这蓝色的物质是一种不同于米饭和淀粉的新物质。小苏打的特点:全白,颗粒状。白醋的特点:透明的,液体,气味酸酸的。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现象:会冒一整瓶的白色气泡。科学家经过大量的研究,已经确定这种气体是(二氧化碳),它是(空气)的组成部分。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火焰熄灭)。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一种新物质——(二氧化碳气体),这样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把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里观察到的现象是:浸入溶液的铁钉外面包附着一层黑灰的物质。物质的化学变化会伴随(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物)这些现象,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物质是非发生了化学变化。铁生锈是(水和空气)共同作用的结果。铁生锈的速度与水空气的多少有关,防止铁生锈的方法(隔绝水、空气)。1.涂油、油漆、电镀。2.放在干燥处。3.制成合金。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很多,最重要的特点是(产生了新物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物理变化)。我们每天吃的食物,进入我们的体内,要经过许许多多的(化学变化),才能变成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由于煤、石油等化石燃料耗量的急剧增加,产生了大量(二氧化碳)。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土壤沙漠化、大陆和两极冰川融化,给全球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 第三单元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围绕着地球运动。1967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月球是这样运动的(围绕地球逆时针运行)。月球的地形地貌(环形山)。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目前公认的观点是(“撞击说”)。这种观点认为,如此众多的环形山是长期以来流星、陨石撞击月球后遗留下来的痕迹。日食的形成:(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月食的形成:(当月球转到地球背着太阳的一面,三个天体大致成一条直线时,月球就处在地球的影子里,太阳照在月球上的光就被地球挡住了,这时就会发生月食。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包括围绕行星转动的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太阳系)。太阳系八大行星顺序近到远排列]:(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太阳)是太阳系里唯一发光的恒星。天空中被人们分成的许多区域称为(星座)。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如果从不同角度观察,图不同。大熊座的明显标志就是我们熟悉的、由七颗亮星组成的(北斗七星)。有三颗亮星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三角形,人们称之为(“夏季大三角”)——(天津四,织女星和牛郎星)。它们分别属于(天鹅座、天琴座、天鹰座)。由许许多多的恒星组成的一个恒星集团,被人们称为(银河系)。银河系大约由1000亿~2000亿颗恒星组成,直径有10万光年。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钟30万千米,光年就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它是用来(计量恒星间距离)的单位。1609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明了望远镜。 第四单元 填埋场在填满垃圾以后,可以在上面修建(公园、体育场),但是不能用来(修筑房屋和种植庄稼)。(焚烧)是处理垃圾的另一种方法,就是把垃圾在焚烧炉里烧掉。焚烧有许多优点,例如(占地小,避免了垃圾污染地下水,产生的热量还可以用来发电)。焚烧的方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不仅会消耗大量电能、留下残余物,如果控制不好,还会产生有毒物质,造成二次污染。(重新使用)是指多次或用另一种方法来使用已用过的物品,它也是减少垃圾的重要方法。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一平方米面积上的土壤失去利用价值;一粒纽扣电池可使600吨水无法饮用。目前60%的大陆面临淡水资源不足,10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其中最严重的国家达40多个。我们可以用(沉淀、过滤)等方法把污水中的杂质分离出来。淡水在自来水厂中除了沉淀和过滤之外,还要加入药物进行灭菌处理,这样才能符合我们使用的标准。(减少废气)和(废物排放)是控制大气污染最根本的办法。1909年美国化学家(贝克兰)发明了(合成塑料)。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我国的九寨沟、长白山、四川卧龙等地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为物种的生存、繁衍提供了良好的场所。《人类环境宣言》提出“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 一般在括号内的都是重点,还有些试卷上的没打上去,书上的重点也就这些了。希望,帮到你。

⑦ 谁有小学6年级课本下册的科学书第一课资料 急呀

填空(1) 出生时我的体重是 千克, 身高是厘
现在的体重是 千克,身高是 厘米。 以上数
说明,我专在成属长过程中和发生了变化。
(2) 我们小组里男生----、女生身高、体重的平均值如下:男生身高
厘米,体重是千克;女生身高是厘
体重是千克。
(3) 我们出生后第一年的生长速度,身高增长了 26
米左右,体重增长了 6 千克左右,如果按照这样的生长速度持续到
在,我现在的身高是厘米,体重是千克。
2 判断(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
(1) 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会越来越高,体重会越来越重。
(错)
(2) 人的身高与体重一定成正比例关系。(×)
(3) 父母的身材高大,子女的身体一定矮不了。(√)
(4) 不同地区儿童的体格发育情况是一样的。(×)
3 你收集到的“我在成长”的证据有哪些?

⑧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六年下册科学复习题

第一单元 风格各异的建筑
1.房屋是人类__、__的地方。有了房屋,人类才结束了____的历史;有了房屋,人类才有了__的生活。
2.房屋在构成上有一定的层次:__→__→__→___→一幢楼。
3.建筑物的结构有____(体育馆);____(大坝、桥墩);____(铁架桥)等等。
4.在建筑物的结构中,拱形结构能够________;空心结构可以_______;三角形结构有_______的作用。
5.建筑物的美,一方面体现在它的自身__和__上,另一方面还表现在与周围环境及功能的____上。
6.设计师在设计建筑物时,既要考虑建筑物的__和__,又要考虑建筑物的__,还要考虑如何体现建筑物的__。
第二单元 奇妙的人体
1.从外部形态上看,人体由_、_、__、__组成。
2.人体的结构层次:__→__→__→__→人体。
3.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是__。
4.用显微镜观察时,两只眼____,而且有明确的分工:__观察,__绘图。
5.绝大多数生命体都是由__构成的。人体内的细胞不断地吸取__和__,排出____等废物,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源源不断地提供__和__。
6.在消化系统中,大块食物被__、__成小颗粒,然后,被___分解成更小的微粒的过程叫__;消化后的____穿过小肠壁进入__的过程叫__。
7.我们进行的呼吸过程是通过__和__两个动作完成的。
8.通过呼吸,我们可以将__输送到__,并将体内产生的____排出体外。
9.生活中的____、____、____等因素会影响呼吸系统的健康。
10.感冒是一种常见的____传染病
11.心脏________次数叫心率。
12.心脏的大小与自己_____相似。心脏就像一台强有力的_,将__压入__,推动血液流经_____,从而将__和__输送到全身,满足人体____的需要。
13.心率与脉搏的频率是__的,我们可以通过测__来测量心率。
14.正常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的心率是__左右,儿童的心率一般__于成年人。
15.心跳加快时,输送到全身的血液__,以满足人体的__。

16.人类不仅具备__、__、____、____等重要的生理功能,而且具有__、__、__等重要的心理功能。这些心理功能主要是由人体内的____实现的。
17.神经系统主要是由_、__和__组成的。
18.从刺激呈现到反应开始之间存在的时间间隔,被称为___。。
19.每个人青春期开始的年龄和结束的年龄略有__,一般为__到__,__比__平均早_岁。
20.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___高峰期,是从__走向__的重要阶段。____的改变,____的完善,____的成熟主要是在这一阶段完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时期的发育可以决定我们以后 的____和____。
21.为了健康、顺利地度过青春期,我们需要全面、合理的__;__的体魄;养成良好的____。
22.热情、宽容、守信、自尊、自律、有爱心等____,往往是在与____的过程中____的

第三单元 有序的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是由__和___共同构成的一个____的整体。生物包括__、__和___;非生物包括_、__、__、__、__等。
2.生态系统的构成层次:__→__→__→生态系统。
3.生态系统中__最多,因为它是___。
4.生态系统中的平衡是一个____的状况,属于一种____,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5.生态农业既充分_____,又保护了____。留民营村因此成为“_________”。
6.在生态系统中,植物是___;动物是___;微生物是___。
7.最大的、最复杂的生态系统是___,它包括___的底部、__的大部分和___表面的所有__和___因素。___是地球上所有__的家,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____。
8.“生物圈2号”试验用事实告诉我们,__才是人类和其他生物惟一的__。

第四单元 宇宙与航天技术 1.银河系从宇宙中看就像一个不断______;从地球上看是穿过夜空的一条_______;从侧面看就像一只_____。
2.银河系由大约500亿颗__、2000亿颗__组成。太阳只是其中一颗普通的__,而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__。
3.天文学家把所有的__以及其中的__叫做宇宙,银河系只是浩瀚宇宙的__
4.意大利人___是世界上第一个用望远镜观测__和__的天文学家。用望远镜观察星空,标志着进入了_____的时代。
5.火箭是___在一千多年前发明的。第一个试图发明火箭的是__,为了纪念这位先驱者,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把__背面的一座___命名为“__”。
6.中国航天的创始人是___,1991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他“_______”的荣誉称号。
7.1970年4月24日,“____”运载火箭把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_____”送入太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研制和发射运载火箭的国家。
8.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制造发射了人类历史上_______。科学家们把发射____视为____的开端。如今,在灿烂的星河中,已经有了___颗人造卫星。它们是人类进入__的见证,反映了____的杰出成就。
9.在太空各种轨道上运行的人造卫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等多种用途,为推动____和____发挥着重要作用。
10.人造卫星绕地球飞行的拉力是______。
11.前苏联人___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在太空中飞行的宇航员。
12.我们把可供__________的________称做空间站。
13.“___”___是当今世界上最大、飞行时间最长的空间站。它既是____,也是第一家____,宇航员在这是生产出了优质___材料和___
14.2003年2月1日,美国_____航天飞机在结束“______”重返地面的过程中爆炸。航天飞机上的__宇航员全部遇难。
15.2003年10月15日上午9点,我国独立研制的第一艘载人飞船“__”__在酒泉发射升空。经过___飞行、绕地球__后顺利返航。这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__有____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

第五单元 像科学家一样工作1.日新月异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改变了人类对_____,提高了人们的____,推动了社会的____。同时,每一项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都凝聚着______的辛勤劳动。
2.你知道的科学家有___、___、___、___、__、____等等,他们取得的____和____的精神深深地影响着我们。
3.科学家的____以及劳动人民的____,推动着科学技术的__。
4.我们通过各种______,学习、发现一些____,并尝试利用所学的__和__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5.丰富多彩的科学探究活动有:__与__;__与__;__与__;__与
6.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们通过各种活动,不仅学到了丰富的____,而且掌握了一些基本的__和__。
8.我们利用过的多种图表有___、___、___、
2、地球同步卫星真的是静止在空中不动吗?请你设计一个模拟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
我的假设: 我所用的材料:
我用( )来模拟卫星,用( )来模拟地球。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模拟实验结论是:

⑨ 六年级下册科学书目录是什么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1 放大镜
2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3 放大镜下的晶体
4 怎样放得更大
5 用显微镜专观察身边的生命世属界(一)
6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7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8 微小世界和我们
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化
1 我们身边的物质
2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3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5 铁生锈了
6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7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8 物质变化与我们
第三单元 宇宙
1 地球的卫星——月球
2 月相变化
3 我们来造“环形山”
4 日食和月食
5 太阳系
6 在星空中(一)
7 在星空中(二)
8 探索宇宙
第四单元 环境和我们
1 一天的垃圾
2 垃圾的处理
3 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
4 分类和回收利用
5 一天的生活用水
6 污水和污水处理
7 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8 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阅读全文

与六年级科学书下册内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